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只针对《修女2》,不考虑《修女1》和其他招魂系列:修女恶魔其实就是当年被迫害挖眼去世的圣人,她的家人们背叛了她逃走了。
她的眼睛是个血脉buff,有很多能力,但她死了之后这个buff就被和她有相同血脉的人继承,但是稍微被削弱一点点,继承人去世后就由其后代继承。
修女痛恨这件事变成了修女恶魔,一边找眼睛求个完尸,一边杀害家人们的后代报复。
到了《修女2》的时间段,女主就是当初修女恶魔被害死时的家人的后代,所以能看到很多东西,也有靠信念把葡萄酒变杀器的能力。
修女恶魔毕竟受了很大损伤(不仅瞎了眼睛还干巴了),也不是实体,还没有正义,导致战斗力远不如女主,被女主看到自己的老底儿两三次,情报战还没打就先输了,所以全片只能搞点附身和山羊咋咋唬唬吓人,最后被轻易反杀。
鬼修女在招魂二中暴露了自己的真名,瓦拉克但是强烈建议堕天使、鬼修女瓦拉克女士改名拉瓦克,又拉又瓦的小卡拉米,还堕天使,飞舞一个之前第一部被困在地下室的时候,都能做到灭修道院满门,到了第二部肉眼可见的成了拉胯废物,开头能隔空把人捏死烧死的大boss居然非赖在一个孱弱凡人身上搞你追我赶的游戏你都当反派了几下把学校灭门再找眼睛不行吗?
非得附身到人身上才能搞鬼?
那你算什么鬼?
是上一部基督的血喝多了脑子都喝降智了?
怎么还把你的邪能喝没了?
几桶葡萄汁就把你浇灭了?
你召唤那大山羊正事不干去追那帮学生干什么?
别说你跟路西法、撒旦混了,地狱丢不起那人
我修猫你怕不怕修猫啊我的猫你怕什么嘛猫都想让人看见吗哈哈你是我的小可爱啊哈哈笑吐草泥笑得想把自己当小孩哈哈太好笑哈好哈太开心好笑啊救命我直接好可爱好可爱笑拉好家伙哈哈笑拉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笑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可爱啊我真的想骂人允太像小学生笑了太笑到笑到笑到笑到笑到笑到笑到笑到笑到笑到笑到笑到笑到笑到笑到笑到笑到哈哈
图解在公众号:躺平的阿阳 里我在看的过程中除了jump scare例行惊吓以外真没感受到有多恐怖,倒是越看越觉得自己在看《夺宝奇兵》...打鬼先念经,完事上大棒物理驱魔,后边抓着圣器就是一通输出,期间还有好几次追逐战,大姐你们这是在拍奇幻动作片还是恐怖片啊?
这片大伙给了5.8,要我说这还给高了,看在我从《美恐》开始就超喜欢的女主份上我给5.3最多。
而且某些评论也是挺搞笑的——因为这片里被附体的是上一部的男主,然后上一部男主跟女主互相有情愫(但是两人分开了),于是这一部里男主在新地方邂逅新恋情又被女主驱魔的过程带出一堆“爱渣男多打半小时恶鬼”、“男人XXX”的傻狗评论,属实是不带点性别不会正常讲话了。
女主又不是什么冰冷的驱魔机器,她就非得见人就立刻开始驱魔才对是吧...何况当时女主也没咋犹豫,不就多说了两句话让上一部的男主先从小女主一家身边滚开吗?
这就成活该多打半个钟恶鬼了?
这评论区恶意实在是强烈无比,不堪入目。
这片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是剧情设置得很机械,分节感相当强烈,尤其体现在每一次需要推动剧情出现关键道具或者关键线索时,这种感觉会变得很明显。
我举两个例子:1. 女主要找小男孩贾克,正好他就在旅馆外出现了,正好就在女主没办法登记住宿的时候,正好女主就要出来散心;2. 女主找到了贾克却不知道如何推进,正好他就把项链送过来了,正好女主有个天主教的朋友,正好那个朋友还能给出相当多的资料,正好朋友还能有完善的猜想;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不再继续细细展开了,看过这片的朋友应该能很明显体会到我所说的这股感觉,像极了早年RPG游戏设计的触发式剧情,可能这就是天选之人的待遇吧。
那有没有和这种感觉相反,明明全是巧合但凑在一起就浑然天成的片呢?
有啊,《三个广告牌》、《两杆大烟枪》,乃至《疯狂的石头》,都属于让人看了只会觉得设计巧妙而不会觉得刻意的片。
接下来我想讲讲这个世界观下的教廷,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从上面我提到的第二个例子展开:教廷死了四个人,线索就这样拍在照片上,全教廷难道没有一个人考虑过去查一下项链上的标志是什么意思吗?
怎么天主教档案室的朋友在女主到来之后一查就立刻有资料了呢?
是不是说明资料并不难找呢?
还是说这位朋友业务能力超强呢?
还是说这就是巧合恰好这位朋友就处理过这份资料,这还留存在他的短期记忆里了?
然后怎么这位朋友一下子就有完善的推测呢?
是不是说明这个朋友早就分析过这个case呢?
是不是他以前接触过相当数量的类似case所以已经非常熟练了呢?
这样一看明显教廷能人也不少啊,怎么就只有女主干活呢?
对此,我个人的猜测是:因为没人能负责,也没人想负责,所以只有女主能去对付瓦拉克。
大家不要把教廷神化,把它当成国企或者央企来理解就可以了。
在国企和央企里干过活的人,或者做过社会研究的人应该会对这么一个现象屡见不鲜——有不少问题它其实是有很多解决办法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开口来提出解决方案,就这么放任这个问题发展,显得这个问题非常难以解决。
是因为这个问题真的不能解决吗?
不是,是因为如果有人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那这个人就要对使用这个解决办法得到的结果负责。
你做好了,褒奖是不一定有的,还可能有人会出来抢你的功劳;你做差了,自己背锅不止,审批的领导可能也要遭罪。
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还敢主动做事呢?
所以不做就不会错,不上擂台就不会输。
我们再来看电影里当时过来找女主的主教,女主问难道没别人能处理这事了吗?
他的回答是之前一起处理的神父得霍乱死了,现在经历过这种事情又活着的人只剩下女主一个,所以就该女主来处理。
这句话是有明显问题的——《鬼修女1》里我忘了神父是否经历过类似的事件,但女主确实是第一次跟恶灵对线,怎么当时教廷就能把她派过去呢?
难道四年下来教廷的驱魔政策出现了变化?
必须要经历过驱魔事件并从中活下来的人才能驱魔?
这不就成了卡拉赞毕业才能打卡拉赞了吗?
所以回到我最开始那个猜测,不是没人能干,而是没人想干,毕竟你没把这事干好,命就没了;你把这事干好了,就会像女主一样被教廷无止境地压榨,直到某天在驱魔过程中死于非命(或者连魔都没驱直接死于霍乱)。
你看教廷这人到后边都不装了,也不说什么为了信仰为了教廷为了人类大义,直接一句“你之前展现过奇迹你这次也可以的”就给女主打发了。
我极度怀疑这个老逼登不止跟一个人说过这句话,反正最后没成功复现奇迹的都死了,也没人来指着他鼻子骂他。
有人可能疑惑富贵险中求嘛,你看神父去了一趟活着回来就成了主教了。
那我给你打个比方吧,现在上级领导有个麻烦事需要你解决,然后给你派了个实习生,跟你说这个case做完了你能起飞,但更有可能背大锅,你觉得这是你想象中的富贵险中求吗?
我觉得是个人都可能会觉得这领导是不是看你不顺眼想把你搞走吧...最黑色幽默的是富贵确实来了,结果结局不是被恶灵干死的而是霍乱致死,乐。
我们再看看那个档案管理员,如果上面我提到的不是巧合,那就是其实鬼修女这事在教廷早就有人在关注了,只是没人来处理而已。
女主这个大怨种一来,这位朋友就把此前已经翻找过的信息和自己的猜想一股脑全交给了她,反正不是这位朋友执行对吧,自己还能过一把嘴瘾,舒服。
然后我想再聊聊鬼修女这个角色,怎么说呢,我觉得她有种咒术回战的美吧。
鬼修女附体莫里斯驱赶主角团→鬼修女召唤的山羊怪物和校长亡灵猛力袭击女学生→鬼修女抢到了圣物双眼补完了自己→鬼修女点燃了女主形势一片大好→鬼修女制造陷阱围困主角即将获得胜利→鬼修女打出GG据受害者所述,对面说着什么回忆啊亲情啊妈妈啊相信自己啊啥的就冲上来了,然后酒就变成了圣血,然后我就没了。
而且鬼修女这个战力变化非常诡异。
刚开场的时候拳打神父脚踢无辜少女,现真身掐人家脖子直接物理绞杀。
结果到了寄宿学校这边就是吓唬人家小孩子玩,要不然就是附体小法搞夜半惊魂,我也完全搞不明白为什么杀校长但不杀女儿,就一直搁那吓她,到底有什么意义啊?
而且最整蛊的就是鬼修女在得到圣物之前基本是压着女主打的,在装备了圣露西亚的双眼之后反而被女主用唯心主义轰杀至渣了...你说你费那么老大劲搞这个圣物干嘛呢?
战力没提升多少,反而把女主整得爆压之后开美德了,唉糊涂啊。
最后再来说说尼妹这个角色。
一开始觉得她不是个普通修女,因为她在修道院里抽烟又不告解,院长居然只能让女主劝劝她而不是直接让她滚出修道院,显然身上应该有点什么秘密(比如身份或者能力)。
再到后边尼妹非常自然地就在私人会议里旁听主教给女主安排调查鬼修女的任务,俺寻思你他妈谁啊你又没叫你你凭啥在这里旁听,但转念一想结合之前院长都不敢跟她大声讲话来看,这个逼不会真的有点东西吧?
随着剧情继续推进,愈发感觉尼妹可能是教会挖掘的肉体系人才。
如果我们把教会这帮人都当成法爷,平常靠加信仰点来增强施法威力的话,那尼妹就是全点力量和耐力的战士。
又或者尼妹就是那种灵感很低,但力敏体都比较高的调查员。
我举几个例子你们感受一下:第一,物理麻醉小法。
你们可能以为拿个棒子敲晕人家屁大点事我上我也行,但是对于物理麻醉师而言,要达到能敲人后脑就把人敲晕但是又不伤害人的程度是非常能体现一个人对于自己肉体力量掌握的细腻程度的,尼妹对出力的操控可见一斑。
第二,上楼救助倒霉蛋。
倒霉蛋B出门查看情况碰上尼妹那段我仔细看了一下,尼妹和倒霉蛋B分别位于1楼和2楼,山羊恶魔在3楼到4楼的拐角(尼妹原地转了1圈半)。
正常来说上楼比下楼要慢,何况对方还是恶魔,考虑到楼层差值,也就是说尼妹的双腿奔跑速度很可能等于山羊恶魔的四足奔跑速度。
什么叫以肉身比肩恶魔,这就是了。
第三,拽住小法。
尼妹听从女主指示先是扑上去抱住了小法,然后被甩在地上后又伸手抓住了小法的腿,让他不得不停下来用神秘力量把尼妹驱逐到远处。
要知道小法刚刚可是一拳把女主打到旁边的墙上把玻璃震碎了啊!
这种程度的附体者被尼妹单手拽脚踝拽停了,尼妹的肉体强度有多恐怖不用我多说了吧?
所以我大胆猜测:尼妹就是教廷招收的特殊人才,所以她在修道院里天天抽烟不告解也没事,旁听高层会议也无所谓。
除了吃亏在没办法靠唯心主义喊两句就把葡萄酒变成圣血之外,我相信尼妹对付普通恶灵一般就是几拳的事,这也非常符合我在网上经常看到的那些《当黑人遇到鬼会发生什么》的视频留下的印象。
基本上想讲的就是这些,片子不行,但是为了情怀或者单纯不想落下招魂宇宙每一部的话也能打发点时间。
顺带一提我是奔着女主去的,但感觉她越长越残了,你们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她在《美恐》里的形象,第六季的她和第二季的莉莉·拉贝直接惊艳到我(《美恐2》在豆瓣上搜不到,得去外网搜,因为题材太极端好像被豆瓣删了,我个人认为应该算是《美恐》系列的巅峰,最好看的一季)。
以上。
先说结论吧:是一部好影片。
表面上是部恐怖片,实际上是一部叙述女主角成长历程,面对自己童年的遗憾,勇于面对恐惧,最终战胜心魔的励志故事。
故事有着多重的叙事结构,多条时间线交叉并汇总。
是一部用文艺片手法拍摄的商业片。
而且比起文艺片,节奏快,隐含的线索不会太晦涩。
具体的故事情节就不叙述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去看。
而且本片对话比较简单,有基础的英语水平(常看美剧,没过4级都可以听懂大部分,听不懂的部分几乎对全片没有影响)就能看懂生肉。
我看了之后,觉得女主修女艾琳,和小女孩苏菲是同一个人。
苏菲是童年的艾琳。
辅助艾琳的修女黛布拉,是艾琳的化身,看以看看作是艾琳身上坚强一面的化身(此处的处理,和寂静岭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些地方,影片多处暗示,最明显的地方之一,就是在战胜的男主莫里斯身上的恶魔之后,在花园的庆祝场景。
在花园里,修女艾琳安慰莫里斯,苏菲和老师一起也安慰并牵手莫里斯。
但是,1,这个场景中,没有修女黛布拉。
2苏菲和老师好像也没看到就站在边上的艾琳,没有目光的交集。
3,艾琳默默地看着苏菲,老师和莫里斯拥抱,牵手。
但一转身,下一个镜头,艾琳看着刚刚才和苏菲,老师牵手的莫里斯,但这时莫里斯身边已经没有一个人了。
所以,本片的主题就升华了。
本片的主题,就从普通的恐怖片,变成了一个坚强的女孩的成长经历。
艾琳小时候(也就是苏菲),也被同龄人欺负(大家的童年都有被欺负的时候,因为孩子比较弱小,面对被欺负,不懂得如何去应对),男主莫里斯一直是苏菲的支持者。
附着在男主莫里斯身上的恶魔可以看作是莫里斯遇到的困难(比如疾病)。
当莫里斯身上的恶魔折磨莫里斯本人及其他人时,苏菲只能选择逃避(被附魔的莫里斯一直追),在苏菲老师和成年后的艾琳的帮助下逃避附魔的莫里斯的追逐,苏菲也有保护圣物(圣路纪亚的眼睛)的行为,但都是属于在被追逐的状态。
当苏菲长大后,就是修女艾琳。
已经变得成熟坚强,懂得正面应对恶魔。
比如准确的指出,恶魔就附身在莫里斯身上,并且在艾琳身上最坚强一面的化身,即修女黛布拉的帮助下,艾琳在最困难的时候(艾琳被恶魔燃烧身体),成功反杀,艾琳和黛布拉一起把恶魔逼出莫里斯身体,并烧毁了恶魔。
艾琳在战胜恶魔时,表现的坚强成熟,而且多次帮助童年的自己苏菲。
表明了艾琳的成长,我们每个人自己都是从童年的幼稚,不懂事,不懂得如何面对困难,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成年人。
成年人要自己独自去面对困难,去解决困难,并且保护自己身边的弱小的家人等。
最后在花园庆祝的场景中,成年的艾琳欣慰地看着童年的自己,苏菲和男主莫里斯牵手在一起,表明了她自己确认自己已经成年,能够独当一面,解决困难,并和童年的自己和解,解决了自己童年的遗憾。
总之,这是一部成年人的成长历程的影片,和大多数成年人的成长经历高度契合,并引起人们的共鸣。
而且影片披着商业恐怖片的外衣,节奏快,有多种解读。
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好影片。
没看过第一部,直接看第二部还以为前半部分一直以为是两个年代故事穿插,苏菲是小时候的艾琳,长大后改名了,原来就是同时期的两条线。
虽然整体恐怖感不是很强,但很多镜头我还是觉得很不错的,艾琳站在杂志墙面前,风吹着杂志一直翻动,最后形成了修女图!
莫里斯跟小苏菲的戏份还挺有意思的,很温情,小妹妹情窦初开,莫里斯像大哥哥一样保护她。
莫里斯装死骗取同情的感觉很好笑,就像渣男一样!
看一些评论,很多人说最后打败瓦拉克的方式很离谱。
其实葡萄酒在基督教里是有特殊意义的。
在修女2中多次提到酒。
在基督教文化中,酒和饼是圣餐仪式的食物。
《基督教大辞典》对于葡萄一词的解释。
《基督教大辞典》对于“圣餐”词条的解释。
字太多只放了一部分。
《马太福音》:他们还在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称谢了,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去吃吧。
这指的是我的身体。
”他又拿起杯来,感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全都喝这杯酒吧。
这指的是我的'立约之血',是要为许多人流出来的,使罪得蒙宽恕。
”(26:26—28)也就是说,葡萄酒指的就是基督的血。
马丁路德认为:“灵性的东西通过物质的东西降临到我们。
它通过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的身体降临到我们。
它还通过存在于饼和酒里面的基督的身体降临到我们。
”(基督教思想史第三卷,64—65)加尔文也提出过类似的主张:“我们现在理解了这种神秘的祝福的目的,即,向我们证实实这样一个事实:基督的身体是这样彻底地为我们而牺牲,以致我们现现在可以分享他的身体,并且通过这种分享而感到这种独一无二的的祭品在我们里面的作用;而且他的血曾经这样为我们流出来,以便成为为我们的永久的饮料”。
(基督教要义)省流版:酒不止代表基督的血,而且灵性可以通过圣餐中的酒和饼与信徒发生联系,圣灵可以通过圣餐降临。
(划重点)下面进入剧情。
最开始的剧情就是圣餐仪式,神父让小男孩把酒拿来。
就像前面说的请求神降。
然后是布道“开光”。
吃饼
喝葡萄酒
仪式结束之后小男孩撞见瓦拉克瓦拉克炸了葡萄酒杯,渎神行为,挑衅上帝。
喝了葡萄酒的神父也被秒,说明瓦拉克的实力极强。
但是神父也是喝了基督血的,这点圣物屁用没有,只能说很矛盾了,普通人不配神降呗。
教会找到修女艾琳的时候说在Carter修道院,她创造了奇迹。
这个奇迹就是用基督的血,封印恶魔。
教会请艾琳再次调查(实际上是驱逐)这个恶魔The church needs another这句话和之前修女们的谈话让我们知道教会通过派人封印恶魔,然后将成功事迹到处宣传作为传教方式之一。
修女们听故事同时another这个词也暗示了第二次封印,也是以类似的方式。
二人出发,在火车上提到葡萄酒这里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线索:葡萄酒能变成基督的血。
修女艾琳强调,是因为信仰所以酒能变成血基督的血在第一部里已经用掉了,那现在怎么用同样的方式除掉瓦拉克呢?
其实修女艾琳已经说出来了。
既然都能猜到方法了,那下面这个有酒的场所一定就是决战的地方。
电影处处有“酒”这一元素。
至于个个都是酒鬼可能信仰比较虔诚吧(bushi)。
最后瓦拉克的现身也和酒有关系。
当然这个时候葡萄酒只是葡萄酒,没有经过教徒加持的。
莫里斯发作,先是倒地,杯子滚过去,给了喝完的葡萄酒杯一个镜头。
然后被扶起,桌子上又是一杯葡萄酒滚过。
桌子上这个杯子又滚回来。
之后瓦拉克从画里出现。
之后我们知道了,艾琳其实就是圣露西的后代。
艾琳母亲强调眼睛
圣露西烧不死,她的后代也继承了这一点,所以瓦拉克没法烧死艾琳。
这点其实有点bug,设定是烧不死,但是瓦拉克找其他后代的时候确实烧死了一个神父(电影开头的那个)。
只能解释为艾琳能力觉醒了,其他人没觉醒,不然说不通了。
两位修女一起祈祷为葡萄酒“开光”。
这个场景也很想吐槽,有舞法天女内味儿了,释放技能的时候有结界,别人打不了,只能等着技能完毕再打。
不过瓦拉克这里确实强行削弱,平时杀人动动手的事,这时候被一个小女孩牵制住了。
然后葡萄酒喷涌而出,圣灵把瓦拉克灼伤,又变成熊熊烈火烧死瓦拉克。
但是有一个坑:结尾彩蛋是联系了沃伦夫妇,这和《招魂1》、《修女1》连起来了。
如果瓦拉克彻底被赶回地狱了,那就不需要再找沃伦夫妇了,所以很有可能,瓦拉克仍没有完全消失,直到《招魂1》开头的时间线。
就算是为了时间上不出现太大的bug,《修女2》到《招魂1》之间肯定也还没完。
(可能还有修女3)
蛮多地方可圈可点。
耶稣的红酒那段应该是有个典故、圣露济亚历史和传承体系、鬼的突击手段、书变鬼。
給宗教&历史分。
但也有几个问题:1.圣物为什么不及时寻找?
已确认存在的情况下2.俩修女不找外援,这种级别出動的驱魔士应该多几个(或者说教廷在干嘛)3.院长似了的尸体应该在停尸间,不可能实体来这边,灵体又不可能触碰到人(当然自己设定了会变你恐惧的,也可以是分灵)主要还是链接的问题,红酒变圣血、圣眼激发出力量都是如此。
魔鬼等等跟你慢慢玩把你降频。
还有这样校园霸凌是😅,母亲是教授不跟母親說?
個個膽子大的不得了,不會找根棍或者刀護身,大聲念聖號或者默念聖號加強鏈接也不會。
时隔五年,《修女2》来了,时间没有让修女沉淀,反而让其变得更烂。
续作的故事倒是承接第一部的结尾,也解释了恶魔为什么会降临人间,涂炭生灵,在美术方面也做了提升,可质量却不堪入目。
前作好歹还有一些恐惧因子,《修女2》直接剔除了这些,仅有的与恐怖片相关的东西也就剩下了乌鸦、山羊,以及宗教文化。
当观众以为会过把惊吓瘾,却发现根本没有这项体验。
电影从头到尾就是一出幼稚的寻宝游戏,没有悬疑、没有反转、没有意外,所有的线索都在预料之中,如清汤寡水,白瞎了温子仁这块金字招牌。
《安娜贝尔》至少还有个丑娃娃可以让人提神,而《修女2》什么都没有。
连《安娜贝尔》都不如,堪称招魂宇宙最烂衍生电影,还总在彩蛋中放出沃伦夫妇,强行与主宇宙相联,为下一部做打算。
《修女2》又犯了与《修女1》一样的毛病。
恶魔法力无边,杀其他人的时候花式多样、手段残忍,突出一个快准狠。
可一到了修女这里,顷刻间神通全无,主角光环始终呈碾压之势,两人正面硬刚的时候,修女总是先陷入困境,后靠念经反败为胜。
相当于敌人正在屠杀你的家人,你不但不反击,反而坐在一旁,口念阿弥陀佛,试图感化敌人,让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样的设定,编剧应该是甘地的铁粉,或是极左白莲花。
总以为自己的信仰能够战胜一切,然后让别人跟自己信仰之跃,自己倒是爽了,却不理会观众看得想爆粗口。
度过了几十分钟的煎熬,好不容易等到了终极对决,最后就闪回了几个画面,背了几句台词,恶魔就被打败了。
就算有法宝,也像《封神演义》学一学,多对轰几次,好歹还能看个五光十色的特效,但《修女2》太吝啬了,创意太匮乏了。
还有片中的黑人修女,她跟那群小女孩都是影片的败笔。
她们与主线故事几乎没有什么关联,删掉也无伤大雅,唯一起到的作用还是副作用,负责在电影的后半段换着法的尖叫,跑着叫、坐着叫、站着叫,刺耳又吵闹。
可就是这样一部用尽全力都找不出优点的电影竟然在全球大卖2.49亿美元。
究其原因,是因为《修女2》是短视频电影,骗了许多观众进场,合成一体来看,妥妥的烂片。
但切割成不同的片段,在tiktok投放,绝对可以引起大家的兴趣,如奔跑的黑山羊,丑陋的鬼修女,以及修女看到的翻书成画异象,神父的引火烧身。
这就是所谓的聚是一坨翔,散是满天星。
幸福了资方,苦害了观众,短视频电影,大数据电影,AI剧本,不仅国内不喜欢,国外也深恶痛绝,这种大势所趋确实毁了电影。
整部影片从头到尾光线都极为阴暗,估计也就是黑咕隆咚的电影院里才能有比较好的视觉体验,可惜这边不能引进,有点羡慕港澳台观众了。
作为召魂系列的番外篇,两部修女剧情和恐怖氛围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多亏招魂里第一次出现的修女恶魔瓦拉克本身的形象就足够有看点,所以单拿出的番外也不会太拉跨。
瓦拉克最大的魅力在于,可以从一些光线明暗变化的位置突然出现,或者又突然消失,唯独的遗憾就是每次都挂的有点莫名其妙,感觉有点笨的样子。
那个黑人修女的角色挺多余的,并不是说黑人女演员演的不好,只是这个角色在剧情推进上所起到的作用有点硬插的痕迹,zzzq真害人。
两星半。前面还行,后半段又虚头巴脑了,甚至可以和今年罗素·克劳那部组个姊妹篇。华纳就这样了,DC和招魂宇宙总要成一个……
其實質感不錯,但美國民俗觀感太像國家地理科普,再加上修女本尊存在感過於薄弱(儘管掏空心思來嚇人),以至於當民俗科普正劇來看好像還行,當恐怖片來看未免有些不夠班。
惊吓全在预告片里了,比第一部稍强,但也没强多少,依然很烂
硬伤过多,保持了和第一部同样糟糕的观感,前作好歹开篇便直入正题,这部续集光是沉闷乏味的铺垫就已经叫人昏昏欲睡。故事线分散导致节奏拖沓、剧情混乱无章,解谜、寻宝、驱魔各类元素粗暴杂糅,结尾高潮对决依然草草了事,杂志翻页的桥段设计并非首创,但的确算是为数不多的亮点,迈克尔·查维斯这位当初接手《招魂3》的野鸡导演,水平有目共睹。这个系列拍成这副鬼样还能赚得盆满钵满,真就赶上了当今恐怖片集体式微的年代。
看完一度犹豫该给几颗星...一方面豆瓣5.7分过低,但并不算烂片,场景质感非常用心。另一方面剧情发展乏善可陈,实在令人提不起兴趣,编剧一栏里有5位,甚至还有温子仁,竟然就这?其实部分吓人场景单独拿出来看能够令人眼前一亮,但从完整的电影角度显得十分零散,不明所以,且修女出现的比例大幅减少,明明一个非常吸引人的IP形象,最终又拍成这样...片尾彩蛋还有第三部的意思了,希望温子仁回归吧,好好帮该系列收个尾...
有几处挺惊艳,但是恐怖片确实很难拍出新高度,第三部要是和主线接上挺期待
穿着全套香奈儿 戴着梵克雅宝 去营救自己的心上人 美救英雄 太经典了😂
65/100 趁着出国游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这样的恐怖片,值得了。虽然剧情老套,但在一些恐怖手法上还是有些许走心的创意,尤其是翻书制造的恐怖景象
首集已经麻麻嘚,续集更加不能看。本来之前埋好伏笔,这部一开始却乱铺情节,勤杂工在修道院女人堆里如鱼得水是什么鬼?黑修女也是完全可去?全片只有jump惊悚,女鬼的戏太少威力又弱。最后怎么就被反杀的,只能是导演强行解释。可以不看
比第一部强点,很多恐怖桥段设计得挺出彩,但依旧是那个老套的驱魔故事模式。法国佬这个角色本来可以有挺有悲剧色彩可做,结果非弄个happy ending。修女的身世故事终于有了介绍,故事和角色都比第一部丰满许多。宗教驱魔类恐怖片不论对角色还是观众来说,都是信仰得救。
最恐怖的部分留在了彩蛋之前的剪辑上,和美恐同一工作室弄的吧
为什么泰莎·法米加隔了几年就这么显老了,一点没有第一部的水灵了……为了政治正确加入黑人修女的意义何在,中间又臭又长,驱魔的过程也是毫无亮点。全片中唯一有意思的地方在路边书摊翻书最终形成修女的图案。
不仅不好看,也不吓人
没有1吓人,但是还是被音效激得一哆嗦。
一战士一法师打boss费老鼻子劲,说明没有牧师回复就是不行啊
故事本身就很沒意思,感覺就是硬編了一個續集出來,想了幾年就想出個血脈的點子來串聯系列,不知道是不是還得意的很。故事沒意思就很慘了,結果說故事的人把故事說的更沒意思,前面一個小時,鋪墊那麼多,還要分兩條線來回說,但是其實感覺就是一句話就能說清的事拖了一個小時,最後的40分鐘其實還是一樣挺無趣的,變成了你追我逃,片方估計也知道鬼修女已經被大家看習慣了,所以不得不再加隻惡魔山羊出來嚇人。但是整體還是略顯無聊,特別是重磅的驅魔戲竟然如此敷衍,一句血脈,一個聖器,一段閃回,人就突然無敵了,那不顯得前面一個小時更是無效敘事了嗎?最後這樣強行加個幾分鐘閃回串一串,就給主角加一個大beff,這編劇手法未免也太拙劣了點吧。整部電影只有報刊亭那一場戲能給人留下印象,也就那場戲能拿出來吹吹,整部電影實在不值一看。
音效不错,剪辑中规中矩,没宗教背景代入不深,有点乏味
吓人手法依然非常高级,显然不是一般恐怖片能比,但心理恐怖水平比第一部弱了一些,和文化差异和编剧水平都有关,对东方人来说圣女想拿回眼睛这个事本身的恐怖程度反而低于劳伦特夫人对小女孩复仇的桥段。到底怎么恐怖才算恐怖?这是所有恐怖片最终都要回答的问题。
C-:当鬼修女双眼精光一闪的时候,我实在没忍住笑了场。
可能1实在太拉跨了让我觉得2还算可以看,但是依旧是个平庸之作。所以隐喻的是不要心疼男人以及人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是吗?毕竟不论是鬼修女还是女主都是需要那双神圣的眼睛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