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说: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
这部电影是根据芬兰的民族史诗改编,没看之前,是看了电影频道的介绍的,对于男主角古怪的汉语也很不以为然。
借用一句评论:“姑且作为中芬有好合作的开端来看待这部电影”,因此我们也不必对它太多的苛责!
这样一来,当我们对事物的期待没有那么完美的时候,反而比较容易接受,而这些事物竟也会显得可爱起来!
所以看的时候,发现它还是很有些经典的台词:“任何人都是逃不掉命运的!
”“头脑中最原始的部分使人相爱,人在恋爱时,他们的血清素含量会降低到神经衰弱者的水平,这本应造成忧郁,但一个恋爱的人就会变成‘崇拜对象’的状态。
爱的功效就象药物,但很快药物就失去了作用,而身体已经不习惯这种没有另一方的状态,人们给这种依赖性起了个名字――爱!
”传说地狱子女诺威爱特产下九个蛋,孵出八个儿子,分别是:恐惧、痛苦、欲望、丑陋、狂热、仇恨、贪婪、盲目……不知道第九个儿子到底叫什么,可是他正活在你我的心里。
可能是文化的不同,对于这种哀伤,和循环如西西弗斯般命运的循环,我很难理解。
但就象曾经的《大话西游》,每个人面对命运都要选择一条路,而无论如何轮回,总会是这条路,这就是命运。
你要选择、你要舍弃、你要承受成长的痛,你也要为那无意义的人生演绎一世世……忽然,很向往北欧,那里的天空是否如传说的清冷、高远,那星星是否也更多、更亮呢?
主题歌FEAT是相当的好听啊!
《门》我没看下去,主要因素还是因为里面的成人因素太多,我家小妹妹虽然也是成人了,但是因为可爱的她仅仅是一个学生,而我思想还是十分保守且开始作祟的缘故,我还是没有继续看下去。
后来换了看《玉战士》,张静初主演的。
不知道为什么,对张静初这个小妮子蛮有好感,记得她跟印小天拍的《花腰新娘》,还有其他,觉得她似乎还没有俗到跟要么超女要么章子怡要么巩俐的地步。
清新脱俗,还有点亲切的味道。
《玉战士》讲的故事并没有多大的精彩,我觉得,但是比起广告做的多了的电影还是务实的多了。
现在学会用两个词语来评论很多片子,一个是“华丽”,还有一个就是“空洞”。
华丽的东西一般都不怎么实惠,让人事后一遍又一遍地放马后炮也是正常的了。
而空洞的东西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空洞空洞,一个人一件事物空洞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一切皆是虚妄。
就是奔着张静初看的这部电影除了个开头让我觉得还凑合以外,整部戏在唧唧歪歪讲些什么呀对,看起来是做的很有哲理但是整部戏就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的这么讲着,您累不累啊讲清楚了不就成了关于每一个情节,我看的都很恍惚要不是为了那海报,我还就真狠不下心来看这部众人皆知的大烂片
我不知道别人都把这部电影定位成什么类型,动作大片?
魔幻巨作?
如果这么想的话,一定会很失望,像样的打斗基本没有,只有张静初的几下花拳绣腿;魔幻的场景少之又少,服饰设计不见华美,至多是几块乱糟糟的碎布拼凑的衣服,更不要说造型了;画面比起中国拍的某些应景大片都不如,只有在中国村庄取景的一段犹如水墨画般的质感值得一看。
这只不过是一个笨拙又稍显傻乎乎的文艺片,讲述了一段被预言诅咒的爱情。
与芬兰史诗《卡莱瓦拉》的关系,不过是借用了其中的一些人物,相同的是也有着悲伤的过往,命中注定的错误造成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卡莱瓦拉(Kalevala)由大量的芬兰民歌组成,讲述的是卡勒瓦拉的英雄们和北方黑暗国波赫尤拉之间的斗争,电影中表达的爱情和诗中一段三个英雄共同追求一个美丽的公主稍有相关。
不过,影片中透露出的凛冽的悲剧性更像卡莱瓦拉支线中的一个关于英雄库勒沃的故事:库勒沃的父亲被自己的亲弟弟杀害,于是他从小就变成了孤儿。
祸不单行,他又与唯一的妹妹失散,孤身一人的他只好在森林中流离失所。
多年后的某一天,他强暴了一个少女,后来才发现对方就是自己的妹妹,这样的打击让他只想一死了之,不过他的母亲阻止了他。
于是,他去找自己的叔叔报仇,放火烧掉了他的房子,可是当他回到家才发现家中早就不剩一人,只有一条黑狗。
此时此刻的库勒沃再也找不到活着的理由,走到森林中强暴妹妹的地方,举剑自杀。
*公元前2000年“这不是开始,而是结束” 传说,地狱之女诺威艾塔生下了9个蛋,分别叫做恐惧、痛苦、欲望、丑陋、狂热、仇恨、贪婪、盲目,而第九个蛋没有名字,它有毁灭世界的力量。
预言中只有铁匠的儿子辛泰能杀死他,并因此跳出轮回获得永生。
他从来不惧怕什么,精通各种技能,只想在完成那个预言前过一天普通人的生活。
于是,来到了那个荒凉的小村子,因为逃难已经没剩多少人了,在与村里人的争执中,他见到了推门而入的品玉。
也许只能算瞥见了,当时他在空中翻腾,倒立的倩影牵引着他的目光。
在《卡莱瓦拉》中,万奈莫宁在途中遇到过光彩夺目的波赫亚姑娘, “他抬起他的头来,高高地向天空仰望,他看见了辉煌的彩虹,天弧上坐着一个姑娘,她将黄金的织物编织,‘悉簌’‘悉簌’地响着银梳子。
” 爱情的降临最难描述了,谁也说不好是什么样的表情让人心动,也许只是她尴尬的样子,他可笑的神情,或者什么都不是,只是第一眼就认定了那个人,然后决定用毕生去追随,用余下的生命去寻找那个原因。
并不能说品玉有多美,谁都能看出她不爱辛普。
像《竹取物语》里的竹取姬,《图兰朵》中的东方公主,《卡莱瓦拉》中的波赫亚姑娘,她们的爱情都附带残忍的要求,如果辛普能杀死恶魔她就嫁给他。
但是当他提着恶魔的头献给品玉时才发现她爱的是别人,绝望的他并没有杀死恶魔,而是将它的头颅放进了“山布”,那个只有在他心灰意冷时才能打开的盒子。
“天使之城”中的尼古拉斯•凯奇为了梅格•瑞安放弃了永生,辛普也是,为了毫无希望的爱情堕入了无休止的轮回。
他对恶魔说,我将你称为希望。
只要能转世见到品玉,他就有机会再次让她爱上他,哪怕预言中品玉永世都会爱上别的男人。
爱情不就是这样?
哪怕你不爱他,他还是会亦步亦趋的跟随,决不放弃。
他举起那把剑,庄重的如同婚礼上的誓言,“为了证明对你的感情,穿越时空也要再次找到你。
” *2000年后的芬兰“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 一个叫做洛莉的女孩的离去让辛泰陷入悲伤的情绪。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好的铁匠,如今所有的人都抛弃了他。
那个自称研究《卡莱瓦拉》的男人带来了一个叫做“山布”的盒子,说辛泰就是传说中的铁匠的儿子。
他对这个人半信半疑,记忆却慢慢的沿着时间卷土重来。
恶魔再次出现在英雄的面前,历史在预言的轨道中一次又一次上演。
它嘲笑着英雄,说他逃不过预言,在这个世上,寂寞的活着比死去更惨,他注定留不住心爱的女人。
预言是为什么而存在?
知道了结局的故事该如何继续呢?
辛泰杀死了那个恶魔,他知道自己将无法再次转世,不过,他说过,穿越时空也要找到品玉,再看一眼,再爱一次。
洛莉带着品玉曾经佩戴的玉佩离开了那个城市,辛泰的声音回荡在耳边,这不是结局,只是开始。
那个女人也说过,《卡莱瓦拉》的悲剧一次次重复,而她的《卡莱瓦拉》将是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穿越时空找到你 不断穿插的记忆打破了故事的流畅性,不认真看很容易陷入一片迷茫。
导演讲故事的手段并不高明,笨拙生硬,结结巴巴的讲完一个传说。
美女与英雄中并未擦出多少火花,张静初没有多少机会表现人物,仅有的几个出场只能算得上到位。
这个电影基本上没有特技、演技、美景、明星,却弥漫着浓浓的伤感和绝望,硬生生的打动了我的神经。
也许,是因为辛泰最后那句“穿越时空我也会找到你”;也许,是因为英雄的无奈与绝望;也许……谁知道呢?
最后辛泰对恶魔说,我将称你为“告别,昨天”。
也许,我也害怕每个人都逃不过的预言。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431023/
前不久在俄罗斯有部叫《守夜人》的影片,在德国有部《伯龙尼根的指环》,这两部影片都号称是史诗性的魔幻巨片,但比起美国的《指环王》来其层次还是差了许多。
现在,这部《玉战士》也打着史诗性的魔幻巨片登陆中国,由于张静初,由于些许的中国背景,所以这部影片可以进入中国院线。
但很明显,这部影片也许比前面所说的两部更要低上一个档次,这有剧本本身的问题,更有导演的失误,两者几乎毁了这部影片。
与《守夜人》相似,这是两个时空交错进行的电影,一个古代一个现代,于是,我们立即看到了影片最大的毛病,那就是节奏的重复。
涉及到古代与现代部分的电影,导演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影片也需要两个节奏,例如现代部分要快一些,古代部分可以慢一些显得更有韵味。
但很不幸,两个部分处于同一种节奏上,这肯定会令观众产生一种疲劳,与错乱。
更为关健的是,由于故事本身并不是极为丰满,所以虽然是两部分,但两部分都是一种极慢的节奏,人物处于逆境中的紧张感纵观全片都是没有的,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十分地不舒服。
举个例子,在沼泽之战中,观众期望的应该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役,但很不幸,那个老外刀剑一挥,人头已落,根本就没有满足观众的期待值,这样一来,影片当然会给观众留下的只是遗憾。
没有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是造成节奏缓慢的主要原因,但细想起来,观众会发现,所有的魔幻意味都实际上是为了两段爱情而铺垫的。
也就是说这个《玉战士》中最主要解决或讲述的是两个可以相辅相成的爱情故事。
本人没有看过关于芬兰这个民间传说的书籍,但我知道,如果单拿出爱情故事,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肯定会节奏缓慢的,这一点请看《指环王》,里面的爱情成份极少,点到即止,使得整部影片的节奏绝没有拖沓之处。
但许多魔幻作品中爱情是相当重要的因素,所以这么说并不是要剔除魔幻作品中的爱情本身,而是看如何演绎了。
在我们看到的《伯龙尼根的指环》中,那也是一个爱情悲剧,但这个爱情悲剧却是影片的灵魂所在,一个谎言,一个小人,这颇似莎士比亚的戏剧风格,即爱情完全融进了戏剧之中,于是,我们在看《玉战士》的时候发现爱情并没有起到推动魔幻故事的作用,只是在最后决定了一下那个英雄的选择,而且事情看起来还是如此的平常,甚至乡间野情的感觉。
再说到人物塑造上,大凡一部史诗性的巨作,都有英雄地出现,或者枭雄,更或是一名无名小卒的黑色经历。
这些主人公起到的最大作用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推动剧情,即绝大多数的情节点可能都是因他们而起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得到观众的认可。
对于推动剧情,《玉战士》中似乎只是用语言来交待背景,换句话说只是推动了整个影片,而对一些小的细节毫无推动作用(当然本片小细节的设置也是极度苍白的,所以主人公的无为也在情理之中),主人公的能动性不够,让我们看不到他的风采。
第二方面则是观众的认可。
看本片,主人公显然属于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但很不幸,我们看不到这个英雄,他在担负使命的时候想着个人的承受,更主要的是那个女英雄却似乎对其不感冒,只是为了拯救村中人被迫答应我们主人公的要求。
在这点处理上,我们的主人公绝对不会让观众们认可的,相反,张静初所扮演的角色倒是应该成为主角,成为一个英雄,她的舍义,她的找回自己爱情都显得是那么地正常,是那么的值得同情。
另一方面,由于上述的所讲的那段沼泽之会,我们发现我们的主人公仅仅将自己的本身用在了与张静初纠缠中,毫无英雄事迹可言。
虽然最后在现在时中有一番打斗,但怎么看也不象是英雄,仿佛只是一个自救的行为。
有许多朋友说到中西方文化的问题,由于这个原因造成《玉战士》这部影片在中国受冷落的原因。
说句实在话,本人不能苟同这个观点。
首先我必须承认影片中带有许多符号性的东西,比如说铁匠的儿子,这是西方文化中常用的一个角色,比如说那些中文字(象不象姑且这么认为),这是很东方的东西,还有一些,不一一尽述了。
但主要问题是两者根本没有结合在一起,我们试想一下,抛开东方的一切,此片肯定能够继续讲述下去的,这时候,我们看到的东方在影片中只不过是一个多余的点缀,没有任何作用。
那么,影片真的是西方思维吗?
恐怕也很难说,首先,我们看不到西方人性中那种对自由的追求,那种强烈的使命感,不容置疑的英雄事迹,当然我们也没有看到恶魔产生的真正效应,甚至我们没有看到诅咒,没有看到小人的欺骗与误会,一切都是那么匆忙,一切都没有在叙述之中。
于是,西方的一些符号并不能给我们展现一个西方的故事。
而东方元素的介入使得本片更为混乱了。
故事节奏拖沓,几乎没有什么好的细节,人物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还有对文化底蕴的表面挖掘造成了此片的失败,这似乎说明导演的水平有着极大的问题,但事实上,导演最根本的解释都没有做到,即导演能否把这个故事讲清楚我们都有些怀疑。
纵观此片,似乎在讲述了一个主人公如何抉择的问题,一方面他杀死恶魔获得永生,但却因此无法与自己相爱的女人长相厮守,而另一方面,他将恶魔的种子埋藏于心中,与其共生,通过那个器具便可以释放出来。
显然,这似乎的确是西方人喜欢的自己与自己较劲的套路,但无论是现在时还是古代时,这种较劲的感觉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找到,所以当他真正地杀死恶魔的时候,我们找不出他战胜的理由,换句话说,故事杀死了恶魔但并没有证明他内心中也杀死了恶魔,故事与内心并没有达到完全的统一,这就说明导演并没有处理好这个故事本身,所以混乱的故事造成混乱的心理变化也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这部道理根本没有讲明白的影片其故事的可观性也很难让观众找到,所以一番恶评也是在情理之中。
收尾之时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此片是中国导演来拍将会如何呢?
只是一想,没有答案。
2006-11-24于通州韩兮
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强忍着痛苦继续看下去,发现依旧晦涩难懂,看来我的水平还是不敌啊,无法欣赏这种时空穿越以及世事轮回的电影。
导演的水平太高了,把一个比较复杂的剧情设计为更加复杂的电影,希望还是让高人看吧,我是放弃了。
<玉战士>电影名起的不错,海报也宣传的可以.开始我是注意到有张静初,所以就在网上下载了看看,可就在他们用不定时地两种语言在对话的时候,我就看不懂,到底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内容?有点失望,感觉是在忍耐中看完的电影.
周末果同学使用6块6一场电影的万达夕阳卡带上我和猫姐姐去看电影。
电影貌似大片,中芬合作,据说场面宏大,感人肺腑,我们满怀期待地走进了华丽丽的电影院。
甫一开场,画面很暗,我对自己说,大片都是这样的;20分钟之后,我发觉电影不知所云,我又对自己说,大片都是这样的;一小时后,我左右的观众已全体睡着,跟随电影的音乐发出有节奏的鼾声,我,我只好安慰自己说,也许,大片都是这样的。
剧情有些复杂,据说是芬兰神话,铁匠的儿子可以杀掉女魔的最后一个儿子,杀掉女魔那个儿子后就可以享有跳出轮回的奖励,但是铁匠的儿子在决战前爱上了美女,因为怀疑,舍不得跳出轮回,舍不得没有爱恨,所以只是把女魔的儿子关进了山布,因为他还想在轮回中得到美女的爱,因为美女在那个说不清几千年前的中国并不爱他,而是爱他的那个和尚徒弟。
几千年后的芬兰,一个荒漠般的地方(没想到芬兰这么穷),美女轮回成了芬兰女人和铁匠的儿子这一世的轮回相爱又分手了,山布被考古家挖了出来,他找到了铁匠的儿子的轮回,然后铁匠的儿子的轮回打开了山布放出了女魔的儿子,于是想起来几千年前的那一世的自己的故事。
最后他因为悟到了“希望”,杀死了女魔儿子。
听介绍好像不错,也许人家芬兰神话本身的确不错,还带点小哲理,但是没想到导演竟能导得这么难看这么莫名其妙,乱七八糟,情节的穿插非常不合适宜和逻辑,神乎其神地活生生磨平了观众所有的耐心。
我很纳闷这部片子是什么类型——武侠?
外国不帅的哥和小张mm打得那个傻,还没张纪中拍得好看;科幻?
如果有几个3D场景就叫科幻片的话;爱情?
我感觉这个比较靠谱,男主角为了爱情放弃了永生,放弃了盖世英雄的名义,执著地一世又一世期待着女主角回心转意,彻底爱上他——怎么说得有点耳熟——有点大话西游的意思,但是比大话西游难看一万倍啊一万倍。
要是有人真心喜欢这部电影,并能津津有味地观看1遍以上,我一定对他肃然起敬,大叫一声:“师父!
”http://blog.sina.com.cn/pinkcheung
对于这阵子宣传攻势过猛的《玉战士》来说,我不得不说——我太失望了。
甚至当别人问起我的时候,我会夸张的告诉对方:这是我看过的史上第一大烂片。
尽管它还没差到那个地步。
情节混乱、故弄玄虚,芬兰的古老神话和中国元素并不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两者就像容器里的水与油,虽然在一起,但并不交融。
还有,西方导演对于中国武术的运用流于表面化,致使电影里所谓的“中国功夫”成了一种致敬形式极致又华丽的坎普。
就那“合欢掌”,我说不客气点儿,没学过武术的小屁孩都能把耍这绝招的铁匠大人踹一边去,中国武术啊,在国外是不是已经成了“东方的古老健身舞蹈”的代名词了?
OTL and OMG。
而且,电影里宣扬的对于爱情的认知、等待、背叛,我觉得,那是西方人的意淫,那是欧洲人强加在中国人身上的想象中的产物,所以造就了一个中不中、洋不洋的怪胎。
作为一部动作片,它很失败,我只看到了模仿。
作为一部爱情片,它很失败,所有的感情都来得那么干瘪没有滋味,让人觉得涩口。
作为一部奇幻史诗大片…………我说,国内的媒体宣传者们,还是别把观众都当没见过世面的傻子了吧。
很难看,就这个评价了!
1 一会中文,一会芬兰语,搞不清楚是在看哪国电影。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讨好两边。
2 除了张静初以外,其他主要演员的长相都对不起观众。
3 功夫变成了太极,招招清晰可见。
4 故事生搬硬套,把两个神话硬是撮合在一起。
尤其听那个中国长老说个所谓的外国地狱女神的名字,太奇怪了。
很后悔看之前没有上豆瓣来,原来就是在娱乐新闻里面看到介绍这部片子的首映搞得像两个文化宣传会一样,所以好奇来看看。
实则估计看的大部分人都回绝对上当的。
我真的不喜欢张静初。
拖沓至极,故作玄幻,穿越之烂品
因为张静初看的,有点失望
没看明白
应该叫铁战士……
总之 很后悔票钱
看不懂这部电影想讲什么
烂片啊!不知道编剧脑袋里都装了啥~~
老外的中文把我咯吱死了
无聊至极,不过催眠效果奇佳
IMDB有6分呢
。。。。。。。
不好看,5分
可惜没来及耐心看 以后有机会在看一遍吧
2013.8.18 上海吴中路 电视电视在放,扫了几眼,没看完
(’;°;ё;°;)
飘飘的画面让人感觉很迷幻,可惜最后男主角还是没有和千年前喜欢的那个女主角在一起,为什么……
没有再差的评价了吗?再也没看过这么难看的电影.让偶的旅途蒙灰了.
张静初能打是吧,想打,老子陪你打。
在学校看的唯一一场电影里的一部……整个片子从现代芬兰到古代中国切换来切换去,什么中国武术啊转世投胎啊乱七八糟,还给中国编了一个是个中国人就没听过的古老传说……看得有点晕。另外根据的居然是Kalev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