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看了几集,实在是吐了又吐,想找个线索找不到,情节完全生搬硬套,并用这些C蛋的情节推动剧情发展!
有创意!
这个剧告诉我们1、好人不能追求自我,也不能辩白,不能生气,哪怕别人误会你,你也不能辩解,哪怕别人错了你也得忍让,如果你辩解了没忍让,那你就得道歉!
因为你是好人,这可是严重的道德问题!
2、你惨,还有比你更惨的呢!!
你永远不是最惨的,总有人会反复的折磨你们、陷害你们,你还都得接受!
不管怎么惨你都得忍着!
你都得高兴!
并且承认世界真美好!
还是好人多!
因为你们是好人。
3、坏人呢就得被原谅被同情,哪怕再大逆不道的事,在你们看来也不过一脸无奈,一个愤怒的表情,两句愤慨的对白然后一切归于平静,下一集就跟啥也没发生一样。
4、SB同城是个好网站,在这个网站挂上二手货就能卖出去,发布简历就能找到工作,买房子更是能帮你算出首付、利率、还款!!!
这个网站简直就是生活必备,上网不打开这个SB同城都不知道干什么了。
看了第一集木兰给父亲治病 把爷爷留在家里 二婶收着钱 还哎声载道的 给爷爷也不烧水 说好的红烧肉呢 太多太多反应社会现实的 木兰父亲来电话 问木兰爷爷吃的什么爷爷还说吃的什么菜还有西红柿鸡蛋汤 老人已经老了 就帮他们做一顿饭都不可以吗 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是有这句话吗……看看后面几集 乔振宇 刘蓓他们这几家什么情况吧 先给四星吧 还是应该常回家看看父母 看看父母的身体情况 陪他们吃饭聊天
江木兰和吕希是夫妻,在北京工作,上有老下有小。
因为两人都是第一代独生子女,赡养老人的担子比较沉重。
木兰的父亲江开国患白内障,还要照顾爷爷江多福。
木兰因老人的赡养问题跟吕希产生了矛盾。
江木兰的上级雷颂华也因为父母的事情烦心,工作上老是找木兰的茬。
吕希的父亲意外身亡,吕希只能亲自照顾吕母。
江木兰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市长说明了自己的问题,市长说政府早已将养老问题纳入到议程中,一定会给百姓一个圆满的答复。
住到私人敬老院的江开国,帮助照顾儿子常年在外的兰芝并和雷颂华父母成为好朋友。
敬老院的那块地本来是属于市政规划用地,即将要拆迁。
江木兰打了市长热线,由政府出面保住了敬老院。
江木兰最终和雷颂华和解。
江开国和江多福为了不拖累木兰,想回老家。
最终江木兰将二老接回,全家团聚。
故事主要描述了三个家庭的老年人养老问题。
一个是日常老百姓,也就是刘涛饰演的木兰一家。
一个是中产阶级家庭,方老太太那家。
还有一个略贫困,就是那个一愿打,一个愿意挨的最气人的家庭。
三家里的老年人都是丧偶。
这使得很多问题就更为突出了。
先说余淼那一家。
因为穷,围绕的主要问题就是钱钱钱。
把老太太的存款压榨光再盯着养老金。
最后老太太车祸去世,连追悼会都不愿意开。
这样的人很夸张吧?
但是世界上真的是有这样的人的。
没有钱,又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爱。
钱的确可以衡量人心,但是钱买不来幸福,爱才能啊。
咪子这个角色吧,肯定年少的时候就不懂爱,看着她妈那样就知道。
长大后是变本加厉。
她也很可怜。
雅芝老太太就是太惯着儿子儿媳,太软弱。
再说木兰那一家。
四代一起的,迄今为止我的圈子里只见过一家。
眷顾的太多,责任就成为负担,最后只好一步步卸下自己的所拥有的。
有的时候,你的亲人能对你不好,你也能那样对你亲人吗。
何况是养育之恩。
有的时候去承担无法承担的东西,找不到理由放下啊。
到底是在大城市承受压力拼命赚钱一年见父母几次,还是留在小城守着父母没有什么奋斗的空间好呢?
这里面,还牵扯到孩子的教育资源的问题,如果孩子长大后知道了会不会怪自己呢?
人生到底怎么去选择,也只有去选择了才会知道。
最后说方老太太那家。
其实老太太就是一个字 作。
她想引起关注,想去为女儿发现根本不存在的问题,以显示自己还能对孩子好的意义。
这样的老人,物质上是不空缺的,才可以撒娇——跟儿子要钱买药。
物质饱满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最想要的,还只是有人陪自己说说话。
所以她能原谅骗自己钱的人,她觉得跟咪子在陪她说话。
赚够了钱,有了别墅和名车,最后发现自己想要的,不过是懂自己,能陪自己说话的人。
——这样比那种一开始没钱的或许更可悲。
这又不光光是老年人的问题。
多陪父母爷爷奶奶他们说说话吧,至少我们还能陪在身边儿。
再插一点关于吕希出轨的事儿。
那个时候,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时候,生活的压力大,父亲意外去世,母亲瘫痪在床,公务员丢了,喝酒了,曾经多次帮助过他的女医生投怀送抱了。
如果我是男人,我也必定无法抗拒的。
因为人有的时候,想为自己的不安、难受等等负面情绪找出口。
这种出口往往很多时候不能通过平时做的事来找到。
况且,又有很多时候,各种原因,即使是朋友跟家人也无法倾诉。
又况且,即使是做坏事,成本也很低很低。
ps2关于吕希的妈妈,有尊严的死跟赖活着,到底应该怎么选择。
如果是我,如果有爱人陪在身边,我愿意赖活着,如果,如果只是个拖累,也许死了更好吧。
看完这剧真的很想跟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我不知道该为你们做些什么,也不能常常守在身边儿。
我只能自己也开心点儿,让你们不要担心我。
电视剧的大主题在国产剧里还是好的,去一星是因为植入广告太多了。
这真是一部很写实,也能引人深思的好剧。
特别是现下离家万里,几乎每一个情节都让我觉得心酸。
剧中刘涛和张铎商量想把父亲和爷爷接到北京住时说:“父母就像家里的老房子,你不去关心、不去想它,它就一直风里雨里在那里;如果你要回去,它就在那儿随时迎接你。
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老房子是不是结实、是不是需要保护。
我真的没有想过有一天老房子也会塌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眼泪刷就下来了。
小时候,作为子女的我们被父母严密的保护,在父母的眼里我们也许永远都是孩子。
可是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不知不觉中角色互换了。
父母会老,时间很残忍,有一天也许我们突然发现他们悄悄的变得脆弱了,需要人保护了。
想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人的成长是有时限的,我们可能在某一天就必须担负起这份责任,可是那个时候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去承担。
所以说努力奋斗的动力大部分是一种责任感,对自己的责任,也对生命里无法抛下的责任。
象刘涛扮演的角色,我想成为一个在现在和将来都能让父母有安全感的人,不让他们感觉孤立无援,就像小时候他们对我付出的那样,这样才会让自己心安。
在剧中,是江木兰最孝顺,但是她的孝顺是出自于自己内心的不安,是强加于他人的忍耐与放弃的情况下尽的孝。
而且,对父母孝顺,还得听她自己,拿父母当成了她手中的“提线木偶”。
所以,江木兰的“孝顺”只能是愚孝。
其他人就有不同程度的自私。
江志新一家人,尤其是他的母亲,先不说,他母亲对他爷爷的种种做法,就是对他们的小家也没有完全尽力,知道到放松娱乐自己,打扫房间不做,照顾老人不做,甚至还把老爷子偷偷扔了。
余淼不学无术,除了吃喝拉撒,连开个报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要养母替他看摊,甚至还吃老本。
江木兰的经理一家,表面上,老太太想要什么就给什么。
可是时间久了,对老太太开始了厌烦。
尤其是,这个家中的大姐,也是个当姥姥的人了。
自己的姑爷到自己的岳母家,不帮忙,就知道看电视,甚至还和老太太对的干。
要说这剧中最孝顺的就是江木兰的父亲,始终如一的照顾父亲,不论有钱没钱,不论什么情况,照顾父亲,照顾孩子,一个都不落。
就是不知道照顾自己,为父亲操劳,为儿女操劳,而自己劳累到眼睛失明。
江木兰的所谓的孝顺就来自于她父亲的孝顺,模仿,效仿。
但是,就是不会平衡。
现实生活远比他们惨,至少他们经济上没有大问题,有病看得起,想回老家就回老家。
最悲惨的养老问题是父母有病但实在没钱医治,或者病没治好,全家就已经弹尽粮绝了。
老家太远,回一次1、2千,不是说回说能回得起的。
剧里很多问题都是两口子不会处理问题,越搞越乱,这个木兰什么事都得按她自己的想法处理,完全为了满足她自己的道德优越感,根本不考虑老人的感受。
你说在小城市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老了以后拉到北京生活,那生活压力大啊,不适应啊,身边一个熟人也没有,想说说话都没有人说,这些她不考虑的吗?
她爸在北京也算了,想着一家人有个照应,可是她爸在她们家住得不自在啊,天天给女婿陪笑脸,她看不到吗?
她爸提出租房住,她又死活不答应,怕别人说她不孝顺,租房怎么了,人家北京本地人还有租房的呢。
她家又小,还死要面子活受罪。
总之老做些力不能及的事,肯定老碰壁。
哭着笑着,就老了。
小姐妹前几天发了个朋友圈,说上一个本命年还是清纯大学生,这一个本命年已经不知不觉成了中年人。
我本来想回一个再过倆本命年就成了老年人,队友提醒我慎言,不要这么残忍。
可是人生,它就是这么残忍呐!
父母是你小时候的天,是遮风挡雨的屋,是彷徨无依的靠,是源源不断的经济来源,是温暖依托的精神归宿,是永远的港湾,是永恒的眷恋,是内心最深处的温柔。
但他们也会老去,也会患病,终有一天,他们也将要离去,不再成为挡在我们和死亡中间的那堵高墙。
我们终将直面死亡。
可是,老天并没有那么温柔善良,不是麽?
在垂垂老朽的暮年,可能会一身病痛,可能会孤苦伶仃,可能会丧失记忆,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在我们还在青壮年的时候,并来不及思考自己老年将会怎样,父母斑白的鬓发,佝偻的身躯,日渐增添的皱纹,日趋消亡的记忆,已经再不断提醒我们,他们老了!
反哺有慈乌,跪乳有羔羊。
做人儿女的,该如何安排家庭生活,像父母年轻时不辞辛劳把我们带大一样,如何为他们养老?
我觉得应该是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来安排生活,以他们的需求为中心,保障他们尽可能的自尊,自爱,自理。
网上有计算在各个城市养大一个孩子的成本,我隐约记得的深圳好像是三五百万。
我倒是不屑于计算给老人养老的成本的,因为我知道,我将倾其所有的,对他好!
在这个孤苦伶仃的世界上,唯一最亲最爱的人,不就是赐予我生命,又扶养我成长的父母了嘛!
人生百年老最难尽孝应当在生年
老人,可不可以独立——精神独立?
这部片看完以后我最大的感受不是养老难题,而是老年人没有自己的生活。
这是中国绝大多数老年人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年轻人批判“父母皆祸害”的源头。
中国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要求他努力学习考上个好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就是找个稳定的工作,然后跟门当户对的人结婚,结婚后就得赶紧生个小孩,趁着身体还不错的时候帮子女带孙子。
好多父母甚至希望找工作、结婚和生孩子这三部曲能赶在一两年内完成,这也是好多大学毕业后的人面临的最大压力。
其实,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的父母还没有到严格意义上的老人,基本上都在五六十岁上下,一般说来身体也都还健康,就算有毛病也大多是些小病小灾,还不至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但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操心孩子的工作,催着孩子相亲结婚,最重要的就是抱孙子。
他们似乎没有,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永远是人生的中心。
这点光是想想便觉得可怕。
片中的雅芝阿姨和方琼阿姨就是典型的例子。
雅芝阿姨一直以儿子余淼为中心生活,要什么给什么,最后反倒落得个被赶出家门的下场。
从来不为自己考虑的她只能让人看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方琼阿姨呢,则是太依赖子女,希望子女能一直陪伴她。
而夹心层的子女们要忙着工作忙着家庭确实不能达到她那么高的陪伴要求,她以各种作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到头来反倒弄僵了自己和子女的关系。
老年人当然需要照顾,这自然也是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
但是我觉得现在我们更该做的是鼓励父母去过自己的生活,将目光从子女身上移回到自己身上。
很多时候,这样反倒对大家都好。
这个做法并不是不养老人不关心老人,这是个度的问题,把握好了没那么难。
不过一辈子都没真正独立过的人要让其独立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有一个任务便是让自己独立,以防老了以后也变成依赖型老人。
这部片确实反映了当下中国的养老难题,夹心层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提到的老人精神独立的生活方式也不能被传统的中国观念所理解和接受,但我认为确实是长久解决老年人问题的一个方法。
这部剧本身虽然立意很好,但禁不起不用心的制作。
很多不合情理和逻辑的地方就不一一说了,最大的一点看的不自然的地方就是好人太好,坏人太坏。
把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到一两个人身上,把所有的缺点都集中到一两个人身上,虽然对于人物的某些性格特点需要突出,但这种形式的突出实在让人看着别扭。
还有那大堆详细的插播广告,不吐槽了就。
想不起上一次完整看完一部生活电视剧是什么时候,叫什么名字了,或许都没有吧。
老有所依,或许对我现在来说还太远了,可是对于父母来说,近在眼前。
心里最禁忌的地方,不容许任何人说自己家人,这是爱;从没有好好珍惜跟他们在一起过的时间,甚至待久了觉得烦人,外出快4年,电话越来越少了,这是不孝。
剧中有很多桥段,让我恨不得把里面的人拉出来抽耳光。
人,能做到这么不孝和窝囊吗?
或许很多吧,这就是生活百态。
木兰一家人,人善被人欺,吕希算是姑爷中的典范了吧,虽然也有犯错了,可是让人恨不起来。
或许,平凡而又美好的家庭,说的就是这种吧。
淼淼啃老一家,窝囊废一个,到最后连恶毒的二婶都强行洗白了,却没有给淼淼洗白的机会,窝囊废的性格,或许编剧都写不出好的点吧。
怂恿者恶媳妇最终勉强算恶人有恶报。
但是对比却把全局最可怜最好的老人写没了,想给编剧寄刀片了。
二婶一家一看到那泼妇样就像快进。
拖鞋底已经通过屏幕拍在了脸上。
居然还给洗白了最后??
理想的解决不是应该疯了才对???
作妈一家,因为一个老母亲闹得家里鸡犬不宁,但是究根结底都是希望子女多陪伴在身边。
最后没有让可爱的小保姆在出镜就真的过分了。
最后一集,骗出了我的一滴眼泪,木兰的一声爸,让我喉咙发不出声。
结局全是强行打上完美句号了,不至于让人觉得是悲剧片。
总有几个镜头,深深印在脑子中。
一个是小学4年级,第一次离开家上学,和爸爸分开的时候,最后回头发现他一直看着我的视线;一个是深夜发烧,爸爸背着我去敲诊所的门。
每次离开家,老妈的依依不舍也都让我印象深刻。。。
突然越想到的越多。
有真实的感动~
每次看到咪子都很想抽她
陪老爸看竟然看完了!
第800部居然是国产电视剧。。好几次跟我妈看的时候都不敢吱声,我妈一定也在心里看得泪流满面。哎。
看的吐血三升,三观大大的不合呕。
亚芝阿姨死的时候还是哭了
如果说这是部烂片,有点过,但真谈不上好片。一对令人恶心无法无天的夫妻,一个无智商的老太,还有一个无脾气的老太,看到这四个人戏,令人生厌!建议大家别看了,无意义的剧!
无比现实,使得人内心沉重,收视一般,争议很多,毕竟牵扯到现实中很多大龄青年已婚男女家庭纠纷等的问题
很感人
后期太拖沓,不然超完美
虽然很虐人,但是真的很真实……不过,说到底养老问题还是得靠养老院么……
好写实,好残酷,有些地方太俗套了,没办法的事!
跟老妈在家一起看完的,真是感慨良多,很久没有看这么好的电视剧了,演员的表演都很好。老妈感慨:“人老咯真是折磨,得了病更折磨。生儿养老,光空话的。”我说:“我会努力的。”老妈说:“没有说你,我说电视上的。”
挺感人的真实
9集弃
没多少印象了,不过好像结局离婚又复合了吧,快忘记了。
每月陪我妈看到一部大陆口水剧。老年人题材,虽然不好看,还算有点社会现实折射。
挺喜欢的!
陪妈妈看的 虐死了
觉得刘涛很像李若彤。年轻人看着觉得有各种不合理,但老人们看了很有共鸣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