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心灵驿站

The Station Agent,下一站,幸福

主演:彼特·丁拉基,派翠西娅·克拉克森,鲍比·坎纳瓦尔,乔什·帕斯,保罗·本杰明,Jase Blankfort,鲍拉·加茜丝,理查德·坎德,林恩·科恩,瑞雯·古德温,马拉·苏查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03

《心灵驿站》剧照

心灵驿站 剧照 NO.1心灵驿站 剧照 NO.2心灵驿站 剧照 NO.3心灵驿站 剧照 NO.4心灵驿站 剧照 NO.5心灵驿站 剧照 NO.6心灵驿站 剧照 NO.13心灵驿站 剧照 NO.14心灵驿站 剧照 NO.15心灵驿站 剧照 NO.16心灵驿站 剧照 NO.17心灵驿站 剧照 NO.18心灵驿站 剧照 NO.19心灵驿站 剧照 NO.20

《心灵驿站》剧情介绍

心灵驿站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芬巴·麦克布赖德(彼特·丁拉基 Peter Dinklage 饰),一个一心只想安安静静过日子的普通男人,而他天生四尺五寸的矮小个头却格外引人注目。在众人的指指点点和嘲笑声中,芬巴只得避开人群,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研究各式火车上面。 当唯一的好友过世,芬巴决定离开原本熟悉的环境,搬到纽泽西乡下朋友留给他的废弃火车库房独自生活。然而接二连三出现的意外访客,让原本希望离群索居的芬巴不情愿地开始了他的邻里生活。刚刚遭遇丧子之痛的中年女画家奥利维亚·哈里斯(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Patricia Clarkson 饰),健谈热情的热狗小贩乔·奥拉马斯(鲍比·卡纳威 Bobby Cannavale 饰),以及其他新朋友。渐渐地,在他们的温暖关怀下,拒人千里之外的芬巴开始敞开心扉,他的生活也在不经意间有了微妙的变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双峰第三季地狱公路虫虫欲动忘年恋曲律政潜规则埃尔西得传说唐伯虎之偷天换日我凭本事谈恋爱战警密令童时爱上你向她逆光而来乐活家庭2曲点鸳鸯谱逃出白垩纪东京爱情动作故事单身妈妈俱乐部世界起源消失的子弹护国良相狄仁杰之京都疑云肇事者球衣世界在我们脚下曼殊沙华与毒共舞占领囧女珍娜第二季川流之岛七月半2:前世今生六扇门之御前盗圣猪猪侠大电影·恐龙日记

《心灵驿站》长篇影评

 1 ) 走下去

7.8/10有着各自故事且个性鲜明的三主角抱团取暖的温情小品。

前一小时带入感很强,会随着主人公或忧郁或开心,时不时被小情趣触发笑点。

再加上铁轨与周围自然融合的美丽景色,美好得真像个Wonderland。

但可惜,虎头蛇尾,矛盾的出现仅仅附上一层阴霾,而矛盾的解决似乎软弱得令人回忆不清。

火车轨道从一个站通往下一站,抬头坚持走下去,景色会大不同。

 2 ) 这就是生活

好久没有这么安静的看完这么生活的一部电影了。

这是一部相当好的电影。

虽然没有养眼的俊男美女,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但是三位主角的表演却让我觉得,原来这就是生活。

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没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很多时候,生活就是这样,平静,寂寞,小溪一样流过。

Fin的生活,有痛苦,很隐藏。

Joe的生活,很平静,很自在。

Olivia的生活,有痛苦,有希望。

但是三人交汇到一起之后,各自敞开心扉,变成好友。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有那么几个人。

最亲的家人,爱人,知己。

如果生命中这些都完整了,多么美好!

但是总会有不如意。

三者中总会有缺失。

多么希望,我拥有完整的这三者。

 3 ) 走过人生的下一站,就是幸福

“如果不是彼得来演这个角色,老天爷,这部剧肯定就完蛋了。

”——乔治·马丁。

这个彼得全名叫彼得·丁拉基,没听过?

那“小恶魔”你一定知道了,美剧《权力的游戏》中最受人欢迎的角色,没有之一。

凭借“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这个角色,彼得·丁拉基二度蝉联了美国电视界最高荣誉“艾美奖”的最佳男配角。

可以说,是彼得·丁拉基成就了“小恶魔”,也是“小恶魔”成就了彼得·丁拉基,毕竟他现在已经是好莱坞最高片酬的男演员之一了。

最近看了彼得·丁拉基早期的一部电影——《心灵驿站》看完这部片子,菌叔感觉这就是好莱坞版的《菊次郎的夏天》啊!

芬是一个火车模型店里的修理工,生活中他差不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火车上,店长是他多年的好朋友,每天的生活两点一线,看似平常,但芬的内心却是孤独的。

因为他是一个侏儒,那种孤独感是刻在骨子里的。

因为身高,生活中他会被人忽视,会被人歧视,但芬早已习惯了这些,他不会对别人表现出什么抱怨、愤怒的情绪,只要他的生活还能继续,他好像就能淡然接受这一切。

但是,当芬下意识地微微低头或眼神向旁边无意识地一飘时,我们能看出来,他是孤独的。

店长突然去世,遗嘱中,店长将新泽西的半亩土地留给了芬,那里有一座已经废弃了的老火车站,芬便一个人搬回了那里。

故事不能只有一个芬。

《菊次郎的夏天》中,北野武饰演的菊次郎是一个有点神经的,看似混蛋实际却很暖心的大叔。

《心灵驿站》里也不能少了这样一个角色。

乔因为父亲生病,需要代替他看两周咖啡热狗车的生意,因此也就正好结识了住在火车站里的芬巴。

乔对所有人都很“热情”,热情得甚至会让人无所适从,乔会想的很简单,想到什么嘴上便能说出来什么,但他实际上却是一个很耿直内心很善良的小伙子。

奥利维亚是一个单身女画家,他与芬的初次见面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第一次因为没有及时发现芬,开着车的奥利维亚差点将芬撞到;转眼第二次见面,奥利维亚这次小心了,却因为急着放下手中的咖啡,烫伤了自己,又一次差点撞到芬。

影片的前半段就是在这样一种略带尴尬又有些荒诞的小幽默中度过。

三位主人公也就这样结识在一起。

尴尬感源于芬的侏儒,影片中他不可避免的会遭到别人歧视,甚至当有人不会歧视他而试着接触他的时候,在芬看来这都是别人强忍着的伪装而已。

这种视觉尴尬与观众心里层面的尴尬感,是导演专门营造的,为了突出“侏儒”这一特殊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众人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而影片中一些荒诞的小幽默甚至误会的设计,是导演用了一种非常规的手法强行拉近了三人之间的距离。

因为当一个人认为正常的一些东西都是一种歧视时,反常规的手段或许才是正视。

影片的中段是暖心和治愈环节,他们三个一起在铁轨散步吃牛肉干,乔开车带着芬完成了“火车追逐者”的拍摄体验,他们三个在奥利维亚家喝酒看电影……这种带着夏天的味道的暖心桥段,任何人看上一眼,都会不由自由的微笑起来。

但是影片后半段却急转直下,奥利维亚前夫的出现打乱了他们三个人之间微妙的平衡,也因为芬自身侏儒的原因,当看到朋友受到欺负时他甚至都不能拿拳头去出气。

他恨自己,不好的心情也影响了他和乔的友谊。

奥利维亚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故意冷漠芬,乔的热狗车也不再像往常一样开到芬的隔壁,芬好像又回到了自己一个人时的孤独状态。

芬不想失去奥利维亚和乔,他努力去挽回过,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好像都毫无意义,难道一切都因为我只是个侏儒吗?

当芬失落地在酒吧买醉时,他愤怒地爆发了,“你们看吧,你们好好看吧,这就是我!

”他生在这个世上就是错误吗?

跌倒在铁轨上的芬,看到迎面而来的火车,想着不如就这么让火车带走他吧。

但是当第二天醒来时,火车只是碾碎了他的怀表。

当死都不怕时,生活中还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

其实影片想表达的也正是这个,生活中经历过最糟糕的事后你还会怕生活吗?

最美好的事总是在最糟糕的后面,只要你敢等到人生的下一站。

一如影片的另一个译名《下一站幸福》。

影片最后芬、乔和奥利维亚再一次坐到一起时,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幸福的事?

我是菌叔,我们明天见

 4 ) 安安静静过日子

芬这个角色,他所代表的不是生活中小众存在的侏儒(残疾人),我想他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代表的是许许多多心灵受创、逃避现实的成年人。

就像中年丧子、面临婚姻危机的奥利维亚,也像独自流浪、与父亲关系恶劣的年轻人乔。

这部电影大多数时间是对生活无意义的展示,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甚至算不得一部完整的电影。

但是,直到最后,你仍不觉得这90分钟的漫长,好像给心灵放了个假,真的如译名一样,来到了一个“心灵驿站”。

芬是个火车爱好者,他热衷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去追逐毫无意义的火车,计算列车到站的时间,修补废旧的火车车厢,在铁轨上一个人来来回回地走着,……,多么无意义的生活,可就是这样的生活,却弥补了他残破而冷漠的心灵。

 5 ) 大爱这部电影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电影前半段芬没有办法敞开心扉,因为身为侏儒,过往的经历让他相信如果与人为伴,终有一日的分离会让他伤心。

半推半就接受友谊之后,果不其然意外发生,同时也有自己的原因,朋友相继离开了他。

但是大难不死之后就想通了,开始主动关心在影片开始主动关心他的人,从逆来顺受到努力去生活,这个电影的叙事节奏还是让人很舒服的。

Peter演技很好,但是估计太多都是他本人经历过的就不夸演技了。

 6 ) 《心灵驿站》

电影从头到尾都洋溢着一种淡淡而平静的暖意,像一杯温开水一样可以温暖人心。

每天的工作就是卖几杯咖啡,其余的时间就是喝着咖啡看书、闲聊或者发呆,如此宁静简单的生活看上去却那么美。

这是一部很好的“如何和孤独相处”的教材,是一部暖暖含光的“慢”电影。

男主角的孤独是因为他的侏儒身材,当代人的孤独多来自于社会压力和心理戒备。

这里给出了“和孤独相处”的两条建议,一则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好,另一则是找到彼此投契的朋友。

 7 ) 下一站的幸福——[The Station Agent]

文/故城火车缓缓驶过,手中的手表在阳光下闪着古铜色的颜色,眉宇轻轻一瞥,顿时百感交集。

他是一个侏儒,身高与普通儿童相似,脸上已经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而且远远不止如此,他承受了比常人更多的不公,歧视和负担。

上帝赐予的畸形让这样一个成年人自闭,忧郁,内心空虚。

他生活在世界的边缘,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本可就这样生活得平淡,他本可让孤独和寂寞陪伴他这样平稳的度过一生,他本可以让眼前的Golden Spike商店成为一生的归宿,他本可不去了解什么是幸福,他本可继续封闭内心封闭感情。

但现在他不得不重新去定位自己的人生,不得不再次逢迎冷嘲热讽,不得不将久闭的心扉微微敞开。

然而迎接他的是幸福还是更大的不幸?

记得曾经听过这样的话,不要去打扰那些天真的笑脸。

那些生存在大山中的孩子们如果没有外界的干扰,他们将会永远地生活在自己的童话中。

他们不了解外界的繁华,也不知晓外界的苍穹,仅仅与大山相伴,守住自己的一片天空。

这已足矣。

而当你向他们展示外面的花花世界的时候,当一切琳琅闪烁着,欲望被挑起的时候,当诱惑的旋涡深深吸引着他们的时候,物欲与虚情假意已经慢慢袭上他们的肢体,并且驻留,扩散,最后成为了永远的负担。

男人的浮幻人生在这样一个杂货铺开始,他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与世无争,和老人友善的相处。

黑人和侏儒,这两个被世界遗弃的人就这样相依为命。

然而生命的脆弱和生活的无助让老人在一声平淡的“Lunch”后撒手人寰,而律师口中的"Nothing"无疑宣告了他新生活的开始。

铁路蜿蜒的尽头那座白色小屋是老人留给他的唯一遗产。

和远处荫蔽在丛林中别墅相比这座小屋相形见绌,而男人似乎已经习惯了低人一等,这不仅仅指的是个头。

随后的两个人物的出现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也许他根本就没有什么计划,只是让自卑牢牢控制着时间,让时光滴滴答答淌过。

乐天派的古巴热狗小贩首先来到他的生活,他喋喋不休和永远挂在脸上的笑容让他稍感欣慰,但即使这样,这种愉快也仅仅在他的身上停留了几秒钟。

Patricia Clarkson的出现则颇显意外。

在空荡荡的乡间公路上,他短小的四肢是那么容易被忽略,在女艺术家丧亲之痛还没有平抚之际,仓促的碰撞发生了,也许此时他并没有意识到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次相遇与第一次惊人相似,却不如第一次的平淡,带有几分滑稽与嘲弄的笔调绘出了女人心不在焉的慌忙,而男人那双逃避整个世界的眼神是这样的让人难以接近,以至于女人的万般歉意被一堵无形的墙阻隔在外。

男人总是习惯于一个人漫步在铁轨旁,就像他对热狗小贩盛情邀请下冷漠的回绝,就像他在便利店被店主如看马戏团小丑似的摄影留念后的脸角一皱,因为他知道当那张成熟的脸和幼小的身体合二为一的时候是多么地不协调,结果就会像片中铁路上尾随的黑人小姑娘在一声“Hi”后仓皇而逃。

他与女艺术家的第三次相遇在有前两次相遇的铺垫显得非常合理和流畅,"You are safe, no car.",我想看到这一幕的瞬间我们都会会心一笑,如此精妙的言语将三次邂逅天衣无缝的衔接,也让压抑的空气荡漾出了些轻松的气氛。

女人也是一个封闭的人,与丈夫的离异以及不能从2年前丧子中排解开来一直困扰着他的生活。

她讨厌电话,讨厌交流,但却在这个被所有人都看不起的侏儒面前畅开了心扉,倒出了女人受伤的内心世界,这就如平静湖水中泻落的一滴清泉,男人心中被掀起了点点涟漪。

他们有着共同的遭遇和相通的精神状态,正是这种默契让聆听在这个时候来的如此美妙和沁人心脾。

都说搞艺术的女子有着精致的精神,其实精致的同时也代表了脆弱与敏感。

遗落的手机是牵连两人的线索,热狗小贩热情的到访让人感到明媚而愉悦,他的“怂恿”与热切的沟通欲望也渐渐叩开紧闭的心灵。

第四次相遇在小镇的图书馆,女人的善意又一次遭到了拒绝,也许刚开始的邂逅还参杂着同情,那么现在则更多了些知己的关怀。

第五次是在热狗小贩的饭桌前,男人第一次吐露想拍关于火车的电影的心愿,女人细心地记下并买下摄影机赠予他。

接下来就是一次次的相遇,一次次的对话,交流与微笑,男人逐渐也可以容纳热狗小贩与他一起的漫步,漫步人数也从一个增加到两个,最后增加到三个。

随后他也能从容走过镇边的小路与图书馆女助手寒暄,幸福的笑容也在慢慢回到男人和女人的脸颊上。

直到有一天,镇上的小男孩天真可爱的笑脸、顽皮地踢足球让她再一次想起了失去的儿子,她匆匆离去,眼中挂着的液体偷偷洒落,不经意间我们突然意识到过去的伤感是永远不能逃避和忘记的,它总会在一个明媚健康的晴天,一个细雨绵绵的阴天,一屡云彩掠过,一丝雨水滑过的时候悄然降临。

时间并不会带走一切,只会让记忆封尘,只会让封存的记忆不会变质腐烂,当某一天我们拿出来回味的时候依然新鲜和纯净。

随后的日子和快乐别无二样,他和小贩会一高一矮活动于整个小镇,高低交错,和森森绿树连绵起伏,调子流畅得让人沉醉和恍惚。

他会因为图书馆女助手夸他“have a nice chin”而与同伴分享,他会和女人聊起爱情、和小贩聊起性,然而生活就是这样,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步会是什么样子,当幸福触手可及的刹那又迅速崩溃,其速度之快让人促不急防。

飞驰驶过的女人的汽车对他们视而不见是友谊破碎的先兆,女人扔出20 dollar后一声再见像是与他素昧平生,酒吧外被图书馆女助手男朋友粗鲁地推倒在汽车上,歇斯底里的撕叫着“我不是你的女朋友也不是你的母亲,你也不是小孩,滚开”顿时将他从天堂投入了地狱,热狗小贩又因为他暴躁的脾气似乎永远的远去了,这一切的种种都无异于在他刚刚治愈的伤口再次被涂抹上了盐巴。

借酒消愁后他忍无可忍,委屈,不平,愤怒,悔恨一涌而上,推倒酒瓶,他站在酒吧吧台上,让丑陋的躯体暴露在众目睽睽下,让悲痛来得更猛烈些吧,他踉跄跌出酒吧,留下的是尴尬与面面相觑。

男人仰卧在枕木上,耳边是若隐若现的火车轰鸣声,逐渐接近的火车拉出其长长一鸣,可怜的人哪,你还在静静地承受这一切。

如果这一切都是虚幻,那么让虚幻继续。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一次,我相信老天这次终于也青睐了他,老天给了他这样一次重来的机会。

朦胧的世界,眼前留下来的是怀表被碾碎的残骸,他已经不需要时间去衡量整个生命,一切的眷顾和幸运让他再次踏上了寻觅女人的路途。

坚韧的人们应该向他致敬,因为生命的勇气在这一刻化为力量感染女人,也在感染我们。

三个人的幸福,也是下一站的幸福,火车的轨迹不仅仅是眼前的铁轨,因为它总是中规中矩没有因任何一辆车的驶过而改变,火车的轨迹也不仅仅是烟囱划过天际留下蒙蒙烟雾,因为一阵风吹过会让它无影无踪,火车的轨迹是三人的步子,是踩着枕木的踏实,是默默细语的滋润,是承载回忆的轻吟。

在寂静的夜,顷刻间,轨迹化作点滴的幸福,弥漫整个空间,我想到了[十里香],醉了: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了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04/05/11 19:27

 8 ) 让我们彼此靠近

04.30.04.The.Station.Agent.LIMITED.DVDRiP.XviD-BRUTUS心灵驿站导演: 托马斯·麦卡锡 Thomas McCarthy北美上映日期:2003/10/03 (Limited)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年度十大佳片美国日舞影展最佳剧本、最佳女主角及观众票选最佳影片英国影艺学会最佳原著剧本美国编剧人协会最佳剧本  除了我上面列出的这些奖项,这部《心灵驿站》还获得了很多较小的电影节奖,包括很多最佳剧本奖。

对于这样一部始终气氛平淡,缺乏情节的高潮起伏,以细节见长的电影,赢得如此多的最佳剧本奖,实在是很难得的事情。

  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年轻的侏儒,芬,自我放逐到一个偏远的小镇,热爱研究火车的他,本想在这里与世隔绝,然而有另外两个年轻男女,乔和奥丽维娅慢慢走近了他,三个人在互相的交流中彼此逐渐贴近。

  最开始,芬带着警惕与怀疑的目光注视着四周的一切,这很正常,他完全有理由去怀疑每一次外界的主动接近都只不过是为了猎奇或更进一步的取笑他,然而热情奔放的乔和温柔细致的奥丽维娅并没有放弃努力,在一次次友善的示好之后,他们终于建立了友谊。

  没有俗套的坠入爱河,没有崇高远大的理想,没有误会和反目,他们只是平淡的生活着,像我们每个人一样,绝对的普通,偶尔也会因为外界的流言蜚语而口角。

很难想象这样的故事可以拍成电影,它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还有什么必要去电影院呢?

  细节,导演给予我们的只有细节。

坐在河边一整天看着火车一列列的通过,在废弃的铁轨上散步,沉默的坐在一起用餐,温馨的夜间聊天,疯狂的与火车飙车……导演是聪明的,已经看惯太多凶杀情仇惊险刺激的我们,真正缺乏和渴求的,却正是这些细节。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细节,而是缺乏感知细节的能力,我们的心灵已经被那些戏剧化的情节、大喜大悲的刺激打磨的太过粗砺,我们只有在导演的帮助下去一一重现那些细节。

  这部电影,有些类似我以前介绍过的另一部《美国荣耀》,同样都是贴近生活的剧情设置,真实,平凡而琐细。

这样的影片总是让我对主人公的生活有些羡慕而又向往。

  三位主人公夜里挤在奥丽维娅的家里看录像,看到七倒八歪得睡着,深夜,奥丽维娅和芬开始聊天,谈他们的过往。

谈的并不深,很快便各自入睡。

  我最喜欢这一段。

倾听、理解、然而又并不接近到对方的个人空间之内,我们也并不指望别人来排遣自己的寂寞,我们只是都有些故事,需要找一个听众而已。

  这样的夜晚,我似乎有过,然而太过遥远,已经回忆不起,我多么想再生活一次。

这确实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又确实是很难的事情。

心情不在,人不在。

 9 ) 人生不如意,下站叫幸福

已是夜里十一点多,想等的人没有来,有点淡淡的失落,便下了网。

暑期习惯深夜睡觉的我,决定看一部电影。

单位的内网上有很多电影,下载了近40G,好多没有看,挑挑拣拣,选中了这部。

于是这个闷热的夜晚,一部淡淡温情的片子与我不期相遇。

芬巴是个侏儒,在一个买火车模型的小店里制作火车模型。

可能是由于黑人老朋友亨利的同情,老亨利意外死亡后,给芬巴留下一间老车站,名叫新天地。

于是芬巴离开繁华大城市,来到宁静的新天地。

对于一个经常受歧视的侏儒,这个地方可能比较适合他,尽管始终不苟言笑的他,并没有表露出特别的喜欢。

可是我们能感受到芬巴就想在这样安静的地方一个人生活,不希望别人打扰他,也不希望进入别人的生活,就这样孤独的生活一辈子。

但生活并不按照计划和想象进行,幸运的是芬巴后面的生活还不赖。

车站对面,热情开朗的小伙子乔暂时为病中的父亲看餐车,可能习惯了都市生活,在这里显得寂寞难耐,很想与芬巴成为朋友,但芬巴对他并不太接纳他;中年丧子的女画家奥利维亚因车技平平两次差点撞伤芬巴,因歉意而几次帮助芬巴,芬巴开始也是冷漠的拒绝;天真可爱的黑人小女孩克利欧把他看作她一样的人,请他到学校演讲;而图书馆的辣妹艾米莉情感失落把当他作倾诉对象。

慢慢地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芬巴开始与朋友接触,开始有了微笑,开始和乔一起看火车,和乔、奥利维亚走铁路,三人起轻松的聊天,仿佛都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芬巴封闭的心开始打开,竟然可以去关心别人,去酒吧喝酒,去学校为孩子作演讲。

奥利维亚也在芬巴和乔感染下,走出了丧子的阴影。

电影拍得很细腻,很抒缓,没有一点大起大落,但看完让人觉得很温暖。

有些细节很打动人,如芬巴和奥利维亚第一次吃饭,奥利维亚说,“我们不要想着找话说,只管吃就行了”,多善解人意的话语。

艾米莉的男友纠缠艾米莉时,芬巴想帮助艾米莉,却让艾米莉的男友轻轻一把推开,芬巴双臂在空中一振,对他来说是坚强有力的,但对艾米莉却毫无帮助。

我想电影可能讲述得是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关怀,每个人都需要友谊,不管是健全的人还是残疾的人。

人生可能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心灵的创伤需要互相抚慰,走过下一站,就是幸福。

 10 ) 心灵驿站

讲述几个不同原因有着心理症结的小人物,相互了解,战胜阴霾的故事。

主角的矮小身材造成了他阴郁冷淡、内向软弱的性格。

生活的挫折一直都存在,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和嘲讽的言语形影不离。

黑人胖女孩问他是否侏儒,芬巴沉默平静的表情之下一定翻滚着剧烈的情感波涛,尽管内心翻江倒海、羞愤难当却还要装出若无其事的大度,这种否认虽然是徒劳的自欺欺人,但确实出于他竭力想要维护“正常”的尊严,仅能做出的笨拙而又固执的回答。

他坚决否认这一明显的身体缺陷,对于自身显而易见的残缺或者疾病遭遇到别人有意无意的提及,他宁愿拒绝这一异常的标签,尽管只是一个中性的医学名称。

芬巴内心始终是挣扎拧巴、自我斗争激烈的,不愿接受残缺,不愿承认“低等”,此刻的他还没有活明白,还没有与生活和解到可以理直气壮而心平气和地接纳并喜欢自己的程度。

等到想明白了自然会意识到,这样那样的残缺或者异常又怎么了,这都只是我们的一部分而已,就像天上无数的星星各不相同,为什么非要强求和大多数人一样呢?

不要让阻挡我们成为阳光朝气的活力人士,不要让别人的白眼恶语和自我消极的思维定势成为我们通向梦想和幸福的障碍。

帅气健美的拉美小贩对芬巴从讽刺捉弄到熟悉欣赏,丧子而婚姻破裂的女客人对芬巴同情关心,热情的她敞开心扉,收获的安慰和温暖。

他俩总是拿从未涉足男女之情的芬巴开涮逗弄,然后在他们的调教催促下,当然关键是漂亮的图书馆女管理员对芬巴动心了,她说他有个性感的下巴。

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情人眼里出西施,也许自己意识不到,就是这一点微亮的光芒让你在有情人的心中成为美好性感可爱的存在。

何况芬巴的内在有动人的特质,他以微小身躯上演英勇救美,他在岁月静好中拥有充实的精神世界,他喜欢读书思考,观看火车电影,梦想能拍下火车行驶在原野的镜头。

只是性格的羞怯懦弱造成了封闭暗淡的局面,我们看到了他的隐忍和无奈,正像在回答为什么没谈过恋爱时他所说的,因为别人看待和对待你的方式不一样。

与生俱来的缺陷和纷扰的世俗让他承受了很多不公,酒吧买醉的那一夜芬他体内常年郁结的委屈和怨恨终于爆发出来了,他站上吧台上狂乱挥舞,怒声嘶吼着让周围的人把他看个够。

愤恨醉酒的芬巴倒在了铁轨上,迟迟起不来,接着他以一副彻底绝望之后失神迷茫的笑脸望向前方疾驰而来的列车的探照灯光。

影片这里的转折很好,微小的身躯躲过了车轮的碾压(虽然他的头很大),清晨酒醒后的芬巴睁开眼睛,迎接他的是阳光和幸福。

《心灵驿站》短评

看了开头就知道进程与结尾的片子,已经不适合我了。但还是喜欢甜姐的美貌~

7分钟前
  • 三月
  • 还行

我完全能共情美女为什么会喜欢侏儒,那种治愈的感觉,我懂。。。还有中间尬着的乔,哈哈哈,笑死我了,太逗了

11分钟前
  • 蓓一之
  • 还行

其实最喜欢的是那位西班牙小哥,主动热情、会做饭、享受生活,还能和安静的兴趣爱好与众不同的人做朋友~简直就是完美伙伴~他们三个一起在桥上那段奇异地联想到了《伴我同行》

16分钟前
  • 路伽维加
  • 推荐

看似是远离尘世的心灵归宿,实则是披着小布尔乔亚外衣的纸片人

18分钟前
  • 小旺财倒头光
  • 还行

走桃花运的侏儒。

23分钟前
  • 飞天PP猪
  • 推荐

宁静的美国小乡镇真的是人间天堂。每天的工作就是卖几杯咖啡,其余的时间就是喝着咖啡看书、闲聊或者发呆,如此宁静简单的生活看上去却那么美。

28分钟前
  • Alex
  • 力荐

美。生命本就是一个不断和解的过程,Finn和自己(身高)和解,Olivia和死亡和解,Amily和爱情和解。我刚看完抱怨没有结局,现在想来生命还未到尽头,何来结局。

31分钟前
  • 小鬼
  • 推荐

电影散发着一股冰冷的暖意

34分钟前
  • flipped
  • 较差

人毕竟是社会属性的生物,没有人会主动选择孤独,除非心理原因或者生理方面的某些缺憾,无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并非某人的问题,而是周围人群看待和对待“他”的方式。很多镜头细节处理的非常漂亮,把孤独和自我封闭展现的清晰精彩。每个人的孤独都不同,抱团取暖也要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幸好没有一个人是孤岛,总会遇到能称之为朋友的知音。小恶魔多年前的演绎蛮不错的,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正好成为小恶魔的智慧源泉。而女性就境况迥异,当年还算风姿卓越的派翠西亚如今只能在《利器》诠释病态变态的老母亲了。

39分钟前
  • 满心
  • 还行

她是图书管理员的梦想,伙计,摘掉眼镜,放开头发,书扔得到处都是。哦,对了,她不带眼镜,那,去给她买一副也值了

40分钟前
  • 轨迹猫
  • 力荐

不张扬,不煽情,不苦难,这舒缓的节奏,还有情绪丰满的摇滚乐伴奏,bravo

41分钟前
  • 5:55
  • 力荐

2008-2-14

42分钟前
  • Haze
  • 推荐

小恶魔十多年前的惊艳出演。失意的失落的边缘的一方温暖的天地与真情。

43分钟前
  • 海子
  • 推荐

Olivia非常典型呀 电影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 joe很像那个有名爱情片里面的男主 片尾音乐很喜欢!

47分钟前
  • avocadotoast
  • 还行

男主把孤独演绎的很好。画面也很美。只不过爱情来的太突然,走的也很尬,似乎很生硬。

49分钟前
  • liwudao
  • 较差

有点无聊,但是也有那么几个时刻,想过一种特别简单的生活,面对很少的人。

51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较差

4.5

53分钟前
  • HuaSong
  • 较差

同一部文艺片给不同人不同的感觉,有人能欣赏,有人不能欣赏;这电影是好电影,只是我没多少感触。

57分钟前
  • ╰ゝ未命名の暧ヽ
  • 较差

musicality

58分钟前
  • 陈乱乱
  • 还行

This is our world.Welcome to the weirdness.

60分钟前
  • 伊斯布兰达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