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是太较汁儿的话,把它当作一部无厘头的电影也不无乐趣,起码,如果你是到电影院去看的这部电影,完全可以把这种行为当作买笑,既然是花钱买笑,最好得过且过,不要过于苛刻地追求电影的内涵,要知道,不是每一部喜剧电影都是有内涵的,其实,我想说的是,有些过于有内涵的电影更让人头痛,例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不起,名字好像是叫《无极》。
我想无极这种电影的诞生应该还是有好处的,有位哲学家说过:“存在即是合理”,我想起码无极给了电影一个标杆,那就是,当你觉得一部电影很无聊时,请对比《无极》带给你的震撼,你就会释然。
而显然,我在电影院里观摩《十全九美》时,并没有这种比较,这种比较只发生在能让我睡觉的很多号称大片的精彩打斗场面中。
所以,即便这是一部很无聊的电影,起码,我觉得比无极要好,这就够了。
对我而言,电影能拍到比无极要好,我就会释然,觉得已值回票价了。
而其实,如果我们能再大度点,比如想想在大排档卖唱的流浪歌手。
说是唱歌给你听,其实大部分都是在制造噪音,而酒酣耳热或意气风发之时,你能说这噪音绝对一无是处?
我自认唱歌不错,可是,当有人邀请他们唱歌时,我也并没有捂着耳朵逃避,相反,大多数在座的朋友都会一起唱,唱得好坏不要紧,心情好最重要。
你不能要求每一次歌唱都要摒弃凝神,发自肺腑。
其实,流行歌曲的真谛就是自然,市场上最好卖的都是过时最快的歌,快餐文化最能解决人的及时需求。
我在很累的时候看了这部电影,几个桥段让我大笑不已,筋骨似乎松快了很多。
我真受不了汪涵在河边所骂的那个搭档,当然还有喝黑血酒的胖子,最有趣就是南宫家丁打钦差的桥段,家丁挥舞着棒子打翻钦差的瞬间,我真的很快乐。
这部电影是自己第二次看了,第一次看,感觉一般,第二次看就感觉很好,其中有许多精彩之处,那种结合了现代趣味的幽默,以及其中许多的一本正经,结合得还是不错的,黄奕很美,特别是回复女装的那一刻,轻轻地一阵风,是很让了心醉的。
那首词也很美,其中有许多的意境很好,十全九美,或许真的要好好看待自己的人生。
其中还是有许多值得思考的,或许人生,或许一种情感。
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对这部电影评价不高.但是我真的真的很喜欢,可能我是一部份人眼中的恶俗吧.我反复看了两遍,而且我尽然还为电影里的一些情节哭了.哎.....怎么回事,一部电影又能笑又能哭....淡定啊.好片啊.在压力大的今天,我们需要这样的一部片来缓解神经.哈哈哈哈:)另外,我很喜欢它的片头,制作的太好的.喜欢.
其实,到现在我也不是很清楚电影中的主角究竟是谁。
如果按形象比较正面、戏份比较重来划分的话,那么本片的主角应该是立威廉和黄奕。
可是这二位的表现,我觉得除了推动推动剧情发展之外,对影片的贡献实在有限,甚至好像还有些拉了全片的后腿,反正看到后面的时候,如果只有他们俩出演的段落,我基本上都是快进了事,没意思,不想看。
与之相反,按上面的标准,影片中应该被分为配角的演员们在我看来,是各个出彩,不!
应该是大放异彩。
无论是那对黑心老板夫妇、刘烨演得对眼钦差、南宫燕、乌卡卡、南宫老爷,还有南宫府的家丁,后舍男生演的小太监,甚至就连汪函、袁水演的那对只有“惊鸿一瞥”的活宝艺人,真是各人有各人的绝招,出场就绝对不会冷场,爆笑到你内伤。
要说是他们抢了“主角”的风头,那简直是对他们的侮辱,我感觉他们完全就应该是本片主角。
这场狂欢完全就是以他们为核心的。
总感觉立威廉和黄奕只是俩顶着个“主角”名头的花瓶,他们为本片搭起了个台子,而演出的灵魂自然是那些在台子上尽情挥洒的“配角”们了。
其实,这路子我以为还是很可取的,主角当架子,配角唱大戏。
你想啊,一部电影中的主角,最多能有几个,四个就嫌多了,还得分出1号2号来,累!
而大部分影片的主角也就一个俩的。
数量有限,花样也就有限了,腕儿不够大压不住阵脚,腕儿大了,成本就要直线上升。
投资商这帐估计会算得很头痛。
这时候,配角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主角数量有限,配角没限制,就可以像本片一样,配角群起而演之,由量变到质变,挑起影片的大梁,各种风格俱全,各处绝活都使,百花齐放,百家讲坛,总有一款适合你。
而且由于“量大”,那就可以做到“物美价廉”,即经济又实惠,请这么多风格各异、身怀绝技的配角演员所花的钱恐怕还赶不上一个主角的出场费,效果又这么好,投资方何乐而不为呢?
“配角”的狂欢,是个路子。
看完电影,始终觉着有些微醉,却不知这醉在何处。
剧情搞笑,台词和表演也极尽夸张之能事,令人捧腹的段落俯拾皆是。
但这又绝非另一部浅薄的搞笑片,喧闹的表里内涌着多少惆怅,而这惆怅,也就是让人微醉的所在吧。
曾经萍水相逢,志趣同归;也曾梨花树下,两情相悦;曾经渡舟江上,美人初现,却在兰亭相约处,空留一影只……或许是因为心结,或许是虑及出身,或许,你在对方眼里从来都只是一个过客。
缺一门终究还是没能十全十美,甚至因为这份执拗连其本来的面目也不复存在。
而我们,在哭着闹着为十全十美而耽心忧思时,是否也因此而要承受更多的缺憾呢?
梨花包裹的令牌或许只是另一个籍口,而生命的缺憾却不会随着那漂远的花瓣而消逝。
若干年后,独坐名堂的太子,再次抚嗅丝帕,仍可闻见昔日梨花的清香,而这清香也注定日久弥醉。
大概,这样的生活已经算作完美了吧,平静详和,心头有许丝惆怅,总比至尊宝苍茫的背影更平易近人些。
2009-03-14
烂片之道:《十全九》演员好不如导演好,导演好不如发行好,发行好不如档期好,档期好不如宣传好,宣传好不如吹的好,吹的好不如骗观众。
十全九美,我看是十看九烂。
俗套不是罪过,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创意可供挖掘的,业已不多,但粗俗是一种态度,折射出的是创作者的趣味本身,却难以叫人原谅。
《十全九》里有太多的俗套,比如,皇子与凡女的不了情,由一幅地图引发的江湖追杀,抛绣球引发的一段情感纠葛,甚至是剧中的人物都觉得是拾人牙慧的,小蝶这样的女人名字,南宫这样的家族设置,如果谁有兴趣统计一下,在古龙、卧龙生之流的武侠小说里曾经N次地出现过。
这种故事创意中的毫无进取之心,只能反映出电影《十全九》对俗套的疯狂攫取品位,尚不至于构成让人深恶痛绝的理由。
但是,《十全九》里的恶俗倾向,却让人有一种如骨梗喉之感。
当然,影片的制片人李湘超前地为不喜欢影片的观众打下了预防针,她称,此片是为80后、90后拍摄的,并扬言会得到他们喜欢的。
但是,我们终究难以相信,80后、90后会成为隐忍与容忍低级趣味的一个独特的族群。
《十全九美》是乐景写哀的,整个戏热热闹闹,符合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取向。
可看完之后,一想,哪里是十全九美,分明是十全九不美呢。
片头,就是天才鲁班做木器,把他的父母弄丢了。
片尾呢,是天才鲁班留下的唯一的做木器的书《缺一门》也让后人传丢了。
片子的主要内容,当然是围绕着爱情和《缺一门》的书展开的。
书是没了,被拼命寻访它的大内斗鸡眼高手擦眼泪用掉了。
爱情呢。
竟然也是遗憾的结尾。
小蝶姑娘和南宫燕小姐发现英俊公子竟是太子,都“自觉”的走开了。
觉得人间是多么的宽容。
十全九不美,还可以这样开心。
那从天而降的代表至高皇权的太子和他的清客小蝶姑娘,来到一个封闭的小地方——龙门镇,能为众人做什么呢。
什么也不能做。
大家也并不在意,喜事自然希望人气越旺越好,就接受他们参加此地盛大的抛绣球节目,一起狂欢。
所以很为那个鲜红鲜红的南宫燕小姐叫屈,为什么偏偏绣球砸到太子呢。
抛给谁也比抛给他好。
因为没意思,人家看不上的。
就算是将来做了皇上,心里怀念的也还是那清雅的小蝶。
当然太子也委屈。
他的爱好,他喜欢的人,因为他是太子,统统得放弃。
身份实在不是个好东西。
天地悬隔。
谁也帮衬不了谁。
而且有意无意的破坏起来却是容易的很。
幸好人间实在是宽容,很快就恢复原状,继续自娱自乐的热闹。
回想《诗经》,十五国风,古代各个地域更加闭塞,歌曲让乐官收上来,轮流演唱,一定也是南腔北调地很热闹吧。
可惜纸上,怎么也看不出来。
就觉得《十全九美》真好,活泼极了,活生生地“风”了一把。
南宫家那些不伦不类的打扮(比如发髻高的要顶破屋顶的小姐,白发魔女变的丫环,一长排面颊一点红的吹鼓手),那么急惶惶乱糟糟的气氛,因为想好的心是十分的,恭敬的很,一举一动也就自有道,容不得旁人说话了。
南宫燕小姐更是毛糙到了贵气的地步,所以她的自以为是,也就不那么可憎,而是可爱了。
甚至想,如果没有太子的降临,这里简直是桃花源了,虽然只是南宫燕小姐一个人的桃花源。
不过十全九不美接受归接受了,热闹归热闹,开心归开心。
到底含着悲哀。
这就是消沉的《海盗歌》,及时行乐的意思太明显,就有了沉重的意味。
幸好加了点淡淡《梨花香》,才缓和了一点。
(2008-11-06 18:36:28)
文/关雅荻《十全九美》公映当天,我在新世纪影院看着 这部李湘投资的古装恶搞喜剧,听着身边观众密集的笑声,我预感到这部电影会变成一个不大不小的电影事件,它在我看来可谓“年度恶搞囧片”,这着实不是在给 它戴高帽,只是感到这将是一部“高反差”国产片代表作――就是影片以如此粗糙的制作质量与最终很有可能获得远远超出常人预期的高票房回报间产生的“高反差 ”。
这种“高反差”国产片确实是一面很好的镜子,让人更清晰地能看清当下国内电影市场、观众和电影人的关系。
这实在是一部“很李湘”的电影,与其说李湘 是电影投资人,不如说是幕后总指挥、本片真正的操盘手,因为《十全九美》气质上活脱脱就是一部大银幕的《快乐大本营》,古装版的《越策越开心》。
全片的故 事可以说是完全的天马行空加胡编乱造,制作方面也是因陋就简,但创作者显然摆出一副“我贱故我在”和“将恶搞进行到底”的姿态,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是一部 彻底完全没有一丁点所谓教育意义的国产娱乐电影。
可以说,李湘接手了阿甘的娱乐大旗,正奋勇向前。
的确,《十全九美》有着各种明显的制作缺陷 和不足,但它却少见地、单纯地能将“娱乐观众”的平和心态自始至终贯彻到底。
有位业内大佬指示过,拍商业片,就是给观众做足底!
好多电影人都给搞反了!
这 次,李湘和本片导演没弄反,单凭这一点,这对搭档可比国内其他众多自视甚高的资深电影人都要强出许多。
当然,这种纯然娱乐观众的“低姿态”,对于习惯了娱 乐电视机前千百万的电视观众的李湘来说,几乎不需要任何心理转变,更谈不上要走一段很多国内导演在“委身”于商业片创作时所要经历的“自我拧巴”的必经之 路。
在做商业娱乐片时,李湘多年浸淫湖南卫视所培育出的娱乐DNA,居然成了其某种先天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很容易被人忽视。
很多电影同仁,在这方面与李湘 相比,反倒令人汗颜。
相对于不高的制作成本,相信这部李湘投资的 处女作会在市场上取得相当大的成功,票房成绩上超越《疯狂的石头》并非妄想,即使《十全九美》的笑点实在没什么内涵,也一点不如前者高级,但影片就是搞 笑,观众也的确同样买账。
而不搞笑的是,很可能李湘从来没过多去想电影的搞笑还要兼顾内涵和是否高级的问题。
当然,也的确从来没有哪一种电影法则要求喜剧 电影必须要有内涵和高级的笑点。
这直接带来一些问题:难道市场真的那么需要如此所谓“低级趣味”的恶搞喜剧片?
如果《十全九美》大卖,是否意味着观众口味 下降?
其他不少电影人精心制作的电影会不受观众欢迎?
身边真的有朋友向我如此发问,但我认为这些都是“伪问题”,因为问题本身就不成立。
《十全九美》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或许做工糙 点,但给点阳光,把镜子面前的物件映照出个大概是没问题的。
透过这面镜子,首先让人看到内地电影观众对娱乐电影疯狂的饥渴程度已远超出很多电影人的想象; 其次,它也说明一部完全谈不上优秀,甚至糟糕的娱乐电影,仅仅因为它自身定位准确――够娱乐,就足以令不少观众买票进影院;但是,这并不等于观众本身素质 低,而是观众在需要娱乐的前提下,够格拿到市场上卖得产品少之又少,观众几乎没得选!
由此,自然得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内影人做娱乐片的能力还处 于原始的初级阶段的同时又有着严重的自我认知障碍,这就像一个太监手握着那块全身仅剩的遮羞布,就以为自己还有性能力。
事实就是如此残酷――国内那么多知名电影 人,但面对商业娱乐电影,其实还都是学前班里嗷嗷待哺的娃娃(包括我自己),但好多人不敢面对这一事实。
内地观众从来不傻,不是说娱乐片拍得不好我就不看 了,观众永远都需要娱乐;也不是说,好电影观众认不出,睁着眼去追烂片。
现在的问题不是“烂片当道,搞坏市场”,我一直对此种论调甚感诧异。
因为事实是, 每年几百部国产片,大部分都烂到导演、制片人自己都不敢去想把片子推进影院,而且每年最终能进入影院发行的片子数量本身就很少,其中低成本商业片数量更始 少之又少。
赛道上总是空荡荡一两匹马,一骑绝尘是悲剧,不是喜剧。
像 《十全九美》这种没大明星、没大制作,单凭“明星”投资人李湘的一腔热血和赌博精神,最终能在市场上杀出重围,单凭这一点就值得让人尊敬。
本片最终市场大 卖显然跟发行方精明的决断和市场策略密不可分,虽然其中难免有幸运和机会的成分,权当是对努力者的回报吧。
当然,即使《十全九美》最后的票房真的超过《疯 狂的石头》,也无法改变两者内在品质巨大差异这一事实。
所以,在观众看来《十全九美》是一部不那么靠谱,但或许还能令人接受的娱乐喜剧片,在我看来却是一 部纪录片,它打破了不少国内电影人对制作商业娱乐电影眼高手低的幻象,记录着当下他们/我们在面对汹涌而来的商业电影浪潮时的无力与挣扎。
8/6/2008
所谓十全九美,大概就是遗憾的意思吧!
朱笑天这个皇帝做得不伦不类,但是还是在这个位子上坐到了死,而唐小蝶成为了他毕生的遗憾。
不过我觉得他不强迫小蝶进宫是一件好事,小蝶是自由的,她该属于她的理想。
我想,朱笑天或许是把自己的梦想托付在了小蝶的身上,他想做木匠却没有机会,他被皇帝这个位子限制了。
着实是懒了,日志的更新也如同这倦怠的天气,变得忒慢。
今时今日,放在平时该是开学的日子了。
那么昨儿必定难眠之夜了,想着好久的分别后的重聚又可以八很多的卦了,想着好久的分别后的重聚又可以见到很多久违的温馨画面。
当然也会必定想着为什么明天都上学了,我还有作业没完成。
为什么作业都还未完成却依然会有时间在这里胡思乱想。
真是个不乖的孩子啊。
哈。
当然,我依然是那个有普青年。
没变。
分两次看完了《十全九美》,如名字所言,影片的确是缺了一门,从头到尾尽是些囧囧无神的搞笑,这类搞笑却又不类似于《大灌篮》亦或是早期《天下无贼》里的经典段子,它记不住。
拾人牙慧不成,反倒是成了《疯狂的石头》的拍坏版本。
其实说到底于《十全九美》而言,且不论电影里面充斥的搞笑是多么硬邦邦多么装腔作势,单单依着草根精神,破釜沉舟似的满腔热血在电影界杀出了票房杀出来噱头,也便是一种胜利了吧。
毕竟,究其本质而言,到底还是部商业片。
前两天于我最是重要的事莫过于那个11月1号的约定。
曾经千百遍的告诉自己,别说破了,大家心知肚明的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但我亦是情变之人,当我发出讯息的刹那,我很遗憾的联想到了《十全九美》的经典台词“一个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象发生的一个错误的波波”。
内心的忐忑明晰到要跳出来。
只是彼时的我更为坚信的是在那些关乎爱情的时刻里,在这样百转千回的分岔口,生怕错过了,便再也回不去了。
当然,最后得到的回复让我开心到躺在床上胡思乱想。
睡下后审视发觉,对方的回应是多么于情于理,对于大学生活还显生涩的自己,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去了解也是好的。
恩,恍的明白了,我需要的不正是一个比自己想得更为周到的alter-ego么。
11月1号的场景会有如出一辙效果么?
想必不安的心跳会是难免的啊。
年龄是很好的积淀,谁都赖不掉的。
我就是喜欢比我大的感觉。
我只是觉得在一些仿佛永远都不会结束的愉快聊天场景中,我们可以聊啊聊的,永远都不会结束。
在某些梦寐以求的场景中,我想像两个人粘在一起会是多么幸福的事,就像一股清新的凉风吹在杭州热烘烘的地面上,再热的天气,再艰苦的先天条件也阻挡不了我们走向前。
“时间”它可真是个神圣的词语,现实终究是要面对时间的磨砺,磨砺之下好多都是会变得很好很神奇。
对不对。
相信不相信。
又或许,想的再多,总归是要对方一个的交代,对方的一个默许的呀。
我就这么打断了我的默想。
我是到电影院买的5块钱的票看的也没当回事,就觉着好玩所以就去了本来会以为很搞笑,其实也一般把,也许我给的期待太高了不过这种轻松骗本来也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顺其自然吧,搞搞笑,没啥不好淡定的台词很有趣,黄奕第一次的女装很漂亮一般的电影吧,看过笑过,仅此而已。
嘣噔你个嘣噔,就记住这么一句台词.
海盗船长 嘿咻嘿咻粉红娘娘 哎呀哎呀
哈哈哈哈第一次被毫无剧情的片逗得心跳加速面红耳赤两个主角各种烂可以无视掉..上官GN真是萌死了海盗船长粉红娘娘也嗲的来..还有那个谁的淡定淡定也是大亮点..管它片烂不烂..把爷逗乐了就行..
在从长城回前门的旅游大巴上看的
标准经典的马普 太绝版了!但是 人怎么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呢?
搞笑得不太自然,没有天下第二顺畅。倒是喜欢里面的南宫燕,被人告诫不要陶醉在那个啵啵里,流泪的大眼睛让人心生怜惜
不管是十全九美还是十全十美,只要能八九不离十,就是成人之美。
帅帅阿,我还真是从头到尾都没笑~~~~被逼看这样的片儿,也要淡定阿。。。。
还好,恶搞有一定新意,工作之余消遣消遣。
星星全给李湘!
这个“还行”是指的影像,跟那傻逼剧本无关。
看了···虽然笑点很多,可是我还是没怎么笑···呵呵,愁···只记得“粉红娘娘,哎呦哎呦。海盗船长,嘿咻嘿咻···”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突然想起这个词 想起这部电影…… 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会记得我看过这部电影 电影里黄奕很美
我就觉得这片子挺好的,本就是一部恶搞搞笑性质的商业片,要不了那么多推敲。你笑了,它就值了。再者说,现在满大街的淡定还不都是出自它?现在又开始闹哪样了,台词都很经典啊,各有出处,觉得无聊那一定是你不了解出自何处。是一部可看的片子。
这是什么江湖啊……
分着吃!分着吃!
还算是不错的,各种方言放在一起很有意思。两个女主角也很漂亮,第一次感觉黄奕也很有气质。天津话听起来有个亲切性啊。
小成本的搞笑片。综合来说,这部片子很成功。
看完以后真的想死...中国电影如果这样下去..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