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的大胆尝试 剧情破碎荒诞,笑点不佳,虽有诸多明星卖力难掩不足,导演尚未成功 老朱还需努力期待下一部 自然的佳作
准备请朱老来录制节目的《快乐大本营》突然的出尔反尔这事,朱老在事后连发四条微博问责该栏目:“你们邀请我带全体演员邬君梅、杨恭如、孙楠、刘欣、乔任梁、阿朵、莫小棋、潇洒哥赵英俊,兼带陈佩斯和英达场外采访,这么多明星来参加你们的节目,竟然说我们没有腕儿,请问谁是你们的腕儿,什么是腕儿?
”对这事先不说谁对谁过,当观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我还是很赞成《快乐大本营》的说法的————————没腕!!!!
看影片之前,细看了演员名单,光看到陈佩斯和朱时茂这对熟悉的名字我就已经按耐不住了,这两老搭档在当年一直是春晚的宠儿,光《吃面条》和《主角和配角》这两部小品就一直不停歇的电视上播了又播,看了又看,可想而知其小品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能与它排在“不停的播”这一等级上就只有四大名著了,所以从这一点上说这“绝配”组合一定很有看头的。
那话说到这里就推翻了《大本营》的没腕说法,至此的全部评价全部倒向了朱老那一边了,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54年生的朱老,活到今天也有57岁了,都快奔60的人了难免有点“痴呆”了,这恰恰提供了这位此片主角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醉醺醺,痴痴呆呆地和醉醉醺醺的似乎在表现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把影片名改为《痴呆》那各位观众是绝对分不出来他是喝醉还是痴呆了,纵观整部片子主角要么是醉醺醺的要么就是在傻笑,这很符合痴呆的症状,是的!
朱老表情太单一了!
没有特点,没有吸引点,如果身为喜剧片的主角没有能引起观众的发笑点,而是指望你带来的这些80后美丽漂亮养眼的猴子猴孙们来撑场面的话,这显得不厚道了,况且这般猴孙们并不给力,莫名其妙的邂诟,莫名其妙的追逐,莫名其妙的相爱了,好吧就当你们是年轻人心中充满了对柏拉图似的爱情追求,激情燃烧的青春啊!
是的!
朱老没有把这些晚辈的事情处理好!
朱老的这部片想把这个剧情具体细节化,具体到每一个角色,细节到每一种情感,可是由于片子所涉及到的方面过多,商业的,婚外情的,年轻人的,家庭关系的,创业的。。。。。
太多了,这不是在拍《魔戒三部曲》,90分钟的戏不能满足你的这么多需求,想面面俱到却造成了漏洞百出,苍白空虚的对白达不到感情的表达,软弱无力的表演达不到喜剧的夸张,总结以上说法,这部片子已经很糟糕了。
既然已经糟糕的片子那就接下来说说没腕。
陈佩斯,朱时茂,句号,他们不是腕吗?
对!
他们是腕,他们是大腕,可是这里是足球场,在场上踢球的是罗纳尔多和罗纳尔迪尼奥,你们这些玩篮球的科比,詹姆斯赶快回火星去吧,这里太危险了。
这里不是你们的主场,你们不存在优势,你们的“腕性”那是在小品上,这里是90分钟的电影,不是10分钟的小品,朱老的这部处女作压根就没考虑到这个问题,你小品的表现手法和电影的表现手法是不一样的啊,别拿小品那一套公式去套电影,我们看得见的是这部片子涵盖了大量的小品内容,就拿主角创业过程中关于“选秀”的内容活脱脱的就是春晚小品的再现,炒冷饭啊!
不好吃了啊!
顾客是不会上当的啊!
消费者协会是不会不管的啊!
你这是自欺其人啊,拿小品糊弄观众,我们是来看电影的!
不是来看春晚的!
前前后后得把好多小品的元老级人物搬出来客串下,这是在干神马?
告诉我你的人马很多?
“大腕”很多?
朱老又犯错误了,他在演小品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朱老在这部处女作上思考的太少,很不幸的没有跳出他在小品事业上的光环,于是造就了这部在电影上“没腕”的半小品半电影东东,他认为人多势众的话就一定好使,光靠“小品人物大集合”这个噱头就能吸引大量的观众,本人也是,我所期待的不在于这部电影上,更多的是在这些曾经走过风风雨雨,带给一代代人们欢笑与快乐的小品大师们的再一次show!
可是还是失望了,人多不一定好使,这不是314打砸抢烧。
PS:个人觉得从小品舞台上走下来到电影中的作品并不是没有成功之作,在这一方面,以潘长江大叔的《举起手来》可谓是成功的把小品的幽默与电影的表现方式结合了起来,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很好的创新,关键在于结合,而不是生搬硬套,朱老没有把结合做好,没把小品的腕搬到电影上成为腕,所以我觉得朱老在抱怨人家不守信用时,也该想想自己这一方的原因,人家不要你不会是没有充足的理由的,如果能在小品和电影上创新发展,相互结合做出一番努力的话是绝对没有理由输给以星爷为代表的无厘头低俗喜剧片的,毕竟咱们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
其实生活中有太多事情需要我们像主人翁那样去戒烟戒酒,其实这些东西存在于我们生命的每一个时刻,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很多时候在不知不觉中他在影响着我们,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去戒掉它,这是一个过程,就像我们拥有的时候一样,戒掉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
中年男人什么形象?
房事不利,事业尴尬,肚大腰圆,中年危机,以靠喝酒上位,一不留神还搞出点荒唐事,不得不重振旗鼓再创业,这就是中年老男人的麻烦,本片做了一个全景式展现。
幸亏我是在中央六套看的本片,如果换做电影院,我估计会打更低的分。
其实不能说老茂拍的片子又臭又烂,人家的处女作品还是有诚意的,就算你不在意什么中年男人的中年危机故事,看看那些二流明星们的集体出镜,你还是会欣然一笑,原来这些人和老茂关系不错,你说客串一个镜头会不会给钱?
不要觉得有一堆所谓明星来串场就让人觉得阵容强大,像刘全利刘全和这对兄弟我估计不会有太多人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如果有亮点,我投给陈佩斯,虽然出镜很少,但已是喜感十足,关键是这么多年都没出现在电影中了,我真是想念他了。
如果本片主人公换成佩斯,讲一个更憋屈的故事,我会打满分的!
中年人抽烟喝酒不能少,因此而闹出的笑话也很多,劝烟酒不离手的朋友看看此片,就当做戒烟戒酒的宣传片,加深对烟酒过量的危害的重视,明白家庭和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前阵子一同学看了优酷几个视频,说的是现在80后没几个知道朱时茂的,后还跟我感慨万分,连叹惋惜。
我倒毫不在意,现实就是如此,朱时茂过时了。
然而好不容易这位据说当年是偶像派的大叔自导自演了一部新片,寂寞多年以后,终于最后挣扎,妄图抓住时尚的尾巴。
看片子前我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知道演员转导演的通常也没多少好东西拍得出来,特别还是位演小品的演员(虽然似乎仿佛好像许多年前也当过电影演员)。
此前我甚至还看过几条消息,说的是陈道明看了这片子后戏称朱时茂老不正经,赞他电影时尚云云。
如今电影看完,真得说,人家陈道明也无奈,真要给面子说几句,还真的不容易找出有什么可称赞的。
勉强说了个时尚,可这时尚背后,倒是处处透着无力与无奈。
片子看后我倒是在想,这所谓的时尚究竟是指哪里,灯红酒绿,DV酒吧,搞个选秀,开个公司,喝点洋酒,再来一条白色内裤什么的?
不过还好,时尚大约也就是这么些肤浅的东西,我也不好说他理解错,毕竟我也不理解。
好过之前在某电影频道看到孟广美某部片子,使了吃奶的劲地摆品味,无非在那喝喝洋酒抽抽雪茄,说一些你不知道的品牌,像个乡下土鳖跑大酒店叫了几十万一桌大鱼大肉还要跑马路上吃给人看。
不管怎么说,《戒烟不戒酒》这片子还没低俗到充品味的地步,但我确实也看出了些许共通之处,看着全片那拼命摇晃的镜头,我简直怀疑这是大学生DV作品,到处喷薄着炫耀镜头技巧的冲动,毫无原则的变镜切镜,莫名其妙的远近乱切,不知所谓的局部特写,再加上切镜头时候“刷刷刷刷”的神奇声效,我平静的外表之下忍不住声声地骂着“我操”。
我操!
卖弄技巧不能卖弄到这种脑残地步,赶上英达回家,匆匆忙忙从杨恭如床上爬下来,穿着条内裤正要逃离现场,蹑手蹑脚地却不小心碰翻了一瓶酒,翻就翻吧,有没有必要慢镜头子弹时间还有什么360度时间停止角度推移还来个表情大特写,他妈的搞一大堆过时玩意儿,最后还无惊无险接住了。
我X!!
也许这确实很酷,但过分心急地想耍酷,过分地暴露自己的意图,最后不但与“酷”字沾不上边,反而会显得很俗很土,矫揉造作,肉麻恶心。
再说内容本身,老实说,片子看完了,我也不知道它究竟想讲个什么。
仿佛是讲个戒酒的故事,又似乎是在讲喝酒引发的那些麻烦事,最后好像……唉,不管怎么说,就是喝酒的那点事。
“喝酒的那点什么事?
”“你傻啊,喝酒误事呗!
人家朱时茂因为喝酒丢了工作,又因为喝酒被老婆误会与其他女人有染差点离婚,你说是喝酒的那点什么事呢?
”电影简介里是这么说的,看片子时我也是这么期待的,最后我就被忽悠成傻子了。
简介错了吗?
基本没错,可惜这两大“主要矛盾”,在电影松散的结构和稚嫩的叙事的掩护之下潜伏得很深很深,结果是看完后你还要花十几分钟去理清思路,想想自己这几十分钟里面究竟看了些什么。
好了,到这里我心理的话终于要喷涌而出了:“这是部烂片!
”谁看谁知道。
叙事能力之低下教人难以容忍,几乎所有的剧情矛盾都被简单地带过,从来没有稍稍深入一点地挖掘一下。
因为喝酒丢了工作,后来无论我怎么看,似乎也不像是个有意安排的矛盾,更像个可有可无的衔接,只是为了让主角过度到自主创业开公司的状态而已——也许是我理解有误,人家本来就是这意思。
可是朱时茂这家伙喝醉了酒误入家门,跑到兄弟老婆家里脱个精光和兄弟的女人睡在了一起,结果是除了个跑龙套的死警察,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更没有产生任何误会,于是这个天大的误会,这个可以无限展开的矛盾点,最终只是成为了朱时茂与杨恭如相识的起点而已。
后面好不容易老朱身上喷了点杨恭如的冷门香水让邬君梅嗅出来,闹了场误会差点离婚,也是草草收场很快摆平,最后解决的方式居然是杨恭如邬君梅对桌斗酒大PK,酒一喝完也没说为什么,就误会全消,杨恭如开始管朱时茂叫姐夫了!
看得人十分震精,万分蛋疼。
倒是插了几个冷笑话进去,可惜放这倒霉片子里,真叫人笑不出来。
管你严保久还是严险久,老掉牙的段子,小品相声里用得都叫人起鸡皮疙瘩了。
管你公路上逆行的是你一辆车还是除你之外的其他所有车,一个醉酒的醉酒驾车送个酒精中毒的去医院打点滴,无惊无险,也能用来充当片子的高潮,这是何等的坑爹啊!!
作为我有点接受不了有史以来看得最无聊的电影
朋友看了这部喜剧,笑得一踏糊涂,所以推荐我看;我又笑得一踏糊涂,又推荐我媳妇看,没想到我媳妇的笑点比我更低,笑得没完了。。。
小成本投入,在我们看来,换来的却是部难得的正宗的贺岁片。
一个个明星排队登场,一个个熟悉的场景哗哗走过,这不是盛宴,而是火锅!
有英达,有陈佩斯,想不笑都难。
有杨恭如,有邬君梅,想不好好看都不行。
味很到位!
准备戒烟吧,哈哈,为了自己和下一代,但也还是可以喝点的,别高就成!
一个结论:在国产片子按出来的里还是很不错的了。
几处亮点:1、酒主题对中国国情也是一种微妙的讽刺,生意都是酒桌上弹出来的;2、 里面也借助一些网络笑料,如车逆行事件,但情节契合度很好,没有硬塞的感觉;3、拍两个90后恋爱的镜头很唯美,笑容很漂亮;但总感觉这个电影太主流了,没有反面形象,戏剧冲突不够,里面的人物都很正派,坐怀不乱以及补合同差价,中国国情和中国国民素质真的这么好吗?
朱时茂和陈佩斯的搭档,其实最具有喜剧特色的是陈佩斯,而非朱时茂。
朱时茂太过于中规中矩,以至于他始终没有突破性的东西表现出来。
演戏就始终在那种高大上的形象上徘徊,也亏了有陈佩斯的跟他完全相反的形象,两者才天然形成戏剧矛盾,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喜剧小品,成为一代人的经久不衰的记忆。
陈佩斯当年投资拍摄的喜剧片,其实很有味道。
轮到好搭档朱时茂的时候,他其实也试图用喜剧的方式去表达他认为的那些个社会现实,那些人人到中年的不容易。
可是啊,这片子,真的没有喜剧的内核,我看到的更多都是家长里短类的婆婆妈妈,压根不像一个小品王所表现出来的内容。
不过,这个片子最让人惊喜的部分,大概就是朱时茂能够请来一堆的明星助阵吧。
演小品的,说相声的,演情景喜剧的,纷纷登场,就为了给朱时茂的导演处女作捧场,连陈佩斯也来了,虽然说镜头没有几个。
但这样子,似乎又让我看到若干年前,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候,黄百鸣特别喜欢做的事,就是集合一堆的明星,拍个贺岁片。
你别说,他们还真像。
前些天还7.1分呢,怎么变成6.7分了呢?!
在国产片里还算不错的,90分钟的电影没有叫人感觉时间长。
真没想到朱时茂的导演才能还挺可以呀,镜头和剪辑很犀利,节奏把握的也挺好的。
在这里,感觉朱时茂的演技倒是值得商榷。
个人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
虽然不算好片 但贺岁是及格了 至少不像武林外传那样给我添堵
各种熟面孔
挺好的一电影。邬君梅真是不错啊
凑合
杨恭如沦落到演国产片的地步了。。。
出乎意料 还不错哦~~挺现代的~~~~充斥了很多姐夫与小姨子的段子。。。。。。。
还真是春晚阵容,连就不露面的人都有了
朱时茂导演,朱时茂、邬君梅、杨恭如等主演的喜剧片,不是很可笑,而且许多角色有其他国产片中角色的影子。众多明星客串,朱时茂面子不小啊。
多一星给了杨恭如~~~
有港片的命,也没有港产烂片的病
看在朱时茂首次拍电影的份上...中间戴灰太狼头套那段音乐怎么这么像DEATH SPANK的开头画面音乐啊
骗吃骗喝骗炮打这句台词在哪阿。。。
老茂,镜头别瞎推、广告别瞎加、剧情别乱凑,行不?
主要感想是乔任梁的扮相像夏雨……
在CCAV6的宣传和对佩斯老茂的好感下,我甚至一度对此片产生过希望。
笑点有,剧情有,爱情有,生活有,但似乎有没有很到位。
烂,笑不出来。
国产片里算括以的了
呃,一群老脸儿刷刷浆
貌似很fashion,其实手法和段子真够土的,朱大爷整了一出小品大合辑啊。虽然喜欢不起来,但也不至于讨厌,朱大爷还是厚道人,喜剧没整的太狗血,就像他和陈佩斯的小品格调还是比别人高一点。乔任梁的反串还是很惊艳呐,美人一枚,何人能配啊?呃。。。李校草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