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愤怒的小鸟

The Angry Birds Movie,愤怒鸟大电影(港),愤怒鸟玩电影(台),愤怒的小鸟大电影,The Angry Birds Movie

主演:杰森·苏戴奇斯,乔什·加德,丹尼·麦克布莱德,玛娅·鲁道夫,西恩·潘,凯特·麦克金农,彼特·丁拉基,比尔·哈德尔,托尼·海尔,丹妮尔·布鲁克斯,吉莉恩·贝

类型:电影地区:芬兰,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愤怒的小鸟》剧照

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1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2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3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4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5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6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13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14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15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16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17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18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19愤怒的小鸟 剧照 NO.20

《愤怒的小鸟》剧情介绍

愤怒的小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生活着种类繁多且快乐无忧的小鸟。不过他们中间总有异类存在,比如离群索居的胖红(杰森·苏戴奇斯 Jason Sudeikis 配音),孤儿出身且有些另类的怪异容貌让他成为其他鸟儿嘲笑和奚落的对象。久而久之,胖红也养成了促狭易怒的性格。在被法官判处参加情绪管理课程期间,他结识了速度极快的飞镖黄(乔什·加德 Josh Gad 配音)和一不小心便会引起爆炸的炸弹黑(丹尼·麦克布耐德 Danny McBride 配音)。三个怪胎由此闹出不少的笑话。未过多久,神秘的绿猪莱纳德(比尔·哈德尔 Bill Hader 配音)带着手下来到小岛,他们展现出友善的面孔,可又仿佛在暗中策划这什么。 岛上只有胖红对绿猪的到来充满戒备,而他的担忧也很快得到了验证……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真心遇上大冒险真探秦先生第二季之魅相追寻罗纳尔多快来绑架我超能力者萨沙曾在这里妖怪传统营的一天五伙伴历险记第一季人间风雨情年轻一代第二季高踢少女雾之旗水井边的初恋伏虎武松爱火硝烟爱上海军蓝暴雪将至真实身份暴发户决战富人里第二季平行世界·爱情故事细水长流再见巨人辛普森:美国制造爱入歧途第二季浴血坚持水晶仙女甜蜜喂食生活对面的夜血之召唤

《愤怒的小鸟》长篇影评

 1 ) 游戏改编电影很成功

蛮好看的,比很多动画电影有趣。

游戏设定就很棒,改编成电影很理解。

有些人太双标了,动不动就“圈钱之作”。

看预告片被惊艳,正片诚意之作,完整地展示了一个故事,虽然故事比较简单,但包装地很好。

笑点很密集,色彩很好看,小鸟的萌值可以比肩小黄人,配音也加分,BGM也好听,整个电影大片质感。

想看植物大战僵尸改编成电影。

 2 ) 从《愤怒的小鸟》,看愤怒的小孩——谈亲子教育中的愤怒情绪管理

《愤怒的小鸟》讲了一个典型的好莱坞英雄主义故事:鸟主角Red本是个讨人嫌的鸟岛居民,性格易怒,冲犯客户8,被法官判入“愤怒管理”课程学习。

在“无限包容小组”的潜移默化中,他和另外两只易怒的小鸟Bomb、Chuck成了好朋友,结果带领全岛鸟民共同抵御猪群外侵,成了鸟族英雄。

从剧情来看,一个开始为反面角色的人物,故事是如何急转直上的,全靠“有一天,一个绿猪带领的舰队上岛了”这个情节突变。

而对Red一次又一次的升华改造,则通过敌人绿猪的对比、偶像神鹰的侏儒表现,一步一步烘托出了Red的英雄形象,在最后鸟猪大战中,Red的英雄主义更是发出了爆炸式的光芒。

——嗯,好莱坞拯救世界的梦想,什么动物都适用。

所以单看电影情节,简单粗暴直线条,非常适合孩子。

不过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却是英雄主义之外的另一个隐形主题——“愤怒”。

Red的“愤怒”,如何在故事中从有害行为变成了有益行为,这是有趣的转变。

愤怒的小鸟历经三次转折:第一次愤怒,在故事开始。

Red送蛋糕迟到,耽误了客户的派对,却把错归在客户身上,并以暴力相加。

他不负责任,伤害他人,甚至在法庭上理直气壮的辩论,认为都是别人造成的。

第二次愤怒,Red有了变化。

他虽然毫不负责地把迎宾小鸟打烂,但当看到主人Chuck的悲伤反应时,他感到了自责。

这时你发现他已经有自省了,对自己的愤怒有了反思。

到第三次,Red对猪群的谎言入侵行为感到愤怒,但没有人相信他。

他没有用情绪解决问题,而是做了两件事:一是联合Bomb和Chuck去找证据;二是找神鹰寻求帮助。

而在这一阶段,Red的愤怒又细化到了好多情绪点:找到神鹰后,他对神鹰无能的表现很失望,本应愤怒,却转变想法,觉得自己变强最重要。

在准备和猪群战斗前,Red把集体愤怒情绪变成了一种动力,令鸟民们有信心击败庞大的敌人。

而最后和绿猪决战时,他差点被绿猪激怒,却平静下来问自己:“愤怒能解决问题吗?

”他想到“不能”,就用谈判转移了绿猪的注意力,最后成功打败了它。

当大家都把功劳给神鹰时,Red本应愤怒的,也没有愤怒,而是平静地回到住处,没想到却成了大家公认的英雄。

好莱坞的本事就是把一种情绪从头说到尾。

单单“愤怒”这一点人格特征,就可以让主角复杂起来。

故事中Red对自己愤怒情绪的管理和转化有目共睹,从开始一个鲁莽、不负责任、满口谎言的坏小鸟,变成了一个有勇气、敢批判、敢担当的正义英雄。

他把愤怒化成了批判精神,也用真正的智慧解决了愤怒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愤怒”这条隐线的讲述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将拟人化的“小鸟”打回人形,我们不单可以在Red身上看到自己的写照,作为一个母亲,观影过程中我也联想到了孩子愤怒情绪管理的问题。

我的女儿两周多时进入了一个易怒期。

她看见东西会砸,容易对人发脾气。

凡是不顺应她的行为,她会无所顾忌地表示反抗——这和故事开始时的Red很像,不由分说地愤怒——而孩子愤怒的结果就是同样激怒大人,我们总是本能地反应:“不许砸!

听到没有!

”——当然了,她根本不会听进去。

我惯用的方法是声东击西。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愤怒时,转移她的注意力。

比如她把小熊扔在地上了,我去拿芭比娃娃,让她练习搭配衣服。

她喝美素的奶粉吐出来,我换合生元,给她换换口味。

她生气地砸书了,我会带她到户外转转。

转移愤怒的情绪,用新的东西让孩子愉悦。

第二种方法是用同理心向孩子解释。

其实在《愤怒的小鸟》里,Red在“无限包容小组”里学习的就是同理心。

他原本意识不到自己发泄的行为会给别人造成伤害,但当他看到朋友受伤的反应时,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

在亲子教育中也是如此。

当女儿习惯性地砸东西时,我会问她,如果妈妈这样把你扔在地上,你会疼吗?

她说疼。

我说,那你把小熊扔到地上疼不疼?

她立马会感到小熊也疼,就赶紧把玩具捡起来安抚。

同样的,当我知道她在幼儿园调皮捣蛋时,我会问她,如果那个小朋友对你做同样的事,你生不生气?

她想了想,点点头。

那她就明白了自己做事的尺度。

第三种方法是我在看电影后意识到的,解决愤怒情绪的根本方法,是给予足够的爱。

在《愤怒的小鸟》里,Red的愤怒情绪来自于幼时被反复质疑,吸收了太多的负面能量。

比如他被人嘲笑“海苔眉毛”,被人嘲笑是个孤儿,种种受欺凌的感觉,都让他变得易怒。

愤怒让他学会保护自己。

他从小到大都没什么朋友,愤怒一直在变相地保护他,直到他进了“无限包容小组”,感到了老师的爱和同学的友谊。

当他第一次主动邀请Bomb和Chuck玩耍被拒绝时,他是很失落 的。

当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不恰当的行为会带来怎样不好的结果。

在无限包容小组学习的一段时间里,Red慢慢得到感化。

而当绿猪入侵时,他和自己的小鸟朋友们联合起来,他获得了信任和勇气,才真正将愤怒转化为正义的力量,做出了更有意义的事。

在这过程中你会发现,群体行为(从个体到小组到整个族群)化解了Red的孤独;在群体行为中产生的爱,以包容、信任和鼓励的方式,最好地化解了愤怒。

所以当Red的朋友们看到小岛上塑起神鹰雕像为他忿忿不平时,他却不再愤怒。

因为他在这一事件中感到了自己的力量,感到了友谊的力量、被整个族群信任的力量。

他不再质疑自己,也不再迁怒他人,自信和被他人信任,真正解除了他的心头锁——愤怒。

而应用到我们的亲子教育中,也是同样的,值得推敲。

首先要分析孩子易怒的情绪从何而来,是否单单发脾气,还是有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大人的愤怒常常来自于委屈、不被认可。

如果站在这个立场为愤怒的孩子想想,作为父母也应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给了他们足够的信任?

当他们提出某个建议时,我们是不是习惯性地说“不准”,先否定他们的提议,然后强制执行我们的?

当他们犯下错误时,我们是不是不由分说地先责怪他们,而不听他们解释背后的原因?

当他们没法做好一件事感到沮丧时,我们是不是也用同样的怀疑施加给他们,让他们自暴自弃?

……种种生活的细节,其实都是孩子们愤怒的原因。

正如在《愤怒的小鸟》中,Red回忆过去想到的那些小细节一样。

其实有很多是环境和周围人的负面评价造成的,只是当时没有人引导,他将这些负面情绪变成了愤怒。

当我们发现不为人知的细节、真正洞察愤怒背后的原因后,我们便不应再简单粗暴地把易怒的小孩定义成“坏小孩”。

而每一个容易发脾气的孩子都有可能像Red那样,把愤怒转化为批判精神和勇气,真正地施展自己的力量。

转变的可能性倚靠的是什么?

绝非孩子的自觉意识,而是由环境(教育)带来的影响——例如父母与孩子一起互动游戏,和他们一起玩,鼓励他们完成不自信的事;帮助孩子融入群体社交空间,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群体中发挥的作用,对自己建立更强的信心。

这些都是给予爱的方法。

《愤怒的小鸟》教会了我什么呢?

——用爱去化解愤怒,愤怒也可能是积极的。

 3 ) 一曲川普的赞歌

基于当年简单而风靡一时的北欧手机游戏,从深入人心的红色愤怒小鸟和绿色小猪出发,演绎出一个90分钟的大电影,故事顺畅,笑点充足,大人小孩都很开心,虽然电影院里的熊孩子们被画面调动得手舞足蹈大喊大叫略有些烦,但相比于去年故事牵强、生硬引入Pacman等经典游戏的《像素》,本片的编剧功力显然强得不是一点。

(顺便说句,游戏IP改电影这几年有点火啊,刚放出新闻吴征神奇的七星影业正在筹备中《俄罗斯方块》大电影,这画风我是不敢想象了)《愤怒的小鸟》也是一部很美国的电影,如果你仔细看,语言对话的俚语双关,情绪管理辅导班这种几乎是美国特有的普遍事物,无敌神鹰的歌曲舞步,当然更不用说学过英语都能领会到的猪岛上的银行piggy bank之类的笑点不一而足。

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依靠字幕,又对美国社会生活不了解,你其实只能理解大概一半的笑点。

可是这已经足够让我们的大人小孩们满意而归了。

所以,人设形象、主线故事、动作神态,这些地方足够发力,电影才好笑。

在这方面,本剧还是很合格的。

但我最想说的,是本剧的“意识形态”。

如果你把《愤怒的小鸟》和前段时间的《疯狂动物城》一比较,你就能发现这两个电影在立意上的截然对立。

《疯狂动物城》是一部宣扬政治正确的集大成者,强调的是不管你是什么出身都应该得到尊重,不能够被“刻板印象”(stereotype),不能被“种族脸谱化”(racial profiling)。

比如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对方是狐狸就觉得对方是小偷,觉得是兔子就不能当警察。

这正是美国的左派、政治正确派们所强调的,不能因为对方是黑人就怀疑对方不是好人,不能因为对方是穆斯林就觉得人家是恐怖分子。

而《愤怒的小鸟》则正好相反,在一个人人都表现得很友善的社会(政治正确笼罩下的美国),即使来了一群不怀好意的人,社会也没有任何的防备能力,反而责备排挤冷眼看到威胁的红鸟,于是吃了大亏。

关键时刻,故事告诉你的是,不要假装一切都很好,对不公不义就应该愤怒,对敌人就应该报复。

这样不仅正确,而且很爽。

这些想法,简直就是现今美国大选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异军突起的完美注解。

川普这个骂骂咧咧的大嘴巴,就像红鸟一样,虽然不受主流的大法官、心软的左派中产鸟们待见,可是关键时刻是他指出危险的存在,又是他领导刚刚还沉浸在“友谊万岁”美梦中此刻已被骗走最宝贵财富的鸟儿们,“以直报怨”,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私以为,川普正应该拿这部电影做竞选宣传片,在全美各地巡回播放。

当然,如果你更有一点阴谋论的热情,可以进一步追问,片里的那些猪,为什么是绿的。

你或许会说,这是因为游戏原作里的猪就是绿的。

是的,可是你注意到电影里领头那只猪那极有特色的胡子了吗?

剩下的,我就不说了。

 4 ) 《愤怒的小鸟》鸟东西背后的经济学

很多人知道《愤怒的小鸟》电影上映后,都在朋友圈问我同一个问题:这部脱胎自智能手机时代的启蒙划屏游戏到底讲的是什么?

我一概以四个字回复——百鸟巢愤。

一群不会飞的鸟,迎来了一群想吃蛋饼的猪。

这群鸟东西很快被绿猪们的糖衣炮弹击倒,完全丧失了对这个世界所谓“恶”的想象力。

所以当它们发现自己尚未出世的后代即将成为它猪口中的牙祭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世间兜售的那些诸如“愤怒管理”的成功学并不适用于尔虞我诈的江湖。

在“你咋不上天呢”的弹弓牵引下,成百上千的鸟儿愤怒地倾巢而出,无数根划破天空的抛物线,只有一个目标——“猪留蛋堡”。

这部既没有交代为何鸟不会飞,也没有阐述猪为何绿得像尊翡翠以及翡翠们为何喜欢吃鸟蛋的这些问题的电影,实在有够逻辑混乱。

但观众们选择遗忘或者原谅创作者的“粗心大意”,全是因为一个字:萌!

在《愤怒的小鸟》中,呆萌的炸弹黑、蠢萌的大红、激萌的飞镖黄以及吐着小舌头萌化了的鸟宝宝,五颜六色睁着水汪汪大眼睛望着你,那一刻简直萌到3D眼镜炸裂,忍不住想在电影院里唱一首动力火车的“身为一道彩虹”……萌到观众心坎上,自然是《愤怒的小鸟》其固有疗效。

但对于电影市场来说,Rovio工作室联合索尼出品的这部大电影,无疑是“笨鸟先飞”的一颗信号弹。

先不管“水果忍者”或者“割绳子”是不是真的会开脑洞的电影化,至少紧随其后的《魔兽世界》和《刺客信条》已经预言了二零一六游戏改编电影的全面反攻。

特别是对于那些烧过、正烧着以及马上准备烧的游戏App投资方,不同于诞生自PC娘胎的那些古董级游戏,《愤怒的小鸟》吹响了移动手游攻占银幕的号角,风投们手里的弹弓早已饥渴难耐地瞄准了每一户观众家的窗户玻璃。

令人担心的是,考验芬兰人的不是一部《愤怒的小鸟》,也不是意料之中的续集《愤怒的两只鸟》。

就像我们当年只是认为它是一款会发出怪叫的游戏一样,如果芬兰人够聪明的话,他们必须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通过“愤怒的小鸟”这一形象的不断的、电影化,把 IP背后的消费力有效持久地释放出来。

这大概是诺基亚死后,芬兰人唯一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机会了。

 5 ) 愤怒的小鸟中的文明冲突

“愤怒的小鸟”曾是我手机上仅有的游戏。

同名电影一出来,我儿子一定要我去看。

周末,他约了另外一个小朋友艾登,我们一起看。

我本不情愿看儿童片。

但陪孩子,不得已。

单身的朋友谁管你看什么,多好!

但每次看这些,总能看到些流行文化的影子,一滴水能看到太阳,也是收获。

回来路上,我跟他们说这片子好像有很多象征呢。

一分析,艾登说:“是啊,还真这么回事呢。

”送走艾登,我意犹未尽,又如同唐僧似的,跟儿子分析,他笑着说:“这儿童片,能不能不要这么分析啊?

”对小朋友来说,分析把小朋友的意境破坏了,也是不大好。

无奈我学过中学语文,连中心思想写作手法都不分析一下,武功岂不废掉了?

不如小孩看鸟,我们看人,权当另一场游戏。

首先我们说说“愤怒”。

这片子里的红鸟,和周围一团和气的小鸟不协调。

该鸟性暴烈,易怒。

我们知道气大伤脾,但有时候也暗中把义愤视为正义感化身。

怒气的坏处和好处,基本上三七开。

美国文化要人不可含怒到日落。

愤怒是病,必须摁倒,治疗,这叫愤怒管理—— 愤怒管理不是儿童影片中的段子,而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的心理治疗。

压力也是,人们千方百计要避免压力。

最近Kelly McGonigal(和游戏研究者JaneMcGonigal是双胞胎)通过TED演讲,说明压力其实也有积极作用。

人多活一些年,总可化荒谬为传奇。

很多过去被视为负能量的东西,你熬一熬,它又成正能量了。

我准备端个小板凳,坐等酒精被去妖魔化的一天。

和我们欣赏斗酒诗百篇的酒文化不同,西方人往往视酒精为洪水猛兽。

关键是喝酒的人空腹喝酒,不吃菜。

汉堡包啃啃就没了,色拉不下饭,不像我们就着吵花生米甚至黄豆,都能喝上个把小时。

他们抱个酒瓶,没人劝也没人拉,估计是借助什么古怪的内在激励,把自己喝得天昏地暗。

当然这是题外话,暂且按下不表。

这片子里还能看出文明的冲突,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比较牵强,是试图从黄瓜里提取阳光。

不过一部片子出来,怎么扯是我们自己的事。

信不信是你的事。

有评论者称电影是伊斯兰教入侵欧洲的寓言。

片中的入侵者是绿色小猪。

绿色是穆斯林的颜色,为首的留着伊斯兰教的胡子,甚至还有人看到了星月标志。

而三只小鸟,颜色就好比是德国国旗。

大家总结:片子反映默克尔政府开门迎接难民,引狼入室。

这种解读不无道理。

但如果只是简单讽刺伊斯兰,不得了,不知道又要发生多少抗议和袭击了。

结果没有这样,为什么?

游戏的设计者和导演,巧妙地将一些寓言元素给拆解了,比如发动自杀式袭击的是复仇的小鸟,而在颜色、形象上更能接近极端穆斯林的,反而是被“自杀式袭击”攻击的猪。

这巧妙的形象分拆,使得极端分子也无话可说。

这是导演聪明的地方,大赞。

愤怒的小鸟游戏走红得让人傻眼,不过也非毫无来由:它调动了人内心中颠覆和野蛮的一面,同时又不过是小鸟打肥猪,看起来呆萌而无辜。

我家猫天天被愤怒的反舌鸟们攻击得要死,要是愤怒的小鸟的游戏和电影里,猪换成猫,可能更写实,但这就成了俗称的“你认真你就输了”。

片中的雄鹰(Mighty Eagle)象征美国。

里根曾说美国如山巅之城,城在山上,光芒远远都能看到,无可掩饰。

电影里老鹰也住山巅,昔日威风凛凛,基本上是座山雕。

当年哪里不平哪里有它,如今它大腹便便,小便频繁,飞翔不得。

难怪川普们要借用民众对于里根式山巅之城的缅怀,要“让美国重新伟大起来”。

法官鸟是故作姿态的美国左派精英,处处宣扬包容。

结果包容到自己的蛋全被人偷走。

这是和欧洲接受移民的情况是一致的。

如果比喻到此结束吧,此片在思想上又是极右的,排外的,非但政治上不正确,票房上更会受影响。

怎么办?

翠花,上德州。

德州和联邦在一些政策上的对立,也成了片中的隐喻,让排外的信息峰回路转。

就好比你分明看到前面的人在打右灯,结果他却向左转了。

在你即将看到排外信息的时候,亲近外来者的信息来了。

这和红鸟、和猪有关。

住在德州我们知道,这里的政治势力比较右,比较保守。

一般说到美国移民问题的时候,和墨西哥交界的德克萨斯都跑不了。

为了打擦边球,捉弄下德州,又不过分得罪,mess with Texas, 导演再一次分拆象征:让红脖子“德州人”一分为二,颜色归小鸟这边(红鸟是主角),但是外在行为行动归绿猪这边。

猪甚至带来了牛仔帽,和牛仔一样呼喊。

德州灵魂在小鸟这边抗拒外来移民,身子在猪这边,成为移民本身。

红脖子“红鸟”,也是外来者,最终却"融入主流",被鸟村其他公民接受了。

这片子你说它排外吧,它可以说它宣扬宽容。

你说它宣扬宽容吧,它又让你看到反对外敌的入侵。

总之,愤怒的小鸟里的象征是圆滚滚的,不是扁平的。

它不是简单类比,像做叫花子鸡那样,用泥巴裹一裹,囫囵地烧熟,出来还大体上看得出原先的形状,而是拆散了,煮熟了,又加了各种大料。

人们吃起来口感不大一样。

这样更有嚼头。

解读越开放,越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越能让人各取所需,一个作品就越有味道。

这象征给人的感觉,容我借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描述一下:象征它是一只肥肥的雄鹰,屁股在洞口,脑子在山头。

它是一头绿绿的小猪,颜色在这头,心思在那头。

它是一群生猛的牛仔,红脖接的是鸟头,“Yeehaw”的是猪头。

它是一只愤怒的小鸟,自杀的在这头,炸药在那头。

 6 ) (看完更新)为什么外媒认为愤怒的小鸟其实是一部政治讽刺(反绿教?)电影?(有电影截图~剧透预警)

太平洋时间5月20日晚上10:21更新。

看完电影对所谓“政治讽刺”的感想—— (有剧透)因为这是一部儿童动画电影,大部分坐在影院里的成年人都是家长。

所以媒体所说的“政治讽刺”其实感觉并不强烈。

虽然有一些譬如“绿色”,譬如“猪”,譬如“三主角的颜色就是德国国旗”梗,但与其说是为了讽刺穆斯林,倒不如说是因为原本游戏就是这个内容,电影只是忠实于原著,神还原罢了。

唯一让我觉得,“诶呀这个好像真的在讽刺啊”的,就是“法官鸟一片圣母心邀请绿猪进入结果惨遭打脸,全岛蛋被偷走”的梗。

的确好有德国默克尔的感觉 (⊙﹏⊙)b总体来说,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全年龄观看的爆米花电影。

搞笑梗不少,基本全程无尿点,电影结束的时候很多人鼓掌。

本人坐标西雅图,今天是上映第二天,基本满座。

我实在是不清楚为什么烂番茄只给两星,这部电影如果你没有带着政治偏见和玻璃心去看,就是一部普通的儿童商业片。

我觉得liberal的观众不需要太敏感,即使现在是美国大选,也并不代表Red就是川普,绿猪就是穆斯林啊?

我觉得电影里的绿猪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拼命偷蛋的样子也是蛮拼的,而且它们整个城市被毁了也还缺根筋的傻乐着跳舞,和极端穆斯林那种苦大仇深的形象并不一致么。

(以下是剧透)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鸟岛上。

(这个小岛的鸟全部不会飞。

)影片开头Red打工送蛋糕给孵化的小鸟迟到,结果被小鸟父母抱怨,一怒之下摸了鸟爸满脸蛋糕,被法官鸟责令去上“愤怒管理”的课程。

(跑个题有人看过“愤怒管理”么?

是个很有趣的情景喜剧。

)“愤怒管理”课程是由白色会下炸弹的鸟来教授的。

成员有黄色,黑色,和那只巨大的红鸟。

在磨练学习中,Red和黄黑两只,kind of成为了“朋友”。

接下来就是绿猪的出场。

绿猪们假装无害用各种表演征服了岛上各种轻信的鸟。

以为它们是很酷的客人。

以法官鸟为首的岛民(鸟)们对Red的怀疑和担忧无视,和绿猪们一起狂歌共舞。

担忧鸟岛安全的Red结伙黄鸟和黑鸟,历尽艰辛一起去寻找传说中会飞的鹰来赶走可疑的绿猪。

结果发现那只“传说中翱翔的鹰”其实是已经退休,只能靠吹嘘往日荣光来自我满足的懒虫(鸟),并拒绝提供帮助。

(话说这个鹰真的用了象征美国的白头鹰诶!

难道导演真的在影射美国?

笑cry)Red和黄黑一起回去阻止,但是第一次尝试没赶上,所有鸟蛋被绿猪偷走。

这时法官鸟一群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交出领导权给Red。

接下来就是决战啦!

Red带领所有的鸟激发怒气勇斗绿猪!

各种战斗场景神还原!

>0< 玩过游戏的人都懂得的。

连那只退休的老鹰也决定为了自己的形象再搏一把,来帮忙抢回所有的鸟蛋。

最后Red和绿猪王对决,救出了最后一枚鸟蛋,就是游戏中的蓝鸟,点一下能分成三只的。

在片尾画龙点睛的飞向远方。

>_<玩过游戏的看了电影都会会心一笑哒!

个人觉得是一部良心还原游戏的动画电影。

强烈推荐!

(以下是看电影前写的调查资料)我喜欢在看电影以前先到网上翻番剧透和影评,这样看起来有的放矢比较轻松。

豆瓣和烂番茄是我必去的网站。

然而今天在烂番茄上看到这个我非常想看的电影只有两颗星!!!

WHAT?!!看预告片都要笑死,认为这是今年必看电影的我森森的郁闷了!

为毛?

这究竟是为毛?

到底这是不是值得看的电影呢?

于是去GOOGLE了一下为啥外媒对这部看起来非常合格的爆米花电影这么刻薄?!

然后我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不仅是一部改变自游戏的动画电影。

更是一部政治讽刺电影。

不少liberal(大概国内翻译成白左?

)认为这样对亲爱的穆斯林朋友们不够亲爱友好,所以竟然有人认为电影情节需要强制改变!

原文如下There is a fear that if the liberal media discovers that The Angry Birds Movie is, indeed, an allegory for Islamophobia, the studio will be forced to change it. (Sony Pictures did not respond to a request for comment.)于是我去翻了翻外媒网站看到了下面这些图(剧透请小心( ^ ^) _ )<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

年老,智力有缺陷的老鸟开放国门给绿猪—影射默克尔的难民政策网上还有各种阴谋论,说这是犹太人想要趁机卖武器让其他国家对付他们的眼中钉穆斯林啊etc.。

无论如何,我原本一点也没想到这个游戏改编电影会有这么复杂的隐含内容。

看到网上外媒的评论感觉打开了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不知道是美国人民脑洞太大还是我脑容量太小。

于是打算今天晚上去看看到底这是一部简单动画还是政治讽刺电影。

看完了再回来更新观后感。

先这样拜拜for now

 7 ) 《愤怒的小鸟》:林子大了,总要有与众不同的鸟

生活在热带小岛上的小鸟们之所以不会飞,不是因为没有翅膀,而是因为它们觉得“没有必要飞”。

这种“没有必要”,是因为它们的生活太过安逸。

可不就是嘛,那样宁静的岛屿,那样舒适的环境,不愁吃,不愁喝,与世无争,安逸自在。

累了就坐在树荫下歇着,看睫毛翘长的“美鸟”眨巴眼睛;乏了就在岛上随意溜达,看可爱的毛茸茸的小鸟有序地过马路;怒了还可以被安排到培训班练练瑜伽,一切都那么和睦,那么无忧无虑。

所以没有必要飞来飞去,唯一有必要的,就是呵护好一颗颗鸟蛋。

放音乐给它们做胎教,用温馨的房子给它们遮风挡雨,一派祥和间,孕育着下一批“没必要飞”的鸟儿。

安逸让它们享受,也让它们懈怠,以至于,当有所预谋的绿猪们突然侵入小岛,能够轻而易举地将成批成批的鸟蛋给抢走。

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时刻,看着最为珍视的东西被抢走之后,众鸟才会想起“会飞”是多么重要。

但惰性已经让它们丧失了飞的能力,就连被众鸟奉为守护神的“无敌神鹰”,也拖着沉甸甸的肚囊不想飞翔。

这是电影《愤怒的小鸟》在简单故事里勾勒出的某种类似于人性的状态。

除此之外,还描摹了另一重状态:孤独。

这主要体现在主角“胖红”身上:它有着“海苔”一般的粗大眉毛,自小就被众鸟嘲笑,独自居住在靠海的一栋小屋里,不愿和其他鸟儿玩耍,总是以“还有其他的情况”拒绝他鸟的邀约,还常常有着一堆的疑问,不招其他鸟儿的喜欢,显得格格不入。

它不合群,还易于愤怒,既会一脚把踢足球的小鸟踢飞,也会把龇着牙微笑的木偶打得“掉牙”。

在其他鸟儿眼里,它是不受欢迎的,尤其在所有鸟儿都欢迎绿猪的时候,它被视为讨厌的家伙。

可恰恰又是因为它的疑问和思考,加上出于正义的愤怒,让与众不同的它有了不一样的闪光点。

当绿猪们成功抢走鸟蛋之后,它才被“法官”认可,并成为那个带领大家夺回鸟蛋的“英雄”。

这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影片在简单的故事中还多少传递了一些关于人性的思考。

安逸会带来惰性,疑问和思考却可以制造惊喜。

“炸弹”、“飞镖黄”、“法官”、“玛蒂尔达”、“无敌神鹰”等鸟儿恰好证明了一句老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而“胖红”则证明了,林子大了,总要有与众不同的鸟。

严格说来,这部由经典游戏《愤怒的小鸟》改编的电影在故事设计上是很简单,甚至套路的:打一开始你就可以猜到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

但即便如此,这部电影还是能够让观众觉得值回票价,在于其充满蠢萌可爱的角色所营造出来的氛围足够欢乐。

其实早在游戏阶段,《愤怒的小鸟》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大家带来娱乐体验。

换成电影,虽有将小鸟形象生搬硬套进简单故事之嫌,却也并不会减淡其带来的娱乐效果。

角色设计上的蠢萌化,让不少观众,尤其是小朋友感到欢喜不已。

加上还有不少搞笑的桥段和搞笑的台词,让这部故事简单的电影显得欢快而轻松,能够给观众带来足够的娱乐体验。

也许,这样的电影看起来没有什么深度,但从娱乐角度看,它的目的显然已经达到:许多观众的确被那些萌萌的鸟儿给逗笑了,身心也得到了放松。

所以,《愤怒的小鸟》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合家欢电影。

 8 ) 《愤怒的小鸟》:远离愤怒小鸟的本真味道

考虑到影片剧情嘈点太多的缘故——比如影片以愤怒为关键词,却没有将愤怒与英雄的成长建立起关联;比如影片让绿猪的入侵首先呈现为一场欺骗,此后小鸟们的报复又完全等同于一场暴力,而这些元素都是不健康和不绿色的;再比如精神领袖神鹰是怎样唤醒自我,又是怎样把英雄的精神传递给胖红的,这些都没有明确。

更不用提各大网站上已经蜂拥而至的关于影片“意识形态”阴谋论的各种解读,毫无疑问这些解读都来自于西方世界,我们的观众不过是阅读了它们,然后加以翻译、转述和夸大了而已。

这是中国人特别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附和型引用,而相对地,我们几乎不进行原创型思考。

鉴于上述两点,我觉得从剧情上再过多地论述影片成败已经意义不大了。

这就是一部不太重视逻辑的爆米花电影,这就是一部不太深究人物曲线的肥皂剧,这就是一部梗和噱头的价值要高于剧情本身价值的低俗喜剧。

尤其是神鹰撒尿的那段梗,你见过真正绿色、安全、合家欢的迪士尼动画这样干吗?

这些影片固有的痞气,让鸟类们最后把胖红的房子纳入村落这个不错的创意、情感的高点显得有些暗淡无光。

<图片4>不过,影片还是有特别值得动画人关注的一个点,就是它的角色设计。

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因为在我们习以为常了各种卡通化、拟人化的动物造型之时,我们对人物眉毛的这一设定是先天丧失了敏感的。

如果回顾一下动画的历史,大部分鸟类的卡通角色是没有眉毛的。

你去看看《里约大冒险》、《快乐的大脚》,或者看看《小鸡快跑》、《赞鸟历险记》,这些以鸟为主人公的作品从不刻意给鸟类加上眉毛。

除非是一种鸟——猫头鹰。

《愤怒的小鸟》自游戏开始,在鸟类角色的设定上就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尝试,不仅为鸟类加上了眉毛,还特别强化了眉毛的功能——表达情绪,尤其是愤怒。

胖红、大红两只鸟的海苔眉让人印象深刻,愤怒起来头毛倒竖的画面依稀在目,事实上你的脑海中再也想不出其他如此生动的鸟与眉毛的设定了。

在电影中,其他鸟类也都有各自特色形状、甚至特色质感的眉毛。

<图片3>其实,我蛮喜欢电影中三维化、被拉长身体的小鸟们的设定的。

毛茸茸的很可爱。

但实际上,这种质感掩盖了一个真相,就是这些三维化的鸟已经完全不是“愤怒的小鸟”当初的样子了。

“愤怒的小鸟”无论在游戏中,还是在TV动画系列短片中都是没有脚的,而且整个身体被归纳成一个圆形,无比简洁,无比明快,正是这种简洁和明快让这些形象区别开来,在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而电影中,人设们为小鸟增加了脚,增加了翅膀——甚至为反角猪头也增加了身体和脚。

走路的小鸟们的确增加了拟人的现实感,但同时却失去了跳动的萌趣和节律;长翅膀的小鸟们让愤怒小鸟的一个基本世界观设定变得不再清晰,那就是明明长了翅膀,为什么他们不会飞呢。

游戏和TV动画中可以隐去的翅膀,强化了小鸟非要用弹弓才能实现飞翔的动机,而这一点在电影中荡然无存。

<图片1>VS<图片2>说到底,这样毛茸茸的质感和现实化的设计,其实是导演的一种妥协。

他无力驾驭、也懒得表现简约化鸟儿的各种动作——形象越是简约,动作起来就越复杂——他需要鸟儿长手长脚,从而更容易地完成表演动作。

这种简化处理不能说是一种错误,只能说它其实没有带给我们“愤怒的小鸟”更加本真的味道。

动画影评俱乐部 inside更多影评请关注动画影评俱乐部<图片5>

 9 ) 问题少年(小鸟)的英雄成长记

从动画电影角度看来,愤怒的小鸟电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空前绝后的杰作。

这个电影是根据芬兰开发商Rovio公司的手机游戏改编,原来的游戏很盲目,就是把不会飞的鸟用弹弓射向并且摧毁心计猪的碉堡。

游戏虽然简单,但是很流行,基本上每个孩子都玩,麦当劳的儿童饭都会附送红色鸟的大粗眉毛。

电影除了真实的还原这个游戏外,还增加了好多故事内容,编剧是著名的辛普森的编剧乔恩·维蒂,好多讽刺性的颠覆性的笑话穿插在电影中间,幽默的描述了几个问题少年,哦,问题小鸟是如何从令人讨厌变成令人喜欢的英雄的。

红色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鸟,它有着一对巨大的眉毛。

它总是不合群,被同伴们排斥,而且无法控制它的脾气。

终于在一次脾气大爆发后,被法院的法官判刑,到愤怒管理学院去学习。

在那里它碰到了同样被同伴排斥的三个伙伴:多动查克,爆炸炸弹和特伦斯咆哮。

当绿色小猪的船到达小鸟的到上面时,红色怀疑小猪的目的,但是法官以及其他岛民怀疑它。

它去找以前的偶像雄鹰,但是偶像让它很失望。

据说这个雄鹰代表美国。

我一点都不怀疑。

小猪偷了鸡蛋逃跑了,红色鸟于是领导全体小鸟发起全面的进攻,这些进攻可以说非常的简单粗暴,基本上还原了游戏。

电影里的动物们外形都是圆乎乎的非常可爱,即使是小坏猪都很可爱,电影看着很开心。

电影寓教于乐,适合全家带孩子去看,尤其是如果你家有个问题儿童,更应该去看。

 10 ) 每种情绪都有两面性

说实话,我真的很吃正能量+心灵鸡汤动画片这一套,说明姐内心真的就是各种积极阳光鸡血打倒。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根据游戏改编的电影,居然能把剧情说得如此完整和寓教于乐!

蓓蓓的电影世界:http://blog.sina.com.cn/u/1167336560故事其实特别简单,就是猪跑到鸟的岛上偷蛋,然后鸟来到猪的岛上抢回蛋。

(被我这么一说,还真是太简单了!

)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能通过这个游戏的最主要的一种情绪:愤怒 来阐述一种生活观,可见编剧的用心。

首先,我不想去牵涉任何政治含义,如果非要这么“牵强”的把各种人物安插在各国政治人物和国家的脑壳上,那意思是,从游戏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政治讽刺在里面了吗?

也许吧,我不管。

我只想表达的是,如何让“愤怒”这个词语变成一种正能量!

这个电影精妙的地方就在于它把这个岛的所有鸟设置了一种规格:不准愤怒。

(也许你会说不会飞是最主要的特色,这个就是跟游戏息息相关,如果会飞,还需要弹簧发射小鸟干咋子啊!

整个游戏都不存在了!

SO,这不是本片的重点,这只是遵从游戏本身)anyway,于是,这只孤儿红色小鸟男主角就成了异类,因为他特别容易愤怒,被世俗所不认同,被发配到管教处进行思想教育。

愤怒其实只是一种情绪,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在生活的过程中被点燃“愤怒”这把火焰。

这个岛上的每一个不愤怒的鸟儿其实都生活在一种压抑的情绪当中。

特别是管教处的白鸟女领导,她在教导这群因为愤怒犯了错的鸟儿面前一直都在压抑自己的暴脾气(她可是一个屁股可以发火炮的厉害角色呢!

)而岛上的每一只鸟都把“愤怒”这种情绪当成了坏事,因为他们错把愤怒=坏事。

所以,只要愤怒就是不对的,走向了偏执的方向。

于是,当岛上的蛋蛋都被猪偷走了的时候,他们简直手足无措,除了伤心,他们忘了一种情绪,那就是:愤怒。

只有经常愤怒的孤儿红色男主角小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坐以待毙,伤心难过有毛线用!

要把愤怒这种情绪激发出来,从而产生动力,让愤怒成为一种生产力!

不是因为愤怒,他们会一起造船前往猪的小岛,攻击他们的地盘然后抢回蛋蛋吗?

答案是:不会。

全靠这种愤怒,他们才能齐心协力,为了共同一个目标而获得胜利。

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愤怒还可以有这种作用!

我从来没有那么认真的去思考一种情绪纠结是对还是错!

答案是任何情绪都没有对错。

如果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那么就变成了冲动是魔鬼!

还有一种情绪还叫乐极生悲呢,讲的还是人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所以,原来每种情绪都有两面性,控制每一种情绪,掌握每一种情绪的“度”决定了我们到底是把一件事引向好还是引向坏的关键因素!

《愤怒的小鸟》短评

广袤的大地上,一对父女开着一辆破旧的电影放映车似乎没有方向的前进着。单身父亲和女儿的对话不多,可是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叛逆,她看到自己的生长 也发现了身体的成熟,也发觉父亲对野女人的性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电影、电影院),大家静静的看着电影里的故事,好像有一世我们也是这样生活着。

8分钟前
  • Yanis:3
  • 推荐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12分钟前
  • 颜婉羽
  • 推荐

BJIFF 14|“It seems that the summer is going to be cancelled.” 有人带着女儿和投影仪四处流浪放电影,有人裹着大衣在荒原的路边卖冯内古特和卡夫卡。人与人之间都没什么话可说,一瓶烈酒、暴力的拳头、砸向玻璃的石块和裸体照片就是情绪的全部表达。内心和自然一样神秘而令人畏惧,非常俄罗斯。看的时候发现一些画面明显有胶片受损的痕迹,大概是刻意为之? P.S. 电影画面真的很像“从世纪金源(对不起 但那个商场真的好像)到瑞瓦肖”啊… 以及中文字幕又在胡乱翻译了,have enough fling都不能好好翻嘛…

16分钟前
  • sradicare
  • 推荐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18分钟前
  • 维涅尔
  • 推荐

-

21分钟前
  • R
  • 还行

0421北影

25分钟前
  • 冰一块
  • 推荐

3.5

29分钟前
  • 苦怪狗也
  • 推荐

BJIFF 240425 党史馆

30分钟前
  • 推荐

比较闷一些,主要是人物的情感转变略显突兀,意识流类。运镜很美,环境契合了整片的基调

31分钟前
  • 暗影翔
  • 还行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35分钟前
  • KID Y
  • 还行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36分钟前
  • .
  • 还行

#BJIFF2024#听沙丹忽悠 有点冲动的选了这个片子 大家都在不明所以的刷豆瓣

38分钟前
  • M
  • 较差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42分钟前
  • 伪清新的一天
  • 还行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47分钟前
  • annie
  • 还行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51分钟前
  • 寒堂
  • 推荐

出町座。荒凉的土地,荒凉的内心。

53分钟前
  • 沓間然
  • 推荐

有点安哲,走出影院有一种死了很久然后复活的感觉

58分钟前
  • inasussi
  • 推荐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60分钟前
  • BetterCallJoe
  • 还行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1小时前
  • 时光即淡即浓
  • 推荐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1小时前
  • 发声障碍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