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失去孩子的伤心警察和复仇ghost、穷人对爱情的一诺千金,传说中的爱情故事!
片尾曲唱到心里去了,拉妮·玛克赫吉表演出色,那眼睛、眼神永远难忘,比起近几年来国内的烂片成灾,《觅迹寻踪 》个人觉得值得看。
都说印度很多不是,我想三人行必有我师,地球上的邻居是无法更换的。
在不影响国家主权利益的情况下和印度人民和平友好是我的期望!
关于阿米尔汗: 依稀的记得一零年的时候在悠悠鸟下载了三傻,看了10几分钟,感觉印度的电影口味还是不符合我,便无心往下看,过了个把月又重拾起这部电影继续欣赏,当看完了三傻之后的我彻底的颠覆了对印度电影的看法,也让我对阿米尔汗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两三年间便从三傻到未知死亡,从未知死亡到地球上的星星,从地球上的星星到为爱毁灭,从为爱毁灭到巴萨提的颜色,从巴萨提的颜色到现在的这部觅迹寻踪,每一部无不让我为之赞叹, 曾很想写一篇关于三傻的影评,对于一部自己看了8遍的电影来说写影评已不再重要,因为那个兰锲已经深深的植入我的内心。
一些其他废话:之所以只打了四颗星,是因为对于阿米的期望甚高,而这部电影并未达到我希望的高度吧。
印度电影普遍是层层递进,刚开始让人觉得电影很无趣一般,中间的时候发现电影还算不错,结尾之后不得不感叹。
再此并不打算对电影的一些情节分析,对于一部犯罪类型的片来说叙述电影情节并无太多趣味,反而变成了一个电影简介来剧透,此非我本意。
既然不去写电影情节,那么接下来想表达的内容的也会与电影的关系不那么紧密。
自己的感悟: 楼主生于农村的一个80尾的男孩,农村的家庭都比较迷信,特别是爷爷奶奶那辈,逢年过节的都喜欢烧香拜佛,老人家就总爱让我前去拜佛为自己求以后能考个好成绩,以后能出人头地云云,小学的教育就已经告诉我们世界上并无鬼神,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某party,每当让我去拜佛的时候我便一副不情愿的表情,总觉的老人家们都迷信的要死,不懂科学,便犟着嘴对他们说要是佛主真那么灵验,我还上学干嘛,天天去拜拜不就好了。
起初阿米饰演的suri和我小时侯的观点几乎一致,他无法从孩子死亡带来的悲痛中走出,也不相信妻子所谓能通过邻居与死去的孩子沟通,因为suri也是一个无神论者,他相信科学,觉得妻子这样做都是徒劳的。
只不过自我安慰摆了,他不相信一个死去的人能够荒诞到能与活着的人进行某种方式的沟通。
上了大学之后我才慢慢开始自我反思,一直在想那么多年的教育我究竟从中学会了什么?
老师教会了你加减乘除,乃至微积分,线性代数,教会了你发现我写的影评当中出现了多少错别字,出现了多少的语病,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教会你独立思考问题,教会你人需要有一种信仰。
我们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坚信科学能战胜一切,没有任何信仰的年代。
直到等我们长大了,走上社会的时候发现科学无法战胜的是人心,而我们大多数人的信仰于是乎变成了金钱至上。
三傻中兰锲教别人手捂住胸口,对自己说一声all is well,少年派中pi坚信自己能与虎共存。
爷爷奶奶曾经何尝不就是和兰锲一样呢?
他们只是通过另一种方式来告诉自己的内心,一切都会平安的,我以后能出人头地的。
原本想以此抨击下当下的社会,当下的中国,想来还是算了,只是一个影评而已,还是不去掺杂太多的东西。
suri最后读着孩子的来信哭泣了,而我也哭泣了,身为农村长大的80后各种的辛酸,大学毕业后奔波与喧嚣的城市,中国的科学教育教会了我上帝是不存在的,然后阿米尔汗却教会了我上帝是存在的,心中留一处绿地给上帝,永远的保留一个纯真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哪怕看见的几乎都是黑暗,总会有那么一处有一道亮光。
还有一个月就是我的本命年了,再此为所有有梦想的年青人祈福,愿你们都能够梦想成真。
电影并非只是一部娱乐消遣用的电影,有时它让你胜读十年书。
假如上帝确实不存在,那么就有必要创造一个来 --伏尔泰
这部《觅迹寻踪》是由阿米尔汗主演,在2012年上映的一部悬疑、惊悚题材的电影,你没有看错,可能很多人还停留在当年印度歌舞片的时代,但是现在的印度电影已经不是当年的印度电影了,阅片量高的人可能知道,阿米尔汗是印度的国宝级人物,他导演或者主演的电影在国际上口碑都不错,比如影迷们比较熟悉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地球上的星星》、《我滴个神啊》、《未知死亡》,还有今年上映的《摔跤吧!
爸爸》等等,平均每年一部电影的样子,非常勤劳认真的电影人。
一般看到一部印度电影是阿米尔汗主演的,那这部片子大可以放心看,因为不会太差的。
言归正传,咱们说说《觅迹寻踪》,电影片头的配乐非常好听,看完电影回头一看,这首配乐完美展现了电影的主题,因为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印度孟买的红灯区,而这首音乐恰好表达出了孟买红灯区的纸醉金迷,孤独,迷失,甚至带了那么一点点不可掌控的绝望,不过大家请放心,导演还是想通过电影带给大家温情和希望的。
故事由一起离奇的车祸开始,阿米尔汗饰演的警察负责调查这起案件,这是其中一条线,另外一条线就是让阿米尔汗和妻子难以释怀的儿子的死,两条线同时进行,互为辅助。
这期间有一段阿米尔汗回忆儿子的死的片段,我觉得导演处理的比较好,儿子的死让阿米尔汗一直在自责,所以他在脑海中一再的想象自己当时陪着儿子的情景,想必导演是有这样的经历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是有同感的,一个人如果做了让自己非常后悔的事的话,会在脑海中反复想象如果当初没那么做的样子,这里阿米尔汗饰演的爸爸(警察)就是这样,他想象自己如果当时跟儿子下棋或者他陪儿子一起玩儿儿子就不会死了,而导演把这些想象也拍进了电影里让我们体会爸爸的深深的自责,这个细节是可贵的。
车祸的调查陷入了泥潭,这时一个女人的出现为阿米尔汗提供了信息和灵感,貌似这个女人还能让阿米尔汗放下压力和自责。
这时妻子那边也认识了一个有通灵能力的女人,通过这个女人妻子可以和儿子进行沟通,当然阿米尔汗知道了之后必然无法理解妻子的行为,他觉得是不应该相信这些的。
大家应该知道在我们国产电影中是不可以出现灵魂之类的,所以看到这里心里就在想:“啊!
还可以这样!
”也许是信仰吧,在印度电影中,这种情节就没有关系。
在破案过程中,随着和那个女人的交往,线索渐渐清晰,而那个女人的预言都一 一被验证,好了,情节说到这里就不能再继续了,剩下的请各位看官自己去体验吧。。。。。。
作为一部还可以的电影必须要达到的标准:1、故事情结完整,也就是说导演得把这个故事编好了编圆了,有头有尾。
2、故事情节吸引人,也就是说导演要有能力掌控情绪,哪里紧哪里松,要能够调动观众情绪。
3、让观众看完之后有回味。
一般来说能做到前两点这个电影就能看了,如果能做到第三点那这个电影就不错了,而《觅迹寻踪》这部电影每一点都能达到70分以上,所以是一部可以推荐给大家的电影,希望大家喜欢这部电影。
我特喵的看完才发现 男女主角是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难怪一直觉得好眼熟的说- -可能个人印度片看的不多也都是一些歌舞爱情,第一次看好美,第三次就腻了。
这是一部难得的悬疑片啊!!
女主越看越美,风情万种哦啊,出现在后车窗时吓了一跳,原来这还是一部鬼片啊。。。
男主一如既往的有味道,阿米尔我是你的脑残粉。。。
这么好看的片居然豆瓣上没分,评论人数不足- -严重不平,所以我要写我豆瓣的第一个长评,虽然它不太长。
求大神来挽救啊!!
因为事先看到别人的短评,说最后十分钟会颠覆一开始我们对整个故事的判断……所以,到了最后半个小时,我已经基本猜到故事的真相。
在最惊悚的时候也只是被声效吓了一跳,但没有感觉意外。
这是我所看的第三部由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前两部是: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是第三部让我深深沉浸其中,并且过后感叹的电影。
印度片,在很多人印象里只是歌舞分段和狗血剧情,3个小时的爱情故事、中间每半个小时一段歌舞,几乎成了套路。
故事或者活泼诙谐或者悲情伤感,同时不乏各种小白……从宝莱坞之恋(Devdas )开始喜欢印度片的我,也曾遇到过几乎看不下去的烂俗片,以至于觉得印度电影水平跟天朝公映国产片的水平,不相仲伯。
但是,也正是看了一些包括此片在内称得上是佳作的电影,才让我一直觉得印度电影的希望大过天朝。
因为你总能时不时看到一些佳作,而不会像在电影院里看咱们的国产片,一部失望过一部。
这部电影,讲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
但编剧和导演却是会讲故事的人。
(以下微剧透)不管大家对结局是什么看法,但是相信大多数人在看到五分之四的时候,依然觉得这故事有点意思,也很想知道真相是什么。
如果觉得结局太坑,也是因为导演和编剧确实有意误导。
换个角度看,这部电影只是没有想要做成100%惊悚片的意图,而是努力往温情路上靠,否则,它也可以做成经典惊悚片(例如1999年那部全球风靡的好莱坞悬疑惊悚片。
这两部电影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巧在,我记得那部电影是印度裔导演),而不是现在所呈现的这样:一部带了点惊悚的悬疑故事。
相对于悬疑的部分,我更欣赏这个故事里最现实的那部分。
有时候会惊讶于它的尺度,惊讶于它所展现的真实。
当镜头在大街小巷里跟着人物推进的时候,觉得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表演,都自然无华,毫不做作。
整个故事看下来,我认为没有任何细节问题(如果有人觉得结局不可思议,那也只是表示对于整个故事的定位跟导演的想法不一样,却并不代表这个故事本身的叙事逻辑存在问题),最开始一条主线三条辅线的展开,不同身份的人物迅速登场,但叙述手法流畅,虽然繁杂但并不混乱。
所有人物的出现都不是多余的,任何镜头到后来都会有个合理的交代。
于是这样的电影,结构紧凑,毫不拖沓,观赏起来非常舒服。
在我眼里,此片的剪辑、画面、音乐都很棒,在制作水准上相当不错。
情绪的渲染层层递进,恰到好处。
这也是让我觉得此片为佳作的原因。
这电影打动我的,在于它想要表达的残酷和痛苦,以及残酷和痛苦背后的温情。
当妓女跟警察讲述她朋友的故事时当警察跟妓女展示他钱包里的照片时当夫妻俩在屋里望着彼此,内心希望走近,最后只是默默擦肩而过当夫妻俩在楼下争吵时当他望着她渐渐远去时还有最后的最后,真相大白,尘埃落定,两人的背影……很多场景都让我内心里触动。
于是,悬疑什么的,到最后感觉一点都不重要了。
我最喜欢的是夜里警察与妓女见面的各种片段。
似乎充斥着欲望,克制而隐忍的,又带着某种想要倾述或是挖掘的意图,彼此试探。
两人对话,暗地里交锋,又相互倾慕,信任,彼此慰藉。
某一瞬间,觉得这或许是场爱情,柏拉图似的,深情却克制,优美且惆怅。
但在另一刻,觉得这两个人之间仅仅是因为案件而带来的际遇,不过是彼此的述求刚好得以互补而形成默契而已。
阿米尔汗的表演依旧很赞。
跟三傻大闹宝莱坞比起来,完全是另一个人。
他把那种内心里饱受煎熬、但又正直的警察,表演的入木三分。
而且穿警服留着浓密八字胡的他,虽然是个有些发福的中年男子模样,但总觉得十分帅气,且有股不怒自威的霸气。
另外,听说他为了拍这部电影,学了3个月的游泳,旱鸭子的蜕变,勇气可嘉,在水底拍摄的效果也相当不错。
关于最后某细节的感想(下面涉及关键情节剧透)……其实当最后,当男主在警局里彻底明白自己所遇是怎么回事,然后跌跌撞撞来到岸边,回想起女人的话,于是终于挖掘出尸骨时,我在想:这才是整部电影的真正反转——然后警察会报告警局,然后会有大批警察来到现场,案子重新书写,并终告完结(看美剧看多了的后遗症)。
但没想到只是烧了尸骨。
想必案子还是跟警察的上司说的那样,已经在商人所谓自杀的基础上over,无需再多言了。
于是,想起女人在岸边跟警察说的那番话……“世间从未有过她们的痕迹又何来人间蒸发”这句话,在她第一遍说时我是感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的命运悲凉,在第二遍回放时则表示这其实是一种暗示。
但当尸骨焚烧之时,我又想起这句话,不由深深叹息她,以及很多如她一样的人的命运。
又及:此片到底还算是惊悚片,在知道真相之后,回头再看某些本来感觉正常甚至可以说是优美的画面,现在则在音乐伴奏下感觉背后有点发凉。
最后感谢深影的翻译与制作!
这部电影跟之前看过的另一部印度电影《白象》很相似,都是主人公遇见了一个对他很重要的人,这个人在他所做的事情中扮演着牵引的作用,而最后都是发现这个人其实已经死了很久。
我所看过的几部印度电影都给人印象深刻,具体的原因我想是印度的电影通过极其简单朴实的方式反映了人内在和本质的情感。
人很矛盾: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这个世界有它邪恶的一面,这个世界漠视底层的那些人包括他们的生命和尊严。
于是人便在这个世界迷失了,一方面为了生存不得不沉浸在这个世界的规则中去践踏漠视生命,另一方面却受善良本性的拷问。
这部电影的主线十分简单--女主角牵引着阿米尔汗扮演的警察完成了破案,在破案后他发现女主角其实已经死了很久了,当他看到周围同事对他相信鬼魂投来的异样眼光,他开始理解他的妻子为什么会找一个通灵人跟他死去的儿子对话。
这些年来,他过的不好,儿子的离去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伤痛,他不愿意接受这一切,他甚至将儿子离去的部分责任强加到他妻子身上。
但是突发起来的案件使他执着起来,在整个破案的过程女主角对他的牵引其实是他内心深处的力量在指引着他,让他敢于直面事实与真相。
一个背负着情感包袱的人是不能得到真正快乐的,他既不能原谅别人也不能原谅自己。
但是当他开始正视事实时,他就找到了一把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钥匙,而当内心世界之门开启时,他就能看到善的光芒。
电影的结尾,阿米尔汗扮演的警察读着儿子来自阴间的信,信上写着:你好,爸爸。
我很想你,我知道你也很想我。
不管那天发生了什么,那都不是你的错。
那是我的错,爸爸,对不起。
你改变不了任何事情,我只想告诉你这些,请不要自责,我因为这个很受伤,不要因为我跟妈妈打架,你跟妈妈一直高兴,我就会高兴。
爸爸,记得你曾今告诉过我,你希望我一直高兴。
我知道你能把所有事情都办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当他坐在河边读完这封信得时候泪流满面,他放下了,从此解脱,能以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他的孩子永远栖息在他的灵魂旁。
就像结尾的那段音乐:就算全世界告诉我你已离去,但是你在这里,此时此刻你在这里;就算全世界告诉我你已离去,但是你在这里,此时此刻你在这里,在我所有思绪之中,每一句说出的话语,在我所有的感隋之中,每一个表现的表情,你是唯一,你是一切...
在B站上无意间听到《觅迹寻踪》的配乐,短短几秒的时间便快速吸引了我。
本着打卡米叔电影的心态,我决定等看完电影再重新回味这些配乐。
所以可以说,我看这部电影的最初动机在于米叔。
这些年来,我们每个人都观影无数,然而米叔的电影于我而言是迥乎不同于其他电影的,以至于以往的观影经验似乎时常不起作用,剧透也对观影无甚影响。
于是,我下意识检索豆瓣上的影评,想要在观影前给自己的小心脏先来一点建设。
但正如我前面说的,所有的建设有时都是徒劳的。
一个米粉,在剧透无数之后看着案情感到一阵迷惑,很长的时间里都被人物和案件搞得一脸懵。
然而就在结束观影的那一刹那,忽然觉得自己就像米叔扮演的警探苏贾一样,有一种突然恍然大悟的感觉。
那时正是深夜,我独自一人对着发光的手机,独坐在漆黑的房间里。
卡琳娜·卡普扮演的女鬼罗西似乎在微微发光的窗前若隐若现,没有鬼片带给人的所谓的恐怖,只有一种撞击心灵的震撼一遍又一遍地撼动着我。
本是冲着配乐和米叔而来的我,最终却被卡普女神的角色吸引而不能自拔。
女鬼罗西,一个风尘女子,虽然她算不上倾城倾国,但是多年风月场的浸染使得她深谙这个小圈子里的生存之道。
妓女、小瘪三形成了姐妹兄弟的家庭,共同生活在黑帮、老鸨操纵下的大染缸里。
她是妓女中的魁首,是黑老大和老鸨身边举足轻重的摇钱树,一个媚眼,嘴角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变化都足以让男人心神荡漾,不能自己。
也许,她喜欢这样的生活吧?
她的“客户”甚至是英俊潇洒的明星富贾,宝马香车,豪华酒店,似乎可以满足一个女人莫大的虚荣。
以前我也曾听说,有些女孩是自甘留驻此间的,纵使被人解救,也还是会千方百计“逃”回原来的风月场,过“快意自在”的生活。
而罗西呢?
我试图摸索她的轨迹。
片中早已花容老去的尼尔玛拉在内心里渴望着瘸腿小瘪三的爱情,在预感到爱情灰飞烟灭的时候,坐在火车上怀抱巨款,远走高飞的她忍不住悄悄痛哭。
好不容易被赎身的玛丽卡在情人死后又被逼重操旧业,挣扎的结果即是身体和心灵双重的虐待。
她们不是有心如此,可一旦坠入便难以超生。
妓女,一个本来就不该存在的社会阴暗面,政府和法律不允许她们存在,警察不肯伸出援手,社会不愿关怀和帮助。
就算有心开始新的生活,她们前面的路又谈何容易?
更可怕的是,当罗西在一次“客户”的调情中不幸被甩出急速行驶的汽车,为了不落下嫖娼的恶名,这些“客户”甚至眼睁睁地看着一息尚存的她在血泊中苦苦挣扎,径直开车离开。
一个女孩就这样实在黑夜的路边,作为一个失踪的人,没有人在乎,没有人关心,就这样被人忘记。
她被葬在鲜有人烟的海边荒地,没有墓碑,只有死不瞑目的悲哀。
然而她的死成为了黑老大盘剥勒索的价值所在,以她的死从这群“客户”手中获得的“封口费”数额又是何等巨大。
这一切都是那样的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死亡是这个女人的结局,我们也许只能报以一声有气无力的叹息和无用的怜悯。
但死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复仇女神精彩的华章就这样开启了。
生前无法给自己争取自尊和正义的弱女子,在死后为自己报仇。
多少曾经伤害她的人的死何尝不是“拜她所赐”?
一个新的开始来得并不容易,然而在心有挂碍的阴间,她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打开尘世留下的怨结。
而最终,也获得了自己死后真正的安宁。
由无力到有力,由无助到自救,由生到死,由人到鬼,这一切又何尝不是这个女人真正的涅槃重生?
影片总有曲终人散之时,纵使我们反反复复地观看多少遍,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的生活,然而,电影终究要像心灵的补给,给我们一点营养。
这营养究竟是给其他活着的或死去的罗西?
还是给我们这些男男女女?
看完了阿米尔汗的《觅迹寻踪》,我得天,拍的不知所云,里面不仅塑造了一个“虽然我打骂、威胁证人,但我是个好警察”的主角,最后还被神棍给骗了,这片的编剧在想什么?
阿米尔汗在想什么?为什么允许这种东西的存在。
深TM幽灵,明明开头的悬疑气氛还不错,结果到了中间变成肥皂剧了,最后又开始宣扬封建迷信了,讲真,你要是在恐怖片或者科幻片,甚至,丧尸片里搞这个我都不带说的,但这TM是个悬疑因素很重的片啊,里面几个前期以为是重要角色的角色突然就没戏份了,那个什么桑直接就死了。
我去,搞什么啊,你要说她是幽灵,能帮着开房门、开车门,你说不存在,你要是说那些是主角自己干的,你能在水下把车门推开,再退一部,就算都是主角干的,那不就是一家人,一个封建迷信一个精神萎靡,这高低得挂个专家号。
什么玩意儿啊,我真的有点不相信这片的主演是拍出《我滴个神啊》的阿米尔汗演的,讲真,看《印度暴徒》的时候我都没这么绝望,《印度暴徒》好歹还有点试听上的体验啊好吧。
话说最后水底下的时候,那么漂亮的女主角,你拍的肩宽都快赶上男主了,真的服了。
这片怎么能有7分多,外国片自动加一分都已经蔓延到印度片上来了吗????
“你是受过教育的”这句话是这部影片唯一可取的地方。
记得的唯一一个宝莱坞影星名字就是他啦,不因最出名的《三傻...》,而因他的《未知死亡》。
这样的封面海报很没吸引力耶,如果不是冲着他的名字估计就直接跳过了。
再话说,这影片的铺垫也太长了吧!!!
搞得活脱脱就是另个版本的《灵异第六感》。
剧中胡子和眉毛显得太凶,遮掩了他的帅,女主倒有张和郭晶晶神似的脸,但她有着郭没有的诱人美。
评分:7分先来感叹一下,话说这电影的类型还真是丰富啊!
整部电影看下来总体不错,悬念还算可以,可惜有些拖沓,不够紧凑,看着有点累。
然后这电影到结尾实在是太扯淡了,当然这么说也不够靠谱,毕竟前面提示还是比较多的,可是一下子从现实到灵异,实在略感蛋疼。
本片是我比较喜欢的印度演员阿米尔汗主演,他的演技不必多说,确实好,确实到位,而后震惊的是,女主角竟然和《三傻》是同一人,两人再度携手,看头颇有。
只是呢,相对而言,我觉得《未知死亡》中的女主要更为漂亮,更为迷人。
我觉得影片要表达的东西还是挺好的,呼吁人们要负责任,宣扬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种理念。
故事不新鲜,套路也陈旧了,港片里的女鬼复仇+美片里的失子后的夫妻,见鬼+搏击Club的路数,在不请自来、形影不离、二次曝光、不能说的秘密等影片已经屡用不爽之后,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过,本片还是提醒我们:小姐也是人,她们的命也要珍惜!
是因为印度总是拍不出什么好片子所以中国观众看到这部还行于是猛打高分么?
为什么我和你的对话需要这么虚幻,放下是与否泪奔与否出轨与否都融入了在这个太不够悬疑的案子里了!
就算全世界说你已经离去,但你还在这里…结尾哭成狗,OST循环一百遍
难得印度电影不跳舞还是个鬼片,四星鼓励
我发誓我看过这部电影 但是竟然一点都想不起来了!得平庸成什么样子
有歌没舞,阿米尔汗大神两年后就出了这么部片子,唉!
在一个相信轮回的国家,这样的情节不算奇怪
破了半天居然是灵异事件,wtf。
就是这么反转,就是这么印度,就是这么让你猜不到。
印度电影这水平也不奇怪。只能说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个奇迹。
看到最后才发现。。。。
最后一秒变鬼片,太土了
非典型印度大片,鬼魂是点睛之处
略显矫情的电影,情节突兀的很,前期根本没有做足悬念。我发现我已然是阿米尔汗的影迷了,看到他的名字没管是啥片就毫不犹豫的下下来看……
不同于以往阿米尔的作品,一点都不华丽,有黑暗,有暴力。但孩子,家人,情感的的温情主题唯一。
只要有耐心看下去,不会失望的。整个故事环环相扣,感觉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但是细细想一下,又觉得到处都是转折。整部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苏里夜晚睡不着,一遍又一遍设想当年如果自己对儿子的请求换一种回答会如何,一个父亲的绝望和悔恨,揪得人心疼啊
少见能感动人的印度电影,揭露一些社会底层人的生存状态。
跟平时看的印度电影不太一样啊...配乐印象深刻.尼尔马拉在火车上哭泣的那一幕让人心酸,可怜的,卑贱的,唯唯喏喏的,一文不值的,却把爱藏在心里最最深处的塔姆尔啊.
冲着导演的名气去看的。简单说就是一个鬼故事如何修复一个家庭的创伤。鬼故事实在是太一般了,但是其中的社会关怀和情感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