清风的味道
清风的味道,Breeze,Brisa fresca
导演:杨堃
主演:陈长海,陈勇,李杨,余燕丽,刘丽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云南保山方言年份:2018
简介:年近七十的玉兆(陈长海 饰)已离开家乡云南保山三十多年,现在帮儿子小明(王理阳 饰)一家做晚饭和接送小孙子鹏鹏(韩再钊 饰)上下学已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玉兆由于习惯于在儿子面前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情感一直活的很孤单,时常想着离开城市重回故乡生活。恰逢侄孙女云云(杨榕 饰)结婚,玉兆借这个契机、抛下一切踏上了寻找他..详细 >
老人回鄉和鄉親們扯一口流利的北京普通話?我的天,普通話與方言的對話場景我真的⋯⋯也是可能外國人感覺不到吧。而且不知道為什麼這是在bafici看到的唯一一部沒有英字的片子,作為一個北方人,雲南話只能靠猜lol。BAFICI0407Multiplix Belgrano
讲述一个在北京带孙子的云南老人回老家寻找旧日回忆的故事,电影拍得非常平淡,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很多场景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留白非常多,对观众的专注力要求很高,不认真看就理不清其中的逻辑。不过,虽然平淡,但很真实,小镇上的流言蜚语,亲戚间的嫌隙,父母和孩子间的冷淡漠视,就像中国的每一个小镇一样,很让人窒息。不过,虽然真实,但观感不怎么好,很无聊很压抑,这样的真实让人很难受,不是不愿承认现实,而是觉得现实也不全是如此吧。文艺片总是在梦幻的浪漫和赤裸的真实两个极端之间徘徊。
描述了我国一名老人的困境。所谓困境,是跳出圈外看,我们在圈内的人 ,会比较无感,生活不都是这样吗?
很可惜这部电影的上映基本无声,我自己还比较喜欢电影克制又清醒的表达,时隔多年的“归乡”已经成为了尴尬的存在,身份认同的无奈一直贯穿始终,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家乡,都是格格不入的外人。想要以“爱”来排解孤独,却又发现这份不被人支持的爱也没有那么纯粹,缺点在于脱离了社会与时代的背景,单单讲他与家人的感情,他们一家人的故事,格局小了些。
很真实很真实的保山人家
整个电影或许就像标题描述的那样像一阵清风,淡而无味。普普通通地讲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用普普通通的镜头和普普通通的表演。整个片子好像以固定镜头为主,镜头很干净,但好像也没啥记忆点。比较神奇的是有一场电视里好像在放原声的猫鼠游戏,但其实感觉电视台放电影一般都是译制版。整个故事里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两家暂住的人家在暗地里其实也都在嫌麻烦,但台面上还是恭恭敬敬的。结尾突然脑溢血的死亡也很值得琢磨。 2023-6-19看
年近七十的玉兆已离开家乡云南保山三十多年,现在帮儿子小明一家做晚饭和接送小孙子鹏鹏上下学已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
虽然导演映后的时候在讲这个片子主要呈现的就是真实,但对我而言,其实反而是截然不同的观感,就是虚假。素人演员没有经过调教,其实片段看上去是很生硬的。还有固定机位的呈现,背景音乐的舍弃,也可以说是导演技法的一种缺失。
#CQYFF2020# 3.5。在技术层面的瑕疵与白描节奏稍有拖沓之外,电影简单而真诚,用一个有心的小故事来讲中国的亲缘关系与人情社会,并且创作者在白描之外有着隐隐约约想要表达的东西。看到一条评论里写导演在映后说“中国人轻生死、重离别”,回想影片与自己的生活好像确实如此——在云南春节的结尾收得太好,爆竹声与离去的并置恬淡而有回味。清风的味道,就是生活呀。
导演说有受杨德昌和小津的影响,不过全片大部分的“腰平”视角让我十分困惑,机器高度一直卡人肚子那,究竟是刻意为之的选择呢,还是导演选了个大概角度然后摄影师把机器一挪,脚架高度也用不升就拍了呢……估计也是没有大银幕拍摄的思维,这种腰平视角人站着的时候,人头的构图位置基本上是在画面上三等分线往上贴顶,坐下的时候人头基本上是在画面中线以下,然后景别也是每次都能卡到恰到好处的不舒服…你要是这个视角是刻意为之的话,也没见着看调度设计特意照顾,人离机器太近脚架非升高不可的时候还是还是升了……总之导演有下条片的话得好好跟摄影沟通沟通…别让摄影背锅
居然没有评分 无意中看见,惊喜之作,在云淡风轻的剧情里却很有力量.老了什么都有的时候却还要继续奉献看人脸色负重死去,什么恋爱自由玩乐那是要被人嚼舌根,事实证明在一个环境里太有“道德感”遵守社会纪律只能郁郁而终一辈子 .
大陆特色版东京物语,僵硬的摄影机视角加上舞台剧的表演方式非常拧巴
到中场撤了,干点啥不好
感觉30分钟也可以讲完这个故事
小津味太重
圣塞新导演,故事太平,技术方面都一般,唯一的优点是题材在国内比较少见,消失的老年人一代
大影节#16。想拍得很自然很风俗,但总觉得有些僵硬和机械。不过拍得很自然的地方都挺好的。
不错的
有细节 但很平淡
克制,精准,不说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