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改编自小说《银杏,银杏》,投资四千万元,从剧本到拍摄完成,历经十年。
影片围绕着一棵银杏树,讲述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故事。
虽涉及了鬼怪,但爱情才是真正的主题。
《爱有来生》由俞飞鸿担任导演,而俞飞鸿在片中一人分饰两角,与段奕宏穿越时空、“人鬼”痴恋。
《爱有来生》围绕着一棵银杏树,讲述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故事。
段奕宏扮演的男主角在片中变身为一个痴情之鬼,前世深刻爱上了俞飞鸿扮演的孤女阿九,但因为两个家族的火并,二人生死离别。
段奕宏死后,成孤魂一缕,在一棵银杏树下,深情等待已经投胎转世的前世爱人50年。
此鬼情到深处无怨尤,在银杏树下倏忽而来,倏忽而去,银杏树叶纷纷抖动坠落,带出一股惊悚之气,鬼气满满的充盈在整座小院子中。
每天做鬼的阿明都会与今生的阿九在银杏树下展开一番对话,所有的前世记忆,都在阿明的讲述中重现,直至夜半茶凉。
然而今生,她的幸福已有人陪行,轮回路近,茶凉续杯,却再也续不上他们前世的约定。
纯粹唯美的爱情悲剧,这份爱情的浪漫唯美,以及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尤其对女性观众,很有杀伤力。
人鬼恋,中国式有关等待的爱情,挣得了不少人的眼泪。
音效和画面是该片的两大亮点,很值得一看。
还有就是,俞飞鸿真的好美!
爱有来生?
爱真的没有来生!
今生今世我们走的路都错了,时间不对,路也不对。
可来生,来生我会等你。
她一袭红衫倒在他的怀中。
他终于明白,哥哥的死是因为挚爱的她。
他眼中的所有疑问都得到了解答,包括爱的不得。
全局中我无法忘却的不是美丽的惊鸿仙子,不是满山遍野开的烂漫的杜鹃花,亦不是摄影师高超的技艺,而是那痛彻心扉的眼神。
那是比失去至亲更深楚的痛。
那一幕,我心都碎了。
他把抢对准了她,她把枪口挪向了自己的心口,扣动了扳机。
他们是深爱彼此的吧,这生,因为爱恨情仇,家族恩怨不能相守,那么,来生死了也要爱。
“来生你若不认得我,我就说,你的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你便知,那人是我。
”这么多年,她总是做同一个梦。
梦中,她总是一袭素色旗袍坐在院子内银杏树下的石凳上,沏好青花瓷杯的半盏茶,等上大半个夜,大半天。
等的是何人却并不知。
后来她遇到这个幽静的山中小院,如同梦中的模样,一样的石桌石凳,恍如隔世。
这个尘世有很多东西是无法解释的吧,如同似曾相识,命中注定,宿命轮回,三生石与孟婆汤。
而那前世残留的记忆,那白衣人,那从深处传来的声音,是不是因为爱的太深,无法割舍,所以刻进了骨子里,永世不忘。
她站在那棵一千多年树龄的银杏树下,然后决定住下来。
她知道,这个院子是属于自己的,是自己千百回的寻觅,而此时,它就在我面前。
半月后的,一天夜里她沏好茶,在园中等多年的女友。
一袭黑袍的男子从那棵银杏树下走来,她没有惊慌,定下神来,沏茶给他。
她问他,你是在等人吗?
而那个人知道你在等她吗?
她真幸福。
那一刻,我不禁落下泪来。
他告诉她他在那颗银杏树下等一个人,一等五十年,不曾离开。
看到这里,我竟不觉得害怕,并没有当惊悚片来看。
黎耀辉,这个指导过《伤城》的摄影师,影片画面大气,个个镜头如画,让人惊动。
配上娴静的音乐,让人如同置身于故事中,无法抽离。
五十年前,他在打猎的森林中,第一次遇到了阿九。
大片大片的桃树林,那时节正值花盛时节,开得煞是灿烂,她一袭红衣坐在山边的岩石上吹箫。
眉目如画,他当即惊如天人。
变得思有邪,不顾她愿强抢策马而去。
俞飞鸿,知性,高贵,出演此般的角色,堪为合适。
而段奕宏一身白衣,有一种蛮蛮的书生气,却又霸道,初看觉得不妥,往下深入,却又合一。
他决定娶了她为妻,他不知道她的来历身世与过往,她在他面前如同一张白纸。
而他铁定了要她。
他以为,只要我对她好,她一定会爱上我的。
他知道她喜欢杜鹃,在杜鹃花开时,采撷而来,置于她的房间,只为取悦与她。
为她作画,只画她的模样,为她策马而骑。
日日静坐,只为看她绣杜鹃,眼睛里满溢的是桃花般的爱慕。
而她却一次次从爱中抽离,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茶凉了,我去给你续上吧。
”年轻气盛的他怎么会明白,爱自深深处。
水一旦流深,便会发不出声音。
后来的后来,他终于是放弃了吧,决定隔断红尘。
而她却日日来烧茶送饭,缝补衣裳,分明是夫妻的生活。
如若这样,便是最美好的相濡以沫,举案齐眉吧。
我以为日子就可以这样过下去。
可到底意难平。
那一日,他没有等到他送饭,端水。
便去寻她,遍寻不找。
她一袭红衣闯进来,如同他们初遇那天一般。
他立定问,你来了,怎么了?
她只一句,你跟我走吗?
女子是仇敌的后代,一切只为寻仇。
本就是错误的相遇,错误的爱恋,一切都是早已谋划好的,只等他往里边跳,只等他爱上她。
可谁也没有料到,她亦爱上了他。
他们相约来生相遇与银杏树下。
而此时她已为人妻,亦将为人母,早已忘却了前生的记忆。
“阿九先我而去,她以为我还会留在这世上。
就急着去投了胎。
而我又怕她来到这银杏树下找我一步也不敢离开。
错过了投胎时机。
可我在这轮回道上也只能呆五十年。
现在也到时候了,以前我一直在想,总有一天她会来的,不管知不知道,她一定还会走到这棵树下来,只要她来了只要看她一眼,不管她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一定还能认得出她来。
我就这样一直地等一直等可是现在这个故事快讲完了我才意识到,我从来都没有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要等她。
我们前世都身不由己,我以为今生碰到她,我们可以从头再来,我可以让她辛福。
可是我没有想过的是,也许今生的她正生活得非常辛福。
就像你一样,我想给她的一切她都已经有了。
其实我想要的不就是给她辛福吗,所以只要她是快乐的,这快乐是不是我给的。
能不能等到她,都不重要了。
”后来,她明白,自己便是阿九。
而那黑衣人已经离开,再也不会回来了。
银杏树下,阿九悲恸的哭声,“喂,你等我,你等我一下,我们约好的,要等……”而他再亦听不到。
这么多年的等待,只化做一场无息的长叹。
作为一部导演处女作,《爱有来生》的表现还是让人满意的。
虽然影片中的煽情点还是没有太大的突破,但我还是给煽到了。
作为一部爱情影片,《爱有来生》恰如其分的赚到的该赚的眼泪,纵然无法成为经典,也足以成为09年影片一抹沉寂的惊艳。
影像:纯爱风格打造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部影片,影片画面那让人惊艳的美丽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导演俞飞鸿在90多分钟的影片中,几乎将如油画般画面塞满了每一寸胶片,如果影片的清晰度够高,几乎截取任何一帧的画面都可以成为一张优秀的摄影作品。
无论是深夜的幽暗、阳光的明媚、草地的翠绿、以及光线透进室内的那种让人舒畅的昏黄,俞飞鸿几乎是在用画面在诠释小说中的一草一木,原著小说中那浓厚的文青之气几乎渗透到了影片中的每个画面,这让影片的画面美得几乎不大自然。
不管俞飞鸿是否是有意无意,但这种缓慢的、美丽的却又略带沉闷和优雅的镜头语言在日本的纯爱系影片中极其常见。
这使得影片中虽然有几处涉及到情欲之戏,但还是无法改变影片在最后悲剧高潮来临之前那淡淡的纯爱气质。
可以说,在影像的打造上,《爱有来生》不仅在还原原著文青气质上交了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卷,更是利用胶片的优势对其做了一定的补充,使得那些原本仅仅是回荡在读者脑海中的画面变得更加充实和迷人。
技法:略显平淡生硬俞飞鸿对小说的诠释似乎走到了一种极端。
如果说在画面上对小说文字的再现是一次升华的话,那么通过人物的对白来展开剧情则显得对影片剧情的掌控能力不够自信。
可以说,《爱有来生》几乎就是一部可以用耳朵听的影片。
因为在阿明这个角色出现并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之时,这个发生在五十年前的悲剧故事的重点几乎都通过阿明的口述来传达给观众的。
这是种回荡在影片中的旁白,在某些时候甚至充当了影片画面解说的功能,这样的“事无巨细”在许多桥段几乎是种多余。
比如在悲剧发生的那天,阿明走出寺庙后看到阿九没来,这本来仅需几个特写镜头以及几个表情便可以说明一切,但俞飞鸿仍然让段奕宏的声音在这个时候响起,而事实上,俞飞鸿已经在此时的画面中说明了一切。
俞飞鸿似乎想把故事充满每个画面,生怕观众对剧情的了解有所偏差。
影片用传统的手法来展开回忆的剧情,这本没有错,只是在这回忆的过程中“讲故事”的味道过浓,这种不留空白的做法恰恰看出了这个心导演在驾驭剧情上的不够自信,希望俞飞鸿在下一部作品中能过适当地给影片一点呼吸的空间。
表演:不温不火的真实这里说的“不温不火”绝对不是贬义词。
内地一些实力派演员的表演功力没有人会怀疑,但是这些演员由于多是科班出身,且多经过话剧的锤炼,这样使虽然在演戏时有着一种极强入戏感,但却也有不少演员将话剧的腔调带入了影视剧,这固然会让角色由一定的张力,且戏剧感更强,却也使得角色不够真实。
因此在《爱有来生》中,听到几乎通片那“不温不火”的对白,不禁给人一种舒畅的宁静,这也是为何段奕宏那不断的喋喋不休没有让人感到厌烦的原因。
纵然这部影片的对白没有太多太强烈的爆发,却让人回味无穷。
同对白一样,演员的表演在大部分时间也没有给人用力过度的感觉,这让观众不知不觉间完成的情绪积累,最后高潮戏到来之时所感受的触动也就更大,这也是该片为何具有煽情力的一个原因。
题材:内地类型片的突破在印象中,这似乎是内地第一次上映这种类型的影片。
在这之前,要么正儿八经的讲爱情故事,要么就是讲鬼怪故事。
怄气是后者一直是内地电影不好掌控的,拍过了就是宣扬迷信,因此更多的只能从古典文学里去寻找开拍的理由,并美其名曰弘扬传统文化。
但纵然如此,这类影片在内地仍然少之又少,至于人投胎转世再谈爱情这种题材,更是以前内地电影人不大敢想的,像《神话》这样讲述跨时空爱情的故事也要弄个长生不老药才能在内地上映。
“人鬼情未了”这种在国外甚至香港已经不算新鲜的题材在内地仍然算是一个新鲜事物。
《爱有来生》的上映最大的意义便在于此了,仅此这点,《爱有来生》注定将在今后的多年被人反复提起。
叫我怎么说你呢-《爱有来生》,唉真不明白为什么这里这么多人说这部片子好,不明白还有人能哭??
讨论一下剧情:首先,那个哥哥,作为一个专业的,有经验的杀手兼强盗,真的不该放走一个活口,这点上做作已经开始了,不过,,没关系,我忍。
毕竟电影嘛,而且不期待它能有多高的艺术水品的。
再下来,那么个成功的哥哥,居然把自己弟弟培养成个王子一样的角色,琴棋书画,习武练剑,样样都行。
就是不沾杀戮,不染尘世。
到这里,我已经把这部片子定义为烂片了。
只要有点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真的吃过苦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弟弟或是孩子培养成一个“秧子”的。
再看这个弟弟,长的磕碜,算了看看他做了什么事情。。。。
任性,自私,小孩子脾气,不知道顾及别人感受。
送花,送马,一心泡妞。
谁养着他??
那是他哥哥用命换来的钱啊。。。
爱情受挫了,人家一时心血来潮就去出家了。
雷人的事情又来了,明显一个心血来潮感情受挫的单纯小“秧子”,人家一把胡须的长老,居然就这么轻易的让他入了佛门。
我真是想问问那位长老,您老活这么大事怎么混到主持的?
接着雷声滚滚,人家开始在寺庙里面过小日子了,还没人管,任其自由发展恋爱,为男女主创造了一段“最开心的时光”。。。。
最后,仇家来了,谜团解开,男主头上那个青筋暴的啊。。。
我心想,青筋暴的越凶就说明你演技越好嘛??
你不看看你塑造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放不下情色,放不下兄弟情,心中仍然能有那么大仇恨的人,你入的哪个佛门???
到此我真的对这部电影有了反感,我读过一点点的佛经,虽然很少,但是也基本领会到佛经中的一个“空”的意思。
编剧让这样的一个人如了佛门,仅仅是利用了“出家人”这个身份,为两人的感情制造了一点小小的破折,而最终引出了最后的高潮部分,完全不顾佛门的原则,我个人认为,这部戏对佛是有不尊重的成分的。
放不下仇恨的人,其实是苦了自己,为了复仇而活着的人更是愚蠢,因为不值得。
这个道理我好像在20出头的时候就懂了吧,。。。
为啥这群孩子还不懂哩。。。。。
女主那么近距离,对着胸口挨了一枪,仍然能留遗言。。。。
没事电影嘛!
临了了,那被称为感情戏的高潮来了,最后女主再树下哭的死去活来的。。。。。
至于嘛,至于嘛,人家就和你聊了两次天,喝了两杯茶。
你和你老公那么多年的感情呢,你至于在那一刻完全抛开你和你老公的感情,全身心的哭的那么悲惨嘛???
经历过事情的人都懂得珍惜。
感情都值得珍惜,并不是不圆满的,得不到的感情才最珍贵。
我是个电影爱好者,喜欢中国的电影,如今的好片真的不多了。
听说这个事俞飞鸿第一次做导演什么什么的,现在看来是被宣传忽悠了。
想由衷的问候一句俞飞鸿导演:“这次您老过瘾了吗???”过瘾就好!
同时,希望能再这里遇见那些和我有同样感受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老了,近些看爱情片总觉得是男女主角自己在作。
心智不够成熟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最后自己的爱情和人生毁了,还被渲染的动情的不得了。。
唉,看看同样是小说改编的电影,看看人家老徐那部《陌生女人的来信》。。。。
至少可以给个“还成”“可以”的评价吧。
真是一声叹息。
仔细找找这部电影有什么好的吧?
想想似乎摄像和画面还行,回去一看,黎耀辉,同志们还记得是谁吗?
《春光乍泄》的梁朝伟啊,也是春光乍泄的摄像,后来还获奖的,不记得是哪一年的颁奖了。
原来是和王家卫混过的啊。
估计俞飞鸿这10年是准备资金去了吧郁闷啊,花了一个半小时看了这样一部电影,此文,就献给那些和我同样热爱电影,并有相同遗憾的朋友们。
有此文下酒,我们大家远在网络的两端,互相举个杯吧。
对看电影的人来说,理性往往是个灾难【1】俞飞鸿的第一部作品,如同她惊鸿一瞥的眼神一般灿烂夺目,这是一个女人私藏十年的心事,今日拆开了线头缓缓示人,似乎有点古板陈旧了。
当然古板的另一个名字是端庄,陈旧的另一个称谓是古香,《爱有来生》穿越了清末和民国的背景,留下的是一段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凄伤往事。
一座古老的房子,一棵千年的杏树,一段前世的姻缘,这样的故事在《聊斋》里恐怕讲过千遍,没人在乎你的恐怖,在乎的只有落泪与否。
俞飞鸿喃喃道来的,正是这样一段情,换了鬼来讲的故事,就愈发的缠绵悱恻,人鬼殊途,早已定下了不可交汇的命运,于是爱情就转向了前生。
阿明与阿九的故事,充满着浪漫时分,亦掺混着爱很纠结,俞飞鸿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纵然没有新意,也在不动声色间惹人分心。
世仇的冤冤相报是这段纠缠的粉底,阿九含悲做戏入了山寨,又在阿明的殷切爱意下崩断心弦,早有的铁石心肠落了个粉碎,为救情人活命,甘愿自绝生路先行轮回。
【2】和徐静蕾当年指导《我和爸爸》那般,《爱有来生》属于俞飞鸿一圈朋友集体捉刀的产物,老俞没老徐那般浮躁,吞忍得下十年时光,为了点画面光鲜,也毅然推迟日期上片,一个女性的细腻与严谨跃然眼前。
《银杏,银杏》我没看过,不过一个导演能将自己一生觉得重要的作品搬上银幕,也算是了却了一段心事。
《爱有来生》告诉我们,俞飞鸿不仅会讲故事,还会煽情调,至少是这两个方面,她可以自豪的把徐静蕾甩于身后。
《爱有来生》让《我和爸爸》为之汗颜,徐静蕾的假才女身份也正被时间一瓣一瓣的剥开,离了自己的朋党,《梦想照进现实》就可以做的一塌糊涂,当然,在飞鸿姐面前,老徐的“演技”同样是笑谈。
我不知道俞飞鸿离开了朋友圈会怎么样,《爱有来生》有很多东西是她割舍不下的,最后还是割下了,才有了这么一个四平八稳的故事。
我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讲故事成了我们最薄弱的一环,大史诗已然崩溃的世纪,就只剩下那些小传奇还可以聆听,《爱有来生》是这么一段小情歌,倒还算是悦耳的吧。
【3】电影之美,可以是色调,也可以是情调,所谓情景合一,才能呈现最完美的错觉。
《爱有来生》的核是绮丽的爱情,表层是华丽的糖衣,摄影、剪辑、录音、美术、服装……一干幕后的精英被俞飞鸿招致麾下,就是为了打造一份精致的映像。
于是我们看到的画面,莫不是赏心悦目,而又写意十足。
大抵上还是知道导演在做什么,至少没有为了画面去浪费剧情,女人情感细腻,要讲故事到底,人走茶凉,美景亦不算虚设。
阿明和阿九所在的山寨,被描作了一处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两人同乘白马飞奔而去,大写意的镜头呈现的是一类雍容的大气,这种大气也许只属于女人,除了温婉,还有些雅趣。
配乐依旧是出色,紧密达意,而又绵延不绝,让鬼魂讲述下的那段故事超越了现实而煽人心扉,片末倒茶的一场戏,泪水盈眶、水满而溢杯,终于狠狠的感动了观众。
《爱有来生》似乎在试探人们的心肠,人心多冷漠,它就有动容,我不清楚电影是不是渐渐成为了一种疏离的艺术,至少这一刻,情感已经占了上风。
【4】挑毛病谁都会做,戴上“影评人”的有色眼镜,什么都可以成为糟粕,有人讨厌《机器侠》,有人唾弃《非常完美》,还有人不喜欢《爱有来生》,竞相反思制造了冷漠,理性就成了观影时刻障目的一叶。
公正评价也好,偏执思维也罢,扔出的是观点,束缚的是理念,看电影本来是自由的事,现在反而变得不自由了。
于是我还是迫不得以穿起“理性”的外衣来指责这部电影的弱点:开篇那个鬼魂的视角,为何要斗转360度变成客观视角呢?
那个告密的阿九跑进庙宇,山寨的诸位好汉为何都无动于衷呢?
一人一鬼对坐石桌之前,镜头环摇不止,这些摇镜头是不是多了点呢?
画外音是不是太频繁了,后段是不是拖沓了呢?
这些问题有很多人回答过了,我也不想再费唇舌,我唯一的一点遗憾其实不在乎这些,而是俞飞鸿终于没有割舍下自己的角色,她最终亲身上阵,气质犹存,面庞和身材却早已不复少女的光华。
倘若是十年前,俞飞鸿还是完成这一夙愿得最佳人选,可惜时光流逝,略显苍老的脸孔终于破坏了美感。
当然这些琐碎言谈都是后话,理性只是个角度,抑或是手段,“感受力”才拥有最决定性的意义,《爱有来生》算不上多么出色的电影,但是摘下理性的面纱,你会立刻感觉到它的真诚可贵。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真正的影评,我只是,很想说出这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坐在宽敞的电影院,那么少的人,那么空的座位。
看电影的人只有六个,两对恋人,还有我们。
你说电影是悲情的,我说现在周身的空旷很是映衬。
最后的最后,我们都克制不住的哭了,我们说太久没有因为一部电影落泪,我们都知道,那些细微的隐藏着的情感。
阿明是单纯的,他心无杂念地爱着阿九,他看她的眼神是迷恋,是爱怜,是不舍。
他为她采杜鹃花,为他做杜鹃花,只为她一展笑颜,他总是那样认真地站在她面前看着她。
他说,我以为真心能换来真情,我以为她最终会爱上我。
阿九终日刺绣,她刺的是杜鹃,心中念的是阿明。
她缓缓地走过,慢慢地看他,她心里是不是在想,如果没有那场厮杀,没有那样的深仇,我们还会不会遇见。
阿明剃度当了和尚,他看破尘世,不再寻情,他发觉阿九始终无法动摇,无法接受他,也无法将自己托付于他。
他不再沾惹一切,一心向佛,而在这时,阿九却出现在门口。
她还是那样看着他,一言不发,他却转头离开。
阿九眼里的泪水他始终无法看到。
阿明不知道,阿九是爱自己的。
不知道,阿九眼神里的无助与彷徨。
不知道,那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的话中包蕴她怎样的深情。
不知道,阿九的艰辛,不是替哥哥做报仇的卧底,而是她爱他,却开不了口。
阿九最后死在阿明的怀里,她握住他的手,替他开了那枪。
她对他说,若有来世,我会等你,若你认不出我,我会说那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
”今生的阿九,那个叫莫小玉的女子的确说了这句话,在阿明说完故事的最后。
只是她再回想起前世的事时,阿明已经不在了。
他等了她五十年,错过了轮回时间,如今时限已到,再不能停留于世。
莫小玉在银杏树下飞跑着找他,却再也找不到。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电影想起珊妮的那首《来不及》。
她唱:来不及送你一程,来不及问你什么算永恒,甚至来不及哭出声。
来不及陪你一阵,来不及送你一程,来不及为你尽点责任…我就是来不及送你,来不及为你唱首情歌,来不及为你变成好人。
我就是来不及说一声,我爱你。
我想到自己有过的那些时刻。
我想到站在你面前,我无法说出的那些想念和无法告知的心疼。
那么久的日子,我们不说感谢的在一起,我们总说自己的事,不去询问对方的生活,我们没有交点。
[阿明对莫小玉说:当我看见她幸福开心的时候,我觉得一切都不重要了,哪怕她的幸福不是我给的,也不重要了。
]我心里笑了一下,我想真的会有这样的人么,真的会有只要对方幸福,哪怕身边的人不是自己也无所谓的人么。
而当你真的有那么一段感情,又已经错过了这段感情的时候,你会发现,真的有那样一个人,在你心底存在的意义,就只是希望他开心,仅此而已,哪怕他已经成为过去。
[如果两家没有仇恨,如果阿明没有间接背负杀人的罪名,如果阿九没有报仇的使命。
如果他们只是很单纯的在树林里相遇,他们还会相爱么,会不顾现世的一切厮守到老么。
]对我来说,错的永远是时间,而非现实。
我知道现实真切地存活在这个世上,却不懂为何我的爱要被现实捆绑。
为何我爱你,要经过如此多的筛选,甚至不是我将你淘汰,而是社会将你踢出了局。
为何我想同你在一起,如此简单的事情,却要绕那么一大圈,才能走到你身边。
总是被人说这样的想法很天真,因为未来充满变数,现实残酷无情,其实这些都懂,只是当你遇到那个人,你就是很想说出面对他时的心情,你就是很想告诉他,他有多重要。
我始终觉得,这样的心情,比那些包装过后的现实要重要太多。
我只想简单一点,我喜欢你,我就会告诉你,哪怕知道结果未必完满,却仍要说出口,任性到执着。
被人取笑天真也好,幼稚也罢,我可以做到无所谓。
我不相信来世,那是虚无的诺言。
所以我不要等到来世再爱,如果你现在站在我眼前,我一定抛开现实的坦率起来。
现在,我对你的爱,这份心情,如果重要到想保留并给予,我会告诉你。
因为我怕来不及说那声,我爱你。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王昌龄深秋庭中寒,你我对坐,袅袅茶雾望相看,只是,我们来自两个世界…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
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
”但我却在纷繁扰乱的寺庙中对你无力的说:“今生今世,我们走的路都错了。
时间不对,地点也不对。
来生我们再会。
来生,我会等你。
”人生是冥冥安排的,辗转千百次,仍然不能迈出这轮回。
心已灰,容已枯,双手捻针线,秀出子规啼血卷。
幽幽的望着满山杜鹃花,是你踏过的痕迹,我却惟有缄口莫言。
败花的季节,你用真心染红了那片扉页,铺来满屋生机盎然,我却惟有:“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
”花虽谢,情不灭,冷面迎杜鹃,痴心已枉爱亦难。
夕阳西下,余晖斜洒,静谧的光年散落了我的脸颊,佳人折落于你的宣画。
“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
”当希望被泯灭,耐心被沦陷,爱意被风裂,你拿起我拿刀的手捣向你的心,眼见玫瑰色的斑点渐铺开来,我,慌了!
光锁喉,刀尖俎,情难揭面纱,只因还未见古刹。
庭院深深,绿叶挥下,你剃度出家,深邃的目光填补不了你心中的沟壑,你将寺门紧闭,却关不了我坚持的心。
你说真与假,已彷徨,也许仇恨才能维系红尘中的人生。
我说有种真心,也叫风水轮回撕裂的壶破声划开佛堂,手刺痛,心滴血,你弯下腰扯开僧衣为我包扎… …心诀别,意难却,红尘拟莲藕,情如雨点断难断。
秋风荡残庙,我的魂魄参杂你那纠结的泪水飘向奈何桥,果决走向六道。
只是,当我再次站在银杏树下,请认出我,唤醒这颗泪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听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觑见,只为贴近的你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真心换真情,我以为如果用心良苦,总会对我多点在乎!
时常站在你面前,却分明感到亿万光年的距离将我们扯远,纵使给了你爱的尾戒,也不曾荡漾一丝波澜。
永远无法透过黑夜聆听你的呼吸,即便近水楼台又如何?
即便炙热痴心又如何?
即便折花作画又如何?
即便共与枕眠又如何?
即便以死相逼又如何?
依然得不到你的心!
我不懂,你也不懂,或许,我们都懂…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就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红尘,说不清的感觉是最扎人的刺痛。
经历了、看多了,就能真的释怀?
三言两语怎敌了心的调敝。
自打身有血缘,又何来辜不辜负?
荒野生存、壁垒江山、请师习读、挥鞭打马、百步穿杨、溺爱有加。
纵然利箭刺心,心系兄弟情深。
一袭红衣,卷入乱世桃源,紧抿的朱丹,说出了你心中的不安,千转回肠的心开出玫瑰礼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每日围绕银杏树颂经祈福,静听风过留痕的沙沙声,我说:“来了么?
”却又万物俱寂。
望着岁月雕刻的树干,无声叹息!
五十年,不曾走出你的掌控;五十年,心甘情愿做你棋盘的棋子;五十年,依无法拨开亚细亚的迷雾。
用我的思念穿织成线,飘向永远,你,可听得见?
苦苦等待为何求?
寻寻觅觅为何求?
从头再来为何求?
今生今世又为何求?
只为给你幸福么?
倘若我的出现打扰你幸福的局面,这又何必呢?
也许,有时候放手才是拥有,只要你是幸福的,是不是我给的,不重要了… …茶凉了,缘断了,要续吗?
如果爱,又何须来生?
爱,是个恼人的东西呢… …散,散落,就不要拾取了;飘,飘零,就不要追寻了;落,落幕,就不要开场了。
今日,遇见了,就对白吧!
今昔,交心了,就相拥吧!
今生,牵手了,就别放开吧!
今世,选择了,就勇气面对吧!
今后,还看今朝… …爱在现实面前,削弱了,迷离了,分裂了,剥落了… …如果爱,今世,就陪你到世界的终结!
【来生如何再爱】——评《爱有来生》我是在宿舍里半听半看地欣赏完了这部电影【……因为一开始没有特别想看……】,知道大致情节,详细地看完了最后那一部分。
阿九是个傻女人,真的是傻到天真的那种。
她知道阿明爱她,她也笃定阿明爱她。
所以她有些肆无忌惮,至少一开始是如此,因为这就是她来的目的。
她要他爱她,最好是不顾一切地、疯狂地爱着。
然后她就可以完成和哥哥的计划,为不曾见面的亲人复仇。
她为了哥哥和亲人,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化作一柄剑,刺了出去。
可她太傻,她以为这把剑没有刺在阿明身上,阿明便不痛。
可阿明痛了,痛得撕心裂肺,仿佛灵魂都在哀鸣。
她一直隐藏着的小秘密,直到最后一刻才被她亲手摘下面具,在阿明面前,在这个她一直默默地爱着、一直痛苦地爱着也一直被他深深爱着的男人面前。
而阿明则是不敢置信,这消息出现得太突然,他有点转不过来。
他以为她只是恨他把她抢来,他以为她最多只是始终不能接受他,他以为他已经要成功幸福就在不远处。
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想过,他爱的女人,是被他哥哥灭了满门的孩子,也是害死他哥哥的凶手。
他惊讶了,他愤怒了。
他扇出一个耳光,可是却没有开枪。
因为他不能。
他是在用灵魂和生命爱这个女人,他下不了手。
但他如父如母的哥哥呢!
就死在这个女人手里!
我想那一刻他的大脑必然是一片空白的,他犹豫了。
傻傻的阿九站起来了,阿明不愿意和她走、阿明不再相信她了,这份一直不敢开口的爱已经走到尽头了。
她握住阿明的手,自己扣动了扳机。
“来生,我等你。
”这句话说的多傻啊,可她就要死了,眼前也没有任何一缕希望的光了,她就将所有的希望放在来生上。
她在傻傻地爱,他也在。
他想了许久才明白,他爱她爱得很深,比恨更深。
可是他想了太久,等他去找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了,所以他只能等。
等了五十年,出现的是小玉。
一样的脸,一样的气质。
不一样的命运。
小玉已经很幸福了,她有爱她的丈夫,也将有一个孩子。
那他要怎么办呢?
他问自己他为什么要等?
因为前世他们身不由己,他爱她,可没能给她幸福。
他相信若再有一世,他必然可以给她幸福了。
可现在,她已经很幸福了。
等待失去了目标,那又何必等。
所以他走了,他希望她永远不要想起来,所以他悄悄地走了、决然地走了。
身后是小玉苦苦的追寻和呼喊。
若有来生,我们来生再爱。
这是已经对爱绝望的人才会说的话。
爱是没有来生的,它甚至不能重新来过。
所以爱不要等来生。
今世爱得再苦,只要愿意承受,都不要沉默。
很久没想要这样认认真真地写一篇影评了,因为很久没有这样认认真真地看一部电影了。
我一向对爱情片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
男女那点事儿,说了上百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
《爱有来生》号称是“古装版的《人鬼情未了》”,没看过《人鬼情未了》的还好,看过的会觉得多少有些牵强。
一份跨越时空、埋藏了五十年的爱情,本身就可以在人的心底掀起波澜,又何必去强行对比,让观众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呢?
虽然是人鬼的爱情,但影片几乎没有惊悚的镜头,导演自始至终都在努力营造一种唯美的氛围——百年的银杏、夕阳的余晖、树下的石凳、美人的背影、起伏的茶叶,所谓世外桃源的安逸生活,也就是这样“煮好了茶在等人”。
钟声响过了,等待的人还会来么……一样的故事也会有不一样的叙述。
本片作为俞飞鸿导演的处女作,画面和音效可以称得上是一绝。
之前让我赞叹过画面和色彩的,大概只有张艺谋,但老谋子偏爱对称的画面,让我多少有些腻烦。
我不知道是该感慨导演对外景地的选择,还是该感慨摄影师的视角,云南的蓝天白云配上驰骋的骏马,笛声中的阿九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就算是抢亲也多一份浪漫。
当摄像机越过古老的石墙,俯视院子里的夕阳,余辉透过银杏的枝叶散落在地上,沙沙的扫帚声却多添了一份静谧。
五十年前的爱情,就是被这样的唯美笼罩着,也似乎透漏出悲剧的收场。
这样如油画一般的镜头,也只有在大银幕上才能够看出它的美,感受它暗藏的惊心动魄。
音效是我建议大家走进电影院的另一大原因。
就我个人来说,每次去电影院我都会选择音效最好的位置,这样才不枉费环绕立体声的震撼效果。
影片中的音乐都没有歌词,主旋律也并不清晰,但是总让人觉得,这样的画面就应该配上这样的音乐。
无论是激烈也好、舒缓也好,画面与音乐音效的配合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大概也正是因为音乐营造出的氛围,让我在结尾处终于忍不住流下眼泪(之前我一直觉得,这个故事虽然感人,但让我哭是绝对不可能的……)。
唯一的缺憾就是,有时候音乐的跳跃性太强,如果能够渐出的话就会更完美,不过这对影片的整体音效影响不算大。
建议大家去电影院看,其实还有一个很无奈的原因:在家里看影碟或者上网看,不一定能耐得住性子看下去…… 前半部分,大概是导演太想营造出唯美的感觉,又想方方面面都交代清楚,难免显得有些拖沓。
影片对白写得很讲究,但是有点书面化,从演员嘴里说出来就略显生硬;如果整理成文字,每一段叙述都是一篇美文。
至于演员,段奕宏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虽然他很少在大银幕出现,不过演技还是经得起考验的——尤其是深情的眼神。
俞飞鸿可以算得上是一流的美女了,不论是特写还是近景、全景,都是相当养眼的。
其余的配角都算不上是明星大腕,也算不上是帅哥靓女,但跟影片整体显得很和谐,这就够了。
一千字,不可能说得清一部电影。
其中有怎样的感动、怎样的唯美,也不是这千余字能描述透彻的。
电影上映的日期正好是农历的七夕、中国的情人节;作为一部爱情片,选择这样一个日期的目的也不言而喻了。
爱情,总是需要不断体会、不断回味的。
阿九总说“茶凉了”,但爱却是越来越火热的。
PS:通常来说影院最中间,也就是对角线焦点的位置音响效果比较好;中间稍微靠后的地方也还可以。
有的人喜欢坐在最后,其实音效并不好。
深深相爱的男女主角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只能相约来世再见。
无奈阴错阳差之中,一人转世阳间,一人阴间苦等,再次相见时,纵然有情也枉然……这故事看起来有一点眼熟,让人想起了《胭脂扣》。
有此珠玉在前,《爱有来生》又能否带给我们一些新鲜感呢?
影片的开头很平静,一对青年夫妇在一座老院子租住,不久丈夫远行教书,独自在家的妻子看到院中央银杏树下显现的人影,短暂的恐惧过后便请那人落座喝茶,听他讲述于阳世的经历,故事的主线也就此展开。
影片的绝大部分内容是通过这种倒叙形式呈现的,中间穿插现今的小段情节,既避免了形式的过于单调,又增添了时空的穿越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可惜的是,无论是现今还是过往,情节中都缺少高潮,以至于104分钟的影片,看到60分钟时,我还觉得是在铺垫,而且这铺垫似乎永远也不会完。
其实这故事里的玄机很好猜的,之所以令人觉得没有高潮和惊喜,就是因为导演让观众的思路走在了前头。
在女主角阿九被捋上山后,她对男主角阿明长时间的若即若离成了故事的重点,在此处,导演似乎过分沉溺于营造痴情与冷漠的僵持状态,忘了感人的虽是剧情,可牵动剧情的是人物这个道理。
在这段情节里,我们没有看到两个人的性格究竟如何,而是单纯地做着编剧安排的事情。
以至于在阿明出家后,阿九反倒来端水送饭的情节一出,影院里不多的观者间产生了些许骚动,阵阵窃笑表明了故事在讲述上的不成功。
对于好的演员来说,即便是剧情没有对角色的举动做出合理解释,演员也能够从表演上进行弥补,像去年的电影《公爵夫人》里拉尔夫费因斯的表演就是典型的范例。
相比之下,《爱有来生》两位演员的表现过于平淡,虽然剧情上已经对他们的举动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是两人间非但看不到火花,而且没有用表演对剧情给予足够的支持。
俞飞鸿的冷漠中缺乏矛盾与焦虑,段奕宏的坚持中也看不出爱意与愧疚,五十年前的山寨里、寺院内,五十年后的石桌前,在形象和表演上几乎没有任何差异,表情虽谈不上僵化,也是单一得可以。
在这种情况下,两人的感情戏虽然着墨甚多,但无奈招数过少,只能频繁以一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做结。
这话开始听着还有点儿感觉,却无奈使用次数太多,到后来明显是为了说而说,刻意之心一览无余。
本来是为了煽情的一句暗语,到结尾处听上去已经变得有些烦人了。
不知看过本片的朋友是否记得,当演到男主角阿明策马奔向寺院那段时,影片不但出现了马背上的阿明和寺院门外的交叉镜头,还出现了阿明和寺院的重叠镜头,导演好像生怕观众不明白接下来马上要发生的男主角出家情节。
实际上,这个镜头正是整部影片的缩影,导演太想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观者,却忘了讲故事的基本技法,忘了过犹不及这个道理。
所以,那一个个煽情镜头,连同那一句句“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成了一杯杯温热的白开水,把《爱有来生》这壶茶,续得越来越淡。
攝影是黎耀輝
2.5
今生无所求,来世再相谋
女人就是眼皮子浅。。。。。。
没意思,老套的故事。
茶凉了,我再去给你续上吧。
读过原文。
结尾还行。
矫情的一比
对!只有鬼会等你五十年
你说,万一段奕宏喜欢喝凉茶咋办。。。
故事很简单,画面很唯美。三星半。毕竟我连《非常完美》都打三星了。这电影还是要好点的。
没劲的木头人
太感人了
导演你还是去演戏吧
好蠢的剧情
情感细腻 比想象中好很多,只可惜有个大bug。
不伦不类,一故事讲了2钟头,结果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啥也没有
這叫好感動么?倒是看得背後陣陣陰風
爱情片拍的像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