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心之石

Hjartasteinn,同心石,石沉心海(港),青春寂光物语(台),Heartstone

主演:巴尔德尔·埃纳尔松,布勒·辛瑞克松,迪尔娅·瓦尔斯多提,卡特拉·尼亚斯多提,约妮娜·索迪斯·卡尔斯多提,兰·雷格纳斯多提,妮娜·道格·菲利普斯多提,斯

类型:电影地区:冰岛,丹麦语言:冰岛语年份:2016

《心之石》剧照

心之石 剧照 NO.1心之石 剧照 NO.2心之石 剧照 NO.3心之石 剧照 NO.4心之石 剧照 NO.5心之石 剧照 NO.6心之石 剧照 NO.13心之石 剧照 NO.14心之石 剧照 NO.15心之石 剧照 NO.16心之石 剧照 NO.17心之石 剧照 NO.18心之石 剧照 NO.19心之石 剧照 NO.20

《心之石》长篇影评

 1 ) 青春期的爱情

作为2017年台北金马影展的影片之一,在台北的新光影城上映。

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时长表现出了很多东西。

但影片所要展示的最大的元素应该还是青春,同性。

影片中的索尔和克里斯汀是正在青春期中的好兄弟,索尔为自己迟缓的发育暗暗羞恼,并且还暗恋着一个女孩——贝丝,而克里斯汀也在悄悄地喜欢着自己的好兄弟。

克里斯汀的举动让我伤心,他悄悄地喜欢着索尔,并且不余遗力地帮助索尔赢得贝丝的芳心,当他们住在同一个帐篷里,贝丝与索尔睡在一起时,他早上悄悄地醒来把自己沉在水里放声大哭,爱得隐忍而悲哀,当他发现索尔与贝丝过夜时,他独自跑到马厩里痛哭,并且在绝望的时刻里开枪自杀。

主要的故事情节并不是靠同性之爱抓住观众的眼球,电影也在有意得去呈现客观的环境,克里斯汀的爸爸大伤了朋友的爸爸,因为那个人是个同性恋,这就间接表明了克里斯汀艰难的处境,其他的孩子也经常嘲笑他和索尔,虽然他们脱口而出,但是给敏感的克里斯汀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尤其是索尔也察觉到这种感情因此疏远他,这都成为压垮他的稻草。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而胆怯,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和关怀,无论是索尔还是克里斯汀,他们都成长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环境里,索尔缺失父亲,母亲因为同其他男人处在一次也让他们姐弟三人抬不起头来,克里斯汀的爸爸脾气暴躁,母亲软弱善良,毫无疑问父母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是却不知道怎样与孩子沟通,让他们如同自然界中的动物一样自由生长,只要成长为一个身体健康,充满力量的男子汉就可以了。

这让这些孩子们虽然看似健康,但内心却充满躁动与不安。

影片的最后索尔悄悄看望自杀未遂的克里斯汀,并且轻吻了他的额头,我想这个吻里可能包含着太多意义,有友情,有爱情?

青春期里本来就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当索尔飞跑到海边,看见一个孩子钓起了丑陋的鱼,没有像故事开头那样残忍地把鱼踩死,而是放归大海,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影片戛然而止,我也不知道索尔在想些什么,但是我相信克里斯汀和索尔德未来一定会比现在好,这就足够了。

 2 ) 留黑

大段的漆黑的畫面,只能盯著自己的臉,在瞬間變成鏡子的屏幕上。

這是導演故意為之的「留黑」吧,如果說留白是為了放空,那麼留黑就是審視自我了想不出還有比愛與自然更強大的治癒能力,但是前者需要除自己以外的個體參與,太多的傷神耗時,自然就可愛很多,永遠在那裡給予我們神奇的體驗。

而冰島,更是自然中的極品,去過就會讓留在那裡不再回來成為人生的終極目標,長長久久的念想有時候,會忽然萌生一些對自我的認知和感悟,而當用文字記錄下來時,忽然發現早已有人曾經如此評價過自己。

有人對自己的認知更先進,是幸還是不幸風光片也是不錯的選擇compete with nature, no one can win

 3 ) 从没觉得冰岛人像是剧中描述的这般保守

这个月初在冰岛旅行时,本打算在雷克雅未克一间艺术电影院观看这片子,结果却因为时间安排不当而错过。

作为残酷青春题材再加上同性话题,这部导演处女作长片本可以有许多噱头,然而导演基本摒弃了好莱坞式的戏剧冲突手法,整个剧本像是无数个生活琐碎细节拼贴而成,观感上缺乏所谓的高潮,也没有赚人热泪的突出场景,除了在悬崖边上惊险的一段。

剪辑似乎存在一些问题,没能将角色情绪连贯起来。

不少场景前后衔接过于随意,看不出任何戏剧发展的脉络,太过琐碎稍显冗长的篇幅(全片近两个小时),呈现出生活流的真实感,当然这也是欧洲艺术电影的风格。

可惜导演没能展现出任何突出的作者风格来,如果动物的场景拍得更丰满些的话,隐喻味道就自然出来了。

另外,在这个冰岛小镇上,民众对于性倾向和作风大胆的女性竟然抱着如此态度,这是令我最诧异的一点。

因为我刚刚游历完冰岛回来,我从没觉得冰岛人的思想会如此保守,也许是导演在编写剧本时有意而为之。

至于让我感同身受的莫过于剧中对冰岛自然地貌和荒凉风景的描绘,山峦、河流、湖泊、草地的模样,全都跟我在旅行时亲历的丝毫不差。

而这些自然风景倒是跟剧中人物的心理与情感变化契合得不错。

这算得上是影片给我最大的满足。

 4 ) 愿你被放逐大海

索尔和克里斯蒂安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好到身边的好事之徒会揶揄他们为情侣。

在两位少年间青春期的情愫正在萌发。

一个家庭中父亲角色缺失,女性家庭成员的性早熟影响着他;一个父权中心,父亲有暴力倾向,鄙视同性恋者。

于是,常常有孩子们偷偷离开家,在路上相伴着的黎明与深夜,画面中总是有着低照度的冷峻。

索尔家中有个浪荡的单身母亲(索尔心血来潮钓上的一筐鱼被她搁置在门外腐烂),一个强势吵闹的姐姐(会嘲笑他在被窝里手淫)和一个爱写诗画画不被家人理解的小姐姐。

索尔和镜子里的自己尝试亲吻,把梳子上的毛发放到下身来弥补未发育的缺失,克里斯蒂安会温柔地帮他化解别人对他的嘲弄(被脱裤子扔外面,游泳,尿床),他暗恋一个女孩,克里斯蒂安就帮他玩抓人和婚礼游戏促成他们。

两个女孩和他们玩真心话大冒险时,欲盖弥彰地回避心中的目标,选择和对方亲吻,这起哄了旁观者的欲望,也起哄让克里斯蒂安和索尔亲吻,索尔不在意地执行,却让克里斯蒂安反倒生了闷气。

四人行偷马野营,却两两各生情愫,五味杂陈。

克里斯蒂安清晨将全身埋进浑浊的池里大喊发泄,水外却空荡无声。

他面对着父亲的暴揍,镇里长辈的丑闻前鉴和同龄好事者对亲密画像的嘲讽,就像孩子们钓上石鱼后鄙夷的踩踏, 像被豺狗咬过的羊被无情射杀。

他们本无错,却被逼得只能断脚而飞。

克里斯蒂安有靠近悬崖的轻生冲动,最后被其父亲教唆下悬崖的却是索尔。

悬崖失手回温的那个紧紧的拥抱,是克里斯蒂安对父亲的厌弃和对爱的唤醒。

幸好,克里斯蒂安躲在马厩里自杀未遂,得到了索尔翻窗来的一个额头吻,这或许是这位笨拙朋友最大限度的温柔。

希望克里斯蒂安像结尾的那条石鱼被放逐大海吧,再也不要被打捞被唾弃,被世人惊扰。

 5 ) 心中若有石,方知其轻重

刚看完了《心之石》,北欧风,静谧又冷峻,一群青春期萌动的孩子,绝美。

影片从片头的一群男孩钓鱼开始,片尾又以一个小男孩钓鱼结束,而两次钓上来的石斑鱼却有着不同的命运,片头的它被男孩们踩死后被Thor丢进海里,片尾的它被小男孩骂了几句后被丢入海里获得重生。

Christian便是那石斑鱼,在那样的环境里,他不被人们接受,加上父母长期的吵架,公开出柜后的事例带来的恐惧,Thor不理解并与其他女孩在一起,他绝望了,他歇斯底里地哭,却无人理解。

他对Thor的喜欢从一开始的调侃打闹,过渡到默默注视Thor与其他女孩的互动,最后以认真的一个吻结束么,这份情感应该会一直延续下去,至于它是什么形式,已然不重要了。

影片中的Christian应该是自杀过三次,第一次在帐篷过夜后,独自一人走到那小湖边,然后慢慢走进湖中心,把头扎进湖中,泥沙涌起,污浊翻腾,直到最后,他才猛地从湖中仰起了头。

第二次是在悬崖边,面对父亲的施压,和周围人异样的态度,他走向悬崖,闭上了眼,呼吸短促,忽的一声,被父亲拦下才终了。

第三次,是在马厩里放声大哭后,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做了什么,之后再次出现是以一个在异地医院里的病人这种台词穿插在影片中的。

Christian无疑是我最心疼的人,相比Thor,他承受的要多得多。

Thor,他倔强又害羞,对于性这种陌生的东西,他充满了青春期男孩的好奇和兴奋。

然而这种冲动,造成的一系列事情,却给Christian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面对家庭的破碎,好友的奇怪举动,他困惑又恼怒,凭什么,他要承受这一切,凭什么他不能安安静静地抱得美人归。

结束Christian和Thor,再来看影片本身,影片中很多人不解的是,有些片段,或者说,大部分片段,着色基调是很深又很暗的,有些就是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得到或急促或扬长的低语,有时候只能听到在床上翻身所引起的被褥摩擦的声响。

影片本身就不是喜剧片,加上同性恋这根线由始至终贯穿,基调是哀伤的,甚至是悲痛的。

整体很协调,拍摄风格极美,有些场景截图完全可以说是摄影作品。

不过,两个小时的片子,对于我来说有点长,中间断了一段时间,并没有连续完整地看下去,或许一开始就知道是悲剧,所以才不忍心看下去吧。

最后,表白结尾Thor给Christian的额头吻,以及颜值爆表的Christian。

心中若有石,方知其轻重。

 6 ) 孤独患者

男主看起来就像是个十二岁的小朋友,但片中应该也没有多大,所以啊我觉得冰岛的小朋友太孤独了吧,那种冰冷黑暗的色调,让我不得不拉上窗帘,有的镜头还是还是看不清,冰岛好美,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冷感

冰岛真的好美我只在世界地图上看见过并记住过雷克雅未克,好像以前也看过冰岛的电影,这是第一部想写点什么的片子北欧性观念开放,家庭婚姻关系淡薄,离婚率很高,所以孩子们显得太孤独了,经常看北欧的片子的少年都是单亲家庭,有父母要么父亲会打人,要么母亲是醉鬼

索尔开开心心钓上来的鱼给母亲,结果母亲把它放臭让他扔掉

他沉入湖里哭的时候太揪心了克里斯蒂安沉入湖里哭的时候,还有他父母打架他跑到索尔家里找他却发现他去了喜欢的姑娘家里然后在黑暗中痛哭的时候,都太让我心疼这个男孩了。

这是有的短评写的,真的写的很好"克里斯蒂安是那条因为与众不同而被打死的石鱼,是被豺狗咬死的温柔无辜的绵羊,但也是那只咬断双脚逃走的海鸟,也是最后那条被丢进海后,翻转过来,尾巴一摆,最后游向幽暗海底深处的与众不同的石鱼。

非常喜欢片中与世隔绝暗无天日的北欧小渔村,极寒极夜的高纬度环境,少年们性觉醒的美和痛,阴郁冷峻"

索尔就像他生命里唯一的阳光"石鱼是鱼中的异类,不是被伤害就是被孤立,其它生物都不敢冒险与之亲密,像极了克里斯蒂安,也像极了我们。

""就只看到了爱…看到了我最喜欢的画面,看到了美和痛,看到了光影背后的沉默少年,躲在阴影里的阿多尼斯……逆光的反射,空荡的白色和青紫色,暗红色的深夜,喘息声和黑暗交织,深色的海浪不断拍打,一种别离,被丢回水中的石鱼,游向深处……"

我觉得,也许是克里斯蒂安的爱太强烈,所以索尔也动摇了,他会去偷偷看那副画,他会打回去辱骂克里斯蒂安的红毛小子,会在知道克里斯蒂安自杀怅然若失,会在他父母不让他见他的时候发疯,也会用小计谋偷偷爬上他家的窗子,坐在床边握着他的手,会在逃离前,温柔的吻他的额头

只可惜结局也许克里斯蒂安真的要搬去雷克雅未克也许不会也许他们永远也不会再见面这都是未知的了P.S 这种冷感的片子太戳我

有机会想去世界各地看看啊

 7 ) 黑

黑,真TM黑,虽然这种几乎全场黄昏/黎明的末日余晖采光对角色的塑造蛮带感的,但是对观众的忍耐力也是不小的挑战,我分分钟都有撕开屏幕的冲动于是在这种暗戳戳得冰岛鸟不生蛋的背景中,一群熊孩子的青春期探索以一种野生的状态呈现,仿佛末日的挣扎,又仿佛初生的无畏,至于小克到底是不是gay并不重要。

说冰岛鸟不生蛋是因为真的太黑了,小克自杀后的那段短暂的阳光中的渔村是真的很“原生态”,蓝天白云清水绿山的冷冽北欧,我突然想天天都生活在自然保护区里果然不是我滴菜啊

 8 ) 最后一只石鱼。

冷峻沉暗,却又清新凌冽的冰岛风格。

美得让人压抑。

Thor和Christian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北欧乡村中相伴成长,是每天都要见面的好友。

是,Christian想放生误钓上的石鱼Thor帮助保护它;是,会踹废弃汽车砸掉车窗一起搞破坏;是,Thor喜欢一个女孩子Christian会尽其所能帮他追到手;是,为了帮Thor在他女朋友面前保住面子,Christian会做很多不想做甚至做了会被父亲暴打的事…… 他们是这样要好的朋友。

但也是,Thor因为年纪尚小没发育成熟被同伴在泳池狂扯泳裤嘲笑时,Christian一把推开两个小鬼大喊“别惹他”;也是,Thor的姐姐要求两人化妆后相拥静坐为她提供画画素材时,Christian对Thor克制而浓郁的眼神;也是,在湖边帐篷里Christian鬼迷心窍与Hanna亲吻抚摸后惊慌不安却在Thor握住手时立刻平稳下来的心脏;也是,Thor被Christian的爸爸强制要求在悬崖上掏鸟蛋拉绳上升时,突生意外险逃坠崖危险后Christian牢牢的拥抱;也是,被出柜被Thor无意地推开被看见Thor与女友的亲密后痛不欲生在马厩里崩溃选择自杀的Christian……他们也是这样一个苦苦暗恋一个不知如何面对的微妙朋友。

看过很多LGBT的电影,似乎都逃脱不了“克制”二字。

大面积的“留黑”虽然快要让我眼瞎,但看到屏幕里自己的眼睛,仿佛突然看清了自己,也着实贴近故事情节。

禁锢下的浓郁更加戳心,但也更加压抑,就像湖边露营的那个早晨,Christian穿条内裤走到湖中央,深吸一口气后闷头砸入湖水,在水中无声地呐喊着。

他们是否成长了?

其实我无法判断,因为成长实在抽象,每个人对成长的定义也不同,唯一确定的是,他们不复初始的单纯,装了太多心事,变成了正宗的致郁冰岛人。

是的,在这个几乎处于上帝视角的国家,国民患抑郁症的概率却十分高,大概是,活到了一定的高度吧。

我猜那晚Christian在马厩里,眼前不断闪过的是那条被人踩死的小丑鱼、那只被绑住只能自断双脚选择自由的海鸥、那些被豺狗咬过不得不击杀焚烧的绵羊……异类,生存或是毁灭?

自杀后的Christian抢救了回来,被父母关在家里,拒绝Thor的会见。

Thor爬窗翻入Christian的卧室,得知他要搬家,听他说“没事的,一切都会好的”,Thor还说会去新家看他,Christian缓缓地答应了。

此时Christian的妈妈发现儿子卧室门反锁害怕他又自杀,吓得立刻锤门,Thor必须要走了。

Thor在Christian的额头印下一吻。

石鱼被钓起后依然不太讨喜,孩子却只是骂了句脏话,然后把它抛了出去。

沉啊沉啊沉啊……石鱼突然抖动尾巴,灵活地翻身游走了。

 9 ) 关于青春的一切——宝贝

昨天在TIFF看了这部电影。

冰岛太美了。

它能让你仿佛置身其中,撒欢的快乐、天地间的孤独、成长的阵痛。

成长首先是经历情感。

Thor的姐姐为他和Christian化了妆,让他们相拥着并做了一幅画。

这导致了镇上的人的碎语。

Thor有一次差点从绝壁上掉下,Christian又恐惧又激动,抱着他在悬崖边站了好久。

但Thor开始躲着他。

这两个都是在缺失父爱中长大的脆弱的孩子。

直到当面对死亡,他们才真正理解对方的情感,那是怎样的爱并不重要,是爱就够啦!

所以最后,Thor在Christian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

首先关于“小丑鱼”的意象。

影片的开场,几个孩子在海边钓鱼,钓到了一条小鱼,孩子们觉得那条鱼又小又丑,于是把它踩死了。

而影片的结束,Thor看到一个孩子在钓鱼钓上来一条小鱼颇为不高兴。

但他把鱼放回海里了。

蓝色的海水里,小鱼又开始游了起来。

如果你不是人们所期待的样子……人们咒骂你欺辱你甚至想要摧毁你……然而那些钓上来的肥美的大鱼,它们也只是在空气中腐坏掉了。

然后关于动物的尸体。

影片中的人似乎非常残忍。

杀鱼、鸟、羊。

以及被烧焦的狗。

最后关于Thor的姐姐。

她每晚都要在餐桌上读一首她做的新诗。

尽管通常家里人并不能理解,并时常加以嘲讽。

她敏感并且柔软。

她不像大姐那么激烈,但她内心的力量能够带她超越普通的众生。

在她为Thor和Christian做的那幅画中,只有两个男孩的美好。

眼神的流转,肌肤的碰触,激越的心跳。

我想起来在看《春光乍泄》里伟仔与哥哥跳舞的画面。

在那里,我只看到同性恋与异性恋的相同,就像戏里戏外的乡愁,戏里戏外的关怀。

戏中人记得一座遥远的瀑布,戏外人记得,在一串冰冷的胶片上,曾留下一缕美丽的春光,它或许会在潮湿和阴暗中斑驳,但永远不会被抹掉。

影片中孩子们常会做些傻事,让人不禁笑起来。

但影片整体基调是忧伤的。

尽管导演并没有很刻意地去刻画成长中的痛苦。

或许因为冰岛太美了,男孩女孩们的年华也那么美好,而美的东西总叫人悲伤吧。

当下的我看到Christian自杀的时候觉得有些矫情。

但再想想曾经的自己。

念大学的时候,常常跑到南京大桥上非常悲伤地甚至是绝望地,想要纵身而下。

如今想来……

 10 ) 关于青春的一切——琪琪

冰岛太美了。

它能让你仿佛置身其中,撒欢的快乐、天地间的孤独、成长的阵痛。

成长首先是经历情感。

Thor的姐姐为他和Christian化了妆,让他们相拥着并做了一幅画。

这导致了镇上的人的碎语。

Thor有一次差点从绝壁上掉下,Christian又恐惧又激动,抱着他在悬崖边站了好久。

但Thor开始躲着他。

这两个都是在缺失父爱中长大的脆弱的孩子。

直到当面对死亡,他们才真正理解对方的情感,那是怎样的爱并不重要,是爱就够啦!

所以最后,Thor在Christian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

首先关于“小丑鱼”的意象。

影片的开场,几个孩子在海边钓鱼,钓到了一条小鱼,孩子们觉得那条鱼又小又丑,于是把它踩死了。

而影片的结束,Thor看到一个孩子在钓鱼钓上来一条小鱼颇为不高兴。

但他把鱼放回海里了。

蓝色的海水里,小鱼又开始游了起来。

如果你不是人们所期待的样子……人们咒骂你欺辱你甚至想要摧毁你……然而那些钓上来的肥美的大鱼,它们也只是在空气中腐坏掉了。

然后关于动物的尸体。

影片中的人似乎非常残忍。

杀鱼、鸟、羊。

以及被烧焦的狗。

最后关于Thor的姐姐。

她每晚都要在餐桌上读一首她做的新诗。

尽管通常家里人并不能理解,并时常加以嘲讽。

她敏感并且柔软。

她不像大姐那么激烈,但她内心的力量能够带她超越普通的众生。

在她为Thor和Christian做的那幅画中,只有两个男孩的美好。

眼神的流转,肌肤的碰触,激越的心跳。

我想起来在看《春光乍泄》里伟仔与哥哥跳舞的画面。

在那里,我只看到同性恋与异性恋的相同,就像戏里戏外的乡愁,戏里戏外的关怀。

戏中人记得一座遥远的瀑布,戏外人记得,在一串冰冷的胶片上,曾留下一缕美丽的春光,它或许会在潮湿和阴暗中斑驳,但永远不会被抹掉。

影片中孩子们常会做些傻事,让人不禁笑起来。

但影片整体基调是忧伤的。

尽管导演并没有很刻意地去刻画成长中的痛苦。

或许因为冰岛太美了,男孩女孩们的年华也那么美好,而美的东西总叫人悲伤吧。

《心之石》短评

同志就像拥有独立频道的巨鲸,要找到相符的伴侣可能需要花费一生,他们的追爱过程更纯粹,更简单,但辛苦也是成倍增加。

5分钟前
  • 冴木
  • 还行

用两个男孩的性觉醒意识来表现青春期的一体两面,男孩的成长不是借助于对自身和对异性的认识,而是同性之间的差异给予心灵的成长。拥有北欧电影一贯的清新脱俗和冷峻残酷。

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适当可以再看一遍:早期观影(2025-4-26)

11分钟前
  • 惑的灰色偏执
  • 推荐

风景真美…

12分钟前
  • 云中
  • 较差

北欧很喜欢拍摄青春题材了。

15分钟前
  • 傻不傻666
  • 推荐

我爱过,不知道你是不是也一样

17分钟前
  • 天亮说晚安
  • 推荐

this gets personal

18分钟前
  • 马克爱马克
  • 力荐

那一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我們也好像瞬間變得蒼老。

23分钟前
  • 多面体
  • 还行

封闭环境里成长的苦痛,是抛你上岸,捆你双脚,却唯独留你一颗心,细腻且丰满,每一秒用来感受自己的羸弱。

27分钟前
  • 基闹
  • 力荐

整部片子1/3处在全乌漆嘛黑,1/3处在半乌漆嘛黑,基本只能欣赏手机屏幕里我自己的大脸,主要是对那个金发小帅锅的热爱支撑着我看完了全片。

29分钟前
  • coffee & tea
  • 还行

不喜欢的故事,不喜欢的表述,不喜欢的电影。选角可能是故意为之,但是真的不太喜欢这个选角…………

31分钟前
  • 记不住密码
  • 较差

冰岛的电影那么阴郁残酷,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问题。2个小时刻画两个少年的性觉醒的苦闷时期,饱满有力,只是太过沉重。[B]

32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你成就了谁的青春,谁又成为你的回忆。存在即是合理

35分钟前
  • 大果
  • 推荐

OST太棒

36分钟前
  • 恶之教典
  • 推荐

这种颜值可以的才有资格演青春疼痛。机智如我选择在晚上看这片就还好,黑暗算是隐秘情愫的保护色。前半部分嬉闹中有几场有点屏息有点甜…后半部分试图流露却遭遇冰冷的现实好心塞。其实我搞错单恋箭头了,毕竟thor看起来戏份又多又敏感…结果christian才是那个“古怪”的小孩,这种忽视让我更难过了…

40分钟前
  • 脑子白腔荡骨鹅
  • 推荐

Why did I watch this??

41分钟前
  • Salome
  • 还行

冰冷、沉闷、乌漆抹黑的北欧出品、

46分钟前
  • 超超是大王
  • 较差

没什么故事性倒也无所谓,但是有些太拖沓了,而且经常黑咕隆咚一片漆黑。另外这两个男孩子真的是同龄人么。总之,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很尴尬,对方性向还不一样就更尴尬了,even worse的是在一个小地方当异类,想活命还是赶紧跑吧。

49分钟前
  • 大树
  • 较差

这片子的灯光效果真的是灾难,冰岛本来就光线阴暗,结果拍的还那么黑漆漆的。话说为什么不在小镇里修路灯啥的?难道是想维护原生态吗..?然后就是不太懂为啥他们下雨天出去不打伞...为什么出门玩是骑马,而不是骑车...谈谈剧情,应该是根据导演自己或身边的真事改编,所以应该也不是现在这个年代(电影里从没出现任何通讯设备或其他科技产品,所以年代感被模糊)。这么一想的话,出柜这件对现在的冰岛来说根本不算一件事的事,居然闹的这么大,还发展成这种令人心碎的结局,也是可以想通了。本来以为这也是一部类似于《最好的朋友》那样主要探讨处于儿童和青春期之间的情窦初开的性探索阶段,结果真的没想到却是直接跳过了这个阶段,直接步入了成年人该面对的世界,也难怪本片里的所有小孩都表现的非常早熟。片头和片尾照应的石鱼太残酷了

52分钟前
  • Yeats
  • 推荐

1080p

53分钟前
  • 搵岑荷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