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解药》由导演戈尔·维宾斯基拍摄,于2016年上映。
这位因指导《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而知名的视觉系导演,在此片中出色的完成了令人迷醉的视觉效果。
电影帧帧如同屏保的画面,让观众知道电影院存在的意义,片中优美宁静的瑞士风景,阴森的哥特式建筑,建筑内潮湿阴冷的内景,演员脸上被放大的瑕疵……所有的细节,构成了电影的阴暗格调。
因为完美的视觉效果,近200分钟的观影过程并不让人感到艰难,反而会让你心甘情愿地跟随它,一点点把故事展开推进。
故事的开端是一个金融公司面临巨大危机,年轻的主管洛克哈特被派遣到瑞士一处温泉疗养院把公司的CEO接回来重整旗鼓。
因为在途中出了车祸,洛克哈特被迫留在了疗养院。
疗养期间,洛克哈特渐渐发现了疗养院不似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简单,从世界各地前来疗养的富豪们,来了就从没有人离开过,然而,他们的健康状况,却并未随着疗养时间的增加而有所改善。
洛克哈特在劝说CEO会公司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到这里的疗养院的真相。
电影画面优美,故事鬼魅,细节透露的线索不断,并且出现了一些看似穿帮的冲突镜头。
故事的结尾更是开放性的,因此引来了诸多猜想。
我的猜想倾向于,整个电影都是洛克哈特母亲的一个梦,并且是临死前的最后一个梦。
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在拍摄完母亲的镜头后,之后的所有情节都与母亲无关。
如果在影片的最前面,也就是把洛克哈特去瑞士之前去养老院探望母亲的镜头全部剪掉,也不影响之后的一切故事发展。
母亲的第一个镜头是在养老院,她讲了一句话:“她在做梦,可是自己不知道。
”母亲指的是手中八音盒里闭眼的塑料芭蕾公主,我理解为这是作为彰显之后的一切都是一场梦而做的铺垫。
母亲最后一次出现在镜头里,是洛克哈特在瑞士出了车祸,车子像个皮球一样从山上翻滚到山下,母亲忽然惊恐地睁大双眼,后面一百多分钟的电影情节以蒙太奇手法迅速呈现,画面里出现了鳗鱼,水,蓝色的少女……接着八音盒摔碎。
下一个镜头就是洛克哈特独自一人目睹母亲被火化的场面。
这部电影的正确顺序应该是,洛克哈特被派遣到瑞士接CEO,临行前探望母亲,承诺很快回来,并且将她送到更好的养老院。
洛克哈特如期归来,接没接到CEO不确定,但却只看到了母亲的尸体。
在母亲被火化的时候,洛克哈特脑中回响的是他临走与母亲的对话:“你要去多长时间?
”“就几天。
”此刻,这两句简短的话被洛克哈特回忆起来,是在表达一种来不及相见的悲伤:“明明说好了只去几天就回来,你为什么没等我?
”除此之外,洛克哈特的车祸现场非常惨烈,车子滚了近十次,从上山到山下,没被挤扁就是奇迹,而他居然只伤了一条腿,并且在后续的故事里我们知道这条腿根本没被伤到,只是硬被打上了石膏。
至于司机,仅受了点皮外伤,这更不可思议。
唯有在梦中,这种奇迹方可解释。
在后面的故事里,疗养院唯一的年轻女孩汉娜会哼唱母亲的八音盒里的歌曲,并且自始至终身着与塑料芭蕾公主相同的蓝色裙子。
对应母亲在开场时所言:“她在做梦”,可以知道汉娜是母亲梦中自己的化身。
她被困住,非常孤独,只有在看到洛克哈特时才有生机与活力。
这正是母亲在疗养院的感受——她想和儿子在一起,但后者只想把她送进更好的养老院。
我们不妨将邪恶的院长视为洛克哈特冷酷的一面,他强行将汉娜留在疗养院,并许给她一个遥遥无期的诺言。
如同现实生活中的洛克哈特将母亲留在养老院,并许诺日后的某一天,会陪母亲在一起。
电影的最后,院长,也就是邪恶的洛克哈特,想要强行与女儿交媾,而这一天,就是院长当初许诺汉娜即将见到父亲的那一天。
最终,院长没能得逞,汉娜被洛克哈特所救。
现实生活中,洛克哈特许诺几天后回来,回来就会给母亲转院。
而母亲却在那一天死去,就像梦中的交媾未遂,洛克哈特再一次抛弃母亲的想法也未遂。
死神已经将她接走了。
影片的最后,也是最为人们所热烈分析的镜头——洛克哈特骑自行车载着汉娜逃离疗养院,途中遇到公司的四个总管,那一刻决定放弃职业生涯,带着汉娜私奔。
最后一个镜头,是洛克哈特鬼魅的笑脸。
这个笑脸,为观众留下了诸多猜想。
我认为,这可以影射为母亲在梦的最后阶段,也就是死神将她带走之前,梦到的是和儿子相依在一起,儿子不再投入事业而冷落亲情,自此之后,他们终于能温馨地团聚。
可是,最后的一刻,母亲发现,与自己相依的并不是儿子,而是死神。
所以,梦的最后,儿子的脸变得扭曲,自行车却一往无前的继续行进。
代表着母亲被死神带走,死不可复生。
影片的主题其实是不要因为工作而忽略亲情,因为当你后悔的时候,往往来不及重续亲情。
就像电影的名字,救命解药。
如果没有生病,谁会去寻找解药?
如果没有失去亲人,谁会去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电影中非常具有氛围感的疗养院传说,实则没有意义,仅是为了将梦境描绘的更加绮丽,富有传奇色彩。
所谓的公爵痴迷于延续纯净血脉而不停乱伦,是一个符合影片摄影色彩的故事。
除此之外,它更像一种误导。
而电影,是不需要去主动误导观众的。
影片中,重复地解析这段似真非真传说段落,未免太多。
毕竟,把故事讲明白才是好电影。
导演戈尔·维宾斯基说,希望人们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再看到疗养院就像看完《大白鲨》后见到沙滩那样。
我认为他做到了。
公众号:读开花儿(readinginbloom)
虽然有很多地方没看懂,包括结局男主怪怪的笑容,但是我还是为看到这个结局而激动。
看到男主带着女主逃离这个恶梦般的地方,我感觉到了救赎。
说实话,如果女主再漂亮点,男主在Man点,这真的是一部妥妥的哥特式爱情电影,充满了黑色的悬疑色彩,神秘主义的故事情节,嗯,还有禁断的执念描述。
我觉得如果悬疑部份少点,再多来点男女主的戏份,拍成一部爱情片,这样的题材应该会很成功(嗯,就是这么肤浅)。
不过,这不妨碍我对这部电影的喜欢。
镜头下的阿尔卑斯山很美,很阴暗,也很邪恶。
优美风景下暗藏着阴影
他们的第一次相遇,灰色的色调,使一切蒙上一层纱说说没看懂得地方:1.电影开篇死掉的业务员是自然死亡吗?
2.疗养院里那些鱼究竟是什么生物?
3.医院里的工作人员,还有那邪恶院长都有吃所谓的解药,为什么那些鱼还是会攻击院长?
4.其他病人究竟是怎么变得痴痴的,不肯离开这个地方,洗脑?
催眠?
5.不停回顾男主母亲和父亲的死,是否说明男主有很严重的心理创伤,有精神病,女主是又掉坑里了?
可能在刷第二遍的时候,会有所收获。
第一遍看完,有点晦涩难懂,而有些剧情略显拖沓。
细节1:片头Morris收到了带有鳗鱼图案火漆的信,但未来及拆封就死于心梗。
可以猜测这封信是Pembroke从疗养院寄给他的。
细节2:男主拿着纸箱到他的新办公室,秘书来敲门时,柜子上的照片,以及死掉的金鱼表明这间就是Morris生前的办公室。
金融社会就是这样取而代之,前赴后继,人们只会花5秒来悼念你。
细节3:男主和专职司机对话时,司机说:A son learns what it is to be a man from his father. Am I right? 隐喻了男主可能会像他父亲一样,沉沦在金融事业中,重蹈他的覆辙。
细节4:男主和母亲的对话,-She livs in a dream.-But she's dancing.-That's because she doesn't know she's dreaming.隐喻了后面的事情都是母亲的梦。
细节5:男主初来疗养院,回答了Watkins太太的字谜是Absolution(赦免)。
隐喻男主可能是这家疗养院唯一免于被洗脑和束缚的人。
细节6:男主找到疗养院主任,办公室里鹿眼和鹿头的镜头,暗示喝过水之后的Lockhart发生的车祸其实是根据看到的事物联想出来的幻觉。
细节7:车祸后,母亲从梦中惊醒。
画面闪过鳗鱼、蓝瓶蒸馏、水中旋转的Hannah、儿子被困水箱、烧掉的Baroness画像、用杯底放大的照片中的男爵。
母亲去世时手中的音盒掉在地上,从男主手中拿的舞伶没有底座可以推测后面的事情都是发生在母亲去世后。
细节8:男主车祸后回到疗养院,和男爵对话完看了眼手表,时间停止在3点过7分,和他在前台被告知探视时间已过时的时间一致。
可能暗示这些故事都没有真正发生过。
细节9:男主去609房间找Pembroke,枕头上有血迹。
推测这时Pembroke掉牙已经很严重了,而男主在澡堂看到了鹿和没有掉牙的Pembroke都是幻觉。
细节10:男主被卸掉门牙,逃到山下报警时,此处出现的Pembroke可能是换脸的替身,讲话的声音和语气和之前都不太一样。
但警察早就被男爵收买,男爵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去证明什么。
要么是男爵为了击垮男主的精神防线,要么根本就是男主的幻觉。
细节11:男主第二次从山下被带回疗养院,他写完信后,出现两个场景。
一是和他看到水箱里的Pembroke一样,Hannah看到水箱里的男主,是缺了牙齿脚上还有石膏的。
二是男主像他父亲一样从桥上跳下。
由于疗养院的死人都会在夜晚被丢到湖里喂鳗鱼,所以男主看到放尸体的水箱并不存在而是他的幻觉,暗示被这个地方彻底洗脑的人灵魂都死在这里,就像囚禁在水箱里一样。
Hannah看到男主说明他也被这个地方彻底洗脑,“死”在了这里。
而第二个场景则说明男主重蹈了父亲的覆辙。
细节12:公司大高管们几乎不可能百忙之中一起跑来疗养院,所以结尾处他的车祸很可能也是幻觉,而他诡异的笑是他冲破了束缚,放弃了自己的金融事业,赢得了Hannah而发自内心的爽感。
总结:综合Pembroke和男主两封信的内容,这部电影的核心就是Ambition(抱负/事业心)是病恶的症结所在,同时导致了男主对母亲的疏于照顾。
电影表达的主要涵义有三部分,其一是金融时代人类过分追名逐利,不顾牺牲,以物质成功的假象包装自我,欺骗隐瞒,一路爬上所谓成功的巅峰,并对其他人产生优越感。
其二是被托付在养老院等死的老人所产生的寂寞和无力感。
其三则是血统伦理之说。
整理分析后的故事顺序:1.Pembroke去疗养院,长时间没回来。
2.Pembroke寄信给Morris,表示自己已经改变观念(被洗脑),不要再联系他。
3.Morris收到信,但忙工作的他死于心梗,信没有拆封。
4.男主Lockhart搬进新办公室,被叫到会议室,看到信的内容,接受去疗养院接回Pembroke的任务。
5.男主去养老院见母亲,与母亲交谈,提到这次任务和升官的事。
6.母亲做了一个梦,梦到后面整个关于疗养院和男爵的故事,惊醒后去世。
7.男主将母亲火化,带着摔坏的没有底座的舞伶,踏上去疗养院执行任务的路。
之后发生的车祸、调查、下山去酒吧、卸牙齿、灌鳗鱼、发现地下实验室、干掉男爵等事情全部发生在男主母亲去世前的梦中。
至于现实中男主在母亲去世后去疗养院接Pembroke的真实情况,有3种可能:1.疗养院虽然会洗脑,但并不是什么邪教组织,或者根本就没有那些黑历史。
男主去了,见到Pembroke,接回纽约,完事。
回去后男主继续他的金融事业,并重蹈他父亲的覆辙。
2.疗养院和男爵确有其事,男主去接Pembroke后自己也彻底被洗脑,留在了疗养院被彻底榨干,说出了“Why would anybody wanna leave?”这样的话。
3.真实情况和母亲的梦一模一样,男主发现了真相,干掉了男爵,救出了Hannah并且放弃了自己的金融事业,遂了母亲的愿。
个人觉得第二种的可能性占55%,第三种占35%,第一种占10%。
看了几个人的影评觉得都没有写到实处。
那么我来试着分析一下。
首先除了影片中男主自己代替了爸爸跳河这一场景,以及看见马桶水箱中充满鳗鱼这一不太重要的小伏笔。
我不认为还存在其他幻觉。
也就是说,男主所见一切都是真实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看到一大群人的尸体泡在罐子里,后来老头怎么会又活生生的出现在了警察局呢?
再后来小女孩又为什么会在罐子中看到男主呢?
答案存在于伯爵开始就说过的一段话,他是一个科学家。
影片中好几次透露出伯爵的这一身份。
事实真相就是伯爵不仅仅研制出了尸油炖鳝鱼的不老药,还在这二百年的漫长岁月研究出了成熟的克隆系统,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可以保留相对的记忆。
他将这些来理疗的老人诱导发病,禁锢,提取DNA,熬油,再用新克隆出的人来代替旧人,这是一个流程。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男主最后牙齿是完整的——不错,真正的男主在伯爵给他注射鳝鱼熬油时就已经死去,之后出现的男主浑浑噩噩地座在长椅上,已是牙齿齐全,这就是被小女孩看到的那个培育箱里的男主(培育箱里的都不是尸体,直接证据是里面的人是会动的,这一点要注意。
尸体是提炼药物后直接喂给鳗鱼的)。
而新被制造出来的人浑浑噩噩,很容易被伯爵控制,即使离开了疗养院也会定期回来水疗(片尾打的士来的老太太,她也是支持此论的直接证据。
如片中所说,没有人能离开疗养院,那么为什么这个明显是“老客户”的老女人可以呢?
答案是,离开的她不是来时的她)。
这里值得赞扬的是伯爵野心真不大,没有接手这些巨富的产业,只是挣点水疗钱😂当真是对外界世界不感兴趣。
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很多人认为本片的一大漏洞——为什么疗养院可以从事这种勾当,死这么多人而不会事发?
死的是本体,而活着的克隆体可以应对家属等等。
可以想象男主要是没有发生车祸,疗养院也会唤醒一个克隆体让他带走。
这也就是为什么片头院方要支开男主,让男主下午再来。
而当男主被小女孩交还跳舞小人儿时,才想起了那句“她只是不知道她在梦里”,从而想起了自身的情况和之前的记忆。
啪啪啪将伯爵消灭掉之后,为什么骑车带着女孩脸上还露出了邪性的笑容呢?
废话,男主的人生都是他的了,还会在乎那许多身外之物吗?
毕竟他才是代替了男主笑到最后的人啊!
影片也是在告诉我们人生本身才是最珍贵的。
当然也可以有第二种理解:觉醒的克隆人回归真实世界,是否带有什么恶劣的天性呢?
我们不得而知。
邪恶苏生,这种结尾大家都不会陌生。
最后一点,算是个支线。
不老药只是能大大延缓衰老,就是说让人本身的生长速度十分缓慢。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女孩这么多年后才开始x成熟,经历初潮。
本人认为这才是对本片唯一合理的解释,所有认为本片荒诞有漏洞,或是意识流什么的理解都是没看懂,要么是走偏了。
各位看后觉得有帮助的朋友请顶我上去。
以上观点全部出自本人,欢迎同样喜欢电影的人士加好友共同探讨。
转文请注明,谢谢。
这篇本身的逻辑基础就很荒诞,喝人油就能活300年?
任何以此作为基础的剧情发展就不能以常理来推论了,导演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汉娜第一次于男主对话说水里有东西不肯下水。
到很后面时怎么又下水了。
她知道水里有鳗鱼?
而且刚好是自己第一次大姨妈时(她应该对于自己突然流血应该很慌张才对)?
男主车祸后腿到底有没有真的骨折他自己感觉不出来?
按剧情看明显没骨折(才几天就能好了?
),很多细节都是故意误导观众去推敲,其实删掉后根本不影响剧情发展和对剧情的理解。
这个剧情就很荒诞没什么值得推敲的,根本就是照猫画虎反类犬,想模仿禁闭岛故作悬疑却不伦不类故作内涵,垃圾片。
剪掉1小时都没问题一分给男主演技一分给瑞士风景
这部电影就是一场大梦,就像红楼梦,一开始便看到了结果,就是主人公妈妈惊醒之后那一连串的片段,就如同红楼梦开场的那一张张图画,已经揭示了这个梦的发展过程。
但整个电影就如同主人公妈妈所说,她(那个跳舞的小人)并不知道自己在梦里。
这个梦是从电影开头莫里斯死于心脏病之后,火车驶入隧道,隧道入口逐渐在视野中消失开始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列火车再没有从这个隧道里开出来,所有对话,包括小朋友在列车车窗上画恶魔,都是在隧道中完成的。
梦境之外,是莫里斯的死。
这个梦揭示了一个亘古以来邪恶,那些以伯爵(后来的疗养院主任)为代表的不死的僵尸,一直在从事着不可告人的卑劣行为。
他们的行为被设计的极为另类和丑恶,几乎不会被划到人类行为中。
这些僵尸代表了那些自古以来靠吸取他人劳动成果而生活的寄生虫一样的人,他们近亲繁殖(资本之间的融合),以防止长寿(挣钱)的秘籍被普通人获得,他们把劳动者变为让自己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伯爵时代是种地的农民,而现代社会是那些打工的中产阶级。
古代农民因为自给自足,反而能够反抗这种剥削,而现代的中产则自觉自愿地被这些资本吞噬,吸取,榨干,然后扔进鳗鱼池喂鳗鱼。
电影中的鳗鱼更像是人的欲望,洛克哈特的鳗鱼是他对父亲的思念与思考,这也是他最终能从鳗鱼的污染中逃出的原因,而汉娜的鳗鱼则代表了她对性的渴望,来到这里疗养的人被自己的欲望灌输,渗透,吸取,在欲望的享受中被一点点榨干,最后被欲望彻底吞噬。
电影中洛克哈特有几个片段也说明了他所处的并不是现实。
一,手表停止走动。
他的表在他出车祸以后醒来时停了。
二,如此猛烈的车祸,他醒来时一点没有受伤,腿上的石膏后来证明是假的,连开出租车的师傅脸上都有伤,他在车里被猛烈撞击却什么事也没有,这并不真实。
三,泡在水里的人都活着。
四,鳗鱼在人体中游动。
五,被拔的牙和钻掉的牙后来都完好的出现。
还有比如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鳗鱼,跳跃的不连贯的场景切换,都是梦境的表现。
梦中的洛克哈特就像在玩儿一个通关游戏,只要能活着到达下一关就能满血复活重新来过。
来到疗养院的人希望自己能够健康,而正是这种希望让他们陷入到自己的欲望中不能自拔,就连维金斯太太那么聪明的人都不能幸免,她只解开了表面的谜底:汉娜并不知道主任就是她父亲,但她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欲望控制和吞噬,到死她也没明白。
洛克哈特最后选择带着汉娜离开时露出了诡异的笑容,这说明他很享受这次对疗养院的摧毁,但这也恰恰是最悲剧的事情,他陷在自己的欲望中:将汉娜带离疗养院的欲望,而不能自拔。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他正在那个木桶里,嘴里插着正在向他体内输送大量鳗鱼的管子,嘴角漏出满意的微笑,他身子下面的小蓝瓶,正在一滴一滴的接着渗透出来的精油。
他终究是逃不出去的。
洛克哈特逃不出去,我们也逃不出去。
看完电影后,感觉似乎是这么回事但是似乎又不是这么回事,总之很困惑,有很多疑点感觉电影里都没说清楚。
总之我认为事情不是男主视角看到的那个样子,就是说现实并不是两百年前有一个男爵,男爵和他妹妹结婚,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养在疗养院最后被男主奋力救出的故事。
那么电影中的现实究竟是什么样呢?
看了很多影评以及我自己又左思右想,我终于明白,所有的故事都是男主妈妈的梦,一场临死前很长很长的梦。
首先我以男主视角看完整个电影以后,感觉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这些不合理的地方如果说一切都是男主妈妈的一场梦就都说得通了。
一切从电影开头就已经讲明白了。
男主妈妈猛地醒过来,然后闪现了很多后来才会发生的事的画面(一堆鳝鱼,人油精华,好多个芭蕾舞音乐盒,水中旋转的汉娜,被关在水箱里水疗但是溺水的男主,燃烧的画像,燃烧的城堡,男主后来把玻璃杯当放大镜来看的旧照片,然后又是八音盒画面),其实这些只是她在回忆她的梦,接着男主妈妈就死了,闭着眼睛的芭蕾舞者八音盒掉在了地上,再接着男主回来参加了火葬,而且男主是愧疚的。
其实到这里,从时间线上来讲故事已经结束了。
真正发生的现实其实是,男主受命去疗养院接老潘,然后在动身之前他去看了一趟他妈妈,并对她妈妈说他要升职了,然后他去接回了老潘,完成了任务,回来以后发现还没见到妈妈最后一面妈妈就死了,男主还没来及放行李就来参加了妈妈的火葬。
那么为什么电影呈现的那么复杂呢?
因为电影开篇在不断切换主人公视角。
事实上,电影所呈现的整个男主去水疗疗养院的故事都是妈妈的视角,是妈妈的梦。
而男主和汉娜经历的一切冒险故事都源于男主和妈妈的对话。
男主说要去公干,几天就回来,妈妈说你气色不好你需要休息,我以前常劝你爸爸休息但是你爸不听我的,男主说,我爸太软弱了,妈妈说你又不了解他,男主说那这一切都是谁的错?
从这句话里面,我们可以知道男主是在没有爸爸陪伴下长大的,这是事实。
然后男主问妈妈是否喜欢疗养院,妈妈说在这的人都是等死的,我怎么开心,然后男主说我升职了,可以给你换个更好的疗养院(其实我猜男主是想把妈妈推得更远一些这样他就不用分出精力来照顾妈妈),然后男主妈妈愣神了,其实这里妈妈并不是想换个更好的环境,而是想要亲人的陪伴,想和儿子待在一起,我想妈妈这里是心寒加生气,所以妈妈说,那你就不会回来了,其实这里妈妈的意思是如果你把我送到海边的疗养院你就不会回来看我了。
但是男主以为,或者是电影要让观众以为男主一旦去了水疗疗养院就不会再回来,于是男主说我当然会回来。
接着男主和妈妈讨论起了闭着眼睛的芭蕾舞者,妈妈说她一直在做梦,这也算影片在告诉我们后来发生的一切都是梦。
和妈妈的谈话这一个细小情节孕育出了整个惊险的梦,这个梦里,汉娜就是妈妈的化身,汉娜是一个无法离开疗养院的少女,她没有家可以回,这和妈妈的经历多么像,妈妈也是只能待在疗养院,没有家可以回。
为什么妈妈会梦到汉娜(她自己)在一个高山上的城堡里呢?
是因为妈妈其实内心非常孤独,她在疗养院也没有朋友,只是自己一个人做她的八音盒,所以在她的梦里汉娜是一个特殊病例,是个没有朋友也不合群的孤独的少女。
为什么汉娜的身世是近亲结婚的兄妹俩的孩子呢?
这一点也体现出了妈妈多年来的孤独寂寞,没有别人来爱她,也没有别人走进她的生活,所以梦里的汉娜的父母也并不是“别人”而是本该是家人的两个人结合而生下的,后来故事揭露了其实汉娜的母亲是被男爵哥哥强迫的,所以这里表示男主妈妈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她也并不是自己想要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她也想要人来爱,但是并没有那样一个人出现在妈妈的生命中,这就是男主妈妈孤独悲惨的生活。
那么为什么男主就被困在水疗院里怎么都回不来呢?
我认为这是妈妈潜意识里是想报复自己的儿子,让自己的儿子也尝一尝被困在疗养院没有自由的感觉。
故事里,男主来晚了不得不第二天再来一趟见老潘,所以他就走了,离开了城堡,但是离开的过程中他看到了高墙上站着的汉娜,穿蓝色连衣裙(和妈妈做的芭蕾舞者的裙子颜色一模一样),汉娜的独特气质让男主盯着她看了好久,这表示妈妈的内心其实是希望被儿子关注,被儿子在乎的。
但是男主只是看了很久,还是离开了汉娜(妈妈)的视线,于是突然跑出来一头鹿,发生了一场车祸,(其实这是妈妈所希望的)于是男主就不得不留在了疗养院。
值得一提的是高墙上汉娜的背景音乐就是男主妈妈的八音盒音乐,而且后来男主问汉娜怎么会哼八音盒里的音乐,这都在暗示汉娜就是男主妈妈。
车祸后,男主莫名其妙的流鼻血,以及被变态院长诊断身体不健康以至于不得不进行水疗,以及男主会时不时出现幻觉,都是汉娜(妈妈)不想让男主离开,所以妈妈的梦里的男主才会如此。
男主妈妈是非常不喜欢疗养院的,这是事实,所以故事里(也就是她的梦里)的黑暗水疗院就是男主妈妈内心中对疗养院的真实感受。
为什么疗养院里的老人都精神呆滞呢?
这里暗示男主妈妈的印象里,老人在疗养院里呆久了灵魂就如同被榨干,人就会变成这痴呆样子,所以男主妈妈很害怕待在疗养院。
变态院长一直禁锢着汉娜,这表示男主妈妈身体被疗养院所束缚,没有自由,没有快乐。
而且变态院长其实是个无脸男,也表示着这种禁锢是一种无形、抽象的禁锢,是心灵和灵魂的禁锢。
男主说服汉娜偷偷用自行车载他离开疗养院来到小镇,自行车穿梭在树影间,这是多么欢快,汉娜(妈妈)无疑很喜欢这种自由的感觉。
在小镇上,汉娜在众人面前主动跳了一个舞,引得一个杀马特来占便宜,其实折射出男主妈妈的内心是很希望别人来接触她的,后来男主看不下去和杀马特大打出手,折射出男主妈妈希望自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想要获得儿子以及别人更多的关心。
后来男主被院方整得萎靡不振,精神麻木(就是男主经历了掉牙,报警被抓回去,马桶里都是鳝鱼的幻觉),甚至开始承认自己是有病的时候,特意给了汉娜一个镜头,汉娜(男主妈妈)看见男主浸在水里,没有自由,她作为一个母亲心软了。
于是这时候她已经不想把男主困在疗养院了。
于是后来汉娜拿着小芭蕾舞者来找男主,她说,她醒了,你让我以为我有一天会离开这里(其实这是男主妈妈的心声,这就是她想要质问她儿子的话)但是男主诡异地笑着说,为什么有人想要离开?
其实这里和现实中男主问妈妈在疗养院开心吗,以及向妈妈提出去更好的疗养院那一段对话相呼应。
最后,故事的高潮来了。
变态院长最后非要强奸汉娜,也折射的是男主妈妈对疗养院捆绑她、禁锢她的深刻的憎恶。
男主会在关键时刻来救汉娜,再清楚不过的表示男主妈妈想要被自己的儿子从疗养院里接出来的强烈愿望。
最后,汉娜毫不犹豫地砍死了变态院长,也算是她在为自己多年来住在疗养院而报仇了。
有一个细节,男主在往教堂的地下洞窟倒汽油的时候芭蕾舞小人掉在了地上被浇上了汽油,芭蕾舞小人其实也是禁锢的象征,因为她只能在八音盒上转圈,永远不能在八音盒以外的地方跳舞,八音盒就像是禁锢男主妈妈的疗养院,所以芭蕾舞小人被浇上汽油,预示汉娜(女主妈妈)终于要获得自由了(其实也是暗示她马上就要死了,灵魂终于可以自由了)。
烧掉的画像代表女主妈妈和过去告别,因为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
最后大火彻底烧掉了疗养院,汉娜终于自由了,她可以彻底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也预示了现实中的男主妈妈将彻底离开疗养院,离开人世,获得灵魂的自由。
汉娜推来了象征着自由的自行车,这一次是男主载着汉娜(暗示妈妈想要再次依靠着儿子),二人又一次在树影下穿梭,迎来了久久压抑之后的畅快。
最后,男主的单车撞上了一辆车,车里都是公司高管,高管问老潘呢?
男主说他走了,暗示梦中母亲希望儿子能够为了她而放下工作,高管又说上车,我们走。
男主放弃了,带着汉娜走了,暗示母亲希望儿子在工作和她之间能够选择她。
最后一个细节,男主在影片最后一幕露出一个邪恶的笑容。
这个笑容让男主妈妈从梦中猛然惊醒了,影片开头已经展现了她惊醒之后的错愕,因为这时候,她才明白从黑暗疗养院里接走她的不是儿子,而是死神。
带着无尽的遗憾与悲伤,带着无尽的孤独和落寞,她死去了。
手里的八音盒吧嗒的掉在地上。
芭蕾舞小人从盒子上掉了下来,盒子的确不能再禁锢她 的舞蹈,但是她也再也不会跳舞了……男主妈妈真是好可怜……我认为该片揭示了不愿意被家人照顾的老年人们孤独可怜的晚年生活,就算疗养院条件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也没有归属感。
我想起来我奶奶跟我说,有一次她去了一座疗养院看了看,我问怎么样?
条件好不好?
奶奶连连说不好,其实条件未必不好,我问她有没有进那些老人的寝室看看是什么样?
奶奶说,唉,没有,就随便看了看就回来了。
我明白她并不想去看那里的寝室,甚至是怕去那里。
总之,别让年老的亲人增加寂寞孤独的恐惧,多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吧……所以说什么才是A Cure for Wellness 呢?
唯有爱与关怀……以上观点纯属原创,若有雷同,just巧合……
恐怖悬疑的效果渲染的不错,只不过有些逻辑的硬伤,那些进去的人都是大亨,知名人士,男主都觉得蹊跷,那些身价上亿的人没有脑子怎么赚来的钱?
他们就都能被骗?
没一个外面需要把他叫出来的来接人的?
只有人进来,没有人离开,所有人死在这里,尸骨喂鱼,这不扯淡么?
外面人不奇怪?
还争着住进来?
如果你拍摄成类似于饥饿游戏或者是移动迷宫,给电影设置一个大背景还好说,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下有这么个杀人疗养院,所有住进去的人都跟洗脑了一样,念叨着我不健康,我有病,原来我对世界的看法都是错的,这帮人原来还都非富即贵,这就太反逻辑了,布景制作挺用心,但剧本这样确实难以给高分
开头莫里斯的死证明了男主的身份和接下来要去疗养院找潘柏都是现实发生的。
至于潘柏的信就是在他产生幻觉的时候写的,额外说一句喝水有鳗鱼卵产生幻觉,但是会让人领悟人生的真谛这也是真的后来男主奉命去找潘柏,途中车祸,中间闪回男主妈妈梦中惊醒,之后妈妈死去,男主看着妈妈火化,这里也表明了男主是在妈妈死后才去的疗养院,在梦中妈妈梦到了男主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
妈妈死的时候音乐盒摔在了地上,这也是为什么男主给汉娜音乐盒的时候只有上面的小人没有底下的音乐盒,因为已经摔坏了。
妈妈死后男主把这个小人带在身边纪念母亲
后来男主喝了有毒致幻的水,水里也有鳗鱼卵,证据就是牛肚子里全是鳗鱼并且肚子里的死去的牛犊子身上也有细小的鳗鱼
这也是为什么男主开始没多久就挠痒痒和掉牙的原因,鳗鱼吸收了营养和水分长大了就会痒痒后来一切都是真实发生的,为什么在水里还能活是因为体内充满了鳗鱼至于为什么后面牙长出来了因为把男主的牙全换成了假牙,在牙医那地方有假牙
后来为什么迷茫是因为觉得自己时日无多有点放弃了,后来男主看到了芭蕾小人不甘心找boss拼命救出了200多岁的老萝莉妹子最后至于男主的坏笑,有两种可能,1觉得看透人生那些世俗的事情已经没有意义2可能要效仿大boss提炼精油,因为只有那样他才能活下去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是鳗鱼油让人长生啊,电影不是明确说了让人长生的东西是水吗。
退一步讲,长生药也应该是人油而不是鳗鱼油,鳗鱼的作用是将水过滤成无毒的状态。
长生不老药的本质应该是人油,原料是地下水,而鳗鱼和人都是过滤地下水的过滤器。
男爵当年应该是发现地下水里的鳗鱼格外长寿,于是想要喝地下水延年。
但是喝了之后就发现直接饮用地下水会中毒,导致牙齿脱落、出现幻觉、被鳗鱼寄生等情况。
经过试验他发现利用鳗鱼和人制作成过滤器先把水处理一遍,再蒸馏得到人油,就可以达到脱毒且保留药效的效果。
所以这部电影出现的药物实际上有两种,分别时:地下水:对鳗鱼有延年益寿的作用,但对人有毒。
毒性包括致幻、牙齿脱落、慢性脱水(疑似)、精神障碍(可以看到那些老人们精神明显不正常,疗养院起火了他们还在跳舞);此外水中的鳗鱼卵还可能导致寄生。
人油:将鳗鱼和地下水灌入人体在进行蒸馏得到的药物。
色黄味腥,定期服用可以延缓衰老(不能停止衰老,从胸部下垂的女护士身上可以看出来),且能提高生育力(作用方式不明,效果包括提高怀孕概率,降低畸形概率);还可以用于治疗重大疾病,帮助恢复健康(被烧成重伤的男爵和被剖腹而生的汉娜就是靠这个活过来的)。
但副作用是如果未成年就服用人油,会导致发育显著减缓。
而不死药的制作方法应该是包含两个步骤,一个是给人喝水,喝完之后再灌鳗鱼蒸馏。
如果可以直接蒸馏,那男爵没必要放任男主乱搞,直接丢罐子里就行了
救人
哥特式恐怖,不大能看懂,场景很漂亮
现代哥特风。节奏很稳,有沉淀的时间,因此不是一惊一乍的吓人,而是各种诡异。导演基本都是用视觉和听觉来抖包袱,而不是靠台词。应该恶心的地方也没有刻意恶心你,有种节制的美感。但男主被迫张开嘴咽**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整个影厅开始集体不适
浪费了美丽的镜头和演员们
这种恶趣味居然还有点喜欢,结尾反转超级赞的。
我觉得豆瓣的豆友观赏水平都太高了……我觉得还不错啊,又不是什么大片,不需要什么深度。拍的景色又好,选角又好。两个半小时是很长,可是我也没在影院睡着啊。如果每部电影都要按照奥斯卡的标准来说的话,那!该!多!累!
就当看看风景吧
太长了,完全可以缩成一个半小时。男主表情从头到尾都一副愁苦样,真是难为演员了。外景很美,可惜题材无新意。前有禁闭岛,后有猩红山庄,这电影真没啥存在必要。结局很好猜,但仔细想想,唯一合理的现实应该是开头闪回的几个片段,而整个故事是母亲临死前内心苦闷和欲望投射出的一个梦。算是有内涵的
疗养院真是有种诡异的美感啊,但是后面大魔王出来真是画风一变
导演太多地方用的手法隐晦过头了,看下来神神叨叨的,没想到最后偏偏还不是宗教片。 是一部好的恐怖片,略微不足就是对抗反派的ending依然俗套,用了许多老年演员的裸体是很难以直视。 两个年轻主演的演技非常完美,是加分项。最最最重要的是拍摄手法相当唯美,太有艺术性了,每一个镜头都具有独特的美感。 米娅高斯真早奔着新一代恐怖片女王去吗?不知不觉已经看了她五部优秀惊恐类电影了,优秀的演员
前半段真的是四星半 不要错过 后面的都是什么....
有点恶心
其实还不错,演绎弗兰肯斯坦。
原来是奇幻片,不早说。节奏有点慢,西鸡有点假。其他还行。
7/10
绝美风景和精致构图包裹的一个俗套无趣的故事
故作疑窦,节奏拖沓
Dana和Mia两位演员都好
逻辑漏洞百出,导演挖坑又不填,看完这部电影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乱,非常的乱,投资4000多万美元拍的悬疑片,结果票房就2000多万美元可想片子的质量,不推荐观看,有这时间不如去看禁闭岛
视听恐怖、美术造诣、上个世纪古堡美景都相当漂亮。人体标本、溺水、鳗鱼、幻觉、垂死干瘪老人等惊悚元素抖包袱,氛围营造出色。但故事走向落入俗套,撑不起拖沓的叙事使得本片只能成为经典的洗脚婢。法西斯隐喻明显,戴涵涵最后那一笑颇有成为希特勒的意思。看过之后应该有一阵子不会吃鳗鱼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