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你在做某个工作或者踢某场比赛,有人过来拍拍你肩说,你还行。
是个很不错的评价了。
做什么都要做出个该有的样子来,工业化的电影产品也是。
产品就要有个好产品的样子。
所以香港电影人真的很专业,香港电影好或差总有一种筋骨犹存的感觉,只是活糙活细或者架子搭得好或不好。
而大陆则是会做出什么都没有的一摊没形的玩意来,在分寸感上尤其能看得出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档次实是在能够“掌控”分寸这条线以下,甚至我相信很多人是在能够“理解和认识”分寸这条线以下的。
看看画面就觉得制作很好,看光线就觉得是有审美的尺度的,不会像国产片打得那么过分的糖水或者一大片黑暗中有特别戏剧的光,又或者直接就像商业广告。
再看紧张场面的处理,好多地方已经形成一种新的港式的风格了,杜琪峰的影响?
最后煽情戏,如果60往上就有点“煽”了的话,它都能控制在4、50,偶尔有60+,有控制,而让一个片保持很紧挺。
而国产片在这个环节上绝对是没有任何底线·······港片在各个方面上全方位地高出国产片一个档次,可以看出它背后的制作人,背后的工业传统什么的确实无法相比。
总之就算不是艺术品,它至少是个很好的工艺品,值得让人尊敬下。
假如花钱买票看了这样的一个电影我会觉得还行,挺好的。
《窃听风云2》与《窃听风云》是完全无关的故事,但其共同点是,虽然都是以“窃听”为题,但窃听都还是只作为一个噱头出现的,即使故事的起因和收尾都落在了窃听器上,由地主会的前世今生构成的情节高潮中,窃听所起到的作用还是很有限的。
但《窃听2》还是比前作提升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影片将三个主要人物高度功能化,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有效互动,而这种互动又成为牵动整个阴谋浮出水面的推动力,这样,这盘精心布局的棋就活了。
也许经过《关云长》失败的剑走偏锋之后,《窃听2》对于麦庄来说是一部很重要的确立个人商业品格的作品,如果能坚持下去,中国也终于有了玩智商的商业电影了。
全片撑满了120分钟,偏长,主要是因为前半段确立人物属性和交代人物关系段落的拖沓,尤其是黄奕的戏份,不厚道地说一句,可有可无,当然这是从保持剧情简练和完整性的角度来说的,与演技无关。
只有地主会的大佬们由幕后走到了前台,故事才真正精彩起来,刘青云的卖萌,吴彦祖的扮狠和古天乐的穿插跑动才落到了实处。
其实包括好莱坞阴谋电影在内的大部分电影破局之后再复盘时都会觉得并不复杂,但过程中的扑朔迷离更多是来自于创作者指东打西、欲擒故纵之类的叙事技巧,于是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才能感受到过山车一样的快感。
从这一点上,《窃听2》做得很成功,而且生死决战的段落笑料频出,而这又绝非那种胳肢人的生硬笑料,都是人物的自然反应制造的笑果。
这也应该是编剧出身的麦庄导演应有的功力,尽管在某些剧情衔接上有瑕疵,但整体的流畅推进还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我觉得这是他们自《无间道》后最好的编剧作品。
《窃听2》虽然有很多警匪片的元素,特别是飞车场面拍得很有想象力,但整体上来说还是一部糅合了探案与商战元素的剧情片,比《窃听风云》增加了大量的关于股市翻云覆雨的戏份,而且由于这部分内容的年代变迁背景,为影片内容增加一份厚重感。
对于港片迷们来说,目光和思绪应该不仅仅会停留在三大主演身上,曾江、胡枫、郭峰、骆应钧、江毅等这一干见证了香港电影电视剧兴衰的黄金配角们集体出演的地主会大佬也许更能印证这其中的岁月情怀。
《窃听2》主题内容的关键词是“操盘”,片中的人物都是处在力图操盘别人或摆脱别人操盘的状态下,而同叔最后所说的“我的命,我自己操盘”不仅是属于人物的,也是属于《窃听2》乃至整个香港电影的。
现在香港主流商业电影的主要市场在内地,所以内地资金成为香港电影的主要操盘手,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电影人不得不在对内地市场的妥协中越来越多地放弃自己原有的创作特色,《窃听2》从故事人物到台前幕后的阵容也都是属于香港的,这也应该是近两年在创作层面香港血统最纯正的商业大片,《窃听2》在票房上的野心和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打擂台》所获得的最高肯定,都表现了香港电影人“我的命,我自己操盘”的倔强与不甘。
《窃听2》既没有固守香港电影的失地,也没有刻意谄媚内地市场,而是以一个更高端的创意模式来满足观众诉求和个人情怀抒发。
【凤凰网】
(原文作者:吃瓜子的犀牛)实际上,在观影之前心中已有明悟,单就电影本身的发挥空间,《窃听风云2》给予古天乐的不会太多,此前三大主演所各自象征的城市图腾已可见一斑,深圳与香港息息相关,当代表香港继承者的精神冠冕被赋予吴彦祖挺拔的身形之上,本港导演尔冬升宠溺的眼神已经满溢而出。
至于眼神的背后,自然是竖起手指的微微摇晃。
古仔,这一次你的道路上,电影的上帝依旧吝啬鲜花。
但古天乐依旧给予了堪称优秀的表演,并不需要用诸如“热爱电影”这般高雅的理由粉饰,这完全是传承自香港老一辈对待工作的坚持与尊重,这种偏执地近乎信仰的情结永远在他的身上喷薄翻涌。
于是我总想起俄罗斯人爱说的一句箴言:拥抱永无终止,一日胜过百年。
当这种近乎偏执狂的坚持在十几年的岁月沉淀,或许我们真的无谓再给他添上巨星的噱头,他只是一个港仔,香港电影圈最后一个精神与身体都属于本土的港仔。
言归正传,谈谈电影。
既然是续集,《窃听2》自然完全继承了《窃听风云1》的基本脉络与冲突的核心,当然与第一部略有不同的就是,《窃听1》里始终抬高“法”的贯彻与执行,而《窃听2》里“情"与“义”则成了所有情节的起点与终结。
无论是吴彦祖饰演的司马念祖,还是刘青云饰演的罗敏生,他们的行为始终都是出于“情”与“义”,而不是出于法。
法对于他们只是完成利益的工具。
甚至《窃听2》里真正“法”的代表何智强,作为一个执法者,他对情的重视也要远甚于“法”。
何智强在剧里最痛苦的一次执法行为是亲自逮捕犯罪的妻子,但理由绝对不是因为他大公无私。
而是因为他作为执法者太清楚执法机构的力量。
他的妻子希望他们一起走,但何志强清楚:他们走不了。
过于理性,是何智强的优点,也是缺点,过于理性就显的冷静,冷静与冷酷虽有区别但表面相似,而理性者的感情表达永远是暗涌的,就如同是深埋泥土的醇酒,埋得深藏得也深,你看不得见不着,你要寻找,只能是用灵魂去倾听。
如果你倾听不了,你就会觉得这个人冷酷无情。
而与感情内敛的何智强相对应的,是叶璇扮演的妻子。
现实就是如此,你永远不能要求女人去跟男人一样冷静理性,因为很多时候女人是连道理都不屑讲的,所以她们总骄傲地自称是感性动物。
出狱的叶璇与古天乐的对手戏带来了电影的一个高潮,她呈现在观众眼里第一个也是最具感情与力度的动作,是把结婚的戒指缓缓递还给自己的丈夫。
这也是《窃听风云2》里唯一值得称许的爱情片段,当戒指在指缝间传递时,镜头定格,妻子的脸上是慨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苦笑,丈夫的脸上则平静如湖水,仿佛意料之中,又看似并不在意。
唯一欲盖弥彰的是略显茫然的隐痛眼神。
而这时候的平静与后期何志强激烈狂乱的表现,在证明了何智强对妻子情感深沉浓烈的同时,也证明了这般感情内敛的人物在捉襟见肘空隙里,被古天乐演绎的竟是如此震撼直指人心,实在不得不让人击节赞叹!
似何智强般的男人,心中柔情百转,如此情深却不愿启齿。
似古天乐这般的演员,心中自有沟壑,却也同样不愿再人前高论清谈。
或许,能呈现这样精湛内敛的演出,与其说是演技,倒似乎更像是本色演出啊。
孙子兵法有云:“胜,不妄喜;败,不遑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同样,在一个港片整体落寞的现在,无论是《窃听风云2》电影本身的精彩,还是古天乐不输前辈的精湛表演,似乎也仍然是努力在给观众多一些不放弃香港电影与香港演员的理由吧。
因为这不再是港片的黄金年代,王朝摇摇欲坠,观众称赞的永远是十数年前的剧目与演员。
于是他独自前行,砍遍荆棘的跋涉,在荒芜的路上自己洒下鲜花。
他深情邀约,请观众微笑应允。
他说:The best is yet to come,最好的就是现在的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他是古天乐。
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启用“双雄”乃至“铁三角”,香港影坛一面喊着青黄不接,一面在剧里让几个男人扎堆,吴彦祖、古天乐和刘青云,两个小生一个影帝,先不说片子如何,这三个人个个都可以撑得起票房半边天,所以剧中的女主角叶璇和黄奕,就显得不那么重要,本来男人戏里面的女角色只要演好花瓶就好,更何况还是两个不太美丽的花瓶。
虽然花瓶不够美,但两个女人都是律师,办起事来的果断和雷厉风行也不比男人们差,一个敢铤而走险徇私,一个挡在警察面前维护老公外加操盘也有几下子。
在剧中还有几个香港影坛的金牌戏骨配角,曾江和胡枫不必说,骆应钧 和江毅这些老前辈演的也很精彩,至于刘浩龙大概一辈子要演助手或者下属了吧,力捧中生代的香港影坛,再也折腾不出一个吴彦祖。
追车和警匪,这些题材角度,香港影坛拍的驾轻就熟,麦兆辉也好,庄文强也好,他们的镜头调度和节奏控制向来都是品质保证,但涉及到人性的描写,记得最深的当然是“我的命运,我自己操盘。
”作品的品质,有导演和制片操盘,电影的票房,有发行和观众操盘,而这些香港中生代的男演员们,他们的命运大概也就如此了,吴彦祖挣扎了那么多年,仍在演双雄,古天乐转型好几次,还是个小生,就算增肥扮老,也仍是那个吴彦祖和古天乐,金像奖仿佛直接跳过了他们,转给了谢霆锋、
看完片的一大感觉是吴彦祖饰演的司马念祖要红,因为这是一个全方位符合花痴充分必要条件的角色。
司马念祖是一个信奉“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男人,他冷静缜密临危不乱,为扳倒地主会步步为营精心谋划。
他拖着行李箱走在大街上的那一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种管它天下如何大乱,我自岿然不动的沉稳与狠辣,将整个被他搅乱的世界都淡定抛到了脑后。
然而狠辣也就罢了,可他还温情脉脉,暖色灯光下喂母亲吃饭的那一幕真是瞬间击中人心。
而既狠辣又温情也就罢了,他居然还忍辱负重身负血海深仇!
以上各种元素的混搭也就罢了,他偏偏最后还死了!
他的死偏偏还是他复仇计划的最后一步!
你说玩悲情谁不会?
可悲情玩到这种段数可就不单单是耍帅了,于是。。。
我可以说人格魅力这个词么?
吴彦祖的颜我就不说了,一向是公认的正,再加上为角色增肥20斤,一扫往日温文儒雅的清爽帅哥形象,带上了一股子狠辣劲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走起路来的姿势都不同了”,于是魅力指数又蹭蹭蹭上涨。
这样有魅力的一朵男纸怎么会不吸引到一个与他惺惺相惜的好(基)友?!
古仔就从天而降应运而生了。
吴彦祖的复仇计划要遇不到古仔这样正直不阿的警察,估计实施起来也是多少有困难的,再说,他见古仔的第二面就明显表现出“很待见”古仔的样子,两人高速公路上的对话简直是那啥四射。
虽然古仔也增肥,还将头发染白,俨然一副中年大叔的样子,但演技战胜一切,颜就无视吧。
古仔在戏中内心戏很多,但他表现得相当到位,没有一句台词也能通过面部表情将气氛和心理传达得很好,传说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刘青云就不说啦,一向很靠谱,还卖萌各种可爱。
然后地主会的各位老戏骨们也依旧给力,年轻时开拓者的风发到年老后既得利益的维护者,生动还原了那个金融名利场上没有刀光剑影的腥风血雨。
顺便,最后那场把5毛炒到7块的高潮戏我居然看得毫无鸭梨,身为金融白痴内牛满面。
哎呀还有什么故事结构圆满啦,动作戏追逐戏也有啦,商业元素丰富啦,三个男人之间的磁场奇妙啦,港味浓郁啦之类大家都会说的话我就不说啦!
为了支持华语电影和吴彦祖,进了电影院看了这部片子。
可是……,真还不不如看变形金刚。
影片内容过于牵强,没有逻辑!
反恐队的出现完全没有理由,只是因为在发现了个小小的窃听器,就惊动了反恐队,反恐队也太小牌了,什么样的案子都接。
况且在车祸现场发现个小小的窃听器也太难了吧!
对于车祸这种案子,一般都是巡警处理,他们的能力也太强大了!
吴彦祖为了窃听刘青云的电话,而开车跟踪刘青云,可是,可是,窃听器的接受范围在8百米到1千米内,那么就没必要跟那么近了吧,才隔了两量车,跟了那么长时间,傻子都能发现!
最后,吴彦祖在同叔岛上的别墅被杀死,那么正常毁尸灭迹就两种方法:在岛上挖个坑给埋了,要不就开船到海上给扔。
但是影片中没有用这两种方法,埋尸体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几十个警察和无数的警车,可见,同叔的手下是先用船把尸体运到了香港本岛,然后再开车找地埋的。
怪不得坏人会被抓,都笨到家了。
吴彦祖的确亮了。
不是20瓦到100瓦的的眼前一亮,而是真正光芒万丈地hold住了。
狠辣又温情,亡命又孤胆。
对仇人秋风扫落叶,务必片甲不留。
对旁人处处留一线,简直贴心到发指。
增肥后20磅后的吴彦祖,结实的不仅仅只是挺括的胸肌,还有有力的气场。
他37岁了,生命中已然不仅只有那个叫帅的东西。
(修订) 《窃听风云2》里总觉得有几个地方特别不对劲:1 监听就监听,司马念祖为何要去人家窗外打电话,就为了耍牛逼说一句,“小心别着凉”?
2 古天乐报警就报警,为什么要背对司马念祖,把菊花要害暴露在嫌疑犯前面?
3 地主会的人怎么都不好色,无论包间,游艇,都未见一名女性?
只有个圣云哥声音如太监;按说金钱满足以后,基本就是贪色了;4 司马念祖到底是之前就打算殉道还是中途听到同哥杀父之仇临时起意的?
5 刘青云在此剧中仿佛没有起太大作用,只是一个棋子而已;6 古天乐一开始说的中东啊车臣,最后也不了了之,他似乎不是冲着反恐来的;7 古天乐的打扮很奇怪有没有,雌性激素多了有没有,只能画点画上去;8 古天乐和刘青云在房间里对话很暧昧有没有?
9 吴彦祖杀到刘青云家那番话很奇怪有没有?
最奇怪的是影片用了好几段刻画司马祥和他老婆的爱情回忆——其实对于所有人经历的爱情来说,这几段看电影说情话的回忆真是too simple sometimes navie,谁没有看过几次电影,谁没有说过几句情话,我们都知道,电影不会平白无故给这些普通情节那么多镜头,一定是具有戏剧性和杀伤力的。
某日突然想到如果司马祥是gay呢,如果他是gay,这几段直男说起来容易的话,对于他来说则就具有重大的戏剧性意义。
顺藤摸瓜地想到,当年地主会的照片,个个清秀英俊,充满了同志的气息,很可能当年司马祥和同哥是一对,地主会其实是个金融界男同俱乐部,经常举行淫乱派对什么的,年龄的增长,祥哥看上了更年轻体壮的刘青云,并把他带入会所,第一次就给了嫖资40多万,刘青云本直男,无奈为了拯救工厂,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高唱着菊花台。
地主会这个邪恶的男同俱乐部,不玩女人,只打牌,赌菊花(这解释了bug 3),智力上的共鸣带来了金钱,更带来了灵肉合一的爱情。
然而,同哥之所以杀掉司马祥,就是因为司马祥给他老婆说的那些话,他忍受不了爱情的背叛,(很有可能他也窃听了司马祥)。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段话之所以反复播放,包括电影结束还定格在这里,就是因为,整个戏的矛盾就在这段话上了,一个厌倦了gay生涯企图退出江湖的司马祥,一个掌控欲太强的同哥,这还是一部《武侠》,幕后的对决者是司马祥的老婆和同哥,所以影片的结局也定格在司马祥的老婆重温旧梦上。
————————————其他的一些人物关系古天乐古天乐很可能是个双性恋,我推测他和刘青云通过地主会相识,相知,相恋,但最终没有走在一起,地主会为了掩人耳目,给他们俩一个人一个女律师(标配?
),然后又安排他亲手送妻子入狱,可以说古天乐对地主会的魔爪恨之入骨。
至于他老婆出狱后说的,“我都忘不了那个场景”,其实很可能并不是说逮捕他的场景,而是她撞见古天乐和某某奸情的那个场景,在这里,那个某某很可能就是这个所谓的“弟弟”,大家没有觉得这弟弟特别怪吗?
和姐姐几乎一句对白都没有,姐姐出了事,弟弟也一点不捉鸡,真实情况是这个弟弟是古天乐的基友,gay会叫自己同伴的妻子什么呢?
——只能叫声姐了。
古天乐第一次和黄奕见面那火药味也十足,黄奕就像是防小三一样防着古天乐,并且晚上回去就用肉体赶紧贿赂刘青云——所以戏里也特别加了一段看起来画蛇添足的床戏,这里面其实也颇有深意。
古天乐再次见刘青云也是充满暧昧的对话,看似一碗盒饭的钱,却也你侬我侬,眉目传情,更重要的是,古天乐借口反恐也把刘青云监视了起来,要不是因为法律,差点还冲到别人家里去。
再看影片里另一个颇有深意的安排,古天乐一对和刘青云一对都提到了,“逃,还是不逃”这个两难问题,为什么会如此巧合,想象一下,逃,江湖虽大,地主会的魔爪无孔不入,古天乐和刘青云有苦说不出,这个江湖里的邪教毒瘤一日不除,将永无幸福和谐之日。
但最后司马念祖通过绑架他老婆逼出了他内心真实想法,原来哥是直男,原来真的爱着老婆——司马念祖把古天乐掰直了。
——————————————————再说司马念祖很可能是gay,他为什么重点选择刘青云监视——其实刘青云在地主会还比不上什么圣云哥之流有地位,只不过是个小卒卒——选择他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年他的负心和背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却犯了自古以来很多痴情汉都犯的错误——他也爱上了刘青云(只怪刘青云魅力太大,在一朝一夕的监听中,这个硬又黑的男纸),这就解释了他为什么打电话特别提醒他窗户有没有关上,怕他着凉了,(解释了bug1)司马念祖不仅背负血海深仇,但更是有为民除害的侠义风范,如果说仅仅是内幕交易,自己父亲曾经也参与过,没必要把自己摘那么清,于是安排了绑架古天乐老婆,让他领悟真谛,回归家庭;另一则,他通过窃听,很有可能看到了刘青云和他老婆床戏那一段(再次证明床戏不是画蛇添足),虽然电影那时候没给出司马念祖镜头,但我们仍然可以体会他的伤心难过,于是他才报着必死之心,与地主会同归于尽。
————————————刘青云:刘青云才是本片的中心人物,关键先生,而非一个小棋子,男同似乎最喜欢的就是如春哥09年唱的那首《硬又黑》 又名《in your heart》,是,刘青云就是这种《硬又黑》的男纸,让地主会掀起了这阵腥风血雨。
刘青云很可能是直男,迫于压力一次次被地主会挟持。
和古天乐一样,想逃也不能逃。
——————————————同哥:如果说司马祥有后代给他报仇,为什么同哥没有后代给他报仇?
地主会就是以破坏直男幸福为主,裹挟了司马祥,古天乐,刘青云等多人家庭幸福,这也是影片为什么屡屡出现司马祥恩爱对话,古天乐煽情对话,刘青云床戏等看上去很二的镜头的原因,通过大家的幸福反衬出地主会万恶的本性,从而更加衬托出了司马念祖一人杀翻邪教教主的伟大与不易。
写此文仅仅是想告诉你,我多么喜欢扯淡。
照例提醒一句:剧透,慎入!另外文中的一些BUG,比如林迪安大人在无间道里的名字,比如吴彦祖的吐血……感谢朋友们帮我留意到了,不过蛋已经扯完了,就不改了。
俗话说得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牛B的《窃听风云2》一上档,N多人惊呼:真正的港片回来了balabala……看到这样的评论,我忍不住齿冷:你们啊!
naïve!sometime too simple!
球,不是这么踢~滴!
电影,不是这么看~滴!
且让我来告诉你们《窃听风云2》里藏着的惊天大秘!
锦哥,真正的老大谁是《窃听风云2》里最大的反派BOSS?
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说出来:同哥!
如果你的答案也是同哥,那我遗憾地告诉你,这部电影你白看了。
事实上,当曾江扮演的同哥说出“锦哥”二字来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看到这里有人要说了:泄特!
锦哥不过是同哥的头号手下,什么时候成了老大了?
关于这一点请参考《古惑仔之只手遮天》,山鸡重回洪兴,老大让他从小弟做起,跟着蕉皮混,蕉皮积威之下喊了声“鸡哥”,山鸡羞射地说:“这怎么好意思呢,你叫我小鸡好了!
”——幸好那时还没流行卖萌,否则陈小春会自称“小鸡鸡”。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辈份是非常重要的!
身为地主会的老大,挑挑眉头就能引发金融海啸的同哥,会叫一个手下“锦哥”?
在过往的香港电影里,你见过哪一个老大这么干过?
导演在用这种方式暗示我们:这个锦哥不一般!
当然,如果同哥管他叫“涛哥”的话你也许能品出点滋味来,但是,如此明显的暗示过不了审滴哟!
所以,锦哥才是真正的幕后BOSS,这一点,知道的人没有几个。
同哥是知道的,所以他一直叫他“锦哥”,而地主会的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这一点在地主会的大佬们带罗敏生去同哥的豪宅时说的那句话里就可以看出来:“这是阿锦,他的兄弟会送你老婆回家!
”——一个被老大称为X哥的人,你们这些小弟居然看不出来,还管人家叫阿X,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事实上,锦哥潜伏已经很久了,你没有发现他很眼熟吗?
在《无间道》里,正是他把马上要关上的电梯门打开,黄Sir才没有逃出生天。
那时他叫“丧标”,注意,这才是小弟应该有的称呼,然而,即使是他用了这么大众化的小弟名字,陈永仁还是不敢把他的名字写出来,最后只写了个“镖”字,想想看,名字能成为敏感词的,除了伏地魔和吡——,还能有谁?
值得注意的是,锦哥仅仅是个代称。
跟在同哥身边的锦哥,不一定是锦哥,他也许只是锦哥的代言人。
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刘青云主演的《暗花》,刘青云仅仅是个执行人。
幕后的人,正是“十几年没有回过澳门的老头子”——洪先生,即红先生。
谁是同谋?
整部电影,就是一个局,当大反转的结局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司马念祖设的局,事实上,这是涛哥,不,对不起,锦哥设的局。
我知道你们不信。
表面上看来,阿祖把窃听器植入体内这一点非常牛B,但事实上这是老梗了!
记得《窃听风云2》的导演以前拍过什么吗?
《无间道》啊!
当年黄Sir就问陈永仁:“植入体内的你要不要?
”你以为这真是笑话啊?
《电锯惊魂4》里,竖锯大人都把录音机植入体内了,一个小小的窃听器,何足道哉?
而且,最要命的是,这恰恰是整部电影最大的BUG,按照导演给我们的信息,锦哥是个无所不能的手下,一个牛B的反窃听高手。
几个人被阿祖胁迫录音以指证同哥,是他发现的;阿祖的行踪,也是他发现的……一个这么牛B的反窃听高手,会在不确定阿祖身上有没有窃听装置的前提下就带他去见同哥?
拿机器稍微一扫瞄就发现阿祖植入体内的窃听器了有木有!
而且,阿祖被锦哥活捉也是一大疑点:阿祖跟何智强说:“千万别让我亲眼看到你逮捕我!
”他早就料到自己一定会被同哥活捉,而且一定会死,会以尸体的方式出来在何智强面前。
然而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同哥什么时候抓住自己,如果在自己没有布好局前就被抓了怎么办?
如果他派出来的是草包永远抓不住自己怎么办?
为什么就偏偏不早不晚,就在他想被抓住的时候,锦哥就出来在自己面前了呢?
此外,阿祖的经费又是从哪里来的?
他的军用窃听器及装置又是从哪里来的?
尽管阿祖有从军经历,但这些东西,是随随便便的人可以拿得到的吗?
福尔摩斯告诉我们,当所有合理的答案都被排除之后,那个看上去最不合理的答案,就是最终的答案。
所以,一切证据都指向同一个人:锦哥!
他与阿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合理的合理与合理的不合理行文至此,你会发现,我没有提到古天乐扮演的何智强,也没有提到刘青云扮演的罗敏生。
你觉得他们是来打酱油的吗?
错!
先看何智强。
何智强出现的时候,向罗敏生自报家门:“我是保安科反恐队的!
”而黄奕扮演的郭丽萍一口道破真相:“就是97年前的政治部!
”保安科这个名字,看过《无间道》的都不陌生,黎明扮演的杨锦荣就是保安科的,来头相当不小。
其实,保安科只是个习惯性称呼,你要是去香港警务处的网站查询,你会发现现在根本没有保安科这东东,有的是保安部,《无间道3》里,刘德华跑去黎明的办公室安摄像头,镜头里就出现了“保安部”字样,其职务是:负责多项与保安有关的事宜,包括保护显要人物、防范及对付恐怖活动,以及统筹保安工作。
而在香港回归之前,政治部的职务内容是:搜集情报的工作,以及调查一些政治团体涉及的政治活动,外国在港进行政治活动的团体等。
掌握这些团体或组织的人员名单、活动情况、经费来源等资料,以及负责跟踪、追踪,甚至做卧底的工作,亦负起保护来港重要人物(如各国政要、高级行政人员及外交人员等)的责任,还负责内部保安工作,包括防止和侦查颠覆和间谍活动等。
当时的情况是,只是政治部插手的案子,别的警员一听就知道没自己什么事了。
顺便说一句,政治部的英文名是:Special Branch,所以,它有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简称:SB!
通过保安科和政治部的对比,你就可以看出,这个部门相当难进,而且继承了政治部的神秘与玩政治。
比如杨锦荣 抓了台湾毒贩送给内地公安。
用黄Sir的话说就是:“你们保安科秘密最多!
”所以,何智强绝非异与之辈,而他出现在此案中,也绝对不是反恐这么简单。
再说罗敏生。
这个角色由刘青云来演,完全就是冲着当年的《大时代》来的。
玩股票的方展博二世。
表面上来看,罗敏生是一个有点窝囊的角色,开始被地主会耍着玩,然后被阿祖耍着玩,无论在谁面前,他都抬不起头来。
但事实上,玩经济不像玩警匪那么刀光剑影,罗敏生这个角色,古井无波的表面现象底下,是深不可测的内幕。
地主会是《窃2》最大的噱头,借胡枫扮演的司马祥之口,这个神秘的组织被揭开一角。
司马祥说,1973年股灾,是他们兄弟五人力挽狂澜,拯救了整个香港股市,然后地主会急转直下,成为香港金融界的土匪。
“表面上是捍卫香港经济,实际上是强抢豪夺,只准赢不准输!
”民族英雄突然成了土匪?
这合理吗?
更令人可疑的是时间,如果地主会从1973年开始成为金融霸王,那么他们玩转香港长达近40年。
但接下来司马祥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十年来,我做错了很多事。
”意思是十年之前,他的所作所为,是对得起良心的。
请注意说话的时间背景,当时罗敏生被司马祥看中纳入地主会受其帮助大胜,黄奕扮演的郭丽萍有句台词:“几天后雷曼公司破产了。
”众所周知,这是2008年,那么,上推十年,恰恰是1998年,香港回归之后。
于是一个大秘密揭开,97之后,地主会被同哥控制,成为敛财工具,司马祥迫于形势,不得不违心合作。
而同哥背后站着的,恰恰是我们上文所说的锦哥。
司马祥不甘心成为这一势力的敛财工具,出局之时保罗敏生入局。
之后在狱中惨遭杀害。
至此,主角至齐,谁的命,谁操盘?
锦哥毒设相思局 三子正照风月鉴所以我们不妨还原一下这个局的始末。
97之后,锦哥与同哥一起控制地主会,以捍卫香港经济之名大发横财,钱财流向锦哥的利益集团,挡路的司马祥被他们联手做掉。
然而,锦哥发现同哥已经渐渐失去控制,他甚至已经背着自己插手中东与车臣,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是锦哥所不能容忍的。
于是锦哥开始密谋除掉同哥。
然而同哥与地主会根深蒂固,金融这东西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想静悄悄做掉并不容易。
于是,锦哥找到了阿祖,告诉阿祖,同哥是害死他父亲的凶手,而从阿祖数次口吐鲜血可以知道,阿祖时日无多,即使不被同哥打死,也会病死,所以不如拼死设局,让同哥打死自己,然后将证据送给警方,从而正大光明为父报仇。
然而,阿祖不愧是司马祥的儿子,他早已洞悉锦哥的阴谋。
但干掉同哥是多年夙愿,于是将计就计虚与委蛇。
然而,他不甘心就这样被利用,便找到了父亲当年的盟友——罗敏生。
锦哥不是想做掉同哥吗,那么他们可以从中让锦哥吐一点钱出来。
所以,布局陷害同哥,这是锦哥所知道的,但他万万没有料到阿祖和罗敏生来这一手。
这再次证明了锦哥所在的利益集团的致命弱点:玩政治玩人,是高手中的高手,但玩经济,永远是外行中的外行。
捞钱可以,但搞建设,对不起,没这能力也没这心情。
当锦哥发现这一切的时候,他开始疯狂反扑,这时阿祖与罗敏生找到了又一个盟友——何智强。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局早就开始设了,因为何智强亲手把因炒股失败的妻子送进了监狱,这是一个苦肉计,首先可以借此与金融界划清界限甚至以敌视金融的面貌出现。
其次,妻子出狱之后,故意以“去证券交易所取回自己应得的东西”之名,把自己当肉票送给阿祖,使得何智强“被逼为阿祖做事”显得名正言顺。
后面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利用这一事件,大量资金流向罗敏生控制的基金会,而何智强既帮助他们完成这一计划,又亲手拿到同哥的犯罪证据,同时,锦哥也失去了对地主会的控制,一石数鸟。
失去地主会的金融市场,将不再有横征暴敛之人,锦哥的集团大受损失。
而以罗敏生为主的人,可以大打经济战,以已之上驷对彼之下驷,借机积蓄力量。
但是,锦哥绝对不会甘心,一个地主会倒下去,他们会培养下一个地主会。
同时,他们仍然拥有对整个香港的实际控制权。
另一场布局,即将开始……
对于国内影片较少涉及的商业犯罪,麦庄两人把握得不错,复杂的情节表述,配合尔冬升标志性的干练灰黄镜头,在给足神秘感的情境下,挑战观众智商。
“地主会”里几个港片老戏骨们的压场,让电影显得厚重许多。
影片的情节结构有些类似好莱坞式复仇电影,但其中又包含着“我的命,我自己操盘”的香港情结与叙事格调,镜头切换快速精准,有那么点向老香港电影致敬的意思。
刘青云的干练、古天乐的沧桑以及吴彦祖的暴戾,均让人印象深刻,古天乐在影片里扮演一名刚直正义的铁腕男儿何智强:头发灰白、西装笔挺、作风干练、心思深沉。
影片的戏剧冲突之一,就是何智强与吴彦祖饰演的司马念祖的多次交锋,几场对手戏自然且张力十足。
而刘青云饰演的罗敏生则多少有当年港剧里的“方展博”的影子,他身居金融要职、出入驾驶名车、与神秘力量关系密切。
他在股市上的运筹帷幄,刘青云演来驾轻就熟,让人不禁为之喝彩。
省去一段汽车追逐的戏 然后剧情再稍微紧凑一点儿 就更好了~ ps 吴彦祖 乃太美好了!!果然变态和发狠的表情才最适合你!!
变质,和第一部毫无关系,就连重要的窃听都仅仅是手段而已。
其实已经不是窃听的故事了。老戏骨们的演技明显比主角更好看,甚至焦姣都还挺不错。后半部分逐渐开始精彩起来,不过也没有那么大悬念了。和《独行杀手》内外映照。人物的一些潜层关系写得很有意味。
对于金融专业内容的一窍不通导致对于非金融专业的内容也没完全看懂,特别喜欢这部的童鞋原谅我只给了三星。
剧情满分。帅哥满分。音乐满分。
近年港片难得的成熟佳作
有爱的电影
吴彦祖和一帮老戏骨演技很赞!个人认为整体上不如一代流畅。剧情前半部交代人物关系比较拖沓,黄奕和叶璇的戏份可有可无。后半部张力十足,股票的买进卖出也能拍得扣人心弦。只是结尾吴彦祖这个高智商角色突然犯二,被老头子射死,实在是大跌眼镜,减分不少。片子能打6.5分,音乐不错,+0.5,7分。
剧本不错,演得有点绷不住,过头了
很早之前看的。。。觉得。。。一般般。。。能看
感觉没1好看啊,吴彦祖总算不衰仔了,故事跳跃性太强,无用角色太多
也就吴彦祖好看吧 ···
整个看片过程都很出离,吴彦祖这片子根本配不上你吖
吴彦祖真是帅
俺真的很不喜歡配音嘛T T沒神韻了都覺得還可以啊..1是前面好看點,2是後面好看些0 0
逊于第一部 ,编剧有点挫,铺垫不够,有点地方稍显突兀!
我是来把两个星送给TVB五大恶人的,简单到让人有些发指的剧情不是用所谓的复杂术语就能掩盖的。
超越之作
悲剧了,第一部的剧情一点都想不起来了,不过印象中都还不错的。
剪辑太他妈傻逼了~剧情太他妈狗血了~以后这类型的~真的只能看银河映像出品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