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的衰落也许就从奈飞开始。
2019年《寄生虫》夺得奥斯卡,电影成为韩国文化的一张新名片,紧着着就是三年疫情。
防疫工作搞得好但是搞不定房价的总统文在寅黯然下野,对美国百依百顺的政治素人尹锡悦(以前只是官僚,不是政客)跳反所属党派后上位,一时间国内政局比较乱,文化界被奈飞全面渗透,韩国政府也没有干涉。
奈飞来到韩国文艺圈,简直就是野蛮人入侵,仗着有钱利用忠武路明星赚快钱,一时间搞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中国影视界有句名言,煤老板的投资好,除了对女主有要求,其他都不管。
前两天,周润发参加釜山电影节,讲了创作自由度的话题引发热议,其实创作从来都是有界限的。
在美国你不能拍反犹色彩电影(梅尔吉布森就是讲了两句不中听话,差点息影),在穆斯林世界不能拍的内容更多,我们的审核、分级制度一直被艺术家所诟病,确实需要改进,但也不是拍不出好作品的理由。
奈飞对韩国大手笔投资25亿美元,拍摄了《黑暗荣耀》《鱿鱼游戏》等佳作,也拍了更多简单粗暴套用韩国政治黑暗、血腥暴力、黄色猎奇等烂片,长此以往下去,韩国片建立起来的口碑就要断送干净了。
《芭蕾复仇曲》就是一部以美国人视角拍摄韩国动作片。
全片没有什么内涵,就是大女主为友复仇,反派足够坏,迷奸、勒索压榨女性,进而逼死人命,出了一身腱子肉,实在没有一点脑子。
动作场面除了血腥啥也不剩,血腥度还不如《狼狩猎》,流畅度不如《格杀福顺》,就是宣扬一下暧昧的蕾丝花边,结局也很中二,女主继续追杀购买“听话水”的无良男人,这就完了,实在没什么看头,复仇片韩国可以有《亲切的金子》,一样的大女主,一样的复仇,两者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奈飞的美元确实香,可韩国导演和演员就要按主子的意思拍。
此前,基努里维斯主演的《十三刺客》翻拍日本知名剑戟片,美国人视角下的日本故事一样变味,资本是好东西,没有钱什么也拍不出来,但是谁的钱都要,也是拍不出好片的,毕竟美国佬不都是山西煤老板。
片子除了无脑杀加血将乱喷,场景的色彩很不错,看起来有唯美的感觉,片头的便利店打斗不错,干脆利落,尤其用凤梨罐头挡刀,构思巧妙。
卖钱的老夫妻出场很无厘头,兜售的火焰喷射器很写实,一般片子不会实拍。
片头芭蕾舞拍的很棒,镜头调度很见功力,黑白色彩中舞者分分合合,看起来很带感。
PS:奈飞刚刚买了《漫长的季节》全球播映,有助于宣扬中国文化,这是好事。
至于奈飞携重金进军某国影视圈究竟是好是坏,还要观望一段时间。
哪怕这里是你的地盘,即是遍地都是你的手下,你也不应该无视手拿真枪实弹的女主吖!
当我看到你若无其事的气定神闲的坐在那里,喝着洋酒的时候,我还以为你有什么万全布置呢,不然怎么可以那么有恃无恐?
结果被女主一枪爆头,结果一下子喜剧感爆棚,我实在忍不住而且有些不厚道的笑了。
这部电影作品,看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爽”其中剧情中还有一些地方,看起来比较幽默搞笑!
那个拿着电锯的小喽啰,怎么被一个女孩子开门撞一下,竟然把自己的一条腿给锯了下来。
当那个女孩儿被变态男主捉住的时候,我以为女孩儿完了,即使不死也得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了,结果真的出人意料,不但完好如初,而且还偷偷的藏了一把枪,在她完全不会用枪的情况下,居然救下了情况危机的女主。
还有就是男主的那位医生朋友,死到临头了还不知道,心里仍然想着一亿韩元的美梦。
总之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部黑色复仇的作品,还是一部黑色幽默的喜剧电影。
简单来说:对乳腺很好。
女主很英姿飒爽,帅气,打戏也很利落,除了运镜稍微有点晃得人眼晕。
后面的一些逻辑看上去也有不通顺的地方,尤其是女主一个人干翻了一整个黑帮,不知道时间线设置在哪一年,但是黑帮用的还是冷兵器。
整体滤镜也是那种暗暗的,或者冷色调,或者黄色旧滤镜的感觉,难道是为了营造氛围感?
中间的老爷爷老奶奶出现的那里很搞笑,以及黑帮老大被女主一枪爆头也很搞笑。
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很厉害的,立意感觉也很不错,配乐也非常好听,这里我强推女主单枪匹马到马场的那里的运镜,滤镜,以及配乐。
尤其是这段配乐,我觉得是影片top1。
最好的影片结尾,也很触动人心。
女主以及男配的演技都很不错。
我个人觉得值得这个打分。
尤其是立意,立意给两星,演技,配乐之类的各给一星。
也希望女孩子可以看过之后从这里汲取到一些力量,能够真的突破世俗赋予女性的偏见,真正地成长为坚定、强大、且温柔的独立女性!
抖音刷到这部片的解说,只看了女主一眼,我就赶忙放下手机。
这么秀色可餐的美食,怎能当快餐吃呢,必须珍重起来,零食,饮料,大屏,翘腿,躺好,全片走起。
从《电话》开始就喜欢上了这位女主,主要是当时作为反派的全钟瑞,在里面演的太棒了,那个变态狂魔让人又爱又恨,那不屑一顾的眼神,歇斯底里的神情,真的怀疑她是不是本人真的就有暴力倾向。
当时就在心里感慨,韩国的女演员是真敬业,国内类似这样完全不顾形象的女演员太少了。
很喜欢这种没有多余废话,直接开干的电影,反派头目没说两句话被爆头的镜头真是太搞笑了。
大反派在还未露正脸的时候,我看侧脸和身形就在猜测,该不会是《死期将至》里那个大变态吧,没想到还真是,这个导演真是太会挑演员了,《死期将至》金智勋确实将变态演绎到了极致。
接下来就看两个变态的较量,看谁更胜一筹了。
女主将大反派嘴巴戳破的那个镜头简直不要太爽了,眼见刀尖从嘴里探出来,太残暴了,太精彩了,完全没有多余的废话,要不是那个店员出现,女主真的就一刀解决了反派,很干脆,不过本片直接在这里就结束了。
另外那个女孩的设定,个人感觉稍微有些多余,即使没有那个女孩的出现,我相信以女主的实力也是完全可以逃脱的,至于这个集团内部的情况,稍加调查也很快就能弄清楚。
为了设置而设置,就有些太刻意了。
当然其实能看出这里面可能有另外一层隐形的含义,芭蕾舞演员表面上是女主的好朋友好闺蜜,其实她们俩完全是按照情侣关系来设定和拍摄的,芭蕾舞演员就是女主的女朋友,按照以往俗套的设定主人公的女朋友死了,当然要再给他找个新的了,当而酒店出现的那个女孩就是这个功能。
我猜想导演可能不想把这些隐晦的东西说的太过直白,限制在女同里就太过局限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少有的能站在女性视角去看待这些变态的电影,女性带领女性血洗整个组织的爽片,值得大家多珍视。
《芭蕾复仇曲》温软的风格化看到了三池崇史的影子,看到了昆汀的影子,看到了北野武的影子,看到了杜琪峰的影子,看到了朴赞郁的影子,看到了奉俊昊的影子。
这是一盒精致的影子合集。
是三十出头的青壮导演交出的完满功课。
所有看的过的影像都在化合。
略有遗憾的是自我的风格化还是被挤在诸多元素之中没能出头。
视觉也没能震撼,心理也只参与了一番忽高忽低的游戏激情。
不够动机,不够流畅,不够酷炫。
所有的不够都是还太过年轻,太过乖顺。
风格化的类型片要不够出格就像什么都普通的重金属,嗓子再好也带不动真激情。
全钟瑞在《燃烧》里的表演说不上有多精彩但在李沧东的调教之下已经十分自如。
带着声明走到《手机》自信也多了,豁出去的胆量也更大了。
双料影后自然而然的落到了袋中。
商业抬捧总是双刃剑。
之后再尝试奇幻片《蒙娜丽莎与血月亮》,爱情片《恋爱缺席的罗曼史》两部中规中矩的表现已经呈现出演技的“疲态”。
再到这一部大开大合的动作片,不论是拳脚的劲爆程度还是情绪的释放程度,都只松松垮垮的勾住了及格线。
正当三十,如果能经得住商业运作的不断揉捏。
应该还大有可为。
全钟瑞和金瑞亨有形貌近似,也期望全中瑞能像金瑞亨一样,越老越精致,越老越让人欲罢不能。
1、整部电影从开头到结尾都是暗色调,机车与轿车前部镜头颇有暗黑蒸汽朋克调。
整部电影只有两处明亮色彩,一个是蓝色的蛋糕,一个是红色的火焰。
蓝色蛋糕象征美好,象征女主与闺蜜之间的情谊就像蛋糕一样甜甜的令人回味。
红色火焰象征鲜血,蓝色开启美好,当美好不在,红色结束肮脏。
2、电影一开始闺蜜自杀在浴缸里,红色的鲜血和暗绿色的基调意味着只有红色也就是鲜血才能结速。
在女主尝试去杀小混混到结尾,中间不断穿插与闺蜜的甜蜜回忆,也给屏幕前的我们更强烈的反差感,很好的调动了观众情绪(复仇!
复仇!
复仇!
)到混混嘴被拉破电影达到小高潮,两个看门小混混干净利落的枪决似乎也意味着并没有结束。
3、老大的出场是能预料到的,不然电影还有这么多时间演啥,老大死的干脆是我没想到的,按照一般韩剧的套路老大都是最后一个死,但是本片妙就妙在老大死了提醒观众我们的复仇目标一直是男主,把观众的心绪拉回到主线。
4、全剧没有出现女主和闺蜜的家人,但是卖枪老爷爷老奶奶的出现似乎弥补了家人的缺位,老奶奶单兵作战火焰喷射器简直绝了。
5、关于最后处决男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相比于姑娘们所受的伤害来说似乎便宜他了,建议韩剧导演引入我国十大酷刑,类似于千刀万剐之类的完全可以参考改进。
6、本片中出现的听话水经常出现于各类娱乐场所,本片也起到一个警示作用,女孩子在外要保护自己,人渣往往拥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本片男主,总之远离娱乐场所,提高自己的警戒心。
7、本片相对于魔女1、2,没有各种异能力量的主导,但是拳拳到肉,只是对于人渣的处决个人觉得还是缺少一点神圣氛围,处决方式也比较常见、普通。
应该借鉴《看见恶魔》中的处决方式。
8、全片很好调动了观众情绪,至少我自己承认我是被调动起来了,对于女主闺蜜遭遇的心痛、对于小混混男主的愤怒,其实自己的情绪随着剧情的发展一直在积累,但是相比于姑娘们的遭遇,我还是觉得太便宜他们了。
就应该对等待遇,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9、本片其实可以把女主塑造成一个拿刀的武士,对比《杀死比尔》。
以上,一个爱好现实类韩剧的老书虫的碎碎念,看完两小时还是有点意难平!!!!!
继基努•里维斯的狗、连姆•尼森的女儿、丹泽尔•华盛顿的朋友、杰森•斯坦森的包裹和房东之后,“不能惹”阵营又多了一个全钟瑞的闺蜜。
网飞的《芭蕾复仇曲》抢在《疾速追杀》衍生电影《芭蕾女杀手》前推出,也是摸准了观众热衷大女主复仇题材的命门,无论《杀死比尔》、《魔女》、《安娜》。
还是《恶女》、《杀死福顺》,都是这种从头打到尾、又飒又美的电影,打破了动作电影中女性弱势的惯例。
另外作为韩国电影,不反映点现实是说不过去的,《芭蕾复仇曲》影射了韩国“N号房间”事件,给女主的复仇增加了必要性与正义性。
作为一部典型的商业动作电影,《芭蕾复仇曲》除了故事外都是合格的,而故事的问题出在女主前期冷静谋划后期又鲁莽行事的反差,也许太冷静就影响了以一敌百的爽感。
另外对于闺蜜在女主到来前的自杀的动机和后面凭空插入的帮手,还缺少更细致的铺垫。
不过对于一部动作爽片,这些似乎又不太重要,只要看全钟瑞扮酷就可以了。
这是全钟瑞与导演男友李聪贤的第二次合作,从《燃烧》到《电话》、再到《身价》《纸钞屋》,全钟瑞“疯批美人”的形象逐渐稳定。
李聪贤这次为女友量身打造的玉珠这个角色,倒是符合全钟瑞的正确打开方式。
电影采用双线叙事,一方面是复仇的硬朗残酷,另一方面是玉珠回忆与闺蜜相处的点滴快乐,回忆的色彩有多柔和梦幻,现实的复仇就有多血腥黑暗。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镜头是女主突如其来一枪爆头黑帮老大,颇有《周处除三害》的味道,反套路有时看起来真爽。
电影在声效处理上是非常出色的,电子乐有些另类与嘈杂,却完美地契合了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美术借鉴了霓虹灯管美学,大量运用了绿色、红色、蓝色等色光,赛博朋克气息浓郁。
摄影也深得动作电影的精髓,干净利落,倾斜、颠倒角度结合光效氛围呈现出非常酷炫的视觉效果。
1,全片就3场打戏。
2,开场的【超市打斗】,运用快速剪辑,有点《谍影重重》的感觉。
这一场景的剧情设计,也很酷。
3,女主看似柔弱的外形和爆表的武力值,形成一个挺有意思的反差。
4,女主小姐姐的演技,还有待提升。
5,油光满面的终极反派,莫名其妙【领了盒饭】,真是惊掉下巴。
6,【帅哥反派】在洗车,【药剂师】坐在车内打电话一幕和【帅哥反派】海边沙滩求饶一幕,是演技的高光时刻。
7,老两口开着气球车卖枪,是难得的搞笑场景。
8,在酒店救女主的【小萝莉】,缺乏必要的情节交代。
9,还是【帅哥反派】洗车的场景,这一辆车的【追踪器】安装,也缺乏交代。
10,结尾的大战,有点提前了。
导致【帅哥反派】的落败,少了情感宣泄。
11,总体上,3场打戏,还是比较精彩的。
(2024百部观影第一部,也是2024女性电影第一部)这是一部不值得特意去看的复仇爽片,玉珠唯一的好朋友敏熙被迷奸拍了视频,受坏人威胁自杀身亡,临死前,她拜托玉珠帮她,而后玉珠就开启了复仇之路。
就讲故事来说,这部电影的剧情其实并不很出色,推进和衔接都略微逊色;就动作表现来说,干脆利落,暴力血腥;就画面来说,色彩搭配舒适,分割得当,总之可以当下饭电影看。
我觉得唯一蛮好的是里面玉珠和两个女孩,死去的好朋友敏熙和被解救的女学生,陪伴和帮助,救赎与复仇,女孩子就是会珍惜爱,有天生爱人的能力,闺蜜陪伴了她,让她有了开心的时光,所以她也会为了闺蜜去单挑黑帮;女学生和闺蜜有一样的遭遇,并且两次在关键时刻帮了玉珠,反杀过后她们继续相互扶持。
故事的最后玉珠带走了所有被拍女孩的u盘,她守护了这些女孩,在现实中,我也希望永远不会有女孩子遇到N号房事件,她们是宝石,她们永远珍贵。
人贩子和bt确实该死一万次但这些受害者们一个个玩的不知道多花,不搞一夜情能玩到bt人贩子床上去吗?
夜店不就是喝酒搞搞暧昧,有那么好玩吗?
不去就会死对吗?
生活里没有其他好玩的事了是吧?
然后转过头又说因为害怕视频被发到网上,不停去卖她们这个道德标准真的浮动很大啊。
不要美化自己混乱的私生活,标榜为感谈恋爱或者感情生活。
她们都已经是这样的人了,为什么还在乎会不会发到网上。
啊?
谁在乎啊?
在那自我高潮什么呢?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