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看的第一部韩剧。
关于亲情,关于爱情,关于死亡,关于告别。
剧情一开始就交代了整个家庭的现状。
生患阿兹海默症的婆婆,可能面临失业的丈夫,忙着工作恋爱不顺的女儿,复读了三次的颓废的儿子,尤其是婆婆,完全需要妈妈来照顾,连出去同学聚会都担心得不行。
整个家仿佛是散架的,基调都是灰蒙蒙的。
但是随着剧情的推入,慢慢感觉到温暖,被一幕幕场景感动。
第一个戳心的场景是:得知妻子生患绝症后,一向沉默寡言隐忍压抑的丈夫在大马路上失声痛哭。
妻子早就跟我说过身体不舒服了啊,作为医生,作为丈夫,我却没有让她去医院做检查。
是我害了她。
所以他联系了作为名医的朋友,即使众人都反对手术,也要抱着一线希望去尝试手术。
但是太晚了。
他没有勇气面对妻子,面对儿女,不敢告诉他们是癌症晚期。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能不告诉呢,病人应该被给予时间与这个世界告别,儿女应该被给予机会与妈妈告别,这是权利啊,身为丈夫和父亲都不应剥夺,幸亏丈夫的朋友这么开导了他。
他开始积极面对,说出事实,带妻子旅行,陪她度过最后一段美好的时光。
关于丈夫对妻子的爱,导演花了很多篇幅场景来体现。
比如因为心疼妻子要照顾整个家庭而责骂女儿,殴打不懂事的儿子,最爆发的一场戏是当妻子被得了老年痴呆的自己的母亲用棍子打头时,他发狠抡起榔头把自己的母亲钉在了房间里。
真的是一阵绝望涌上心头。
反正是挺让我震撼的一个场景,丈夫内心的矛盾,一刹那的爆发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后,是儿女与母亲的主线。
剧中的儿子与女儿似乎平日里与母亲的交流都不是特别多,心事也都藏着。
当他们得知妈妈快要离去,第一反应都是崩溃。
最让我感动的是弟弟对姐姐说的一番话,姐姐我和你不一样,你考上了大学你工作了你给过妈妈零花钱,可是我没有,我还没来得及孝顺妈妈。
相信这也是很多失去父母的孩子的心声,以为父母会永远在自己身边,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于是姐弟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女儿辞去了工作在家做家务照顾母亲,也是想要告诉妈妈自己已经长大,儿子不再终日酗酒变得阳光开朗。
因为妈妈生病,他们与父亲的关系都变得缓和。
与妈妈最后的告别场景,被设置在车内,妈妈在面对小儿子与女儿时候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展现给儿子的是积极的一面,因为儿子还小,希望他能坚强,要他记住妈妈开朗的样子。
但是等儿子下了车,却抱着女儿失声痛哭,卸下了所有坚强。
因为女儿是大人了,她能承受得住,所以想要以这样真实的方式告诉她真的真的真的好舍不得你们。
另一条主线是关于妈妈与自己的弟弟和弟媳的,也是一条很感人的线,看着再狼心狗肺的人,面对家人的离世,内心都会变得柔软,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人吧。
不得不提的另一条主线,婆媳。
剧中得老年痴呆的婆婆,时而乖巧得像小孩,时而又撒泼像疯子,自己的儿子与女儿都已经对他不管不顾了,只有媳妇(也就是得了癌症的妈妈)把她当成小孩一样温柔对待,悉心照料。
意料之中,但又情理之中的一幕是,得知自己不久即将离开人世,因为想到没人会照料婆婆,心疼婆婆,又不想丈夫子女被拖累,竟然边哭边想掐死婆婆。
对这样的杀人举动,没有观众会觉得憎恨。
最后她一边给婆婆擦身体,一边道歉、坦白。
“妈妈,对不起,但是你能理解我的心吧。
我要先去了,你也快点来吧,不要拖累孩子们,等你清醒的时候,早点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找我吧。
”第四集的最后都是在写丈夫与妻子了。
两个人在新房子里的二人世界,妻子问你会想我吗,什么时候会想我。
一向不会表达情感的丈夫说了一大堆,出门要系领带的时候,吃到难吃的大酱汤的时候,吃到好吃的大酱汤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醒来的时候…泪崩!!
因为妈妈的病,把原本些许冷漠的家庭关系变得无比紧密,为了好好地跟妈妈说再见,为了让妈妈放心地离开,给她世界上最美的告别。
看完这部剧,真的觉得妈妈是一个家庭的最核心的角色。
最后一个场景。
我知道肯定会回忆杀,但是没想到这么杀。
是一起在海边拍照的时候,丈夫明明在给妻子和儿女拍合照,但是,但是啊,我的眼里只有你。
想起龙应台先生的话,父母与孩子就是这样,彼此不断远离,并且他(她)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想来,真是伤心而又快乐的事。
曾经的稚童长成比你还高的时候,彼此的距离反而也渐至长远,他(她)不再拉你的手,不会再冒着鼻涕唤你妈妈爸爸,陪在他(她)身边的人也换了更年轻的……仿佛已然陌路。
你可以装作漠不关心,自以为冷心冷肠,可偶尔的他(她)一回眸,你的世界便是春风。
春风是要走的。
可你知道,窜住他(她),他(她)便不是春风了。
那是你的玩物。
故此,勿论装作漠不关心还是牵挂万怀,他终究跑出门去。
或是相遇他人,或是兜兜转转,但总是……越来越远……与你。
纵然有数次回眸。
而这时候,父母能做的,就是告诉自己:不必追。
“我死后你会想我吗?
”“会”“什么时候想,怎么想”“每天都会想,早晨上班前,打领带时,喝难喝的大酱汤时,喝好喝的大酱汤时,喝酒时,醒酒后,看见床铺时,睡觉时,醒来时,想听唠叨时,妈妈闹脾气时,妍秀出嫁时,正秀开学时,毕业时,春节煎圆饼时,中秋节做松饼时,孤单时,生病时”“那你要快点来找我啊,这样我就不会一个人无聊了”哭的像个傻逼一样看完这电影。
或许这世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类似于这样的离别这些离别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珍惜身边的人
有人说,父母子女一场,本就是你送别我,我送别你。
妈妈,这个角色在生活中好像最不起眼,她好像永远在那里。
温暖干净的房间,永远有满满太阳味道的柔软被子,餐桌上的可口饭菜,身上整洁的衣服,这一切好像太阳永远从东边升起一样客客观存在着,没有人想过从何而来。
直到有一天,你看到地板上落了灰尘,你打开房间门看到没有铺好的乱糟糟的被子,你进到厨房看到切了一般的土豆,才恍然意识到,那个人不在了。
原来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与生俱来也没有什么本该如此,只是有人为你做了这一切。
尹医生说:妈妈去世的时候没流眼泪,倒是回到家后,面对空下来的房间,突然泪流不止。
你会想我吗?
会的,我会想你。
在喝到一碗不好喝的大酱汤的时候,我会想你,我会想你做的一定比这个好喝;在喝到一碗好喝的大酱汤的时候,我会想你,我会想要是你在就好了,一定会非常喜欢的吧。
这一世谢谢你,谢谢你做我的妈妈。
我会永远记得你,记得我们在一起的开心的,不开心的,所有的一切。
世上最好的离别叫来日可期,反正我们终将再见。
在姐姐的推荐下,我和妈妈看了这部剧,几乎是泪流满面地看完了四集。
我还未曾写过剧评,这一次特别想写点什么,因为这部剧让我有许多想说的话。
剧中的女主是一名中年妇女,上有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恶婆婆”,下有一双已经成年却还未懂事的儿女,而与她相伴的丈夫是个冷漠不沟通的失意颓废的医生。
但是她像照顾孩子一样的去照顾婆婆,哄着她,让着她,甚至让我觉得她过于的软弱,忍受这一切。
早晨,她最忙碌,要围着锅台转,要上楼叫儿子起床,即使是已经三十的女儿了,她仍然操心着,叮嘱着要吃早餐,印象最深的是当丈夫要出门上班了,还是打赤脚的她赶紧小跑到丈夫前,到玄关把锃亮的皮鞋放在丈夫面前。
作为儿媳妇作为母亲作为妻子,她尽心尽力,让这份爱是那么的自然,溢满整个家,好像是理所当然的存在,自然也容易让被爱的人忽略。
有没有发现,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家里的妈妈,早晨最早起床,煮好热乎的早餐,有时候是一碗热粥,有时候是一碗满是葱香的面条,有时候是热腾腾的饺子,有时候是撒着芝麻的年糕……拖地洗衣服买菜煮饭,这日复一日的平淡充斥着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却将这一切当作日常,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直到有一天,离别的时刻到来,你才恍然,这一切都会失去!
剧中,尹医生说在她妈妈去世后丧礼上她没有哭,但是回到家中,看到空荡荡的家,泪流满面。
原来真的失去了。
丈夫是第一个知道妻子卵巢癌晚期的,在天桥上大哭,其实这个冷漠的男人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这一刻或许他绷不住了,哭过后回到家里,正好撞见妻子被婆婆用柿子砸,他对着自己的母亲吼出了可能是很久以来想问的一句话:你为什么要折磨这个女人一辈子呢?
转眼又是女儿带着喝醉了的儿子回家,看着操劳的妻子,不懂事的儿子,他爆发了,扇了儿子一巴掌,大家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到了……第二天生活看着如往常一样继续,只是丈夫要求妻子到更大的医院去检查,那里有朋友张博士。
妻子在去医院之前去了即将建成的新房,看着新房,她畅想着未来的日子,在阳台上摆放一张桌子,和丈夫坐在阳台上喝着茶,欣赏者早晚的太阳与月亮,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时未来充满着希望。
现实生活中没有奇迹,这部剧里也没有。
再次检查,还是癌症晚期。
即使这样,丈夫仍然不死心,要求开刀,但是在手术室,看着妻子被剖开的腹腔,手掌大的肿瘤,丈夫终于绝望了,接受了现实。
在告知子女实情后,却仍然没有勇气告诉妻子本人。
直至妻子在一个晚上趴在马桶边上吐了大口的鲜血,喊着老公,我好痛,为什么做了手术还会这样?
丈夫瘫坐在地上抱着妻子呜咽,一双儿女听到动静,纷纷下楼,也只能是坐在地上一起哭,“正秀啊,妈妈好痛”。
至此,一家人都知道离别的时候到了。
小时候,觉得癌症这样的一切绝症也只会出现在电视剧里,直到2006年外公胃癌去世,原来,癌症会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2006年,我初三,也许是当时对死亡还没有什么体会,死亡只是文字,这样的两个字而已,都没能好好的送别外公,等到再去外婆家,在楼上看电视不再有人用拉电闸来威胁我下楼吃饭,看到天龙八部、任长霞就会想起很爱看这两部电视剧的外公,夏天买西瓜时想起以前外公种的西瓜,就是这样生活的点滴,思念就这样蔓延……原来,死亡是永远的离别与怀念。
看到剧名-世上最美丽的离别不禁让人思考,什么样的离别是最美丽的呢?
离别总是残忍的,更何况还是生死离别……我觉得编剧是善良的,用美丽“粉饰”离别,让这部剧显得好像没有那么残忍了。
所谓美丽,就在于大家好好的说再见,即使老年痴呆的婆婆也终于安安静静地说最后一定会回来的。
丈夫把新家按照妻子的想法布置好,女儿停职了在家做着母亲日常的事务,记住了母亲曾经说的煮大酱汤要用淘米水,母亲一遍又一遍唤着女儿的名字:妍秀,妍秀啊!
以后,就没能这么唤你了。
在送母亲去新家的路上,一家四口去看了大海,留下了美丽的照片。
最后在车内的分别,对儿子说:正秀啊,你就算把一切都忘了,不管是妈妈的长相还是微笑,你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这可千万不能忘了。
对女儿说:我很爱你,你知道吧。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看到这里,真的哭到不能呼吸,作为女儿的我,也有这样一个一直付出的母亲,有时候偷懒的我,也会坦然地接受母亲为我做的一切,冬日回到家,温暖的拖鞋,晚上睡觉满是阳光味道的被褥,感冒发烧时一碗热粥,原来母亲的爱就在这样生活的点滴中,悄无声息,你浑然不知,却已被爱包围。
母亲给予的爱,哪怕回报万分之一也很难。
我庆幸,我就在母亲身边,我的母亲身体健康。
剧中儿子说:最近很羡慕身体健康的人,羡慕母亲健康的人。
我不用羡慕别人。
妈妈,我爱你!
最后,与丈夫告别。
在丈夫布置的新家,坐在阳台,喝茶,欣赏早晚的太阳与月亮。
坐在床沿,妻子问:你会想我吗?
丈夫:嗯。
妻子:什么时候?
丈夫:喝到好喝的大酱汤的时候,喝到不好喝的大酱汤的时候,喝酒的时候,醒酒的时候,找要睡觉的地方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醒来的时候,想听唠叨的时候,妈妈耍无赖的时候,妍秀出嫁的时候,正秀那家伙上大学的时候,正秀大学毕业的时候,元旦烙饼的时候,中秋做松饼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孤独的时候。
妻子强忍着泪水微笑:你快点来吧,别让我无聊。
老公,我漂亮的话亲亲我。
只有在要失去了,才开始懂得珍惜。
一切的体贴照顾一直以来的陪伴,会在未知的一天消失。
在的时候对你好,是我的诺言,在的时候对我好,是我的请求,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不留遗憾,莫道爱的太迟。
迟点,我们天上见!
看这部催泪剧之前,记得一定要准备好纸巾。
毫不夸张,我看这部剧时,从头哭到了尾。
之所以感人至此,是因为它足够真实。
无论是剧情,还是角色,都让你真实地觉得,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活。
剧中的主妇仁熙,就像我们身边的妈妈,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妇女。
为家庭操劳了大半辈子,年近六旬的她,每天的生活依然是围着家人转。
做饭、洗衣、装修新房子,照顾一家大小,总有忙不完的事。
婆婆患有老人痴呆症,住在疗养院一直闹着要回家。
家里人都不同意,唯有作为儿媳的她坚持把婆婆接了回来,亲自悉心照料。
可不清醒的婆婆总像个孩子一样无理取闹,不是嫌做的饭不好吃,就是扯着儿媳头发骂“死女人”“臭女人”,甚至还把便溺物乱洒得到处都是。
即使如此,她也只是嘴上抱怨两句,然后又默默地收拾烂摊子。
丈夫呢,是个沉默寡言的医生,人到中年却面临着被辞退的危机,对什么事情都一副漠然的态度。
妻子说,挤公交太辛苦,买辆车吧,他冷冷地拒绝。
妻子一脸开心地说,我们在外面吃了晚餐再回家吧,他毫无表情地沉默。
甚至当妻子身体不适,提出要到他所在医院去检查时,他依然一脸无所谓地拒绝了。
至于一对已经成年了的儿女,也只顾着自己的生活。
大女儿是个在百货公司工作的白领,每天早出晚归,忙到连与母亲多说一句话的时间都没有。
母亲想跟她吃顿午饭,她一句“没空”就直接拒绝,转身却和有妇之夫纠缠不清。
小儿子高考连续两年失利,在等待第三次高考成绩公布时,每天不是忙着和女朋友约会就是泡吧喝酒。
这个家里的每个人都只顾着自己,唯独这个女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贡献给这个家庭。
在她心里,家人永远比自己重要。
五年前,她开始每年存钱,打算与一帮好闺蜜去旅游。
可每一次,都是为了家人而无法实现。
她总是为了家人牺牲自己,但似乎从来没有人在意过她的感受。
并不是他们不爱这个女人,而是当他们习惯了她所做的这些平常事,便把她所做的一切都当做了理所当然。
因为习惯,所以麻木。
因为理所当然,所以自然忽视。
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这部剧,就会发现剧中通过生活细节所呈现的家庭常态,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多多少少也曾经历过。
离别本身其实并不美,美的不过是人们在离别时的那些温暖的陪伴。
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尽管剧中的每个人都尽力去弥补母亲,想让彼此的人生都不再留有遗憾。
但剩下的时间那么少,有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做了。
女儿会遗憾没能理直气壮地带一个男朋友回家给妈妈看看,儿子会遗憾没能让妈妈看到自己考上大学的模样。
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无比贴近我们真实的生活,因此才让人感同身受,泪流不止。
我们经常忽略了身边的爱,理所当然的享受一切!
当灾难猝不及防的到来,我们才幡然醒悟!
这个时候才感叹人生太短,我们错过太多!
作为儿媳的付出,妻子的坚守,母亲的担当,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发现癌症的时候都已经到了晚期,手术都不能进行的晚期!
说穿了,就是只有等死!
太悲哀了!
人生太短,剧中一句台词,“子欲养而亲不待”!
但是现实中有几个人能参透这个道理!
有时间的人真的可以看看,不拖沓的剧情,感人至深!
因智友偶尼而来,在一堆爱情剧中间,这类讲亲情的更显可贵。
我凌晨两点半看完这部剧的,最开始会觉得堆砌了所有的槽点,在妻子的角度~自己生病,丈夫不关心,婆婆老年痴呆,女儿第三者,儿子复读高考,弟弟烂赌败家。
后面不由得会过渡到作为女儿的角色,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难堪局面。
总会让自己产生珍惜眼前人的感受,每个人的终点谁都说不清楚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有时会觉得父母对自己要求很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节假日便负责买菜做饭,然后到高考志愿选学校选专业,不能填省外的学校,平常去兼职他们都担心我被骗,考研还是工作也在左右你的选择,因为离家近每周回去都被要求打扫家务,从小到大我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也觉得自己足够让父母骄傲。
观念想法不同总会让我们间沟通不畅。
可能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与周围同学相比,我觉得自己挺好的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满些什么,而我也总是被父母牵着走,没离开过他们身边,也没怎么去看过外边的世界。
人的心都是偏的,都会更疼自己的子女,而不是生养自己的父母。
有天我妈对我说:我们就你一个孩子,生你养你那么大,不能让我们连看你一面都难啊。
好像父母的要求不太高,但我们总是不耐烦,他们并不欠我们什么。
的确很感人,短短四集,就赚了不少眼泪。
然而家里有过癌症病人的人都会明白,癌症到了晚期有多痛苦...毕竟是电视剧吧,把癌症和死亡拍得这么唯美温暖干净,连离别的时间都把握得刚刚好,导演相当会煽情。
然而现实本身带给我的感觉是冰冷,残忍甚至恐怖的,可以把一个原本生龙活虎的人折磨得不成人样...当然故事的主旨还是点题的,珍惜生命,珍爱身边的人。
还有就是,我真的不理解,亚洲传统社会里,女人为什么要这样无我地过完匆匆一生...
即便是离别,也保持笑容吧。
剧中家内每一位成员都为着自己的事情而奔波,而忽略了那个最为家拼搏的她。
儿女成年了,需要自己的空间了,因为受到宠溺对妈妈的爱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觉得理所应当。
丈夫老了,但是还想为自己的事业争取一下,而对家里的事都不理不睬。
怎么大家都不体谅这个最伟大的“她”呢,为什么要到最后的时刻才来后悔莫及呢?
因为总觉得时间很长,以后可以慢慢再整理自己的生活。
不啊,现在再不做就来不及了!
但是最后时间也不多了,即使心里有多难受,也请跟她笑着告别吧。
这男的装你妈呢?
#世上最美丽的离别 美丽个鬼!最气人的离别...💔可能是我和豆瓣评分分歧最大的一次,故事催泪么?催泪!感动么?不感动...剧里每个人都在和自己和解,却没有什么成长,有告别机会,感动了自己,好像圆满结局了,可是...真 不 值🤦♂️不过换个角度,不是每个人都配有机会改正错误,也许就是让大家看到事后后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总之,看的非常无力,无力吐槽,又无力反驳...ps 不知道如果我知道自己还剩一两个月的话会干什么...
应该是世界上最悲伤的离别吧,夫妻之间,儿女之间,一辈子大概最怕这样的时刻,剧里的妈妈辛苦了一辈子,操心老公,孩子,还有老年痴呆的婆婆以及好赌不成器的弟弟,直到快死了,所有人才意识到她的好,才开始珍惜她,真的看的太心塞了,尤其是发病时,大口吐血对着家人说自己好疼的时候,眼泪狂流,真的太悲伤了。
仁熙作为儿媳、老婆、姐姐、妈妈,各种身份下都是一个为了家庭而付出的传统女性,虽然被仁熙感动,但还是想着她能够为自己活着
看过世界上最美的离别,这个看了10分钟,剧情基本一致,看不下去了。
泪奔............煽情只服韩剧
真是受够了,死女人的电视剧叫什么最美丽的离别。
好可悲的东亚女性,一生榨干所有血泪精力为丈夫婆婆儿子弟弟当牛做马,有什么好感动的?我只看到东亚女性被奴役被压迫而不自知的悲哀命运
厕所两场戏太感人了,演的可真好。不由自主的把崔演员和高演员作为女儿听到母亲生病消息的表演对比。确实高演员演的更好啊
如果不是说着韩语,这部剧所有的生活剧情跟国内没差,几乎一样的叙事语言和主题,只是可惜我们拍不出这样的电视剧,没有这么优秀的演员。从头哭到尾的剧,看的时候没注意一共几集,直到第三集看到妈妈吐着血说好痛,才留意到这部剧只有四集,短短的四集,却叫人痛彻心扉。子女都是自私的,因为无以回报父母的恩情,所以选择同样的道路,做孩子的父母以此还下无法弥补的遗憾。操劳一生,为弟弟过早成为“妈妈”,为丈夫收拾家中一切,为子女劳神费力所有事,辛勤照顾婆婆,最后却要这样惨淡离开,太痛苦了,太辛苦了。特别理解大家对痴呆奶奶做出的所有事情,太真实了。如果有一天,我走上结婚的道路,生了病,一定不会愿意这样苟活,自己累,别人也累,所有感情也会因此变得仇恨,多么不值得。最后子女与丈夫恍然大悟的愧疚,真的有用吗?
人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
新年的第一天,看得泪流满面。片子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吸引人,总是在快进。不过那些小细节还是能感受到韩剧一贯的用心。小时候就是觉得时间太慢,未来总是很遥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被生活推着往前走,考试才不是最可怕的东西。还有不得不面对的死亡,从最亲近的人开始。
我已经看到丈夫再婚,儿子女儿各过各的生活,妈妈只是一抹淡影的未来了。
妈妈,这个角色在生活中好像最不起眼,她好像永远在那里。温暖干净的房间,永远有满满太阳味道的柔软被子,餐桌上的可口饭菜,身上整洁的衣服,这一切好像太阳永远从东边升起一样客客观存在着,没有人想过从何而来。直到有一天,你看到地板上落了灰尘,你打开房间门看到没有铺好的乱糟糟的被子,你进到厨房看到切了一般的土豆,才恍然意识到,那个人不在了。原来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与生俱来也没有什么本该如此,只是有人为你做了这一切。
我们对父母最大的误会是以为他们会永远陪在我们身边,不管我们走的多远,飞的多高他们会一直在原地等我们。可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东西叫时间,时间会带走父母头上的黑发,时间会刻在父母的额头,时间会让他们的身影变得瘦小,时间也会带走他们。
大晚上看,哭到头痛。其实多多少少反映很多人都不懂的珍惜,等快要失去了才意识到对自己的重要性……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的一生 😓
韩式全家压迫一辈子,临死感恩俩月的剧情,抱歉感动不起来。
作为女人母亲儿媳姐姐,仁熙挺失败。得知患癌症晚期之前,丈夫对她冷漠,儿女疏离她,痴呆婆婆一言不合对她拳脚相向,弟弟只知道伸手要钱,她活的太慈悲,没人把她当回事。生病之后,大家才想着要为她做些什么,才开始悔恨,早干嘛去了?不喜欢导演故意煽情的手法,真的没什么共鸣,不好好珍惜活该失去
爱情哭戏转变温情哭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