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沉夜幕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总觉得有事未了,他们或孤身一人,或三两结对,来到这家简陋的小店,点上一份家常小菜:无外乎拉面、饺子、茶泡饭之类。
然而正是这些简单的食物,如针线般串起了他们始终坚固的友情,修补着一度破损的亲情,编织着行将展开的爱情……《深夜食堂》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很大程度上在于唤醒了私人化的回忆。
一种相对媚俗的表达便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家小店,存在于某个“世事静好”的过去。
那时身边还没有这么多高楼,路上还没有这么多车,人们走得还没有这么匆忙,每天晚饭后邻里之间依然习惯于在露天闲聊中消磨时光。
也许,父亲时常带着你光顾一处离家不远的小饭馆,你也造就熟悉了那些常客的音容以及老板打招呼时有趣的腔调。
也许,你多次被妈妈派遣穿过曲折的小巷,去那家唯一的杂货店买些调料,笑呵呵的店主总是在你开口前就知道你的需求,有时还会送给你一小包心爱的零食。
虽然现在想来,这些商铺提供的产品谈不上多么惊艳,甚至在质量与种类上还往往乏善可陈,可你总会期待着再一次到访。
这些温馨的个人回忆享有一种共同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商品的简朴乃至粗糙往往因附加其上的一抹人情味而获得补偿,从而显得格外惹人怜爱。
正如在《深夜食堂》中,客人之所以能把那些普通到不能普通的食物吃得兴致盎然,就是因为他们来到小店更多是为了满足情感上的需求。
而老板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比如撒在酱油炒面上的那把海苔,或者为某位客人专门保存的鱼冻,也绝对不同于现在流行的贵宾式私人订制,倒更像是深知儿女偏好的父母体贴入微的“小动作”。
这种渗入了情感因素的消费模式带有显而易见的传统色彩,这份传统正是源自上文中那个虽然物质贫乏却不乏“脉脉温情”的美好过去,那个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小时候”。
另一方面,《深夜食堂》里故事发生的背景与主人公面临的问题又相当之现代。
实际上,“深夜食堂”本身正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副产品。
上帝只赐给了人类白昼,而永不满足的人类最终还是从上帝手中夺走了黑夜。
午夜开始营业的食堂,正是顺应了都市人对传统作息的违背。
从另一个侧面来看,高强度的现代生活已经侵占了个体的大部分时间,他们只能在夜色深处抽出时间来打发心中的愁绪。
是的,这一群地道的现代人,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大都会,虽然职业、社会地位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受了点伤,有点疲惫,有几分失落与无助。
他们所要的安慰,在正常的现代社会难以寻觅。
有些人本身就在声色场所从业,更明白浮华背后的辛酸。
他们需要的不是高档的物质享受,而是一个宁静的角落,一碟小菜,一壶小酒,一点不浓不淡的情感滋润。
正因如此,深夜食堂的意义才显得愈发重要,就如同悬浮于滚滚红尘之上的一方清净的孤岛,成为了许多匆忙的旅人理想的歇息之所。
《深夜食堂》清淡与散文化的表现形式,很容易让人将其看作对现实的速写,只不过多加了几分温情。
但整部剧作的基调仍然无疑是理想与诗化的,宛如一篇充满治愈色彩的童话。
该剧的最后一集,在清澈悠扬的女声伴唱下,剧中出现过的人物欢聚一堂,分享着美味与彼此的欢乐,使得这种诗化最终完成。
“我出生的这座城市,都是用水泥建造的。
旁边的工厂,总传来机器的声音……机器在吟唱,遮住了鸟儿的声音。
这就是我的故乡,所有的事情,都是珍爱的回忆……机器的声音,就是怀念的催眠曲。
”这首由福原希己江演唱的的歌曲堪称全剧的点睛之笔。
水泥、机器,这些原本冰冷的存在,这些“异化”的帮凶,意外地在轻声吟唱中变得柔软,并十分自然地融入了我们带着淡淡伤感的回忆。
我们必须接纳现实,但也决不放弃用内心的温热去融化现实尖锐的冰棱,这是妥协,也是执着。
正如我们的先人在农业时代一遍遍顽固地描绘着“田园诗”的童话,而今的我们在古老的理想随风散尽之后,重又开始书写崭新的“都市田园诗”。
二松重丰大叔刚刚饱餐了一顿,他迈着悠闲的步伐,轻轻吐出一串烟圈,感到无比享受。
只不过他刚才拜访的不再是深夜食堂,而是外出办公之余偶然寻得的特色小店,他所扮演的角色也从黑道小哥变成了孤独却自在的五郎。
从表面上看,除了共享一位演员,将《深夜食堂》与《孤独的美食家》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元素就得算是美食了。
但这样说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前者的重点不是食物而是人情,而后者才真正将吃饭的享受表现到了极致。
抛开可有可无的情节,美食终于成为了荧幕上绝对的主角,主人公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一道道活色生香的菜肴间辗转缠绵,让人口水涟涟又妒火中烧,无怪乎有观众将其一针见血地称为美食色情片。
相较之下,《深夜食堂》则显得太过内敛而克制了。
不过,两部作品之间的确存在着更深层的关联,那就是孤独。
片名《孤独的美食家》,美食固然是重点,但孤独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
可以说,孤独甚至是五郎胜任一位优秀美食家的先决条件。
五郎的孤独是由内而外、主动选择的。
作为一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个体户,他十分享受自己无拘无束的工作状态。
时常拜访各地的客户为他提供了寻找美食的便利,独自一人的简单生活使得他有更充裕的资金可以用于满足口腹之欲。
最关键的是,他赋予了“觅食”这一日常行为至高的意义与乐趣。
每当饥饿感隐隐传来,他就如一只猎豹般敏捷地穿行于大街小巷,用心搜寻着目标。
一旦入店坐定,他又像一位富有经验的战略家那样审视着菜单,认真制定作战方案。
用餐结束后,伴着袅袅升起的烟圈,他俨然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总之,五郎保持了贯穿始终的独立与自足,可以说是心无旁骛、无所依傍。
正因如此,他才能真正享受到美食的纯粹乐趣。
如果他拖家带口、呼朋伴友,自然就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吃”上了。
与之相对,《深夜食堂》中的主人公们虽然也都是一个个孤独的现代人,但他们的孤独则意味着被迫与不完满,意味着在亲情、友情、爱情或自我价值上有所欠缺,而由此产生的无助与不安,正是他们想要努力摆脱的。
解决方案无外乎是鼓起勇气,重拾破碎的情感,弥补过往的遗憾,证明自己生活的意义。
食物在这一过程中只是一条叙事的线索,一份减少心灵之间摩擦的润滑剂。
可以说,《深夜食堂》选择了缓解孤独、获得救赎,而《孤独的美食家》则选择了享受孤独,并且把享受本身视作救赎。
问题在于,对孤独的享受为何能够带来救赎。
现代化的浪潮将我们从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们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同时也变得更加孤独。
但这种孤独并不意味着交流的断绝,恰恰相反,愈加便捷与频繁的人际交往正是其诞生的催化剂。
听来有些奇怪,但只要回顾一下五郎的日常工作就会明白。
他几乎每天都要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客户打交道,阅历可谓相当丰富,但这并不妨碍他保持“洁身自好”的状态。
他与接触的各类人士并没有很深的交集,更像是一位悠闲的观众或者过客,带着淡淡的疏离去欣赏一路上的风景,却从不真正置身其中。
五郎是幸运的,他携带着适应时代潮流的孤独基因,能够在缤纷喧闹的都市丛林中生活得如鱼得水。
当然,现代性这把双刃剑同时也威胁着五郎的“自由”,社会规范与工作压力的阴影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包括五郎在内的所有现代人。
一个人处理那么多业务,还要应对不同客户的特殊要求与种种突发状况,还是相当累人的。
杂务缠身自然会让五郎的悠闲与逍遥打上折扣,但他又不可能因为这些缺陷而抛弃这份使自己保持相对独立的理想工作。
像他这样适应力极强的都市生物,自然不会躲到传统的“人情”之中寻求慰藉,只会是进一步巧妙地利用现代社会给予的特权让自己的生活熠熠生辉。
正如每一集的经典片头所展示的,不受时间地点所束缚,毫无顾虑享受美食的“孤高”行为,可谓是现代人都能平等拥有的最好安慰。
由此看来,五郎不愧是进化得相当充分的现代人,他从不为“田园诗”时代的失落遗憾,而是义无返顾地投入到个人而纯粹的感官享受之中,让生命的热情与愉悦尽情绽放。
在这一层面上,五郎堪称吃货版的福柯,他可以与遇到特丽莎之前的托马斯称兄道弟,因为二人所追求的快乐实为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三午夜过后向疲惫的旅人敞开胸怀的小饭馆,乐此不疲地穿梭在一顿顿美餐之间的五郎,两者都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治愈的方案,让我们可以暂时逃离现代化浪潮带来的困扰。
只不过前者选择了向后看,召回传统的温情企图诗化不那么美好的现实;后者选择了向前看,通过一次次畅快的物质享受来探索个人自由的可能。
前者证明了我们依然可以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构建一种诗意的生存,尽管那看起来有点脆弱和单薄;后者将消费的愉悦创造性地转化为对抗社会秩序束缚的革命性力量,虽然这股力量背后或许存在着隐忧。
两种方案孰优孰劣,只能成为一道没有意义的比较题,也从没有人会想要天真地从一而终。
实际上,就连看起来潇洒不羁的五郎,也依然带有几分“传统色彩”。
从他在剧中零星的回忆,从他对人情世故的谙熟,都能发现他其实对那些真诚朴素的情感颇为欣赏,乃至有些留恋。
在观赏这两部作品时,我经常会产生这样的幻想,也许松重丰扮演的五郎会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抱着“曾经沧海”的情怀,回到那家属于自己的深夜食堂,一吐往日里从不向外人流露的愁绪。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我们如何选择,“孤独”都是作为一名现代人无法回避的生存状态。
我们注定终其一生与其为伴,或相持搏斗,或撕磨纠缠,为此身心俱疲、狼狈不堪,却也从中获得了生命的张力与厚度。
注:这两部关于美食的电视剧都很喜欢,所以做了个简单的比较分析
201 神奈川县川崎市新丸子的葱爆肉1. 奶油豆沙水果凉粉:碗中盛放的好似宝石之匣,这才是甜点之王。
2. 野姜天妇罗:锁住野姜原汁原味的美味,壳衣松脆,沾盐吃非常赞。
3. 奶酪香肠:用竹签串起来的香肠四兄弟,内陷里加上奶酪真是让人喜上眉梢。
4. 葱爆肉:融合了盐和胡椒浓烈的香味,再次确认大葱的美味。
5. 海鲜春卷:加入了虾、鱿鱼、章鱼、蟹肉,炸得焦香松脆的春卷,内陷满满地塞进了四种海鲜的美味。
202 中央区日本桥人形町 黑天妇罗盖饭——中山天妇罗店1. 凉抹茶糯米红豆汤:在抹茶之海中红豆和糯米团嘻戏着,还附赠腌渍的小菜真让人开心。
2. 酱菜:黄瓜、芜菁、菜瓜,老板娘手工制作,菜瓜温和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3. 天妇罗:大眼鲬、洋葱、莲藕。
4. 天妇罗饭:虾、穴子鱼、白丁鱼,好黑,好黑,总之就是特别黑,但味道却如彩虹的颜色那样多变,彩虹。
5. 白丁鱼&鱿鱼:沾着加入萝卜泥和生姜的天妇罗汁。
6. 炸什锦:扇贝、虾、鸭儿芹 。
203 中野区沼袋的芥末牛里脊和生蛋盖饭——和平苑烤肉店1. 巧克力香蕉奶油蛋挞:分量满满的超豪华蛋挞,巧克力粉味苦得恰到好处。
2. 芥末牛里脊:让人惊讶的柔软,卷着芥末品尝哦。
3. 三角(牛肩肉):不能长时间烤,必须很快地烤一下,然后挤上柠檬汁。
4. 圆形肉(牛腿肉):别慌别忙慢慢烤,烤出肉汁了,就是开动的冲锋号。
5. 推荐里脊:不能一片一片烤,必须一起烤,像蒸熟他们一样。
6. 生蛋盖饭套餐:热乎乎的米饭上,打上一个新鲜鸡蛋,咸味纳豆是他们的好帮手。
204 群马县邑乐郡大泉町的巴西料理1. 巴西风味西班牙油条:填满了焦糖奶油,美味的巴西经典甜点。
2. 黑豆炖肉:牛肉、猪头、熏肠,大家和睦相处,茶色的黑豆炖菜。
3. 特制烤牛臀尖肉(巴西烤肉):左手拿夹子,右手拿刀子,切了就吃,切了就吃!!
4. 炒甘蓝:用甘蓝丝和大蒜胡椒煸炒而成。
5. 腓让黑豆:用从巴西进口的黑豆和培根一起煸炒后再加水炖煮的菜。
205 神奈川县横滨市白乐蒜香猪肉炒洋葱1. 神大甜筒 缤纷水果:神奈川大学著名甜点,下课后给自己一个甜蜜的嘉奖吧。
2. 特制友风味板烧:藏匿在糖色洋葱下的催人食欲的宝贝们,名副其实的特制餐点,洋葱堆积成小山,完全看不见猪肉。
3. 猪肉味增汤:喝上一口,暖到心底,这足够成为一道完美的配菜。
4. 火腿土豆沙拉:老板娘亲手制作的土豆沙拉,还有火腿和黄瓜来助阵。
5. 奶酪黄瓜6. 友风味汉堡肉7. 一口小猪排套餐
206 江户川区京成小岩的超辣四川料理1. 草莓奶油蛋糕:清爽的奶油配上当季水果,蛋糕质地松软,心也跟着飞扬起来。
2. 蒜泥白肉:以蒜味为基调,加上满满的山椒,打底的黄瓜也非常赞。
3. 泡菜鱼:这就是四川正宗的辣味,特别是汤汁,辛辣得危险十足。
4. 蒜泥豆腐:最初点的蒜泥汁里再加豆腐之后,美味卷土重来。
5. 土豆肉末:土豆泥加上鸡肉肉末炖煮得软烂适口,浇在米饭上,美味升级。
6. 五香牛肉:牛肉和香料煮芦笋。
207 千叶县旭市饭冈的秋刀鱼鱼泥和酒蒸蛤蜊1. 生乳酪蛋糕(蛋糕套餐):蓝莓酱酸甜浓稠,入口即化口感顺滑,生乳酪蛋糕。
2. 刺身套餐和赤贝:各种海味齐聚一堂,煎蛋代表着妈妈的爱。
秋刀鱼鱼泥:只有用新鲜秋刀鱼才能做出,值得一吃,肉质甘甜。
赤贝刺身:口感柔韧弹牙,让人欲罢不能。
3. 鲜汤:汤的蒸汽之下是柔软的蛋花,非常适合在吃饭的时候喝的,醇厚温和的汤。
4. 酒蒸蛤蜊:这个分量是一人份,让人感到海风拂面的海港的味道。
5. 冲浪者套餐:姜汁猪肉、煎蛋、纳豆。
208 墨田区两国的单人相扑火锅1. 团子套餐:最强的团子三人组,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全都笑开颜。
2. 细切山药:让人开心的山药配鸡蛋,分量满分,营养满分。
3. 相扑火锅:内容竟有13种,一个人也能大快朵颐。
4. 乌冬面套餐:附送葱和油炸天妇罗粉,最后的主食乌冬面,煮在极品汤汁里的热乎乎的乌冬面,这不可能不好吃。
5. 微烤鲣鱼
209 经过江东区砂町银座商店街后在事务所吃饭1. 花式咖啡(蓝莓)和咖啡果冻:一打开盖子就是雪国了,和冰淇淋一起吃才是武士风范。
2. 牛猪杂煮:牛肉和猪肉,名副其实的最强杂煮。
3. 蛤仔饭:蛤仔满满,配料丰富。
4. 炸肝:壳衣包裹之下是牛肝的美味。
5. 煮南瓜:给餐桌增添色彩的治愈系美食。
6. 关东煮(烧麦卷、油条):确实是风味独特的关东煮。
7.关东煮(萝卜):温和醇厚的味道一直渗透到萝卜中心。
8. 鸡肉卷:把鸡腿肉咕噜一下卷起来。
9. 金枪鱼饼:捕获到重量级的炸肉饼。
210 北区十条的熏制青花鱼和甜味煎蛋卷1. 自家制刨冰(栗子):栗子和刨冰梦幻的组合,这种甘甜,正可谓是栗子的浪漫。
2. 下酒小菜:一口肉丸、秋葵、一口炸鸡。
3. 熏制青花鱼:至今没有吃过的青花鱼,这青花鱼让人惊讶。
4. 火腿辣白菜:当火腿爱上辣白菜,卷一卷超有趣,吃一吃超美味。
5. 炸牡蛎:香酥!
松脆!
多汁!三者兼备,让人停不下来的可恶家伙。
6.地衣小银鱼:做下酒菜很棒!
放在米饭上更赞!
7. 煎蛋卷:松松的煎蛋卷味道温和,让人放松下来。
8. 腌蟒草菜:蟒草菜制成的咸菜。
9. 太平洋巨型章鱼刺身10. 烤米棒火锅
211 足立区北千住泰式咖喱和鸡肉干拌面1. 泰式炒芥兰:浇上甜辣烧汁的泰国蔬菜,不禁让人想吃米饭了。
2. 泰国东北部烤熏肠:一口大小,女生吃也会很开心,虽然小,但是味道十足。
3. 泰式香辣牛肉糜:辛香料非常给力,不可小觑的辛辣。
4. 鸡肉土豆咖喱:土豆滚圆,咖喱温和醇香,带骨鸡肉引人食指大动。
5. 干拌面:上面放了鸡肉,这就是泰式干拌面,应该好好拌匀之后开动。
6. 椰汁西米糕(椰汁整西米):泰国食品摊上的必点甜点,一份两个,让人觉得有些赚到了。
7. 青木瓜沙拉8. 鸡肉绿咖喱
212 东京都三鹰市老板娘的炸牛肉薯饼和萝卜鰤鱼1. 鲷鱼烧套餐(天龙茶):鲷鱼烧的内馅让人喜笑颜开,茶水温暖到心,让人超开心。
2. 醋腌鸭肉和青菜:青菜清爽爽脆,口感十足,和鸭肉一起也能是绝佳搭配。
3. 炸牛肉薯饼:让人怀念的土豆的味道,一直想吃这种炸牛肉薯饼。
4. 味增茄子:味增的甜味特别下饭,让人不禁笑起来。
5. 萝卜炖鰤鱼:大块的鰤鱼和入味的萝卜,寒冷的夜晚吃一个这个太棒了。
6. 荞麦面7. 叉烧与煮鸡蛋8. 酱汁炒荞麦面9. 猪肉杂烩
吃饭是每个人天天都须做的事。
有人随便对付,有人忙于应酬,而有人把吃当作盛宴。
古今中外登峰造极者,如古罗马人卢库鲁斯——一餐的花费须50000德拉克马,而当时的普通人民的年收入仅为5000德拉克马。
更有我们熟知的慈禧老佛爷,一餐精馔一百五十品。
在吃的逼格上可以像这两位一样为高大上的老饕。
也可以是来者不拒满足食欲的吃货。
但当食物与治愈联系在一起时,再平淡无奇的事物也变珍馐。
如同剧中的开场白所说:不被时间左右,一个人吃饭时,变得随心所欲,幸福的填饱肚子,变的自由,这种行为正是平等赋予现代人的最高治愈。
的确我们时常为生活所累,各种工作感情上的负面情绪失常,负能量爆表。
在吃饭这件事上还受累与各种应酬和饭局。
就算盘中之物是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
还必须应对各种饭桌话题,一不小心就会祸从口出,得罪于人。
所以唯有孤独及自由,才能算是美食家的最高境界。
剧中男主五郎桑,单身中年大叔一枚,有着一份悠闲而自由的工作职(二)业(道)买(贩)手(子)。
188cm的摄人身高,海吃不胖的身材,秉承着走遍大街小巷,吃扁犄角旮旯的信念,在孤独这条不归路上愈行愈远。。。。
每当处理完委托工作后,肚子准时开饿。
近中远三镜切换,巧妙的处理了五郎饥饿时的状态——空。。。
一切皆空。。
此时此刻没有比吃饭更重要的事了。
他大步流星,全身感官全开,只为找到当下最想吃的店子。
不用顾虑同伴的口味偏好及忌口(因为没有同伴,独狼一匹),只挑当下最好的那一口。
叔在剧中说过:一家好店一生不会遇到第二次。
叔还说过:当同时遇到三家好店时,就如同被三个美女同时表白一样,难以令人割舍。
总之找店的过程是一种缘分,更是自由。
进店坐下,叔点菜有时行云流水,有时也会为点了同样类型的菜而纠结。
有时还会吐槽菜单的排列顺序(严重怀疑叔是一处女座。。。
)一会菜品上齐,美名曰五郎的精选,多为关东煮、鸡肉串、天妇罗、亲子盖饭之类,吃个担担面,还吃的眉飞色舞的一口一句奥一西。
在天朝国人眼里这根本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了。
但这些平凡的菜肴到了这位东洋大叔的嘴里得到了升华。
一边吃着一边碎碎念——好吃到笑起来。。。
自己像只小饿狗看见好吃的尾巴都快摇断了。。。
好吃到停不下来。。。
好吃到作为霓虹人真幸福。。。
刚开始时来吃的小心翼翼,一小口一小口。
饭过半碗半开始不顾中年男人的稳重海吃起来。
整个人如同火力发电厂一般一边填煤一边燃烧。
吃到高潮处还自带BGM。
明明只是一个人在吃饭,却吃出宇宙的感觉。
最后来支饭后烟,又是舒畅的一顿啊!!
关键是,结账时付的还是零钱,这该有多便宜啊。。。
在中国人固有的思维里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便宜的东西只能拿来充饥,但谈不上能有多好吃。
更不会有哪家店真心喊出那句欢迎光临和多谢惠顾,更谈不上兢兢业业的开店几十年不考虑壮大只想服务好邻里街坊。
最后出店,叔还不忘回头向小店致敬——下次试试三码面(话说整整3季中三码面在菜单上出现过很多次,但叔从没点过。。。
)生活在东京都这样的超级大城市里,五郎绝对是其中的异类。
在节奏飞快的环境里,他却保持不紧不慢,每天留恋与街头巷尾的家庭小餐馆,被各种平民美食所治愈,被酒鬼包围的环境中孤独的享受他的那份自由。。。
这剧没有结局就如同日常生活没有尽头一样,不管今天是高兴还是难过,能吃到好吃的就是幸福的一天。
最后PS: 如果真要给这剧画上一个句号,那必定是孤独の家不再孤单,但美食常在。
看到现在,要问我看得最酣畅淋漓的是哪一集,那必然是第二季的第六集。
这已经不是五郎第一次吃四川料理。
追看至今的粉们都知道,第一季里就有担担面傲娇又销魂的风采。
但这一集里出现了几大四川经典菜式:蒜泥白肉,麻婆豆腐,麻辣牛肉,当然,泡菜鱼这个名字我就不吐槽了,毕竟是他们的舶来品,有所改良很正常。
于是我看着五郎如真的勇士敢于喝下川菜的红油般的,干完了整瓶08年的红酒,VRANAN,这平时我最爱喝的塞国红酒。
今天这瓶却不知为何,如此酸涩,一如我的心情。
最能安慰人心的是家乡的食物。
一如亲情,平凡却不容忽视。
喝完了一瓶酒码字的我,现在头脑有点晕乎乎的,但是我很清醒地意识到我没醉。
绝对异于醉汉们叫嚷的:我没醉。
真的喝醉了,不是东倒西歪,而只是神经的反应慢了0.6秒。
所以说买醉的人才是最清醒的人,因为他们只是想在酒乡里逃避一下现实而已。
当然,谁都无法如醉翁般,既喝得潇洒还怕不够,在头上系着喷了酒的发带,不醉不归。
独在异乡,没有任何人可以抚慰你,看着这家乡的美食,吃着大堆的垃圾食品,佐以红酒,这才是青春难得的美好回忆啊!
我没醉!
我很醉!
味到浓时即是家。
有没有看了好想吃又不知道哪里可以吃到呢,自己做吧!
食谱见相册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80644626/分集更新。
欢迎交流!
看完了第一季紧接着看了第二季,第二季和第一季的风格差不多,但是最大的改善是画质比第一季好很多,看到第二季有一集是中华料理,这一集来看,中国的碗真的是比日本的碗大很多,分量也足很多。
还看到有一集讲了日本天妇罗,我真的不知道天妇罗就是日本的炸货,但是名字真的比中国的好听很多,还有日本的特色饭鸡蛋拌饭,将生鸡蛋打到米饭里,这个感觉很好吃。
每一集都给人温暖的感觉,看着五郎吃美食,自己也忍不住会心一笑。
热情的店员,欧巴酱,暖得你身心颤抖!
唯一缺点是= =你看着他吃你也饿了啊魂淡(掀桌)不仅是美食介绍得好,更重要是经常有不错的内涵和中心思想,那一点点的感悟搭配完美的令人遐想留白,还有美食的画面!!
我觉得这简直是吃货的天堂剧,是我看过最好的日剧没有之一!!
个人觉得第二季相比第一季有点走偏了,第一季的大卖估计让编导突然丧失了方向,希望向这部系列剧中注入太多的东西——比如广告,明显其中的某些商店街组合(两国之类的)就是交了赞助费才能上五郎的节目。
其中有一集:五郎怎么可以简简单单的在商店街买小菜回办公室加热吃呢,完全失去了美食的意义——现地现时。
选择的餐馆明显偏庶民风格、家常菜,这也很难吸引我——家常菜做的好不好吃很依赖于个人感觉,所谓妈妈的手艺、别人做的再好也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妈妈菜,通过影像换不起观众的共鸣了。
整整这一季看下来就记住了一味四川泡菜鱼、我确认很想尝试一下。
本季中的五郎好像也不是那么精神,好吃的不得了的表情都有些做作了。
编剧和导演似乎突然失去了对孤独的美食家的本味理解——饥饿、选择、仪式感和偶然性,整季剧集没有了灵性。
看起来很有食欲
五郎的办公室
这一位还是很了得的品酒大神——吉田类,据说上一张图的那一集。
日式餐具的精致——在千喜的家实现,雅致的环境,看上去很干净的餐食,没带手机拍照盐烤青花鱼,肥而不腻,油煎,不可避免地很油腻,一开始挤上一点柠檬汁,入口浓烈的海鱼味,海鱼全身的油煎给人一种肥肉入口的包裹感,再咀嚼,味道淡去,吃到带皮的鱼段,鱼皮被煎脆的特殊口感海草,小清新开胃的前菜,颜色碧绿,赏心悦目,一种海蜇丝爽脆弹牙的口感,整体是一种酸带着咸的冲击铜锣烧甜品,抹茶配红豆泥,红配绿,外面黄色包裹,口味清淡适中,又透露出一点凉味公主卷饭团,吃完终于知道起这个名字的原因,鱼籽上配了焦糖点缀,从上到下,先咬一半,浓烈的甜蜜感充满味蕾,除了甜还是甜,再吃剩下的一半,里面透着黄瓜的青涩,海带的韧性和苦涩,先甜后平淡。
【川崎市 新丸子】奶油豆沙甜水、茗荷天妇罗、芝士夹心香肠、京葱肉片、米饭+味增汤、海鲜春卷;【中央区日本桥 人形町】抹茶红豆羹、新香酱菜、天妇罗(麦氏鱼、洋葱、莲藕)、黑天妇罗饭;【中野区 沼袋】巧克力香蕉奶油蛋糕塔、芥末牛小排、柠檬肩五花肉、柠檬大腿肉、招牌酱汁牛小排、生鸡蛋拌饭;【群马县邑乐郡 大泉町】巴西风味西班牙油条、开胃沙拉、黑豆炖肉套餐、特制烤牛臀尖肉、瓜拉那果汁;【神奈川县 白乐】神大缤纷水果甜筒、中度烘培咖啡、特制友风味板烧、猪肉味增糖、火腿土豆沙拉;【江户川区 京成小岩】草莓奶油蛋糕、蒜泥白肉、蒜泥豆腐、泡菜鱼、土豆肉末;【千叶县旭市】生乳酪蛋糕套餐、刺身套餐(秋刀鱼泥/赤贝刺身/蛋花汤)、酒蒸蛤蜊;【墨园区 两国】团子套餐、相扑火锅、细切山药、乌冬面套餐;【江东区 砂町银座】蓝莓香溢咖啡和咖啡冻、汤煮牛猪肉、蛤蜊炒饭、煎肝、煮南瓜、关东煮(中华油豆腐/烧卖卷/萝卜)、鸡肉卷、炸金枪吞拿鱼饼;【北区 十条】栗子冰沙、烟熏鲭鱼、熏腿肉和泡菜、煎牡蛎、螺蛳肉小鱼干、煎蛋卷;【足立区 北千住】泰式炒芥蓝、泰国东北部烤熏肠、泰式香辣牛肉糜、鸡肉土豆咖喱、泰式干拌面、椰汁西米糕、泰式茶;【东京都 三鹰市】鲷鱼烧和天龙茶、鰤鱼炖萝卜、味增烧茄子、鸭肉拌泡菜、可乐饼、荞麦面。
大叔吃甜点都这么大口这么粗犷
我要去日本我要去日本我要去日本我什么时候才能去日本
好多甜品
为什么要让一个看了就令人没食欲的大叔演这种激发食欲的角色,我果然不是个吃货。
太猥琐了啊叔!!!怎么能不喝酒呢!!!(ep06弃)
这季没食欲
食物,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治愈。然而我发现,连着看这个系列,我是会看腻的。
做的很像美食节目,每次都跳到吃的地方看只看大叔一脸幸福我却感受不到没有制作过程特写不幸福人物描写完全比不上深夜食堂
看goro桑踮脚找饭馆吃白饭的感觉真带劲,但次次都能吃到心仪东西的这种技能得修炼一阵子吧
就是美食推荐
每集多了甜点店,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里面夹带的一点民族思想“私货”让我觉得不适。
真正的美味见于平常 不能在饭点看啊 看了心里都是泪说
没有一季美味的样子。。。
大叔还是那么给力
5.6相较第一季感觉好了一些。剧情一样寡淡单调
第二季应该是有钱了或者是调档了还加了前面的甜品部分。但是有时候五郎的食量太恐怖了,我都一次不能完全消化,所以到后面基本上只能够每集分两次看完...印象比较深的是相扑锅,炸牡蛎和泰式料理。
Goro依旧闷骚依旧大胃
为了美食,工作不管了,谈话到一半不理了,说走就走,食神最大。东京枝蔓小巷处处有遇到合适合时合心合脾的美食的可能,但吃得津津有味幸福感爆棚是大叔的专属啊!
真的没想象中那么好
除了松重丰,我只能想到宽叔的不婚男,才适合这种孤独的美食家角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