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個人,喝一輩子的茶。
看起來簡單,其實很難。
遇到了,就不要輕易放過。
《茶金》第十一集裡,薏心曾這樣對山妹幽幽淡淡地說。
看似回應山妹聊起與張醫師的感情,更多的卻是說給自己聽,帶著惆悵與遺憾地。
人的一生中,會有無數遇見。
在這些遇見當中,多數是錯身而過、不留下太多軌跡;但總有珍稀的那麼幾次,在最不會被遺忘的場景,一次交會、只憑一眼,就知道,這是不一樣的人。
感情是多麼不可理喻的事。
妳知道妳想要他。
是一起在小徑散步的閒聊、或是共飲一杯茶的親密;不管是撒嬌或倔強,他都懂得用一個溫溫的微笑撫平妳的彆扭。
前路迢迢,如果能有這樣一個人攜手同行,未來再難也不會孤單的吧。
如果可以,該有多好。
只是,人世間充滿了不由自主的無奈。
想要而不可得。
我們漸漸學會止步,在冷靜自持間留住自己的自尊,眼淚藏在別人看不見的心底,臉上總是掛著笑容,說祝福的話、做大方的人。
然後用餘下的一生,長長久久地懷念這段,有緣無份。
________ 用筆在稿紙上順墨水的KK,無意識寫出來的那個字,是「心」。
很多事情,沒有說出口,其實已經悄悄紮根在心底。
從在育幼院的初見開始、到因緣際會各種工作上的交集互動,薏心固執卻堅毅的形象已成為KK艱困日常中,最美好的一道風景。
那些沒有說出口的情愫,眼神流轉中傳達的好感,都化在薏心遞來的那碗綠豆湯裏了。
KK怎麼會不懂得呢。
但身而為人,從不是自由的存在。
作為美軍戰俘被派回台灣執行工作的KK,永遠放不下的是被日本政府派到南洋打仗時,失散至今生死未卜的女兒。
一場戰爭、家破人亡,曾經好好的家只餘下一張黑白照片,成為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
某種層面來說,KK的心早已隨著家人死去。
為改善台灣農民而奮戰、為找尋女兒而堅持,是破碎的他活下去的唯一信仰。
但他並不是沒有感受的人。
那些與薏心相處的日子,投緣得奇妙的默契、相視而笑的瞬間,遇見與自己一樣在困局中拚命,也不曾想過要放棄的另一個靈魂。
以為早已死透的心,如何能不被撼動?
而照顧小女孩月婷,卻能讓他產生贖罪般的安慰感。
想像自己的親生女兒或許也被好心人收留、好好對待;想起自己在前線打仗時錯失的家庭時光,每一次與月婷孩子氣的對話、一起分享的糕餅,都像在彌補往日傷痛,彷彿一切重新來過。
KK不是不愛,而是不敢再愛。
沒有勇氣開啟另一段感情路,迴避薏心充滿期盼的眼神,埋藏心底真實的悸動。
牽起夏老闆的手,一家三口拍了全家福。
小女孩仰頭對爸爸瞇著眼睛笑的這一刻,KK彷彿獲得一個還魂的家。
________ 另一個愛而不能得的人,是文貴。
作為老么,他是不被家族注意的沈默者。
沈默不是因為沒有想法,而是不曾獲得機會訴說。
他認份地做好所有他能做的事情:認真唸書、上大學,依照父親的安排入贅,試著用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的乖巧,獲得長輩的認可。
一直默默無聲的他,注視著大膽衝撞的薏心;心底的仰慕之情,或許也源自於羨慕吧?
總是遠遠地遙望著,就連說話也小心翼翼。
薏心,像是他心底的月亮,皎潔而懸得那樣高,他是自卑的;祈願自己能配得上她。
而世事轉換得太快,快得讓他的聽話變成笑話。
當父親逼著他退婚、將他攆出家門,灰頭土臉跌坐在自家門口的他,憤怒而窘迫。
在最沒有準備好的時刻,他必須選擇退回寶山富記范家四子的身份,或是就此叛逆,做不聽話的孩子,走自己的人生。
選擇了後者的他,闖出一番風景。
吃了好多苦、習得商場狡詐爭鬥的技巧後,與薏心的初次見面,就是高姿態兜售溢價茶葉、還能讓張家不得不買單的勝利場景。
當初狼狽離開張家的他,此刻得意洋洋、意氣風發。
但這是愛嗎?
或許有人不能理解。
如果真是愛薏心,怎麼這時不是善意幫忙、卻是狠狠賺張家一筆差價呢?
但,這真的是愛。
是從最卑微的心情出發,努力讓自己成為足以與薏心比肩的強者後,再華麗登場的示威。
自此,文貴不再是矮人一截的書呆子、而是厲害的生意人;他看似強勢威逼的行為,其實都是最幼稚的示愛: 厲害的我,已經是配得上妳的那個人喲。
一生的奮起向上,只為追上心底那輪月亮。
________ 愛很偉大,那些刻骨銘心的流淚或歡笑,都是心底永遠抹不去的記號。
愛很脆弱,即使知道自己深深愛著,卻也往往難敵現實環境中的無情與考量。
能跟對的人喝一輩子的茶,有多難啊。
那些曾在我們心中留下痕跡的人,又有多少能陪我們走到最後呢?
遇見了、感動了、愛上了。
我但願自己有這份福氣,能與你長長久久地走;但若不能,我情願記得你最美好的模樣,記得我們曾經有說不完的話與停不下來的擁抱。
就算不能擁有,也要做你生命中最美的一段。
就像看見KK在稿紙上寫下她名字的薏心,牽起月婷的手,將她戀慕KK的情意,化作一生守護小女孩的氣力。
真正的愛,是理解、是祝福。
是即使有緣無份,也願微笑無悔,為他付出的真心真意。
「東方美人茶是被蟲咬過的茶,它天生就是個受傷的茶,但也因此獨特」-ep12茶金2021有這部台劇是我最開心不過的事了,回家喝茶吧!-【茶金】
全剧有客家话、普通话、英语、日语等语言,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背景下台湾的多元与历史背景。
剧情最后并不是皆大欢喜的合家欢大结局,相反是让人沉重却又充满期待,结局十分感动。
女主的感情线也一直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进行着,直至最后,遗憾却又令人动容。
全剧细节满满,爸爸的爱,大小姐的琴声,kk的美元。
曾经普通的瞬间,却在回忆里都显得无比珍贵。
很喜欢茶金时代,无比感动,落幕却又充满希望。
好希望大小姐可以重回洋楼。
薏心与KK和文贵,就像茶叶从采摘到烘焙到成品,最后品味的是入口后那么层次叠进的回味。
在经历无数个过程之后,是不是一杯好茶,你也不知道在哪里这颗茶叶发生了如此的变化。
这两个人不是薏心非此即彼的选择,在很多次的交织里,薏心的感情也如茶叶烘焙萃取一样,自在心中千变万化。
而人也不是茶,茶可以最终选出那杯好茶,而人不是。
—KK是什么时候慢慢沁入了薏心的眼里心里的呢。
一次又一次的交集里,薏心从开始用眼神打招呼,到眼里自开始找到他。
他坚定了薏心可以飞向更大的地方的稚嫩的心,也让薏心第一次肯定自己终于说出不想被安排结婚,她自主走出的那第一步有他在。
他好像一颗永远在那里的树。
薏心决心一心扑到日光里的时候,会抬眼就看到在工作间里的他。
而他也许自己都没察觉到,那一美元不仅仅是鼓励,也是如此相信一个人的最大底气。
他对薏心的每一次的细心和耐心照顾,是旁人看了都会觉得,你可没真把她当小女孩。
最后留着的那一美元也是证明。
薏心的心思会被最爱她最疼她的吉桑看出来,但她小心翼翼地只能靠工作和事业不断接近他,也一直生不出勇气问关于孟小姐的一切,直到KK对她回答文贵是不错的选择。
就好像还没完全走进一个人,可是这条线就断了,薏心坐在车里第一次为还没开始就结束的感情留下眼泪。
对啊,KK的全部薏心还没有完全看到,她还只知道她觉得忧伤的描述来自他已经全部离去的家人。
KK对家的定义得平凡朴素,因为那就可以让他生活下去,他只要生活下去的“爱情”,在他的过去,失踪的女儿是他的心病,他无数次知道活下去的重量。
他尊重敬佩薏心,他却也不能再多往前一步,他太清楚在无数次经历生与死之间之后,不是惧怕生与死,是理想这样的重量,他背不动,他已全身习惯背负着“活下去”。
他对薏心生出的爱心与呵护,却远不及看到“女儿”的心防轰然倒塌。
薏心注定是要不断挑战“新的”“理想的”那样的人的。
可是那两碗绿豆汤,那一美元,写的薏心的名字,却又是他们彼此心意依靠,心意相通抹不去的时刻。
他们都只能为彼此迈到那一步了,最终却只能擦肩。
—文贵的出场很顺情节。
一个什么都不懂还略带憨憨自卑的准赘婿,却站在院子里听着薏心在房间里流出的钢琴声。
这场婚配失败得理所当然。
薏心不是只会听父命的人,甚至她还没仔细瞧过他几眼,这场婚事就草草夭折了。
但对文贵来说,也许是那些钢琴声,也许是那套西服,薏心在他心里刻下了印子。
他灰头土脸的时候还记着想挽回一点吉桑和薏心的面子,就是回去还西服。
之后摇身一变,他成了贸易公司的得力干将。
他可以在日光无数的危机时刻提供恰到好处的出现,这时候他可以带着一点光环站在那里了,可是在薏心那里却还没改变,他依旧习惯性“低头”。
薏心好像无论何时对他而言都是在上的“女神”,他总是自卑的。
等到薏心真的平视他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他的能力和野心,此时才真的握手合作。
他们也有着一同一鼓作气的携手,说服了政府走出大门两人真实紧张消失的巨大愉悦,是真的。
薏心也说他是一匹孤狼。
而他的愿望也从头到尾都没改变,希望跟她结婚。
薏心又怎么会不知道,所以在破产边缘想拿这个当筹码。
最后日光决心走向破产的时候,这个筹码失效了,他们的最后一通电话,薏心却说你先挂我再挂,薏心最终做了决定,是生意也是他们之间的缘分。
第一次他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都被支配。
而这一次她为他们之间再次下决定,他们此时是同桌对座的伙伴,她给了他平等的尊重。
他们可以因为生意事业而达成默契,一同前进。
薏心却也明白他们本质上有着一些不同,就像她对他最后的嘱咐是希望他好好对待所有的茶农。
—也许可以用薏心值得更好的来做结语,但无论是KK还是文贵,他们没有谁更好,是更好的人还是更好的时机,好像很难说。
薏心跟他们交织着,慢慢焙炼成了今天的薏心,而他们最终都只是跟她交集过后留下背影。
和隔壁每天黑留学生的冗长家庭剧相比,这个剧真的是制作精良。
吉桑和薏心的对话时常让我想起我和爸爸的对话,如果不是有妈妈在旁边,也是这样三言两语就吵起来了,吵完以后,他默默坐在客厅泡茶,我跑去弹古筝,等大家都静下来了,再把事情说明白。
爸爸的口头禅也是做人要诚心,做事要诚意。
我也老是反驳他,你的那套已经不管用了,时代在前进,我们也要进步了。
每年春节、祭祀都是我替爸妈回家上香,也是按照人头,上三柱香,老家里的人都是会说你爸妈是国家领导人吗?
每年祭祖都不回来。
可是每次家里修组屋,我们家总是捐得最多。
我刚出国留学不久,爸妈就从市区搬到了郊区,把家里的钱都投资在了我的身上。
现在学业快要结束了,我也阴差阳错地找到了国内的工作,准备回国了。
爸妈总是说,鸟飞得再远,最后都是要回巢的。
现在我也慢慢进入适婚的年龄了,我也总是和爸妈说,这种事不要你们管,(因为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像KK一样的人)。
他们总是希望我能找一个像文贵那样的“自己人”,讲客家话,经历简单,受过优良的教育,了解客家人的风俗习惯,我却总是会被KK那样的人吸引,到最后只能把重心放在学习、工作上。
薏心身上的天不怕地不怕,也被我的家教根植在我心中。
我总是想做不一样的事情,走不寻常的路,但又总是会受伤。
受伤以后爬起来,继续选择走不寻常的路。
有时候明知道有更好走的路,我也不愿意,我宁愿自己尝试失败了,也不愿随波逐流的成功。
每次出发前,在机场,爸妈总是跟我说,你大胆去试吧,大胆去闯吧,失败了你再回来找我们。
就像KK写的:Tea is like people. Wounds can make people weak or strong, but it’s the wound that makes you different from others. We are from Formosa. The entire brillance of Nikko is in this cup of tea. The Oriental Beauty tea is the tea that has been bitten by insects and it’s a naturally flawed tea. The unique taste is due to the insect wound. Today it comes to you. Please have a taste. 这个剧用干脆利落的方式描绘了客家人的家教,我很庆幸有生之年能看到我家的故事能在大屏幕上展现,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剧能仔细去聆听当事人的声音。
第3,4集更新了,智利“外交”红茶(看这引号,多ZZ正确)下了单。
样茶有陈香味,非20年以上陈茶不能配出。
但最后山妹的拼配方案脱颖而出,为茶庄赚得了利润,也为公家赢得了面子。
这种“虫茶”后来有了个雅号—东方美人。
我去年搭着自由行末班车到了花莲,雇的司机是一个山东老兵后代,菏泽人。
两岸开放探亲以后,他就跟爸爸回菏泽老家给叔伯们盖楼了。
他听说我们爱喝茶,除了固定的旅游景点外,还带我们去北回归线旁的一家茶叶店。
店老板是迁台的惠州客家人后代,母语大概就是《茶金》里的海陆腔客家话吧。
当然他是用闽南语跟我们交流的。
他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他的茶—蜜香红茶。
他说这种茶是用小绿叶蝉吸过的叶子做出来的,属于白毫乌龙茶。
小绿叶蝉吸食后的叶片会激发自身免疫系统,跟小绿叶蝉分泌的酸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蜜香。
蜜香红茶算是发酵程度最高(70%)的乌龙茶,口感无限接近红茶。
至于蜜香红茶跟东方美人什么关系呢?
老板介绍,东方美人是受新竹地区保护的地方品牌,他们家族移居到花莲以后,就不能用了。
他们只能用蜜香红茶售卖。
我喝了一大壶蜜香红茶,的确有轻微的蜜香味,发酵程度虽高,但零烘焙。
所以茶汤色看着十分淡雅清爽,入喉以后韵味十足。
至于有没有山妹做出来的那么好喝,只有问剧中人了。
小绿叶蝉从之前茶农除之而后快的害虫,到互惠互利的“生意伙伴”,全在人的一念之间。
我想,绿色的小绿叶蝉对经济对社会的贡献,总是比那些粉色的蛆要多得多了。
【资料引用】小绿叶茶蝉是茶叶主要害虫之,然而却是东方美人茶的“灵魂伴侣”。
茶小绿叶蝉俗称浮尘子、叶跳虫,属昆虫纲半翅目叶蝉科动物,全国各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分布。
体长34毫米,黄绿至绿色,头顶中央有一个白纹,两侧各有一个不明显的黑点,复眼内侧和头部后也有白纹,并与前一白纹连成"山"形。
前翅绿色半透明,后翅无色透明。
繁殖高峰期在夏秋两季,吸食茶树嫩梢汁液,茶树生长受阻,茶叶产量减少。
(资料引用自微信公众号“茶圣居”)笔者注:被小绿叶蝉吸食过的茶叶产量,不及原来十分之一,足见东方美人之难得。
一部小众的片子,断断续续的追完《茶金》故事大纲:1949年,全台湾最大茶叶出口商的独生女张薏心(连俞涵饰演),原本应招赘一个男人,接管她的人生与父亲的庞大事业。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她介入债台高筑的家族事业,在一个没有「女商人」的时代,她要如何在一场场「茶叶商战」中,带领着摇摇欲坠的公司走向世界?
这部剧全剧采用6种语言对白,有海陆腔客家话、闽南语、标准国语、上海话、英语、日语!
六种语言对白也是本剧的一大魅力!
那时候的女性并不会有太多自己的主张,剧中的薏心却像茶一样,有着自己的味道,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条路,坚韧不拔,如果不是恶意外汇,我想茶厂最后会欣欣向荣的吧不当别人的老婆就当女主人,当薏心选择了一条更艰辛的路时,不论是KK的鼓励以及支持,还是剧集后期文贵的帮助,我想薏心是幸运的,但幸运的来源于薏心的坚韧。
整部剧结局是开放的,在结局这一集看到KK曾经心动过的痕迹,我想薏心是遗憾;文贵的始终如一的陪伴,最后虽然没有多描述,感觉也会最终错过…也许,不完美就是人生吧,哪有那么多的happy ending《茶金》找一个人,喝一壶茶#茶金[话题]#
在我隔離的上半部,Netflix 台灣神劇茶金陪伴著我。
《我們與惡》的導演林君陽操刀,總體拍得還是相當不錯,劇情傾向細水長流式,中間茶廠大小姐臨危受命打勝仗的幾集,看著還是動容。
尤其是單人匹馬去同美軍sell tea,那種初生之犢的勇氣,那種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倔強,令人佩服。
茶金茶土茶狗屎,一方霸主日光茶廠的崛起源於戰後南洋不振帶來的空白,沒落是因為短暫的紅利消失了。
沒有甚麼是可以持續到永遠,即使努力轉型亦沒有保證,唯一就是在過程中做到盡力做,做到問心無愧,這總比成日待在家中抽鴉片守住祖業要強。
當中對台灣在二戰後的幾年也有更深了解,比如新台幣的引入、用茶來換外匯讓國民黨可以有後援反攻大陸、美援對台灣的重要性等等。
演員的人物原型設計和追型都很厲害,主角們做乜似乜,再睇番演員訪談看著他們的近照,更覺厲害。
尤其喜歡范文貴,由一開始的孱弱書生一步步爬上出口公司董事長,這過程的變化演得相當恰如其分。
演員們要穿插客家話、普通話、英文和日文在當中,有趣的是大家轉換得很自然,一點違和感都沒有。
在這面前,香港的三文兩語算甚麼。
鏡頭也拍得很美,定鏡都是精心設計過的,構圖、光線和角度都很有感覺,偶爾被CG過度渲染,但是總體還是美。
感覺有Netflix投資,有錢就是不一樣 XD這些隔離沒有帶台灣茶來,桌上就是三大紅茶品牌中的Twinings(另外兩個是Lipton 和 Fortsum & Mason)。
最後,台灣茶還是尚未在世界茶市場上建立大品牌。
不過,下一次去台灣肯定就要買點東方美人茶做手信。
https://talk2selena.com/movies/goldleaf-3/❝找一個人,喝一輩子的茶。
看起來簡單,其實很難。
遇到了,就不要輕易放過。
❞《茶金》第十一集裡,薏心曾這樣對山妹幽幽淡淡地說。
看似回應山妹聊起與張醫師的感情,更多的卻是說給自己聽,帶著惆悵與遺憾地。
人的一生中,會有無數遇見。
在這些遇見當中,多數是錯身而過、不留下太多軌跡;但總有珍稀的那麼幾次,在最不會被遺忘的場景,一次交會、只憑一眼,就知道,這是不一樣的人。
感情是多麼不可理喻的事。
妳知道妳想要他。
是一起在小徑散步的閒聊、或是共飲一杯茶的親密;不管是撒嬌或倔強,他都懂得用一個溫溫的微笑撫平妳的彆扭。
前路迢迢,如果能有這樣一個人攜手同行,未來再難也不會孤單的吧。
如果可以,該有多好。
只是,人世間充滿了不由自主的無奈。
想要而不可得。
我們漸漸學會止步,在冷靜自持間留住自己的自尊,眼淚藏在別人看不見的心底,臉上總是掛著笑容,說祝福的話、做大方的人。
然後用餘下的一生,長長久久地懷念這段,有緣無份。
________用筆在稿紙上順墨水的KK,無意識寫出來的那個字,是「心」。
很多事情,沒有說出口,其實已經悄悄紮根在心底。
從在育幼院的初見開始、到因緣際會各種工作上的交集互動,薏心固執卻堅毅的形象已成為KK艱困日常中,最美好的一道風景。
那些沒有說出口的情愫,眼神流轉中傳達的好感,都化在薏心遞來的那碗綠豆湯裏了。
KK怎麼會不懂得呢。
但身而為人,從不是自由的存在。
作為美軍戰俘被派回台灣執行工作的KK,永遠放不下的是被日本政府派到南洋打仗時,失散至今生死未卜的女兒。
一場戰爭、家破人亡,曾經好好的家只餘下一張黑白照片,成為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
某種層面來說,KK的心早已隨著家人死去。
為改善台灣農民而奮戰、為找尋女兒而堅持,是破碎的他活下去的唯一信仰。
但他並不是沒有感受的人。
那些與薏心相處的日子,投緣得奇妙的默契、相視而笑的瞬間,遇見與自己一樣在困局中拚命,也不曾想過要放棄的另一個靈魂。
以為早已死透的心,如何能不被撼動?
而照顧小女孩月婷,卻能讓他產生贖罪般的安慰感。
想像自己的親生女兒或許也被好心人收留、好好對待;想起自己在前線打仗時錯失的家庭時光,每一次與月婷孩子氣的對話、一起分享的糕餅,都像在彌補往日傷痛,彷彿一切重新來過。
KK不是不愛,而是不敢再愛。
沒有勇氣開啟另一段感情路,迴避薏心充滿期盼的眼神,埋藏心底真實的悸動。
牽起夏老闆的手,一家三口拍了全家福。
小女孩仰頭對爸爸瞇著眼睛笑的這一刻,KK彷彿獲得一個還魂的家。
________另一個愛而不能得的人,是文貴。
作為第五子,他是不被家族注意的沈默者。
沈默不是因為沒有想法,而是不曾獲得機會訴說。
他認份地做好所有他能做的事情:認真唸書、上大學,依照父親的安排入贅,試著用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的乖巧,獲得長輩的認可。
一直默默無聲的他,注視著大膽衝撞的薏心;心底的仰慕之情,或許也源自於羨慕吧?
總是遠遠地遙望著,就連說話也小心翼翼。
薏心,像是他心底的月亮,皎潔而懸得那樣高,他是自卑的;祈願自己能配得上她。
而世事轉換得太快,快得讓他的聽話變成笑話。
當父親逼著他退婚、將他攆出家門,灰頭土臉跌坐在自家門口的他,憤怒而窘迫。
在最沒有準備好的時刻,他必須選擇退回寶山富記范家么子的身份,或是就此叛逆,做不聽話的孩子,走自己的人生。
選擇了後者的他,闖出一番風景。
吃了好多苦、習得商場狡詐爭鬥的技巧後,與薏心的初次見面,就是高姿態兜售溢價茶葉、還能讓張家不得不買單的勝利場景。
當初狼狽離開張家的他,此刻得意洋洋、意氣風發。
但這是愛嗎?
或許有人不能理解。
如果真是愛薏心,怎麼這時不是善意幫忙、卻是狠狠賺張家一筆差價呢?
但,這真的是愛。
是從最卑微的心情出發,努力讓自己成為足以與薏心比肩的強者後,再華麗登場的示威。
自此,文貴不再是矮人一截的書呆子、而是厲害的生意人;他看似強勢威逼的行為,其實都是最幼稚的示愛:厲害的我,已經是配得上妳的那個人喲。
一生的奮起向上,只為追上心底那輪月亮。
________愛很偉大,那些刻骨銘心的流淚或歡笑,都是心底永遠抹不去的記號。
愛很脆弱,即使知道自己深深愛著,卻也往往難敵現實環境中的無情與考量。
能跟對的人喝一輩子的茶,有多難啊。
那些曾在我們心中留下痕跡的人,又有多少能陪我們走到最後呢?
遇見了、感動了、愛上了。
我但願自己有這份福氣,能與你長長久久地走;但若不能,我情願記得你最美好的模樣,記得我們曾經有說不完的話與停不下來的擁抱。
就算不能擁有,也要做你生命中最美的一段。
就像看見KK在稿紙上寫下她名字的薏心,牽起月婷的手,將她戀慕KK的情意,化作一生守護小女孩的氣力。
真正的愛,是理解、是祝福。
是即使有緣無份,也願微笑無悔,為他付出的真心真意。
看完《茶金》了。
演员阵容有连俞涵、温升豪、郭子乾、李杏、薛仕凌。
我觉得李杏的表演十分的惊喜,因为她一个出生在台湾的人,把国语说的没有台湾腔,上海话也学的很有风韵,看得我十分恍惚,我以为是哪个上海籍的演员去演了这部剧。
说实话,因为历史背景是1940年到1954年,当时台湾人已经经历了日据时代,精神上呈现出给我的感觉是比较分裂的。
一方面,他们仍然有着中华民族的各种美德,依然是有着一股子韧劲的。
另一方面,因为被日本教化了这么多年,他们又对于日本人,日本人的赞许(天皇茶受赏)特别的在意,全然没有那种受压迫民族对压迫者的反抗恨意,倒是十分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倒是一个比较真实的展现台湾被日本殖民之后的精神风貌,嗯。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茶叶大王,靠茶叶给当时的台湾的凯申物流政府获取美国人的赞许(资金援助)做实现反攻大陆的资本。
不过呢,又因为之前是跟着日本混的,导致实际上还看不上美国……于是,我的情感就很割裂,原因嘛懂得都懂。
这样的感觉一直推进到了1950年美国对韩战争爆发(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抗美援朝),女主带着台湾制茶师傅获得了美军的制茶大单,当时我们的抗美援朝的战士在吃着冻土豆,而美国大兵喝着台湾制的茶……剧情对于展现这些历史时间轴和具体如何制茶的东西展现的还是比较真实的,然而越真实就越让人看得有一种很愤怒的感觉。
在剧情的最终,因为国民政府的政策制度的改变,女主一家破产了,男主和夏老板分别被政府和凯申物流的少爷抓走了。
这个时候,我觉得,即便前面那些政治相关的东西看着很是不爽,但仍要感谢没有过度模糊政治那条线,这样增强了历史洪流中的人如草芥浮萍感,可以说是非常的,诚实了。
2024年3月8日看完的台剧,是因为连俞涵注意到的这部电视剧,开始看了之后完全被吸引住了,演员的表演、台词、服装、音乐、工作和生活的场景都非常有魅力,与其说是大女主剧,不如说是群像剧,看到最后才理解了片头,其实片头就交代了这部剧;我一个立场坚定的人真的不认为这部是Td剧,是大时代在每个普通人身上的烙印,那确实存在的几十年的历史没办法否认,更多的是大时代下人的不甘、遗憾、和伤痛,这种创伤经历了几个世代,有种伤痕文学的味道;这出戏刚开始看的时候是有些吃力的,因为大部分是客语,看到采访的时候也才知道,演员也是现学的海陆腔客语,导演的镜头语言非常强,并不需要多余的旁白大家就能理解剧情,这出戏真真就像一杯茶一样,含蓄隽永回味无穷;片尾放的是洋楼里的场景,刚开始没理解,以为就像外语片一样播播精美的道具,看完也才理解了,因为到最后跟这出戏的原型一样,他们破产卖掉了洋楼还债,而且就是在旧址拍摄的,没有天降神兵,没有霸道总裁搭救,各种危机、局势、政策、剥削、掠夺终是把他们打趴下了,庞然大物倒下是长期的,也是一瞬间的事情,有良心的企业家把债还完了,离开大洋楼搬到了小居室,落差真的大,作为观众感到非常遗憾,幸而人物原型的第三代买回了洋楼,这种家族精神的继续传承,他们怎么可能不出色,就暂时写到这里了,这部剧值得继续慢慢品味。
拜托。。。这剧第一二集对国民政府的描写够客气的了,连228都没去碰。光头行政院副院长贾景德的神态以及陈诚的口音,还原得惟妙惟肖,就这个难道不算尊重大陆史观?溫昇豪饰演的男主里面的设定是当过台籍日本兵,但他又没有媚日。1940年代末日本文化在台湾社会的影子,白先勇、朱西甯、张大春都写过,这些都是中华意识极强的文化人了。如果连白描当时的社会文化,都能算历史观错误,那不知道,有多少2012年之前的主旋律剧有问题。
真好❤
看完六集 感觉还行诶 故事好有时代感 演员演技也都挺好
真不好看,就看了两集
台独滚
多的那一星是给郭子乾周周在乡民大会宣传的辛苦费,演员都很不错,剧里的方言很有亮点。自从蔡蝇蚊上台后,公视也越来越绿,还有脸说自己不受郑福钳制,客观公正,呸,恶心,连新闻评论里的台湾人都开始不信了。居然还有说对烤馒头够客气,不提二二八,你觉得这帮侧翼也有脸提,日本撤台前疯狂印殖民地版的钱买台湾物资运回日本,造成台湾通货膨胀,除了以物换物的乡下,城市居民苦不堪言,当时烤馒头有什么办法,只能一元换四万,二二八悲剧的发生有一半原因都是这些日本殖民者疯狂抢物资造成的。如果说斯卡罗是明显的绿(我不知道是什么台湾东西能给李仙得洗白,别人屠杀你,你还感恩戴德,连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都骂这剧屁股歪的离奇),那这个就是暗藏的绿,配合这次四个公投,让台湾人更爱绿色。优秀的剧(一把青)自然会好评,但这个不配。
野心很大 诚意之作(最近看的每部台剧都有温升豪hhh)
二极管生物把这部剧一星打成这样??过分了吧
在一把青演技那么好的新人,终于有了新片啦!期待!!!
这剧都没在大陆上,为什么很多地方都像删减版?有些地方一笔带过的太狠了,显得女主的成长是靠着主角光环来的,就有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对女主来说似乎都是一秒钟可以解决的事情。有一种相比于讲故事这部剧更想打造一个觉醒的女强人的形象的感觉,模糊了故事的重点(没看过原著,或许这才是茶金这个故事本来想讲的?另外,骂一部剧不能反映一个人爱国,支持一部剧也不能反映一个人思想独立,就这样
年代剧+创业+商战+大女主,还了解了茶行业,完全踩中我的审美点。《茶金》丝滑接上了《一把青》的故事,后者讲眷村人的苦,前者讲本省人的苦,总之那个时候大家都好苦。4年前也是初夏看的《一把青》,年代剧还是一如既往情感细腻,很会煽情,但这次忍住了没哭鼻子。
看不下去了,评分竟然高得离谱……
看两集兴致缺缺,看了四集,快更新!服化道场景做的真好、空镜真好看
伤口让人脆弱,也让人坚强,正是这个伤口,让你变得不同。全篇都紧扣这个主题,主线是女主,也是每个人,更是ww,无论是时代、行业、个人,都在展示坚强的生命力,立意高远,摄影也很美。
方言剧,有点儿历史感
冲突不够,感情不够。什么都讲不到位。连俞涵真的超级好看。
不太懂历史因此有些无法沉浸
看完一把青奔着连俞涵来看的这部剧。非常失望,茶厂的剧情老套。整体节奏较慢。但最后的感情线结局算是不落俗套。唯一有特色的是客家话为主
呱
膨风茶是被小绿叶蝉叮咬过的茶,才有独特的蜜香味。人与茶一样,伤口让你变得与别人不同。另,原来膨风茶就是东方美人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