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蛋糕

Cake,蛋糕的滋味(台)

主演:詹妮弗·安妮斯顿,艾德里安娜·巴拉扎,安娜·肯德里克,萨姆·沃辛顿,菲丽西提·霍夫曼,威廉·H·梅西,克里斯·梅西纳,露茜·彭奇,布丽特·罗伯森,麦米·古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蛋糕》剧照

蛋糕 剧照 NO.1蛋糕 剧照 NO.2蛋糕 剧照 NO.3蛋糕 剧照 NO.4蛋糕 剧照 NO.5蛋糕 剧照 NO.6蛋糕 剧照 NO.13蛋糕 剧照 NO.14蛋糕 剧照 NO.15蛋糕 剧照 NO.16蛋糕 剧照 NO.17蛋糕 剧照 NO.18蛋糕 剧照 NO.19蛋糕 剧照 NO.20

《蛋糕》剧情介绍

蛋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场可怕的车祸让克莱尔(詹妮弗·安妮斯顿 Jennifer Aniston 饰)不仅容貌尽毁,还失去了挚爱的儿子,之后,深陷于绝望和痛苦中无法自拔的克莱尔患上了慢性疼痛症。为了同疾病做斗争,克莱尔来到了慢性疼痛俱乐部,通过和病友们的相互交流与鼓励,获得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 妮娜(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饰)是俱乐部中的一员,某日,她自杀身亡的消息震惊了克莱尔。克莱尔想方设法寻求妮娜自杀的真相,最后甚至陷入了同妮娜对话的幻觉之中无法自拔,与此同时,妮娜的丈夫罗伊(萨姆·沃辛顿 Sam Worthington 饰)亦出现在了克莱尔的身旁,将克莱尔卷入了一个又一个漩涡之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阿依达,你往何处去?无主之城欢喜姻缘情定大饭店超新星斯嘉丽小姐和公爵第二季英雄时代姐弟恋假行家打黑明天,会更好初音岛黄连·厚朴末日杀神暖暖的幸福湄公河水鬼淘金岁月追杀网红捕梦网青春应援美国之星皇家律师第二季闹鬼婚礼不良家庭非洲吸血鬼阿兹镇魔司:苍龙觉醒九命刑警硬汉猛虎嗅蔷薇我们年轻,我们强大

《蛋糕》长篇影评

 1 ) 咱简介能不这么扯淡吗。。。

什么凄美的爱情,死亡真相疑云。。。

奥斯卡还是个孩子,放过她吧。。

其实故事是这样的,成功貌美的女律师Claire一家三口住在LA郊区,儿子活泼可爱,丈夫事业有成。

但是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Claire失去了儿子,自己的身心也都受到了创伤。

在她参加的社区互助小组中,有一名组员Nina从高速路上跳桥自杀了。

Claire找到了Nina的丈夫,一点点了解了Nina的故事,在了解中,她渐渐的不那么愤怒,渐渐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开始原谅,开始试着走出来。

我觉得Tobin的故事写的真心好。

其实如果故事像如上那样反着写,(请配合都乐环球影视里的旁白)就只是一个很一般的cliche。

就顺应着我是主角我高兴,我是主角所以任性的路子。

因为人家不是有病吗,人家心里有创伤啊,人家要大段大段的哭,人家大段大段的歇斯底里,人家有事没事就要口出恶言,人家要狠狠的伤害每一个身边关心自己的人。

但是,Tobin人家就hold住了。

人家偏偏不那么写。

故事展开的很慢,一环扣一环。

我们看到了Claire脸上的伤疤,我们看她步履蹒跚,我们看见Nina大幅的照片,Nina为什么自杀?

我们听见她手机里的留言。。

那是谁?

然后Jason出现了,是和留言里一样的声音,说一样的事。

那为什么他们不生活在一起?

于是观众就迷迷糊糊跟着作者走,看着这个暴躁又难看,差不多一无是处的女人是如何生活如何与人交往。

Cake在塑造Claire的时候拿捏的非常好,这么一个不招人待见的女神经病,理论上是不容易被喜爱的,谁不喜欢甜心宝贝儿那样的啊,就算长得抱歉,楚楚可怜也是一种美。

但是编剧没有赋予Claire任何让人怜爱的属性,她就是一个对生活彻底放弃的人。

一个对生活彻底放弃的人该什么样呢?

抽烟喝酒黄赌毒吗?

还是混吃等死?

都不是啊,对生活彻底放弃的人也得生活啊。

得去复建啊,得被保姆叨唠啊,就算黄赌毒也得去买毒品啊是不是?

对生活彻底放弃的人和正常人最大的不同就是,They don't give a fuck. 他们想说什么说什么,他们才不在乎有没有人喜欢,会不会升职加薪,有没有朋友,他们会不光用语言也用行动告诉身边所有的人,Fuck off. 我特别喜欢Claire的一点是,她是个很mean的人,说话毒舌但是又挺逗的那种。

她才不管你听了舒不舒服,她反正就说了,你要是不舒服那是你活该。

她不像一般想象的那样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出现,比如老是特别深沉的悲伤和忧郁,或者在某个时刻彻底大崩溃用大段的独白说出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也不愿意把她的冷嘲热讽理解成挖掘心里的阴暗面,这就是生活不如意看见什么吐槽什么的一个普通人,随着电影把故事一点一点拼起来,眼前看到得一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的喜怒哀乐情绪起伏都有起有终,你知道她这么让人讨厌是为什么,你也知道她为什么讨厌这个世界。

就像所有happy ending或者想讨好观众的电影一样,你知道她会改变,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切misery都会过去。

但是感谢编剧,没有让主角像被雷劈了一样突然第二天醒了就开始积极乐观,就跟所有迪斯尼电影里那样,一段过场音乐,主人公忙忙碌碌转来转去,等音乐停了一个崭新的完美人格出现了。

那不可能。

谁都不可能一夜长大,养成一个习惯还要21天,30天,100天呢,走出一段心理阴影怎么可能只要三两天。

所以哪怕是个开始,也皆大欢喜了。

我觉得让Nina以鬼魂的方式出现有点掉价儿,Claire其实足够expressive,但是还是不够。

而且Nina跳楼的事儿有点牵强,Roy看起来不像个特别暴力的人。

可能可以再丰富点吧。

还有后来蛋糕出现有点草草。

还有Claire和Silvana的关系,明明是有感情互动的,为啥到最后还是就帮她开开车什么的。

作为电影,有点不过瘾,可是作为人情世故,倒是十分贴切。

 2 ) 阴郁的慢性疼痛

其实吧,一开始Jen就以浑身带刺的形象出镜,没有什么是能入她法眼的。

语言尖锐,让所有人都不舒服。

脸上的伤疤甚至比她浑身上下散发出的loser气息要轻微得多。

jen一直都是演的白富美的形象,乍一看来的这个哪里都没有地方值得被人喜爱的角色真的让人看起来有点蒙。

可是,还好她演的很真实,受过伤,抑郁的时候真的就像这样,最颓废的时候不是想去死,而是了无生趣,做什么都觉得提不起精神的。

可是既然活着就要熬下去,熬过黑暗,慢慢的去适应光明。

穿插的同组的成员跳桥自杀,在接近另一个真相的同时,慢慢疗伤,这也许是jen自我救赎的一种办法。

到最后都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走出来,也许假以时日才能好,可是至少没有放弃不是嘛?

日子总会好的。

综合来看,这部片子演技尚可,可惜只是平静的述说,没有大起大落,所以给人印象并不会很深刻。

这样的片子或许只适合内心有过疤痕的人看起来才会更有共鸣。

 3 ) 自然而然的和解

蛋糕】前几天无意中翻看到的一部电影。

是女神Jennifer Aniston主演的一部剧情片。

讲述的是慢性疼痛症患者在面对疾病,丧子之痛的日常。

我能感受到的是,真实的疼痛。

不断地服用止痛药,酗酒,移动的每一步都恨不得端着自己走,远行时小心翼翼地卧躺和说话,向周遭不经意流露出的满当当的恶意,任性地处理家里孩子的遗物,深吸着气和管道工人做爱……她好痛。

痛得难以言喻缺乏表达方式。

其中最深切的是她的几次下水。

一次是因为半夜疼得睡不着,她到自家游泳池里小心翼翼地侧泳,水波划动,手臂的挥划和配合动作的叫喊,好痛;还一次是在理疗中心,辅导员建议这个半年来没有任何进展的病人“另寻高明”时,好痛——明明看起来像是在积极生活,可是明眼人一眼就看穿自己内心悲痛绝望,那种……是羞愧?

是不安?

还是说,只是逃避?

原来逃避也那么痛。

最后一张图,是片末了。

算是一个和解吧,主人公对自己,对生活的一个和解。

然而并没有非常刻意,并不像许多生活勇士那样,骑着高头骏马,配着利剑,高傲地向敌人甩去一双白手套,宣誓对战,并没有。

她只是,小心的,忍着痛,往前走了一点点。

可是却让人看得欢呼雀跃。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蕾切尔的婚礼》,是一部毒瘾戒除者艰难真实的心路历程,她回到了家,家却拖着她往回看,不断回顾,不断痛苦,层层揭发,却最终因家人的谅解而得到了救赎。

作为剧情片,后者更胜一筹,作为人生经历,前者的痛更痛。

且同是丧失亲人,她以一句“我曾是个好母亲”(她说的“曾经”,我的理解是相对于她还是“母亲”身份而言的),让自己获得了救赎,她是自救的。

因此和解也就来得顺其自然

 4 ) 我来剧透

以我的听力和理解... 我来解析剧情吧。

看着别人看不懂,我是有点着急。

说真的。

女主Claire参加的是个长期痛症患者的互助小组,是医生推荐的,作为心理辅导。

她必须克制长期使用有副作用的止痛药以免引起赖药性和毒性积累。

她在家故意把药瓶藏在各处,就是试图克制自己吃药的瘾,但她意志薄弱,所以这招毫无效果。

多次游泳场景,也是医生指导下的物理治疗。

但Claire刻薄的态度,别人都没法与她相处,辅助医师都不太愿意帮她。

提到过小组曾讨论,假设没有长期病痛,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那个自杀了的女人Nina,她的心愿是为自己的孩子做蛋糕,而女主是想与某足球队的所有球员做爱(女主奇葩得很)。

女主的痛症,应该源自于车祸。

这场车祸使她失去了心爱的儿子,也使她遍体鳞伤,腿上骨折打了钢钉,也还没取出来。

身上脸上的伤疤应该都是车祸碎玻璃划伤。

Nina为儿子做蛋糕的心愿,使互助小组的所有人都感动到流泪。

但Claire却冷言讥讽(因为她自己刚失去儿子,但她一直没有向小组里的任何人透露过),以至于Claire与Nina交恶。

Claire当众说了一些威胁Nina的话,Nina也回去告诉过自己的丈夫Roy。

Nina自杀后,互助小组的负责人(可能是个心理医师)也特意要求Claire说说自己的想法,但被她尖酸刻薄的提问给惹怒了,拒绝她再参加互助小组的活动。

Claire潜意识里认为Nina的死是很可能与自己有联系,所以实地考察,并以告法院为要挟,逼迫互助小组的心理医师提供了Nina的住址。

她冒充旧住户跑去Nina家里查访。

但被Nina丈夫一开始就察觉(她用了真名Claire),他故意在Claire快要离开时才揭露她的真实身份,并没有为难她(因为Roy是看到遗言的,知道Nina自杀与别人无关)。

但他故意隐瞒了真相,撒谎说Nina没有遗言。

导致Claire回去之后也一直承受很大心理压力。

吃了止痛药后,出现的副作用常常使她幻觉Nina出现在自己身边。

女主是UCLA法学专业毕业的,应该做过律师,因为与亚裔女护士的一段对话中,有过一些隐晦的线索。

老公Jason是法学院时的同学。

具体做什么工作不好说。

事业有成是肯定的,因为电话打进去都是秘书先接听。

夫妻俩人能有私家游泳池,并能长期聘请保姆兼佣人的,已经远非中产阶级了。

Jason因为车祸后的Claire性情大变而无法忍受,两人分居了,彼此仍然关心对方。

但女主认为丈夫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离去是一种背叛。

所以有性需求时,会利用小杂工来释放一下,而不是找Jason。

实在需要具体帮助时,仍会打电话,请Jason过来了,作为心理安慰,但极其排斥与他有任何身体接触。

那名拉丁裔女保姆,在她家工作了很多年,也是从小照顾Claire的儿子长大的,对她们一家都很有感情。

所以才能在车祸之后,忍受着Claire异常的情绪化,极其反感与Claire发生关系的小杂工,去扫墓时也比Claire哭得更伤心。

Nina自杀是因为长期病痛折磨,她最后决定不再忍受。

给她老公的遗言就两个词“Forgive Me”(原谅我)。

他老公Roy也在之后,参加了一个心理创伤治疗的互助小组。

但因为无法克制内心的愤怒而退出了。

Claire的出现,使得他也想借机相互帮助,让自己也能心理疗伤。

Roy甚至是想与Claire增加了解,如果合适,就可能组建新的家庭,为儿子找个继母。

(这是猜测,不排除这种可能性)Claire刀子嘴豆腐心。

心理很脆弱,在车祸事故后,再也没敢进入自己儿子的房间(全由女佣照管),坐车也是只能躺倒,不敢看车前迎面而来的车辆。

在止痛药吃完后,不得不求女佣人陪她去墨西哥的药房购买止痛药。

(墨西哥不需要医生处方可以买药,而且价格便宜太多太多。

但要想带回美国,则必须是FDA认证并且有医生开出的药方才可以。

女主不得不选择藏在雕像里偷运回来)。

过关时被扣押,幸好打电话让她的丈夫Jason出面才得以解决。

Roy和他儿子的出现,使Claire鼓起来信心,开始尝试变正常。

虽然Roy向她表示对她没有感情,在心理健康基本恢复时,他计划要投身工作而搬家离开这里。

尽管如此,Claire仍希望能留住他们,所以鼓起极大的勇气,她走进了自己儿子的房间为Roy拿泳衣。

但车祸肇事者突然的出现(上门请求宽恕),使她瞬间失去了理智。

之前为恢复正常生活的努力全都扔水沟里了,她再次陷入了情绪的最低谷。

疯狂的吃止痛药,吃多了直接住院。

出院后,又在幻觉和抑郁情绪的影响下,几乎卧轨自杀成功。

在意识到自己仍然是个好母亲后。

她偶遇了一名离家出走的女孩。

她希望以某种方式能够帮助她,所以要求女孩能去她家,帮自己制作一个黑巧克力蛋糕,并以100美元作为酬劳。

回到家中,看到桌上丈夫Jason把房子的钥匙退回给她。

她知道婚姻已经彻底结束了。

但看到客厅里,她与死去儿子的巨幅合影照片时,她仍感动得热泪盈眶,并打电话感谢Jason在最后留给她的这份礼物。

女孩做完蛋糕后,把Claire的钱包整个拿走了。

女佣人想报警,也被Claire阻止了,解释说只要注销几张信用卡就好了。

拿着这个女孩制作的黑巧克力蛋糕,Claire跑去Roy家,庆祝他儿子的生日。

在最后回访儿子的坟墓后,Claire终于鼓起一切勇气,坐直了身,勇敢面对迎面而来的一切。

(重新开始新生活)注:有诸多影评解释说是因为病痛,女主无法在车内坐直,你看她平日里坐椅子上有问题吗?

呵呵...在2015年奥斯卡公布年度最佳影片提名之后,就有很多媒体/影评人等提到"Cake"蛋糕这部影片,觉得这部佳作被忽略了。

都在为詹妮弗.安妮斯顿鸣不平。

她在这部影片里的表演,基本撑起了整部影片。

早早的就被美国的金球奖提名年度最佳女主角了。

这部影片没有获得奥斯卡任何提名,着实可惜... ...

 5 ) 剧情伤心

安妮斯顿能在这本片子里这么不在乎颜值我也是吓了一跳。

妮可基德曼哪本片子都是柔光水滑的丝质长发,精雕细琢的面孔,水亮亮的眼睛,安妮斯顿这本的造型完全不见明星光彩,打光把脸都弄平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现实世界中可以生生要了任何母亲的命,和儿子出去,然而车祸中儿子死了。

人都是感觉被世界抛弃了才开始抛弃世界的,好玩的是你抛弃世界和世界抛弃你的感觉其实差不多,所以人生的选择多有限啊,就是俗话说的“惹不起我也躲不起”。

这种母亲的角色我都是十二万分的同情的,你没法怪她,Claire对谁都不满意,她的世界已经不是简单的“我想静静”,她就是想糟蹋自己的生活,等着毁灭是什么感觉。

那时候慈禧也是这个思路。

我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想,完了,这片子没法拍了,你指望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获得新生吗,太不现实了,那么导演到底要拍什么?

原来导演是说,哪怕我想振作一下,也会随时随地的被打破。

人就是这样,刚烂一点点,总是放着不管干坐着,等烂到泥里了又想从泥坑里爬出来,追求一种微妙的平衡吧。

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死亡的。

最后蛋糕的情节让我感觉片子一下长了30分钟,其实没什么必要嘛。

墨西哥玉米饼也很好吃,干嘛执着蛋糕呢。

顺便说里面最爱的角色是墨西哥保姆silvana,一股暖意袭来。

 6 ) 你对生活不负责,生活没理由需要对你负责任,你尊敬人生,你的人生才会值得尊敬。

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意外,身边的人都愿意在你受到伤害的时候施于同情和关怀,但也仅仅是同情和关怀,没人能拯救你,只有你自己能把泥潭里的自己拉起来。

女主用尽各种调侃和揶揄来表达对生活的无所谓,其实只是一种无法面对现实时的痛苦自嘲,她的尖酸刻薄她的不近人情只是一层一撕就破的伪装,这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但是没能能帮得了她,只有自己勇敢起来,才能走出阴霾。

片尾,她终于坐起来让我看得好一阵安慰,我替她高兴。

你对生活不负责,生活没理由需要对你负责任,你尊敬人生,你的人生才会值得尊敬。

 7 ) 试图弄懂影片为什么取名叫“CAKE”

就像做research一样,打算从关键词(或者说,线索)入手,解析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的线索有三个:“老鼠”、“nina”和“蛋糕”。

以这三个线索为轴,claire完成了从自暴自弃拒绝他人到自尊自爱善解人意的转变。

首先,有关“老鼠”这个线索:影片中claire第一次在泳池边看见老鼠后,险些溺死在泳池中。

从老鼠出现开始,claire开始了一次次的自杀行为。

为什么是老鼠?

claire在卧轨自杀时提到自己儿时曾经在胡桃夹子里扮演老鼠(自行脑补胡桃夹子这个童话故事)。

可见,老鼠在这里象征着在黑暗深处压抑着、蛰伏着的阴暗面。

影片中还有一次出现老鼠,是在保姆邀请nina丈夫来家里吃饭之前,claire烫了新发型,向放松疗法的教练和互助小组的咨询师道歉,在家中的泳池里漂浮放空时不再是以寻死为目的。

看起来claire对生活变的积极起来,但是导演立刻给了泳池边的老鼠一个特写(说明claire内心深处的阴影仍然存在)。

这就像一个不祥的预兆,于是接下来claire的自毁行为并没有终结,而是逐渐达到高潮:看见肇事司机后过量服药而住院、出院后又尝试卧轨自杀。

但在这之后,老鼠就没有再出现了。

然后,有关“Nina”这条线索:这无疑是影片中最重要的一条线索。

影片最开始claire就表达了对Nina自杀的反感,但自己却一次次地梦见甚至幻视nina暗示和教唆自己自杀。

出于对nina的好奇,claire重游nina自杀的天桥,视察nina的住处,拜访nina的丈夫。

claire对nina是反感又蔑视的,从影片一开始claire对nina自杀后遭遇的一系列狼狈的描述、从claire在幻觉里对nina的质问“你漂亮、年轻,你可以成为一个好母亲,你却自杀了。

”都可以看出来。

但nina的化身对于claire无疑是一个自我拯救的镜子和负面情绪倾泻的渠道。

卧轨自杀那段无疑是影片情绪的至高点,在nina的步步相逼下,claire终于原谅了自己,重复说了两次:“i was a good mother.”这时nina彻底消失了,claire也最终回归到现实里,蹒跚地想要离开轨道结束自杀行为。

最后,“蛋糕”这个线索:第一次出现蛋糕,是claire暴打肇事司机并服药过量而住院时,幻视nina端着蛋糕来看她。

幻觉里,nina说如果没有慢性病病痛的折磨,自己最大的心愿是在儿子生日时为他做一个蛋糕。

claire嘲笑了nina的虚伪,因为nina并非像自己表达的那样成为一位好母亲,而是用自杀主动抛弃了自己的孩子。

nina说圣人不会从天桥上跳下去的,暗示自己其实也是承受了太多痛苦而不得已为之的。

nina让claire许愿,claire虽然想不到什么愿望但还是照做了,可见claire也在同情n并且逐渐理解和原谅nina。

这次nina的出现,没有让claire自杀,而是自己一个人从窗台上跳下去了,让claire惊恐不已,并再次失控。

第二次出现蛋糕,是claire卧轨行为使精神世界得以升华之后,claire偶遇了一个梦想成为演员的女孩,尽管女孩有着小偷小摸的行为,claire却用自己的方式想要帮助这个女孩:以制作一个铺满糖霜的蛋糕为理由“资助”了这个女孩。

甚至连钱包被偷,也只是打算冻结银行卡而不去追究,通情达理慷慨豁达啊。

第三次出现蛋糕,使claire带着女孩制作的蛋糕来到nina家,给蛋糕插上饰物,打算将蛋糕送给nina的儿子。

我猜想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claire真正原谅了nina,想要帮nina完成那个做蛋糕给儿子的遗愿,另一方面是想借nina的儿子表达对自己儿子的爱与思念。

因为接下来claire就去来自己儿子的墓地,并且最终,claire不再恐惧直视汽车前方,在车里坐了起来。

这部影片还有很多美好且感人至深的细节,比如墨西哥保姆细心保管了很多箱claire试图转送他人的儿子玩具,claire的丈夫在claire拒绝他的帮助后坐在门口不肯离去握着claire的手陪伴她入睡,等等。

至于电影为什么取名为蛋糕,为觉得看到这里已经不需要纠结了,蛋糕,其实就是爱。

最后,我想谈谈内心的阴影。

当阴影足够强大时,其背后负面情绪的能量也是巨大的,酗酒、药物镇静、滥交都没有办法消融负面情绪,相反,越是压抑,负面的感觉越是强大。

消除负面情绪,唯一的办法就是接纳现实,原谅自己,唯有真正原谅自己,才有可能让自己不再感到愤怒和悲伤。

就像claire在卧轨时的彻悟,最终原谅了自己,也原谅了nina。

所以说,尽管生活充满变数,但有缺憾亦会有圆满吧,擦干泪水,还是要继续前行啊。

 8 ) 第一篇影评,写给自己看的

开始看这部电影的原因其一是连续看了好几天老友记,很喜欢詹妮弗;其二是My life also sucks, so let's see。

老友记里的瑞秋是完全的乐天派,有着漂亮的脸蛋和身材;而在这部电影里,克莱尔满脸疤痕,行动不便;会痛苦地在夜晚侧翻,会绝望地哭泣,会愤怒地发泄……虽然没有感觉过失去亲人的切身之痛,也没有全身疼痛地生不如死,我仍完全被她的情绪所感染——自己的身材不好算什么?

至少可以正常地生活。

克莱尔的每一天虽然很难过,但它莫名带给我一种平静感。

她的态度的确是I don't give a shit,不过她仍然带着不情愿地做每一件该做的事情,没有躺在床上一蹶不振,也没有成天哭声不断,更没有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直以为克莱尔躺在车上是因为坐着会疼,电影最后看见她伸手摸那个座椅开关,才突然明白是她的车祸后遗恐惧——虽然有很紧张地看她会不会坐起来,最后突然那么一下还是被吓到了,也被震撼到。

我一直没搞懂克莱尔是怎么个走出来的,后来看大家的影评才有点觉悟。

她不想做Nina, 她有一个关心她的仆人和丈夫,她还有未来可能继续发展关系的Roy和他的儿子。

总之,觉得这部电影很不错。

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克莱尔那样,安静地活下去。

但一切需要时间。

 9 ) 无尽空虚的能指

上一次被詹尼佛•安妮斯顿震撼还是她2013年的《冒牌家庭》,当几乎珠黄的脱衣女郎突然大跳钢管舞,这部爱玩爱癫的半荤喜剧才算浓香四溢,多得安妮斯顿的卖力演出,挽救了美国囧片的俗套命运。

而在《蛋糕》中,她所演绎的深陷病痛的克莱尔始终处于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焦躁中,基本上将她过往的美女/傻女形象颠覆殆尽,没有能够剑指奥斯卡,引来影迷不平。

事实上,究竟是因为安妮斯顿才令这部影片有了更多吸引人的看点,抑或是这部电影本身,已经很难判断。

本片导演丹尼尔•巴尔兹显然不想在视听语言上多下功夫,所在多见的正反打镜头预示着一种反吸引力的倾向,这部精神状态指向主角克莱尔疾患的前世今生,夹杂着在互助会的“难友”妮娜的非正常死亡,令这种教人焦虑的状态变本加厉。

在影片中,平常的正反打对话里,往往呈示出克莱尔一时一地的复杂心态,这是剧作上的用力指出,亦让与克莱尔接触的周边角色们变得丰满,从她的钟点工到妮娜的丈夫,都带着各自的复杂心态,处理着观众眼前、同时也是他们眼前的这个“疯女人”。

或许安妮斯顿的表演太过抢眼,致令其他角色发挥有限,更多时候,包括妮娜丈夫在内的角色承担的是一种映射功能,通过他们的行为举止来呈示克莱尔本身的复杂面目。

这亦是《蛋糕》在兴味相当平淡104分钟里所憋着的一口气。

克莱尔时常与他幻想中存在于面前的妮娜对话,试图获取妮娜的真实心态,这亦是克莱尔用以解脱自我的手段,而她的墨西哥钟点工亦在自身复杂的家庭文化背景经历中来衬托克莱尔的虚无。

这些桥段令人感到漫不经心,事实上也并未有效传达创作者希望达成的意图,更多时候,事情只是在发生,而非在陈述。

这也反映出影片整体上的力不从心,依靠安妮斯顿个人的表演来带动整部电影走向观众,确实令人感到比较吃力。

克莱尔的幻境里经常突然闪回到妮娜坠桥的画面,这些画面出现时并未能被证实是克莱尔亲眼所见,然而这些插图卡片一样的闪回镜头,打破了影片延缓的节奏,同样也显得突兀。

事实上有经验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本片的题旨是身心疗愈,而结局无非两种,愈合与无法愈合,这同时也是影片能否有效缝合观众期待与自身表意的问题,当克莱尔在结尾作出了关键性的动作,这个问题不攻自破,然而也并不能令人感到振奋。

这就如同“蛋糕”在影片中的地位一样,功能并不在于展示“蛋糕”及其承载的伤痛究竟为何,而是借由这一理想化且图腾式的物件,来传达主角伤痛的源头并指示疗愈过程的可见形态。

正如克莱尔面对现实中的众人与臆想中的妮娜一样,“蛋糕”是没有具体意义的能指,当它的指代功能消失,影片亦自动回复到一个与主角携手回归的正常态,此时回望所有淡淡来去的情节,亦如一场幻梦。

但很难说《蛋糕》中营构的桥段是行为无穷的,在影像表层上早早失去了吸引人的造梦动力,内里其实也比较苍白。

安妮斯顿在片中的形象固然因其用心表演而显得真实逼人,但另一方面,因这种投入而破坏了安妮斯顿过往的经典女性形象,作为一个明星她完成了向表演艺术家的迈进,同时进一步击破了过往形象的魅力场域。

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同时对影片表意来说是一招险棋。

所以《蛋糕》有惊喜而未够惊喜,有内容而并不丰满,它创造性地将一个痛苦的女人安置在错综复杂的各种情境中,最后的解决方式见仁见智,但绝不是最好或曰最令人动容的,通常这样的结尾(还是要大家自己去看),应该有久旱甘霖的心跳加速,然而并没有(起码笔者没有),安妮斯顿之于整部电影,实在太过抢眼,抢眼到不正常的地步,这是否矫枉过正?

是一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10 ) 苦难的救赎

我也不认为安妮斯顿的演技超越了妮可,但是这部电影的确让我看得很专心,给我留下了比兔子洞更加深刻的印象。

如果不是看介绍,我甚至没有认出来海报上的这张脸是詹妮弗安妮斯顿。

电影的结构很好,一点点抽丝剥茧地让人明白电影到底讲的什么故事,主人公克莱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亦即她经历了什么。

看到中间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两个失去了生命中最亲密最重要的人——虽然一个是妻子一个是儿子——之间互相取暖,彼此安慰走出痛苦的故事,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Roy还是一个过程人物,电影只有克莱尔一个中心,痛苦是她的,反复是她的,最后的救赎也是她的。

一开始我也以为克莱尔要平躺在车里是因为她的疼痛症状,但是我很奇怪为神马她在慢性病分享小组和在家里都可以坐在椅子上,后来才反应过来是她不敢在坐在车里,因为害怕车祸的那一幕,而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恰恰通过这样立起椅子的过程说明了她真正战胜了自己。

丈夫是个很好的男人,虽然出现得不多。

就像佣人说的,他也失去了儿子,但是他还必须照顾克莱尔。

我想克莱尔在车祸之前就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性格并不因车祸而突变,我相信直率是克莱尔本来具备的性格特征,也符合她法律从业者的身份。

而丧子的痛苦使她不能原谅自己也无法再面对丈夫,家庭的不幸遭遇也导致了夫妻感情的破裂。

最后,克莱尔走出来了,丈夫也拿走了自己留在这个家的东西。

但是,他送来了母子最美好的照片。

不管这段感情还有没有再继续的可能,可以肯定的是,两个人都可以也应该开始重新生活,面对今后的人生好好生活。

女佣应该一直是在克莱尔加做工的。

所以她直到克莱尔的性格和本性,即使克莱尔变成颓废且不可理喻之后,她也一直默默做着自己该做和不必做的一切。

从克莱尔在墨西哥高级餐厅给足面子的行为,我们可以相见克莱尔本来是个虽然口不饶人但真实可爱是非曲直分得清楚的人。

女佣崩溃在看到克莱尔躺在铁轨上的一刻,她要放弃,不是因为她受不了克莱尔的性格,而是她受不了克莱尔放弃自己的生命。

Roy的出现帮助克莱尔重新站立。

她开始打扮自己,想要重新开始生活。

虽然肇事司机的出现使克莱尔再度崩溃。

但是最后她说出了我是个好妈妈之后,终于肯面对发生过的一切,面对自己,终于释然。

妮娜这个角色我认为非常重要。

一方面她和克莱尔的孩子一样,是一个逝去的角色。

roy和克莱尔都是被逝去亲人抛弃的存活者,他们一直都无法走出失去亲人的最终极的伤痛。

另一方面,妮娜又影射了克莱尔自己,她几度在自杀的边缘徘徊,她很想像妮娜一样能够结束自己的生命,不再承受这让人痛彻心肺的一切。

可是她又深深直到妮娜的死带给或者的丈夫和孩子多大的伤痛,死是多么容易后的多么不负责任,而且她也想问问妮娜,她还有一个那么小那么可爱的儿子,妮娜怎么可以选择就这样离去?!

她如果有自己的儿子在世上,她是决计不会放弃自己孩子的。

各种纠结压抑之后,选择其实只有两个,自暴自弃或者重新振作。

克莱尔经历了第一种之后,终于迈出了向第二种选择的第一步。

《蛋糕》短评

有钱又不想好好治病虽然你心情不好我能理解但是你又有钱又不要好好过那我到底看你要看什么。这种人物扁平的疗伤片越来越多再拍下去就要像韩剧了。这时候往往配角都比较好看。

8分钟前
  • 么什叫定决能不
  • 较差

是不是每个想成为演技派的中年女星都要拍一部经历创伤的电影

13分钟前
  • hollowheart
  • 还行

Jen演 bitch可以有啊

17分钟前
  • KekeQQ
  • 还行

二星半。纵使Jennifer演的再好也挽救不了电影的失败。掉了奥斯卡提名不奇怪

20分钟前
  • Stevie
  • 较差

就这样的表演来说对 詹妮弗·安妮斯顿 是大突破了。

23分钟前
  • Justin
  • 还行

Jen演的真好,不过这样的形象本身就很容易飙演技吧~

25分钟前
  • 小天猴大眼萌
  • 推荐

看完忘了来评,也忘了结局,改天再刷一下吧

29分钟前
  • 江离
  • 力荐

太拖沓了 因为萨姆·沃辛顿而看的电影

31分钟前
  • 背包上学上成驴
  • 还行

詹妮弗安妮斯顿的演技真是够呛。

34分钟前
  • whatmike
  • 较差

总算等到字幕,安妮斯顿演技没到爆表的程度但也OK了。安安静静看完,在这心情抑郁的日子感到了一丝久违的平静。

39分钟前
  • 深海冰淇淋c
  • 推荐

自我救贖的電影,即使在絕望的深淵當中,也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引領我們繼續前進,就像那塊被留下來的蛋糕。

40分钟前
  • 紅塵一夢
  • 还行

是喜欢的类型,但刻画不够深刻、细腻

41分钟前
  • zoey1962
  • 较差

不知道说什么的一部片。。。安妮斯顿一贯的纠结。惊喜的是在这里看到了rene。

42分钟前
  • 举着叶子的兰兰
  • 还行

安妮斯顿演技大爆发

47分钟前
  • 蜗牛听CD
  • 推荐

Jennifer Aniston还是适合演喜剧

51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较差

在家安静看完

55分钟前
  • 口苗君🌊
  • 推荐

剧情缓慢,詹妮弗就算扮丑扮孤独,也挽救不了无聊的节奏。

58分钟前
  • 宁静雪
  • 较差

JA演的不错,可惜编剧和导演水平不够,拍的很弱的感觉

1小时前
  • tinkerbell
  • 较差

baby I can see your Halo Halo Halo

1小时前
  • 可乐杨
  • 推荐

有些电影会故意模糊背景来达成也许非常理的构想,但显然不适合这部,整个背景只有几句台词加模糊的闪回都算不上的镜头,一直就是女主痛苦痛苦痛苦,片名也取得极勉强,真是要憋死人。。。

1小时前
  • 蒸糕自极天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