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和技术的创新,迪士尼除了阿凡达系列就是皮克斯了,这是基于历史,那么它最新一部的《疯狂元素城》又创新了吗?
答案是创新了,而且是投资未来型创新,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动画设计上创新——把人类最久远的理解自然的思想“金木水火土”拿来做主角。
电影的主角配角只有火、水、木、云,通过赋予它们技能,火能融化砂石、让水变蒸汽;水亦有型亦无形;木能成碳也养花;云散如气凝如雨,从而让金木水火土五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转换。
这不是西方自然哲学的理念,但是皮克斯通过吸收新族裔的创作者——这次是越南导演——的背景文化和创意来实现包容万象,看见皮克斯《疯狂元素城》的创作团队还有这个故事本身火族在新大陆落地生根、移二代寻找身份融入的,似乎能明白美国电影对于美国梦的不停强调。
其实这一点儿都不容易,所以固有的白人优越感也会时不时的从这个故事的裂缝中透出阴霾来:火族父亲、母亲来到移民处的时候就被移民官擅自改了英文名字。
但是对于迪士尼来说值不值?
对于越南裔导演来说值不值?
片子的票房会给出答案,还有这位导演今后的职业发展,但是都是历史要给出的答案,我们拭目以来,我也会持续跟进。
而且为了艺术美感和效率——迪士尼科研部门做了关于《Efficient Neural Style Transfer For Volumetric》的研究——为了更快的让二维动画师的手绘更有体积和美感地transfer到3D。
这篇发布于2022年9月的10页英文论文由迪士尼科研中心的专家们撰写,主要是探讨技术层面如何有效率地实现动画家们的想法,让这样无边界的形态角色更容易被捕捉、被制作。
《疯狂元素城》是这个技术的第一部动画,今年6月在我国上映,目前它在中国的票房接近1亿人民币,票房并不算高。
但是作为一个导演和影评人,我看到主角们的动态变化还是惊喜无比,因为极为简单的大小、型态、物态变化能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
回头发现实现这样看似简单的剧本事件,背后其实有科研团队在为提高效率、在为以后继续使用而科研投入,不禁也有了敬畏,刚刚百岁的迪士尼动画如果是位老人,这老人要将我青年人甩到哪里去?
我想肯定是我不懂动画制作,我们也很棒的写实3D动画了,可是总感觉姜还是老的辣,我很想看到一家中国动画公司能够壮大如迪士尼,养着科研人员和电影创作者,两者相辅相成,做好中国电影工业的现在和未来。
#灵魂伴侣经营 大白看电影就喜欢拉着我,这两天他不舒服,我刚好也想看个电影,于是我俩一起看了《超级元素城》,特别喜欢,几个收获:1.女孩子容易发脾气,男孩子情感细腻对愁善感,看到了我和大白的影子2.女孩的爸爸从小指导女孩如何接管家族事务,却从未问过“你喜欢什么?
”3.女孩的坏脾气在店铺很容易搞事出来,这就是发火的作用:提醒我们哪里出问题了,提醒我们反观现实是不是我们要的4.女孩很容易火温非常高,这在平常环境是灾难,在特殊情况是格外的天赋,比如:做玻璃!
5.五行为何需要均衡?
这部片子就展示得很清楚:只有水只有火只有木都不行,全都有,牛!!!
给个7分吧,近些年的皮克斯似乎很喜欢写家庭和梦想的主题,这次又将话题触及族裔的移民,家庭传统和个人梦想。
至于大家说的🔥反映的亚裔形象,我看电影的时候没想到,现在想一想也确实是那么回事。
对于这个剧本,不知道怎么评价,只能说和以前的水平相距甚远,我本以为不断闹洪水是有人在作祟,没想到真的只是漏水,没有反派,甚至连后续水怎么褪下去的都没有…再说小焰,小的时候一直展现出对继承商店的极大渴望,结果经阿波妈妈的一句话就莫名其妙想去玻璃厂了,怎么看出这是她的梦想的?
亲情,爱情,梦想,女性个人觉醒,这部电影都想涉及到,但是都没做到最好。
《疯狂动物城》与之类似,但在情节的衔接上做的要好得多。
亮点当然还是有的,技术一贯维持着高水准,人物的质感都非常真实。
另外,即使是这样俗气的剧情,我承认看的过程中被一些情节感动了,这也是我愿意给7分(或者说四星)的原因,我坚持认为观影过程中能带给我触动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小焰的爸爸火柱,让我感同身受。
他们想让你成为他们心中期待的样子,这没有错,只是观念有所不同。
现在的皮克斯仍然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你可以看到光怪陆离的美术,也可以看到天马行空的想象,但是在剧本方面不尽人意,约翰拉赛特,布拉德伯德,安德鲁斯坦顿,李安克里奇纷纷离职,五大元老只剩退居幕后的道格特。
这部电影,道格特任执行制片人,维持着质量的底线。
以后的皮克斯何去何从?
我想我们都希望这家曾经无比辉煌的动画公司能够重新变好。
我再相信一次皮克斯,就一次。
疯狂元素城 75/100做自己需要勇气优秀的动画电影之一非常的生动有趣,画面优良,想象力很高很高很高这是一座城市,这城市里面的居民是我们认识的元素组成火融沙成玻璃、火融水管很有意思最有想象力的就是火和水相爱了不过剧情里面的,就是水元素是有钱人,火元素是啥自己去看所以是不是符合现实,我想应该不是。
综上还是很欣赏想象力和优良的画风。
蒸发反应。
很有趣的题材,各种奇思妙想都很舒服地放进这部片中,皮克斯的YYDS。
所以有人说皮克斯的电影不是有题材才有的电影,而是有想法才有的电影,大家把各自有趣的想法加入电影中,最终才能成为这用奇妙的片子。
标准的叙事,标准的大片模式,但光是看各种元素间奇妙的反应也值回票价了,男女的主角的水火小人,与传统的男女刻板印象倒置,可能受新一轮女性运动的影响,但观感也很好,水火不容的蒸发反应蒸腾起爱的氤氲。
影片没有尝试构建一个多元素共存的世界,只是四种元素(或四个民族)共存在一个移民城中,或许是因商业考量。
这座城类似纽约,水族类似白人,云族类似地位较低的白人,木族类似中东、北非人,火族类似黑非洲、意大利或东亚人,有隐约的种族歧视和对立存在,而这都透露着西欧中心主义的思维逻辑。
西欧中心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各个不同民族混居的熔炉模式,每个民族有自己集居地,和其他民族进行有限的交往,同时也保留这自己极大的特殊性,不同民族相互区分(甚至对立),同一民族可以细分,相近民族可以融合,这与中国的大一统和多元一体的观念相区别。
相对之下,我更喜欢文艺作品尝试去构建一个世界,通过雪泥鸿爪、草蛇灰线来叙事,站在世界历史、时代潮流和当下现实之中,世界才是真实的,人物也才能更加真实,故事也自然能凸显真实性。
还是很想说说 good dinosaur, onward, elemental 皮克斯这三部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影片居然有着一脉相承的点都有着很有意思的设定:如果恐龙没有灭绝、如果人人会魔法、如果元素们共同生活在一座城都是父子/父女情深,就算爹不在了也不妨碍妈仍然是模糊的背景板,偶尔出现说一句:你爹是个好恐龙/好人/好元素角色都不立体,这里面onward还好一些,另外两部从头到尾没有把主角立起来,失之单薄三部电影宏大的设定下其实出场角色都不多,都是讲了相对简单的故事,但即便如此还是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淡。
恐龙和元素都像炫技之作,特效真是决战CG动画之巅,画面精致得让人几乎屏息,也更惋惜填充的内容没能把这精美的视觉效果更好地留在影史之中这几部电影连起来想,让人觉得有些仓促,都好像是想到了一个很妙的设定,但还没有打磨细致就赶快动工了。
点子有了、技术有了,具体内容呢?
干脆就爸爸和孩子的矛盾吧!
就像这样,多少显得没啥灵魂的影片们就出现了,好玩的设定没展开,角色的性格也没展开,角色们的关系着力也不够。
和以前的作品们比起来,不会让人一直难忘,也不会让人看一次哭一次,不会让人边擤鼻涕边感叹:还得是皮克斯其实如果是别家的作品,大概也不会这样觉得了,只是因为它们是多年来堪称引领着动画电影的皮克斯出品的,才会有很高的期望,才会觉得you could have done better。
这样对仍然每年兢兢业业产出作品的皮克斯也许也有些苛刻吧,不过我作为观众,尤其是动画电影的忠实观众,还是不会停止对皮克斯的关注,会一直积极地等待和观看新作,不会因为某部作品的略显疲态而停止,同时也期待有再被它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一天其实这么说来我作为观众的要求也挺低的啦,有你陪着我就行了
Pixar 一直以稀烂的说教和精致的美工闻名。
影片的开头就是一对年轻火夫妇,来自一个火焰岛的遥远国度,名字很难发音,吃很辣的食物,父母子女之间有磕头拜谢等传统,请大家自行想象火焰岛是什么国家,一旦猜错,鄙人绝对不负责。
虽然在繁忙豪华的城市定居,但是火爹火妈因为体质易燃,很难签约到公寓,只好自己找了个角落定居下来,开了个店,卖很辣的吃的,还养大了一个易燃体质,脾气火爆,性格焦虑的小闺女,请大家自行想象这是什么族裔的闺女。
某天从水管里跑出来一个时而有肌肉,时而很丧的感情丰富猥琐男,猥琐男每份工作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看着也不是很需要这分工作的样子,但是又不想完全没有工作,虽然他工作态度拉跨,水平一般,但是他的上司依然没有炒他鱿鱼,反而还勾肩搭背的一起用上班时间去看球赛。
他的人生就是开挂的easy 模式。
猥琐男虽然和火焰焦虑症患者就房屋建筑许可的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但是他完全无发做到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而是用这个机会约焦虑症患者出门看电影。
本来就与世隔绝的火焰女坐在黑咕隆咚的影院里点亮了影院影响了大家的观影体验,她不得不非常尴尬的把自己盖起来。
就这样,在一个社会规则和利益完全倾向猥琐男的城市里,他利用职责的便利,环境的不适,对火焰女发起了性骚扰。
火焰女更焦虑了,但是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焦虑的原因,她一边是封建家长制的传统文化,每天PUA她在家族小店里笑脸相迎难产的打砸抢顾客群,自己希望的店长promotion被老爹一拖再拖,既得不到父权家庭的认可,也得不到舒心的工作环境,天天被一群粗俗愚蠢的顾客言语冒犯自己的感情生活和私人生活。
在另外一边,又是一个到处都TM是水可以熄灭自己的城市,一个完全没有许可证,没有相关从业经验的政府雇员可以关掉自己的店,一个工作时间看球赛的cloud puff不仅忽略自己的职责,让大量洪水流向城市火族聚集区而无作为,还可以左右火族的小商业命运。
火焰女逛个公园看个花,发现公园在水下。
她去吃个饭做个客,发现人家客厅都是水,只能坐在一个贼拉小的椅子上,小心翼翼恐怕被熄灭了。
她在自己家店里被粗鲁的顾客trigger,只能跑去地下室消化情绪。
在多重困境下,我们woke的编剧,导演和制片人给了一个“全优”的答案,那就是,为了缓解你的焦虑症,你的救赎就是被一个智商平平,能力拉跨,感情丰富的白男接纳,并且融入他的家族和价值链!
Pixar堆砌了无数diversity的话语概念,却充满了白左救世主情节的高人一等。
它们无意了解移民的双重困境 - 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压迫 + 社会的规则为它们水族云族设计,也不愿意审视自身的无能,而大肆利用这个机会控制火族的第二代,让她们离开自己的企业而为它们无能二代的玻璃企业打工并且引以为荣。
在洗脑和剥削的双管齐下后,救世主白左又极大地满足了自己DEI initiative,坐在自己不可一世的高高云端上,欣赏着自己无与伦比的优秀。
《速度与激情10》9.79亿的总票房排在第三,但是并没有媒体提及它,主流媒体都在提及《变形金刚》、《疯狂元素城》和《闪电侠》的疲软,它们对于《速度与激情10》的票房、对于第一第二名的中国电影《消失的她》、《人生路不熟》确实疲软,但并不代表好莱坞大片在我国观众之间没地位了,一但50块钱可以看生活中根本碰不到的香车、美女、海量欧美明星,同档期的我国影片未必能赢。
所以档期排片还是有学问的,票房也是一种金融数据,远远不是作品内容或者主题独挡一面的问题,不过电影这种艺术商品比房子、车子更可怜的地方就在于电影工业很新、普罗大众太过陌生,票房这一项金融方面的问题不好了就会去找明面上的作品内容问题,但其实暗涌的经济规律谁在乎呢?
话说回来,来看内容,拿《疯狂元素城》来说(因为我只去电影院看了这部),迪士尼的角色设计、剧本圆熟度、视效想法仍然是业界顶尖,找亚裔创作者来丰富内容、打开市场、包容创作依然是政治正确下的财务正确选择,包容已经成为美国各行各业创新的动力,等市场够好、份额足够多的时候,性别啊少数民族啊外国人啊这些政治上管它正不正确的主题都会被中国电影工业拿来使用的,因为谁会跟钱过不去呢,美国人不会,我们中国人也不会。
《疯狂元素城》好的地方电影从业者肯定会去学习,政治上不正确的地方肯定也要去批判。
娱乐业就是这样——都坐到头一把交椅的流量了谁不会被捧被骂?
它们赚的就是这个红黑钱。
可是普通观众呢?
捧或者骂可能都是转移了自己生活的重心。
嗯,还行。
7.2-7.5左右吧..?披着元素的皮讲了一个强势移民女亚裔与哭包白人男性的爱情故事。
期间还探讨了身份认同,文化碰撞,阶级差异,梦想与自我束缚等问题...尤其是小焰对自己不自信,因为父母倾尽一切爱着自己,便压抑自己的梦想只想做一个“好孩子”并延续家族产业保护家族香火(…这东亚家庭味道太足了。
但故事重点还是爱情线和人物成长,其他并没有过于深入。
(所以总觉得这部缺了点什么...)剧情也较为薄弱(相较于皮克斯以前的电影):小火焰的梦想出现的突然且莫名,毫无铺垫;洪水竟然贯穿全影甚至包括电影高潮part,堵了两次发了三次,甚至政府因为员工内部矛盾拒绝修复导致大洪水爆发是认真的吗...难道说皮克斯在影射美政府机关相互推诿效率低下...?(捂嘴)还有就是四个元素的设定。
明明很新颖,可以尽情想象却没有展开,通篇基本上大部分是水与火的互动,不是说水火互动没有意思啦但多少感到很可惜...更别说主线剧情只围绕着水与火,另外两个元素提都没提毫无参与感,删掉都无所谓(摊手)最后。
中途突然提出一个与主线剧情毫无关联的,可被四个不同的元素同时接纳的时光花的设定。
无论是谁,都可以站在同样的地方共赏同一景色——这大概也是主创的梦想吧?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就好了。
(顺便一提皮克斯的美术和技术真是可怕...时光花part看得我要窒息了我不骗人...)
《疯狂元素城》讲了个什么故事故事要从很多年前讲起,白人殖民者用坚船和利炮撞开了清的大门,摧残了一个中国村镇,屠戮了不少中国人。
老家被摧残的俩中国年轻人决定背井离乡,去往白人主导的新大陆,美国,讨口饭吃。
但是,年轻人的父母不认同这个决定,认为这么做会断绝中国祖宗的文化,所以临走时没有父子互相磕一个,而爹没给儿子磕头成了儿子的心结。
秉承着传承中国文化的执念,儿子和儿媳上路了。
从中国来的儿媳,显然不配拥有自己的人格和姓名,只能是“儿媳”或“儿子的妻子”。
踏上新大陆的小夫妇从下船的第一秒就成了被歧视的对象,但不管怎样总算找到个无人街区开始开店,并生下自己的女儿,好歹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
女儿在店中帮忙,和街区一起成长,最后女儿长大了,杂货店也成长为中国城。
但中国人(此时应该是华人了)被歧视还是没什么改观,华人们聚集在中国城,在美国和其他族裔并不怎么交流,而城里的各种设施基本也不考虑华人,甚至有些个著名展览还明确标明了“华人和狗不得入内”(划掉狗),看不到展览成为女儿的童年心结。
这位二代移民华人女儿就是我们的女主,她在原生家庭的沉重的爱中不能呼吸,每天告诉自己要做个乖乖女,洗脑自己梦想就是继承家里的商店。
但好在她至少有了一口纯正的美式口音(划重点,要考)。
其实她不知道她爸比起继承店面,更在意她文化要传承(讲道理这确实看不出来,我觉得这是她爸自欺欺人)。
但不管怎么样吧,反正她一直在底层,也不知道自己除了看店还能干点啥,一般没啥意外就在这个小店混一辈子了。
但直到电影开始,就不出意外地出意外了。
有个白男(男主),突然出现在女主家地下室,发现她家各种违建,并且报给市里了。
市里领导(必须强调是美国的市)是个标准的统治阶级,日常鼻孔看人,从来没想过违建是因为市里从来没给中国城这种贫民窟一样的地方提供过公共服务。
但是不耽误你违建我还是可以强拆你家的。
不过好在华人一般比较顺民,哪怕自己家被不知道哪来的水淹也没不会真的需要啥公共服务。
但女儿还是觉得强拆自己家有那么一丢丢不合理,于是就去申诉了一波。
市长因为球队赢了,所以心情好,大发慈悲告诉她,你和城管俩人能把这个中国城莫名其妙发大水的问题解决了,就免除你家被强拆。
女主千恩万谢开始做任务。
然后故事有大概两条线。
一条是洪水线。
女主男主发现了问题在哪,城市基建年久失修。
但市里竟然不管修,必须女主自己来。
女主就随便糊弄了下,然后竟然work了。
市长随便检查了下这个糊弄的作品,质检就算通过了,于是女主家店可以不被强拆了,皆大欢喜。
但是,suprise!
女主自己搞的豆腐渣工程竟然不能防洪水,于是被冲开了,整个chinatown都被淹了,不知道死了多少(一个没死!
)。
然后,这条线就结束了,最后突然就happyending,也不知道咋修的。
最典中典的是,市长还微服私访她家商店,留下名言:“我竟然还想拆掉这样有趣的商店!
”这种来自统治阶级的赞许直接就让女主家(主要是导演家)高潮了。
一条是爱情线&事业线&家庭线。
这个过程中女主男主果然相爱了,原来男主还是富二代。
但是女主有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华人和白人不能谈恋爱,为啥呢,据女主妈解释,因为白人原来杀了中国很多人。
四舍五入是杀父之仇。
这她妈还有点民族主义。
但咋说呢,毕竟好多年前的事了,女主又没亲眼看见,那等于不存在,所以电影后来就没再提了。
第二个是,女主是乖乖女,要继承家业开店(这老爸确实没啥觉悟,至少让女儿卷个医生工程师啥的吧,我听说的都是家里开餐馆的华人不让儿子干厨师但儿子非得干,而不是反过来),但白男富二代告诉女主,虽然我不懂穷人,但你得追求梦想啊,你得为自己啊!
而且女主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发现白男的妈也就是未来婆婆有个朋友,开了个厂,于是突然就觉得原来自己不喜欢开店,而是喜欢去婆婆朋友家的厂当厂妹(划掉,艺术家),所以就很矛盾。
最后女主爹说:“其实我不是想让你继承店铺,我就是想让你继承中国文化”。
这就很虚伪,因为之前他也没想过女儿想干啥。
但至少问题也算是解决了。
男方这边,有钱的白人还是比穷B华人上等人一些,只要你说的英语口音纯正(美音),就不歧视你,贼开明。
中间还是很甜的,白男找市长给开了个后门,带着女主绕过“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划掉狗)的牌子,去看了展览,出来后给女主感动哭了,当场就献身了。
之后男主舍命救了女主,算是得到了女主父母的认可,抱得美人归。
最后,女主很开心出门去有钱婆婆朋友厂里打工了,估计干得好应该能够融入上层社会,成为精神城里人。
之后莫名其妙社会有一丢丢融合,不过总体上并没什么改变,太阳照常升起。
电影想告诉我们什么主要是,味太冲了,我真的张不开嘴。
皮克斯最差。
看《尚气》还觉得有点意思,看《turning red》觉得可可爱爱还不错,看《多重宇宙》觉得稍微过了但是还行,看到《疯狂元素城》我是真的想吐。
美国华人好好当厂妹吧,没遇到有钱白男拯救的至少可以拍部电影吐槽吐槽原生家庭。
额外的几个有趣的点1. 如果洪水线原样换到国内背景拍,怕是会被喷死。
但换美国人水深火热果然群众觉得也没啥问题。
2. 蓝火是个很好玩的意象。
火爹并不知道其实火国早换版本了,现在流行电子蓝火,只要有电屏幕能亮,就不会灭,就算灭了还能上网再下载一个。
都什么年代了还烧传统的火,多少有点古板了。
有趣的是,所谓火国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由生活在火国的人定义。
移民们在搬出去的那一刻起,所谓的火国文化就像一个切面,暂停了,之后的发展就不再是“火国的”,而是“元素城火裔的”。
就像树发的一个小叉,长期看要么自己成林,要么就会被剪掉,但无论如何,不再是“火文化”了。
所以移民们小心到执念的守护其实是一种特别的仪式,而真相恐怕就像女主未曾谋面的爷爷说的那样,人只要离开了火国的大地,是无法传承火文化的。
但其实传承火文化也没那么重要,毕竟什么文化都是文化,没有高低之分。
但但,如果非得去元素城传承火文化,则大可不必了。
人想和历史做对,可以不带上家人。
但咋说呢,作为女主的父亲其实怎么都会有悲戚。
3. 【一个月后补】观影后的体验也是电影的一部分。
火国人不得不品尝的特色,就是有总一堆“友邦人士”,你说两句你被冒犯你不接受,就跳出来让你反思,生怕友邦惊诧了。
这些人哪怕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歧视,都会捂住自己和同胞的眼睛,一边喃喃自语:“元素城怎么会歧视你呢,一定是火裔太敏感了吧”。
实话说这种名为反思实为自轻自贱的对自身的设限未尝不是元素城火裔们说起来好像都混得不错,但总归却一盘散沙不成气候的原因。
就这事事反思的体质还不如**战斗力强,更不用说去指望能接气元素大姐的班为火族们谋福利了。
也许只有等老一辈的火都燃尽了消灭了,新一代的女主甚至女主的儿女们才能摆脱这种枷锁,真正成为骄傲的火。
只有那时,才能再滋养出永不敏感的火裔们。
我对这种未来抱持着希望,同时也免不了有一种谨慎的悲观。
这不得不说是电影和现实的另一种梦幻联动。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