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整个夏天都快过完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做。
这个夏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不记得了。
就像同样不知道,这个夏天将会在哪一天,和我们完完全全地道别一样。
第一次看《蓝色大门》是在去年寒假,那个农历新年后的冬夜,偎在暖暖的被子里静静地开始播放这部定格在夏天的电影。
当台湾腔的女声传进耳朵的时候,我还多少有些不习惯。
当屏幕随着主题曲Accidently Kelly Street一起黑下来的时候,我已经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种不怎么卷舌头还黏着很多语气词的腔调了。
因为导演的真诚,因为演员的真实,更因为故事的纯粹。
整部电影真的很干净,干净得让你丝毫感觉不到画面中夏天所特有的那种湿气。
阳光是暖暖的、微风是柔柔的、天空是湛蓝的、海水是碧绿的。
男主角是那种很阳光的帅帅的男孩,甚至帅得有点不符合他那单纯平和的性格。
女主角是单眼皮,鼻子挺挺的,性格还有些刚,加之妆也很浅,除非露出笑容,不然怎么看也配不上那位追她的帅哥。
但当电影结束时,男生的帅气让人感到了从头到脚的舒服,加上那些习惯性抓腮挠头的小动作;女生的神气也永远印在了我的心中,特别是她的眼神和笑容。
这一切,都衬着淡淡的钢琴声,带着我们去回味十七岁那年夏天发生过的故事。
那个夏天里留下了什么,我们就变成了什么样的大人。
很少会向别人去推荐什么电影,因为我尊重大家自己的选择,我也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
但这部电影,我却不止一次地向别人推荐过,我觉得每个正在经历青春的人都可以来看看这部电影。
其实不必从它里面挖掘什么意义或者体悟什么思想,导演只是试图引导我们去回忆起,在生命中有那么一个夏天,让我们出乎意料地突然变成了大人。
作为一个有着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情结的人,我往往不会去评论那些让我满意的电影,因为在我看来它就是那么无需挑剔的好。
而遭到我评论的,大多都是那些不太让我满意或者让我太不满意的电影。
可是今天,在忽然感觉到有了适宜的心情和时间来复习这部放在电脑里一直舍不得删掉的、最爱的电影时,我再次打开它,以不同的方式连着看了两遍后,写下了这些文字。
算是暂时了结了我一年半以来酝酿在心中的蓝色大门情结。
【一】夏天来了,知了在树上叫着。
体育课上的两个女生坐在树下偷懒,月珍幻想着未来老公的模样,克柔闭着眼睛,却什么也“看”不到。
士豪坐在台阶上弹着吉他,月珍走过去,从他身边绕了一圈,冲着楼上的克柔,偷偷指了指他,然后,幸福地走了回来。
国歌声中,同学们都朝着国旗立正站好,月珍和克柔拿着扫把,猫着腰,偷偷看着操场上的士豪,士豪和阿勉正做着一个搞怪的动作。
大家都穿着校服,而他穿着件花衬衫,很特别,却又不那么扎眼。
克柔一直没有看清过月珍暗恋的这个男孩子的脸。
放学的时候,她等在红灯亮的时候跟上了士豪,瞥了他一眼,士豪扭过头来,冲着她笑,她直直地看着前方。
两辆单车在悄悄地向前移动,都想超在对方前面。
绿灯亮了,士豪第一个踏了出去,像风一样,和着键盘的声音,衬衫飘了起来。
于是,这个发生在夏天的故事就这么开始了……【二】篮球场上,士豪和阿勉坐着在休息。
士豪出钱赌阿勉在操场上打手枪,因为三分球或者五分球的赌局实在无聊。
绿草地上,两个人背对着背,阿勉对着蓝天高喊,士豪开始大叫着“猛男打手枪啦”。
然后,两人在绿草坪上扭成一团,闹着,笑着,头顶,是好蓝好蓝的天,还有好白好白的云。
月珍在家里玩着捡来的一个旧篮球,那是士豪曾经打过的。
她约克柔来到游泳池,两人架着椅子往游泳池里看,水很干净。
月珍求克柔去问他有没有女朋友,然后克柔大叫着“张士豪,你有没有女朋友”。
游泳池边,克柔和士豪见了面,月珍却悄悄地走了。
“其实根本就没有林月珍对不对?
是你自己想认识我吧?
”克柔没有回答他,只是喊着月珍的名字,骑着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士豪冲着她的背影喊着“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
”然后,傻傻地笑。
在月珍的卧室里,她执意要克柔戴上画着士豪的面具纸。
主题曲响起,俩人随意跳着欢快的舞步,无拘无束地笑着。
月珍从一个大纸盒里如数家珍般拿出了很多东西,都是士豪用完不要了的,还有偷拍的照片,她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淡淡的键盘声起,两人相拥着,缓缓旋转着,克柔靠在月珍肩上,脸上还戴着那张面具纸。
【三】月珍写了封信,要克柔交给士豪。
放学后,克柔追赶着士豪,士豪故意骑得很快,在街心公园停下来的时候,对着气喘吁吁赶上来的克柔笑着说“我赢了”,他以为她在和他玩游戏。
克柔把信交给他,又是头也不回地走了,士豪笑着冲她的背影喊到:“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
”信被阿勉贴在了学校大厅的地板上,训导处通过广播把克柔和士豪喊去了,克柔发现信的落款是自己的名字。
“其实根本就没有林月珍对不对?
是你自己想认识我吧?
” “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
”这次加了句:“我还不错啊。
”克柔没发话,只是站了起来,开始用鞋来蹉那张信纸,士豪起身,和她一起蹉,俩人像对默契的情侣跳着踢踏舞,俏皮的键盘声响起,还有全校同学在远处的目光。
这一次,克柔对月珍生气了,她把心情写在了涂鸦墙上。
从此以后,是士豪在放学路上跟着克柔了,克柔死劲地骑着车,如她的名字一样,那模样就像只骄傲的小公鸡,但却骄傲得让人觉得可爱。
克柔的桌子上被人写了大大的两个字“恶心”,一旁的月珍没有和她说上话。
克柔又去了体育馆涂鸦,发现士豪就在楼下,呆呆地朝着她笑。
克柔起身向左走,士豪也向左走,克柔转向右走,士豪也转向右走。
克柔忿忿地看着士豪,士豪嘻嘻地望着克柔。
克柔大步走到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士豪紧紧跟着,克柔突然转过身,朝着所有同学都目视着的国旗的反方向逼近士豪,士豪有些手足无措,收起嘴角的笑,连连向后退了几步。
“你到底想干嘛?
”克柔很生气。
“我是游泳队、吉他社,长得还不错啊,我有什么不好?
”士豪怯生生地回答。
“你到底想干嘛啊?
”克柔加重了语气。
“我就是要追你啊。
”士豪说完就笑了。
一股单纯而淳朴热烈的青春气息就这样扑面而来,让人感到有些窒息。
【四】士豪每天下午放学后都会在克柔家开的水饺店吃东西,每次走的时候,他都会冲着克柔卧室的窗户喊一句:“我吃饱回家啰。
”克柔终于忍不住了,跑下楼问他:“你到底想干嘛啊?
”士豪笑着说:“我就是要追你啊。
”克柔一字一顿地回答:“我很麻烦的。
”士豪笑了:“我也很麻烦啊。
”克柔没有再说话。
摇滚乐队的沙滩派对,俩人的第一次约会。
克柔随着节奏在摇摆,可是士豪不太喜欢,尽管他跟她说“我也很喜欢。
”突然,士豪把手上的大半瓶水一股脑儿灌完了,克柔疑惑地看着他。
士豪把空瓶子跑去递给了捡废品的阿婆,克柔笑了,第一次看着士豪笑了,美美的。
海风很大,两人傻傻地坐着,克柔突然问他:“你想不想吻我?
”士豪很害羞,他拍了一下她的手,又收了回来。
克柔躺在床上看着自己被士豪拉过的手,她去找月珍,月珍没有见她。
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每晚在马路上长跑的体育老师,她问他:“那老师想不想吻我?
”老师笑了,你们这些小孩子还没成年,不要老是想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她又重复了一遍问题,老师看着她沉默了。
游泳池边,老师抽着烟想了很久,他何尝也不是经历过长大吗?
他想找她谈谈话,克柔避开了,她赶上去牵起了士豪的手,当着阿勉的面,士豪很得意。
在师大附中男女生是不能牵手的,老师尴尬地走了。
克柔也放下了士豪的手。
【五】月珍告诉了克柔写“恶心”的人是谁,克柔气势汹汹地跑去那个女生旁边,还是像小公鸡那样狠狠地瞪着那女生。
月珍紧紧拽着克柔的衣服,生怕一放手,克柔就会冲过去打人。
克柔笑了,她是装的,于是,两个好朋友又和好如初了。
克柔在游泳池边走着,士豪在游泳池里游着,镜头随着两人的距离调着焦。
克柔要拒绝他,他反复地问着:“那你为什么要我吻你?
”克柔没有回答,她突然停下来说:“告诉我一个秘密。
”他说他很讨厌游泳,他还是处男,克柔说这些都不算。
他说他尿尿都是分岔的,于是克柔公平地交换了一个秘密,她跑上体育馆的二楼远远地对他说:“我想我喜欢的是女生,所以我根本不可能喜欢你啊。
”士豪不信她是同性恋。
然后,士豪吻了克柔,轻轻的,他问她:“你还是同性恋吗?
”“我们这样算是分手了吗?
”克柔走了,没有回答。
月珍用士豪写剩下的原子笔在本子上一遍一遍地写着“张士豪”,她跟克柔说“把水写干了他就会爱上我了。
”她要克柔带她去见士豪,克柔终究还是答应了。
在街心公园克柔留下了月珍,推着车走了,月珍朝士豪示好,士豪嘴角冲她微笑着,眼睛却盯着克柔的背影,狠狠的。
克柔半路折了回来,却已不见俩人的踪影。
士豪送月珍回了家,在家门口道别时,月珍问他:“我们可以交往吗?
”士豪很无奈地回答:“对不起。
”说完就骑着车离去,留下月珍一个人,看着他的背影。
【六】士豪在克柔家没找到她,他飙着车来到体育馆,她正在涂着鸭。
他俩推搡了起来,体育馆里回响着运动鞋在地板上摩擦出的声音,克柔很倔,俩人对峙了好一会,终于还是被士豪推倒在了椅子上。
“那你吻过林月珍吗?
”“没有。
”“那林月珍知道吗?
”“不知道。
”“要是我,我就会告诉她。
”“告诉她,我们可能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俩人开始收拾被推乱的椅子,克柔说:“如果你十七岁,你想的只是能不能上大学,不再是处男,尿尿可以一直线的话,你该是多么幸福的小朋友啊。
”士豪若有所思地,走了。
天台上,月珍搬出那个箱子,扔掉了捡来的那些东西,又把剩下的点燃烧掉。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把火熄灭了,但,东西却都已成灰。
她继续用那支笔在本子上写着他的名字,写着写着,就写成了“木村拓哉”,她哭了起来。
原来,忘掉一个人,好难。
月珍又坐在操场边幻想着张士豪,克柔打断了她,猛地吻了她一下,想说点什么的时候,月珍起身去打篮球了。
球场上,克柔傻傻地看着月珍,月珍装着没有看见她。
士豪在体育馆等不来克柔,歇斯底里了一声。
这时,克柔正坐在沙滩上,用沙子写着“我是女生我爱男生”,眼睛有点肿,脸上隐约还挂着泪痕。
士豪忍不住打来了电话,她听着听着就泪流满面。
克柔睡到了妈妈身边,“爸离开的时候,你是怎样活过来的?
”“我不知道,我就这样活过来啦。
”“就是这样活过来的,好希望赶快看到那一天噢。
”克柔似乎明白了什么。
妈妈睁开了眼睛,看着镜头,又合上了。
【七】士豪也在墙上涂鸦了,然后去参加游泳比赛,月珍看着他,带头给他加着油,士豪却在寻找着克柔的身影,而克柔正趴在教室的桌子上,脸上挂着久违的笑容,默默地祝福着他。
等她决定要去的时候,看到了没拿到名次的士豪,在那里尴尬地笑着合影。
街心公园里,士豪又穿着那件花衬衫,知了还在没完没了地叫着。
他问她为什么没有来,整个夏天都过完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做。
“但是总是会留下一些什么吧?
留下什么,我们就变成什么样的大人。
”士豪说,然后俩人看着远方,都笑了。
回家的路上,又是红灯,俩人又互相移动着单车超过对方,一边说着“我赢了”。
士豪说出了那天晚上在电话里没说出来的话:“如果有一天,或许一年后,或许三年,如果你开始喜欢男生,你一定要第一个告诉我。
”克柔笑了一下,士豪表情很认真。
转绿灯的时候,又是他第一个冲了出去。
两人欢快地互相嬉笑着,在台北大大小小的马路上肆无忌惮地追赶着,笑容灿烂得如同这夏日的阳光,融化在动人心弦的键盘声中。
“小士,看着你的花衬衫飘远,我在想,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由于你善良开朗又自在,你应该会更帅吧。
于是我似乎看到多年以后,你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仍有几颗青春痘,你笑着,我跑向你,问你好不好,你点点头。
三年五年以后,甚至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
是体育老师?
还是我妈?
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可以看见你。
”镜头移回了那堵涂鸦墙,上面写着好多重复的“我是女生我爱男生”,底下还有一行字:“张士豪到此一游/2001/I was here!
”欢快的主题曲再次响起……【终】我不想再用什么绚烂的文字来描述这部电影里洋溢着的青春,这一切,已经不自觉地写进了我在以上七段文字的字里行间对剧情所作的全景式和细节式的记录中。
除了青春和成长这个主题,还有那股懵懂的爱情,其实也无处不在,尽管片子中仅仅出现了两个不加修饰且毫不做作的吻。
但,吻很重要吗?
关于这两个主题,在电影结尾,士豪的那句表白和克柔的那段独白已经点明了,而这两段话,至今都在无时无刻地感动着我。
这部电影真的是在讲述同性爱情或者异性爱情吗?
我觉得不是,一个把喝同一瓶水都当作接吻的女生真的知道什么是爱情吗?
她还是个只有十七岁的小朋友啊。
当爱情之于她都是个难以窥视到其真谛的抽象概念的时候,爱男生还是爱女生又有什么区别呢?
而这一年龄段的小朋友对于同性和异性的一种莫名其妙的向往,很多青春片都有所涉及,我不复赘言。
对于一个没有经历过真正爱情的人,对于一个接过初吻都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的人,去简单定义她的性取向无疑是可笑的,导演也并不想以此作为噱头,都是媒体惹的祸啊。
所以我不认为这部电影是关于爱情的,但可以说,它是关于初恋的。
初恋到底是一种什么奇妙的感觉,我不知道,因为还没有真正经历过。
但如果我能够遇上电影中如此美妙的初恋,我想我一定会去用心体验。
可惜这种初恋,或许真的只可能在虚构的电影里真实地出现,我宁愿等待,或者放弃,毕竟我已经不再拥有那个长大成人的十七岁了。
除了对电影中讲述的初恋的一种向往,我爱上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感受,就是我身上所存在的士豪的那种影子,这是今天复习的时候感觉到的。
士豪无疑是个幸福的小朋友,他的世界就和他的笑容一样的纯粹,他没有什么复杂的想法,他过着他所习惯的幸福生活。
我发现我现在也算很幸福了,因为我的很多想法也很纯粹,而我喜欢这种纯粹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像这部纯粹的电影一样让人感到舒服。
但是要承认一点,我的这种纯粹已经不是与生俱来的了,而是返璞归真后的。
初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记得就没有同感,我甚至还对海峡对岸有这么纯粹的一位小朋友感到惊讶,或许就是因为当时的我真的很复杂吧。
我是多么希望我脱掉更多复杂的东西,做回幸福的小朋友啊。
过了这个夏天,他和她都会长大一点,因为有了这一次初恋。
而我也在一点一点的长大,因为我也经历过我的故事。
这部电影让我喜欢上了易智言,毫无疑问,他会讲很好的故事,这个故事对爱情的设计妙就妙在是一个帅哥低姿态地追了一个看上去不算美女的女生,如果这是个帅哥追美女或者不算美女的女生追帅哥的故事,那可就大打折扣了。
按新浪潮的讲法,属于作者导演。
记得在去年的《关于爱·台北篇》中,他用两个异国人的语言不通讲了个很好玩的故事,还是像《蓝色大门》一样,大量的重复对白的使用,却一点不让人生腻。
他不仅很会讲故事,而且很讲究,准备工作做不好,他宁可搁置自己的本子,目前手上就搁了好几个本子。
正是这种态度,让他等来了陈柏霖和桂纶镁这对电影中男女主角的不二人选。
陈柏霖后来说易智言给了他“张士豪”的性格,“如果让我现在演张士豪一定很容易,因为我就是张士豪!
”确实,他真的就是张士豪了,在他后来的爱情电影中,无论是《五月之恋》还是《关于爱·日本篇》,都已经无法超越张士豪这个角色了,这对他来说也许是一种寻求改变和突破的好路,而对我而言,则是一种无可名状的失落感了,那个张士豪是不可能再回来了,好在记忆可贵地留下了。
而桂纶镁去读了大学,好久才出演的第二部作品《经过》,她无疑是个可以如哈佛才女娜塔丽·波特曼那样走演技派路线的,所以我对她很期待,而且也相信不会失望,因为我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她的台湾腔,她拽拽的样子,她的眼神,还有她的笑容。
此外,还应该深深感谢这个三城记系列电影的策划人焦雄屏,可惜好久没听到这个系列的后续报道和作品出现了,不过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期待着它的延续。
李安先生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又何尝不是都有一扇蓝色大门呢?
不同的是,有的人的门开着,有的人的门关了。
至于这扇蓝色大门到底是什么?
导演没有告诉你,我也不想告诉你。
我只知道,多年以后,他和她,会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相见。
你有没有试过,躲在某个角落,偷偷的看某个人,害羞的把他的一切告知给自己的密友。
你有没有试过,把一个男生的名字写在练习本上,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假装他可以感觉到。
你有没有试过,在脑海里想象与某个人在一起的所有细节,却在他经过身边的时候,紧张的抬不起头来。
你有没有试过,终于放弃一段暗恋时候,一边哭,一边销毁与他有关的所有回忆。
于是我们都是林月珍,那个怯懦的,害羞的,真实的林月珍。
电影里的孟克柔,是我们希望可以成为的女孩子。
勇敢,直白,有一双可以直视任何人的干净的眼眸。
犹豫不决的时候也可以努力去寻找突破口。
隐忍的感情可以稳妥的藏好,愿意为朋友做那么多,喜欢或者不喜欢都可以大声说出来。
电影里的张士豪,是我们希望可以喜欢的男孩子。
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
帅气善良,开朗又自在。
笑起来有点小坏,又有可爱的酒窝。
喜欢重复一个问题问很多遍,骑单车,比任何一个十七岁的男生更像一个优质的少年。
可是林月珍,那个喜欢闭上眼睛坐在操场边的女孩子,却平常又普通。
像所有高中女生一样有喜欢的人却不敢表白,偷偷搜集和他有关的一切东西,用他的笔在本子上写他的名字——幻想他可以喜欢她。
可是她更加怯懦,拜托好友去表白,在情书的最后写下好朋友的名字。
你有过喜欢一个人,却害怕被拒绝的心情么?
暗恋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你怎样喜欢都不要紧,他不知道,就不会拒绝。
如果这样病入膏肓的喜欢被生生拒绝掉,那还不如继续去暗恋他。
可是他到底有没有喜欢的人?
他喜欢什么样的人?他会不会,他会不会喜欢,我?
所以林月珍退缩了,在游泳馆,她看着克柔和小士躲避教官,自己也躲进了阴影处。
她写情书给他,却不敢署上自己的名字。
对不起,克柔,可是我真的不敢——与其面对他拒绝的可能性,我宁愿承受你对我的愤怒。
于是在本子上继续写他的名字,等到他喜欢上自己的那一天。
“我们可以交往么?
”终于,她对他告白了。
男生皱了皱眉头,掉转了车头。
“对不起。
”于是我们告别自己的初恋,告别那个自己第一次喜欢上的男生,丢掉那些辛苦收集的东西,烧掉那些为他写下的文字,捡起那只烧坏掉的笔,在本子上写另外一个名字——眼泪一滴滴砸下来,洗去那些曾经层叠密布在心中的爱恋。
于是,我们都是林月珍。
《蓝色大门》已经下了很久,然后就象忘了收的衣服,一直挂在电脑的某个空间,到昨晚才把它找出来看了。
17岁的我在做些什么呢?
记忆有些模糊,但那时的我有和月珍同样的单相思,克柔类似的怪脾气。
我默默地用眼睛追随我的“张士豪”的身影;用心灵感受他所有我所能猜想到他的感受。
家里的窗等成了想他的门。
他也许知道,也许不过只是装成不知道。
直到我把这种感情完全转换成兄妹之谊,再也不为他伤感。
这是数年后的我。
现在我长成什么样了呢?
长成那个不论面对什么都麻木地对自己说“就那样就过来了啊”。
任何情感与灾难或者不幸,在时间的长河里都只不过沧海一粟。
当时不知道该怎样才能熬过的绵绵无期的绝望,最终也在多年以后被忘记了过程,一切就是那样就过来了啊。
青春期里总有着太多“为什么”。
总是会像张士豪那样白痴一样不停地问“为什么啊”“什么意思啊”。
成人后的我是不会问“为什么”的。
我无法再死皮赖脸地挖掘一个我用意志就能感受的的心意。
敏感如我甚至能用对方语调准确说出答案。
不问为什么,也许永远失去了得到对方解释的机会,永远失去了和解的机会,带着猜测,象两粒被吹散的流沙,各自哀怨的飞回寂寞的世界。
每个人都曾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带着无邪的青春笑容,用飘扬着的衬衫一角,翩跹着跨越记录曾经的秘密和青涩的蓝色大门。
以后,也许3年,也许5年,也许很多年,那道门就像道分水岭,让我们只能伤感地站在青涩年华的边上,回忆我们永久消逝的青葱岁月。
不发生点什么,青春也就这么过去了——这是电影里的那些17,8岁的少年教会我的一件事。
只可惜,把这个道理弄明白的时候,我已经老了。
老到再说不出什么来。
关于这个电影,豆瓣上有334条评论。
每一条的评论后面,都是一个个不甘心不年轻的心。
那些评论道尽了我想说的一切,看透了许多被我忽略了的细节和镜头。
可是,那又能怎样呢。
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没搞懂为什么电影名叫“蓝色大门”——过后看了影评才明白,那是道象征着青春的大门。
哦,原本属于我的那道大门,早已经关上。
我看到的,只是门上的模糊的残影。
我相信,电影里每一个镜头,都充满着关于懵懂青春的种种隐喻。
那些发光的额头,透明的嘴唇,挺拔的颈项,一切的一切,都完全符合我对青春的经验和想象。
原来那曾是我拥有的青春。
片头,出现林月珍那张精致的侧脸时我就在想,会是不是范晓萱。
很快我就意识到不可能,她也已经30了。
我们都回不去了,就算不住的往门内张望,青春就在它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不断远去。
这个春天的风格外温柔,开满了一树一树的花,美得不象是真的。
就像是每个人的青春,浅浅的,蓬勃的。
最终也会化作落英缤纷。
不做点什么,一晚上也就这么过去了——书柜里的那些电影,也就这么一点点看完了。
我看完了。
要是十年前看完该多好。
可是十年前还没有这只片子,十年前我还是盆浆糊。
十年前跟他们同年,他们用了十年,仍离大红大紫很远很远,似乎从阳光下举着花衬衫冲进了墙角。
我用了十年把波澜壮阔的未来过的静水无波。
我想像着有一天,当我看完一只这样的电影走上路口,盯着女孩子光滑如脂的脸看的时候,她走过来说:叔叔,给俺指个路行不?
人世间的大悲哀莫过于此。
我们有时间去爱的时候没有性趣,性趣满满以后没有勇气,鼓足勇气以后没有回答,回答到来时没有机会,机会来临了不懂方法,方法掌握了对象剩下一个,对象成了妻子渐渐没有了爱情,当爱情重新来临的时候,没有时间了。
蓝色大门其实只开在懵懂的最初,向左转是流沙地,向右转是修罗场,退而入电影院,是个唯一能悼念一个半小时的地方。
如果我是女生,大概也会喜欢干净漂亮的同性。
那些胡子拉碴的粗线条生物怎么可能以身相许?
愿天下LALA终成眷属,愿天下所有大叔好自为之……
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尽管周围疯狂地长满成熟,依旧会开着一朵永不凋零的花。
看到《蓝色大门》,耳边不觉响起张艾嘉的那首《爱的代价》,“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有一丝温暖的惆怅。
故事的一开始,就是一个美丽的白日梦。
操场边,两个女生,阳光明媚,暖暖地投在身上,洁白的校服上写满青春,对未来的迷醉涂在微仰的脸上。
“太阳很亮,很温暖,后来,后来我老公就推门走进来,他是那种……他,他是那种……”柔柔的台湾腔响起,将少女的心事缓缓道出,欲语还休,所有的羞涩绽放在笑容中。
林月珍所暗恋的张士豪无疑是大多数女生眼中的理想情人。
会弹吉它,喜爱运动,帅气、阳光,笑起来坏坏的,总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不过,外表的张扬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慌张。
其实,他也不过是个不知道怎么对付女生的小男生了。
影片里用重复来表现他的单纯、自信与不知所措。
“其实根本就没有林月珍对不对?
是你自己想认识我吧?
”“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
”“我吃饱回家了哦。
”“那你为什么要我吻你?
”“我们这样算是分手了吗?
”没有花言巧语,也没有甜言蜜语,只有青春的单纯与固执。
那时的一切都是简单的。
只有多年以后,我们才会迷惑“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并希望获得时光穿梭的力量,让一切重新来过。
那时,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只是,那样的时光却只能回忆了。
蓝色大门很好地勾起了这种回忆,它有意无意地滤去了课业、考试和父母的唠叨,只留下课堂上的小纸条、死党的悄悄话、朦朦胧胧的感觉这样一些让人愉悦的青春碎片。
所有的快乐都在放学后随同我们一起回家。
我们也曾偷偷地用目光追随过那个她(他),我们也曾骑着自行车穿行在风中,任衬衫飞舞,我们也曾和好友分享秘密,想办法让对方出糗,然后闹做一团……在清脆跳跃的钢琴声中,我们的回忆踏着单车穿行在台北的夏季里。
然而,最使我们为之心绕的是空气中无时不在的朦胧的感情。
林月珍小心地走到张士豪身旁,偷偷地冲孟克柔摆摆手;晚上,她拉着孟克柔去游泳池听张士豪游泳。
“看什么?
什么都看不到啊!
” “我可以听他游泳的声音。
”暗恋就是这个样子,只要能够听到他,感觉到他,就心满意足了。
月珍还喜欢收集一切与张士豪有关的东西:篮球、球鞋(他的脚好大)、周记(他的字好丑噢)、喝过的宝特瓶、泳镜、原子笔,宝贝样的收在一个大纸箱里。
“喜欢他那么久,就只能偷偷扒他的照片,拣些他的le se(垃圾),我是不是很没用?
”暗恋的忧伤不仅在月珍的脸上,也爬满字里行间。
此时,孟克柔带着脸谱与林月珍一起起舞的片段仍然停留在记忆里:青春随着音乐律动,像两头可爱的小兽,自我、自由而不张扬。
前一刻的自由自在把后一刻的忧伤衬托的无孔不入。
而更加忧伤的可能是孟克柔,这个一直在偷偷喜欢林月珍的倔强女生,一个一直告诉自己“我是女生,我喜欢男生”的女生。
此刻,她独自神伤,无言以对,眼神里写满落寞。
“我要回家了。
”孟克柔的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她有着纯净的面孔、单纯的眼神,倔强而清冷,但笑容绽开,她又显得青春、阳光。
一个单纯而又复杂的女生,不要说对情窦初开的小男生,即使是对怀念青春的我们,也是相当有杀伤力的。
林月珍对于张士豪的暗恋是可以表达的,即使她在情书上写下的是孟克柔的名字,而孟克柔却只能压抑对月珍的喜爱。
因为她觉得,“我是女生,我(应该)喜欢男生”,而“告诉她,我们可能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所以她不得不将爱人的情书投递给自己的“情敌”,不得不忍受张士豪的跟踪和固执的追求。
是的,对于这样一个不知道对嘴喝水算不算接吻的小女生来说,她怎能分得清自己对月珍的感情是友谊还是爱情。
怎能知道自己会否接受异性的追求。
所以,她想知道和男生接吻的感觉,甚至去找了无辜的体育老师;她拒绝了张士豪,将月珍介绍给他,却在之后骑车回到原处寻找他们的身影;她飞快地亲了一下月珍,期期艾艾地准备向她表白;她终于忍不住去看了张士豪的游泳比赛……影片由此带上了一丝青春的伤感。
爱情、友谊、同性、异性,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
这些,不也正是我们曾经经历与疑惑过的。
当林月珍满怀期望的问:“我们可以交往吗?
”一句“对不起”浇灭了她的笑容。
楼上的平台,她将纸箱里的宝贝一件件的处理掉,用一把火燃烧了她的爱恋。
当她又踩灭火,从灰烬里找出一些记忆的碎片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叶蓓《在劫难逃》里的一句歌词:“所有照片早已烧成了灰烬,可那些回忆怎么点也点不着。
”是的,青春的记忆,是会跟着我们一辈子的。
当克柔望着士豪的背影,Frente的Accidently Kelly street响起的时候,克柔仍在问自己:“小士,看着你的花衬衫飘远,我在想,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克柔最终推开了青春的大门,拥有了自已对未来的幻想。
结局并不圆满,但仍有希望,至少我们可以拥有那样美好的回忆。
日子如水,就这样悄悄的流过。
再回头时,你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那些纯净的天喜爱的人,那些独自爱恋的喜悦与忧伤,那些得知有人喜欢自己时的暗自得意,那些悄悄交换的眼神与移动的车轮,那些在风里飘摇逝去的简单岁月,那些曾经做过的白日梦……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重看《蓝色大门》,还能聊些什么?
答案只能是,青春。
电影里的张士豪有许多问题,接近于十万个为什么。
他不停地追问,问题如下:“你什么意思嘛”、“我有什么不好?
”、“那你为什么要我吻你?
”电影里的孟克柔,问题似乎只有一个。
她需要面对自己的性取向,它的难度,似乎大于其他两位主角人物,而十七岁的爱情,往往不需要答案(准确说呢,是十七岁也可以不必有爱情),所以她的问题,只是会以困惑的形式,继续存在。
大学时候看《蓝色大门》。
它对于我,只有台湾的小清新自然气息,街头的车阵,台北浓密的绿荫,师大附中校园操场上,永远充溢的阳光。
这一次,三亚的沙滩影院。
当我站在三十岁的角度回看这部电影,我更关注的,是青春期阶段,男生与女生的距离和速度。
距离问题,并不是长焦镜头拍摄的骑行,也不是孟克柔释放了对方可以走近的信息,结果又拒绝了对方。
距离是男与女的试探和较量。
当张士豪和孟克柔为了躲避巡查的教官,他们藏匿在衣帽架子后面,蹲踞在夜色下的泳池边。
他们漫无主题地,聊着天。
你会以为,他们已经挨得很近,下一幕你发现,他们彼此间,还隔有一段距离。
以及,对孟克柔的“主动”,帅剌剌的张士豪,更多是暴露了内心腼腆的一面,不断后退。
只有到了被拒绝明示后,他又变得不思议的主动。
《蓝色大门》泳池段落的涟漪水纹,一直影响到了后来,多年不祛。
每每我看到电影里的夜下泳池,林书宇关于友情散场的《九降风》、谭惠贞直击僭越师生的《以青春的名义》,首先想起的,就是《蓝色大门》的一池子水。
如果蓝色是忧郁,那么,它大致上还是代表了整部电影的基调,无可避免的,青春期与成长到来,莫名的,小小的忧郁。
许多人看了《蓝色大门》,会冒出一处不明白:大门可能是通往成长之路,但为什么是蓝色的大门呢。
电影里,好像并没有抛出明确答案。
有人也一度猜想,是关于开头结尾,成长以后的人生畅想罢。
希腊、地中海、圣托里尼,遥远的美好之类。
这样的描述已经远在天边,答案又可能近在眼前。
因为学校游泳馆的大门,就是一扇蓝色的铁门。
在泳池边,张士豪认识了孟克柔。
速度,是关于成长的速度,发自本能的亲密渴望与追逐冲动。
人们大致认为,由于身体发育,女生的成长速度,会比男生来得早。
这就反映在了前面说的,有着许多问题的张士豪,和只需面对终极问题的孟克柔。
单车街头出现的第一幕。
孟克柔冲“情敌”张士豪,投了“原来是这个家伙”的一眼。
然后,你寸进,我小挪。
你再进,我紧跟。
结尾,《蓝色大门》又强调,并重复了一次投入街上的比赛追赶,再以孟克柔的青春寄语,作为结束收场。
在此之前,当他们一起被教官点名,去擦拭敷贴在地面上的一纸情书。
两个人用鞋去搓踏,踩跺,又气又好笑的画面,就像在跳小步舞。
当孟克柔戴上了“面具”,扮演林月珍喜欢的张士豪,只有重温回看,你才会发现易智言设置这一幕,不只是一场女生间的游戏那么简单。
还有两次放国歌时,迅速把观众带入到校园情境。
第一次,所有人都定住了不动。
第二次,孟克柔与张士豪穿过人群,视周围为无物。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Honey就是在歌声中出场。
所有人都站定了,而他,大步向前,单挑山东,慷而慨。
好像一直忘了说林月珍,她的困惑与纠结,更像是青春的白描。
比如临阵退缩,比如把一支原子笔,写对方名字写到尽。
从暗恋到单恋,古往今来,有无数凄而美的故事,只是情深不寿。
爱情并不是单向的,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运动。
爱情是两个人的携手并肩,需要勇气,还有运气,而且,往往还有保质期。
好的三年五载,几十个年头。
糟糕的,不出十天半个月,恶语相向,伤人误己。
不修饰的桂纶镁和陈柏霖,基本上是以素颜的天然形象,出现在《蓝色大门》中。
反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当九把刀把自己设定为柯震东,就属于美图秀秀加拉腿弹簧APP一起上了,美化得得有些严重。
陈柏霖像重复什么问题那样,也不断重复着自我介绍,“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我还不错哦!
”这又是典型的男生心理:我很想认识你,但又不知道怎么循序渐进慢慢相处。
有的,只会是鼓起胸腔中的自信,推销自己。
会游泳会谈吉他,基本上已经代表了校园时代,校草级别的存在。
反观十几年后,当陈柏霖板着苦大仇深脸在电影院扮深沉,那就只能说:再见,在也不见。
村上春树说,人都是一瞬间长大变老的。
也许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你不再需要那份回忆了;也许有一天,我会突然发现我不再需要那个布娃娃了;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我们走过的脚印再也分不清哪个是彼此的了;也许那个时候,我们是真的长大了。
很多年没有长青春痘了。
很多年没有为男生坐立不安了。
也很久没有遇到值得流泪的电影了。
在北京大肆降温的一个冬夜,与一群可爱的朋友看了这部《蓝色大门》。
当片尾accidently kelly street的乐声响起,还没来得及看到焦雄屏的名字,便飞奔到洗手间,因为我不小心流泪了。
她是蔡健雅《无底洞》MV中的清纯女孩,他是《PK.COM.CN》中的清纯男孩。
近几年已很少看台湾片了,以为那不外乎是蔡明亮侯孝贤杨德昌。
但《蓝色大门》却用一种不设防的清纯,打动了我设防的心。
我们是不是越来越爱回忆了,我们是不是梦也越做越少了。
我们真切的体味到了这种纯真,只说明我们已与它渐行渐远。
原来,那些我爱过的男生都已老去,我们在各自生活里保留了想象,相互欣赏已被时空埋葬。
蓝色大门,它是每个人关于青春迷茫的出口。
时光总会强大到使我们收敛恬淡下来,如同当年叛逆的朋克女也会摇身变为温良的妻母。
就这样,我们不自知的走过,我们懵懂的挥霍,我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回望,有最平凡的焦灼。
感谢牵过的手,与错过的肩。
感谢遇见的缘分,与追逐的勇敢。
原文参见此女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29df30100beup.html
昨天晚上终于看了《蓝色大门》。
坐在树下面的两个女生,闭上眼睛透过阳光可以看见未来的幸福美好么?
贵妇人,下午茶,丈夫是自己暗恋的阳光帅哥。
这样的梦,自己有过吗?
为什么我们不敢说出来,对心上人的喜爱呢?
拉着自己最好的姐妹,去看自己喜欢的人,却在看见他回过头来的时候马上逃掉。
拣或偷到他随身的物品,带在自己身边,仿佛他在陪伴着自己。
在纸上写他的名字,工工整整,一遍又一遍。
以为这样他就会爱上自己。
是这样的么?
又是什么时候,我们和自己最爱的姐妹,交换了那个不可以告诉别人的秘密,然后在一起哭和笑,为彼此的幸福而开怀,为彼此的伤心而黯然。
帮她去表白,送情书,都是那么的义无反顾。
把自己当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使者,那种勇往直前的样子,是在自己的爱里面,从来都不可能拥有的吧。
青春,就是当你站在他面前的时候,百分之百的会逃掉,写下情书,却留别人的名字来试探,是在将与他见面的途中,反覆又反覆……他喜欢我么?
他怎么可能喜欢我?
我们可能交往么?
我们怎么可能交往?
他爱我么?
他怎么可能爱我?
夏天,海边,沙滩,阳光……海浪袭过来我们手牵着手,你抱紧我说,别,别害怕。
我,我在……想不想吻我,我问你,你说,不会是女孩子比较害羞一些么?
我笑笑,跳起来,去玩水。
你傻傻地站在我身后,黑,瘦,高,牙齿洁白……笑容融化了一切。
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我有什么不好?
他有什么不好,我又有什么好,我为什么不去爱他呢?
我是女生,我爱男生我是女生,我爱男生我是女生,我……可是她不在乎,她不再在乎我了,我这是怎么了……你是怎么活过来的?
就是这样活过来的?
好希望看见那一天快点到来……多年以后,我看见小士骑着自行车穿过蓝色大门,他的花衬衫随风飘动……一切都那么美好,宛如青春的美好,要多么美好,就有多么美好,美好,美好,美好美好。
三位少年的萌动三段没有结果的苦涩曲折 却是一段完美的成长你是否还记得自己那青涩的小步舞 虽然步伐凌乱 虽然神情拘谨 虽然身体僵硬 却又那般投入执着当时光逝去 所有都已沉寂 你已成为那挥洒自如的舞者 此时 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与自己共同笨拙的伴侣 也许你早已无法清晰的忆起 只有那模糊的情绪和身影凝结在心底的某处 呵呵 请不要过于自责 因为在我们的脚本里 除了自己 都是配角......
从同学那里看到了这个电影,随便拖着看了看,想起了我的高中时代...
好在我简单而淳朴热烈的青春里,一直有勇气面对喜欢的人,即便没勇气面对自己的心。
这片让我想掐死所有的主角除了张土豪这个复读机,大概全剧本删除重复的五百个字就够了吧,顺手给了第一条短评一个赞,我想我的青春大概是被狗吃了吧
已经有不止十个文青给我推荐这部片了 让我怎么说好呢 可能我是肤浅的人类吧 不懂欣赏了
“虽然我闭上眼睛看不见自己,却能看见你”,青春里留下了什么,我无疑会成为怎样的大人,那个时候什么都是模糊的,性别都是。
是我的青春期还没来呢,还是我早已无比苍老了?
也许看电影前耳闻太多,我没感觉到想象中的期许。
过于清新。重复而没有营养的对白,整部电影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铺垫片尾女主角在街边树下对男主说出的那段对白。。。
这片根本不是同片,是决对的正常导向,,小镁和年轻的陈柏霖太逼人了根本没注意到女二的存在,以及看得出来小镁是喜欢男人的,,,,
看完电影 就记得“我叫张士豪 天蝎座o型 游泳队吉他社 我还不错哦”。 我真的讨厌还没长开的桂纶镁 还有她的同性恋 也许是我到现在才看这个电影的缘故?
”三年、五年以后,甚至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是体育老师?还是我妈?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可以看见你。”The boyfriend and girlfriend thing。17岁的陈柏霖和17岁的桂纶镁,快10年的片子。
或许是因为没什么情怀,但越来越受不了这种腻腻歪歪的台湾青春片了。哪有什么剧情,小清新的pose一摆就有一堆土文青上来打高分,反正国内也没上映过,赞美就是这么廉价的。
从不能说的秘密喜欢上桂纶镁的气质,同样会被这部电影中的青涩所吸引
剧情在情感表达上多有冗长重复之处,这当然可以看成是导演对于青春的理解,而停滞不前的少年时光也让很多人感同身受。只不过在牯岭街之后,如此程度的技巧已经无法让我满足。
有点儿不知所云
发现张士豪的台词是带有重复性的,不得到答案就不会认输,性格有点执拗的男孩子。而孟克柔是自己都不清楚答案的女孩子。这片子好青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而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人都像张士豪一样充满勇气。
非常真實的電影 如同週遭的生活一般 91年
有些电影只适合在特定的年龄看,过了那个年岁就感觉既无聊又幼稚
NC玩意~
如果我十年前能看到这部电影该多好,那样,我会更懂得珍惜,更懂得青春的美好吧。 记忆深刻的台词:我叫张世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我很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