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的,在现实中,像他们这样的人,应该为生活而挣扎才对!
女主角是个时尚杂志的底层小编辑,男主角是一个身上掏不出500元 的失业厨师。
男配角可能是一个高层管理。
在现实生活中的话,如果女主角没有什么家庭背景,应该月收入1 万撑死了。
男主角压根就没钱,靠男配角的一张银行卡生活。
男配角即使是一个高层管理,月薪也是2万撑死了。
但是他们怎么就可以住那么大,那么漂亮的房子,买漂亮衣服,吃 哈根达斯,去高级餐厅约会,还喝红酒,开奥迪Q5。
在节目最后,男主角不知道哪里来的钱,开上了饼店,还开上奥迪Q5 看这种片子,我真的非常生气。
这就是时尚白领的生活吗?
男主角拿着别人的银行卡,这么乱花钱,心里不会不安吗?
以前说,拴住男人的心要先拴住男人的胃。
反过来又何尝不是呢。
时尚白骨精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温柔体贴的老公端茶递水切菜做饭,自然感到阵阵暖意从胃里升起。
朱雨辰削土豆皮,切菜的那个刀工,真是非常漂亮,干净利落,让人心为之砰然。
真道是,饮食男女,活色生香。
我的一个朋友 今年三十岁。
在年初许的新年愿望里其中有一项就是在2010年内结婚。
只不过这个愿望在六月的时候她才想起来。
呀 这都过了半年了可是 你跟谁结婚啊 大家都这么问她说 我哪儿知道跟谁啊 都知道跟谁结婚了 那还叫闪婚嘛……然后我无意中看了一个电影儿 《摇摆的婚约》。
因为他的剧照 姚晨和朱雨辰我都喜欢。
于是搜出来看一看。
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有这么一对儿白领情侣。
男的供职于某科技公司 大概是个中层。
女的在《时尚》杂志做小编 打杂儿 跑腿儿 像个小碎催儿样的。
婚期就在眼前,俩人住同一屋檐下,奇怪的是 同居在一起 没有夫妻之实。
每每到了晚上 这个女的就对男的说 忍忍啊 还有18天就可以睡一起了。
看到这的时候 我觉得这个情节假的可以,之前在看郭德纲主持的一个访谈节目 采访对象是文章 说到他和马伊琍的婚事儿,文章说就内天晚上我俩在床上就把这事儿(结婚)给定了……然后全场哄笑,这才是真实的生活嘛。
哎呀 跑题儿了。
接着说,每每说完 导演就给个特写在这个男的脸上,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面露难色。
镜头一转 这男的的公司里 才知道他和他的女同事已然有了一腿。
于是男的就总是一副特纠结的样子 跟哪个女的在一块也没法开心。
后来有一天晚上 这个男的大学同学突然到访,要借住在他们家。
这个男的就把自己难言的心事跟他的好朋友讲了。
说打算和这个女的分手。
他的大学同学说 你因为一个女人而离开另一个女人 这不叫分手 这叫抛弃啊。
这是整部电影里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后来有一天这个大学同学跟这个女的聊天的时候有意无意的问她 如果你男朋友跟你分手了 你怎么办啊 女的可能是为了安慰刚刚失恋的大学同学 就说 这个世界那么大 谁离开谁活不了啊。
其实也未见得是安慰,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谁离了谁活不了。
然后有一天 这个女的在杂志社又被主编刁难 被调到了仓库做库管 回到家里 这个男的特别认真的跟他说 咱俩分手吧。
这个女的都惊了,原来距离他俩的婚期只有一天。
这个男的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他的大学同学就出去追。
说你走算怎么回事儿啊 你走我也得走了。
这个男的说 别 你不能走 你安慰安慰他。
于是,真正的男一号和女一号的故事上演了。
这个大学同学也就是真正的男一号就一直陪着这个女的。
安慰她保护她。
总之这样狗血的剧情不说你也能猜到一二了。
俩人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然后这个女的跑到他前男友办公室里大闹说 不就结婚嘛 没你 我照样结。
接着为了给女方父母一个交代 男一号又去陪她拍了婚纱照。
在慢慢接触的过程中 大概就有点爱上这个女人了。
后来有一天晚上 这个女的和她的同事还有一民营企业家一起去KTV唱歌,唱到特别晚了还不回去 男一号担心女一号会出事儿 就跑KTV去找他们 还因此产生了个误会 男一号怕女一号被民营企业家色狼揩油 发疯一样的到处找她 甚至还砸了别人一辆车 当然最后进局子了……再往后,其实我就看的没那么认真了,有一搭无一搭的,大概的剧情就是内女的觉得也结了婚了 也算是报复了前男友 男一号也觉得在KTV发生的事儿简直无法言说 俩人就协议去离婚。
结果到了民政局一经调节 也没离成。
俩人就聊聊天谈谈心 可能这个时候彼此心里都觉得挺有爱的了。
回到家 这个男的收拾了东西就离开了。
又过了挺多天,男的挺想念女的 就打电话约好一起吃晚饭。
结果偏这个时候 前男友来了 说要带女的去山顶看这个城市,说这是这个女的未了的心愿。
好不容易车开到了山顶上,这个女的说 咱回去吧。
然后骂了一句混蛋 就又开车回去了……然后又赶到内个约好的餐厅,可惜太晚了。
就又错过了。
再后来,可能是又过了好久 俩人还是挺彼此思念的 然后终于有情人终成了眷属。
剧终了。
你说这男的多好啊。
挺帅的又贴心还专一。
也闪婚。
这简直太毒害大众了。
我就对我朋友说 我今天看了一个电影 讲闪婚的 你可千万别看。
她说 我看了以后就会放弃闪婚这个念头了对吗我说 不是 你看了以后更坚持要闪婚了。
她就叹一口气。
电影多扯啊,现实生活中 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啊。
你失恋了 还没来得及一个人悲伤 就有个新的帅哥在你身边嘘寒问暖,陪你一起天荒地老。
生活是这样的吗。
当然我的朋友也来不及看,下班之后 她要忙着去相亲了。
你看,生活其实是这个样子。
既然没有那么多的帅哥主动送上门 那就相亲吧。
我朋友本来收拾东西要下班去赴烛光晚餐的时候 突然被部门主管抓来临时开了个会。
她就给内男的打了一个电话说要晚一些 临时开个会。
内男的说OK 没有问题。
40分钟的会议结束后,我朋友打车到了他们约好的地方,到了地儿之后打电话给内男的 原来他根本没到。
等了二十分钟之后 男的来了 一开口 咱们找个地喝杯咖啡吧,我已经吃过饭了……我朋友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了,说好的。
附近没有咖啡店啊 往前走一走吧,我朋友蹬着十厘米高的高跟鞋陪着他走啊走,然后在一家丝芙兰前 这男的停了脚步,扭头对我朋友说 我要进去买个沐浴乳……我朋友饿着肚子陪着他在店里转了十分钟 付款又要十分钟。
这男的买了瓶欧舒丹的沐浴乳,我朋友在心里骂 老娘都没用过这么高级的货。
终于买完了 然后在麦当劳,我朋友才得以吃到晚餐 一份儿童套餐,男的点了新地。
俩个人,怎么聊都聊不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我朋友在心里对他宣判了死刑 估计俩人谁也没想着再见面。
我的朋友回来跟大家发一顿牢骚 生活还是要继续 亲还是要相下去。
毕竟2010年 只过了半年,还有六个月的时间 打起精神 继续为爱向前冲。
多无奈。
哎 年纪越大 越不容易遇到合适的爱人。
都说上帝其实早就给每个人都配了对儿 只是为什么 合适的人总也不出现,不是太早就是太晚。
这是一句很流行的话,我20岁的时候认识老雷,他要什么没什么 我就是义无反顾的跟他在一起,我常常想 要是我25岁认识他 他还是一无所有 我铁定不会这么义无反顾的跟了他。
连假设一下都不能够,你看是铁定没戏。
人的经历越多,对感情的要求就越苛刻,越苛刻就越难找到爱情,转了一圈 等你真的明白所谓婚姻也不过就是两个人在一起过的平凡的日子 没有太多烦恼 舒舒服服的就很好了。
可就连这样简单的情感都变得难以寻觅。
到底是什么,拌住了我们的双脚呢蒙住了我们的眼睛呢?
这残酷的生活,永远比狗血的电影儿更加的出其不意。
哦对了,我朋友今天上午说,PPS上竟然没有找到这部电影儿 真奇怪。
我说 真的,你还是别看了。
听过《突如其来的爱情》,旋律经典,记忆犹新,伴随那顿然乍起的激动音符,脑际仍会不禁浮现出莉香爽朗的笑容,一个纷繁纠葛的东京爱情故事,已然成为我这一代难以忘却的情感印象。
也正因如此,我默默承认,有时爱情真的会突如其来,突然而去,纵然其中是非一言难尽,却也意犹未尽,感慨万千。
然而,时光轮转至今,当婚恋都能被我们儿戏于股掌之间,感情也成了彼此推搡的摇摆玩偶,那份曾经触动人心的突然竟不禁沦为无厘头式的突兀通告,来去匆匆,甚至由不得当局者喘息片刻,就连旁观者也只能在一头雾水中接受似是蓄谋已久的定局。
《摇摆的婚约》,这朦胧的片名让我莫名而好奇,可当目睹这李宇春故作伤感地哼唱完最后一句“陪你到天明”时,一切莫名依然,这理应苦痛悲伤,分合重聚的情感故事,居然在不痛不痒之间走到了幸福的终点?!
轻描淡写得实在太过蜻蜓点水,让原本符合逻辑的情节发展缺少了令人信服的元素。
徘徊脑际的只剩下“突兀”二字,我甚至清楚地看到了那个臆想中漫画版的自己——张嘴呆滞,滴汗无语。
“摇摆”的故事似乎自始至终都在竭尽所能地诠释者“突兀”的丰富含义:一开场那头斑马造型的毛驴,那个临近婚期竟还为情彷徨的背叛男人吴巨源,那位全剧里走马观花式到近乎毫无台词的任性第三者,那个满心伤痛,从天而降,却又顺水推舟,先婚后恋的厨师张俊浩……最为惊艳的还是这位充满喜感,婚约主角的女主人公王顺佳。
影片在历经90分钟的叙事之后,依然像是一个故事的梗概,我丝毫寻觅不到一点堪称深刻,值得回味的细腻情感。
时尚的靓丽外衣还是无法掩盖电影挖掘情愫的苍白。
就连那段全球艺术总监与顺佳同事的婚恋插曲亦难逃令人“突兀”的尴尬印象(之前这总监不是向顺佳示好吗?
咋就爱上她同事了来??
)。
春春的歌声固然悦耳,可当情感波澜不惊,淡而无味,那仅凭华丽的造型又怎能唤起观众的共鸣与感动呢?
相反换来的是匆眼而过的不屑与遗忘。
电影还令我深刻的便是对于“时尚”的刻意打造,只是若标榜着“生活态度”的时尚标签其内核尽是些“突兀”风格的情感快餐,那么到头来只会让自己游离在床头马桶边的几页纸张,所谓经典,怕是只有渐行渐远!
《摇摆的婚约》是在该片上映之后才知道有这样一部爱情片,又一部很难说算得上成绩上佳的国产影片,只能定位其在四平八稳的高度,这在给国产片打分角度看来已经很不错了,至少看片过后骂声和赞声差的太离谱。
整体来看,影片《摇摆的婚约》还是靠一种讲述都市男人女人之间的感情来铺张剧情的,都市男女的种种总有千丝万缕的情缘可道,注意,不是村姑村姑父之间的,毕竟抬眼望城市高楼的感觉总是要比低头看乡间牛粪来的强,电影的追求就像大多数人一样,都是追求一种视为非为的高尚,很难定义这是一种真实,但也不能全归于一种虚假,这就是影片带出的一种看是平凡的感情,却深埋着一种隐约可见的一种逼迫感的追求。
影片的大部分谈恋爱的剧情是围绕着“朋友妻不客气”的这一观念展开的,可能说的有些不人道,但影片的故事框架就是这般的流程,只不过添加了一些诸如假结婚的辅助效应来丰富剧情罢了。
其实影片折射的现实感还是比较明显的,男人和女人过活,男人厌倦了于是出去找小三,最后男人抛弃女人投怀小三,男人的朋友天落陨石般出现,于是也算是一名五成熟的小三跟女人谈起了恋爱,故事最后皆大欢喜。
这就是影片故事的中心提要,影片剧情虽说不闷但也没有让人太多心动的地方,马马虎虎的编排并没有影响影片的整体延展,反而有几分小温情的色彩像彩带般给影片划出了几道亮点。
影片中的假结婚这一剧情甚是有点像美国影片《假结婚》,只不过一个是为工作一个是为面子,就像歌曲一样,这样的剧情充其量也只算是翻唱,不能说是山寨,因为影片至始至终还是翻出了自己的一种色调。
美食感觉总是不离不弃的连着爱情这一元素在电影中呈现,这出和之前一部很不错的香港爱情片《全城热恋》中一段美食情缘略有几分相似,我们也无法说这是山寨,毕竟影片的美食发情不是画板上的主色调,但看过之后总感觉有几丝别扭,尤其那几句独白抒发感情甚是有点做作。
当然这也只个人看法及感受,自我圆场只是想说这般的伪情怀最好还是不要在电影中受到重用,完全与影片本身呈现的是两条平行线延伸开去,美食给了你感性,抒发情感喷涌而出,如果是喜剧片,一碗叉烧饭可以吃到流泪,但在这种中规中矩的爱情片中真的比较假。
这一出的美食觅情甚是不能同《少林足球》那一个苦涩馒头引发的爱情相比。
影片刚开始的女人牵驴以及女人上司踩到驴粪可以算的上是很不错的剧情编排。
不过与影片所要呈现表面上干净的大都市爱情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可能此处另有蹊跷,如果是带着讽刺味编排的这一出剧情,那么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经典之作。
上有高楼林立,一身高贵,下有驴粪一堆,一身高贵踏在驴粪上,倒有几分讽刺傲气的票子族。
当然,如果是为了凸显一种喜剧感,那这一出就大可不必留了。
这出于个人想到的有点多,衡量一下,自己的立场还是偏于前一种,毕竟,对影片有容乃大,也算是一种鼓励,一份支持,终究还是希望国产影片能迈开那又大又好的步伐往前走,尽管是披金斩刺,破釜沉舟,但那样最终突破成功的不仅仅是电影本身。
影片前后呼应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粗制滥造,开片之处算是吊起了几分兴趣,可影片最后意料之中的圆满甚是毫无曲折感可言,估计大多数人看完之后的反应就是“就这般的玩完了”,但显然影片制作尽力了,个人认为,电影就像写东西一样,开头总是很棘手,不但要写的引人入胜,还得为下文开个好头,这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倘若影片开头像上边说的有种讽刺感,那么与接下去的讽刺情感问题相呼应也多少算是一种很好的衔接效果,这般看来不但不影响影片整体,反而还凸出自己的一种风格。
当然这也只是作为一名路人甲的片面之词。
影片伊始给人的印象就是一段看似曲折实际上很平淡的都市男女爱情故事,不过平淡中这份爱情多少给了一些小温情。
其实换一个角度看这部《摇摆的婚约》不难发现,影片揭示的现实中情感问题的面纱确实是难得,前面有说开片讽刺,接着男人情感出轨这在现实里是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了。
影片的这般剧情编排,又让人想起专门为出轨这一现象量身定做的国产影片《手机》,可以说,如果从揭示的角度来说,这两部影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说两部影片所要表现最后出轨的男人都是一种心思。
这么看来,这样一种平凡美好爱情下的揭示人性也算是影片的高明之处了。
都市情感的DV机里,爱情这么个玩意儿总是摇摇晃晃的,你说它是在舞蹈,其实它是在抽搐。
影片《摇摆的婚约》,不忍心同《非常完美》,《杜拉拉升职记》归于一类。
只因其是一部四平八稳的国产爱情片。
,还是那一句,给一份支持。
即使 在深夜三点味觉 也不会停息城市 刚刚尘埃落定静的好像 在等待一根针的坠落滋味 就是品尝时 滋滋的味道是稀软的土豆泥和坚挺的牛肉他们翻滚 喘息整个城市 就是床 就是餐桌用丝质的床单覆盖住舌尖滚烫让我放纵味觉城市 在我们身体下面此时香山 散发着香气后海 溢满过石桥环线上的车流变成液体随着二环 三环 四环扩散开去就算 扩散到五环 六环扩散到我的发梢 我的喉咙 和我的耳根也到不了终点....
片子的开头拍的这叫一个烂,整部看完病怏怏的在那里,脑子里都是一些形而上的垃圾,都是这部电影赠予我的,它没有任何正面意义,男人们看了会呕吐,正常人类看了会怒骂到“这是什么脱离现实的鬼东西。
”难道是我不正常了?
如果把它当成一部浪漫不着边际的女人科教片来看就很无暇了。
第一课: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男人跑了不可怕,自己还有个房子可以等待新的男主人到来,工作丢了才可怕,房贷总是会压死人的。
越活越大就会越发现男人这种东西不是生活必备品只不过是一种调节剂罢了。
第二课:你需要1个可以互助的女友什么样的女人会有什么样的朋友,一个消极的人不会拥有正面的朋友,一个存在竞争的小组不会产生纯净的友谊,人的一生由小时候一帮帮到长大后要命的孤独,朋友不多,知心者2,3人足足足足够。
她会在你伤心时帮一把,会在你有男朋友时坚决不放电,你们不会有利益往来,你们的友谊只是友谊,很纯净很理解。
第三课:想明白自己的男人要什么韩国人吴巨源出现了,他要两性生活,他还非常懦弱,所以第三者强势的放出亲密照片一言不发只是魅惑的看着他,他就立刻白旗飘飘了。
有的女人说我们当然要有个性有活泼可爱,只是不好意思,有的时候你的男人不需要活泼可爱类型的。
或许像吴巨源这样的白领男人,需要一个工作的支持者需要一个成熟稳重的姐姐身边不断提携领导,他骨子里的懦弱无法承担一个更加需要依靠他的女人。
王顺佳没事就说亲一口的幼稚园行为,在韩国人吴巨源那里,无情失效了。
第三课:不是每个人生活里都会有救火员王顺佳因为是电影人物所以她有一个属于自己的fireman,但是正常人都是没有的。
感情必定经过麻木期,反应期,剧痛期,回忆期,生不如死期,缓缓适应期,最后重新迎接太阳期。
王顺佳还没有从麻木期过来就已经开始新感情,在鄙夷这种存在率很小的幸运之下,只好继续坚定的和自己说,新时期新女性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如果一个人了没什么事情,可以继续看电影唱KTV,活色生香等待未来的种种美好。
暗夜可以一个人哭泣,晨曦到来的时候又是一条好女出来了。
第四课:和前男友划分距离他要找我出去?
一脚踹死他,滚的远一些,我们并不是很熟,分开了虽然不是敌人可也不是朋友,陌路而已,我不会再为你的事情让自己的心情波动,也不会为了你的突然到来改变我的schedule,开始会有痛苦,可是女人们会享受自己战胜犹豫不决和懦弱的那一刻。
第五课:学会等待女人们阿,都是寂寞下的灵魂,有些因为孤独出卖了自己,有些因为寂寞改变自己的目的地。
有时候只是再要坚持一秒,有时候只是需要咬咬牙再渡过一年,坚毅并等待的人们,等待并抓住机会的人们,一定都会善始善终的。
第六课:女人们的价值观可以做一个高端女人,并且肆意夺取别人的男朋友成为合法化第三者,这种女人在30岁时非常骄傲,到了40岁就开始成为另一个第三者的炮灰。
可以做一个为了金钱而出卖自己的女人,这种女人会有姿色会有自己独特吸引人的气质,她们的20岁换来40岁高高在上的生活,这种靠着自己的躯体改变命运的做法旁人无权干预什么,毕竟有些人还是要脸做不出而又嫉妒眼馋只好大力抨击,只是这种金钱至上的女人是没有幸福的,陪在她们身边的只有金钱而已,如果命好可以离婚后得到善款,如果命不好,离婚后一无所有,难道要成为交际花吗?
还可以做一个像王顺佳那样的女人,惬意自我有工作但是一切看心情,没有对父母的责任心,完全社会闲置人员,遇到好的男人就好好嫁了自己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晚年回忆会说,原来我这一生,也只是这样渡过。
不同人不同活法,每一种活法或许不值得敬佩,但是一定都会赢得不是廉价的尊重。
第七课:朱雨辰太帅了我的神阿,你敢不敢演技不要这么好,你敢不敢不要唱歌唱的那么好听?
本来垃圾的一个片子,我还是被朱雨辰姚晨的行酒令感动,什么是爱情,电光火石一瞬间,来了,那就来了,好好爱吧,义无反顾,有个道德底线,用尽生命的每一个向上的细胞,坚持着去爱吧。
Solo lau/文看完《摇摆de婚约》后抱定一个信念:绝不再信电影宣传!
这部作品打着浪漫爱情喜剧的旗号进军暑期档,却如一个茶几一样摆满杯具,电影不可笑还在其次,导演竟然都能被砍(果然搞艺术的感情丰富啊),最后还引起了国内电影圈关于整顿行业秩序的大讨论。
当然电影受到这些事件影响而因祸得福,成了一个新的炒作点。
于是很多观众纷纷走进影院去观看这部本来籍籍无名的作品,估计大都想见识到底拍出什么样的电影,才有资格享受陈浩南的待遇吧。
其实抛开某些博爱的艺术工作者那一如既往的曲折人生宿命,《摇摆de婚约》还是一部非常正统的爱情电影。
但是本片笑点稀松,实在有负喜剧之名,唯一能引人发笑的可能就是指驴为马那段,剩下的戏份不但不可笑,还挺伤感。
或许能把喜剧拍出苦情的味道,也充分证明了鄢颇的功力不俗。
不过也得承认《摇摆de婚约》是一部非常精致的电影,喜欢韩剧的影迷朋友观看本片的话可能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从镜头运用到故事发展,无一不带有韩国爱情题材影视作品特有的细腻感。
特别是人物的情感线索设计,姚晨饰演的顺佳对朱玉辰饰演的俊浩(这名字起得就很哈韩)从一开始的同情愧疚,到感情替代品和出气筒,再到最后的真爱,层次分明,这种调理上的清晰顺畅也正是国内很多同类影视作品所缺乏的。
暑期档同期上映的另外几部爱情题材作品,无一不在男女忠贞上做足了文章,也不知从何时起似乎拍爱情电影不研究研究小三好像就不对套路,像《活该你单身》就是明显的例子。
从阵容上看这部作品就和《摇摆de婚约》形成鲜明对比,前者集中了台湾养眼的帅哥靓女,而后者则只选择了姚晨、郭晓冬、朱玉辰三位纯内地明星,这三个人相比之下更少了些轻浮的气息。
故事上《活该你单身》也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电影,本片从一开始男主角就不相信真爱,以窥视和破坏别人的感情为己任,整部电影从始至终其实就是一个关于爱情靠谱儿程度的测试。
与其说是一部爱情电影,不如说是一出披着偶像外衣的情感闹剧,电影最后只是牵强地证明了当下还存在真爱,却没有揭开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让观众像《摇摆de婚约》中的姚晨一样,通过吃土豆泥来回味幸福感,总比让他们花钱去见证一幕幕爱情欺诈游戏更有意义,这正是为何很多时尚杂志的情感板块往往最能吸引人气的原因所在,也真实地反映出时下大众最真实的感情诉求。
联想起鄢颇以前的作品可以发现,从第一部《阿司匹林》到《摇摆de婚约》,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都市青年群体的感情生活,当然其本人也是出了名的深谙此道,能拍出这么精致并广受好评的作品,也正应了那句“艺术来源于生活”。
指望其营养丰富的同志们就不要去了,指望其揭示当下摆婚族状态的同志们也不要去了,指望重温一遍《穿普拉达的恶魔》中眼花缭乱名牌的同志们也不要去了,咱去就是为了看姚晨咧着大嘴耍宝,看这个中国少有的类型演员扮演另一个郭芙蓉。
姚晨长得真是不美,尤其影片开头的几个面部特写。
但是人靠的就不是美貌,是那一股豁得出去的劲儿,即使狠狠地撒一把娇也让人觉得清新自然可爱至极。
且看她带着潜水镜夸张地西红柿炒鸡蛋,傻呵地问光年有多久,猜拳还不忘自己嘴大,让人不觉以为误入同福客栈。
剥去那一身光鲜的衣裳,姚晨还是那个郭芙蓉!
就让她做一个没心没肺的傻大姐吧,没有人比她更适合这个角色了,可爱得很!
除姚晨之外,其他演员即使有演技也没有发挥之地。
朱雨辰、蒋小涵无功无过。
郭晓冬显得木讷,那个发型实在不太适合他。
吴辰君作为一个花瓶,真纯粹,鲜有台词,只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个表情就好。
关于广告,之前没有看过《杜拉拉》,没有心理准备,没想到现如今电影里的植入广告这么赤裸裸、直愣愣和理直气壮,简直是直接把广告剪进了电影,破坏了影片自身的流畅,时时出现提醒观众,这是广告哟,你在看电影哟。
广告存在感太强了。
为什么一样主打时尚,《穿普拉达的恶魔》就可以表现对资本主义的生活产生无限向往,而国内做出的片子直让人觉得时尚不足广告有余,有种掏钱看广告的错觉。
不过,俺就是冲着姚晨去的,本片让人大笑的地方挺多,而且不装不做作,咱就是图个乐,这个乐图得还不错。
超弱的剧本,没有新意、像白开水一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莫名其妙、多余的细节。
要命的是叙事上有些混乱,剪辑方面似乎有些随意,总之是详略不当。
这么次的剧本让颇具实力的主要演员没有丝毫发挥余地,也不能怪他们表现平平了。
我居然为了一部烂片写了影评!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终究我还是不适合看这种过于平缓意识流虽充斥氛围意境但故事性缺失的片子,虽然vanlife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但毕竟看无依之地的时候我也睡着了!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24北影节 缓缓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父女关系对我来说好像就是这样的。大家一起坐下来看电影那一刻,竟然有点感动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头一回参加电影节,有点新奇。风格是安哲。
北影节打卡。可能是我格局太小以至于欣赏无能,第一次在北影节的影院里睡得很香。
沿着老塔的脚步走来,往凯鲁亚克的方向走去。
困而美,俄罗斯经年无夏的悒郁冬季,长长的国境线和苍青色的山。好睡。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太多固定长镜头了,能懂导演为什么这么拍,但是完全有不像学生作业手法的更优解……
北影节第三场,感觉这也是新冠期间的隔离电影,茨冈父女的移动半岛铁盒。【为了看这片儿放弃了《找乐》4K修复版,又不甘心,反手买了两张票让爸妈去资料馆看姥姥家的“大楼”(西养马营工人俱乐部,开场20分钟有1分钟镜头),回来跟我说,你小时候“认”的第一个字就是“工人”的“人”,那会儿老抱着你在大楼前面给你指,然后你就跟晚报上找出一堆“人”……】
叙事一般,但画面质感很喜欢。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摄影很美...但是...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