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实就XX的日子,最生活化的东西,如果XX是名人,则就是纪录片。
似水流年的日子如果变成电影,还是需要些许修饰的,因为没有修饰的日子要比电影本身无趣的多。
2、无关同性,无关青春,无关所谓的“淡淡”,蔡导要的其实就是两个不同国别、不同状态、不同诉求的人某天的遇见和碰撞,到最后擦肩而过,有那么一点触动的感觉,但其实,我还是更喜欢“一一”。
3、无处安放且霸王硬上弓的“性”终于一反常态地在生活化的状态里出现了,可惜,最美的不是享受“性”的时刻,而是两个人面对面坐在街边小摊旁“对食”的那份时光,但也没有多久,时光转瞬即逝。
4、形式大于内容,这个世界还是看人的世界。
4月6日,有网民在豆瓣网上求看蔡导尚未发行的《日子》,一位网名“喵喵”的人随即奉上影片的下载链接,内容正是《日子》被流出的样带。
属于商业机密的私人财产为何会在喵喵的手上?
他又有什么权利进行传播?
蔡导已把他当时在网上的行为截图存证了。
有像喵喵这样行为的人为数不少,蔡导能查到的都一一存档,以备法律之需。
以时间来算,喵喵不是此样片流出的元凶,也未必是第一个把《日子》非法传播到豆瓣网的人。
影片被盗就是被盗,《日子》被盗了,喵喵是继罪魁祸首之后又进行盗窃的其中一人。
豆瓣的这些盗窃者,以敲键盘的双手和的窃书的乐趣,白拿别人的血汗作品,大肆招揽想看而寡义的影迷来看热闹,这样的猴戏在全世界都天天上演。
我不想知道喵喵是谁。
是男是女?
长得漂亮?
四肢健全?
受过高等教育?
以上我全不关心喵喵,你触法了——我想我们都知道——当你轻轻按下传播《日子》样片链接的按键。
我们都这样觉得,但我以为这样是合情理的,我们的世界有法律,也有是非。
我不想知道喵喵是谁。
他是普通影迷,跟我没什么不同,没有三头六臂。
喵喵,你的人生有犯过罪吗?
或者有心无心,有过违法被惩的经验吗?
或被惩罚的羞耻?
在一个本就不是黑白分明的世界里做一件灰色的事,你会被追责的。
或许你会想到当初看戏的那些人,他们就在角落里默默地支持你,或者就走掉了。
喵喵,不妨配合蔡导合理的要求。
豆瓣网友 2020.4.11
卓別林逝世43年了《日子》使用了他在《舞台春秋》寫的音樂 叫「永恆」我們找到卓別林在美國的著作代理 只是從一支音樂盒流瀉出來的旋律 他們開了高價 不給殺 幸好台灣公共電視投入部份資金 讓我買到版權 我愛卓別林 更愛這音樂 抱定了主意 再貴 也要取得版權《日子》拍了4年 有一點錢 找機會就拍 一點一點拍 跟我永遠不超過5人的團隊 拍到一個程度 剪接起來覺得有點意思 向外求一些支持 再拍 再剪 後期的製作花了更多的心力 追求成一個作品我的電影走到現在 已不再是商品的生產 沒有巿場調查 沒有預定檔期 也沒估量可以賣多少版權 賺多少錢 只想作品面巿之後 能按照自己的想法 被好好看待 喵喵 當我看到《日子》樣帶被你連結傳播 你可以想像我的心有多痛嗎 就像看見了自己被殺掉的孩子 屍首繼續被千刀萬剮 眾人還異口同聲替你辯護 喵喵只是個普通人 其實喵喵不只一位 喵喵只是熱情影迷的分享 蔡導你太小器 沒有喵喵們 沒有我們這群觀眾 你的電影根本什麼都不是你們普通人隨隨便便都幹得出這犯法的勾當 告訴我 誰不無法無天 至於蔡明亮是什麽 不是什麽 不甘你事 但 別劫我盜我 蔡導小器 因為被劫的不是你 再說一遍 被劫的不是你 被殺的 被糟蹋的不是你的小孩喵喵 為時不多 快點聯系我的微博或王製片 望你自重 蔡明亮 2020.4.12
译文首发于《幕味儿》作者:Jonathan Romney (Jonathan Romney是《电影评论》的特约编辑,每周电影栏目的作者,他是伦敦影评人协会会员)翻译:黑白原文链接:https://www.filmcomment.com/blog/film-of-the-week-days/李康生的面孔和身体构成了电影中最伟大的时刻之一。
所有长期从事演艺事业的演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体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变化得比他者更甚,一些人却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有时是悲剧性地,有时是荒唐地——去抵制变化。
但是自从李康生1989年第一次出演蔡明亮的作品《海角天涯》以来,他的身体就一直被描绘,实质上,这已经成为了蔡明亮电影的主旨,他说,如果没有李康生出现在银幕上,他将很难制作电影。
对于蔡明亮电影的影迷来说,从早期的电影像《青少年哪吒》(1992)中的青涩幼稚,到2013年的《郊游》中疲惫、饱经风霜的人,观看时光在李康生作品上留下的痕迹是一种非凡的经历,就像时间、辛劳、欲望、倾泻的暴雨和坏掉的水管所造成的磨损,在李康生本人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这使得蔡明亮对于他的电影研究异常重要。
李康生在《郊游》中经历了极其艰苦恶劣的雨天,在包括2015年的《无无眠》在内的一系列“慢走长征电影”中被要求遵循严格的禅宗戒律。
在本周柏林电影节上映的新电影《日子》中,蔡明亮似乎给了李康生一些可喜的喘息机会。
蔡明亮的电影总是让人忍不住说,他把极简主义推向了新的极限。
但这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行者》(李康生在其中扮演和尚)是那方面最好的表现,除非你算上2015年的《那日下午》,蔡明亮和李康生坐在一个房间里,导演在说话,他的缪斯无声地倾听(或者可能根本没有听)。
但是在蔡明亮的叙事风格中,《日子》无疑是最罕见的——如果严格的说这算是一种叙事的话。
这实际上是一系列镜头,组成了一个包括两个男人的简短的片段,他们最终在缓慢的、无声的邂逅中走到了一起。
如果愿意的话,一些小细节可以帮我们推断出一个叙事框架:某个时刻我们意识到,李康生扮演的角色从乡下的家来到了城市(显然是曼谷)里,旅馆房间中行李箱的大小意味着他会长期逗留。
除此之外,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就像片头字幕提醒我们的那样,除了一些几乎听不清的喃喃细语(包括用英文说的“谢谢”)外,影片中没有对话,也没有字幕。
蔡明亮的影迷们可能会担心他不会再拍我们习惯想的那样的蔡明亮式的电影了。
最近的作品《光》、《你的脸》和《秋日》使他对于建筑和除了李康生之外的人的身体存在着迷,但没有他最好的作品的那种纯粹的令人沉思的魔力,而VR实验电影《家在兰若寺》,由李康生,一个鬼魂和一条鱼主演,令人着迷,然而它对3D空间的笨拙模拟感觉像是对于神秘画面的一个干扰。
然而,《日子》中并没有任何干扰因素。
电影的开场很长(我估计有7分钟,但也可能是10分钟),完全是李康生坐在扶手椅上,透过窗户凝视大雨的静止镜头。
随着拍摄的进行,光线逐渐变暗,李康生凝视着前方,似乎很少眨眼。
除了李康生、他周围的光以及优雅的构图(外面阳台的反射形成了一条通过李康生的头部横穿银幕的光线)之外,画面中几乎没有什么可看的。
在另一个较短的镜头中,李康生同样一动不动,这次他躺在浴缸里,向上凝视。
在一幅壮丽的风景之后——蓝天下的参天大树,云彩密布的乡村峡谷——我们看到了城市中的一个房间和一个穿粉色拳击手短裤的年轻人(他被称作Non,由Anong Houngheuangsy饰演)。
Non花了几个场景为自己准备鱼和沙拉:准备烧煤做饭,清洗食材,切黄瓜。
电影的这一部分像是蔡明亮对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的《让娜·迪尔曼》(Jeanne Dielman)中长时间削土豆的致敬,这是一天的烹饪工作的单独写照,在这里被营造成禅宗的缓慢意味,但总是被Chang Jhong Yuan精心设计(Non的厨房从两个角度被拍摄,一个非常低,使他赤裸的身体更具动感的色情)。
与李康生所扮演的角色(电影中叫做康)所居住的空白的、几乎毫无特色的现代住所相比,我们深入地了解了Non的居住环境的破旧的细节:用木板拼接成的门,上面有一些颜色鲜艳的产品标志碎片;粉色的塑料盘子靠在墙上;2015年五十铃日记中两个裸体女人的双重形象。
事实上,后来这成为了一个美丽的视觉押韵:Non在他的床垫上睡着,枕着英国国旗和星条旗枕头,他的身体与墙上被遮住的女性身体完美对齐。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一些特别的事情。
Non站在高速公路边等公共汽车:一个简单的镜头——一排雨滴挂在屋顶或是窗框的边缘,沿着银幕最上侧滑下来(其他的图像则由于通过隔栅或是金属条之间的拍摄而获得了额外的空间维度,尽管我们可能不会立即注意到它)——构成了一种微妙的绘画般的效果。
然后,我们在夜市看见了Non,显然他在那里工作,尽管他似乎正出于不确定的意图徘徊。
接下来的一系列镜头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李康生的身体,他正在接受颈部疾病的治疗。
我们从下方的特写镜头中看到他的脸,他的头被一个支架支撑着,然后又从后方看到了他的身体,他的背后满是针灸针,金属板,连着一些用电装置的电线以及燃烧起来像烤棉花糖一样的大颗粒。
(李康生现实生活中的颈部问题一直是蔡明亮作品永恒的主题,在《家在兰若寺》中他用类似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装置为自己治疗)。
后来,我们看到李康生在一个起来很舒适的酒店房间里(从城市的黄绿相间的出租车以及后面的一个路牌来看,我们猜测这里是曼谷)。
他从床上脱下衣服,在一个特写镜头中赤裸着趴下;有人开始用油按摩他的身体,先是脚,然后向上移动到腿、臀部和后背。
不久后,Non进入镜头中,他只穿着ck内裤,一个模糊地聚焦在黑暗的床后,表现随意被扔在一旁的ck内裤的固定镜头,证实了这个场景的情色维度正如我们怀疑的那样蓬勃发展。
这时,李康生仰面躺着,他的面孔——众所周知,这是所有电影中最冷漠的面孔——开始表现出一种温柔的、近乎感激的狂喜。
这一幕以寥寥数语结束,包括Non的那句小声的“谢谢”,然后康从一个棕色大信封中拿出了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礼物。
这是一个小小的八音盒,它以缓慢、机械的叮当声演奏查理·卓别林《舞台春秋》的主题曲。
我们在电影中听到过两次,两次都是奇妙的,因为在世俗的环境中,产生了如此珍贵,近乎媚俗与幼稚的东西无疑是荒谬的,但又绝对是坦率的。
它演奏的乐曲代替了两人之间的话语,成为他们身体与情感联系的延伸。
这次的柏林电影节有时充斥着冗长的话语(杜拉·裘德杰出的《大写印刷体》的官僚主义记述,克里斯提·普优的《马尔姆克罗格庄园》中折磨人的神学-哲学分歧),或者充斥着泛滥的情绪化场面(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的《列夫·朗道:娜塔莎》,莎莉·波特的无意义又矫揉造作的心理电影《未曾走过的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子》让人感到了静谧、近乎沉默的深刻以及情感的雄辩:在这部电影中,你可以久坐在那里,惊叹夜间乡村小路的弯曲。
《日子》中的一幅画面也许是蔡明亮凝固一个瞬间的能力的终极升华:一个简单的延伸镜头,拍摄了一个建筑物的表面,它的窗户十分破旧,反光涂层明显剥落,反射出微弱的(夜晚的?
)太阳。
按照常规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可看的——直到,你开始看它,注意到反射的树梢在风中摇曳,以及猫或其他动物奔跑的剪影。
《日子》并不单纯是让你沉浸在影像中的乐趣。
同蔡明亮往常一样,它也是一个关于工作、饥饿、金钱、身体问题、城市生活磨难的故事。
但它也关系到爱与温柔,至少是给予与接受的快乐的可能性。
然而,从沉思的、绘画的层面来看,尽管这是一种优雅暧昧的、含糊不清的变化,它仍关乎纯粹的狂喜。
从一个层面来说,《日子》有其明确的社会现实主义维度,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将这部电影看作是对于灵魂的按摩,也绝对不是曲解。
内源性吗啡电影中小康所接受的按摩服务,是一种私人的上门服务,泰式按摩。
小康明显已经与按摩师产生了信任感,从动作的配合度来看,这也与时间积累有关,是试探性消费到成熟消费心理的质变。
内源性是由人体自身内部产生的与外源性相对的物质,内源性吗啡一般常见的在于长期的按摩与洗脚。
在服务业发达的社会里,按摩与洗脚上瘾的问题已经慢慢成为一种社会病。
小康所接受的私人泰式按摩是传统的精油按摩,先将衣物去除,赤裸向下平躺。
按摩师将携带的精油滴于手心,摩擦发热。
两掌舒展按压至全身。
但也不是从任意部位开始,一般按从下到上的步骤操作。
和电影一样,Non从康的足部开端按摩,紧接着腰部到背部,手臂到手掌最后到颈部,有需求的头部也可以接受按摩。
电影里是私人预约型的男士spa,就会有臀部与乳头或者性器官的按摩项目。
这类按摩很难局限于同性或者异性,但预约此项服务的大部分是同性居多。
康与Non在服务的结尾关系就变的暧昧不清,接吻与洗澡,还有配有卓别林配乐的八音盒礼物。
康在即将送别Non之际犹豫的跟上去,一起吃了顿路边摊。
但往后彼此也没有过多的来往,养鱼或者烧炭,吃吃睡睡。
在清晨醒来后的恍惚,在午夜公交椅上的呆滞,都是服务业物质性社会所产生的孤独感。
除了生理需求外,我们很难将心理的苦衷解释与他人,此时无声胜有声,肉体与肉体的摩擦更能抚慰物质横行的浮躁心。
在按摩过程康的呻吟与Non的按摩替代了言语的安慰,几十分钟的关系如梦境一般,虽然不得不给上早已准备好的小费。
温馨提示:患颈肩疼者,睡觉时,一般将枕头放置于颈部,而非后脑勺。
经历过颈肩周炎的患者能够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脖子肌肉相对放松。
电影中李康生的睡觉姿势是颈腰疼者的正确睡眠方式,腰痛患者一般呈虾状,也就是侧卧。
当然电影不单聚焦于小康的病痛,Non的睡眠姿势也呈虾状,但Non没有受病痛的折磨,想表达的或许是个体与个体的孤独叠加。
郊游 (2013)7.22013 / 中国台湾 法国 / 剧情 家庭 / 蔡明亮 / 李康生 陆弈静如果没有看过蔡导《郊游》类似的电影,可能很难接受固定长镜头所带来的漫长感,但我觉得《日子》比《郊游》长时间站在墙边的映像更加轻盈且生活化,如果耐心与平静点更能够接受此形式所带来的共情感,而非单纯的产生前列腺液,现在还有多少《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了。
2013年《郊游》在威尼斯拿下评委会大奖时,蔡明亮宣布不再拍摄电影,之后被证实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不过他此后的确尝试了各种不同于传统电影的影像创作,有纪录片、VR,全都是具有实验意味的美术馆电影,直至今年这部《日子》,他才重新回到叙事剧情片的创作。
尽管如此,比起同样极简风格的《郊游》,这部新作明显更趋向实验。
全片由40多个镜头组接而成,其中大部分是长达数分钟的固定机位长镜头,也包括一些手持摄影的跟拍镜头,另外更混入小康接受颈背治疗的记录影像。
叙事在纪实与虚构之间留下太多空白,与其说是留给观众体验时间的流逝感,倒不如说是剧本过于稀薄,人物背景信息欠奉。
我看的时候一直疑惑是不是两位主角少了几场戏,导致情节不够连贯,比如小康在跳蚤市场上买音乐盒的情景,以及年轻按摩师服务其他宾客的短暂描述。
两个角色的身份上大有文章可做,中产商人和外籍按摩师之间的金钱交易和稍纵即逝的亲密情感,更能找到不同的切入点来影射复杂的社会问题,好比之前以外籍劳工为焦点的《黑眼圈》和拾荒家庭父子亲情的《郊游》,无疑都在风格化的表达上衍生出不可忽视的现实关注。
然而,当音乐盒一幕出现时,我意识到蔡明亮放弃了较为严肃的社会反思,回归到早期作品中关于寂寞和疏离关系的沉思。
他对这类主题早已驾轻就熟,而结合这些主题更创立出一套独家的“慢电影”美学,看看片中人物洗澡、切菜、煮饭等日常细节的处理就得知一二。
私人亲密情感的描绘并非不可取,只不过这个建立在极端风格化的美学实验上的故事,其核心跟普通言情小说却并无太大分别,用陌生人的抚慰来排解寂寞的主题太过轻盈,远不如两人身上的阶级标签来得刺眼。
蔡明亮暌违七年的新作,也是今年柏林电影节唯一入围主竞赛单位的华语影片。
此片全程无对白无配乐,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几乎达到了蔡明亮一贯风格的极致。
观看蔡明亮的电影往往是伤神的过程,蔡明亮总是利用近于静止的长镜头和无对白的人物戏,营造人际关系的疏离和社会个体的孤寂,需要观众以自身的情绪弥补影像刻意设置的大量留白,而观众一旦释放出自己的情绪,这留白便如同贪婪的黑洞,开始吸吮并反噬观众的内心,令其陷入漫无边际的情感漩涡。
这正是蔡明亮区别于他人的艺术特质,我们可以将之解读为:蔡明亮以自我意识的消解,鼓励观众以千人千面的情绪重塑极度个人化的影片体验。
而相反的,也可以说这种刻意的留白正是蔡明亮最大的自我意识,以貌似无意识的镜头和情节,暗中引导观众打开心扉、投射情绪,最终被自己的情绪所感动,我个人倾向于后者。
除了独树一帜的《天边一朵云》,蔡明亮的作品无一例外,这部新作尤甚,刻意保留镜头感的固定机位,凸显着人与人、人与时间的自然连接,而这种连接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日子”,过于真实、已然超越真实的故事细节,发酵着生活的诗意和浪漫,而这种诗意和浪漫并非甜腻甘美,甚至有着酸腐的味道,更近似一种禅意的表达。
在观看这部无对白无配乐的影片过程中,我一直脑补着小柯那首与影片同名的歌曲,在平凡而诗意的日子,我们记着谁?
谁又在记着我们?
你爱的人儿走了孤独的云儿飘着这又是谁在没完没了地唱着枯黄的树叶飞着寂寞的人儿看着满街的歌谣唱着随便地听听算了
五星是实实在在的。
先是无聊,然后愤怒,随之而来的惊讶,错愕和高潮……然后真他妈的浪漫。
还好电影没有停在那里,最后一颗星是给结尾的。
日子不是流动的,日子是静止的,像骡子转圈。
每天买点蔬菜和肉,蹲在厕所地上洗两遍。
或站或蹲地在仅有一张桌子的厨房煮完,端到贴着旧海报的房间里坐在床沿就着电视吃完。
然后出门摆摊。
把外观和质量都不美的女装卖给那些手牵手喝奶茶逛夜市的女孩,她们再把这些衣服堆在又小又拥挤的房间角落。
偶尔接个外快,去宾馆帮一个男人按摩。
那个男人不说话,只哼唧着,甚至睡着了。
按完后背,把他翻面,挤一些润滑油,然后使他畅快。
结束后男人把钱装在信封里。
然后请他坐下,送给他一个八音盒。
转了一圈又一圈,音乐重复了一遍又一遍,音乐的终点总和起点紧紧相连。
吃过饭后走到公交站台等车回家。
又拿起八音盒转了起来,声音却被马路上大卡车的轰鸣几次打断,最终渐渐感到没趣,收起盒子离开。
第二部蔡明亮。
喜欢的人应该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应该觉得很无聊吧。
整部电影除了三个追身的运镜之外,全部都是定格镜头。
没有对白,故事线非常弱。
全部都是情绪的宣泄。
孤独。
每个镜头持续的时间足够长,长到电影结束的时候,我可以回忆出绝大部分的镜头都拍了什么。
观众与其说观众是观众,不如说是观察者。
站在摇滚区,近距离观察康跟Non的生活。
Non洗菜的时候,也不觉得无聊,反倒觉得有趣。
康跟Non一直是一个人,一个人做菜、一个人艾灸、一个人吃饭。
城市的喧嚣把孤独感无限的放大。
两个人都面无表情,默默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情欲的宣泄也无法化解孤独。
直到康拿出了卓别林《舞台春秋》的八音盒。
音乐太美妙了,两个人都静静的坐着,享受着片刻的安详、宁静与欢乐。
无论来往车辆多么的吵闹,看着他们在一起吃饭,就觉得安宁。
然后回到原来的生活:一个人做饭、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睡觉。
回归空旷的孤独。
结尾很美,城市再喧嚣,也有点点温暖。
有些影评好写,有些不好写,这部属于后者。
不好写在哪?
就是文字难以去描述电影,它是更纯粹的影像,实际上连充当电影艺术核心的两个人物,都归属于影像元素,所以这部作品很难得的实现了一种纯粹影像艺术。
我只能像看书一样,写个观后感。
整部作品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连贯的艺术整体,从人物到生活,从人物到人物,从人物内窥人物本体!
要谈这部电影,首先得谈生活,生活是怎样的?
我认为它有时间,有空间,有人物,有环境,有人在时间、空间、人物(其它人物或人物本体)、环境内一种心理层面的流动,它有对外界环境的感受和思考,但更多是关于个体本体的表达,关于个体与外界环境的一种关系,我认为,这是生活,而《日子》便是在这样一个生活的框架内,随着影像的驱动,在陈述,在表达。
要谈这部电影,其次得谈人物,对这部作品而言,人物是一个选择题,什么样的演员决定了电影最终呈现的人物是什么?
为什么?
因为它纯粹。
我们看到人物凝视,不知凝视何方,在思考什么?
我们看到人物日常,就是在日常,他们在行动,也不知道是什么驱动了他们?
我们看到人物与人物靠近,他们从陌生,到欲望驱动下的暧昧,或者有过短暂熟悉,再回归到陌生,个体依旧是个体,你与他之间只有短暂的以欲望为桥梁彼此“熟悉”,然后是永恒的隔阂,这就是电影里头人物的极简关系,你是你,我是我,我们之间有了短暂熟悉,然后你依旧是你,我依旧是我,我们熟悉过吗?
短暂的在欲望驱使下熟悉过,然后就是陌生,或许再也不会见面,见面后也互不认识或者装作不认识的陌生,这是一个很当代化的议题,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接近、不可理解、彼此陌生!
要谈这部电影,还得谈谈艺术形式,静默,凝视。
《郊游》里,我们曾经随着电影凝视、静默,无声的,到了《日子》,凝视变淡了,静默也更彻底了。
这是一份更多边又更彻底的凝视,人物在凝视,我们在凝视,电影在凝视,他们在凝视什么?
人物在静默,我们在静默,电影在静默,它们在静默什么?
或许我们都在凝视人的静默,是电影里吸引我们静默凝视的人物,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为静默凝视的个体,只是没人有凝视静默的我们。
蔡明亮在这部作品里,相较于《郊游》,我认为更沉下去了,更纯粹了,更高明了,更精简了,它那种概念化的东西彻底被抹去了,连谜题也没有了直接就是谜底,于是,我们有了更多的面对这种更直观性微妙的思考和想象,《日子》成为一双眼睛,一面镜子,我们在观察,然后也在附着思想在人物身上,这时候,我们思考人物,也思考自己。
人物的静默,在解构人物更真实的形态,我们的静默,也在解构静默状态下的我们自己。
对这部电影而言,从静默中窥见人物生存的沉积,窥见人个体的孤独,窥见人的部分本体(为什么只是部分,因为它毕竟有表演),以及那难以描述的一种纯粹影像艺术带来的感受,这就是它的意义。
谈完以上,我们回归语言,语言能表达人吗?
在通俗的一种生存与沟通需要层面,能。
但是在表达我们自己,表达我们个体的本质,它不能!
它只能浅层次的去表达你的感受,经历,思想,情感...但无法描述你的本质。
静默比语言更能表达个体吗?
不一定能,但多数时候,无声的我们更接近我们的本质,因为我们不会被我们自己表达的语言误导,至于我们如何自我解读或者被解读,这是另一个维度的难题,这部电影也给出了部分答案。
最后,总结电影,这是一场静默的影像与观众耐心的博弈!
导演用更纯粹的影像,让观众去静默凝视,既挑战观众耐心,又打磨观众耐心,实际上给电影艺术在做减法,也是在浮躁的当代对艺术与人的本质追本溯源的一种形式。
谈完以上,我实际上已经谈完电影。
接着是我的一些表达...人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很复杂,电影如何表达人的内心世界?
我认为静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人在“运动”状态下的自由和舒展,也是重要部分,我们认知自己,也是在我们的动静之间。
在这个人与人之间隔阂更深,交流和理解更难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静默,让自己静下来去凝视生活中一切重要的人和事物,去更耐心的去抚平我们浮躁的内心,也与此同时,去更纯粹更深刻的去思考和面对未知的自己。
感觉就像CCTV的纪录片,《市井同志的一天》。作为纪录片,尚可,作为要拿奖的电影。就这???
片如其名。
概念高度执行,蔡明亮的目的很明确,为了体现日子的悠长,他也用了悠长的摄影,镜头都在三分钟起步,部分镜头甚至有些重复累赘。但这恰似日子的周而复始,即便毫无新意,却亦能蹦出偶发的奇妙音符🎶,生活也不再那么重复且无望。在柏林电影节,用极简且放弃语言的手法,是很大胆的尝试。
无法评价。如果硬要讲,是看了十五分的“非静止画面”和十五分的人像无声纪录片,后90分未知。
今生仿佛是为了那叮叮咚咚而来
总以为李康生才是蔡明亮的唯一,但如今没有了路弈静陈湘琪杨贵媚还是会感觉缺了些什么。有种即便再拍长片,小康的故事已经在《郊游》终结了的伤感。
一想到让我看了一个男人洗澡五分钟就真的还是有点生气。。。
3.5/5 我居然看懂了底层中年的向下、虚无和困顿,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不高兴好...
Blue hour#20|3.5,较差的蔡明亮,只有对时间的保存,而无渗透。《河流》、《郊游》算是和这部有相似点吧,都比这部好啊。
这个《日子》跳脱在《郊游》之外,发生在《那日下午》之后,是另一个维度的世界
再度追问:电影是什么?
有这时间浪费我去看部GV不好吗
一紧一松两条线汇合之后留下八音盒的余音
20倍速掠过。
折中的给一个三星,因为我真的评价不出来。我能理解导演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日子”这个概念的悠长、平淡和细碎,而且风格化到了极致,但是形式和概念实在是过于强烈了,总觉得自己在看一组构图精巧的监控视频。
朴实无华且枯燥的同志生活。
睡觉的镜头四分钟一动不动,按摩半小时,洗澡十分钟,针灸十分钟,吃饭十分钟。。。
我以为我能坚持下去,文艺一把!但是撑到51分钟还是投降了,我还是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吧!
一天一月一年的生活,一分一秒一时的度日,记录大多数沉默的日子,它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漫长的多!依旧印象之中的【蔡明亮】 ~ 些许感动!—— 1 —— 🔴 2020 🔵 中国·台湾【5月【🟢】【➊】】【2020 ▲ 235】【≈ 127分钟】【原版 ★ 中文字幕】【⭐】◀▶【⭐⭐⭐】
目的性明确的沉默演讲;光影摇摆与情欲第一次感觉分的这么开;夜晚入睡影片,晚安。(虽说已经做好准备一个镜头5min但确实也没想到竟然看别人做了个完整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