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茜
Rosie,我们的家不是我们的家(台),飘零玫瑰
导演:帕蒂·布莱斯纳奇
主演:莎拉·格林,茉莉·麦克凯恩,Darragh Mckenzie,鲁比·邓恩,艾丽·奥哈罗兰,莫·邓福德,Jade Jordan,洛克伦·奥米拉因,Aisling O'Mara,Killian Coyle,Natalia Kostrzewa,Clare Monnell
类型:电影地区:爱尔兰语言:英语年份:2018
简介:在《飘零玫瑰》中,获奖无数的爱尔兰小说家罗迪·道尔用他标志性的温暖和纪实的风格描写了引人入胜的现代故事,主要讲述了在都柏林四处流浪的一家人。作为本年度最受瞩目的爱尔兰电影,《飘零玫瑰》跟随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个无家可归的夜晚为她的家人寻找住处的过程。这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随着时间的推移,留给莎拉选择也所剩无几……电..详细 >
人在哪家就在哪
就是这无奈的一天
一家人演的都很出色 尤其是媽媽
太难了,我真心佩服罗茜对孩子的耐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孩子们大多时候也都很听话不吵不闹。有着这样温暖的力量,结局还是陷入绝望,不知道颠沛流离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当有人连好好睡一觉都成奢望的时候,别人说什么感同身受都显得很虚伪。女主小心翼翼维护着四个孩子脆弱的心灵,宁可露宿街头也不向自己的母亲低头,真是冰冷又无助。车中互吐薯条苦中作乐的那一段拍的真好。虽然什么都没有,可是一家人还有希望;虽然不知道明天睡在哪里,可是很幸福和家人在一起。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
玫瑰译名比直译罗茜好太多。孩子太多真的有点崩溃,竟然情绪控制如此之好
有地方住,才可能过日子。有厄运在,只有靠坚持。
情境刻画到位,焦虑感充斥着整个观影过程。故事也很简单,社会很残酷,没地方住,家庭很幸福,即使有烦心事,一家人在一起就好啊!对社会问题的阐述还是欠点意思,更多注意力都在一家人面对的困难本身上。所以,网络预订是多么方便啊!
思维和格局,为女主着急,poker face的表演反而有种欲哭无泪的掩饰感,和本片精妙契合
欧洲也有穷人 女主很漂亮
看完肯洛奇的新作,想起了这部电影,都是很好的家庭,经历外部危机后疲于奔命,老牌资本主义的底层还是不能跟刚吃饱饭的国家比。想一下《小丑》里面的惨跟《寄生虫》里面的惨跟本不是一个量级了。拜托看客们不要指导困顿的人如何经营生活了。穷人别生孩子了,穷人不生孩子,给你外卖送到家配送费不到五块钱的外卖小哥就是穷人家的孩子,闭嘴吧狗逼,拜托做个人。
我们幸福的生活在我们自己的世界,我们没有罗茜这样的电影,于是乎我困惑于我们真的没有罗茜这样悲催的人吗?
安全的地方。。。
若隐若现的情感线隐藏在罗茜和母亲的对话之中,童年的不幸是她当前焦灼生活状态的源头,故事叙述抽离了社会背景导致情节发展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的感染力。
1.社会底层人民好苦啊2.全职妈妈也能很牛逼,有自己的原则绝不低头,办事效率极高,一边想办法一边还要照顾女儿感受,兼具高智商和情商3.未来会好的逆境中很温暖的片
Ummm.....
最高频词“THANKS ANYWAY”,一位无家可归者最后的尊严。其实并非没有选择,而是拒绝那些选择。文化的差异太大,中国父母或许无法理解。在漫漫寒夜里,度过一晚有一晚,何时是尽头??
国家政治民生差异太大
7.1/10 一个比《神动2》更唐突的结尾摆在面前,着实让人难以评价。把结尾撇开纵观全片的话,虽不算神作但亦算佳作。无家可归的家庭辗转流离,或不谙世事或在青春期彷徨的子女使得此家庭的现状更显痛心;政府和大众的转身有效加深了无力感,沉重的氛围也渲染得很好。然而这个结尾再怎么看,都像是导演无法在残酷的现实与虚幻的理想中做出选择,于是甩手离开的模样。过于开放的开放结局,使影片仿似半成品。
看得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