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三岔口

三岔口,Divergence

主演:吴彦祖,郭富城,郑伊健,罗嘉良,李心洁,宁静,于荣光,阮民安,彭敬慈,林海峰,曾志伟,李灿森,林雪,梁俊一,赵雪妃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5

《三岔口》剧照

三岔口 剧照 NO.1三岔口 剧照 NO.2三岔口 剧照 NO.3三岔口 剧照 NO.4三岔口 剧照 NO.5三岔口 剧照 NO.6三岔口 剧照 NO.13三岔口 剧照 NO.14三岔口 剧照 NO.15三岔口 剧照 NO.16三岔口 剧照 NO.17三岔口 剧照 NO.18三岔口 剧照 NO.19三岔口 剧照 NO.20

《三岔口》剧情介绍

三岔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城市中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始末。一洗黑钱罪犯被押送回港,职业杀手曲(吴彦祖 饰)将其枪杀后逃逸,背后主谋是洗钱集团首领饶天颂(罗嘉良 饰),但他的儿子也同时被其它神秘人物拐走。案情开始变得千头万绪。这个案件,交由了警察孙(郭富城 饰)负责,孙一向倒霉,这次最令他意外的是,他竟然发现饶天颂的律师杜厚生(郑伊健 饰)有一个叫Amy(李心洁 饰)的妻子,像极了十年前失踪的女友。这一切,让他倾注大量心血在案件调查上。然而,对这桩案件感兴趣的,除了孙,还有杀手曲。他们各有心事,步步为营,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事件中拉扯争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赤脚梦想银河英雄传说DieNeueThese策谋第1章请和我的老公结婚29+1西辛5幽灵画像骡子厄运微妙爱情简如西尔万安检上层男孩第三季树冠上的平静夜店女王信长的忍者:伊势·金崎篇无间行动黎巴嫩金三角之无法伤悲恐怖绘本第六季极道大战争锁链战记:赫克瑟塔斯之光一切都好十万个冷笑话2人生笑语海军罪案调查处第六季狂欢水与火的缠绵业务部长吉良奈津子巨额交易经营婚姻

《三岔口》长篇影评

 1 ) 三个矛盾体,三个方向

This is the hongkong movie, very classic. 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香港电影,无论是台词,还是拍摄,亦或者是调色等等,都可以说是“很香港”。

我觉得这部片子,跟片名很像。

片子有三条线索。

主线索:郭富城扮演的警察。

他边做警察,边寻找一个无故失踪十年的女朋友。

可谓是一边积极,一边沉沦。

积极地去做他的任务,扮演一个好的,正义的警察,而一边却一直坚信自己的女朋友应该还在人世。

这种矛盾体,让他在接触相关的案例时,无法成为一个心无旁骛的好警察。

线索二:吴彦祖。

吴彦祖这次又当一名杀手。

wow,他的形象,真的是很适合去做一个背后默默的科技男。

这一次,他在背后享受着“杀手”这个职业所带来的乐趣。

他没有存心想要害任何人,只是这是他选择的职业。

最后,他跟杀手经纪人一起死在了逃生的船只上。

他的生命,是,在杀人,也会被人杀。

并不确定哪一种来得更快。

线索三:郑伊健。

郑伊健饰演一个律师,他也是一个矛盾体。

一边想要安稳地过生活,一边也要面临着生活的无奈。

无奈于,作为律师的他,无法为无辜的人伸冤获取正义。

无奈于,他依旧要为一些犯罪份子作掩护,眼睁睁地看着坏人“无罪释放“。

在这个矛盾体下,他铤而走险,最终落入无奈。

可以说,是三个矛盾体。

矛盾得就好像三个人各自站在分叉路口,迷茫,选择,迷失。

各有各的选择,也各有各的命运旅途。

这是我对这部影片的不成熟的理解,希望大家喜欢。

也希望大家跟我一起讨论电影。

 2 ) 评分有点奇怪

这个电影剧情一般般,虽然大咖云集,冲着李心洁来的,但戏份少得可怜,睇见郭富城有时都觉得想笑,不是话某演技,其实都过得去,最后面想杀死郑伊健的时候见到女主时就有点搞笑了,太容易骗了吧。

这部片评分竟然有6.5分,虽然不是很高,但昨日看的《A-1头条》评分才6分,剧情人物不论在什么方面都好过三岔路口。

真不知评分系点样评的,睇尼部片有点浪费时间咯.。。。

阿定这个角色某什么代入感,感觉好扮野。。。。

人物性格某够饱满,和杀手吴彦祖之间的感情线都牵强得过头。

哎,真系一部无语的电影,不愧6.5分,不可以再高了。

如果三岔口都有6.5,《A-1头条》某可能少过6.5啦,在我睇来应该都有7分上下。

 3 ) 一点感想

这部电影在豆瓣评分只有6.5,这是个不及格的分数,而且电影里并没有我喜欢的的演员和导演,如果不是因为郭富城凭借这部电影获得金马奖,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看到这部电影。

《三岔口》的剧情还可以,简单易懂,没有过于严重的剧情bug,郭富城在这部电影里的演技爆表,成功的诠释了一个颓废爱哭的警察,感谢金马奖,我才可以欣赏到这么精彩的表演。

这部电影居然只有6.5,感觉豆瓣的评分并不是很靠谱啊。

 4 ) 看《三岔口》

看了《三岔口》觉得还不错,没想到在豆瓣得分这么低。

在这么多的三星笼照下,终于忍不住想给它写点什么,希望能和大家交流:1,关于吴彦祖演的杀手。

对这个人物我是很满意的,包括其结局和插手郭查案的合理性。

在影片末尾,交代了吴第一次杀人,也就是射杀郭妻的情节。

大家有的觉得,这对解释吴对郭的照应还是有点牵强,不符杀手冷面无情的职业形象。

其实不牵强。

吴开枪射杀郭妻的时候,明确交代是“第一次”杀人,但光凭这个是不足以说服观众的——如果说吴那时候内心已经老辣,只是没杀过人的话。

重要细节:开头金发老外杀手杀人,吴帮忙处理尸体的时候,脸部表情明显表现了他的稚嫩和惶恐,造型是街头青年模样。

大家要记得这是10年前,看来那时的吴彦租,还很青涩,完全没到杀人见血不见怪的地步。

而10年后人变了很多,这个小胡子长发造型有点日剧中的味道,背心裤子也很简洁利落。

不仅仅是设计来耍酷的,它也表示了吴整个人的变化。

多一点沧桑成熟,不恭不羁,杀人老练,血光见惯。

他不再是10年前他了,吴难道自己不知道么?

他肯定知道。

人都会怀旧,都会感慨自己截然不同的以往。

那一夜其实是吴心里的一个特别的记忆点。

就象一个风尘女子回想她童时纯真的初恋一样,那一段回忆在她内心占的位置和引起的感触,是局外人不可想象的。

更何况现在吴的身份带给他的那种世事无常,人生不过如此的游戏心态, 他完全为了自己的一个念头就去做。

他才不会理会观众嫌他不够冷血不够利落的眼光,才不会理会经纪人的警告,“心里有个结,想做就去做罗”。

就象想做爱就跟宁静做爱一样,他是野性无谓的,他不管那么多。

上面解释人物的行为已经完全够。

而影片中,还有其他场景,可以让看出吴感性之本性。

有些人是杀手,内心本是性情;有些人不是杀手,内心却很无义。

吴其实是个性情中人,他看到郭那么失魂落魄那么心急如焚地贴那些寻妻告示,他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味道。

他一直在看着郭,爱人莫名失踪的痛苦让郭几乎要发疯,而对于吴,这是一个秘密。

秘密甚至不在于杀了人,更在于吴自己内心的想法。

就算知道那件事的人,也不知道那件事对他的意义。

而吴的这个结局,真的是较适合的了。

作为一个杀手,在这样个生存状态中,杀人或被杀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可能。

无需交代具体是什么原因什么人杀了他。

总之是早晚的事,他的命运早就注定了。

不然,你要影片怎么讲述呢?

再细讲他为什么事被什么人杀?

或者把他的死跟这个案子的复杂的关系再搭上一点?

那是画蛇添足了。

而就此不讲他?

又没给观众一个交代。

所以,既然是早晚的事,就在这个时候,让他被人射杀了吧。

这实在是这行当上最正常的死法,不是么?

跟宁静死在一起,也是一个归宿。

2,再说郭富城演的警察。

郭演的角色和《父子》《C+侦探》中的都有类似几处。

都是衰,不太得志,性格比较重感情却易躁,处在痛失感情或者寻找至亲的状态。

这部影片有人说几乎是为郭量身订做的,可能夸张,但郭的戏份确实完全被照顾到,就连跟吴打架都不忍心让他落下风,让吴亲口帮他找好“累着了”的台阶。

至于感情戏,我是一个容易动情的人,疯贴启事,回忆河边,车辆后滑,守侯郑家那几场戏都让我很动容。

不觉得有大家说的那样演得不够或者过头,或者不如梁朝伟不如某某某的地方。

特别是郭得知妻子死讯后,坐在车里痛苦干嚎的那一刻。

那不仅仅是一种希望的破灭,因为10年无音讯,妻子很可能死了,他也应该想过,并非是不能承受的。

那更是一种多年积压的欲哭无泪的出口。

别人劝他就当妻子死了当分手了,他何尝不想?

可偏偏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怎么也放不下,他又想罢了,又想打打精神抱点希望寻找,很矛盾很折磨。

真的是不如素芳就死在他眼前,还倒哭天喊地干脆一些。

所以吴是不忍看他这样才告诉他的。

而郭听后,终于可以崩溃,他止不住长号。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10年孤伤,这刻为素芳来一场“失”心裂肺的痛哭。

看到评论说,郭放开那个刹车是不管了,是无所谓了。

我觉得不是。

就象经常有影片表现人吃了一惊会摔了手中的杯子一样,郭那时候松开那个刹车,也是无意识的。

不是要松开,而是不记得要踏住,他已经完全瘫掉了。

对于后面的后滑撞车也一样,不是他边感觉到车祸而无所谓,不是那种自杀型的心态。

而是,完全坠入自己的哀莫大于心死的情绪里,对周围环境没知觉了。

还记得《兄弟连》里,一队俘虏被群体枪杀,最后的那个兵看着旁边的人一个个被射死,他完全吓得呆住了,他手指夹着的香烟都烧到他的手了,也毫无知觉。

那时候绝不是因为要被杀了所以对烫伤无所谓了,而是那时候他的下意识,他的神经系统,已经彻底失语失觉了,他的全部知觉,都坠入到恐惧里了。

到最后,郑妻为了缓兵而权宜附和,怕是郭和观众都被骗了。

而马上郑妻毫不留情将他一把推开!

她终究不会是他的她,幻想终究是彻底破灭了。

而到最后,我们才知道,素芳,确实是遭遇意外,就那样不为人知地死了。

何其伤感。

只是两个人物一个人演,实在让人感觉就是一个人。

如果做为一个故事,其实郑妻和素芳是不该那么相像的。

连郭自己都说了,9份像。

凭郭的那个神经质状态,肯说9份象,怕是只有8份像,而且心底里该是知道是两个人了,所以虽然惊讶虽然观望但没忍不住冲上去。

而电影的局限,就是用一个人演两个很象的人时候,始终让人感觉是一个人,至少是个孪生,演不出8分像的无关系的两个人的感觉。

也正是这点,混淆了观众,带来了一点糊涂的悬疑。

有利,更有弊。

3,最后是郑伊健演的律师。

这个是戏份使然,人物相对较单薄。

如果没有他和妻子谈在床上那一幕的对白,他最后的出现就会非常突兀。

也就是靠那很少的戏份和郭最后的解说,我们平淡地理解到影片想表达的这样一个意思:郑的内心,是疾恶如仇的。

可是他的职业使然,只能以为当事人辩护为唯一目的。

而为了维持家庭体面的生活,他不能放弃这个职业。

他在现实面前只能压住自己的善恶观。

而压抑的另一边就是以杀人这种形式极端表现出来。

杀的都是他辩护过的恶人,这是他内心纠结的平衡办法。

人物确实单薄,本来只这个人物,就可以拍一部片了。

但在本片中,明显为郭让道了。

我们只能从郑开始的那种几乎有点阴的冷静中,从他和妻子床头的谈话中(包括他穿背心露出的具有作案本钱的身材上),从他妻子向心理医生的倾诉中,勉强地理解他的阴郁或者可以说“变态”的性格,理解到他这样做的理由,得到一个动机和解释。

最后,不用我们说他,他自己承认精神失常,可想而知判得不重,这是他的所长。

不过说实话,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有时候却让自己有耻恶感,恐怕并不是他一个人才有。

总之,就象一位豆友说的:“这是本文艺片,讲的是人生意义上的寻找”。

看这部影片,不要太在意那个案子本身,不要太在于悬疑本身。

与其说影片在讲这个故事,不如说是借这个故事,表现这3个人以及更多角色的生存状态和心态。

由此延伸开的,是让我思考到我们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它的现实意义,混杂了对待生活该有何种态度和自我价值寻找与现实抵触的迷茫,和一些积极与否的人生观的不置可否......一如我最后的文字那样紊乱。

 5 ) 香港味

终于看完了《三岔口》。

出来的时候挺轰动的一部香港电影。

又是香港电影。

最近看的都是香港电影。

仿佛回到了以前。

整整一个下午。

守在电视机前看电影。

记得,当时的香港很辉煌。

故事还是香港味的故事。

纷纷扰扰,最后不过一阵烟云而散。

但喜欢这个电影的背景音乐。

不单调,不雷同,个性张扬,恰如其分。

虽然不及《通天塔》的细细入扣,和《四月物语》的层次分明,但终究是摆脱了某种常规,看见了新鲜。

还发现了。

一些老演员,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那么够味的。

如,曾志伟。

说起他,想起前阵子翻看的《甜蜜蜜》。

朋友说,为他哭惨了。

就冲着这句话。

我又重看了一次。

依然这么好看。

《金鸡2》里面有一句:香港人最擅长的是什么?

是善忘。

我觉得还有一样。

讲故事。

讲得离奇、生动。

 6 ) 警察的压抑 律师的正义 杀手的罪责

《三岔口》警察的压抑律师的正义杀手的罪责警察曾经是有大好前程的警讯明星,然而女友素芳的失踪让他陷入了一个泥潭之中,性格变得偏激易冲动,虽然嫉恶如仇但警察的身份就像是一副生锈的盔甲紧紧地束缚着他。

十年了,他一直在寻找,生死未知,却总留了最后的一丝希望。

素芳成了他心灵的一剂魔咒,十年来一直困扰着他。

通过和权叔的对话我们知道,他一刻不停地办案只为了逃避心中对素芳痛苦的思恋。

直到杀手吴在身后用枪抵着他的头告诉他素芳已经死了,一直克制内心悲痛的郭终于崩溃了,就像松开脚刹的车在路上不可抑制地向后滑去,迅速地倒退,倒退到了十年前,此刻路上的车一片混乱一如郭的内心。

十年来的找寻,终于得到一点消息,竟是这样的答案。

郭落入了极度痛苦的混沌之中,人也变得有些癫狂,他只求把车停在律师郑的家门口以得到一点安慰,因为这家的女主人和素芳实在太相似了。

电影主要故事是一个商业家的儿子失踪,警察杀手各自调查。

郑是一位出色的律师,在法场上经常克敌制胜,为自己的雇主赢得自由。

律师是充满矛盾的职业,当道德和法律像对立的时候该站在哪一边。

一个雨夜,郑又出门了,正好在他家门口回忆素芳的郭察觉了郑的异样,便跟了上去。

商业家和他的雇主在枪战中两败俱亡,郑露出了他真实的一面。

此时跟上来的郭心中只有素芳,他看到这样阴暗的郑为“素芳”感到愤怒,要用钢丝勒死郑,此时的郭完全处于一种癫狂的状态,当我一位郭要杀死郑然后步上郑的道路时,“素芳”出现了。

通过“素芳”之口说出了埋藏在郭心中十年的期待,郭的心结完全解开了,郭从压抑到痛苦到释放。

镜头回到了十年前,杀手正在执行自己的第一次任务,不小心撞倒了一个女子,无奈他必须杀了她,原来她就是素芳。

杀手总是说做人不要那么古板,有本事的人是不需要遵守规则的,外表洒脱的他,实际上心中一直背负着杀害无辜的罪责。

郑说自己是一个好人,法律所能惩戒的邪恶很有限,作为一个光明的律师背后,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黑暗的左撇子钢丝杀手,用暴力来宣扬自己心中的正义。

很难断定他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因为人心实在没有那么简单。

随着电影中真相的揭开,郭的心也慢慢地打开了,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接替了权叔的位置,失踪人口调查科,这时素芳不再是他心中的毒药,而化作了他内心能量的源泉,他要做的是尽自己所能为别人找到自己的亲人。

吴不知为何与爱人阿定在大海上携手离世。

郑也为自己的行为同时承担了道德和法律的责任。

 7 ) 站在十字路口

《三岔口》这部电影在电脑中放很长时间了,都是朋友一句提醒:“有郭富城的电影好不到哪里去”,所以迟迟不敢看。

昨天电脑死机,上不了网,就给了我时间去看它。

之前也听别人说不太好看,但是人各有不同嘛,我还是要屏除这些,自己好好的看一看。

我看这部电影,跟李心洁有很大关系,是因为她我才可以有那么强烈的欲望去看。

不知道以前的心洁会不会演戏,只知道她的大眼睛很漂亮。

而且那时的她是短发,简直像个男孩子一样,又瘦瘦的。

现在变得很女人了,看《救命》看到让人怜爱不已。

看《三岔口》的剧照,她一样漂亮,这才吸引了我。

我想这部片子应该叫“十字路口”才对。

讲述了四帮人的经历,在同一个交点。

罗嘉良和他儿子、宁静和吴彦祖、郭富城和李心洁(素芬)、郑伊健和李心洁(艾美)。

在我看来,主角就是复杂的三个人,可是影片一开始就不停的在字幕上闪过一个又一个的领衔主演的名字,真是害怕冷落了谁。

陈木胜的片子以前看像《双雄》都是那种在打打杀杀间带着十足感情色彩的电影,这次也不例外。

安排了郭富城、郑伊健和李心洁之间复杂的关系,这也让我对郭这次的角色非常同情。

我觉得他也是演出了这样一种心情的,10年,找自己女友10年。

其实她已经死了,但是他没有看到尸体,所以从没放弃过寻找。

直到他见到了艾美,以为自己的女友只是失忆,所以他一直跟着她。

而当吴彦祖告诉他素芬已经死了时,他又完全的绝望了。

爱一个人,可以爱得为她而生,可以爱得为她而让别人生,这是很了不起的。

虽然他是有些把艾美当素芬,当艾美为了救自己的老公而说出“我也找了你10年,我也痛苦了10年”,他融化了。

他伸手出来要拥抱这一瞬间,可是,那是假的啊!

好在李心洁这个角色不是失忆。

因为我觉得失忆是一件很不负责任的事,虽然谁也不想。

但是对自己的过去,对自己过去的记忆里对自己好的人,是一件极不公平的事。

看到郭只能在李的家门外啃着面包,眼睛却盯着那样的灯光,那是温馨的光芒,却不属于他。

我哭了,这是我看完整部戏唯一哭的地方。

结局时郭说:“总有一些人是找得到的!

”我又想起了一句话“被人找是一种幸福,无论你欠的是情还是债。

”真的,到这时,才把这句话的感情体会到。

其实里面我最喜欢daniel吴的角色,作为一个不听话的杀手,做得很自由。

只是,杀手做得再自由,生死也不是自己选的。

所以最后他和定都死了,但我觉得这是应该的,也是最好的结局。

 8 ) 情节一般演技在线

朋友推荐的电影,全程靠演员演技撑着,吴彦祖扮演的杀手,自由且任性,即便是爱上阿定也保留了杀手的敏锐,刚做杀手时亲手解决的第一个车祸意外的女人,所以他记忆深刻甚至对此还残留了一丝人性的温暖,所以才会冒险告诉郭富城扮演的警察,你的女友已经死了,是意外,很快,没有痛苦。

这个细节很温暖。

郭富城似乎是每部警匪片中,必有的固执的警察设定,我不太能理解警察群体中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跟组织对抗、跟上级做对的人物设定,是为了凸显人物个性还是现实警局等级制度的不堪?

黑帮的设定稍微弱了一点,律师的矛盾人格也没有体验的很明显,完全靠老婆去看心理医生的时候口述出来…并且心里咨询档案室的安保系统似乎也弱了一些总之,片子整体不算很精彩,演员演技在线,剧情有些过于用力。

给三星吧

 9 ) 三岔?口在哪儿啊

是看了郭富城得到奖之后才回过头来看这片的吴彦祖是亮点 演技很好郭富城也就那样吧 也许是因为和之前反差太大 戏路大大突破才得到这个奖的吧不过的确比较拼命 从车里掉出来脑袋差点被大货车碾碎很惊险不过这个故事有点扯吧刚开始污点证人被截杀这一段显得香港皇家警察这么逊呢好像《新警察故事》里面就是这么逊的罗嘉良的这个角色也很奇怪刚开始唯唯诺诺像一个受气包突然就人品爆发拿着枪带着手下和人家火拼有钱人用不着亲力亲为吧还有这个律师 变态的比较厉害远远的看着人家火拼就行了 还非得等人家快死的时候出现然后哈哈大笑神经病么这不是 一点也不符合律师的聪明脑袋李心洁的这个角色简直就是鸡肋要是没有她也许能加一个星随便瞎说的啊 不是影评 也没看出来什么“寻找的意义”总之就是一部普通的漏洞百出的香港警匪片

 10 ) 摆脱偶像包袱

《三岔口》这部电影让Aron首次获得金马奖的垂青,也是他从影多年来第一次获得影帝的称号,耗费多年时间的努力,最终证明自己也可以演出一场好戏,相信他得奖那晚注定激动无眠。

导演陈木胜故意为他设计了一个邋遢的形象以摆脱他偶像演员的定位,又同时安排多场的内心戏,他在这部电影里成功地摆脱了多年固有的扮cool的腔调与姿态,演得很入戏,也很出彩,获得如此殊荣,我觉得实至名归,无得弹!

当我看到Aron开着车上坡的过程中,他突然获知自己女朋友被杀死后,整个人呆掉了。

他右脚离开油门,车子跟着就一直后退,后面的车连忙闪躲。

不过有一辆车闪躲不及撞上了他的车,之后又一辆反方向的车也也正面撞上了他的车,嘭!

他整个人被撞掉从右门连门带人飞出几米远,我当时把音响开得很大,很震撼,如临其境!

突然间又一辆大货车开过来,幸好司机刹车快,否则又撞上他了。

他从地上爬起来,看着放有女朋友照片的吊坠,背靠着后面的大货车车头,摇摇摆摆地站起来,那绝望的眼神,满身的血,看到人心都碎了。

女朋友失踪了,他足足找了十年,等了10年,得来这个消息,精神和信念此刻完全崩溃了......随着三大天王在电影市场的出色表现得到认可,他更被人觉得是一个不会演戏的人,这次他终于用事实证明了我对得起天王的称号。

《三岔口》短评

寻妻抑郁警讯小哥,业界良心阿飞杀手,还有永远的古惑仔陈浩南大律师,三个不伦不类故事硬塞进了充满B级cult片质感的追逐枪战廉价煽情白痴特效中,一些镜头场面居然还挺漂亮,所有角色包括配角的演技也都不错,最后剧情圆得很好,几乎都要让人忘了高潮打斗哭老婆的狗血淋头了,冲结尾给个四星吧

3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挺次的,岸西还是写爱情片吧。

5分钟前
  • 闲人
  • 较差

差一点点 但郭的那段吃东西吃哭的戏 是动人的

8分钟前
  • 驚 情
  • 推荐

电影似乎试图讲述面临人生中三岔口时所作的抉择和因而获得的后果,可是感觉只是讲了开始和结局,中间很少有切合主题的情节,本意是好的,可是力不从心,给人的感觉不伦不类。

13分钟前
  • 泰坦
  • 较差

故事比较一般吧,不过有几个经典段落,菜市场吴彦祖和郭富城套塑料袋打斗,还有郭富城倒车哭泣那段还是挺经典

15分钟前
  • 宝宝金水
  • 还行

不光光是动作片那么简单。处在人生的三叉路口,选择,即成人生。很多动作细节很棒,有别于陈导演的其他动作片。

17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几个神经病的故事,最大的傻逼是郭富城

22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1.配乐不错,结局不错,整体一般;2.话说女主角怎么找到停车场去的? 3.宁静的光头形象真难看,竟然能跟阿祖走在一起,尼玛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26分钟前
  • 水之仓月
  • 还行

几个男人,不归路

28分钟前
  • 木偶
  • 推荐

请孙娟同学看的,那天人还爆多,结果没看懂...

31分钟前
  • 且听风吟
  • 较差

剧情很简单,只是搅合在一起演了。郭富城真能哭啊!最后是谁杀的吴彦祖啊?

34分钟前
  • 找自己
  • 推荐

陈木胜永远和我不对盘

36分钟前
  • 濛濛
  • 较差

我靠,电影居然没有字幕,虽然大家都说的是普通话,但是我就是听不懂啊啊啊

41分钟前
  • Aspire
  • 推荐

完全是冲着吴彦祖去看的。。其实剧情很一般。。

42分钟前
  • Mauua
  • 还行

温吞无聊,毫无特色。总想通过镜头去表现心理,但镜头还不如配乐有效,隔靴搔痒,完全无法引起共鸣。情绪没法靠镜头累积,所以演得越用力,看着越吃力。武戏可能很精彩,但我对武戏一点兴趣也没有。看前排的影评,传达了一些导演原本想传递的东西——只能说是个好创意/纲领,但从本子到成片都不行。

43分钟前
  • Hiina Kapsas
  • 较差

“不如你找她回来,我就分手”

47分钟前
  • 二级发呆员
  • 力荐

以前肯定看过。跟今天上午看过的《龙在江湖》以及其他很多片子一样,只是没在豆瓣上标注又不记得了而已。20201213下午base床上,休息一天。

52分钟前
  • 狄恭至
  • 推荐

结局曲和定怎样了?我认为是被幕后的大老杀掉了。船上有杀手,清楚的听到开了两枪。

57分钟前
  • djj
  • 还行

一看到是岸西的编剧 就晓得这部片子 应该很注重人性和心理 文艺气质会比较突出 果然 虽然是部商业片 但是刻画角色心理不遗余力 但是因为岸西并不是那种很精巧商业题材的编剧 所以剧情有些地方是比较废的 我是喜欢它浓郁的文艺气质 剧情不足无伤大雅

58分钟前
  • 人家还小
  • 推荐

初中在修水广场黑影吧看的````

1小时前
  • 我是来打工的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