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是牛蛙对宿命论安置的最好的一部,仿佛是专门以宿命论为中心去构建的一部电影(不论这个宿命论是指代哪种内涵(宿命论实际上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可以指老一辈人的命运在新一辈人身上重演,也可以指一个人的命运已经定好无从更改),牛蛙在他不同的片子里拍了不同意义的宿命论(比如降临是后者,本片的解读可能包含前者))。
一人分两角或者两个维罗妮卡,不管是哪种写法,在观众心中埋下的都是一颗炸弹。
有人当场看懂直接引爆,有人埋藏许久直到有一天平地惊雷。
一人分两角写,自己异化出了另一个自己,这种写法本身就挺卡夫卡的,也许还有加缪“他分出另一人格分别应付老婆和外遇,整部影片就是从开始到想要放弃双重人生,到最后整合双重人格回到真实身份(历史教授)。
但钥匙再次出现,欲望(蜘蛛)又现,他又将陷入新一轮双重生活”,按照这种解读来看,全片几乎就是一人分出两人最后再回到一人,没有任何一个细节解释不了(怀孕妻子说学校的事,出轨女友看到戒指痕迹失控,怀孕妻子怀疑历史老师男主的来电是演员男主情人的来电,演员男主最后车祸死亡,甚至于,在妻子面前的他是个“演员”)。
想过一人分两人写,但没想过两人交叉之后才换回原本的位置(于是就被蒙过去了),还是挺妙的。
如果不当做一人分两人写这样来看的话,只把两人当两人,那最后换位之后的和谐有点想到有人对假面的评价,“稀里糊涂带上了面具稀里糊涂活成了别人”。
历史老师的男主在讲偷塔勒泰瑞泽木中统治者控制民众的欲望,然后这种图式在历史中不断轮回,通过大字点出小字的两个关键点“欲望”“轮回”“以蜘蛛象征性与情欲,伯格曼<犹在镜中>、朴赞郁<斯托克>、大卫.柯南伯格<蜘蛛梦魇>都用过。
”演员男主和母亲的对话没太看出什么,可以再看看吉伦哈尔一人演两个角色演的太过瘾了太好了,他和他姐都带点疯魔的气质。
梅拉尼罗兰只演了一个情人,没啥发挥空间,挺喜欢无耻混蛋里的她的“改编自2002年的小说The Double”,作者是失明症漫记的作者
2014.8.17 1刷2025.5.8 2刷:原来也是根据小说改编 看了导演采访花絮 按照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的说法 他的设定原本就是模糊的 所以豆瓣影评里关于男主到底是两个人还是人格分裂都成立 没必要去争论 如果是人格分裂的话 可以是亚当也可以是安东尼作为主人格 这样看的话 所有电影和抽象绘画其实都没必要去搞清楚逻辑 因为不同的视角会带来截然相反的结论 就完全抱着欣赏的态度去看就可以了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主张的 和导演不谋而合 而被很多人忽视的原著小说我又想去买来看了 另外 丹尼斯·维伦纽瓦 杰克·吉伦哈尔 莎拉·加顿 这三位我都很喜欢啊 可惜就是莎拉·加顿感觉作为女性电影人尤其是女演员相比作为男演员的杰克·吉伦哈尔似乎还是缺少挑选剧本的自由 这也是所有很有气质很漂亮的女演员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想到胡梦因了)如果女演员中要说一个例外的话 则是蒂尔达·斯文顿 她不是传统的那种第一眼美女 她的中性气质也让她得以在更多文艺电影中发挥 感觉她还是相比其他女演员有自主更自由的剧本挑选机会这个电影还有就是在大学里那段独裁者的演讲 我一直在想和剧情本身有什么关联呢?
另外丹尼斯·维伦纽瓦对建筑的不同视角切换 整体色调调色方面依旧有着非常鲜明和个性化的艺术感 他也是少部分从来没有拍过烂片的艺术导演之一 部部电影都是佳作最后我才知道原来这部我从2014年就很喜欢的电影 也是A24的!
首先我们只能暂把这部影片定义为人格分裂类电影才比较合理,因为整部影片的确没能再给我们更深入的答案,开始的过程中还想不会是男版的黑色孤儿吧,其实导演开头就告诉了我们影片的主旨“混沌是未解读的秩序” 所以我认为再资深的影迷也是无法真正去解读的。
它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我也提醒爱钻牛角尖的朋友提到什么人格分裂的不合理。
既然人格分裂就代表着有一部分是男主幻想出来的,发生在男主身上的事情不合理也是可以理解的,观看这类影片最主要的就是注意影片中实存人物的言语和行为。
影片的主题是围绕偷情后男主的心理体验展开的,欲望驱使。
所以这部影片属于心理学电影。
观赏影片的过程中你需要了解关键一点,就是男主在我们看到的电影本身事件之前已经出现过偷情后内心愧疚而人格分裂的行为,他的潜意识里是希望自己是亚当,而且他的妻子和妈妈都知道。
了解这一点后大家对这部影片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影片是有证实的,开头1:32安东尼妈妈的电话内容“我是说,我担心你目前的生活状况”这句话表明了安东尼的现实生活里一定出现过什么问题而导致母亲的担心,导演在影片开头着重的告诉了我们。
还有在影片60:31和母亲的谈话“我不想再跟你讨论那个人的事了,你是我唯一的儿子”。
如果他的母亲不是之前就知晓他有人格分裂的行为,难道不会对和儿子一模一样的人感兴趣吗?
影片42:02怀孕的妻子到学校然而安东尼的态度仿佛是和一个陌生人打了招呼。
影片给我们的错觉是妻子出于好奇心去见了所谓与安东尼相像的人,在看到影片79:12秒妻子说”今天在学校过的怎样?
“我想很多人才恍悟过来。
她去学校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在影片29:07的时候接到了安东尼莫名其妙的电话,我认为这时候她心里其实非常清楚发生了什么,因为接到电话后在影片34:39“你是不是和她见面了,你又去见她了”交代了妻子的心理想法。
这就可以推断之前安东尼在偷情后或许就有过人格分裂的行为,但妻子的内心里又极不愿承认丈夫又去偷情的事实,所以还是到学校证实了一下。
之后不甘心又打了个电话再次证实一下,这里会让我们很多观影者出现误解,认为真的有两个男主,疑点就是如果是安东尼为什么不认识了自己的妻子?
还有就是电话里说话的语速和口气不像刚刚的历史老师,这其实是因为安东尼已经变成了人格分裂后的亚当,在潜意识里并不认识安东尼的妻子。
而电话好似一种信号一下子让他变回原来的安东尼。
影片还是让安东尼身体完全进入校们后才让电话接通。
就是给我们的提醒,在影片43:50秒的时候妻子与安东尼对话也尤为重要 , 内容是 “电话里那人我刚才去他工作的地方了。
他的声音和你一样,长得也和你一模一样,到底怎么回事?
男主说“我真心不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妻子说”你知道的,你真心知道的”说明了妻子在学校证实后已经确认了丈夫再次偷情然后逃避现实人格分裂的事实。
也说明了以前也发生过这种情况。
所以伤心落泪。
我发现还有些人还在为谁是主人格而争辩。
首先影片开头1“22男主妈妈的电话”很高兴你给我看了你那新公寓“ ,安东尼和亚当的房子哪个可以称为新公寓一目了然,影片29:10电话内容里怀孕的妻子告诉了我们真实男主的名字“安东尼”。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影片67;35公寓保安喊了男主的名字”Mr claire“。
而男主的全名就是"Anthony claire“。
还有一个情节在影片59:29和妈妈的谈话。
这是证明此影片是人格分裂电影的最好证据。
他的母亲问“你有没有在他面前撩起衣服?
他说NO。
”事实是撩起了衣服。
还有男主说我不喜欢蓝莓,他的母亲说蓝莓不是你一直的最爱吗 ? 而且他的公寓里的确有蓝莓。
影片里可以看到。
这时候其实男主就是人格分裂后的亚当。
还有补充一点戒指印的问题, 安东尼是已婚的人,自然会有戒指印。
男主因偷情内心自责人格分裂成亚当,而去删除掉偷情的安东尼这份记忆,所以想了个戒指印的借口和情人发生矛盾在车祸中死去。
最后影片你们注意到安东尼的手指上是没有戒指的,这就是男主的内心想法,他认为他成功了,安东尼已死去,认为自己是亚当,重新开始与妻子的生活而不用再自责。
影片重头到尾就是男主的一个心理计划。
影片开头男主在讲课中一直提到控制 控制至上,独裁者。
这就提醒了我们男主一旦人格分裂,安东尼和亚当两个角色都可以控制的很好。
他的分裂似乎还是按着计划来的,良心自责与救赎的过程。
先分裂出一个亚当,然后互换角色,让原来偷情的安东尼出车祸死去。
典型的分裂人格特点选择性删除记忆,这样他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与妻子重新生活,仿佛自己从来没有出轨过一样。
只可惜最后代表欲望钥匙还是让这精心编织的美好瞬间击破。
就这样进入一种不断重演的模式。
可想而知男主一定循环了很多次。
所以影片直接以主人公是亚当而展开,而不是安东尼。
影片最后一个画面,妻子变成蜘蛛,因为开头中间结尾都出现过,还是没太能理解其中的寓意。
很多网友表达了与欲望有关的思想。
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呢?
开头出现的小蜘蛛,然后随着男主不断的偷情逐渐变大。
影片末尾男主内疚哭泣,妻子安慰原谅,可最后还是狗改不了吃屎的拿出了那把钥匙。
终究被欲望打败。
蜘蛛也可能是表达了男主妻子的想法,我要变成一个多大的蜘蛛结多大的网才能把你留在我的世界呢 ?
呵呵。
这样说是不是有点可笑?
有点没有深意而且狗血。
因为我想这部电影除去心理学这重要的一环就是在讲夫妻之间男主不断出轨而妻子一直原谅的事。
或者说把开头表演女郎然后出现蜘蛛的一幕拉到结尾,当时导演还特别给了一个男主手指带戒指的特写。
这正好与结尾男主分裂成亚当成呼应,理解为妻子不管变种多么庞大的蜘蛛,在丈夫欲望面前还是一只可怜的小蜘蛛。
被欲望踩死。
当然纯属个人臆想,不喜勿喷。
第一次写评论,希望能有多些支持少些抨击。
谢谢了。
在一个沉闷的下午看了一个沉闷的片子一个无聊的大学教授在同事的推荐下看了一部无聊的片子,但这部片子让他辗转反侧,突然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是的,他突然发现这世上有个人长得跟自己一样,还是个明星。
这种感觉想必一定心中有一万头草尼马在呼啸而过。
其实,你仔细想想,就算这世上同名同姓,长相一样的人被发现,虽然很惊奇,但让主角搞得神神叨叨的,还成了惊悚片了这片子屎黄屎黄的色调一度让我以为是屏幕坏了,加上神叨叨的配乐和导演不断的暗示,让人不禁想到其实这是个多重人格精神分裂症的片子,所为烧脑,多数为此。
同类片有《美丽心灵》《致命ID》《机械师》《生死停留》,不过,好像这类片子都挺牛的,个个都是好片子。
城市上空的大蜘蛛最后不见了,跟片头一开始那个女人踩死蜘蛛相对应,那场车祸意味着幻想中的人物终于死去,带着罪恶感和他的情妇一起成为过去。
这是一个关于在老婆怀孕期间出轨的离奇幻想故事。
两个人实际上是一个人,安东尼是真实的亚当是安东尼人格分裂形成的,老照片,蓝莓之类的证据都能说明。
安东尼起初是个龙套演员,工资不高,老婆怀孕了为了生计,后来改行教书,这段教书时间并不长只有6个月,从在网上查亚当这个名字也知道他只是一个associate professor,如果他一直是在教书应该职位更高。
演员公司的门卫说有6个月没见过他了,他妈也说他现在有了份正经工作。
但显然妻子并不知道他改了行,因为她并不知道学校的地址,是自己在网上查了安东尼给自己取的假名亚当才找到的学校。
由于妻子怀孕不能过性生活,安东尼追求刺激跑到地下色情俱乐部,打开地下俱乐部铁门的是一把钥匙,在那里安东尼还遇到了楼下的保安,注意看保安的脸在一群人中出现过。
安东尼的欲望还没得到满足,于是安东尼找了小三,自己在外面租了一个公寓,但是显然这个公寓很空旷里面没什么东西,因为只是包小三临时的爱巢,找了小三之后安东尼就暂时没去地下俱乐部,把钥匙暂寄在原来演员公司那里。
在家里是安东尼本身的人格,冒险刺激冲动,在外面的爱巢是分裂出的亚当的人格,重复低迷枯燥。
学校枯燥重复的工作让安东尼感到很乏味,在外面公寓他也想要做回安东尼人格,这让小三有时候感觉到很陌生,像是另外一个人(在花絮中小三的演员自己说的)。
小三的反感和拒绝做爱让安东尼人格更加活跃,他想起了寄放在演员公司的钥匙,这是潜意识中的安东尼想做的,作为亚当人格他并不知道钥匙在公司。
安东尼的妻子在网上查到了假名亚当追到了学校,她发现了安东尼的另一种人格而沮丧无措。
她质问安东尼发生了什么,安东尼说他不知道,他妻子说i think you know 。
如果他妻子不知道这是双重人格,她不会说我想你知道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两种人格fight with each other,这发生在一个很狭小的走廊,很狭小的房间,there's no escape(花絮里导演说的)。
两种人格冲突之后,安东尼尝试用亚当这种老实的人格与妻子相处。
jake gyllenhaal在花絮中说他觉得很妙的一段是当妻子躺在亚当怀中,he think she think he is anthony, and she says 'did you have a good day at school'. 而妻子的演员在花絮中说道she wants her husband to be a man that he isn't and one day he walks in the door and he's the man that she wants him to be, and it doesn't matter about anything else because the man she wants him to be is in front of her now.由此也可以证实前面说的,她妻子已经发现这是安东尼的第二重人格,而且是她想要他拥有的人格。
随着安东尼尝试用亚当的人格与妻子相处,原来的安东尼人格也随着小三一起消失了,这里的车祸应该只是一种隐喻。
当然real or metaphor正是这部片子贯穿的主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interpretation.最后本来以为安东尼完全变成亚当人格与妻子好好相处了,心底的欲望再次袭来,本来老实的亚当人格拿出了地下俱乐部的钥匙,准备再一次的沉沦,黑蜘蛛隐喻的feminine , danger , sex 再一次的开启。
就像影片最初在课上讲的there is a pattern that repeats itself throughout history.一切又是一个新的cycle新的循环。
《宿敌》全片是男主人公的可视化意识。
整个故事都是基于他的视角,他的意识,画面中的多伦多城市是他大脑的实体化。
在这个时空里,没有线性时间线,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你看到的也不一定真的发生过,虚幻镶嵌在真实之中,一切都是chaos。
剧情其实很简单,用导演丹尼斯自己的话概括中心思想就是,一个男人决定和情妇分手,回到怀孕的妻子身边。
这是一部男主人公潜意识的纪录片。
Enemy is a documentary about jake gyllenhaal's subconscious . It's a exploration of masculine intimacy, it's a very simple story, it's a man who decides to leave his mistress to go back to his pregent wife, and we see the story from his point of view. It's really a surrealistic movie and a psychological thriller. ——Denis Villeneuve海报中城市占据了男主人公大脑的位置,一只蜘蛛穿行其中。
阴郁的黄色滤镜笼罩整个城市,就算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说天气晴朗,镜头给到的画面却是散不开的黄色阴霾,因为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男主的心情。
男主坐在车里,听着母亲的语音留言,她对男主搬的新家不满意。
接着怀孕妻子Helen一闪而过,出现一句话,chaos is order undeciphered,混乱是尚未辨清的秩序。
然后男主和保安拿着钥匙进入地下场所,一个女人高跟鞋踩向狼蛛。
蜘蛛这一形象是这部片子的重要元素。
然后历史准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介于professor和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之间)Adam出场,他说的第一句话是“control, it's all about control.”,一切都离不开控制。
他介绍了独裁,这种模式必将在历史中重复。
黑板上标了一些历史学家、哲学家,比如下面这张剧照中,男主头上写着黑格尔辩证法,即旁边写的abstract→negative→concrete,即抽象→否定→具体,后人将其延伸到下面的thesis→antithesis→synthesis,即正题 → 反题 → 合题。
这两个过程都对应本片的三个阶段,negative和antithesis指的都是Anthony,代表男主更aggressive的那一面。
男主在脑海中将自己分别投射到两个个体上,不懂情趣生活重复低沉压抑的历史教授Adam Bell,和狂妄自负的演员Anthony Clarie。
这两名字其实暗藏玄机,有一句俗语叫clear as a bell,clarie通clear,adam bell对应a bell,暗示这两者就是同一人。
片中Anthony 饰演的bellhop(旅馆侍者)也对应Bell。
每个人都有多面,但不是每个人都是人格分裂,所以在此对多重人格不做探讨。
José Saramago的原小说《The Double》其实讲的也不是双重人格。
当然本片的改编也让其与原小说貌合神离。
总得来说,Anthony更像过去的Adam,但由于某些原因,男主忘记了过去的自己,像是刻意选择忘记,跟过去脱离关系,比如现在的他不看电影,不喜欢蓝莓。
Adam和Anthony明明是两个对立面,却又彼此吸引,直到不可避免地在221号房间相见。
Adam不肯露出肋骨那儿的疤,“Adam”和“肋骨”联系到一块,你能想到什么?
上帝从亚当身上取了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这里依旧是在暗示他俩是同一人。
Adam很不安,跟见了鬼一样,他潜意识抗拒这一部分的自己,说了“this was a bad idea, I think I made a mistake here"便离开。
这里的mistake有点秒,一层意思是说他们不该见面,另一层,像在说Anthony是个过错一样,最妙的是,后面剧情Anthony带Mary(代表情妇)来开房,开的就是这一个房间,可以看作是男主偷情惯用地点,回过来看I think I made a mistake here这句话,像在说自己曾犯下的错。
注意本片是非线性意识流,整一个chaos需要你前后对照来decipher。
就在Adam在教室和Anthony打电话约见面时,黑板上写满了chaos和order,下面写着not yet deciphered(尚未辨清),旁边写着dialetic analysis(辩证分析)。
有句话说的好,如果你忘了犯过的错,那你还会犯同样的错。
见过面后Adam来咨询母亲意见,从衣着打扮没戴戒指判断的确是Adam,她母亲的话却像是对Anthony说的,指出他的不忠问题,让他别再做演员梦,而她口中的体面工作指的又是教授职位,所以初看这里非常疑惑,此处就是丹尼斯在“玩弄”观众的判断力了,也是在暗示他俩是同一人。
从开头语音留言对新家的不满,到此处直言不讳男主的不忠和职业选择,这位母亲的强势可见一斑。
全片没有男主父亲的踪影,母亲是一位独自自强的画家。
想必在男主的成长中,母亲的看法左右了很多选择。
在男主眼里,这是控制。
他对母亲的抗拒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多次不接她电话。
而紧接母亲的镜头,就是漫游在城市里的大蜘蛛。
显而易见,这只蜘蛛代表母亲。
这只大蜘蛛取材自位于安大略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里的大蜘蛛雕塑“Maman”,是法国艺术家Louise Bourgeois于1999年的作品,Maman是法语里的妈妈,该雕塑是其对其母亲的赞颂和致敬。
本片中多次出现的蜘蛛元素,并不是来自原著小说。
丹尼斯在采访中说,有些电影会采用一些非常大胆带有挑衅意味的元素、形象或画面,可能会让人害怕和抗拒,留下深刻印象,电影中也不会明说它们象征什么,它们是通往想象的大门,观众会有不同解读。
蜘蛛就是这样的元素。
丹尼斯说蜘蛛形象中蕴含的迷人和深邃,符合他理想中对女性气质的表达。
It’s an image that I found that was a pretty hypnotic and profound to express something about femininity that I was looking to express in one image. Because in the book you can use chapters to express something, but in cinema you have one shot, and the spider was exactly the perfect image. ——Denis Villeneuve影片的正中间是Anthony梦到一个赤裸的蜘蛛脸女性,然后被惊醒。
接着Adam来到旅馆,走廊里一性感女性从他面前走过。
这两段镜头极为相似,后者的性暗示,站在男主的角度思考,这个旅馆就意味着诱惑、出轨、不忠。
在他的眼中,女人就像蜘蛛。
女人可以是母亲,象征权力;可以是妻子,象征责任;可以是情妇,象征诱惑。
而权力、责任和诱惑,都会带来控制,还记得他说的第一句话吗?
“一切都离不开控制”。
可以把蜘蛛网理解为控制,花絮中主创透露,母亲家中有幅画占据了一大片墙,画的就是蜘蛛网。
男主想摆脱控制,所以在他幻想的黑暗地下场所里,蜘蛛被女人踩在脚下,他甚至不用自己动手,只需和同类在一旁观赏。
妻子Helen因为男主不忠饱受痛苦,当她某天回到家,发现站在面前的男人变成了他想象中的样子,就算换了人她也欣然接受。
当然她知道其实是同一人。
男主很愧疚,他亏欠Helen太多。
于是他故意暴露Anthony的马脚,让他和情妇矛盾激化,正如Anthony所承诺的,他最后真的消失了,带着情妇(诱惑的蜘蛛)一起。
车窗玻璃上破碎的蜘蛛网,是他斩断的情丝。
但做这个决定的过程他自己也很痛苦,半夜在客厅独自流泪。
第二天Adam把正播报车祸新闻的收音机调至音乐,这里可以看作他已经忘记了昨晚的痛苦。
你以为这是新的开始,其实是新的循环。
Helen淋浴时玻璃上的花纹,像是蜘蛛网将她包围。
Adam发现了地下场所的新钥匙,他几乎没怎么思考,就试探性地说自己今晚要出门,期待Helen作何反应。
她很可能多疑质问,所以此刻(在他眼中)妻子变成了蜘蛛。
但注意看蜘蛛看到Adam的反应是缩进墙角,因为妻子下意识害怕丈夫反复出轨带来的伤害。
而Adam不仅没被吓到反而叹了口气,他刚决定重新做人,只看了一眼诱惑的钥匙便没控制住自己,重蹈覆辙掉进往复的漩涡,他意识到这就像他历史课里教的那样,成了一场闹剧,“first time it was a tragedy, the second time a farce"。
而收音机里正唱着,"the girl is crying for her guy again”。
接下来,大概就是男主与Helen离婚,搬了出去。
新住处不怎么样,母亲看了以后语音留言说你怎么能这么生活。
两人的合照撕得只留自己。
演员梦遥遥无望,新生活乏味枯燥。
原小说中主角就是离婚的历史老师。
也许男主就是那会儿坐在车里,在脑中酝酿了上面这一切吧。
看了下面几篇长评论 简直人类迷惑行为鉴赏 。
热评竟然是有人在分析主次人格?
出轨就出轨 这不是疾病 别给出轨带这么高的帽好吗?
这个电影与其说是“双重人格”不如说是“头脑特工队” 拍了颅内两种意识的对抗 。
电影讲的无非就是一个出轨的男人 在渣男和好男人间摇摆 然后幡然悔悟 但最后狗改不了吃屎的故事。
这种行为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 例如 :你受够你女友了要和他分手前的思想斗争 你虽受不了她的无理取闹但想起过去的点滴又舍不得 最后你决定接受他的缺点重新在一起 ,我试问 你把“意识的正反面”叫做双重人格???
讨论哪个是主人格有屁用 那这个电影拍了点什么?
首先刻画了一个男主人公:曾经的龙套演员混不下去了 只能瞒着老婆当起了老师 每天干着枯燥的工作 生活没有激情 没有成就感(这像不像怀才不遇的你?
)并且这个男人还有一个有钱的强势老妈 老妈在无时无刻给自己压力 逆来顺受。
就在一个男人事业陷入困境的情况下 老婆又怀孕 作为男人连这点快乐都失去了 于是从而萌生出轨的念头(这像不像有对象但每天勾搭小妹妹的你?
当然这里不排除 他本来就是渣男)男主人一口一个加班 在外筑巢 夜不归宿 实则去约炮 终于有一天男生受够了 他作为一个男人开始反思自己糟糕的生活 反思你的过去(我是个演员 我有梦想)审视你的现在 (我拥有的一切)展望你的未来 (我要回归家庭) 他决定让一切回到正轨电影的迷惑点在于 它用艺术的方式 用他的叙事结构 用很多迷惑的情节去干扰你的判断 让你觉得 卧槽 真烧脑 悬疑!
例如:影片采用一人分饰两角的设定 例如:影片用线性叙事和平行时空交叉的方式呈现 (例:1、偷情戏大部分是插叙回忆2、妻子在校园找男主的戏3、老妈、戒指、车祸等) 综上,迷惑你的点究竟是因为你把他当成两个人的对手戏 当成了是什么双重人格当成了悬疑片 把关注点放在了理清线索上 其实这始终这就是一个人电影 说白了 你可以理解为 一个人 有两个小天使 一黑一白 去不断干扰男主的行为的故事 而不要把关注点放到男主精神病 人格分裂上最后也不得不说,可以把这么简单的故事(应该是导演最短 最像短片的电影了吧)拍到这个水准电影真的充满魅力啊
阴郁、灰暗、压力,这是《宿敌》自始至终给观影者所呈现的情绪。
有过人格分裂相关作品观影经历的人还是很容易理解本片的基本意思的,无非是人格分裂,主人格如何被次人格所杀死之类的。
而真正的亮点应该是影片的结尾。
先来聊一聊这个有些首尾呼应的黑色蜘蛛,结尾处,当教授人格终于赢得主动时,内心的黑暗面依旧驱使他打开了那个装有钥匙的信封。
如同教授人格在授课时所说的一样,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复,事件第一次发生的时候是悲剧,发生第二次后那就是闹剧了。
很显然,影片以匪夷所思的闹剧结尾了。
黑色的蜘蛛代表着安东尼的欲望,影片一开始的蜘蛛被踩死是教授人格开始渐渐占位主动的预示。
而在最后,演员人格虽然被杀死了,但教授人格内心更大的欲望面却再次占位主导。
影片还有两个矛盾体,其一,教授人格工作体面,为人正派,对于爱情忠贞。
但这却是演员人格对于婚前一段感情的一幕幕憧憬,这是欲望本身所衍生出来的不断吞噬坚持、忠诚的开始,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这是矛盾的;其二,演员人格放浪不羁,狡猾而危险,但就是这样的人格却在妻子怀孕6个月期间在陪伴和守护,这也是矛盾的。
矛盾的碰撞在最后的车祸(当然,这个车祸显然只是教授人格杀死演员人格的一种形式)后解除,妻子终于挽留住了教授人格,但从另外一面去理解,教授其实却是背叛了他自己所坚持的爱情,这是结局处那只巨大的蜘蛛出现的伏笔。
欲望再一次降临,而且变的更加巨大而危险。
宿敌是自己,其实是欲望本身,正如历史的重复一样,人的欲望总归还是存在,区别在于有些付诸于事实行动,有些也只是在心头过了一遍而已。
这些欲望会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不断地重复、放大。
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出于对《囚徒》的喜爱,但看过之后才发现,虽然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但两者的差别确实有点大。
这种差别并不是好与坏的差别,而是导演风格的差别。
对于《囚徒》来说,它是那种叙事沉稳老练又工整的主流惊悚片;而《宿敌》则完全是导演个人风格的一次肆意发挥,充满了各种象征意象。
但毫无疑问的是两部电影都是佳作。
与《囚徒》上来营造的贯穿全片的悬念不同,《宿敌》的开篇有些沉闷,甚至无聊,平淡的剧情差点让我有了快进的欲望。
但影片最终证明,惊悚正是在这看似平淡的剧情中一步步升级的。
当影片最后,怀孕的妻子化身为巨大的恐怖蜘蛛,突然暗下来的屏幕更像是一个压在每一个观影者心里的巨大黑色问号。
电影的关键意象就是蜘蛛,而它一般有两个象征意义:性(因为蜘蛛身上的毛像阴毛)和束缚。
而束缚一般指那些牢牢束缚着自己孩子的母亲。
据说这样的母亲在白日里看似与孩子关系融洽,但在孩子的梦中,母亲会化身为蜘蛛吃掉自己。
显然,后者才是本片中蜘蛛的意义。
电影开始于一段母亲的留言,留言中的母亲表示担心自己儿子的生活,并希望与儿子见面谈谈。
而与此同时,汽车前视镜中映出的是一张中年男人的脸。
我们的主人公明明已经年近中年,有稳定的工作和家室,但他的母亲仍然时时叮嘱(管束)着他,足可见这个母亲对孩子的束缚之深。
这一点在主人公与母亲见面的那场戏中表现得更直接:男主人公明明不喜欢吃蓝莓,但当他拒绝母亲时,母亲却用毋庸置疑的口气说:“你当然喜欢。
”而对于儿子从小想当演员的梦想,母亲更是一口回绝。
当猎物落入蛛网,它想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挣扎求生(男主角多次未接听母亲的电话),但当反抗显得微不足道时,就会产生幻想。
宿敌便在这时产生了。
至于影片中贝尔与安东尼哪个才是真实的主人公的问题,我觉得并不在导演的考虑范围之内。
从这两个人的形象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来。
贝尔工作稳定,显然才是母亲束缚下的主人公形象,但同时他在生活上又用情不一,撕毁了与妻子的合影,与年轻美貌的情人生活在一起;安东尼身为演员,性格狂放,显然是主人公理想中的自己,但同时他又与有身孕的妻子相伴,还喜欢吃母亲“允许”他吃的蓝莓(片中两人还因为蓝莓吵架),书架上摆的都是历史书籍。
从这些细节上,我觉得可以这么认为:从性格上,贝尔是真实的,安东尼是幻想;从所处的环境看,贝尔是幻想,安东尼是真实的。
我认为导演这种看似矛盾的设定其实是主人公矛盾心理的反映。
假设影片中除了主人公以外的第三方的话都是真实的,那我们可以设想,主人公在早些时候确实有过与母亲的抗争。
他应该当过演员(网上的资料显示安东尼最近的电影也在05年),有过一个美丽的前女友,参加过色情派对(估计是在结婚后,因为主人公在派对上带着戒指),但这些事情全被母亲一一禁止了。
他不得不进入了母亲的理想儿子的角色中,当上了历史老师,娶了妻子。
但他内心深处一直向往着原来的生活,于是现实与理想的反差最终唤醒了自己内心中的那个宿敌。
与此同时,他又无时无刻不再担心自己的母亲窥探到自己真正的一面,于是,那些恐怖的蜘蛛一次次地出现在他的梦境中:色情派对上蜘蛛从盘子中爬出,昏暗的走廊里走着长着蜘蛛头颅的裸女,薄雾中,巨大的蜘蛛在城市上方踱步••••••在这种煎熬的最后,两个暗中较量的人格开始了正面的搏斗。
于是两个人互换了身份,历史老师回到了妻子身旁,而演员与女友外出,这是两种人格相互妥协的结果,也是主人公在崩溃边缘的放手一搏。
最终,束缚中的自己接受了自己的妻子,而幻想中的自己与往日的回忆葬送在了一场车祸中。
当第二天清晨,主人公漫不经心地跳过车祸播报,这场激烈的人格之斗也暂时画上了句号。
主人公最终还是选择了母亲套给他的枷锁。
可这一切真的结束了吗?
显然不是这样,当贝尔看见那把能带自己去派对的钥匙时,另一个自己又复活了,所以,当他走进房间,看到的不是妻子,而是蜘蛛——那是他对母亲的恐惧,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这既是视觉上的惊悚,更是剧情上的反转。
影片在这时戛然而止,留给观众深深的思考。
到底什么是关爱,爱与碍的差别又在哪儿?
电影中的母亲很显然想让自己的孩子走上自己设定好的道路,但她忘了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束缚只会适得其反,从这一点上看,本片与《黑天鹅》的立意有几分相似。
人格分裂是个老题材了,远有《美国X档案》《搏击俱乐部》,近有《机械师》《黑天鹅》,但本片导演却用不一样的隐喻手法让电影在表达上变得与众不同,显得“神乎其神”。
而杰克•吉伦哈尔的表演也为影片加分不少。
一千个哈姆雷特类型的片子,那我就来说说我的理解。
首先对于整部片子所下的结论是,主人格是【名为Anthony】的Adam。
画面的人物有两位,一是怂怂的历史老师Adam阿蛋,二是酷炫的三流演员Anthony阿东。
阿蛋的生活习性非常的宅,每日除了一日三餐加工作,也就是和她金发碧眼肥屁股女友鱼水之欢。
片头就从阿蛋的住宅隐约透出这个角色的色调,昏黄+阴暗,这也就是阿蛋的性格。
这样一个闷骚的,连看电影都没有一个大电视所以只能窝在沙发上用电脑看的历史老师,一天在梦中回味刚结束的片子时竟然惊醒。
他暗暗觉得不对,于是回头去确认那部他刚刚结束的片子中是否有异样,结果竟然看到了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一张脸。
两个人物开始交集。
而那个阿蛋一不小心发现的阿东,则有着和阿蛋完全不同的属性。
他有着比阿蛋透亮许多的房间,生活得很欢乐很滋润,愿意为自己的工作去吃有机蓝莓。
而他妻子的性格也和阿蛋的女友有着天壤之别,妻子是一个非常隐忍的角色,比起女友而言更加温和。
阿蛋火速地去网上搜索阿东,然后拿出自己咧着牙笑得照片作出对比,发现甚至连头顶的小坑坑都一模一样。
他们相约见面,而当真正遇到的时候,阿东十分勇敢地接受这个现实,甚至撩开衣服想要确认,阿蛋却退缩了。
在酒店的房间里,阿蛋出了伸出手之外什么都没有干。
阿蛋去找自己的母亲问自己是不是唯一的儿子。
【你吃点蓝莓】母亲拿出一盘子来招待阿蛋。
【蓝莓很难吃】阿蛋拒绝了母亲,这里显示出了他与阿东的不同之处。
【你有没有脱衣服来确认,没准你们身材不一样】母亲问道。
【我没脱衣服】阿蛋说。
【那不就得了】母亲跟没事人一样的笑笑说。
我有本身一点摸不透这一段的用意,直到母亲加了那句【放弃你那三流演员的梦吧】。
【三流演员?
】阿蛋的表情有点不自在。
【三流演员?
】我的脑子也开始混乱。
强调一次,历史老师是阿蛋。
阿东才是三流演员。
阿东可能是起了色心,在见过阿蛋女友后勒令阿蛋把女友租给他一晚,怂包阿蛋当然不敢拒绝。
可是阿蛋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去了阿东的家,假扮阿东去上阿东的老婆。
片子进入高潮,两位人物开始交换人生。
性格同样热烈激昂的阿蛋女友和阿东嗯嗯啊啊地做了爱,而此时此刻阿蛋却犹犹豫豫地在阿东妻子身边不知所措。
阿蛋女友看到了有着婚戒印的手指大发雷霆,终止交欢冲出酒店。
同时阿蛋在阿东家受不了内心的愧疚走出房间坐在沙发上抱头流泪。
车上爆发争吵。
房内妻子醒来。
车子上的二人开始失控。
房内的二人开始相拥。
车翻后阿东和阿蛋女友殒命。
亲吻后阿蛋和阿东妻子融合。
故事先讲到这里,接下来说说我结论的理由。
首先我是基于那张咧嘴大笑的照片开始寻找线索,而且假设那时候的主人格还没有分裂。
从最后四位主人公没了仨来看,全片真实存在的角色大概也只有主人格和主人格的母亲。
三流演员代表的是Anthony,而母亲那句提及蓝莓和三流演员的话也暗指实际的主人格应该名为Anthony,且爱吃蓝莓。
主人格在分裂前快乐地做着演员,直到有一天第二人格开始抢占。
第二人格抢去了主人格的名字,喜好,甚至工作和生活。
主人格被抛弃后找了名为Adam的庇护所,成为了一个与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格。
他变得不爱吃蓝莓,不爱当演员,但性格却一如既往。
第二人格因为强势所以成为了第一人格,第一人格因为懦弱所以成为了第二人格。
名字只是代号,名为Anthony的那个怂包,因为太怂所以只能躲在阴暗潮湿的小角落以Adam的名义生活。
时间太久,主人格和第二人格都忘记了他们自己本身的样子。
而当主人格【现在的Adam】闯入第二人格【现在的Anthony】生活的时候,最先接触的却是第二人格的妻子,甚至在他与第二人格正式见面前,他先遇到的却是满心好奇隐去身份在学校去找主人格的,第二人格的妻子。
原因其实很简单,抢回自己身份这场战争中,主人格需要这个和他性格相同,习性相同,配合默契的帮手。
换句话说,其实可以把温和的主人格和Anthony妻子看成一对,暴躁的第二人格和Adam女友看成一对。
主人格同时虚构了女友和妻子两个角色帮助他。
主人格不自觉间慢慢融入了三流演员的生活,开始回到自己本身的生活,并引诱第二人格开始接触女友。
主人格不知道所有发生的事,可是他却其实控制着一切。
他构造出来的女友去和第二人格争吵,最终导致第二人格的死亡。
关键的一点是在主人格伪造身份进入第二人格的家中时。
他表现特别异常和不自在,可是妻子却没有像女友一样,在明知道身份不对时大吵大闹。
相反的,在主人格无助地缩在沙发上时,她走到边上轻轻安慰并说了【留下来】。
留下来。
这一大段的是两个场景不停交叉,而当主人格的帮手,妻子说出【留下来】后,第二人格人仰马翻,从此不再存在。
主人格在这场战争中得到胜利留了下来,回到了自己三流演员的生活,得到了自己本身的姓名。
看似成功,可当他终于恢复之时,帮手妻子却变成了一个大蜘蛛。
第二人格片头时曾经在舞厅看着一个舞女玩弄蜘蛛,这是蜘蛛的第一次出现。
主人格去见过母亲后出现了哥斯拉一样破坏城市的大蜘蛛,后接第二人格一脸暴躁地拍着镜子练习【你是不是睡了我老婆】,这是蜘蛛的第二次出现。
主人格回归后随意地跟妻子搭着话,却发现妻子不再存在,大蜘蛛占据了整个房间。
就我认为,蜘蛛实际上代表着第二人格,算是第二人格的防身武器。
强势,占领,【想当初就是这样赶走的主人格】,似乎有种这样的韵味。
在第二人格死亡后,蜘蛛成为了第二人格翻身的唯一机会。
而片尾主人格一脸的不解后惊恐,也似乎像是埋下彩蛋一样解释了全部的一切。
所以他并没有成功,蜘蛛回来了。
我是离开剧情的分割线--终于可以好好说说宝了。
从05年至今的九个年头,是我和Jake一起走过的年头。
断背山后便每部电影像追剧一样整天上官网看新剧照和饭拍,如今看完宿敌更有种【一起成长】的感觉。
05年的宝还不知道自己要走的路,甚至接拍了时之刃这样没啥意义的片子。
可是不像卡姐,他终究正确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路子,成为了半cult半商业小能手。
他像亲人一样陪我度过了小学初中高中,即将陪我一起步入大学,我真的很感激生命里能遇到他。
曾经的他很干净,很单纯,努力地磨练着自己。
现在的他很成熟,很稳重,有着很高的能力。
而我没法用语言形容我看完这片子之后的激动和感恩,我嚎啕大哭,只因为我看到了一个很棒的他。
是Jake一人撑的场子,再加上很好的导演所以很棒。
导演也值得好好地夸,最喜欢两个人格约在酒店见面时,主人格颤抖着说【我就说】时,门后掩着的半张脸,看得我浑身一抖。
还有好的配角,好的海报,好的场景,好的色调,好的镜头。
想到以后能和宝一直这样走下去就觉得很幸福,我希望,我确信能看到永远都这么好,甚至更好的他。
Jake啊,你太棒了。
昏黄迷离压抑的色调和氛围,如同男主角的内心。可能每个人都有相对正常和相对怪异的两个面,这一面时不时会在暗夜里跑出来和另一面厮杀。谁更强大,另一个就隐藏起来,在黑暗中伺机而动。杰克杰伦哈尔的演技依然出色,但电影整体一般,可能导演个人风格太强烈了。最后的蜘蛛即诡异又惊艳。
i m like what...
维纶纽瓦回归独立之后彻底玩开了,披着悬疑惊悚片的阴谋外衣,讲的却是心理惊悚,神经病拍的神经电影。
确实没看明白
媽的只能給一星
剪成20分钟比较好的片子
太压抑。其实是个挺无聊的故事。配乐通篇到底,有点过头。
有一类星星,颜值一般,但TA的片子必看,一个是西恩潘,再有一个就是小吉。基本都是始于剧情,终于演技。说到电影,看了5分钟认定是人格分裂,看了10分钟认定是多维宇宙,看完发现还是人格分裂。。。。黑板上写满CHAOS,编剧蛮有自知之明XDDDDD
先赞一下Jake的演技。对我来说,可能是继《穆赫兰道》后又一部很难解构的意识流电影,全片充满了隐喻、暗示、符号,当你感觉抓住了一丝线索下一刻又立马跳入迷惑的深渊,就是这种感觉。直到最后一幕,诡异的画面颠覆你所有想象,牛逼啊。
这种原本很单纯的两性情感婚姻危机的故事,却在风格体与情绪场上没有多少建树(不同于林奇和大开眼界),最终将影迷关注焦点推向了谁是谁的本格式的结构解密……真的有趣吗?很多时候,维伦纽瓦的宿敌或许正是他自己的艺术感染力。
三星半。演员Anthony是主人格,历史系老师Adam是幻想出来的辅人格,但当Anthony以Adam上了自己老婆为借口的时候,他俩互换了身份,变成Adam的Anthony出了车祸,拿着Anthony人格的Adam继续生活。历史上所有的事情The first time&#39;s a tragedy, the second time&#39;s a farce.
内心的爱比不上胸膛的温馨
7.0/10 分。初看,蓝光。看了一遍,最后蒙住了。。。看了几篇影评才搞懂大概是怎么回事。。。一个简单的故事,被导演搞得这么云里雾里的。。。勉强给个7分。刚好看完导演的《囚徒》,也是各种细碎的线索散落一地,最后轻轻串起来。。。
不管什么主次人格了,我一直在纠结Jack的那一大把胡子啥时候能刮掉。
喜欢蜘蛛这个意象!!
《罪迷宮》尚算有商業味,本片卻是風格強烈得叫人透不過氣來;緊繃的配樂、暗黃的色調、晦暗的隱喻,還有細密的結構,懸念及玩味十足;Jake Gyllenhaal的演出無懈可擊;這是值得重看的電影,細節位極多。
如果没有蜘蛛那绝对就是部故弄玄虚的普通黑色电影,在蜘蛛出现之后就不那么单纯了。(六个月的时间对应;戒指;钥匙),维伦纽瓦一次大胆的影像试验,虽然很多地方的逻辑看上去很奇怪。
看了解读我觉得我没看懂这个电影。。。
3.0。城市里偶现马岩松设计的梦露大厦,还有迷雾黄沙之中放大版的路易斯·布尔乔亚大蜘蛛,结尾很不错,欲望外化后的窥探方式,以一种当代艺术雕塑的象征来体现,精巧准确,对心理幽暗面的描绘有了一些大卫林奇的感觉,但林奇如果是艺术家,那维伦纽瓦属于理工男,电影运用悬疑片的手法比较笨拙,沉闷单调,看不进去,对比妖夜荒踪都很难,故事架构有点低配版的两生花加大开眼戒,吉伦哈尔在表演上缺少变化和层次,他个人的独角戏又太多,其实两个女主应该更多挖掘才好,梅拉尼少了无耻混蛋里的灵气,有点愣,莎拉加顿还不错,有寡姐巅峰的气场,再有就是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到了老年还是气质非凡。
WTF 又他妈的是一部用双重人格解释的电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