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军开始洗,说过年就是图个欢乐,只要看的欢乐就应该给五星,不要在意剧情。
不看剧情还看个屁呀?
谁家看电影不是为了看剧情,自从成龙找蔡徐坤做的那个宣传歌曲我就知道这是百分百的烂片,一部大电影找一个完全没有参与电影的流量明星来做推广,为什么?
因为是吸引流量啊,为什么要吸引流量?
因为质量差呀。
从前期的宣传很明显的告诉我们,这部电影烂到家了。
神探蒲松龄,蒲松龄什么时候成神探了?
蒲松龄要是能成神探,古稀之年还给人家当家教,还背着孙子辈儿的学生?
蒲松龄一生贫苦,而且跟功名利禄无缘,更别说当侦探了。
编剧可以创新,但不能胡编乱造,最起码要尊重原著作者(我指的是《聊斋志异》里面的情节),更要尊重历史背景和作者所在的年代,不能用屁股决定脑袋,怎么痛快就怎么拍。
最近几年成龙烂片不断,从原来的“成龙出演,必属精品”变成了现在的“成龙出演,必属烂片”是不是房祖名出事之后家里缺钱了,所以什么片子都接,养这个不争气的狗少?
成龙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经典的作品,但是它正像六小龄童一样逐渐破坏给人们的美好
影片一开头成龙大哥跟做完拉皮一样,真是小惊讶,中途燕赤霞跟聂小倩你追我我追你抓了放,放了追是什么鬼?
行,可以说他俩玩虐恋情深,中间一段成龙追着聂小倩打,打的对啊,这特么妖怪啊,吸了好几个少女的灵魂啊,打她有啥错?
燕赤霞各种拉偏架,蒲松龄被打成狗吊打,燕赤霞说"你原谅我就放你下来。
"蒲松龄原谅了!!特么的原谅了!!!放下来你不会揍他?
就这么原谅了?
燕赤霞问聂小倩吸食16岁少女灵魂为了防老???
她要是说不吃灵魂会死,起码还有个食物链做借口,毕竟不同生物嘛,人还吃猪肉牛肉鸡肉鱼肉呢?
生存嘛,理解,可是防老是什么鬼?????
行,你有欲望,那就要承受因果对不对,到时候下地狱灰飞烟灭自找的没毛病吧?
为啥蒲松龄跟他家的小妖怪都能被燕赤霞跟聂小倩的爱情感动?
选择去帮忙?
然后燕赤霞为了救聂小倩又把蒲松龄打成狗!!!又打成狗!!抢了判官笔放出来一大堆怪物?
那外面咋办?
为了他俩伟大的爱情人间生灵涂炭吗?
蒲松龄继续被打成狗,我看到这都已经无力吐槽了,这是sm?
难道宁采臣跟蒲松龄是真爱哒?
这么圣母哒?
这是忘记被燕赤霞打成狗的时候了?
哎。。
满满的槽点,最后蒲松龄给他俩一个大团圆结局,我就想问编剧,你对的起我的电影票钱么???
嗯?
感觉编剧大大电影剧情编的是真好,今天大年初一,晚上怀着兴冲冲的心情去看神探蒲松龄,看完之后,果然没让我失望,真的是深深的感到编剧大大的创新精神。
因为影片时间有限,很多背景内容编剧大大还没有来得及向大家介绍,我懂!
其实吧,神探蒲松龄这个故事里的宁采臣他是出生在一个叫大观苑的宅子里,是家里的一根独苗,家里世代受到皇帝的宠幸,不过在东韩末年,天下大乱,家族败落。
不得已之下宁采臣落草为寇,被逼上了梁山湖,后来受到了朝廷的招安,在面对朝廷的压迫,身边的兄弟一个个被陷害致死之后,宁采臣看破了红尘,最终出家当了和尚,并前往西天求取珍经,因为路途遥远,宁采臣在半路上就长出了头发,阴差阳错被认成了书生,在一次化缘的时候,遇见了一个老婆婆,那个老婆婆有很多的魔镜可以穿梭时空,好心的老婆婆给了宁采臣一个红苹果,然后宁采臣变成了一条蛇!!!
没错!!!
那个苹果是一个毒苹果!!!
然后宁采臣在《神探蒲松龄》里开始了和聂小倩的凄美爱情故事。
更重要的事!!!
其实不仅仅燕赤霞是宁采臣,宁采臣是燕赤霞,而且聂小倩也是宁采臣,聂小倩也是燕赤霞,没错他们三个其实根本就是一个人!!
聂小倩=宁采臣=燕赤霞,因为宁采臣取得珍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且他已经经历过了八十万难,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最后一难,宁采臣需要战胜自己,所以宁采臣一分为三,分别化身为宁采臣1/3版本,燕赤霞,还有聂小倩。
他要独自一个人经历这个世界上最最艰难,最最痛苦,最最恐怖的劫难,情劫!!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
宁采臣讲述和聂小倩前世故事的时候,我真的是一丁点都没有看出来漏洞百出,我太感动了,涕泗横流而不止,聂小倩作为一个小女孩独自一人跑到几千米高峰的峰顶上的兰若寺与宁小蛇相见,山贼的身体素质也是达到了宇宙级运动选手的水平。
不怕累,累不怕,喝脉冻,活起来。
噫吁嚱,危乎高哉!
最后,《神探蒲松龄》版本中宁采臣和聂小倩唯美的想拥在一起,其实他们没有死,他们融合了,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体的,宁采臣就是聂小倩,在接吻的那一刻,终于宁采臣终于度过了九九八十一难,也顺利的集齐了七龙珠,面对神龙,宁采臣许下了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就是“救救观众吧!!
"神龙颔首,突然间,光华万丈,影片结束了!
虽然说编剧大大已经很优秀了,不过我还是想提一点意见,为什么蒲老先生优秀的故事那么多,怎么老是抓住倩女幽魂不放呢?
不过也还好,毕竟编剧大大把情女幽魂改的面目全非,不不不,是合情合理,适度夸张。
不过我感觉大大错失了一个机会,明明前面猪驴恋铺垫的那么好,明明可以写成一个更加婉转,更加凄美的爱情故事,怎么最后写成了人蛇情缘了呢,扼腕叹息!
唉!
最后我觉得《神探》里蒲老爷子身体也那么大了,能不能给他在地面上买套房呀,虽然说山顶的房价便宜,脚不挨地没有安全感呀,买菜看病也轻松一点,老在山顶上也不是个事😊看完电影之后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了,也不知道脑子是什么样的了,很开心很满足,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吧😄
1.本片杀青时成龙年近六十四岁,他能主演的贺岁片真的是看一年少一年了,所以在两星的基础上感情价加一星。
2.成龙的脸磨的真嫩,不过没有《廉政风云》里“时光倒流三十年”的刘青云嫩。
3.蒲松龄是清代人,整个片子都没人剃发。
与其这样,干嘛不说是《神探干宝》,《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
4.作为前传,和《白蛇-缘起》相比编的那是一个真不用心。
假设用干宝替代蒲松龄,干宝是东晋人,写书为神撰史,被东岳大帝(青帝)太昊氏论功奖赏汗青笔和《地书》一(山海经)的使用权,行判官权平衡人妖两界,执笔画符,封妖入书,入《地书》设定为相当于坐牢,另有《天书》(易经)《人书》(道德经)可以为续集准备,如果这集非要用《倩女幽魂》前传做人设,那么拜托像《白蛇-缘起》一样给宁采臣和聂小倩编个新名吧。
前传这个创意用可以,故事可以设定安史之乱将起,长安城怪案连连,原来是安禄山以人身修妖法终成大boss魔王祸乱人间,结局就是“渔阳鼙鼓动地来”,这样就能拍续集了。
春节档落下帷幕,58.4亿的票房虽然破了去年的记录,但全拜高票价所赐。
虚假繁荣的背后是高开低走,上座率大幅下降的隐忧。
有人把这归结于《流浪地球》的一家独大;有人指出是喜剧片的集体衰落;还有人批评是周星驰这类老电影人的不思进取。
大家争来争去,唯独把一个人给忘了:成龙大哥。
他可是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他可是无可争议的“中国名片”、“华人之光”啊他更是春节档的常客,今年也带来了新作《神探蒲松龄》。
是的,新电影口碑和票房都不太理想,但奇怪的是大家连讨论他的欲望也没有。
我明白大众对成龙态度的转变。
过去他是拼命三郎,他的功夫电影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我们讨论起来也津津有味。
现在他是“廉颇老矣”,施展不动拳脚了,电影质量自然急速下降,成龙不可避免地从春节档的中坚力量变成了吉祥物。
我也能理解成龙大哥的心酸,作为一个叱咤风云的电影人,最大的痛苦不是被影迷咒骂,而是被忽略。
他就像我们老去的父母一辈,过年回家努力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但蹩脚的手法已经跟不上时代,一通操作后只能呆坐在客厅陷入沉思。
也有人为成龙大哥出谋划策,一把年纪了,也该享享清福了,何必趟春节档这摊浑水。
那是你不了解成龙,就拿《神探蒲松龄》来说,龙哥这么不辞辛苦拍这部奇幻大片,有三个理由。
第一,他对春节档有着特殊的感情。
1995年,国人过年的习惯还是走亲访友,压根儿不会去电影院看电影,当成龙带着《红番区》征战春节档,所有人的预期都很悲观。
可结局大家都知道了,《红番区》引发观影狂潮,狂收3500万票房,当年一张电影票只有一两元,换算成现在的票房也是个天文数字。
次年春节,成龙带着《警察故事4》撸走了8000万票房,“贺岁片”这一概念第一次从香港传到了内地。
冯小刚等人也是受到成龙的启发开始拍摄贺岁片。
之后的20多年里,春节档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成龙也在春节档里常年稳定输出。
《一个好人》、《我是谁》、《玻璃樽》、《邻家特工》、《大兵小将》、《十二生肖》、《警察故事2013》、《天将雄师》、《铁道飞虎》、《功夫瑜伽》以及刚刚上映的《神探蒲松龄》。
这些作品相信每个电影迷都如数家珍。
当别人挤破头想搭上春节档的末班车时,“一年一部贺岁片”却不过是大哥的常规操作。
春节档从最初的“票房寒冬期”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成龙功不可没。
所以,你让他舍弃这片主场回家过年那是绝不可能的。
第二,他背后养着整个成家班。
成龙拍片数量太多,使得质量良莠不齐,这是事实。
《神探蒲松龄》口碑票房双崩坏,这也没得洗。
许多人疑惑,成龙也不缺钱啊,干嘛心急火燎拍这么多电影,甚至去给页游做广告。
原因就在于他背后有一个成家班要养,这是他大半辈子的心血,他不开工了,成家班就散了,换做是你舍得吗?
何以解忧,唯有拍片。
但即使你是成龙,也没有那么多好的资源留给你消化啊,怎么办,只能是各种片子都拍,用数量换取质量。
这一招前几年还管用,但从《功夫瑜伽》开始,成龙的身体已经承受不起高负荷的工作,他再也拍不出漂亮的功夫喜剧,这两年除了一部《英伦对决》他再也没交出让人满意的作品。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看看成龙的日程表,《神探蒲松龄》之后,他还有很多影片等待上映,他停不下来了。
第三,“双周一成”是港片最后的荣光。
再往大了说,港片正在衰落,港星青黄不接,现在能做男主角的港星似乎只有年近50的古天乐了。
作为港片辉煌时期的代表,“双周一成”有责任守住最后一块阵地。
周润发虽然拍了《澳门风云》这样的烂片,但还是靠《无双》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周星驰的新作虽然饱受争议,但观众“爱之深,责之切”,我们对星爷还有期待;那么成龙当然也不能歇着了,肩上的那份责任感让他不可能停下来。
功夫片自他之后萎靡不振,曾经的接班人吴京也去拍科幻片了,成龙的身影有些孤独落寞。
春节档里,“双周一成”有些尴尬,一个缺席,一个被骂,还有我们的成龙被忽视,但只要他们存在着,他们就会继续发光发热。
我们当然希望成龙能找到更好的本子,提携更多的新人,重新成为票房收割机。
但岁月不饶人,我们又怎么忍心这样一个六旬老者再受苦受。
我们只希望他远去的脚步能慢一点,慢到我们有时间对他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你,成龙大哥!
”
其实这个故事如果重新改变一下就好了,比如蒲松龄不叫蒲松龄,叫什么老翁,专门就是抓妖入册的,然后讲他册画里的一个故事,我觉得不要弄什么小倩之类的,可以重新弄个猪精与驴妹,我觉得会更好看,为什么说代入倩女幽魂不好,第一、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了,然后你重新改编,其实会有很多的弊端,人们已经将这个故事烂熟于心了,如果改的不好,就是烂故事,这个电影是典型,没改的好。
第二,书生和鬼的故事,现在已经烂大街了,所以,题材并不新颖。
就这两点,故事情节真的完败。
这部电影的特效,我真的挺喜欢的。
挺喜欢成龙的那个妖精小屋的,各个妖怪有自己的功能,真的,如果朝着捉妖记的脚步,说不定效果会更好,或者扩展一下妖的故事,非要挂上小倩就有点尴尬了,首先故事逻辑就很奇怪。
这两个人是不是爱情,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是女人的自我牺牲还觉得挺伟大的故事,女孩本来是人,为了一只妖,成全了他为人,然后她做了妖,然后做了妖杀了人,就只能成了魔,这个逻辑....那么既然如此,女的有什么好恨男的?
因为沾了魔的内丹,不想还了,那就不还呗,自己去逍遥就好了,可是非要呆在一个地方,然后,非要为姐姐报仇,中国那么大,非要几个人呆在一起。
不懂女主人设是怎么定义的,只是单纯的觉得小倩美,但是故事很经不起推敲,镜妖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说镜妖差的,我不觉得,她除了杀人,毕竟她是吃人精气的,人对她就是食物,她还很义气的为姐妹报不平,还为了义气死了,可见姐妹是情深的,那么小倩该很享受做妖才对。
可非要最后整一出,为了对方好的戏码,我就不懂了,成了魔的妖,不还是妖吗?
男主又不是没体验过什么叫妖,还怕他受不了了?
本来妖也不是魔不魔的,要是真那么好,也不会要了小倩的影子,要了影子又后悔,最重要的是,解忧也奇怪的很,明明已经没有记忆了,非要去给他记忆干啥?
真正在一起?
一起灰飞烟灭,小倩本来开始就打算让宁采臣独活,才不肯给妖丹,结果,最后,还是打算和他一起死,那不如早早的这么干就好了,要蒲松龄收了,那么就一开始说一句就好了,非整的这么壮烈,真的,小倩这个人设,在电影里模糊的很,没有来历,没有原因,因编剧所想,而改变自己所想。
重点是,明明是来报仇的,非要穿着花魁的衣服表演一番,怎么?
表演欲特别强?
可是,你又是怎么学会跳舞的?
怎么学会东洋舞?
真的经不起推敲,但是纯粹是逗个乐,还是不错的。
我觉得里面被逗笑最多的是里面的小妖,什么屁屁呀,猪妖呀,都比较印象深刻。
就说这些小妖的故事我觉得蛮好,比如蒲松龄怎么抓的这些小妖,这些小妖怎么降服的,随便拿出一个都颇有故事。
比烂熟于心的故事改编有意思。
如果改出不一样的美感还好说,可.....影子可以借妖????????
说真的,一个蛇妖.......需要影子?
这........恐怕白娘子要跳出来说话了:我和官人不一样生了个小胖儿子。
打破常规认知,就很容易差评。
但是一星、两星,对不起特效,还有那些形象的小妖,我觉得三星挺合适,逗乐,这电影还是不错的。
不必细想和琢磨。
前几天看了这部神探蒲松龄,一个字评价:烂,两个字评价:很烂,三个字评价:超级烂。
我不说把蒲松龄设计成驱魔人这种烂剧情了,也不说什么违背聊斋原著精神了,这些大家都骂过了,我就说剧中燕赤霞和聂小倩这对狗男女的奇葩爱情观吧,就是我只要我的爱情,那管他人死活。
聂小倩为了让燕赤霞活,就可以拿全城的少女的命,燕赤霞为了救聂小倩,先不顾蒲松龄的死活,各种拉偏架,歪理一堆一堆的,而且双方说好了一起抓妖换影子,自己先出去打草惊蛇,最后事没办成责任推别人身上,那叫一个婊啊,最后为了救自己人甚至不惜把所有妖魔都放出来危害人间,对不起,看不出这有啥感人的,只感觉到极度的自私和无耻,我要是有那个判官笔,就先把这对狗那女打到神形俱灭,还天下一个太平。
其他的为了升官无下限的小捕快,添乱的小妖精我就不说了,只能说一个片子拍的烂那是水平不行,三观烂那就是脑子的问题了。
雷的一笔,感觉不到贺岁片的诚意,满满的商业味道。
槽点太多,剧情太雷,人设太作。。。
1、不明白为什么电影要叫神探蒲松龄,这部电影里蒲松龄哪里“神探”了;2、后半部完全就是人妖乱七八糟恋,只盼着两人赶紧嗝屁了,只想说这么作的两人,情路坎坷很正常;3、徒弟那个角色,说,是不是开后门的,存在的意义呢?
删了没影响,多了还浪费经费的那种。
香港电影,有一个很辉煌的时代叫东方好莱坞,八九十年代,整个华语电影过半优秀作品出自香港,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作品是无法超越的神作,因此,当然努力奋斗的很多电影从业者获得了很多中国人的肯定。
岁月如梭,当中国本土的经济飞跃发展下,电影工业也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票仓,出于对经济效益考虑,香港电影从业者基本上已经转战大中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香港电影人引导一部分国产电影的发展,这其中最有号召力的就是香港演艺人。
这其中老香港的两周一成应该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有票房号召力就意味着天价片酬,中国第一部过十亿的电影《泰囧》总投资为六千万元人民币,但当时成龙大哥的片酬有报道称是一个亿。
这样的片酬应该占一部大投资电影一半以上的资源了,如果拿这样片酬的人,愿意在创新和开拓方向上走,也许他们还是值的,但如果不断在炒冷饭,不断的消费情怀来赚快钱,那真的是阻碍华语电影的发展,总是停在以前的电影模式里,中国电影应该有更多的路来走。
看看这帮老演员,近十年可有什么作品出来?
无论是成龙,周星驰,周润发,还是古天乐,梁朝伟,梁家辉,给了他们那么多光环,市场给了他们多大的期待,所以才有他们的天价片酬,但他们选剧本时可有体谅我们的期待,选择时应该是片酬第一吧?
这和前段时间小鲜肉没演技拿天价片酬有什么区别?
该退休就退休,做幕后也很好,包括周星星同学,一有导出来的电影,就拼命炒作,欠电影票,还有以前的电影,但我们电影票早还了,《西游》两部加《美人鱼》票房得有七十亿了吧?
你要想挣更多钱,能不能多投点在制作上,不要在网上宣传卖情怀,宣传费再高,不行还是不行的,成龙也要用点心,动作片就别拍了,做导演或演些显演技的老人挺好的,天天给别人骂有意思吗?
还有那个盖学校的古天乐,好好做慈善,就算拿片酬是为了盖学校,也可以少接点戏,一部好的可以顶几部差的。
本以为成龙的片子比较适合于过年看,类似于前年功夫瑜伽这样的套路,带着搞笑打斗,在过年时候和家人一起看,也是比较过瘾与欢快的,谁知道故事剧情如此混乱不堪,男二与胖子捕头还有潘长江那极其浮夸的的演技与台词,过时而又雷人的人妖恋感情戏,生生骗了我家60元的电影票。
对比了一下流浪地球与飞驰人生这些贺岁电影,实在是让人感叹老一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既然拿不出像样的片子,就快退休吧。
其实,忘掉原版的聊斋志异,忘掉正常的蒲松龄,忘掉张国荣和王祖贤的倩女幽魂,这还是是一部很热闹的cg动画片,适合全家一起看。反正你懂的,有成龙大哥的贺岁片,不要纠结于剧情,看个热闹就好。钟楚曦的红衣造型还是有点惊艳的,可惜演技不行。阮经天真是邋遢到不行啊。成龙大哥毕竟老年人了,打得也不如往昔。片子结局感觉狗尾续貂,最后一场大战为了凑时长吧…说好不吐槽的,我又忍不住了。反正爱看贺岁片的妈妈比较满意,毕竟这是一部倩女幽魂版的捉妖记…
小天一颗星,钟楚曦一颗星,贪吃蛇什么的一颗星,剩下的都不咋地~
虽然看大家评分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它比什么悟空传及大话西游来的好。起码它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看,结局终于从神探回归著作者。片子一如成龙以前的制作,有武打,喜剧,情感。风景唯美,角色特征分明。再一次感觉成龙的敬业,当然还有他跟我们一样的年纪不饶人。希望他的路能越走越宽,顺利转型。
初一真是没事儿干,去电影院!大哥电影真有过年气氛!热闹得hin!小妖很可爱!以及终于等到坤坤彩蛋好帅帅帅帅帅啊!
最近的成龙片子真是惨不忍睹,大哥缺钱吗,儿子挣不了钱也够花呀。能不能走走心,尊重一下观众,尊重一下自己
没有看到龙叔的拳法,但是很喜欢!!!
特效真不错,但故事太逊了。绕来绕去的爱情就失去意义了
整体基调是符合春节欢庆的,故事也是龙叔喜剧一贯的风格,情节没有很紧凑,故事逻辑似乎也一般般,可是就是觉得看着开心,该欢闹时就欢闹,该正经时就正经,画面唯美做的很良心,后期高潮部分感觉完全可以做3D一定会很震撼。
故事毫无亮点,导演能力有限,毕竟烂片拍惯了。
没有觉得大众影评的那么差劲,所以说电影好不好看,或说适不适合自己去观影,只有自己看了才知道。成龙的蒲松龄,虽然捉妖的部分有点掉粉,但是倩女幽魂的老酒无论装在什么样的酒瓶中,都会散发出幽香来。值得一看,4颗星不过!
没有深度。
钟太美,张靓颖的歌很好听~小怪兽都很可爱,不算完美,但也值得一看~
成龙的表情和动作还是很好看很灵活,其他配角都很僵硬失色,最后的“来世迁”喝大酒那段就很棒,如果结尾就完美。后面一段完全是拖时间,不丰富情节不调动情绪。
类似捉妖记的风格,剧情实在无力吐槽了~钟楚曦的造型还是挺美的,只是从和阮经天的对手戏看,演技有待提高~~
神烦软今天。看着打瞌睡。这部片跟“神探”有一毛钱关系吗?应该叫捉妖记3!还不如去年的捉妖记2!
呕吐
一星再次提醒下成龙大哥注意晚节不保。
新的动画把《人鬼情未了》拍的美轮美奂,还是以蒲松龄的作者第一视角来呈现,非常不错了。剧情还需要磨砺磨砺,逻辑还需要更缜密一些,也许就会好很多。
🙄被莫名其妙拉去看了,就阮经天能看。奇幻部分的美术特效造型都堪称灾难。
居然没有想象中那么烂,镜妖打斗的部分还挺好笑的,但是七十分钟以后就搂不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