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内容简化来看:天生拥有自由意志(意识)的人类和发展出自由意志(意识)的AI所生活的地上世界,与电脑程序化的人类所生活的DEVA相比,孰优孰劣。
两个世界共同拥有的“国家统治”、“资源紧缺”“生存与繁殖”等问题一脉相承,它们不是两个世界存在差异的本质,关键在于:生命个体是否存在自由意志(意识)。
(人机混合体、纯自由意志人工智能机器人也符合“生命”的内涵)
(简单来说意识是心理现象)我们先来看人类心理是如何产生的:这首先与人类的认知机制有关,人类的认知机制就像一台被设计来加工各种输入信息的大型计算机,领域一般性的信息加工假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组合性激增(比如你早上的起床程序,需要排列起床、穿衣服、刷牙、洗脸、吃早饭等,这些项目又可被划分为无数小的行为),那么它在具体的情况下可做出的选择的数量无限的(3秒钟内可能的行为序列可以达到一百万种) 所以,当人或者计算机在解决具体的问题的任务时,特殊的程序设计必须对无数种可能的选择给予严格的限制,而人类心理是被设计来加工某些特殊的信息加工问题的。
而人类心理之所以表现为当前这种形式,是因为它在进化历史中解决了某种反复出现的与生存和繁殖有关的特定问题。
例如眼睛:并不是一种万能的可视装置,它只是被设计来在更大的潜在信息范围中对一小部分进行加工,比如特定信息范围内的光波、边缘和运动等。
人类有一种怕蛇的先天倾向,这种心理机制也只接受了一部分的加工信息——细长而光滑的自我推动式的运动物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种机制也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害怕没有攻击性的菜虫。
所以重点来了,我们进化成形成的对食物、风景、配偶等的偏好(厌恶)机制,也都只是对无限的潜在输入信息中的一小部分进行加工,能够激活每种机制的线索是非常有限的,它们要么是在适应器的进化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相关线索,要么就是现在环境中存在的与远古线索非常相近的线索。
(引用部分来自 David M·Buss 《进化心理学》) 而我认为这就是人类的审美来源,对音乐、图画等的特殊偏好,实际上是这些信息背后蕴含的不明确不整齐的线索被输入,激发了生命体做出反应。
所以在DEVA世界里,我认为电脑程序化的人类的自由意识是在逐步消亡的,这也可以解释他们为什么对音乐没有审美感受,因为他们的心理活动在逐步缩小,它们对信息的加工是整齐而又准确的(蛇就是蛇,不会把井绳也看作蛇),很难出现“偏好”这一类对事物模糊不清的态度判断。
从来源看,自由意志的出现还是与生命的生存和繁殖有关,它是一种高效率的信息加工方式的选择,电影中的 Frontier Setter 也是因为发展出了这种信息加工方式而有了自由意志。
那么自由意识是好是坏?
这个问题决定了对两个世界的看法,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只是信息加工方式造成了两个世界的差异,很难评判方式的好坏。
能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好方式,而两种世界的不同实际情况必然会对应不同的方式。
单单通过评判自由意志来决定两个世界的好坏没有意义。
(哇这么看来我写这篇在干吗呕又陷入了一切无意义论_(:з」∠)_) 但我们目前既然生活在地上世界,明白了自由意志不过是某种信息加工机制的选择,简直没有脸再提生命的伟大、贬低电脑程序这些屁话了,但这并不会妨碍我们依然热爱音乐、绘画这些“无用之事”(虽然产生的源头是为了有用直接效果无用,用指“生存繁殖之用”)。
我们也赞叹自然选择、生命进化的阴差阳错使我们能欣赏音乐、绘画。
183大诗人李诞说啦,生活没有意义,但生活有美。
电影结局的时候,三个不同的势力选择了三种不同的道路,自我觉醒的AI继承了旧人类的意志,前往了寻找新家园的道路,即使他的行动对旧人类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乐园的统治者认为之所以会有人叛逃乐园是因为他们对乐园的统治不够严格,继而决定选择高压统治。
而在乐园里生活的安洁拉最后选择了留在地球上。
一般反乌托邦的故事看完之后都会让人觉得很沉闷,哪怕是像《撕裂的末日》那种动作和爽快为主,HAPPY ENDING的电影,因为那部电影虽然解决掉了反派,但也就此结束了,真正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就是:你推翻了统治阶级之后,又想建立一个怎样的制度呢?
但老虚编剧的这部电影,女主角所生活的乐园其实也是一个乌托邦,最后她逃离了乌托邦,那么是否就可以说这是一部反乌托邦电影呢?
非也,影片里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着“人的定义”来讨论的,包括乐园里已经二进制化的人类,包括那个通过自我觉醒拥有了和人类一样思考能力的AI程序,也包括还在地球上生活的旧形态的人类,也就是现在的我们。
老虚并没有就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通过解读结局是可以明白老虚的态度的,不管是有人类形体的旧人类也好,还是变成程序的人类也好,人的本质并不取决于他们是否是何种形态,而是他们是否拥有感情,各种各样的感情。
男主扎里克是旧人类,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符合人类定义的代表,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音乐是他感化女主以及和AI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
而女主是生活在乐园里的,已经变成二进制程序的新人类,生活在乐园里的新人类只有不停完成乐园委派的任务才能获得更多资源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女主刚到地球时,对这里的一切都看不惯,尤其是男主所听的音乐(其实我也不太喜欢,大概是老虚的个人爱好吧), 在女主生了一场病后,在房间里听到了男主在屋外弹唱音乐,这是女主转变的第一个阶段,因为她感受到了过去在乐园里不曾感受到的东西。
第二个阶段则是遇到AI程序后,这个阶段女主的转变并没有一个明显的标志,而是渐变的,安洁拉接到的任务原本是摧毁入侵乐园的黑客,但是她被AI百年如一日的行动所感染,等返回乐园时,已经忘了原本的任务,还帮AI说起情来,与她刚来地球时一切以任务为重的形象形成了很明显的对比,这时的女主已经是一个彻底的人类了。
AI则与女主不同,他拥有一切作为人类的特质,只不过他对自己身上所拥有的这些特质感到迷茫,男主出现后对AI进行引导,终于完成了他从一个程序转变成人类的最后历程,等到AI乘坐火箭升空的前夕,男主对AI我说:“向有朝一日在旅途上遇到的家伙报上大名,就说:‘我是地球人类的末裔。
’”这男主对AI成为一个真正人类的肯定。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女主一定是留在地球而不是跟AI一起去寻找新家园?
她留在地球上不仅是因为被乐园流放而回不去了,实际上如果她愿意,她可以继续和AI过以前和乐园里一样的生活,甚至可能会比以前过得更加舒坦,因为整个飞船上的资源都可以分配给她一个人,而她却不用为了获取这些资源去拼命工作。
因为她爱上男主了!
导演在女主从乐园成功出逃回到地球之后给了一个很暧昧的镜头。
女主在把意识从机甲传输到自己的身体里后,身体跌落下来,这是男主上前接住女主,两人正好是一个拥抱的姿势。
两人抱了一会后,女主觉得不对劲,赶忙跳下来,转移话题。
对电影比较熟悉的观众会知道,导演是不会随便安排镜头的,女主设定上是个身手高超的人,她从那种高度下来完全可以安稳落地,为什么一定要男主去拥抱女主呢?
这个镜头正好安排在女主死里逃生的剧情之后,说明两人在前一段时间都觉得再也见不到对方了,而在死里逃生后来一个拥抱,正是两人已经产生感情的证明。
这是整部电影里唯一一个暧昧镜头,而且是安排在故事快结束的一个时间段里,就是为了说明女主已经成为了人类,她有了感情,有了牵挂,不会再去追求过去在乐园里那样的生活,所以她没有跟随AI一起前往宇宙旅行。
而相对的,乐园的设置则是为了凸显一种不近人情,比如把没有贡献的二进制人类强制休眠,只有有贡献的人才能获得更多资源,而在得知地球上的黑客不会对乐园造成危害后,也坚持要派遣安保人员前往地球把AI摧毁掉。
乐园的设定的确非常反乌托邦,然而故事的主要舞台并不在乐园,而是相较起来更加自由的地球上,再结合三个主要角色的成长路径就不难理解,其实故事的主题是人类的定义,而不是反乌托邦。
所以当主题明确后,各位就会明白为什么在看完电影之后会有一种谜之感动,因为目送刚刚认识的朋友孤身一人前往不会返航的旅程有多难受,这正是作为旧人类的我们才能体会到的那种感情。
电影的一部分镜头比较啰嗦,比如女主刚到地球上驾驶机甲,进入驾驶舱启动那段,其实用一个不动的长镜头就能把整个机甲的全部操作流程展示出来,镜头的光影变化反而会更好看,那段各种角度的切镜头,大概是为了展示女主的奶子和屁股吧。
而影片末尾的机战出奇的精彩,因为制作技术是3D转2D,所以既不用请太多原画师,也不用画太多时间和成本,就能做出一场非常激烈的机战来,本人看的机战动画并不多,所以只能保守的说,这是我看过的机战动画里最精彩的一场战斗了。
当然也因为技术的不成熟,人物模型的帧数跟场景动画的帧数并不匹配,人物模型的帧数大概只有二十帧左右,那个肉眼可见的卡顿是绝对到不了三十帧的,而场景动画的帧数却是在三十帧以上,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美术风格,因为最近要上映的《蜘蛛侠·新宇宙》也是人物模型帧数低的要命。
我觉得把这个问题解决之后,电影就非常完美了。
本片的创意算是把《黑客帝国》还是《星际穿越》这个选择给两极化,尽管这两者其实没有太大的矛盾,甚至还有共同点:都把地球给糟蹋了。
片子故事讲得还是挺有技巧的,不愧是老虚,一上来就把机器人给卖了这个段落堪称经典。
画面看上去类似PS3/PS4级别的游戏即时演算动画,效果还可以接受。
日本这类动画非常喜欢卖弄名词,本片类似《攻壳》《EVA》,大量堆砌毫无意义的名词,而且到了影响观众理解剧情的程度,这点儿美漫做的就挺好,一句“请说英语”就搞定了,貌似日本动画里还没有这种“请说日语”桥段?
片子的动作戏安排的不太合理,只有开头和结尾,中间应该再穿插一个动作戏,比如接触那个AI的时候,接触的太过简单了,这个设定其实不错,但是作为电影来说有些暴露成本的问题。
这也导致在解释故事背景和发展的时候有些让人昏昏欲睡。
机器人需要人类操作的设定和片子里的虚拟化社会矛盾了,毕竟让人类直接进入机器操作比手动更方便些。
声优配置很棒,还有三个大神级的打了酱油。
人物方面,男主角怎么看怎么像《宇宙牛仔》的斯派克,何况还带着左轮和吉他。
女主角的行为和身份非常不符,开场塑造的成熟特工形象在后期全给毁了,肉体尽管是16岁,但是大脑好歹也是名训练有素的成年人特工,想想柯南是怎么塑造的,所以有些为了卖萌而卖萌为了卖肉而卖肉。
不过这也是日本这类动画的卖点,反正创作群也不打算搞成好莱坞那种能全球化大卖的电影。
有个桥段好像向minecraft致敬了一下。
"喜欢"作为AI进化的契机,好眼熟的手法。
片子音乐还行,片尾曲值得一听,非情歌的动画片尾曲毕竟很珍贵。
当地球自然资源枯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故事给了我们三条解决方案,98%的人生活在虚拟世界中,2%的人在地表苟延残喘,唯一一个人,还是个AI,迈出了第三条路,探索宇宙并不评价哪条道路更好,只是觉得有意思的事,原本好奇心强,探索欲旺盛的人类选择了封闭于二进制的虚拟网络,而原本封闭于二进制的机器人,选择了向现实世界更广阔的宇宙进军
人设方面感觉有点不符合作品的主题,略先暴露的衣着感觉和主题的反乌托邦设定有点不太搭(手动滑稽)。
总得来说主题在动漫中属于比较有特色的,个人而言有两条主线: 1.反乌托邦的设定虽然在动漫领域比较少见,但针对老虚的风格来说没什么大毛病(参见心理测量者),没有幸福的自由还是没有自由的幸福安吉拉最后选择了自由。
对于之后有没有幸福的问题作者没有写下去,可能老虚只是想表达对于“乐园”的逃离过程,至于后面的剧情大概没有这个逃离的过程来的的那么有深度(也可能是受制于片长不能继续写下去2333) 2.关于拓荒者“你就是人类”的评价。
传统意义上的人类在末世的背景下,要不是去了所谓乐园追逐“无限精神”的乐趣,要不是在如今已经奄奄一息的大地上过着过一天是一天的生活,问题是,这样的两种存在还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人吗?
人在精神意义上区别与动物的标准就是人有自主独立的意识,再往后便是能够自主的追求幸福,追求美的享受,具有精神力量的存在。
相比在不知所谓的“乐园”里过着自以为完美生活的亚当夏娃们,或是在地狱中只为了生存而行苟且的现世的人们,拓荒者对于探索无垠宇宙的渴望不正是对于人的精神定义的展现吗?
他百年来不断的收集材料制造旅行宇宙的飞船,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他的梦想而努力着,宇宙就是他的精神追求,即使他旅途中湮灭在浩瀚的宇宙中,他仍然完成了他的机体在所谓错误中形成的思想所追求的东西。
而他发出消息邀请人类和他一起探索宇宙却无一人回应,仅仅一人踏上旅途,地上的人们和乐园的人们安于自己麻木的精神家园,不知成为集体意识的一部分,不知是否为人。
另外,老虚的剧本罕见的有一个happy ending。
但是作为艺术表现来说,悲剧可以给人以毁灭后的崇高感,这样的主题给一个he总感觉有些不合适。。。
什么是自由?
是个体的感受还是以一种群体或者群体制定下的标准作为判断?
乐园追放的回答是:个体。
早在人类还没有群体的时候,自由对于个体而言是一个混沌的词,因为没有参照物,所以你将是自由的,因为你只会被自然的环境所限制,而不是人的体系和标准所限制。
19世纪的大多数时间,人追寻着自由、民主、平等的过程中,那些革命者发现,个体的自由是危险的,正如同黑格尔所言,他们要的是没有权威的自由,一旦出现了权威或者权威的迹象,他们就要毁灭,最后,受够了无止尽的混乱的群体只能接受权威的再次来临,正如同拿破仑在之后的雾月政变所做的,他解除了无政府主义的雅各宾派,他要求权威和法律控制整个社会的一切,但是他留了一点自由给人们,就是他们的能力决定着他们所获得的,政府有权力保证他们的合法来源,不平等的财产和能力导致了人类的一大悲剧,人们被迫不断的机械化创造,不断的重复繁重的工作才能生存下去,绝大多数的人被一种强硬的价值体系给按在了一个社会位置之中,任何认为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人都被群体视为异类,这是一种来自于集体的无意识的认同。
这导致了我们必须提出第二个问题,什么能力才能为社会所认可?
这是一个很模糊的词语,社会的认可标准看似简单其实复杂,一个哲学家或者科学家可能创造着对人类生存有着巨大的价值的东西,但是这并不能在当代能够反映出来,那么这个价值对于他而言的价值是什么?
毫无疑问,社会可能在几百年之后发现了这一价值,并赞扬他,但是这并不表示这种复杂性是一目了然,并很快得到认可的。
而社会只会看到你做出的实际结果,并在现实之中给他们带来影响,有些人认为这不也正是一个人的价值得以体现吗?
答案或许很难得出,但是我认为那些已经被历史所泯灭的人而言,他们的一切没有得到承认,而得到承认的人是幸运的,他们用他们的理解在一代人或者几代人手中得以体现,而那些非常遥远的思想的人或许早已逝去了,连同他们的创造出的价值一起。
对于群体相处的关系之中,最好的理想就是自由与平等,而人的自由与平等两个词汇为什么不可分割?
因为这看似矛盾却实际上是“佯谬(paradox)”,同时也决定了两者之中缺少任何一个,另一个就会演化变为独裁或专制,而任何包含这两个词意的社会形式都没有体现在人类以往或当前的社会演化之中。
这代表着人类的突破还远远没有脱离群体的生存论之中,因为生存的资源的缺少导致了优秀者享受着更大的资源(片中的记忆体非常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而他们带来的价值或许对当前的社会而言确实是不错的,但是对于未来而言,就不是那么肯定了(从动画的最后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见管理者判断的无能和自闭官能),而那些可以在未来带来更重要突破的人可能早就沦为动画中变为档案的一种过去存在式。
追求自由是人的一种天性,而对于群体性而言,平等却显得更为重要,约翰·罗尔斯认为正义是一种公正的平等分配,并且肯定了分配的不平等性质,在无知之幕的社会契约背景条件的制定下,人们普遍根据这份契约来获得自身所创造的价值回报,但这种价值潜在的将一切都变成功利的,因为赌徒和狡诈者是不存在于这场无知之幕的社会契约中,这无疑对于人的价值而言是一种变相的摧毁,因为人只会为了能够使得大众即刻获利的功利而创造价值并最终得到认可,而面对更广阔的,待开发的空间的时候,人更需要的是多样性,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并平等的对待他们创造出来的事物,价值也同样如此,人需要生存,但却不是只为在群体中生存而生存,所以我们能经常知道一些人宁愿远离群体,孤独地活在一个自然环境中,他们探求的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其本身目的还是生存论,但不是一种群体生存论之中,而是一种个人自由追逐的生存论之中,所以对于人本身的历史而言,或许那些记录者才会更加清楚,而那些乐园的管理者自闭双眼,不愿意开拓更宽广的宇宙,所以乐园存在了大量的被丢弃在角落里的档案思维体,他们永无天日,代表着他们已经死亡,或者被遗弃。
这是一种对人为的制度化和标准化的高度发达社会的反对,因为群体相处的社会必然带来分配问题,这本身与乐园理想的社会是相反的。
最后机器人孤独的一个人迈向宇宙,他已经不需要群体的支持而孤独的追逐更广阔的宇宙自由,而留下的人必将继续忍受那些群体制定出的价值标准,不平等与非自由依旧存在,但尽可能的远离权威去拥抱自由我认为电影做到了,至少如同安吉拉说自己在地球上都还有那么多没有见识过的东西等待着她,尽管她的寿命有限,她也不可能见识完所有的一切,但是她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选择留下来和另外的一批群体共同生活,她是令人感到尊敬的,她做出了一个她个人意志所决定的综合判断,而这种判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来。
同时,乐园追放它带来了一个中国动画不可能拍出的一种深度,它确实有着自己的一种无政府主义,并带着强烈的反权威价值的作品。
科幻的情怀,最近很流行这么说,不过也很恰当这是部值得科幻爱好者讨论的动画电影!
剧情其实相当简单,已经基本进化到内向型文明的人类收到了不知何人发来的扩张邀请,于是去寻找源头的故事。
虽然就我个人而言内向型科技不但不会阻碍外向型科技反而会因此鼓励外向的扩张当然……剧中的人类貌似已经享乐太久,遗失了这种野心……而仍可能保留着这种野心的人没有收到邀请……真是可惜……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因为早期人类阵营间的对立和猜忌却为这种野心找到了继承者!
以下剧透一个走了不同进化路线的硅基人类!
他承载着人类的文明飞向那星辰大海!!!
作为地球人类的末裔……承载着人类终极的梦想去往远方……剧情中也有许多有趣的设定和想法值得讨论比如上传人格的世界就真的是乐园么?
大幅摆脱了对自然资源依赖的人类会更加依赖数字资源,然而比起近乎无限的人的欲望数字资源就真的够用么?
再比如内向文化主导的文明就真的有必要拒绝外向的扩张么?
又如内向文明中如何限制少数人占用大量计算资源(或者说这是人类文明的通病)?
看过的来讨论吧PS:动画的3D效果真是……有点生硬啊……还不如用2D制作呢……还有那个头发的动作也是诡异的很啊……感觉像是硬硬的一块,好像手办一样的那种……
日本3D动画的一块里程碑虚渊玄笔下的反乌托邦作品监督水岛精二曾担任钢炼,高达00的监督CV钉宫理惠,三木真一郎,神谷浩史这部动画就是2014年东映带来的一次业界革命,3D渲染2D技术突飞猛进代表着正式脱离了僵硬的动作和表情。
这次老虚的剧本既讲好了一段故事,又很好的传达了他想让观众思考的问题:人类未来的进化方向?
宇宙生命存在的意义?
人类探索欲的下降?
政府去掌控人民的方法?
高度文明下的贫富差距?
反乌托邦题材在日本动画里算是较为少见的类型了,然而这部动画很好的驾驭住了。
上面的内容都是闲扯淡其实我只想说。。。
woc这建模真棒woc这抖的woc*******woc此处可*!
此处可*!
woc钉宫病晚期的我要死了!
国内不知道为什么,聚力视频有片源,这部动画没有色情内容但是有大幅度裸露,真不知道为啥聚力有片源,想看的赶紧看,免得以后下了。
我想科幻的意义当在于此,不是预测下个世纪自然科学走向的投机活动,而是出于作者讨论问题的尺度与深度现实题材往往捉襟见肘,故而不得不跳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超越当下的物质基础,将现实中人类文明面对的隐忧,经过假想技术的引申发展,再放置于将时与空推向极限的设定之下,使当下尚且模糊的忧患显现为具体而确切的问题。
一言蔽之,科幻是为了展开并讨论终极问题而采取的极限手段,好的科幻应是哲幻。
乐园追放无疑是一部优秀的哲幻,作品一开始就摆出一副要让人格党和肉体派互掐出“人类本质”的老架势,让我止不住想起雪莱.卡根骑在桌子上二三十集的喋喋不休,而两位主角在机甲大战和卖萌卖肉之余的互相质问也始终推进着这一主题不断深入。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老虚的态度始终暧昧着,我们虽然能从字里行间的设定中了解到乐园体制所谓的超脱之下到底是怎样的虚伪和压迫,然而“爱的战士”用以否定这个“美丽新世界”的理念以及在剧情中的承担者确是隐而未现的,即便老虚赋予野狗的台词犀利的刀刀见血,但他面对安杰丽卡洋洋得意自夸时的沉默也好爆发也罢,都只是就否定而否定,野狗的存在只起着阐释、推进、深化主题的作用,演对手戏的他本身却并非答案之所在……《EFP》的第一个亮点是拓荒者:高超的技术手段,严密的组织,强大的行动能力,跨越数代传承不息的理念信仰……在主角带着观众接近真相的过程中,这样一个代表梦想与希望,集聚精英与智慧,矢志不移追求自由与远方的群体作为“乐园”的对立面逐渐丰满起来……而故事也眼看就要落入正邪两立和机甲大战的俗套。
情节急转,拓荒者以出乎预料的方式登场了,没有伟大组织,也没有英雄传承,甚至没有一个真正的人,“拓荒者”只是一段本来早已死去的命令代码,是被抛弃遗忘的星际飞船控制中枢,酷爱着音乐,在坚守遗志数百年的远航筹备中诞生了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浩瀚星空下的三个“人”,在感受这份精心营造的温馨时,也读懂了老虚的用意,他通过这样一个巧妙的安排,把一名困居于末世文明的谋生者、一台远远超越图灵测试的无机智能“生命体”,和一个抛弃了肉体作为纯粹人格存在的“人类”(呵呵,老虚一贯的“用心险恶”啊,安杰丽卡真的是人么?
)…… 开篇预设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类?
”,或者确切的说,“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人类的本质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聚首:一个熟悉但即将衰败的人,一个模糊暧昧的“人”,和一个既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人,老虚把问题推向极致,推向虚无,推向毁灭…… 故事到这一步我心怀明悟却也略感失望,走到尽头的讨论只能到此为止了吧,剩下的任务就是让男女主角珠联璧合阻击大军上演炫酷机甲大战,最后在千钧一发之际登上飞船,让钉宫理惠附身的究极萝莉和大叔带着机器管家去流浪,老虚言下之意难道是:别想了,这问题无解,是时候把手从下巴处抽出来解除思考状态,开袋爆米花吧!
然而情节再次出乎预料,安杰丽卡和野狗无法赶上即将启动飞船了,拓荒者原始代码赋予的根本任务“将人类送往太空”彻底落空…他也失去了启航的意义,僵局。
“没有人类,我无法完成使命,已经不能启程了……” “爱着音乐、贯彻仁义,能够梦见星空的你的话,不已经是人类了吗?
将我们失去的以及忘记的东西比起谁都更坚强地继承下来的,是你。
所以,踏上旅程吧!
无论在宇宙的哪个角落,你都可以昂首挺胸自报家门!
你就是地球人类的后裔!
” 这就是老虚的答案,最纯粹而彻底的,无法被混淆的答案——自我束缚沦为或自身或彼此或它者奴隶的生命,无论再怎么像“人”也不过行尸走肉:爱着音乐贯彻仁义追求自由与远方的精神,无论栖居何物,哪怕只剩一堆废铜烂铁,那也是“人”之所在。
人类,从我们开始“认识你自己”起直到现在而穷极未来,从根本上能够以本体论的方式定义吗?
在这个意义上对“人”的追问被老虚导向极致后自我消解了,然而他并没有抹杀这个问题,他升华了问题……他这样问了,无论可否定义,这样的定义对我们重要吗?
人类存在的意义能脱离存在而存在吗?
如果可以它比存在本身更重要吗?
…… 这份不安与焦虑在人类文明的每一时刻都不断被体悟思考着,但也被认为毫无意义,因为无论渡过了怎样的困境威胁文明与存在,曾使得二者不可得兼,我们都能将二者调和到一个合适比例来应对危局,开启下一个纪元…… 然而这份不安绝不能从幸存者的心中熄灭,逃避了这份痛苦的我们将会失去复苏它的力量,在自保本能的驱使下日复一日此消彼长,直到一天,人类终于得以长久的存在着,人类却也彻底的死去了……
看到是3D转2D的做法我就猜到后面有各种炫酷的模型大战,到后面果然是有了一段长度不短的战斗,说实话就算提前预料到的情况下还是感到惊喜了,导演用了非常少的演员(有台词的角色加一块不超过一只手)和一堆模型来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太空空战加地面陆战,丰富的细节设定,对特效和颜色的把握既精彩又不瞎眼。
我不会说前几天看3D版的圣斗士。。
特效是炫,就是闪的我还得倒回去瞅瞅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再加上毫不做作的表演让人感到非常满足。
然后想说说小F这个机器人,一个比人类还人类的AI,拥有许多现代人忘却的东西的存在,一个喜欢棒球帽,听老摇滚乐队还自己写曲子的家伙,背着木吉他对别人说一起去银河的尽头吧的可爱的家伙,一个理解了好多人类自己也不明白的所谓“仁义”的家伙,他有着人类除了务实以外的很多浪漫的东西,梦想,带着大家去银河尽头找新家,尊重他人想法,没有强迫任何人,仁义,拯救他人于困境,热爱生命,比所有人更努力和认真的生活着,为了一个目标默默工作上百年。
人类的定义很模糊,谁能说小F只是个AI,谁又能说生活在diva里存在记忆体里的东西就是人类呢。
如果说人类真的只能死绝了,那么我也希望是这样一种精神能传递下去,哪怕他变成废铁在宇宙漂泊,也好过所在虚伪的壳中安于现状。
0人加入的方舟,回到肉体的人,在黑暗的宇宙中大声唱着歌的小F,我真的不会说谁对谁错,这三件事在现代的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所以只从个人随便说两句的话,我只想认真快乐的活着,如果有一天真的有这么中二的事情发生了的话,我也想背着吉他大喊:去银河尽头吧!
P.S 最后片尾曲配合表演太尼玛治愈了,老虚绝逼是第一部假装从良续集露出原来嘴脸的套路(╯‵□′)╯︵┻━┻
我家三木唱歌了!!!!!看完一个月之后剧情基本忘光,只有三木拿着吉他在月光底下唱歌的样子还是和往常一样
我想起了老虚那张戴墨镜抚摸女主模型的照片恩。。。有内涵有场面而且都表现出来了,是非常不错的剧场,但是剧情果然太顺水推舟显得偏弱。老师您终于还是败给了岁月,败给了这个商业过度的市场啊,就算我是粉但还是得减分。
……并不好看啊
现在都流行反科技的设定呢...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有人被算法支配的现实...尤其现在的运动穿戴/监控设备概念..."被算法数据驱动的人类"...
很平实的剧情,平实是褒义词。奈何美术和配音以及音效真的完全下线,不是说不好,只是觉得配这种剧情还是欠缺。总之实在没办法说是佳作。再配上萝莉大叔这种刻板角色真的把整部片子拉低了一个档次,同热评说,属于有潜力的作品。唉,又要去买模型了。
不是特别像老虚的本子因为一个便当都没发。极其克制的感情戏好评,精简机战戏好评。虽然本可超神的设定因为前后不太平衡的展开(乐园铺垫单薄)而失去了部分光彩,但宇宙乃最后边疆的终极情怀一出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男主几乎是照着大镖客时期的东木爷爷画的,人设帅得把钉宫戏都抢没了...
略无聊
前四十分钟我在想:承认分歧即是理解。人企图把所有自觉的智慧个体都要归入自己的种族,这是七宗罪之一的骄傲。宇宙叙事的魅力何在?外星智慧生命的意义,便是能真正提供把人作为一个类的他者,这时候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反思才能上个新台阶吧。后面的时间我在想:这人设,这摇晃 ,(ˉ﹃ˉ)……
无聊
@2014-12-11 13:27:42
莫名其妙,作画也不好,没看完,也不明白她露点是为了什么
人物、背景、画面设定都很不错,剧本欠打磨。
没有新意。完全没有老虚的特色嘛。
每个点都蛮有意思,就是都太中规中矩了
这个片子真是太黄了。
女主好性感
<樂園追放>雖說是反烏托邦,但是講來講去就是資本主義極致化的烏托邦。因為這烏托邦長得太像美國,本來應該探討反烏托邦的深意也就因為現實早就體會過而淺顯了。倒是用機器人探討"人類"精神的定義,以及寧願孤獨也要追求自由的意象挺好的結尾本來還覺得有點意味深長,不過被片尾曲後其實不是很必要的
4分30秒,女主一换衣服,我就知道是你,虚渊玄。节约了50分钟,开心!
不错的制作讲了一个单薄又索然无味的故事,很浪费阿。AI是唯一的亮点了
但凡看过之后略有感怀的,都算是好电影了。在人类真正的灵魂上天后,地表人类必将趋于灭亡,数字人类必将成为一个恐怖的乌托邦,只有真正的灵魂能问自己: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只是,片方为了不过于肉体化,给安吉拉准备了一套奇奇怪怪的行头,在我眼里,一套紧身衣足矣,即符合剧情,也更满足观众眼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