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舍惊魂》翻译来自《Dogman》,像是一部惊悚剧,并不能准确的表达影片的信息,还是觉得《狗男》更好一点,或者叫做《像狗一样的男人》。
导演是马提欧·加洛尼,一个与贾樟柯一样的不屈斗士。
同贾樟柯一样,马提欧·加洛尼同样也是戛纳电影节的常客。
导演也凭《犬舍惊魂》这部电影获得了金棕榈奖提名,及获得最佳男演员奖。
早在2008年,就凭犯罪片《格莫拉》获得过金棕榈提名,并且获得了戛纳评委会大奖。
之后又凭《故事的故事》和《凯门鳄》再次获得金棕榈提名。
很牛气。
故事发生地,是在意大利一个偏远的贫困小镇。
马切是一个瘦弱自卑的驼背猥亵男,性格软弱,为人善良,主业是宠物美容店的店主,副业是小毒贩。
马切有一个女儿,和前妻一起生活。
马切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带着女儿一起去潜水。
除此之外,就是和周围朋友一起踢踢球。
别看马切生活普通,但他是一个很在乎名誉的人,因为,他也赢得了邻居们的认同。
西蒙是一个退役的拳击手,身高体胖,为人蛮横贪婪,喜欢惹是生非。
在镇子上,没人喜欢西蒙。
甚至在一切斗殴之后,马切的朋友们还讨论过怎么除掉西蒙这个害群之马。
西蒙经常到马切那里买毒品,久而久之,两个人关系也还不错。
甚至有一次西蒙伙同别人去偷东西,还拉上马切去给望风。
但是马切并没有因此就和西蒙走的太近,他也明白,西蒙是个危险分子,而且西蒙买货还老不给钱。
但一次意外改变了马切和西蒙的关系。
这天晚上,西蒙来找马切卖货。
马切告诉西蒙,你老欠钱不给,老子没钱进货了,所以没货。
西蒙可不管这些,一把拉住马切,没货不行,我带你去找货主进货。
软弱的马切可不敢反抗西蒙,乖乖的上了西蒙裂了缝的摩托车。
可是到了上家那里,西蒙和货主发生了冲突,一挑二干翻了货主后,抢了货主的货和钱,带着马切去了一个都是露屁股天使的场子嗨了起来。
嗨的时候,西蒙还让露屁股天使亲吻害羞的马切。
马切从来没有这么放纵过,在那一刻,他简直觉得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两人出场子的时候,被货主埋伏了,还打伤了西蒙。
马切骑着西蒙裂了缝的摩托车,把西蒙带回了家。
并且在西蒙家里,帮西蒙动了枪伤手术。
这次的意外,使马切和西蒙的关系突飞猛进,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耍。
可是两个人的友谊并没有改变西蒙的本性,他惦记上了马切隔壁店的保险箱。
西蒙告诉马切,他想在马切的店里开一道口子,进入到隔壁偷钱。
但是马切不同意,因为他害怕因此丢掉一起踢足球的小伙伴的友谊,虽然马切在足球场就是个搅屎棍。
但西蒙可不管这些,他强行要走了马切店门钥匙,并且在夜里真的这么干了。
天亮的时候,警察勘察了清楚之后,逮捕了马切。
在警察局里,警察告诉马切,我们知道是谁干的,只要是在口供上签字,我们就放你走。
但是如果你不签字的话,你将会代替西蒙坐牢。
也许马切是鬼迷心窍,也许害怕西蒙打击报复,究竟没签字,因此代替西蒙做了一年牢。
不知道在监狱里经历了什么,出狱之后马切变得彪悍狠辣,他恢复了宠物美容店的经营后,找到了西蒙,并向西蒙索要一万欧元的赃款。
西蒙掏出几十块钱,哥们儿我就这些,拿着花吧。
马切觉得自己受了辱,在西蒙走后,拿着铁棍把西蒙新买的摩托车敲了个稀巴烂。
西蒙哪里会跟他善罢甘休,第二天揪着马切就给揍了一顿,直打得鼻青脸肿口吐鲜血。
马切被西蒙打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帮他。
和女儿出海潜水回来,马切找到西蒙,卑微的笑着告诉西蒙,他是来道歉的,求西蒙能够原谅他。
西蒙没有才不会原谅马切呢,直到马切拿出了毒品。
马切告诉西蒙,他有一个计划,他会把货主约到他的宠物店,到时候西蒙藏起来,一举干掉货主,两个人就发大财了。
西蒙觉得马切的主意不错,如约到了马切的宠物店。
在店里,马切才露出他的真面目,他把西蒙骗进狗笼子并且上了锁,继而拿起毒品调戏西蒙。
西蒙被激怒了,发了疯的撞击狗笼子。
眼看狗笼子就要被撞开了,马切拿出准备好的榔头击伤了西蒙。
这时候马切的杀心还没有被激起来,他只想西蒙能够尊重自己。
但是在给西蒙伤口缝针的时候,西蒙忽然暴起想要勒死马切。
马切奋起反击,勒死了西蒙。
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并没有,电影海报就看的出来。
结局让人禁不住唏嘘,又是难过又是悲伤。
《犬舍惊魂》豆瓣评分6.8,IMBA评分7.5,虽然评分中规中矩,但电影绝对是好电影,超越了分数的一部好电影。
马切是我们身边到处可见的那种老好人,做着卑微的工作,生活一贫如洗,不受人重视,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
遇到事情就会妥协,从来不会反抗,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遇到事情也没主见。
得知西蒙盗窃的时候,把主人家的小狗丢进冰箱,马切还专门回到作案现场,去把小狗解救出来。
唉,怎么会有这么傻得人呢?
虽然离婚了,但是仍然努力的爱着自己的女儿,渴望多挣些钱带女儿去好的地方旅游。
怎么形容马切这个人呢,用一个词最贴切:窝囊。
他仅仅是想得到世间的那么一点关注,却发现是那么难。
还不如一只狗得到世人的关注多。
他在足球场内,看似热闹非凡,却显得那些形单影只。
本来以为得到了西蒙的友谊,却发现自己根本不受重视。
费尽心思,把西蒙骗到狗笼内,只是想得到西蒙的尊重。
可是就连这么微小的一个愿望都完不成,还差点被西蒙弄死。
最后就连杀掉西蒙的时候都不是自己的本意,只是避免自己被杀,误打误撞罢了。
如果像是《玛琳娜之杀人四段式》中的玛琳娜一样,操起刀来猛然反击,那也能算是条汉子。
所以,到了最后,只能扛着尸体满世界证明自己,却什么都证明不了。
或者,这才是最可悲的。
演员马尔切洛·丰特来自意大利南端一个非常贫穷的农民家庭。
他18岁从家乡来到罗马,做过各种不同的工作。
他的过往经历为该片中的角色带来了人性的光环,自然的表演为电影增色不少。
特别是电影最后的几分钟,一个人坐在那里,一句台词都没有,电影镜头由远及近,主人公的表情由亢奋到迷茫,由迷茫到失落,由失落到冷静,简直是神来之笔。
马尔切洛·丰特参演作品很少,但在这部电影当中贡献出了神一般的演技,能够拿到戛纳影帝实至名归。
他在获奖感言中说到:我想在这儿说两句。
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只要在家,每当下雨时,我就会闭上双眼,雨声仿佛变成了掌声。
现在,我听到了你们的掌声。
今天晚上,我有回家的感觉。
电影、观众、戛纳,就是我的家。
我衷心感谢大家,也感谢Matteo Garrone付出的努力。
这部影片的英文名叫“Dogman”,因为主人公马切洛(马尔切洛·丰特 饰)是一名兽医,他经营的宠物店就名为“Dogman”,可理解为“狗男”,或者说“像狗一样卑微的男人”。
马切洛在西蒙和邻居们眼里,一直是个卑微的滥好人,不,应该是卑贱的。
马切洛为了满足女儿的潜水爱好,不惜用贩毒、偷盗的方式赚钱;为了维护与西蒙的“友谊”,或者说害怕西蒙,又甘愿替对方坐牢,真的是骨子里的卑贱;但当他杀死了西蒙,又急着向邻居们展示这一壮举,以期待赢回邻居们的好感。
可是影片的最后,根本没有人理会马切洛,只有一条狗陪在他的身边,结尾那段也是演技最爆棚的一段,没有一句台词,只有马切洛的表情特写,从近景到远景,主角那从兴奋到失落、空虚、迷茫最后领悟的心情全都写在了脸上,这还真不是一般演员能hold住的,戛纳影帝,实至名归!
第71届戛纳电影节的影帝桂冠由《犬舍惊魂》男主角马尔切洛·丰特摘得。
《犬舍惊魂》是意大利导演马提欧·加洛尼的作品,该片不仅在戛纳获得了一个影帝、一个金棕榈提名,还将作为意大利的申奥片,参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提起马提欧·加洛尼,国内影迷最熟悉的可能是他执导的那部黑童话电影《故事的故事》,该片也曾获得过金棕榈奖的提名。
故事的故事 (2015)7.72015 /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 剧情 恐怖 奇幻 / 马提欧·加洛尼 / 萨尔玛·海耶克 文森特·卡塞尔事实上,马提欧·加洛尼和贾樟柯一样,是戛纳的常客。
他那部描写意大利黑手党的《格莫拉》,以及讲述那不勒斯底层故事的《真人秀》,都曾获得戛纳的评审团大奖。
再加上这部《犬舍惊魂》里充斥着犯罪、贫穷的意大利小镇,我们还可以说,按照某些人的观点,马提欧·加洛尼与贾樟柯绝对是一丘之貉,他们都属于那种“丑化祖国,取悦洋人”的导演。
(手动滑稽)
《犬舍惊魂》在国内的反响不高,在IMDb上则有三千多人打出了7.5分,口碑中规中矩,讨论更多的可能还是男主角马尔切洛·丰特的演技。
看完这部片子后,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像是一部意大利版,或者说是男人版的《江湖儿女》”,因为两部影片不仅在第71届戛纳电影节同台竞技,在故事情节上也非常相似。
《犬舍惊魂》的英文片名为《Dogman》,因为影片的主人公马切洛(马尔切洛·丰特 饰)是一名兽医,他经营的宠物店就名为“Dogman”。
马切洛是一个滥好人,在邻里中有着不错的人缘。
他热爱动物,心地善良,还有着一个可爱的女儿,表面上看,马切洛就是一个地道的老实人。
不过在这个贫穷、破败的意大利小镇,马切洛的另一个身份是毒贩,他必须通过贩毒来贴补家用,因此结交了一些三教九流的损友。
西蒙就是马切洛的损友之一,他身材魁梧、脾气暴躁,出狱后给邻居们带来很多麻烦,大家甚至要买凶干掉西蒙,只有马切洛还愿意和他做朋友。
西蒙有一个盗窃团伙,他拉拢马切洛入伙,在小镇里四处作案,期间马切洛还救过西蒙一命。
虽然是犯罪,马切洛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某种善良和道义。
有一次,西蒙和同伙夜里盗窃一户人家,为了避免吵闹,把这户人家的宠物狗关在了冰箱里。
负责望风的马切洛得知后,偷偷回去把狗救了出来。
还有一次,西蒙在马切洛宠物店的墙壁上掏个洞,然后偷窃了隔壁的商店,全然不顾马切洛因此被警察怀疑。
马切洛出于“江湖义气”,拒绝供出西蒙,于是顶包坐了一年牢。
《江湖儿女》中,巧巧替斌哥坐了五年牢,出狱后迎来的不是感恩而是背叛,马切洛遇到了同样的事情。
当马切洛回到小镇后,发现他已经被邻居们排斥,因为大家都巴不得西蒙进监狱,而马切洛却救了西蒙。
他找到西蒙,发现对方开着酷炫的摩托车招摇过市,全然不在意自己这个“朋友”。
马切洛对西蒙说,我替你坐了牢,至少给一万欧元当做补偿吧?
结果钱没要到,还讨了一顿打。
此时,马切洛终于明白西蒙只是在利用自己,然后他该怎么办呢?
正常人想到的肯定是复仇,马切洛却没有,他居然向西蒙道歉,送给西蒙白粉,还提出了一个合伙抢劫其他毒贩的计划。
马切洛卑贱的态度,不仅骗过了西蒙,也骗过了观众,一度让观众以为他真是一个贱骨头。
直到他把西蒙骗到狗笼里,然后上了锁,我们才发现他早就计划好要报复。
而马切洛的报复并非要致西蒙于死地,只是想说一句:“你必须尊重我!
”随后西蒙挣脱出狗笼,两人扭打在一起,最终马切洛用一条狗链子勒死了西蒙。
“Dogman”直译为“狗男”,引申义可以理解为“像狗一样卑微的男人”。
马切洛在西蒙和邻居们眼里,一直是个“呼之即来,喝之即去”的滥好人,某种意义上,就像主人对宠物狗的态度一样。
马切洛为了满足女儿昂贵的潜水爱好,不惜用贩毒、偷盗的方式赚钱;为了维护与西蒙的“友谊”,又甘愿替对方坐牢;甚至当他杀死了西蒙,也急着向邻居们展示西蒙的尸体,以赢回邻居们的好感。
可是影片的最后一幕,根本没有人理会马切洛的呼唤,只有一条狗陪在他的身边。
不同于《江湖儿女》的各色配角和时代背景,《犬舍惊魂》基本上就是男主一个人的独角戏。
这种剧作上的倾斜弱化了人物之间的冲突,却也助力马尔切洛·丰特登上影帝宝座。
演员马尔切洛·丰特此前的作品寥寥,在本片中的表现却很精彩,几乎是用自己的演技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当马切洛与女儿参加宠物狗的造型比赛时,他面对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和最疼爱的女儿,这时他的笑容非常灿烂。
被西蒙背叛、殴打后,马切洛的表情变得阴沉,与女儿潜水旅行时也无法强颜欢笑。
他在船上不停的眨眼,仿佛一不留神眼泪就会掉下来。
而他假意向西蒙道歉的时候,笑的又那么卑微,见不到丝毫怨气,似乎马切洛这个角色的人格就是卑贱的。
当然,最考验演技的当属结尾那段3分钟左右的近景、特写镜头。
没有一句台词,马尔切洛·丰特却将主人公那种由兴奋到失落、空虚、迷茫的心情全都写在了脸上。
不是哪个演员都敢挑战这种大特写镜头,尤其是这种蕴含了情绪变化的,由近景拉到特写的长镜头,影帝实至名归!
本文为《暴走看啥片儿》特约稿件,作者大海里的针。
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看这部电影的由来 是一位训犬师推荐的,说是里面讲了 狗狗为什么会被咬了一次之后就好斗了,狗为什么咬人,之类的问题。
但是在我看来,我并没有找到如何解决的答案,毕竟片子讲的是人,并不是狗,就算电影里的弱者被欺负了之后报复了霸凌者,我也不觉得人的思维使用于狗的身上。。。
毕竟我家狗被咬了是变得胆小了一点,并没有因为被欺负了而变得好斗。。
一步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片尾烂尾了emmm......不开心电影的开头一只恶狗,影片立马引起了我兴趣,有张力,我喜欢主人公Marcello 一个瘦小善良的兽医,在给狗洗澡,经过他的安抚,狗狗变的很乖了
城里出现的恶霸 Simoncino ,城里的人都想干掉他,但是滥好人 Marcello 却和他成了好友,帮他盗窃,期间Simoncino把盗窃人家里的狗放到了冰箱里冰冻, Marcello知道后,偷偷回来救了那只小狗。
Marcello那么善良。
Simoncino在他的宠物店旁的店铺里行窃,却在墙壁上挖了个洞,洞直接连接到Marcello的宠物店,把罪行强加到Marcello身上,警察来了,他百口莫辩,警察带走他,审讯室里告诉他只要他签署了是Simoncino行窃的证据,他就可以回家了,Simoncino就可以入狱了,大家都可以过上以前安逸的生活了。
但是Marcell拒绝了,替Simoncino坐了牢,也许这时候他把Simoncino当成自己真真的好朋友了,为朋友插自己两刀算什么!!!
毕竟Simoncino带他到酒吧里体验过自己从没体验过的,毕竟也有过美好瞬间,毕竟那时候他们一起吸毒一起愉快的玩耍过啊可能这个滥好人并没有真真意义上的朋友,所以遇到Simoncino这样的,就认定了我们是朋友
出狱后,所有人都知道他回来了,Simoncino却装作不知道,他奋力的找到Simoncino,以为还是之前的好朋友,结果Simoncino却对他非常冷淡,他为此非常愤怒,提出了要1万元来补偿他做过的牢,Simoncino拒绝了他,他砸烂了Simoncino拉风的摩托车,为此他感到了害怕彻夜难眠,甚至出门时牵出了店里所有的狗来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但是又被Simoncino胖揍了一顿。
他带上最爱的女儿去潜水,但是被打的他无法在水下憋气太久,在游艇上,他抱着女儿,用力的搂了搂女儿,那时候起可能他就想到了要复仇。
通过毒品的诱惑,Marcello再次得到了Simoncino的信任,他让Simoncino来到自己的宠物店,骗Simoncino钻到狗笼里,自己把狗笼锁上,他以为这样Simoncino就没法出来,他要求Simoncino向自己道歉,尊重自己,也许他想要的就是让Simoncino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不是好欺负的。
但是Simoncino踢开了狗笼,Marcello慌了,拿起铁道具敲晕了Simoncino,他害怕了把Simoncino挂在洗澡池里想着能缝合头部的伤口,Simoncino醒来,勒住了Marcello的脖子,挣扎中Marcello用铁链勒死了Simoncino。
黎明前他烧了Simoncino的尸体想要毁尸灭迹,但迷糊中他似乎看到了他以前的伙伴,他着急的把Simoncino身上的火扑灭,背着尸体来到以前的球场前想要展示给以前的伙伴,似乎在说“看!
我把你们最讨厌的人干掉了!
我们还能回到从前吗?
“,但是球场上并没有人。
他拖着Simoncino尸体来到广场中心,天渐渐亮了起来,他眼神一片空白和迷茫。
影片结束了。
我想他会再次入狱,人们也不会因为他杀了Simoncino而再次和他友好相处。
也许他最后变成了小镇里大家讨厌的人。
过度的善良,是不是就是软弱了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期待恶人也有点良知是不是太奢求了呢,人性从来都是那么的复杂,没有答案烂尾的结局也许是作者也没有答案,所以当我们在向影片需求一个答案的时候,得到的是没有答案。。
两度获得戛纳评审团大奖的意大利导演马提欧·加洛尼继上一部走国际化路线的神话魔幻题材后,今年的新作又重归他最拿手的郊区/乡村故事。
其背景和《格莫拉》《真人秀》一样,发生在饱受贫困与暴力肆虐的海边小镇,导演一如既往地在环境刻画上花去不少笔墨,破败的房子街道、荒废的广场、阴暗的狗狗宠物店等等,不断突出这个经历没落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而对于警察的官僚主义以及暴力行为猖獗的鲜明对比,更暗中地将批判矛头指向意大利政府的腐败与无能。
然而这部并非揭露社会问题的尖锐作品。
跟之前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物刻画,导演将焦点集中在主人公身上,通过一系列他与损友之间发生的事件,不断制造出叙事上的转折,甚至在后半部有转向惊悚类型片的设计。
最大的问题出在主人公身上,他究竟是愚蠢还是懦弱?
剧本里始终是模棱两可的刻画,而没有最终透露答案。
为何他与损友有如此忠诚牢靠的友谊?
为何每次甘心帮损友做坏事却不主动拉他一把回正路?
为何面对损友的暴力却不懂得向亲人好友求助,反而选择盲目相信?
为何明知道是损友故意害自己,还要替他去坐牢?
为何狠下心杀了损友,却到最后准备烧尸体时心软灭火?
这些主人公身上矛盾的性格展现都让人看得相当费解,令我难以相信现实生活中有这种人,我更倾向于理解为这是导演故意埋下所谓的动物隐喻(驯良的狗狗忠诚于善变的主人)与政治隐喻(平民百姓对暴力权威的臣服)。
但这种忽略社会环境因素而主观上过分强化人物矛盾性格的做法,则无形中令人物的可信度大打折扣,这应是影片最为失败之处。
影片结局的时候,马切罗幻想社区的朋友们在球场踢球,自己想要去将西蒙奈的尸体带到他们面前,证明自己没有背叛他们。
但是浅景深的摄影手法仍然暗示着人物始终处于被孤立的状态,何况在最后一个镜头,马切罗一个人坐在广场上,凳子形成的圆形构图将他和狗围困着。
第一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很吸引人,但细想一下,电影将马提罗这个男主角形象塑造的很成功,将人物的矛盾和心理变化塑造的很是成功,为什么要做出最后复仇的行为,一方面是因为西蒙奈对自己的不尊重,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女儿面前自己要做个勇敢的有尊严的人。
西蒙奈是笼罩在社区的恐怖主义,人人都惧怕他,但是没有人敢于反抗他,同时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内心的懦弱,以至于在马切罗做出不告发西蒙奈的行为的时候,社区所有的人反而孤立他。
作为一个局外人,对于《犬舍惊魂》很难用“现实”与否来评判。
戛纳影帝马尔切洛·丰特演出了一个透过屏幕能触摸到灵魂的可怜人,这个人物的行为和动机并未与大众的生活经验相悖,似乎是真实可信的。
小镇的设定只是符合千里之外的路人对于意大利边陲法外之地的想象,咂摸起来颇有点古龙小说的风范,大家都是表里两面,明面上都有一份正经的营生,暗地里却都是绿林好汉,做着各种见不得光的买卖。
在这个“江湖”上,掌握最大权力,呼风唤雨的永远是那些能够搞定人的大佬;终日与狗相伴的主人公马切洛,则是处在食物链的低端。
这样的安排,倒是和我们的《水浒传》有异曲同工之妙,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最后一位,金毛犬段景住,也是一个“动物之友”,捯饬马的。
表里比谁都文明,内里比谁都歧视,是不是越古老的国度就越是这样?
不知道。
或许这源于生而为人的优越感,站在地球的物种之巅,相爱或者相杀至少都要在同类之间,生活以狗为中心难道不是纡尊降贵?
“狗男”的设定就是让主角低人一等,这根本无需思索便是可以得出的结论。
马切洛和城镇们大佬的关系就如同忠犬与人类,忠犬想要用各种途径,努力地讨好主人;而主人从来都是居高临下,偶尔从手指缝里露出一点残羹冷炙。
在一次打家劫舍之后,西蒙带着马切洛一起去快活是电影里他接受过成人世界唯一的善意和尊重,而在西蒙的母亲面前,他见识到了这只“恶犬”的软弱。
之后这个小男人宁愿抛弃在城镇苦心经营的一切,也不愿背叛西蒙而选择坐牢,只用义气二字解释未免有些敷衍,或许这一次“够朋友”的危险行径,是一个卑微的人关于牺牲精神与英雄理想的自我满足。
可悲的是,到头来真的只是自我满足。
如果说城镇大佬们的驱逐是可以预见的话,那么西蒙的漠视和欺凌让所有的感动和幻想,以及牢狱里一年的苦难都变成了笑话。
即便如此,毁灭的结果不是我们可怜的主人公一开始预想到的,太过于弱小和唯唯诺诺让他没有胆量直接硬刚西蒙,只能冲动之下破坏这个“恶犬”的心爱之物泄愤。
电影在之后有个非常可笑的情节:西蒙差点挣脱牢笼之后,主人公把他用狗链套住,然后给他治伤。
这个场景显然是在回应开头,主人公如何地驯服大狗。
说它可笑,是因为马切洛到这个地步,还在摇摆不定,还在自欺欺人地认为可以“驯服”西蒙。
事实上当他决定开始报复这位恶汉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不死不休的结局。
即便是西蒙在威逼之下道歉,然后呢?
你敢放虎归山么?
“相逢一笑泯恩仇”在这个以暴制暴的世界里不会存在,屈辱最终都要用鲜血才能洗清。
然而我们却也无法嘲笑主人公“天真”的期冀,希望得到尊重的背后,是对于友情和平等的渴望,而他对于西蒙的报复,也是出自当初一厢情愿的误解:以为一起犯过罪,一起蹦过迪就完成了友谊的仪式,回望起来那不过是“恶犬”的无心施舍。
《犬舍惊魂》最后的几分钟让我想到了“投名状”。
平等,尊重,友情,超额的回报,主人公对于这些的追求因西蒙而激发,也因西蒙而幻灭。
出走一圈之后,知道半生绝缘美好,只希望还能回到往常的轨道。
亲手除掉“祸害”便是马切洛重新入伙所纳的“投名状”,然而接受与否,我命并不由我。
电影的脉络和段落都相当的清晰,马切洛每次给狗梳毛的场景都像是另起一行写下小标题。
虽然《犬舍惊魂》入选了戛纳主竞赛单元,虽然电影有着令人迷醉的破败质感,但是刻意的直白与直白的刻意,魔幻现实下包裹的类型元素,使得电影在理解起来,至少在人性的隐喻方面,并没有多少雾里看花的氤氲。
纵使用言语无法精确表达,但是其中的意味,看过电影的人应该都能接收到。
但是太过明显的刻意也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同时简单直给的线索,使得在看的时候经常会产生一种“我知道你要讲什么,甚至知道下一步要讲什么,但是不怎么想听你讲”的感觉。
电影中人物的符号化之后,更变得有些模式化,男主的突出是必然和必须的,因为《犬舍惊魂》中,没有其他的焦点。
影片无比写实、同时又仿佛一则寓言,对今天意大利事实提出警醒。
男主人公马切洛Marcello开着一家宠物狗护养店,专门为动物梳理荡涤。
影片开场画面正是他面对一条凶猛侵略的大狗,一点点用充满技巧的爱意驯服对方。
马切洛身形瘦弱,工作和生活在破旧的店里,被大大小小凶猛或萌逗的狗们包围着。
在这个海滨城市的贫穷街区,他像很多人一样,还会偷偷做些毒品交易的小买卖。
他深爱自己的女儿,也遭到街区所有人的喜爱。
然而,平静的生活很快就因为从监狱出来的西蒙齐诺Simoncino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后者强壮粗鲁、依赖毒品。
被迫卷入西蒙齐诺犯罪世界的马切洛,在凶狠不可违背的西蒙齐诺逼迫下做着不情愿的事情。
因为害怕,也为了挣钱实现女儿的度假梦想,他一次又一次地承受着……直到卑微懦弱的他终于忍无可忍,在心田愤怒指引下,一步步走向血腥复仇。
影片有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却并没有被故事分散对人物的刻画。
无论懦弱胆小令人同情的好人马切诺,还是人高马大让人生畏的西蒙齐诺,都仿佛活生生立在眼前的真人。
各种关系刻画耐人寻味。
马切洛和改变他生活的暴徒西蒙齐诺的关系充满悖论。
一方面,他对这个强权朋友充满敬慕,一方面心田又无比害怕。
相比展现出的实际暴力,更恐惧的是心理暴力:面对强大的权力制作者,人们像生活在一个城堡或者国家里的大多数百姓,恐惧、仇恨又无从相对。
一个本能并非暴力的男人,在如此环境下是如何一步步被逼走上血腥复仇道路?
当他完成这一切,前方的生活却只能愈加迷失。
影片最后的结尾,男主人公坐在沙滩边上的石阶上,眼神茫然,打动人心。
人与狗的关系,也充满深意。
孤独的马切诺和狗们相依为命,倾注了满腔爱意。
而这些动物,他们在主人的关爱下,是影片中惟一幸福的群体,仿佛见证者,目睹了人类的动物行为、陪伴主人马切诺经历周遭一切。
这些狗的设定,让故事拥有奥秘氛围的同时,充满讽寓,主人公和围绕着他的环境,正好像意大利今天国家的政治社会局面。
不过,导演对政治表现并没有刻意展示,人性才是他这部影片的主题。
冷静朴实的镜头,没有任何炫技,却是无比细节和精准,呈现出一个世界末日般萧条的世界,将故事和人物都讲到深入观众脑海。
《犬舍惊魂》是一部充满力量的类型作者片,其中主演马切诺marcello Fonte深入灵魂的表演,更是让后者成为影帝最佳人物。
扫码回复片名获取汁源
世间杀人手法千百种,有搞投毒的,有玩密室冰锥刺杀的,有直接了当抬刀横砍的,有制造成意外死亡现场的,有周星驰传闻中先奸后杀,再奸再杀的,也有老天爷看不下去,天降正义的!
养狗人是个憋屈的人。
世界上到处是混蛋,我这会儿打开窗子都可以数出楼下逛街的混蛋1号,混蛋2号,混蛋3号,我很想叙述一下把这些家伙定义为混蛋的理由,呐,那家伙买水假装扫码,半天扫不出来,还好小姐姐掏钱快。
但是还是说电影比较重要。
生命里的某个时刻我们都会遇到这些混蛋,我们不愿惹事,希望事事与己无关,我们在意他人的感受。
出于道德观的启蒙教育,我们有时候会觉得事情做的太过分似乎不大好,所谓“不大好”的忍让往往发展成别人的得寸进尺,我们并没有足够的力量一直维持内心原则的底线,能原谅混蛋一次,也就能原谅第二次,这就意味着混蛋们会越来越无耻,当事情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我们也会觉得因该为了自身利益做些什么,可是到了做的时候又有所迟疑,这样的迟疑源于内心深处关于原则底线的徘徊,要么咬咬牙做个更混的混蛋,要么逆来顺受委屈自己。
可是养狗人似乎做不成混蛋。
养狗人并不是一个坏人,但是也不算是一个好人,他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有时候他人的客观评价并不代表事实。
养狗人以自己的处事方式让他在小镇里过着还不错的日子。
西蒙的出现改变了养狗人的生活,西蒙是个混蛋中的混蛋,他让养狗人买毒品然后一起嗨粉,只是引着他走上歧途,养狗人为什么不拒绝西蒙?
因为养狗人平淡如水的生活其实是孤独乏味的,西蒙的出现让养狗人的生活出现了涟漪,混蛋们总是能找到乐子,一起嗨粉的体验让养狗人误以为这是友谊时刻,生活似乎变得有趣了,养狗人把西蒙当做兄弟,西蒙把养狗人当做儿子。
西蒙在养狗人的家里看到了实施盗窃的可能性,他找到养狗人,这时候养狗人是拒绝的,他拒绝的理由不是因为这是犯罪,而是他怕这会影响到他在小镇的声誉,也就是说周围人对养狗人的看法左右他的处事观,出于这样的动机,他拒绝了西蒙。
西蒙露出了混蛋的一面,当西蒙以暴力威胁养狗人的时候,养狗人觉得还是保命要紧,要不然一分钟以后养狗人的后脑勺可能重重的被砸到墙壁上,养狗人最终选择向恶势力低头,他把钥匙交给了西蒙。
后来事情败露,养狗人替西蒙顶包,西蒙盗窃之后把养狗人家的门锁上了,这就成了密室盗窃案,谁有钥匙谁是凶手,这是很明显想栽赃给养狗人的举动。
香港电影里关于顶包结局悲凉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何况前香港电影时代还是一个讲究意气的江湖。
以西蒙的混蛋性格,等着养狗人出狱以后他的那一份早就被西蒙花完了,还好西蒙有点脑子买了一辆新机车,没有把钱全部拿去嗨粉。
养狗人愿意替西蒙顶包坐牢一方面出于义气,一面出于金钱利益的驱使,更主要的是他内心的软弱,不过面对沙包大的拳头的时候谁都会怂,西蒙从一开始就击溃了养狗人内心的原则底线,从前他愿意带受伤的西蒙回家疗伤,现在他就会愿意替西门顶包,他认为西蒙会给他属于他的那一份,他对夏威夷海滩有所向往,他对朋友有所期盼,他把这份期盼放在西蒙身上,可是西蒙其实是一个混蛋中的混蛋。
监狱是成年人的大学,出狱以后大学也就毕业了,养狗人出狱的时候估计是属于挂科补考型的。
西蒙是一个强权者型号的混蛋,这家伙身强体壮,骑着荷尔蒙感爆棚的机车,这是那种饱经世故,懂得察言观色,欺怂怕恶的家伙。
找这样的人要钱,要是没有势力基本没戏。
遇到这样的人要么你与他把酒言欢,勾肩搭背一起继续作恶,要么你比他还混蛋。
可这不是容易服软的那种角色,养狗人身体瘦弱不占优势,面对着强壮的西蒙不免心生胆怯,这时候养狗人说话的语气应该是果断利索的,不可以让西蒙看出任何懦弱的感觉,不过这也是然并卵的事情,说话多半不好使,所以要准备好肢体冲突,养狗人近战搏击多半会被一顿胖揍,最好拉着两条比特犬去,呼呼只留口水那种,有必要的时候还要借助近战武器,摔坏啤酒瓶,椅子板凳什么的,击打地方最好不要致命,但是要足够疼,一次教会西门做人,难说可以从西蒙身上炸出点油水,我打赌要是杰森斯坦森郭达去要钱,多半可以连西蒙的新机车都给抢走。
电影里养狗人去要钱的时候是好声好气的,这也符合电影给他安排的人物性格,他出于朋友的角度去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事情的发展出乎养狗人的预料,结局是养狗人只得到了五元钱的坐车回家钱。
这时候对于养狗人来说,他的利益有所损失,美好的生活期待成了破碎的梦,而且又蒙受了不白之冤,养狗人其实是起了杀心的,但是他只敢把这份愤怒发泄在西蒙的摩托车上,他砸完摩托车,立马小跑着回到家躲在被窝里睡觉,养狗人可以的!
西蒙这个混蛋我觉得实在是太可恶了,越想就越替养狗人感到愤怒,我觉得养狗人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灭了西蒙,毕竟好好商量要不到钱,那就有必要耍点手段了。
在西蒙的酒里投毒是中国比较传统的杀人手法,把机车的刹车线剪断掉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这样不免便宜了西蒙。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西蒙给迷翻了,然后绑架回狗舍里慢慢折磨,打开百科查查中国古代各种酷刑,一样一样的轮番上,上酷刑的时候最好放着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这样才刺激,最后再放出大狗把西蒙残缺的尸体吃光,这才是狗舍惊魂嘛,不过这貌似就成了一部b级片。
西蒙思来想去终于在潜完水以后和我想到了一起。
但他并不是真的想弄死西蒙,养狗人设了一个圈套抓住了西蒙,显然西蒙并不是智慧型混蛋,养狗人只是想给西蒙点颜色瞧瞧,挽回自己失去的一点点尊严,哪不知连苍天都看不下去,你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到底是要杀人还是不杀?
我帮你做主,让他自己杀自己吧!
结果西蒙自己把自己绞死了。
结尾的时候导演处理的很好,养狗人本想理智的毁尸灭迹,可是养狗人想了想又把西蒙的尸体拖到了一个广阔的地方,他嘶吼着:“我特妈灭了西蒙了,你们快出来看看!
”这声嘶吼是他对于自己懦弱狭小世界的宣泄,他发现懦弱无关善良,他发现退让换不来理解!
这是他无数次逆来顺受后爆发出来的怒嚎,西蒙的死让他惊觉他本来就该弄死西蒙,只是一直跨不过那道坎,他呼喊着,他终于成为了一个混蛋,他更像是想告诉了解自己的那个世界,这特妈才是我!
其实这不过是养狗人急于改变周围人对其看法的一种歇斯底里的举措,这家伙被压抑的太久了,从前他在小镇里活的逍遥快活,大家愿意与他做朋友,后来牢狱归来,他以为自己充满义气的举动可以换来大家的尊重,结果谁也不和他玩了。
要钱未遂被西蒙欺辱之后,养狗人觉得自己在小镇里彻底没地位了。
西蒙的死让他所有的悲屈都发泄了出来,他感受到了成为一个混蛋的快感。
这是一个小人物受大环境影响的悲剧史,也是一个软蛋因为一次意外变成大混蛋的机遇史,又是一个混蛋自己把自己弄死的搞笑史。
导演构建了一个有些溃败感的城市,给人一种现实主义的感觉,这正好和养狗人有些懦弱的性格世界相符,大量长镜头对场景的刻画展现出主角的内心活动,剧本虽然算不上精彩有趣,但是主角的表演可圈可点,要是能夺得影帝也是实至名归的。
中文名《犬舍惊魂》,意大利导演matteo garrone 马提欧 加洛尼2018年新作。
自从看了《导盲犬小Q》和《忠犬八公》,又因为家里有一条德牧,对所有关于狗的电影我都很好奇。
影片一开始把镜头对准了一头凶悍的法国斗牛犬,在狗美容师macello的训导下,给它吹风的时候狗的嘴巴随风颤抖的样子好可爱[Grin]离了婚的macello和女儿一起给狗洗澡,场景温馨感人。
然后导演用一个长镜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一个穷困破败的海边小镇。
恶棍Simon的出现打破了岁月静好的表相,他向macello 索取可卡因,并欠钱不还。
老实懦弱的macello 不敢违抗,就这样一步步被Simon拖下水参与偷窃。
当他听说贼头把那个叫唤的吉娃娃狗塞进了冰柜,他立马冒险攀爬水管回去救活了那只小狗,这个情节很感人!
但是老好人macello 并没有逃过 Simon的欺压,为了顾及女儿和邻里的感受,他一直忍气吞声。
结果是恶棍得寸进尺,macello 甚至为他背锅坐了一年牢。。。
最后不甘忍受欺压的macello 设计将Simon骗进狗笼,把他勒死了。。。
冷峻的色彩,破败感的画风,这些都是我喜欢的。
只是结尾有点拖沓,我很怀疑瘦弱的macello 怎样才把身高体重两倍于他的拳击手Simon搬到台子上的? 作为对立面的 Simon的人物性格刻画太单薄,比较脸谱化;警察办案过程显得不可信,意大利的司法审判制度这么粗糙草率?
恶人横行的文化和制度因素呈现不足,还是那种好人坏人黑白分明的思维,总体而言显得肤浅和平庸了一些。
阴翳的天气,逼仄的空间,采取一切手段试图让观者对人物产生共情,结果全失败了。导演没有把握住荒诞与现实的关系,既想捕捉人物当下的应激反应以掀起戏剧冲击,又想影射社会环境中宿命式的危机四伏以提升文本深度,结果,前者是偏激的,后者则是片面的。
C+/ 导演在叙事上以简驭繁的功力非常高超,让一个几乎架空的内敛的剧本展露出强大的“召唤”效果,并在最终的释放绵密的情感暗流。人与动物的对照虽然落俗,但是在故事推进中营造氛围以压制文本的譬喻性而突出影像的真实感同样是一种不无技巧性的解决途径,更为缓解人物的机械感提供可能。最后,谁能告诉我政治隐喻到底是啥?
兔子急了会咬人
比前两作还是好多了吧。
为了合群,人比狗疯
比《真人秀》更精进了,虽然问题还是一样。还挺希望导演继续尝试这种道德故事的。ps 男主开个直播逗狗我能看俩小时,这些神奇的脸可能是意大利电影唯一还没有枯竭的财富了吧,参见拉扎罗的主演和umbria农民们。
驯养过那么多恶犬,应该比谁都明白,你一口我一口不是恶犬的行为轨迹,我顶罪你补偿也绝非恶人的行事逻辑。人性的恶不止是关进冰箱欺凌弱小,还有无情冷漠。球场里的众人与广场上的你,与女儿深潜的水和烧恶人尸体的火。恶犬尚可挂上铁链,恶人也能锁进囚笼,最恶的是周遭的看客,将你永远推出了生活。
简单直接的故事,男主表现很出色。
这种人活着也只是浪费粮食而已,死了都不冤
7.2 人物不够有说服力。
1房间 后续有剧。2哦⊙∀⊙!原来god =dog,这样就说得通了
豆瓣简介和片名翻译(犬舍惊魂)都是什么鬼... 这个片名明明是一语多关。一个小人物的悲哀,被胁迫犯罪,最终奋起杀死了bully。可是这种充满了无奈的人生总归是因为他在寻找认同和爱。最终只有狗和女儿是无条件爱他的。男演员那种唯唯诺诺、卑躬屈膝的神态太历害了。有些特定镜头和他一人荒无的长镜太感人了。
居然没快进
意大利版电锯惊魂😂
对于那个曾经在《格莫拉》中呈现过充沛西西里黑手党文化和社会景观的加洛尼来说,《犬舍惊魂》不啻为一出与经验土壤相当隔绝,关起门来抓耳挠腮,为了拍电影而拍的视听演练。在这个从僵化概念和视听元素堆砌起来的电影中,导演显然混淆了懦弱和愚蠢两种截然不同性格,于是以陈词滥调的西西里为布景,戛纳影帝“得益”于这两种断裂的人格,而有机会在这毫无说服力但却格外动荡的戏剧人生中持续奉献着自己精湛的演技。
5.5/10 表演是成功的。然而導演想講的這個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在自絕中幻滅的故事,在刻意和手腳笨拙中走向愚蠢。
片头把猛犬驯服的情节,我以为是暗示后边的西蒙。结果男主无底线的懦弱与愚蠢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只能说他活该
强大的剧作和强大的表演。把小胆男人刻画得入木三分,男主有望拿奖~
男主好,结局好,没什么缺点也没什么可说的片子。
唯一的爽点就是男主报复害人精那段。故事的发生地是个县城吗?那么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