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如幻月 若聚若离花”,先看的《胭脂扣》,想想国荣哥哥和梅姐姐如今都已不在人世。
更是对着这句台词伤感了好几分钟。
觉得不好,一个大男人不该如此多愁善感。
决定换部看看,换换心情。
《致命拜访》,下了好些天的片子了,看简介:外星病毒入侵、拯救人类,很高的主题,很符合一个大男人的观片口味,还有好多明星,特别是大美女Nicole Kidman(其实是看片的最主要原因……)。
影片开始:一架航天飞机坠毁,碎片到处都是女医生的前夫前往现场,毫无疑问被感染。
病毒感染的症状很奇怪:没有电影中常见的变异、血淋淋的死亡等。
看起来感染者和从前没什么两样,只是没有了……感情,每个人都变得不可思议的冷静、理性。
病毒悄悄开始蔓延,被感染者也开始清理未被感染者,给他们注射。
人类分成了两种:我们常见的的人:动物性与社会性复合的正常人、完全没有动物性、没有个性、没有感情的完全理性人。
女医生一路寻找儿子,努力逃出被感染区。
情节很简单、场面也没不火爆、结尾有点草率。
但给出的命题却很有意思:究竟什么才是“人”的真正定义?
人的理性和感性哪个更重要?
个人和集体、我和全世界哪个更重要??
“人在特定状况下 ,都能犯罪使坏,假如这个世界改变了,危机不会再衍生新危机、报纸不报导腥膻色的新闻,那么世上的人类就不再是人类了。
”如片中所呈现的被感染的人都没有感情、只有完全的理性,每个都一样想、一样做,对于异类:要么同化,要么“全部杀死,如果需要的话”。
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这无疑很可怕,所以每个都想逃脱被感染的命运,女医生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要救出儿子,逃出被感染的命运。
可是片中又展现了被病毒感染的世界:“我们可以让全人类和平共处,没有战争、没有贫穷 、没有谋杀、没有强暴,一个没有苦难的世界。
我们的世界不会互相伤害剥削,因为我们的世界不分你我。
”核危机瞬间消失、印巴和解、小布什与萨达姆握手言欢,每个贫穷、疾病的人都得到帮助。
这不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吗??
如果完全消灭个性、所有的事都以集体的利益出发,个人的利益可以完全忽略甚至消灭,这还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吗??
个体与集体-这真的是个两难的问题吗??
完全集体主义社会总是能产生最高的效率,也是最容易产生独裁的社会。
当一个社会完全抹杀了个体的存在,人民还会觉得幸福吗?
肯定不会。
想想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为了某个集体(常常以“祖国”、“人民”的名义)而牺牲个人是一种英雄的行为。
仔细想想吧:从你的牺牲中得到好处的是……?
再放大了说:我和世界对于我来说哪个更重要?
如果要我牺牲自我来拯救世界,整个世界—对于已经牺牲的我来说,还有意义吗?
乱七八糟想了好多,自已也已经糊涂了。
正在写不下去想结束时,突然又想起了《胭脂扣》,对以如花和十二少来说,他们两人,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我们假装相处愉快 其实我们是互相利用的...我来喝他昂贵的香槟 他邀我来是为了我的顶级鱼子酱.以虚伪的表象掩饰真正的自我 人类社会不都是这样?""我只是很好奇 我认为文明是假象和虚伪.实际上我们都还是动物 受到原始本能的控制.""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文明就沦丧 人在特定状况下都能犯罪使坏 假如这个世界改变了 危机不会再衍生新危机 报纸不报导腥膻色的新闻 那么世上的人类就不再是人类了."-"人仍有动物本能.但是你必须承认 我们和几千年前不同了 只要你研究...的理论 就知道人类仍在演进 意识也仍在改变."
本片由妮可 • 基德曼与冷面007丹尼尔 •克雷格,我想若不冲着这两个人的名头,可能这部片的可看性可能必须再减一半。
毕竟严格来评论的话,本片最让人诟病的大概是既不够科幻、也不够惊悚,说是剧情片勉强过关的程度。
但看在妮可 • 基德曼的份上,粉丝可以考虑一看。
剧情是讲述宇宙飞船坠毁,并且似乎从宇宙中带回了某种不知名的生物,而这种神奇的细胞生物会在妳睡觉的时候开始吞噬同化妳的的细胞,使之变成一个毫无情绪反应,做事一板一眼、果决理智(?
)的人类。
它就像感冒一样可以透过飞沫传染,也可以透过体液注射传播。
一开始大多数人不以为意,政府也只告诉国民:这只是流感不必担心。
但只需要一夜就可以转化完成,传染方式又是最难预防的飞沫,整个城市在剎那之间就已然沦陷。
而被外星生物感染的人彷佛从”个体”变成了”群体”,拥有相通的意识与感知,在拥有个人意志的同时更有可运用的集体潜意识。
他们会不断的去同化还没被感染的人类。
然而真正惊悚的,是这些外星人除了感染你不会吃掉你,只会让你睡个觉醒来后你就发现自己彷佛感受到社会带给你的正能量,然后把”自我”遗弃,成为一个为众人服务的好市民。
甚至基于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丧失情绪的人类不再抱有强烈的成见,除了面瘫之外,可以说感染后你就成为一个品行兼优、三观狂正的好青年。
不需要有多余的个人想法与思考,因为那不必要;铲除所有不良且对生命有威胁的武器与讯息来源,因为那太邪恶;严密监控所有没有接受感染的群众,势必要将所有有害国家与人类生命的东西通通除去,我想这才是本片既魔幻又惊悚的地方。
影片的后半便是女主角不愿屈服不愿同化,只能带着为一的希望(儿子)不断的奔跑,且不能睡觉的故事,如果片名改叫绝对不能睡,说不定更贴近片中大意。
但如此美丽的乌托邦存在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甚至有人这么说的:传播媒体的本质是嗜血的。
不是因为媒体嗜血,而是我们这些观赏者就喜欢那些怪诞嗜血的东西不是吗?
人因为不完美所以完美,因为会犯错会有喜怒哀乐,会有各种痛苦与反抗的情绪这都是我们身为人类的象征,其中对于某种”自由 “的追求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不论这些外星生物鼓吹的世界与愿景有多美好,他终究因为太过完美而缺少了人味。
一如电影末尾台词「人在特定的条件下都会犯罪,假如这个世界改变了,所有的危机都不在演变成新的危机,新闻再也不报导腥煽色的新闻,那么人类还是人类吗?
」我想不是的,因为所有的思想都有自己的归处,那是一块无人可以管辖的净土。
我们生来自由
科幻,妮可基德曼,丹尼尔,已经有看这部电影的理由了。
不过科幻的外衣开始没多久就扯掉了。
一个场景交待一下外星病毒入侵,科幻结束。
于是上半场只能在恐怖片的俗套情节里欣赏妮可基德曼曼妙的身材、美丽的容颜、精湛的演技。
倒也不无聊。
最后一场飙车追击和大厦逃亡还挺带感,不错的高潮结尾。
然而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政治片。
报纸和电视新闻里不断报道的国际形势,加上尼克和俄罗斯佬在酒席上的言谈交锋,几乎不能算是政治隐喻,而是直接的政治题材了。
背景报道里除了大量军事战争新闻,还不停提到俄罗斯、朝鲜、中国等敏感国家消息,尤其高耀洁事件直接被点名提出,实在是意图太强烈了。
加上感染病毒后的共产主义乌托邦症状,政治倾向很直接了。
然而这种自以为巧妙的政治指代,却正是这部电影拙劣的地方:试图肯定或否定某一种制度,本身就是就很蠢的事情。
而其表达的政治观念本身也脆弱而矛盾:没感染病毒前,世界充满混乱、战争、压迫;病毒入侵后,人类失去个性形同僵尸,但是世界和平,对社会主义满满的恶意;战胜病毒后,人类恢复鲜活,但是战争和混乱重新占领世界,用人性的自由来为战争和霸权辩护?
这么做怎么都感觉两头不讨好,很有一种思想的无力感。
过去很少看nicole kidman的片子,以前看过cold maintine,但是印象不是很好。
noix貌似是很喜欢她的。
不过看了这部电影之后,nicole在里面出色的表现与对角色的诠释让我在喜欢这部片子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喜欢上了nicole。
首先说,这部片子名义上是恐怖片,但我却觉得更像是一部政治片。
mtime上这部片子评分很低,很多人都评价说这部片子既无意义又令人看不懂,虽然有两个大牌却拍的很不如人意。
我想为这部影片申诉一下,看不懂可能是因为这部片子的政治隐喻,但是只要是对美国非常著名的女性思想家ayn rand的作品或思想有过接触,就应该非常容易就能明白这部片子的意思。
偏激点说,这是一部讽喻社会主义思想并为“真正的”资本主义作维护的影片,就像ayn rand一直坚持的政治主张。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她的小说《一个人》。
这部小说构想了一个集体主义发展到极致的社会,不保留地说,这个社会和我们从小在历史书或政治书里面所描述的大同主义社会或是共产主义社会极其相似,只不过可能集体地过分了一些。
当集体主义发展到完全忽略个人特性的时候,集体主义便会变成一种暴力,而一个集体一旦成为一种以集体思想为准绳的组织,个人需求必然会被忽略甚或是被打压,就像这部影片里所形容的被感染以后的美国社会。
我在看这部影片时一直觉得那群被外星病毒所感染的人就像是一群极端的社会主义恐怖分子,采用一切暴力手段使周围的人都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分子,而“注射”这种传染方式感觉更像是一种政治洗脑,所以被感染以后成为组织的一分子的人会对被注射的经历毫无印象,就像政治上被洗脑的人完全不会觉得自己曾经被侵犯过一样。
而对于电影所设定的感染之后睡一觉就会成为组织的一员的方式,更像是对人本身对“希望一觉醒来世界都会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的思想的隐喻。
另外在影片中被感染后的ben劝说carol成为组织的一员时,他的用词“我们”更是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ayn rand的思想在这部影片里的表达。
《一个人》里面ayn rand曾费了很大的笔墨揭示了她所假设的那个集体主义社会的大众思想构成。
在这个集体主义社会里,不存在“你”,“我”,“他”这样的字眼,所有的你都是“你们”,我是“我们”,他是“他们”,可以发现,影片里的组织的确是一个这样忽视个体的集体主义为宗旨的组织,人与人之间没有区别,个人没有任何情绪,因为情绪的变化对于集体来说,是过于个人化的表达。
而女主角三番五次被劝说时对方所提到的那个“没有丑恶,没有暴力,尽是美好”的社会目标,更像是一种政治思想激进的理想主义者理想中的社会。
是否当社会思想被集体主义所控制垄断时,那些丑恶,暴力的东西就真的都会消失?
人们就真的能够幸福?
按我的思想观念,缺乏个性化的千篇一律的社会是毫无幸福可言的。
ayn rand的selfishness's virtue一书中曾表述过她对集体主义的观点,她认为一旦集体主义以集体的利益为先而忽略甚或是牺牲个人利益,道德便不再维护集体主义,因为“集体的利益”是没有任何权力侵犯“个人的利益”的。
而一旦集体主义在维护自身而采取了暴力的手段之后,集体利益这种噱头就更加站不住脚了。
影片中正常社会所代表的显然是美国最为流行的主流社会意识个人主义的阵营,而被外星病毒所感染人群则更像是一群坚持集体主义的激进分子。
所以我想这部影片之所以在美国票房惨淡可能也是因为触怒了美国另一部分坚持集体主义的政治人群吧。
影片的片尾carol所回想的那段话貌似是这部影片的批判性的对影片主旨的揭露,但我却觉得这是导演为了让大部分不明白我在上所说的集体主义思想的观众勉强了解影片意义的一小部分而牵强附会的东西,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
这是我对影片最不满的地方。
感觉这部影片还有一个不如人意的地方就是nicole所饰演的心理医生太神了,无论枪法还是飞车技术都是这么得出神入化... 以上只是我结合对ayn rand的个人主义的理解而对影片的一些见解,由于我既没有看过《资本论》,也对社会主义没有什么很深刻的理解,所以言语之间必然会对之类的政治观点有所侵犯,这不是我的本意。
昨天买了ayn rand的长篇小说《源泉》,今天又看到这部貌似渗透了她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影片,心里着实下了要继续好好研究ayn rand的决心。
不论这部影片的名声如何差,我还是很喜欢它的,即使是把它当作对ayn rand的研究资料,我想我也有必要把这部影片的dvd版纳入我的个人收藏。
引【人在特定状况下都能犯罪使坏,假如这个世界改变了,危机不会再衍生全新危机,报纸不再报道腥膻色的新闻,那么世上的人类就不再是人类了。
】因为是妮可基德曼,所以才choose
《致爱拜访》(The Invasion)最大最珍贵的发现是被导演们拍烂的情节和母爱。
想拍电影,拍老妈。。。。。。。。。。。。。。。。。。。
如果一种“瘟疫”能让被感染者团结起来,消除分歧,摒弃敌意,形成人类大同。
但以强制感染为传播渠道,而且被感染者的人性将发生些许改变。
这是一种有益的疾病吗?
对于个体或许有害,剥夺了个人的个性与选择权。
对于集体和种族呢?
这个片子让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
那个新任007演员扮演的男主角说服妮可·基德曼扮演的女主角:“如果人也能像(科罗拉多的)树一样,活在完美和谐的世界里,该有多好。
”可惜这种完美和谐是假象。
现实世界中也有这种“文化病毒”。
它不是由基因构成,而是由“meme”构成。
被它感染而“变得更好”的代价是思想自由和自主选择权被剥夺。
选择被感染还是不被感染,可能取决于人类共同面临着多大的危机。
片中是现实世界的投影:伊拉克战争,石油危机,某些国家不尊重人权,核扩散……在这种情势下,牺牲全体人类的自由是否值得?
或者说,在多大的危机面前,那些我们珍视的自由是可以被牺牲的呢?
病毒片,这次的病毒还有点特殊,不同于以往看的人类患病毒病发后将残暴无比 嗜血腥 无恶不作这个病毒只会让人麻木,让人没有情感,彼此之间没有了争执 邪恶 利用 背叛,但微笑 拥抱却都是那么生冷,然你觉得,“我的丈夫不是我丈夫”“我的儿子不是我儿子”好像,人人都变成了不会笑不会闹不会哭不会愤怒的机器人,游荡在街上,一种僵硬表情,他们的目的就是,把所有非免疫的人变成同类,免疫的人视为己患,定要除去。
表面上看,真所谓那个班说的:这样的世界将会无比和谐美好,世界大同,人类和平共处,但是,如果真没有任何情感,没有了喜怒哀乐,那我们还称之为人类么?
那和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深层分析,这也正是外星侵占地球的途径之一,相当于给人类洗脑,全人类洗脑,没有通过任何武力用精神上的侵入,那才是最致命的。
ps:那孩子真可爱,妮可表演的也很出色、
其實,蠻不錯的片子如果把里面的被感染者換成僵尸也許可以當《我是傳奇》的前傳……大概因為妮可·基德曼才下的這電影看了些評價,不太高個人看完,覺得還好尤其,覺得影片中那種裝作無視一切的漠然,太可怕也許這也是影片想要表現的只要去裝,只有漠視一切,才能茍延每個人都沒了自己的個性所謂的天下大一統而那,實際上就是末日了妮可好漂亮就算之前她的電影,也沒什麽感覺從那部《翻譯風波》,從她的短髮真是有氣質40歲,一點不老愿永遠年輕
干净的僵尸片,凑合看
还行,这俩人居然还一起演过。换了个僵尸的概念而已。
2020年,纳垢信徒控制了传媒,并拍了一部电影,说「健康爱好者才是纳垢信徒」「打疫苗是外星人的阴谋」「支持防疫的人其实是外星生物」。简直是现代 1984 ——接种即感染,纳垢即健康,防疫即毁灭。后来这些纳垢信徒被治好了,但如同本片所说,「由于病毒感染导致大脑失忆,所以他们被治好后,会完全不记得这件事。」2008年看部这片的人,肯定会笑话导演不懂恐怖片。2023年再看这部片,只能笑话观众根本不懂美国,也不懂人类。
当年多美
故事很好看,跟最近看的关于星球大战的小说很相似,惊喜。
gotta be the dummiest horror movie i've ever seen......
想想你要是喝杯星巴克就变外星寄生虫的宿主了,这社会本来就不靠谱~这片儿虽然情节没给够力吧,但nicole太美了!光看她我也开心!要是还不够?旁边不是还有个挺有魅力的大叔嘛~
妮可是个美貌与演技并存的女人!PS:口喷病毒有点恶。
结尾仓促
我一直以為這是普通的懸疑驚悚片,沒想到還是科幻色彩,此類病毒戰甚囂塵上,就連中毒後的反應我似乎都已先在某部片中看過,所以沒有驚喜。不過nickle在裏面很顯年輕。
08.1.26还行吧.这几天看着daniel craig和你棵配了好几部戏了,还有黄金罗盘.我喜欢他喜欢他喜欢他.21.9早已不像从前仔细观看每部电影了居然以前看过的都不记得了又当新的重看了一遍。思想认识改变之后看东西的评价也完全不同现在看多年前的短记觉得简直大相径庭。把四星改为三星已经是给面子了。
剪辑密集且潦草,主题表达过分直白,CGI很出戏;天外大豆荚被改编为外星病毒是个出乎意料的改进,科学严谨性大增,但bug依旧存在;母子间的互动蛮有趣,角色塑造可圈可点之处仅此而已;另外不知为何妮可的脸CG感很重
好看!
突然觉醒,那个挺漂亮滴总统前夫人就是妮可啊,好片子啊
...东方电影频道 论文作料 有点不够肉跳
剧情有点傻~
个人感觉还不错的
试想一下如果换你处于主角的境地,还会觉得这部片子无趣吗,恐怕只顾着找地方躲吧。。。有时候评价一部影片说出心里第一时间的感受就好,不必深究太多P.S.妮可一如既往地表现出她“伟大”的母爱~
独角戏
我想变成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