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星送给以此片为代表的陆资背景的“假港片”和“假港剧”。
整个观影过程坐立难安,与痔疮无关,烂片比有痔在肛还要难受!
这片子能看到《英雄本色》、《古惑仔》、《无间道》和《黑社会》的影子,直白来说就是主创人员拍拍屁股把自认为观众能喜欢的情节拼凑出来,再直白点说就是根本不是拍给香港观众看的,而是直奔内地人钱包,精准无误的贩卖情怀割韭菜。
直到张国荣的《当年情》非常突兀的出来的时候,基本坐实这一点!
演员阵容很豪华,几乎是港片次一线和二线咖全员上阵,这些人基本都是近十年积极活跃在“贩卖情怀圈钱港片”里的面孔,不能说暮气昭昭,简直是死气沉沉,偶尔的扭捏作态甚是尴尬。
唯一亮点就是任达华虽老但依然有型,说是其个人时装秀都不为过。
反观任贤齐,其实更适合拍文艺小品和杜琪峰。
至于其他一众角色,完全是拿工资摆pose背台词领盒饭走人。
最后要说的是:欠港片的电影票大陆观众十年前就还完了。
港片这个历史名词应该在那个时候就彻底消失了!
它能活到现在靠的就是不停的透支过去的荣耀,不停的割情怀的韭菜,实在无耻!
粤语版和国语版我都看了,国语版不够力,粤语版非常带劲,任贤齐前后的反差,都很好,国语版几个主角的配音都不行,过于嫩,太拉垮,只有任贤齐原声,就显得独树一帜。
粤语版非常和谐,整个片子的感觉就来了,大家千万别错过,虽然不算顶好,但对于我们港片爱好者来说,还是挺不错的,任贤齐,任达华,方中信都是我的心头好,谭耀文演坏人还是一样嚣张跋扈,哈哈哈。
没写过影评,电影看的也不多,演技我就不说了。
抖音上是歌曲小裁缝,这个就是电影小裁缝。
本来任贤齐黑化的时候,我还有点期待,这是要《新世界》的节奏?
结果我还是太年轻了、太稚嫩了,多了不说了,太震撼我的心灵了,脑子都是乱的,毕竟谁被雷劈了以后,都是意识不清醒的。
当爱国主义教育片看吧,太感人了。
反正看完 脑海中浮现出星爷《济公》里的一句台词-鸡也有爱国的。
一个电影故事都讲不好,你拍它干嘛呢?
浪费一帮好演员!
把每个人都拍成精神病了 正常人干不出这些情节 没一个人能说通的为了那点政治正确 给所有角色线往上靠还能再明显点吗?
生怕跑那个题是吧 怕大陆过审问题 走海外线上流媒体 也不至于回不了本吧 好片子不怕没观众实在不想说啥了 字数不够不让发出来真的 多花点钱 雇点编剧 写个剧本出来很难吗?
2022年了 投资人长点心吧
看了最喜欢的TVB风港影,听了整整近2小时的粤语,好带感。
见到从小喜欢的港影里的每一个角色,时光像退回到我小时候,满满的回忆杀。
不可否认,该片的上映就是贩卖怀旧情。
但我,照单全收。
记得读书时,我们老师组织讨论过一个话题,程序的非正义会不会影响结果正义。
这片子男主的结局,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可惜的是,现实中往往难以两全其美。
像英国佬这样玩弄各种、蔑视践踏他人生命的祸害,这样的结局怎么可能叫他痛彻觉醒?
……结尾,理想化。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香港回归前夕,那时候的港英政府与黑道联手扰乱着香港地区的秩序,暴力横行。
其实类似的题材在之前的影视作品中多有涉及和体现,比如《追龙》系列以及《窃听风云3》等等。
本片大体的故事跟之前的那些电影差不多,只是身为卧底一步步走上老大的位置这一剧情设计还是比较新颖的。
从中也能看出由任贤齐饰演的阿骆心路历程的不断变化,同时任贤齐也很好地把握住了阿骆在不同阶段下的不同性格。
而其余演员对于角色的演绎几乎没什么突破,比如方中信依旧是那个维持正义的慈祥大叔、谭耀文依旧是那个心狠手辣的大反派。
《扫毒》+《反贪风暴》+《追龙》+《无间道》+《警察故事》+....但另出来一部,也不至沦落于此,奈何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再大篇幅、再大阵容也包不住,情节看似冗余,实则不是冗余而是衔接不上,情节点出现错误,人物关系不明确,重叠性人物太多,叙事效率慢,而越是这种类型的片子,叙事就应该越精简,情节应该更紧凑,人物关系应该更闭合,这样在保证叙事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交代思想主题,而在情节主题还未明确之前,就想先宣讲思想主题,也未免是打肿脸充胖子.总的来说,要《无间道》的纠结没有纠结,要《反贪风暴》的反转没有反转,要《追龙》的人物没有人物.让我意外的是打戏居然拍的如此之烂,而且还占据了绝大篇幅,不知所云.最令我想不到的是技术方面居然如此不过关,摄影各种光线不匹配,调色各种肤色出问题,就连最后结局的声音阈值都不对,也不知道是为了进bgm故意调小了人声?
散场后还专门询问了影院工作人员,确认不是影院设备的问题.奇怪的是这样一部技术不合格,但某种程度上又极具讽刺、批判意义的政治惊悚喜剧(容我这么叫,不然我真想不到的更合适的类型概括)是如何过审的.
这几年,港片算是出息了。
讲警匪的,《怒火·重案》拿得出手;聊社会的,《浊水漂流》值得回味。
还有《智齿》《手卷烟》,也把风格化做到了极致。
沉寂多年的港片,总算支棱起来了。
惊喜仍未结束,今年又出了一部出乎意料的救市之作。
聊这部片,不仅在于它集结了众多影帝,更在于浓厚地道的“港片味”。
有令人念念不忘的市井气息、浪漫主义,更有随处可见的江湖道义、兄弟情长。
港片式微的年代,万幸还能在这找回港片味——《边缘行者》
本片导演,黄明升。
别看名字陌生,但他参与武术指导的电影,你肯定看过:《警察故事》《我是谁》《玻璃樽》《醉拳Ⅱ》……出身“成家班”的他,给影片注入了大量激烈的动作戏,暗巷追逐、飙车枪战,各种高燃场面,十分过瘾。
再看阵容。
任贤齐,任达华,方中信,谭耀文,吴卓羲,陈国坤,林晓峰……这些人几乎代表了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大半壁江山,也诠释了香港电影最好的演技。
如果说洪金宝和曾江的压阵是一重惊喜。
那么,“双任”联动,则给观众带来一波情怀杀。
这是两人时隔16年的第三次合作,他们曾在杜琪峰执导的《大事件》和《放·逐》中合作过。
可惜的是,在这部电影里,两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正面交锋,因此少了戏里戏外的火花四溅。
终于,16年后,《边缘行者》生猛来袭。
看片名就知道,这是一个关于卧底的故事。
背景发生在香港回归前夕,香港社会黑白两道均面临全面洗牌。
黑帮龙头林耀昌(任达华 饰)正打算退隐,一场帮内夺权的风暴正在悄无声息地酝酿着。
但不管大家怎么斗,林耀昌心里早有一个“接班人”——阿骆(任贤齐 饰)。
这个阿骆可不一般,他的真实身份极为复杂。
他一边是深得黑帮大佬信任的小弟,一边是肩负使命的卧底警察。
面对如此胶着的场面,阿骆游走在黑白两道之间,在一次次身份变换中杀出一条血路。
一场无比震撼的大戏,也即将拉开帷幕……
卧底片,并不罕见。
从《英雄本色》 到《无间道》,从《寒战》到《使徒行者》。
里面的卧底警员,大多都是收敛锋芒、谨言慎行,生怕暴露自己的身份。
但阿骆的操作却和常人不一样——明知是单脚走钢丝,但却走得异常“嚣张”。
一方面,他暗中盯紧局势,伺机而动。
另一方面,他又趁乱参与黑帮内部的权力斗争。
凭借放荡不羁的行事准则,和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
他很快在帮派斗争中大放异彩,一路坐到了“龙头椅”的位置。
在掌握了黑道的话语权后,阿骆的野心也逐渐显露。
他开始动用手上的一切力量,洗白自己的黑道身份。
早就不甘心沦为“棋子”的他,想要进入政坛,获得更大的权利。
从一个卧底警察到黑道二把手再到冉冉升起的“政界新星”。
多重身份的转换也引出了本片的核心看点——故事层层反转,智斗就此升级。
阿骆要面对的“难关”要比想象中多得多。
他需要在黑道间游走,以大佬的姿态站稳脚跟;还需要披着匪的外衣与黑警恶斗,佛挡杀佛魔挡杀魔;更要顺着黑警线索,深挖出背后势力,揭露港英政府的惊天阴谋。
随着危险不断逼近,在黑白两道之间挣扎太久的阿骆,也开始对自己产生质疑。
“我究竟是兵还是贼?
”
这,才是影片的终极生猛——一方面,你看不出黑恶势力有多生猛,这潭水有多“深”,无形之中的危险最为致命。
另一方面,你也看不透阿骆不断搅动局面、制造冲突,到底意欲何为。
人性的复杂、身份的嬗变、以及权力的更迭,各种因素交错,悬念十足。
况且,电影中远不止阿骆这一个“边缘行者”,想一想,便细思极恐。
抛开所谓的“情怀杀”,《边缘行者》不失为一部“港味”十足的好片。
何为“港味”?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人物层面,它干净利落地塑造了充沛的人物群像,个性饱满,有血有肉。
动作层面,它依然有着港片一流水准的场面设计,令人目不暇接。
帮派内斗火拼;
飙车、爆炸、肉搏;
每开一枪,都伴随着一次闪光;子弹横飞,闪光密密麻麻,这些动作戏紧张且有序的调度,确实有黄金时代港片的感觉。
也带来一场绝佳的视听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边缘行者》的主题曲是《当年情》。
BGM一出,回忆立马浮现。
当年情音乐:张国荣-顾听生辉乐坛大宗师经典半世纪《英雄本色》成就了狄龙与张国荣,也成就了一首《当年情》。
种种黑白正邪,最终都抵不过情深。
这也是港片中最不能忽视的元素:兄弟情。
在那个时代,男人之间的感情不讲物质,情与义值千金。
这才是原汁原味的港片,有腥风血雨的江湖,也有男人的浪漫。
如果你是个“港片迷”,你就会明白《边缘行者》的感性。
这里面藏着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记忆碎片,熟悉的“地标”、逼仄的巷战、还有悲壮的人物……
这就是优秀香港电影人的特质。
满眼情怀,却不卖情怀。
一路荆棘,却仍在脚踏实地。
6月18日,星期六 前段时间在豆瓣关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名字叫做《每天记录三件幸福的事》。
有人写了:淋了一场小雨,摘了一枝槐花,见了一个想见的人。
有人写了:盖了晒过太阳的被子,吃了心心念念的美食,做了一个奇奇怪怪的梦。
也有人写了:大排档点的炒米粉老板多送了一份酸豆角,酸酸辣辣的好喜欢、巷口的榕树上掉下来一条写满爱情祝福的彩带又被我挂上去了,像是拯救了一份爱情呢、删了一个讨厌的同事的微信,太解气了。
我也附庸风雅的写一下今天的三件属于我的小确幸,1、编了上面九件让人幸福的事儿(哈哈)。
2、收到一条来自850公里外的小伙伴的祝福,内容是多喝水,别中暑,记得吃早餐,和好好上班(眯眯眼)。
3、收到基友送的降暑加湿器(虽然是我舔着个大脸要的)。
然后开始看今天的电影《边缘行者》。
这部电影是今年四月份上映的,虽然已经在视频平台上线却还没有从院线撤档,应该也能算的上是新鲜出炉了吧。
看完之后我是实实在在的长出了一口气,盘算了一下日子,即便2022年只是堪堪过了一半,但是让我评选年度最烂电影的话,我一定给《边缘行者》投一票,2.5亿投资,港片顶流明星请来一箩筐,能拍的这么烂,我也是服,真服!
打分4分(忍不住想吐口水)。
先说演员,任贤齐、任达华、洪金宝、谭耀文、方中信、曾江、张兆辉等等。
几个电影巨星加上一堆TVB老戏骨,爱奇艺出品加发行,钞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啊。
可是这些花大价钱请来的大咖却很难让我给个高分,首先两个演员和角色不匹配,一个是主角任贤齐,打从我认识他开始,我就没有一次认可过他的演技,他的面部表情让我严重的缺乏认同感,即没深度,又没层次。
另一个是出演过古惑仔的林晓峰,他那双小眼睛和宽脸型完全没有办法去和谭耀文演对手戏,我建议大哥你安安稳稳的做个丑角也挺好的。
其次是配角镜头和台词占比非常平均,都像赶场子一样,风风火火的上场,着急慌忙的嗝屁。
没什么展示演技的空间,别说让我去品演技了,想混个眼熟都困难。
给个6分吧。
然后说槽点最多的剧情。
这部电影像是个流水线拼接产品一样,单从剧情上我就看到了诸如《新世界》《古惑仔》《追龙》《龙城岁月》《无间道》等的影子,或者说都不是影子了,直接有血有肉的搬过来用了。
比如一开始的房内互砍出门点烟,最后的知道兄弟是卧底还要替兄弟掩护,这就是妥妥的《新世界》的调调了,兄弟争夺话事人这是照搬杜琪峰的《黑社会》,谭耀文和任贤齐对刚时候警察来了那句就这几个人也敢来城寨,这就是翻版《追龙》了,还有黑白间谍,警察上线被撞死等等不用想就是《无间道》了吧。
此外还有对感情完全不做铺垫产生的割裂感,结局赶时间一样的一通乱剪,怎么看怎么不舒服,至于分数我最多给3分。
视听语言的话,先说镜头,首先是两个特别写意的镜头,非常棒,第一个是暴力拆迁那段,表面是楼房的崩塌,实际是任贤齐的黑社会观念崩塌。
另一个是扳倒大人物们时候的大远景成片高楼崩塌,指代的应该是旧制度的结束。
其次是政府高层会谈和社团竞选话事人时候的平行蒙太奇,将黑道和白道进行混剪给人那种黑白类同的感觉特别棒。
再说就是动作指导,讲真的我都不能想象导演是成家班出身的,这打斗动作也太烂了,没有拳拳到肉的写实效果就算了,连起码的连贯性都掌握不好,挫爆了。
给个5分吧。
2.5亿投资的话,大概需要5—6亿票房回本吧,查了一下票房,看见1.66亿我就放心了,如果这种烂片都不赔钱,电影行业也就可以到此为止了吧。
(还有很多要说的,可是字数有点超标,到此为止,睡!
)
废话很多。。。
可忽略。。。。
12点起,陪着小妹妹打了四个小时王者,然后边喝着酒边看完这部电影。
刚看30分钟就微信二十几年的兄弟,说最近港片终于出了两部好片,一部智齿,一部就是边缘行者。
可惜人到中年的习性,就是把智齿排第一,最重视的排在最后。
看了十几段影评,好多都是否定,于是忍不住上来叨逼几句。
废话很多,不想看的自动忽略就好。
有人说这部透支着港片情怀,我真的很想说你不懂,又想说你很懂。。。。
我个人感觉。。。
没有35以上的年龄很难懂导演想表达什么,说剪切也好,导演不行也好,你们都对。。。。
前面太长了,却是古惑仔粉丝都想看的东西,多十分钟没人嫌多。。。。
后面的不顺。。。。
只是因为,人到中年,不管曾有过几度辉煌。。。
最终如果价值观不足以支撑你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不如。。。
人生很苦,太多的东西想要珍惜,却如男主一般,再努力。。。
都如沙漏。。。。
人生或许可以暂时很甜,那也只因为气运,等到还账的时候,你都不清楚什么才是自己。
这部电影应该拍三小时,后半段一般观影者开喷,可以理解。
但是作为一个喝多了的中年人,我想说,这就是人生。。。。
前半生想表达的很多很多,就像一个年轻人。
到了中段,中年危机,青春不在,不可能再像20出头一样,一周只睡30小时不到的去加班。
即便从打工仔当上老板,可是又能如何呢?
几百万几千万的往兜里装,以为自己像个人了。
殊不知,才刚刚碰到阶级的边缘。。。
到了后段,就如一个中年人看着自己衰老的肌肤,日益迟钝的反射神经,明白所剩的时间不多,只能去抓重点。。。。。
可是现实就是。。。。
你不得不承认,哪怕你是对的,但是依旧获得不了世人的认可。
就算你再努力,钱和价值观,你只能选一样。。。。
导演乱拼西凑的想要表达。。。
就如一个曾达高峰至今跌落谷底,至今仍有一战的中年人一样。。。
发现前半段走太细,后面只能抓住重点仓促应对。。。
却难避免惨淡收场。。。
我懂你的悲哀。。。
就如所有中年人的被一般,觉得自己是个人,却难以跨越阶级的桎梏。。。
智商也好,能力也好,也只能在午夜回味自己曾有过的梦想。。。
只是想看看任贤齐新片。这个故事放在20年前的香港可能还行,现在看就老套无聊又不符合时代。
才5分 你们是不是疯了 这么好看
没有人能够逃得了时代的漩涡,我们现代人也处于时代的内卷之中,在家国大义之前,个人的荣辱得失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当隐藏的身份不再隐秘,那揭开真相的那刻就毫无戏剧张力了。
任贤齐老了,个个都老了。
中间真真假假看着有点吃力,我比较困惑的是,都2022年了,香港还一直在重复那些过去的电影,香港还黑社会当道么?还黑社会和警方勾结贩毒么?香港就没有新的故事了么?
感觉警察和黑社会分不清。摊子铺得挺大,政治部高层有黑手,本来以为指向英国,结果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后面就开始警察跟黑社会分不清,看的人精神分裂了
想说:目前的大环境下还在坚持拍电影的导演和演员,比跑去直播带货的要更值得尊敬,都没什么不好的。Respect to所有出镜的演员。小齐从政拉选票的造型好逗。前前后后演出了反差感,但是情节不流畅内容还有些冗长。看到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三种语言翻译梗和灌水泥梗。
文本逻辑有点问题,阵容不错。总体来说,终于找了找问题,为什么会乱。但是没有理清楚,用熟悉的黑帮(卧底)义士套路来套,中间有很多不了解香港殖民地历史的人,无法理解。
既狮子山下后再一次听到当年情 kpi又完成了一项 大家辛苦了(没有鸡腿
和我妈一起看的。
点映第一天就看了,很多很多很多年没看见任贤齐的作品了,这个片儿太浪费这个阵容了,剧情实在太潦草,大家死得很草率打得很草率上位很草率暴露身份得很草率各种随意……被剧照里凶狠的任贤齐吸引来,但片中凶狠的时长只能按秒计……另外就是任贤齐台湾腔太重了,夹在一众港式配音的阵容里最后说出自己是香港市民的时候我真崩不住了……
七老八十就不要扮年轻仔啦
曾江大佬的最后一部影片,致敬下
任贤齐演技还是很生硬很用力,演坏人也很正义。
反转的太猛了
打得挺爽的,看得也挺过瘾,任贤齐真帅,任达华也真帅,但故事后半段点到即止,收尾过快了
账号停摆前看的最后一个院线片,就一堆老炮出来排队领便当呗,任贤齐这些年没变,还是怎么看怎么不像香港黑道人物。
港影众生、但最后只剩下一张皮相;喋血江湖、大结局压缩成红头文件。烧了同一柱香,敬的却是各自的心魔。浴过同一场血战,背的却是各异的罪恶。面对富贵才知道苦难有多可贵,身临绝顶才发现走上穷途。想要那把吉他当做礼物,身家性命都是他押下的赌注。任达华身上的港片光彩好足,但也就只在他了。
不伦不类大杂烩,香港电音就跟这些老演员一样日薄西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