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终极对弈

승부,胜负,竞赛,升武,The Match

主演:李炳宪,刘亚仁,文晶熙,金嫝勋,玄奉植,郑锡勇,高昌锡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5

《终极对弈》剧照

终极对弈 剧照 NO.1终极对弈 剧照 NO.2终极对弈 剧照 NO.3终极对弈 剧照 NO.4终极对弈 剧照 NO.5终极对弈 剧照 NO.6终极对弈 剧照 NO.13终极对弈 剧照 NO.14终极对弈 剧照 NO.15终极对弈 剧照 NO.16终极对弈 剧照 NO.17终极对弈 剧照 NO.18终极对弈 剧照 NO.19终极对弈 剧照 NO.20

《终极对弈》长篇影评

 1 ) 是天才博弈,也是自我对决

又是一对充满羁绊的师徒,而将真人真事传记片拍得这么好,这么燃,这么生动,真是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厉害。

对外行人来说,相比肢体对抗性运动,下围棋其实没那么“好看”,人始终是静默的,一切谋算争斗都在心内流转。

但本片两场师生对决拍得格外精彩。

·静态冲突如何设计?

在于“细节”。

抽烟、抖腿、脱鞋——必胜的张扬挑衅。

意念中回到儿时钟表店——回归心流开挂时。

不自觉抖烟灰进水杯中,无知无觉喝下去,是慌乱。

鞋子被踩塌,心理防线也在崩溃。

眩晕镜头,预示彻底溃败。

于无声中,双方心内的千军万马,便呼之欲出。

·使本片成为好片子的点,却在于故事内核。

「下棋需要两个人,一个天才无法下出一局好棋。

」围棋的意义不只在于输赢,更是自己与自己的较量,两个高手在全力互搏中的彼此成就。

看看自己和对方,都能再走多远。

耳熟能详的奥林匹克精神。

师徒传承,亦在于此。

韩国棋坛的两代棋王,在必然对战的宿命中,互相托举了对方。

·想到技术层面的竞争,皆是在你追我赶中寻求创新突破,共同推动文明从量到质的变革。

而各色AI出现后,人类的思维创造仿佛也走向夕阳斜照,迎接的是必败结局。

向死而生的挣扎或许还只能是一次次去尝试挑战。

翻越自己的那座山,这就够了。

 2 ) 必须找到自己(札记93)

已成为传奇的李昌镐,是如何成为传奇的。

我最初以为影片的主题是这个。

少年的成长是最初找到自己的过程,然后确认坚持下去。

而他的师父,一位成功的中年旗手的道路更为艰难。

后者必须在失利后重新找到自己。

师生尊卑的区分,让李昌镐与师父曹薰铉的关系很是微妙。

从道理上看,师父理应见证弟子的成就超越自己,但师父尚未退出棋坛,职业比赛中双方是平等对敌的。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的原话是指年龄相仿的人士彼此师法学习,没有细说德高望重的师父如何与实力强劲的弟子对敌。

倘若这个故事发生在《左传》里,结局是可以想见的。

但电影中故事发生的时代,平权和公正已开始变成共识,体育比赛是这种共识的乌托邦。

影片里有个奇怪的角色,玄奉植饰演的团队成员年长于李昌镐,但按辈分而论是天才少年的晚辈。

他口头一再抱怨辈分和年龄的反差让人不适,一方面不得不在礼数上尊重李昌镐。

我后来领悟这个角色的一种价值了。

如果年龄小的弟子后来居上,师父如何在平等对弈中自处?

表面上,他失去了自己的优势,直至一败涂地。

实际上,他获得了和当年的自己同样的机会:在逆境中再次成为一个新人。

师父的消沉阶段,正是为了这种觉悟,而新的机缘正来源于这种自我认知。

当师父重新从预赛做起,一步步成为挑战者之时,他的棋艺和青春都重生了。

这部影片的精髓就写在影像和台词里:围棋的对弈,是面对原来的自己,击败他,再做个新的自己。

棋如人生,艰难无比,但心随境转,也不过如此。

 3 ) 实空的重要性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木古、吴、坂田时代是“求变”,其后棋手们也许是看到了在中空作战的难度与恶果,转向“实空”,小林、赵、聂,即使是武宫的宇宙流,加藤的屠龙刀,他们的本心其实都是先围实,然后慢慢用自己的风格去定型(我个人感觉唐的泥泞流也是如此)。

因此,从韩方自己拍的电影所展现出来的大李才让我觉得如此恐怖。

大李在内战里面对进攻,从来不像曹那样,主动选择把胜负赌在大龙的治孤上,而能让曹这样的力战家屡屡用更多的手数进攻却“落空”,本身就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包括几个被大李影响的,当时认为“缓”的棋路:肩冲回贴取势、下立拆开、靠完尖、立二拆二、上扳下夹、对立二拆三不点破空而是扳(本片就拍了这步),都是那个时代根本不存在的想法,他的定式开局也不喜欢飘来飘去的二间跳,就是一间低夹,拆开,但是他的实空不是任人摆布低三下四,大李的防是在进攻,在全局上分断进攻。

他连鱼饵都不愿意喂到你的嘴里,那些你以为在开局交换过价值的子,会全部在中后盘重获生机。

我以前还有疑惑为什么曹能一蹴而就, 其实从本片就可以管中窥豹——全局尽用子力,让早早定型付出被对方单先进攻和转换借用的代价。

——基于此呈现在棋上,就是全局四面进攻、一触即走,以动制静带着对方走,没有反应过来的对手的感受就是被俗手戳的到处积蓄隐忍,忍着忍着就忍不住崩盘了。

而大李,至少是电影中精选了这几局所表现出来的大李,是曹的作风且还犹有过之。

曹李大战时曹的进攻往往是垂死挣扎,无风欲浪,而李只要进攻,就必有大得。

可见“实空”有多么重要。

大李在那个时代就认清了即使不去围空,靠近中腹的棋子也有价值,或许这正是他成功的秘诀。

 4 ) 师徒父子对手

刚刚看完了《终极对弈》,曹薰铉和李昌镐的半传记片。

抛开围棋,这讲的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男人,通过某种仪式成为了拟制的父子。

他们的理念并不相同,都是天才,而恰好成为了师徒。

若是在师父谢幕后弟子才崛起,或许是一个衣钵传承的故事,而现实是,弟子要从师父手中夺走名声。

自负、骄傲、嫉妒、逃避,以及你是我的骄傲。

演绎得淋漓尽致。

中年男人的破碎,挣扎,振作,或许才是这个故事的主题。

而少年看着曾经憧憬的师父变成这样,也有些不知所措,连声说对不起。

但,棋手不就是以赢棋为职业的人吗?

他喜欢赢,只能一直赢下去。

两个男人,在同一屋檐下同吃同住,然后师母开车送他俩去殊死厮杀,这听着就讽刺…但这就是棋手的工作。

战斗,赢,输,两个男人依旧在一次次殊死厮杀,他们所选择的道路并不一样,但他们全力以赴,这就够了。

挑战者和被挑战者,师父和徒弟,这个主题真的太迷人了。

 5 ) 封杀影帝将复出?李秉宪、刘亚仁双雄对决!

文章首发公号:分派电影,每日推荐告别剧荒!

2023年,韩国演员刘亚仁因非法注射丙 泊 酚、咪 达 唑 仑等四种成 瘾 性 药物,被法院判处一年监禁。

这位韩国影史上第二位最年轻的青龙影帝、演技天才,一夜之间,便从少年裘马、风光无二,落了个全面 封 杀、人人喊打的下场。

彼时,他与李秉宪主演的影片《终极对弈》已经完成制作,却因吸Du丑闻影响,只能无限期推迟上映。

直至今年年初,刘亚仁二审被法院以判处缓刑,并当庭释放。

该片才最终定档于3月26日在韩国上映,5月7日,正式上线Netflix。

《终极对弈》The Match

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韩国围棋界的传奇人物曹薰铉(李秉宪 饰)与亲传弟子李昌镐(刘亚仁 饰)之间展开胜负对决的故事。

电影开场便是1989年新加坡应氏杯的决赛现场。

(《终极对弈》剧照)曹薰铉执黑中盘击败了中国棋圣聂卫平,这场比赛被韩国人称之为“国民胜利”。

曹薰铉自此开启了他的黄金时代,打遍天下无敌手,一时风光无二。

某次业余比赛上,他结识了天赋异禀的围棋少年李昌镐,明白人才难得,便将其收入门下。

倾其所有,传道授业。

在多年的朝夕相处中,二人形成了亦师亦友,如父如子的奇妙关系。

(《终极对弈》剧照)但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昌镐的每一次进步,对曹薰铉来说都是一种威胁。

随着昌镐长大,曹薰铉慢慢发觉,徒弟的棋路变得越来越不可控。

他本希望昌镐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按照自己的教导行事,可他竟开始慢慢探索自己的风格,试图自立门户。

(《终极对弈》截影)这彻底激化了二人之间的矛盾。

而在之后的师徒对决中,李昌镐利用自己创新的方法打败了曹薰铉,这位韩国围棋巨匠被自己亲手栽培的徒弟拉下了神坛。

(《终极对弈》截影)曹薰铉就此堕入了漫长的低谷期,他甚至无法衷心地祝贺徒弟的胜利;李昌镐则被棋界内的许多人视为欺师灭祖的“弑父者”。

师徒二人的关系陷入僵局......尽管明白新陈代谢是自然法则,但曹薰铉还是无法接受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他曾夸下海口,这小子想击败我,至少还得十年,如今自己被啪啪打脸。

(《终极对弈》剧照)经过好友、妻子的努力开导,曹薰铉终于决心从头开始。

他也明白围棋不仅仅是与对手的较量,更是与自我的较量。

如果没有徒弟的崛起,他可能永远都会顺下去,可却无法再进一步。

他要卷土重来,就必须跨过自己搭起的这座高峰!

整体来看,本片是一部工整且完成度较高的人物传记片。

电影通过线性叙事结构展现了两代棋王的羁绊与成长。

(曹薰铉、李昌镐真实照片与李秉宪、刘亚仁剧照对比)两位主演都有意学习了原型的表情和动作,人物的神韵被精准复刻,李秉宪饰演的曹薰铉张扬幽默,而刘亚仁则精准还原了“石佛”李昌镐的沉稳冷静。

本片对于了解围棋的观众来说,堪比一场盛宴。

影片在还原1980年代棋院布景、经典动作和历史记录等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各种专业术语、赛事层出不穷,沉浸感极强,甚至连“大魔王”聂卫平吸氧,曹薰铉扎针灸比赛的场景都被很好地再现。

(《终极对弈》截影)内行看门道,外行也能跟着看热闹。

路人观众可以通过场景信息、演员的表演以及恰到好处的配乐感受紧张刺激的对弈氛围,掌握角色不同阶段的心境变化。

(《终极对弈》截影)结尾,曹薰铉与李昌镐终于摆脱了心魔,旧王与新王在发布会上谈笑风生,这一幕将围棋的竞技博弈升华至师与道的哲学思辨。

当曹薰铉不再因输给徒弟而懊恼,李昌镐也不再为击败师父而愧疚,他们才最终战胜了自己!

图源于网络石安浅 / 作者

 6 ) 影片幕后资料和李昌镐、曹薰铉战绩介绍

片名:승부, The Match,终极对弈导演:金炯柱。

1980年生人,仅有两部导演作品,此为第二部。

编剧:尹钟彬。

除此片外,还在电影《野兽男孩》、《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的全盛时代》、《群盗:民乱的时代》、《特工》和电视剧《苏里南》中担任编剧,以及担任影片《局内人》的导演,该片同样由李秉宪主演,获得韩国三大电影奖(青龙、百想、大钟)影帝,成为韩国影坛史上第三位同年获大满贯影帝的演员。

他和李秉宪应该是常年合作的关系,加上《对弈》这个片子是由李秉宪的电影公司制作的,所以不难猜测实际掌控此片成色的也是此君。

主演:李秉宪、刘亚仁。

这二位就不必多介绍了,其中刘亚仁曾因吸毒被警方调查,其本人也亲自承认,这样的“劣迹艺人”在东大妥妥要终身封杀,在大韩民国仅过了两年就有作品问世,我们也才没有错过他在这部戏里的精妙绝伦的表演,可见棒子更懂人和作品分开对待这个道理?

上映日期:2025 年 3 月 26 日(韩国)。

1080P中字资源在原文链接中获取,请帮忙顺手点击文末右下角的赞和推荐,如能转发则更好。

片长:116 分钟。

剧情简介:影片改编自围棋传说曹薰铉九段和他的弟子李昌镐九段之间展开胜负对决的真实故事。

故事以 1989 年曹薰铉在新加坡战胜聂卫平奠定韩国围棋地位为起点,穿插少年李昌镐在业余比赛中崭露头角的片段。

随着李昌镐在棋坛崛起,师徒关系逐渐扭曲,两人在赛事中展开激烈对决。

影片深入刻画了他们之间复杂的师徒关系以及在围棋道路上的挣扎与成长,其中可能是因为刘亚仁吸毒的关系,影片的主线更侧重老师曹薰铉一些,他的人物弧光的转变、个人魅力的施展都更加完整和细致。

李秉宪的表演依然一流,但留有一丝明星气,多少能感受到表演的痕迹。

对比之下,饰演他弟子李昌镐的刘亚仁,其表演则已臻化境。

这么说吧,这个角色就好像用刘亚仁的皮囊,装了一具完全不同的灵魂。

当然,至于这个灵魂是不是李昌镐,那我不知道,因为我对李昌镐了解不多。

不过通过这个角色,我对李昌镐的棋风和思想有了直观的感受,简单概括就是“抱朴”。

市场表现:影片在韩国上映首日获得 9.14 万观影人次的票房成绩。

上映后连续 19 日稳居单日票房冠军宝座,并连续三周夺得周末票房冠军。

第三周周末突破 180 万观影人次的损益平衡点,截至 2025 年 5 月,观影人次已达 213 万。

口碑方面,韩国三大影院平台给出了高评分,CGV 的 “金蛋指数” 高达 97%,乐天影院评分 9.4 分,Megabox 评分 9.1 分,在同时期上映的韩国电影中评分位居第一。

以下是师徒二人的交手过程以及他们各自取得的战绩(国家级和国际级,地区性的比赛未列入),供参考。

——交手过程——1990年,第33届韩国国手战挑战赛:李昌镐1:3不敌曹薰铉。

1991年,第34届韩国国手战:李昌镐作为挑战者3:0战胜曹薰铉。

曹薰铉从此一蹶不振,陷入萎靡,一度弃赛。

此部分影片作了生动展示。

1992年,第35届韩国国手战:曹薰铉一路杀出,作为挑战者挑战李昌镐,最终以3:2险胜李昌镐。

这是影片重点展示的师徒对决戏份。

1993年,第36届韩国国手战:曹薰铉以3:1卫冕成功。

1994年,第37届韩国国手战:李昌镐以3:0战胜曹薰铉。

1995年,第38届韩国国手战:李昌镐以3:2卫冕。

1996年,第39届韩国国手战:李昌镐以3:1卫冕。

1997年,第40届韩国国手战:李昌镐以3:2卫冕。

1999年,第42届韩国国手战:曹薰铉3:0战胜李昌镐,再次获得国手冠军。

影片在这场比赛中落下帷幕。

2002年,第45届韩国国手战:李昌镐以3:1的总成绩将曹薰铉拉下马。

2002年,第14届亚洲围棋快棋赛决赛,李昌镐311手以一又四分之一子的优势击败曹薰铉夺冠。

——各自战绩——曹薰铉世界级:1989年首届应氏杯冠军。

1994年第7届富士通杯冠军。

2000年第13届富士通杯冠军。

2001年第14届富士通杯冠军。

1994年第3届三星杯冠军。

1995年第4届三星杯冠军。

1999年第2届春兰杯冠军。

1990年第2届亚洲杯电视围棋快棋赛冠军。

1995年第7届亚洲杯电视围棋快棋赛冠军。

国家级:在韩国国内,曹薰铉获得过国手、最高位、霸王、王位、名人等众多头衔,例如1976-1985年、1988 -1989年、1991-1992年、1998年、2000年的国手头衔等,共计获得130余韩国国内棋战冠军。

李昌镐世界级:1991年第3届东洋证券杯冠军。

1993年第4届东洋证券杯冠军。

1996年第7届东洋证券杯冠军。

1996年第9届富士通杯冠军。

1997年第1届LG杯冠军。

1997年第2届三星杯冠军。

1998年第9届东洋证券杯冠军。

1998年第11届富士通杯冠军。

1999年第3届三星杯冠军。

1999年第3届LG杯冠军。

1999年第4届三星杯冠军。

2001年第4届应氏杯冠军。

2001年第5届LG杯冠军。

2002年第14届亚洲电视围棋快棋赛冠军。

2003年第1届丰田杯冠军。

2003年第4届春兰杯冠军。

2004年第8届LG杯冠军。

2005年第5届春兰杯冠军。

2007年第3届中环杯冠军。

2010年广州亚运会围棋男团冠军。

国家级:韩国国内奖项众多,如1989年第8届KBS棋王战冠军等。

因本人非围棋棋迷,所有资料都从网上搜罗而来,若有谬误,敬请指正。

说三点我的观影感受。

首先,这部戏不挑观众。

围棋在我看来是很精深的智力角逐,而且它太静,内行看门道外行则连热闹都没的看,但这部戏同时照顾到了内行和外行,懂围棋的人对于片中出现的比赛和比赛中使用的术语自然是如数家珍,不懂围棋的人也能通过比赛氛围的营造和人物的戏剧化演绎产生亲临现场的紧张感,为师徒之情的变化所感动。

总之各有各的精彩。

其次,如上文所说,这部戏的主要视角是曹薰铉,但影片风格更像李昌镐,朴实无华,稳步推进。

虽然和其他韩影一样,此片也添置了个把插科打诨的喜剧角色,但整体风格很正,每帧每秒都充满了韩国人对自己国民英雄的崇拜、尊重和敬爱之情,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部纯文戏的主旋律电影,很讲究、很耐看,观影过程中我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别扭和膈应。

最后,就是对李秉宪和刘亚仁这两位演员的演技的由衷赞叹。

李秉宪年轻时候以动作明星的身份在好莱坞混到了一定的地位,想必大家对他在《特种部队》里饰演的白幽灵的角色都记忆犹新,后来回到韩国,由武转文,拍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剧情片,获得观众影迷和专业人士的一致肯定,像《共同警备区 JSA》、《局内人》、《南山的部长们》都是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佳作;刘亚仁就更不必说啦,这个1986年生的中生代,已经为观众奉上了《燃烧》、《思悼》、《老手》这样很成熟的表演,在《对弈》里又更上层楼,用片中曹薰铉的话说就是,他像是80岁的老人在那儿下棋,真的是熟透了。

如果韩国人揪住吸毒这件事不放,那么监狱里多了一个很普通的犯人;如果韩国人想开些既往不咎,那么韩国影坛则多了一位国宝级的中生代演员,韩国电影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今后在国际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力,都会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我十分看好这个演员的潜力。

另有一点疑惑的是,此片为何只拍师徒二人在韩国“内斗”部分,而没有拍和中日对战的部分?

毕竟这两位棋手在国际上都是横扫八荒荡平四野的存在,拍成电影不要太回肠荡气。

不过听说曹薰铉在围棋界的评价不是很好,因为他经常在比赛过程中抽烟、哼歌、脱鞋、抖腿,东大就曾有一名棋手自称因此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败下阵来。

这些恶习在本片中也有展示,不过经过艺术化处理后不显得讨厌,反而成了他的特色。

另外我看曹薰铉真人的照片,一副不择手段追求胜利的刻薄相,好像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

所以电影中李秉宪塑造的形象,我怀疑是有滤镜加成的。

https://pan.quark.cn/s/a7be282e0fa4

 7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2025韩国剧情片《终极对弈》,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豆瓣评分7.4,IMDb评分6.8。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电影版释义。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电影版释义。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电影版释义。

以上3句话是对本片恰如其分的描述,可以视作是对影片剧情的简单总结。

影片虽然是围棋题材,不过观影门槛不高,我这个围棋门外汉也能看明白,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是围棋爱好者,一定会看出来更多的乐趣。

刘亚仁是韩国年轻男星中的演技派,从《老手》中脱颖而出,本片饰演了一个憨厚内向的围棋天才,正片结束后字幕部分展现的真实人物才发现刘亚仁演绎得很像很传神。

令人唏嘘的是,现实中刘亚仁因为吸毒而被判缓刑,本片能够上映实属难得。

年轻男主小时候的小演员很帅气。

“围棋是与自我的战争”是影片的精髓,是男主走出低谷、重振雄风的精神内因。

能够战胜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能够超越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

徒弟超越师傅,对于师傅来说确实不易接受,真正的强者重新振作、师傅重新超越徒弟,男主最终做到了,和徒弟并驾齐驱,称为韩国围棋界的师徒双雄。

影片开篇是男主对战中国象棋国手聂卫平,聂卫平容貌模仿得很像,乍一看还真的以为是聂卫平,还还原了聂卫平赛前吸氧。

本片让我想到了国际象棋题材的美国剧集《后翼弃兵》,和本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棋是胜负的博弈,因此很适合赋予戏剧化元素额而改编为观赏性娱乐性很强的影视作品。

 8 ) 华丽,太华丽

简单的故事,简单到让我想象不到两位影帝是出于什么考虑接下来的。

不过从返璞归真的角度讲,这部电影对演技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平地起波澜。

刘亚仁出场没多久就让我感受到了他的演技,脑袋里蹦出来的是他形容老师棋风的那个词:华丽,太华丽了。

别的不说,能用毫无表情表现心花怒放,让我怀疑老师理解他的方式是不是跟理解自闭症朋友的难度是差不多的。

让我后来我也能看出他面无表情之下的情绪的时候,对他演技的信赖就又深了一层!

师父给我的第一次惊艳感受是在车站喝牛奶的那个镜头,一位经历腥风血雨战斗的中年人身上掩盖不住的孩子气,真动人啊!

而且自然就能相信他此后所有成熟和不成熟的表现与想法了。

——期待刘亚仁未来能成长到、甚至超越这位老师的演技!

然而虽然我十分相信,还是疑惑于李昌镐少年和青年判若两人的性格变化,完全不交代是ok的么?

棋类题材印象比较深的是《3月的狮子》和《后翼弃兵》,这部片子的风格和后者更接近(3月的重点在棋盘外,太过棋盘内的《吴清源》又让我没什么印象), 但让我更敬佩,因为冲突表现并不像后者一样以来drama剧情,而是用极为扎实而细腻人物心理与对弈战况撑起全片。

看完到现在我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么简单的故事,这么简单的故事,是凭什么让我看得如此津津有味的?

除了用战局表现棋局的方式、有创意的微观镜头语言,功臣一定是演员的演技,他/他就只是看着镜头,然后我就可以同样透过镜头一直看着他/他,一直到镜头转移,amazing。

有张海报实在喜欢:闪光灯在左上方,于是徒弟的侧脸如暗下去的黑子,老师的侧脸则亮起来如白子。

黑白对弈时,黑子占优势,要先让三子,但优势在黑还是在白?

就像第一次“教训”徒弟时转动的棋盘、交换的棋子——胜负难料,对弈不止。

 9 ) 为何影视中拍围棋场面,棋盘很多都是乱摆?

我很不解,为何影视中大凡拍围棋场面,显示棋盘,很多都是乱摆的,像田壮壮的《吴清源》这样人物传记中也是如此,复制下名局棋谱很难吗?

本片开头的聂老太像了。

但李昌镐太不像。

石佛是那种面无表情的呆呆状,而本片的演员一看就是机灵鬼。

曹李师徒的传奇是围棋史上的佳话。

但两人在国手战上被东方魔女串烧更是奇迹。

应氏杯成就了韩流四大天王。

叹当年的中国国棋。

直到柯洁一代崛起,才真正扭转落后的局面。

我很不解,为何影视中大凡拍围棋场面,显示棋盘,很多都是乱摆的,像田壮壮的《吴清源》这样人物传记中也是如此,复制下名局棋谱很难吗?

本片开头的聂老太像了。

但李昌镐太不像。

石佛是那种面无表情的呆呆状,而本片的演员一看就是机灵鬼。

曹李师徒的传奇是围棋史上的佳话。

但两人在国手战上被东方魔女串烧更是奇迹。

应氏杯成就了韩流四大天王。

叹当年的中国国棋。

直到柯洁一代崛起,才真正扭转落后的局面。

 10 ) 观看了电影《终极对弈》的曹薰铉表示,“看到李秉宪的演技,让我想起了很多过去的日子。” (乌鹭网采访曹薰铉机翻搬运)

(看到好像没人搬就机翻了一下,因为不懂韩语所以大概会有不少错误,大家看个大概,多多包涵。

原网址:https://www.cyberoro.com/news/N_news_view.oro?div_no=A1&num=531550&pageNo=6&cmt_n=0

电影《终极对弈》中的真实人物曹薰铉九段(左)和饰演他的演员李秉宪一起出席了记者发布会。

电影《终极对弈》(金炯柱导演)连续几天占据票房冠军。

《终极对弈》可以说是第一部从头到尾都是围棋故事的真正意义上的围棋电影, 影片讲述了围棋选手的激烈心理和充满戏剧性的生活,即使完全不了解围棋的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

影片上映一周以来,目前男女老少好评如潮,Netflix评分在9分左右,目前春季档正在全国影院上映。

该电影根据棋手曹薰铉和李昌镐对峙的真实故事改编,三位主角曹薰铉(李秉宪饰)、李昌镐(刘亚仁饰)、郑美和(文正熙饰)均以本名出演。

曹薰铉九段表示,之所以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真名赋予剧中角色,是因为“围棋人气不如从前,所以我想这或许能有所帮助”。

在《终极对弈》试映会上观看了电影的曹薰铉九段有何感想?

电影发行/投资公司Bypoem Studio现场接受了记者的提问。

(文中图片由韩国围棋协会[月刊围棋]及Bypoem工作室提供) -当您接到拍摄震惊围棋界的世纪之战、师徒故事的电影的邀请时,您有何感受?

我想的第一件事是,我该如何拍摄这部电影,如何讲述这个故事,因为围棋本身就很难描绘,因为它是一种你只需坐下来在脑海中思考的东西,而其他运动,例如武术,很容易描绘,但围棋是一种你必须从脑海中抽离出来的东西,因为它是在你的脑海中进行的,所以我担心这将如何成为一个故事, 其次,我担心人们会作何反应,因为这个角色的名字也是我的名字。

- 看完这部电影,您有什么感受?

它让我回想起许多旧时的回忆。

哦,我想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我认为演员李秉宪演得很好,信息传达得很好。

- 演员李秉宪表示,为了演好国手这个角色,自己不仅研究学习了国手的成就和故事,还研究学习了国手的时尚和习惯。

演员李秉宪饰演的曹薰铉怎么样?

其实,要演绎围棋是很难的,因为那是内心的博弈,而不是外在的,但当我看的时候,却能看到很多我的影子。

我觉得,'哦,这就是我过去的样子,我当时的心情'。

我觉得他能抓住当时的心情,是非常棒的演技。

曹薰铉九段在记者会上与记者进行问答。

他透露,之所以允许在剧中使用自己的真名,是希望能够为围棋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一点帮助。

- 电影中饰演的曹薰铉和现实中的曹薰铉最相似和最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我从我师父那里学到了一些东西,我把它传给了李昌镐,老师不教,他只是引导,让他走那条路。

我现在看这部电影里我对着他大喊大叫,但那是因为这是一部电影,不是真的。

我不是那样的人。

他是自己成长起来的,是他自己做到的,不是我教他做到那么好的。

- 通过荧幕观看棋手之间的比赛,您有何感受?

看完这部电影是不是勾起了过去的回忆?

其实,他们的描绘几乎是相似的。

输掉比赛的痛苦,或者战斗的痛苦。

诸如此类的事情其实让我很好奇他们会如何描绘、如何表演,但我觉得他们做得非常好。

当然,电影不可能完全按照现实生活来描绘事物,但大多数情况下,电影都很好地描绘了现实生活。

所以,我个人是满意的。

- 作为电影的实际主角,有没有哪个场景是您最喜欢的,或者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

虽然和现实有些出入,但我还是很喜欢我教我的徒弟李昌镐的场景。

- 您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围棋骑士,也是当代最优秀的棋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您曾说过,取胜的首要条件是气势,在任何对局中,自信的气势对棋手来说都很重要。

2025 年,您还有同样的感觉吗?

如今我已经退出第一线,我的想法可能会有些不同。

我当时学习、奋斗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拿个第一,因为年轻,所以我有这样的自信。

我这么做是因为我必须这么做,但现在即使我想这么做,也不会坚持到底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会建议年轻人努力进取,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嗯,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所有的学习,所有的经历,总有一天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认为,只要你学习并且努力做任何事情,你就可能会取得进步。

- 正如您对李昌镐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样,李昌镐对您的人生也一定产生了巨大影响。

回顾过去,作为一个人、一位同事和围棋后辈,您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首先,我没有教他什么,但他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围棋选手,并且成长了很多,无论我教他多少,如果他不付出努力和学习,他就无法取得任何成就。

我更感激能成为他的老师。

我觉得他不会被别人批评。

如果学生受到批评,那其实是你教错了。

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成为不挨骂的学生,本人也要做好成为第一人,以此满足。

” - "年轻时,我愿意为保持巅峰状态而努力奋斗,但现在我已经离开了围棋。

我只是通过围棋来生活"。

您从围棋中学到了哪些生活态度和感悟?

因为启迪永无止境。

我不认为存在'就是这样'的说法,因为当你做这件事时,你只是在前进、前进、前进,你走得越高,面临的挑战就越多。

如果你突破了那道墙,就会有另一道墙,如果你突破了那道墙,你就必须往上爬。

如果你突破了那道墙,就会有另一道墙,如果你突破了那道墙,你就必须往上爬。

我不认为这就像,你知道,你走到这一步,你就会意识到,你有自己的障碍,你有自己的局限,所以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

所以,我的愿望是,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我最想知道的是,当我死的时候,我会意识到多少,以及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事情就此停止了。

我不这么认为。

不管我活到哪一天,不管我活一年还是十年,我始终怀着这样的心态:我会继续在自己的道路上前进。

所以,我不认为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就结束了,因为已经无法停止。

因为即使我们继续过着每一天,我们也仍然在前进。

事实上,直到死亡。

现在每个人都已经达到了所谓的最高境界了吗?

我得到了什么,我的生活是否令人满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当然,死后才意识到这一点是没有用的,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这一点。

- 演员李秉宪在发布会上表示,他在《洛城生死恋》中饰演活着的传奇人物车敏洙,在《终极对弈》中饰演曹薰铉。

能否请您解释一下你们两人之间的关系?

在电视剧《洛城生死恋》中,车敏洙老师的故事首先曝光。

虽然是有点老套的故事了,但是演员李秉宪演得非常出色。

我该说这有点像动作场面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发现这很有趣。

围棋的对弈,其实并不在于输赢,而在于内心的较量。

所以,看到你把这种演技演得这么完美,我觉得他的演技很棒,他做得很好。

饰演曹薰铉九段的演员李秉宪,展现了与曹薰铉九段100%的同步性。

当他重现双手插在裤袋里,一步两步爬上大韩围棋协会楼梯的习惯,以及与对手下棋的习惯时,就连曹薰铉九段也赞叹不已。

曹薰铉九段夺得首届应杯冠军,成为首位围棋皇帝的场景,在电影中也得以重现。

- 曹先生的座右铭是“无心”。

放下个人的欲望,以平和的心态去做最好的自己!

它如此有名,但你能直接解释一下无心的心态吗?

事实上,有很多意外是因为人们太贪心了,我认为就是这样。

围棋也要赢,当然要赢,但是要赢的欲望。

当你需要利用这一点时,就会出现很多逆转。

我希望自己能做对,但当我想在这里赢得更多的时候,却遭遇了很多逆转。

所以,我们称之为平静。

所以,这几乎和镇定、冷漠是一回事。

你必须准确地看待形势,但不能贪婪。

这不仅仅是围棋,也是关于我到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我目前的状况。

如果有奇怪的想法,我的实力就到这里了,但我却野心勃勃地想了这么多。

还有,有时候实力有点高,怎么能自己贬低自己,想得低一些。

那是不对的。

对形势的判断。

所以,要做到无动于衷,其实很难。

首先是不能光想,要不贪心,要正确看待自己的现状。

做人也不容易,虽然是无心,但因为在生活中思想一直在动摇。

所以当你努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应该被它所左右,而应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无念的状态去看待它。

如果不贪心,再妥协一点。

围棋是和谐的,世界也是和谐的。

【图片提供 】 [(주)BYPOEMSTUDIO]- 您九岁开始参加职业比赛,并一直活跃在这项运动中。

这是一项需要大量耐力和体力的工作,您是如何做到的?

我喜欢徒步旅行。

这不像我去健身房举重或做类似的事情。

就我个人而言,我年轻时经常徒步旅行,现在我喜欢散步,所以我通过在附近散步或爬上我家后面的山来保持体力。

凡事以体力为先。

不管是围棋还是工作,体力都是第一位的。

精神力量来源于体力力量。

不只是围棋,而是一切。

我目前只下过围棋,但就围棋而言,围棋也是体力活儿。

这是一场由体力决定的精神力量的较量。

所以现在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来对抗它。

如果这个崩溃了,你就会输掉比赛,你就会倒下,所以体能是最重要的。

- 最后,您对电影《终极对弈》的观众有什么话要说吗?

我今天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但它很有趣,有些地方引起了我的共鸣,有些地方让我心动。

总之,我看得很开心。

现在,我相信看过这部电影并了解它的人会联系我,不管它是好是坏,但说实话,了解它的人不会说任何坏话,不管它有多糟糕,他们都会说:"很好,很有趣。

" 所以说实话,我不太关心这个。

我很好奇那些不懂围棋、不认识曹薰铉这个人的人的反应。

我也是。

也希望大家多多观看。

应记者的要求,两位主角幽默地重现了曹薰铉九段在比赛中用手托脸沉思的习惯。

《终极对弈》短评

两位影帝尽心尽力。导演也走出了自己的风格。不求爽快,而是刻画了一段细腻,复杂,感人的师生情。

4分钟前
  • 佐逻门
  • 推荐

拍得如此寡淡无味

9分钟前
  • 清风
  • 较差

非要取个咋咋呼呼的片名

10分钟前
  • v13020044
  • 很差

看了,感觉不太行,挺套路的

13分钟前
  • 戒指
  • 很差

冷静克制叙述曹薰铉与李昌镐师徒之缘的始末,非常工整,全靠俩主演演技张力表现。重心放在师父曹薰铉在与徒弟对弈输棋前后心境的变化上,另一种自我成长并找回围棋初心。“围棋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

18分钟前
  • 老罗Lazzaro
  • 还行

演的挺好的,韩国老演员的可塑性就是强啊

20分钟前
  • L
  • 较差

好看,除了两位影帝演技碰撞外,电影本身聚焦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长,不单单是围棋技巧和胜负。刘亚仁 你得多拍戏。

23分钟前
  • Sunnyˏˋ♥ˎˊ
  • 推荐

有多久没有一部能配得上刘亚仁的片子了。即使这样一部片子仅仅工整而略显平淡。但刘亚仁就是这样的演员,总给你比想象的更多一些。也把片子带到了更高一点的境界。对,我就是这样热切而无望地热爱着演员刘亚仁。真希望他长命百岁,一直演下去,演给我看。

25分钟前
  • 我的名字是红
  • 力荐

很意外看到刘亚仁戏份没怎么减少,一看片头制片公司里有BH,啧,饼子还是有手段虽然整部片就听懂了5%,另外靠几位的演技看懂了个大概,但是剧情走向还是很流畅的,天才被挖掘,青出于蓝胜于蓝,师父emo之后又跨过心理障碍重回巅峰,中规中矩吧

26分钟前
  • DA_JR11
  • 还行

联想到最近棒子棋院不让把提子放盖子上并偏袒棒子棋手给予更多思考时间的傻逼规则,这片打一星都嫌多。全片把绰尔小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心态展现的淋漓尽致,一旦赢一次就连统一世界这种莎碧口号都敢喊出来,真心不要碧莲,也难怪长久不了,现在除了一个神针嘘,棒子哪还有拿得出手的棋手?

27分钟前
  • 肉酱
  • 很差

3.5⭐。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匠气挺重,没啥惊喜。对背景历史毫不了解。开头的天才登场,一定程度地复刻了儿时记忆围棋少年江流儿的传奇佳话。本戏其实最大的重头戏并不在棋盘之上,而在棋盘之外。对棋局对弈的展现固然还不错——在现实主义笔触的角度下,增加大量特写镜头细节刻画、采用一些常规的超现实的手法。然而重头戏还是在棋局之外——不仅是对弈心态、胜败观、价值感寄托等形而上的方面,还包括吞云吐雾、场外小动作等方面的写实展现。具体到事件上当然就是师徒之间的关系了。刘亚仁和儿时演员非常贴脸,虽然前者并没有后者好看。刘亚仁的出演电影也看过几部了,确实是一个好演员能够演出好几种完全不同的人。

32分钟前
  • 仲夏星光
  • 推荐

其实贯铁洞往事进入80年代末,随着太极围棋崛起,其戏剧性本身就逐渐走向无聊化了......就跟石佛那张脸类似~李昌镐小时候真的有那么嘴欠么?不像啊。长大后刘亚仁演得倒是蛮像,一副受气包的样子。李秉宪的曹拽是很拽,但总觉得缺乏一点曹的闸北工厂老流氓的老卵感。但谁能想到,现在的老曹去当政客啦(虽然那D已经被解散了)!

36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还行

还不错的传记片,可以一看。。。。。但是现在一看到韩国围棋,就想到卞相壹那个货~真讨厌

41分钟前
  • 楠朋友
  • 还行

一般吧,普通的剧情片

46分钟前
  • 达芬奇
  • 较差

看不下去,太无聊

50分钟前
  • ` 太阳 纯+
  • 很差

故事通俗,视听、表演加分

53分钟前
  • 老枪
  • 推荐

为了戏剧效果,和真实历史差太多了

58分钟前
  • 天寒不宜裸奔
  • 较差

催眠…

59分钟前
  • TTK
  • 较差

电影真的很无趣。并且现在我大概明白当年유아인为什么会辞演过,角色确实没有什么发挥空间。

1小时前
  • momo
  • 较差

剧情上来说确实比较平,但是演得真的好,刘亚仁雪中那一跪,看得我眼泪直接流下来……同样是内敛的性格,但是刘亚仁演出了和燃烧里李钟秀完全不同的感觉。曹薰铉和李昌镐,两位从性格到棋风完全不同的顶尖高手,让这场师徒对弈的残酷性和话题度直接拉满。

1小时前
  • 五月微蓝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