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热IP电影釜山行于7月15日推出了续作《釜山行2半岛》。
釜山行2观影前必须抛开《釜山行1》金玉在前先入为主的观念,因为两部影片除了故事背景承接关联外,主要人物及影片类型毫无关系,以观众的角度看根本不是一个系列影片。
但即便作为一部独立影片来评价,《釜山行2》也仅是一部及格的丧尸题材动作商业片。
上周8.17-8.23单周《釜山行2》在韩国电影票房排行榜中已经跌落到第六位,累计观影人次勉强突破了380万,而同期上映三周的黄政民、李政宰联手的《邪恶中拯救我》轻松突破了400万人次。
《釜山行2》最终观影人次恐怕连400万人次也突破不了。
在韩国电影市场绝对是票房口碑双失利。
《釜山行2》的失败恰恰折射出韩国电影产业的困境,商业影片投资规模有限,难以达到世界一流商业大片的投资规模。
如果不吸引外资美国、中国的资本参与,单凭韩国单一电影市场,韩国电影公司无法制作出国际一流水准的商业大片。
《釜山行1》是韩国一次极其成功的商业影片尝试载入教科书的商业案例。
以100亿韩元的投资约6000万人民币,取得了931亿韩元约5.4亿人民币的电影票房,投入收入比高达神话水平的10倍,这要是换到股市也是绝对的大赢家买了10倍大牛股。
《釜山行1》长期位居历史韩国电影票房第十位,韩国电影票房总冠军是民族战争片《梁鸣海战》的1350亿韩元约7.8亿人民币,这个票房要是放在中国连年度十大卖座电影也排不进去,在全球电影市场更是名落孙山。
2019年中国电影十大卖座电影的票房门槛是15亿人民币,而美国电影全球电影市场十大卖座影片门槛是10亿美金约70亿人民币。
数据是冰冷的,足够说明韩国单一票房市场不具备消费本国世界级商业大片的能力,无法给韩国主要产业文化输出急先锋电影业升级至全球商业大片水平提供票房基本盘支撑。
对韩国电影市场困境,《釜山行2》制作方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也正因为如此《釜山行2》的制作目的十分清晰明确用《釜山行1》积累下的口碑,打着釜山行IP的旗号,严格控制成本赚一笔快钱。
影片情节无时无刻不流露出导演十分紧张成本超支,把前期特效能减就减,集中有限的资金全部花到最后飙车大战的刀刃上。
既然本片和《釜山行1》没有多大关系,我在此就不过多谈及两部影片的比较。
《釜山行1》讲的是漫画《首尔站》之后病毒刚爆发。
影片场景多集中于高铁车厢,特效场面十分有限,主要震撼的丧尸场面也是成本低廉的群演完成的,因此影片投资成本低到令人震惊的6000万人民币也可以理解了。
《釜山行2》的故事背景就不一样了,是病毒爆发4年后整个韩国沦为废墟变成了不死丧尸的王国。
影片情节场景必然会更加宏大,场景是在废墟韩国可想而知全要靠着砸钱各种特效堆砌,虚幻国度加丧尸一想到画面就知道烧钱。
与《釜山行2》影片场景类似的是美国丧尸题材商业大片《僵尸世界大战》。
《僵尸世界大战》的投资成本是7亿美金约49亿人民币,《釜山行2》不用像《僵尸世界大战》中呈现出全世界,只需要拍出韩国就够了,因此想要拍出《僵尸世界大战》这种世界顶级商业大片制作标准打个对折也要投入3亿美元20亿人民币。
如果投入20亿人民币《釜山行2》的电影票房最少要到50亿人民币8600亿韩元才不赔本。
那8600亿电影票房在韩国是什么概念呢?
韩国票房冠军《鸣梁海战》1761万观影人次才取得了1350亿韩元票房,8600亿电影票房要有1.1亿观影人次。
要知道2020年韩国总人口是5200万人,也就是说韩国举国上下男女老幼都去电影院二刷才能撑起好莱坞级别商业大片不赔钱。
《釜山行2》要是想拍的好只有加特效达到好莱坞水平的投资,对于韩国影视公司来说是无法实现的。
《釜山行2》的投资成本公开报道是《釜山行1》的制作成本翻了一倍达到了1.2亿人民币约206亿韩元,韩国影史最大手笔投资《鸣梁海战》也是200亿韩元,《釜山行2》已经达到了韩国电影产业的投资极限。
在制作方投入一切后,导演的小心翼翼不超支也就不难理解了。
《釜山行2》故事背景一开始就出现问题影片格局明显拍小了。
为了控制成本废墟中的釜山只有不足百人存活,影片过于小瞧人类的生存能力了,让看惯同类丧尸影片的观众无法接受,要知道欧美影片中可是动不动小到一个镇都有人类顽强的生存下来了。
丧尸片的绝对主角丧尸在本片中是史无前例的削弱了,丧尸夜晚看不见也闻不到活人的味道只能听声辨位,幸存者躲在车里不发出声音就安全,丧尸被幸存者耍得团团转。
让观众无法害怕的丧尸影片,绝对是一部彻底失败的丧尸影片。
观众的智商也被导演调戏了,观众不禁要问了这么弱的丧尸美军竟然也会怕?
又是为了控制成本,影片三分之二情节都在幸存者营地中穿梭,没有丧尸追逐没有废墟末日场景,只有一群接近疯狂的军人无聊的表演。
影片大部分时间什么丧尸什么废墟通通不存在就是人与人的枪战,人和人打观众早看腻了影片只会越看越乏味无聊了。
《釜山行2》值得一看的就是开头逃避丧尸飙车和结尾高潮的飙车大决战,而这仅有的看点也是像极了《疯狂的麦克斯》,从影片结尾来说《釜山行2》拍成了丧尸版的《疯狂的麦克斯》。
导演自己也清楚《釜山行2》是要拍成商业动作片,所以《釜山行1》中的韩国电影的标志黑暗社会派风格及要表达的人性的多重性通通舍去,这点也让观众无法忍受。
《釜山行2》仅有的人性纠葛也是为了保持了影片的动作商业节奏点到即止。
姜栋元知道救自己的母女是四年前自己见死不救的那一家子后,内心的痛苦挣扎被女主角豁然的一句话点破当年是30个人路过见死不救。
在大灾难前人性的自私以求自保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并不是姜栋元一个人不去救人是路过的所有人都没去救人,自救不暇不去救人不需要有负罪感。
影片也没有刻意煽情表达母爱亲情,对于人性的拷问还不如在绝望中努力生存下去。
女主角影片中经常对姜栋元说你要是觉得愧对我们就把我的女儿救出去,并不是活在过去指责姜栋元,而是活在当下用尽一切方法逃出去,是母爱让一个家庭妇女变成了铁血女战士。
片尾出现的联合国士兵简很明显不是发疯爷爷所说的北约士兵简,更多的是导演的一种象征手法传递出活着一定要心存希望。
结尾处和《釜山行1》男主角孔侑一样出于母爱女主角为了保护孩子牺牲自己。
不同的地方是在女主角绝望自尽的那一刻,听到了女儿的呼喊唤醒了内心深处的求生本能,在姜栋元的帮助下女主角改变命运逃出生天。
这个结局不是导演对《釜山行1》孔侑死亡的可以补偿修复或者商业片的大团圆结局。
《釜山行1》是病毒刚大规模爆发,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更深的绝望还在后面,孔侑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通过郑裕美和孩子的幸存表达希望存在却很遥远。
《釜山行2》世界末日已经来临,幸存的人们已经适应了绝望的生活,人类牺牲得已经够多不需要再牺牲一位伟大的母亲来煽情了。
正如影片结尾的台词没有新世界我所熟悉的世界也不赖,影片中最打动人心的也就是这句台词了。
影片传递出丧尸世界并不可怕,可怕的放弃生存的希望。
《釜山行2半岛》严格控制成本无法拍出世界水准的丧尸商业片只有纯粹的挣快钱。
为了票房不赔钱男主角启用了姜栋元。
在韩国具有商业片票房号召力的男影星屈指可数,姜栋元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当年姜栋元可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了韩国奇幻商业片《田禹治》的票房。
从票房结果来说导演和制作公司是赢了,口碑再差靠着大热IP和姜栋元第一波观影热潮就赚足了。
《釜山行2半岛》上映三周全球票房突破4000万美元约2.8亿元人民币,成本已经收回了后面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
我不认为导演和制作公司没有事业野心就甘于糟蹋釜山行IP,导演和制作公司受制于投资规模用尽了全部的力量也只能拍出这个水平了挣一笔快钱也足够了。
《釜山行2》的失败值得韩国电影从业者反思,不吸引外资不立足于全球电影市场,韩国的商业大片永远无法比肩好莱坞世界顶级水平。
看到釜山行2在豆瓣的评分掉到五字头,只能证明一件事情:五字不行。
开团开歪了,重新开过。
印象中我已经喷过几次韩国电影。
一次是《考死》,太脑瘫,装,就硬装。
一次是《昆池岩》,也是脑瘫,整部电影的故事就是基于脑瘫才顺利成立的,就这还叫做近十年来最牛逼的韩国恐怖电影,韩国人怕是不行了吧?
就算是《釜山行》和《寄生虫》这种高水平的电影还是有喷点,但由于主体部分相当优秀,那点小喷点还是可以推脱过去的。
这把来了一手《釜山行2》,导演在某种程度上很会玩。
然而在我看来,他拍这部电影的缘由更像是自己手里抓住几个好点子,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它们影像化。
导演把Payday式任务剧情、惊变28天式疯狂部队、疯狂的麦克斯式最终决战,通通融合起来,让整部电影变成一头人物塑造无聊、剧情单薄的缝合怪。
情节上的首尾呼应无处不在,却生硬得就像是一个小孩子不断向大人炫耀自己搭起来的积木多么具有技巧性。
电影即使定位为商业产品,也不应该是这样拍的,你不能讲一个大家看到开头就能猜到全程的故事,故事再怎么俗套都应该有令人出乎意料的情节,不然你跟速度与激情8这种货色有什么区别。
即使星战9这种屑玩意,我也猜不到帕尔帕庭和凯洛伦两个人一直在反复诈尸啊——尽管星战9的猜不到从评价色彩上更倾向于贬义,但至少你还是猜不到。
猜不猜得到,不是一个故事俗不俗套的问题,而是你在讲故事的时候能否插入悬念,能不能引人入胜,让观众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一直对某个问题保持关注,希望在最后得到答案。
釜山行1最大的悬念不是主角团能不能顺利到达釜山,而是釜山究竟有什么东西在等待他们,是军队还是丧尸。
这才是最大的悬念,一直到最后几分钟才揭晓出来。
釜山行2呢,你们几个行尸走肉般的亡命之徒领了任务划船去釜山拿钱,可我才不关心你们能不能把两千万美元运出去,甚至不关心你们几个人的死活,因为你们这几个角色的塑造没有一个值得我产生共情。
我就问了,跟第一部相比,你能记住这部片里的哪个角色?
我倒是记得智障的黑帮小弟,难怪要当小弟,卸磨杀驴都不懂得挑时间,结果打翻水磨砸死自己。
换作是我,关门开船等队长下车,大家一起其乐融融谈笑风生,再给你指个淋浴间方向洗完澡再谈分赃事宜,等你走个几米再仿效《功夫》情节,招招手,点根烟,拿把霰弹枪,背后来一发,什么叫做黑帮格调啊,我这才是黑帮范儿,电影里那个叫做黑帮失格啊。
唯一一个有点意思的还是电影开头的姐姐,但她在短短十分钟内就领了便当。
女主一家人四年居住在釜山,除了出入有点麻烦之外完全看不到生活的窘迫,既然住所有正常供电,那么估计自来水也是不缺的。
在家里说话再大声也不害怕引来撞门的丧尸,只要耐得住寂寞,你们甚至可以一直蹲在釜山不走。
最大的威胁就是到处游荡的疯掉的631部队,但这帮人的战斗力实际上也不强。
接下来所有的剧情发展都没有跳出窠臼,导演没能给我任何惊喜。
曾经混乱不堪的城市竟然拥有着几乎可以全程顺畅行车的道路,所有废弃车辆默契地停在道路两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给救护车让路呢。
作为一部丧尸电影,本片丧尸才是最神奇的存在,强度数据随着角色阵营而发生波动,对上好人的时候就会自行削弱叠加debuff。
哪怕几十个丧尸围着车头堆积如小山,哪怕你瘸着腿行走不便,只要你勇敢地大吼,拿枪扫射一顿,它们就会自动让开路来,让你可以打开车门跳下,再一瘸一瘸地跑向男主角的方向。
哪怕小屁孩夺枪指着北约士兵拖时间,周边环境也不会有丧尸跑来打扰你们玩对峙。
丧尸都很听话,知道你们要开始煽情了,大家都得让路。
你们冲向对方拥抱在码头中央,它们就站在一边默默鼓掌。
懂了,人人都说韩国电影善于刻画人性,这一次韩国电影刻画人性竟恐怖如斯,有见太史公曰,善哉!
眼见母女逃出生天,就连丧尸都找回了自己的人性,此时此刻谁又能不感动呢?
正文结束,接下来是脑洞时间,“我上我也行”系列:既然导演都说了,赛车+丧尸有无搞头啊?
你以为是食神,又以为是少林足球,没想到吧,其实是釜山行2。
釜山行2其实也挺不错的,现在很少有电影可以勾起我如此强烈的吐槽欲望。
那也来一手超级缝合怪,重新编两版釜山行2故事。
不就是爽片嘛,我给你更爽。
故事一:釜山行1故事结束后十年,恶趣味大富豪设立横穿大韩民国超级比赛,不管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国籍,只要年满十八周岁就可以报名,你可以自带任何陆地交通工具,但不可以携带任何被主办方评定为武器的东西。
选手们从三八线出发,途径首尔,终点釜山,最后上船完成比赛,每个地点都要拿到一件信物。
这个选手要拿到的信物都不一定相同,但只要你拿到一件信物,就可以得到奖励。
比赛期间可以杀害人类选手,互相抢夺信物,但这是潜规则,主办方只是默许,并不提倡。
沿线会有很多堵塞的废弃车辆,所以交通工具的选择必须谨慎。
全程有直升机直播比赛情况,资本家搞付费频道,现场解说非常刺激。
主要角色可以各种苦大仇深,路上你要人性就给你人性,还能遇到大韩民国挣扎求活的原居民一起上路,拍成一部公路片。
每次信物争夺战都可以很精彩的,具体场景就不设计了。
再来一些钻规则漏洞的操作,比如某小反派带上一堆枪械零件,出发时主办方评定这种东西没法直接用来杀人,只是零件,不算是武器,然后小反派在路上再组装零件变枪,猛的一。
人们在路上产生怀疑,本次大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最后上船,真相揭露。
原来信物根本不是正常的东西,而是当年病毒泄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病毒分析报告。
大富豪只是个假身份,比赛的真正发起人是韩国当初成功从釜山逃离的幸存者团队。
领袖就是当年第一部的孕妇和小女孩。
他们要查清楚一切真相,制造免疫疫苗,给每一个韩国人都种上疫苗,重新回到家园。
许多国家压根没有心思理会这件事情,毕竟遭乱的只是韩国,谁都没必要往里面砸人砸钱找一件可能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所以只有这个小团队用十年的时间找到线索,努力赚钱砸出一个比赛,吸引全球亡命之徒参加比赛。
他们自己也不确定列出的那些信物里究竟有没有真的可以帮助生产疫苗的东西,但他们只能赌一赌。
疫苗就设定为僵尸世界大战那种,僵尸不会咬你,你打了疫苗之后就可以狂打僵尸。
最后韩国人们究竟能不能成功得到疫苗文件,又能不能制造出疫苗,能不能在朝鲜人民军队或者美国人军队的帮助下重返韩国,那就随便吧。
反正从三八线起跑了一路,终点在釜山,那也是釜山行。
故事二:剧情紧接当年第一部,人们成功上船离开釜山(没错,就是把真釜山行2的前十分钟进行扩写)。
中途船上发生感染事件,美国人给船上士兵下命令,马上掉头回釜山,反正意思不让这艘船继续走了。
由于感染事件突然发生,大船被分割成感染者游荡区、船长区、未感染乘客区、物资库区。
船长区是船长和士兵,要把船开回釜山。
未感染乘客区的人们则是得知这一消息,打算夺取船长室,开去哪里都好,至少不回釜山。
中间大片空间都是感染区,然后来一手部分士兵看不过眼决定反水,穿越感染区去帮助乘客。
物资库区又要发生争夺战,最终主角们在大船到达釜山码头前一刻成功夺取船长室。
人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清理了船上的所有感染者,正当他们即将开船重新驶向大海的时候,几发导弹摧毁了整艘大船,所有人都被炸沉在釜山港口。
美国人说这艘船啊,已经是被感染的了,摧毁它那是救了全球人民,咱美利坚那是世界警察,怎能对地球的明天坐视不理呢?
全片结束。
没错,大船在海上开回去釜山,那也是釜山行。
题图:源自豆瓣电影海报分享
场面很宏伟,特效也很厉害。
但这故事线实在是带不动这大场面,故事老套毫无新意,一猜就知道下一个场景要讲什么。
主角们煽情太尬了,最后那里明明在逃亡还在那里一直拥抱,仿佛时间静止一样,一直在煽情却没有一种紧张感,故作煽情。
反派也没带智商的,都不知道他们所面临的主要危险是什么,就一股脑的冲动,都不知道怎么活这么久的。
在这里面也犯了太多常识性错误,车里的电四年都还能用吗?
小孩的车技术怎么学会的?最后反派不知道可以一起走吗?所以这电影场面是有,但没有一个好的故事支撑这个场面,导致没有一点故事性,纯粹为了故事而故事,就只就是为了增加主角经历的难度而设置的,漏洞百出。
总之,场面行,但故事差煽情尬。
随着国内电影院正式复工,积压已久的电影终于陆续定档。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票房市场,可想而知将会有效地刺激全球电影业的恢复。
而在韩国,电影《釜山行2:半岛》自公映以来便持续热度至今。
首周曾拿下超过2000万的全球票房,这也是全球疫情爆发以来的首周最高开画,力证着全球电影市场正在逐步走向回暖。
作为一部非好莱坞电影,《釜山行2:半岛》在疫情当前仅韩国及几个周边地区上映的情况下能有如此的票房表现,足以让人拍手叫绝。
这部时隔四年的续作,以其强大的吸金力让人们看到了韩国商业电影的征服力。
但随着该片资源在网络上的流出,我们得以直观地看到观众对于这部续集的评价,可以说并不理想,甚至令人失望。
除了韩国本土的观众认可度较为不错外,该片豆瓣评分截至目前已降至5.6,IMDb也降至6.0。
相较于前作大爆的口碑,续集已被绝大多数观众列入了烂片的行列。
电影《釜山行2:半岛》究竟是不是一部烂片?
这似乎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另做回答的问题。
但相较于“烂片”这个粗暴的说法,笔者更倾向于认为《釜山行2:半岛》是一部失败的续作;之于前作,它的进步与退步都非常突出。
影片《釜山行2:半岛》的时间线在前作之后,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该片是《釜山行》的续集,这个由延尚昊导演打造的系列实际上却有三部。
另一部是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的《首尔站》,它是这个系列时间线最早的一部,讲述的是韩国丧尸瘟疫爆发前夕的故事。
延尚昊导演三部作品的主人公尽管不同,但时间线是相互承接的,《首尔站》、《釜山行》、《釜山行2:半岛》分别对应的叙事是丧尸爆发前、丧尸爆发中和丧尸爆发后。
影片《釜山行2:半岛》的主人公是由姜栋元扮演的韩国士兵队长,他在丧尸爆发后亲自护送姐姐一家人渡轮逃亡海外避难。
此时的朝鲜半岛,早已是满目疮痍的模样,其危机势态发展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士兵原本怀抱着逃出生天的希望,以为身在游轮上的家人能够就此躲过一劫。
却不料游轮上有人早已被感染,在士兵因职务事宜离开姐姐和外甥的间隙,游轮里的丧尸瘟疫迅速爆发。
等到士兵赶回来后,外甥已被咬伤即将突变,而安然无恙的姐姐不愿离开自己的孩子,最终选择被丧尸吞没。
士兵与姐夫最终逃到香港,目睹外甥和姐姐沦为丧尸而无能为力的士兵在香港这几年里过得浑浑噩噩。
他被无法拯救亲人的内疚感所折磨着,整个人似乎与行尸走肉也并没有两样。
因为在最后一艘驶往香港的轮船上发现了感染的宿主,相邻的国家和地区不再接收韩国的难民,幸存的士兵与姐夫成为了滞留在香港的最后一批韩国难民。
难民们在这里是最低下层的卑微的移民阶级,他们的家园朝鲜半岛已经变成一片死寂和破败的恐怖地带。
韩国沦陷四年后,碌碌无为的士兵接到了一笔价格不菲的买卖。
与士兵打交道的外国买家要求士兵一行人冒着危险入境韩国,将他们留在鄂木桥的已经装车完毕的2000万美元钞票带回来。
他为士兵一行人设计了可行的方案,需要士兵等人趁着夜间的机会执行。
再缜密的计划也赶不上变化,虽然士兵一行人买通海上警卫队顺利入关韩国,但在这片被夜色包围的废墟上,危险始终在暗处蛰伏着伺机而出。
士兵等人一再小心翼翼,最后还是有人被突如其来的丧尸吓到,不慎按到车上的鸣笛器,一时之间车鸣声响彻在这片废墟的夜空。
成群结队的丧尸闻声敢来,将士兵等人团团包围。
危机关头一辆车疾速驶来,士兵才得以脱险。
驾车的是一名年轻女子,后座坐着一个年幼的小女孩,她们凭借高水准的车技和娴熟的诡计,很快便了丧尸的围攻。
很显然,这俩人是没有成功逃难海外而遗留在韩国本土的不幸者,他们在这里摸索并掌握了一套对付丧尸的技巧,像这样的人这里还有很多。
基于人类贪欲的秉性使然,这些在丧尸领域下生活的幸存者并没有如人们以为的那样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反而还滋生出了权力的斗争和对同类的暴力玩乐,那些向善的人类则成为了被欺凌的弱势者。
士兵得救不久后发现,救他的这些人原来是他曾经逃往海外时见死不救的一家人。
后座上的那个小女孩四年前还只是一个婴儿而已,但当时的他实在无能为力,一门心思全都放在家人身上。
联想到姐姐的死,士兵的负罪感油然而生,他决定要将他曾抛下的这家人救出去,这是他获得救赎的唯一方式……
作为续集的劣势前作《釜山行》的成功在整个韩国商业电影史上是屈指可数的,该片不仅本土票房飘红,甚至在最排斥外语片的美国的认可度也极高,豆瓣、IMDb等各观众和媒体评分网站上都获得较高的赞誉,是10年代屈指可数的真正意义上风靡全球的东亚电影。
在这部电影的带动下,随后几年韩国陆续产出许多丧尸剧,最典型莫过于Netflix进军韩国市场的《王国》。
众所周知,《釜山行》的成功建立在原创度够高的剧本上。
它颠覆了丧尸片的陈俗架设,将整个事件设置在封闭的列车空间中,结合现代人出行的习惯设计险境,继而赋予了观众身临其境的想象力,让整个故事更加靠近观众。
作为东亚地区制作的达到接近好莱坞制作线的丧尸商业片,它给人的观感显然是既新奇也精悍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釜山行2:半岛》选择了一个非常好莱坞模板化的保守呈现,整个故事过于强调大场面和惊险刺激的镜头,而忽视了对情节本身的打磨,甚至在对人物的情感交代上也有诸多的解释不通。
这是整部电影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它缺乏一个具有原创度、具有新鲜观感、具有辨识度的故事。
作为商业片的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观众普遍都认为韩国电影的胜利靠的是题材,这在一些真实社会热点事件改编的韩国电影中得到印证,比如《熔炉》《素媛》《辩护人》这样的作品。
因此内地互联网上总有这样一种基调,骄傲片面地认为如果没有电影审查制度,这些作品中国影人也能拍出来。
《熔炉》
《素媛》
《辩护人》但当我们真正严肃地看待韩国商业电影的发展时,我们会清楚地看到,韩国电影工业的进步永远是建立在技术层面上的,而绝非纯粹的题材或者剧本推动。
就拿去年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电影《寄生虫》为例,抛开它那个独具巧思的贫富阶级的故事,整部电影堪称精妙绝伦的场面调度、不留痕迹的电脑特效、摄影、灯光都令人称绝。
《寄生虫》而《釜山行2》同样也是一部技术层面进步非常明显的商业制作。
较之上一部,这部续集的场面、灯光和特效都已然全面升级,它看起来更加精致和大气。
哪怕整部电影中的夜戏占据着很大的篇幅,但在场景保持了黑夜的真实性的同时,观众仍旧看得到电影中场景、道具和人物身上的细节,这需要够硬的技术条件支持。
韩国现今的电影工业毋庸置疑站在了东亚范围内绝对的领先位置,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里,它已经能够做到像好莱坞、宝莱坞这些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那样,一方面保持着本土商业片良性循环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能推出《小姐》《釜山行》《寄生虫》这些在全球范围内认可度颇高的本土商业片。
《小姐》新冠疫情下首周斩获2000多万美元的《釜山行2》反映的不仅是这个韩国丧尸片IP的巨大影响力,它还反映了韩国电影工业健全的发展,不仅包括电影制作,还包括院线应对新冠疫情的成熟表现:韩国院线在疫情期间迅速恢复了正常的运行。
在电影电视工业上,我们应当正视韩国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虽然《釜山行2》不可否认是一部令人失望的续集电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的出现也让观众看到了韩国电影业的可取之处,看到了电影院在新冠疫情期间依然能够继续正常运营的可行性。
作者| 多尼达克;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二集是截然不同的風格、截然不同的故事,不如第一集是不爭的事實,但至少在娛樂度上是大大的加倍,延尚昊導演證明了自己是韓國當今最會導此題材的類型片導演,甚至毫不避諱自己對《瘋狂麥斯》的喜愛,片中諸多飛車追逐場面與末日世界觀設定,都有瘋狂麥斯的影子,飛車場面上,預算不如好萊塢的情況下,延尚昊導演所幸就把所有用到特效的場面都弄的像電玩質感般,簡單來說就是低配版瘋狂麥斯,剩下就用音效補足,做出不輸好萊塢水平的爽度。
首集在密閉空間內方便層層堆疊人物關係,最後烘托出人物情感與人性,第二集場面設在開放空間下,人物關係建構導演幾乎完全放棄了,人物火花不足,最後還強打煽情牌試圖還原第一集片末動人的離別場景,其實前面人物建構都放棄了,結尾沒必要強加煽情牌老實說,但很明顯是商業考量才這麼做,一方面也是在告訴觀眾這是韓國電影,煽情是我們故有的元素,整體三星,但在這艱難的時刻,多加個0.5星感謝這部電影的誕生吧。
作为沉寂已久的2020年电影院,大片纷纷延后改档甚至撤档,而每年全球热门的暑期档其实已经悄然到来半个月。
终于,《釜山行2》的上映,让影院有了一些嘶吼叫声,虽然上映范围很小,但也算是艰难的开始。
那么这部备受期待,更大格局,更大场面,更烧钱的《釜山行2》到底成色如何,是否成功打开了釜山行宇宙,更重要的是,《釜山行2》和前作相比,是否有继承给人黑马惊艳的品质。
今天这一篇,我们就来聊聊这部最新的《釜山行2:半岛》
毕竟《釜山行2》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没看,但这期又需要做更深入做解析点评,所以我会在不透露关键剧情的情况下,让没看过的人看了视频到时看电影也不会受影响,而看过电影的人看了这期视频,同样也能清楚我在说什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釜山行2》的背景故事(预告片范围),在前作《釜山行》丧尸攻陷首尔一路扩散之后,在四年的时间里,整个半岛彻底沦陷。
但由于感染事态发生得非常惨烈,所以全球其他国家很快关闭了半岛所有交通,得以让感染只控制在了半岛境内。
而最后一批逃出来的幸存者,就包括了当时当兵的男主,男主和姐夫最后去到香港勾芡偷活得像过街老鼠。
这时男主意外获得一份额外任务,如果回到沦陷的韩国境内,把一车厢的美金带回来,将会每人能获得250万美金,前提是能活着回来。
于是男主和姐夫,还有其他几位成员组团回到了充满丧尸的韩国。
至此冒险开始,他们面对的不仅是成山成海的丧尸,还有已经在那浸染多年看尽人间炼狱的活人们。
在这样无政府的状态下,活人们自有一套地下规则和玩法,更荒蛮更原始更嗜血,而男主们也被迫卷入其中,最后不得不和这地下组织拼个你死我活,逃出生天。
看完《釜山行2》,我第一感觉这并不像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续作,而更像是一部扩展影片。
这也是我之前聊《釜山行》中说到的,一部电影作品的独立性品质,由于《釜山行》的男主全部在第一部都有着完整的塑造和诠释,从而让《釜山行》保持了很好的故事独立性,所以《釜山行2》更多是在背景故事下,扩展出一个全新的冒险故事。
与其说是续作,也可以说是一部《釜山行》番外大片,和前作的关联,仅在于丧尸元素。
而这冒险故事本身也自成他自有的故事独立性,我知道我知道,这冒险故事...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点赞买单,我们后面会聊到,我们先来《釜山行2》的优点。
先说结论,我一直认为电影作品不能用单一评判标准去审视,因为一部电影现实受众层面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主创愿不愿意承认。
《釜山行2》制作的目的和受众群,就是普罗大众并为了赚取更多的票房而诞生的商业片,让观众看到更过瘾的娱乐动作戏份是影片的目的。
在看《釜山行2》之前,我看过预告片其实有调低预期,因为我在预告片看到的都是砸钱的特效和动作大场面,所以我之前用了更多的字眼是冒险类型,而冒险类型的商业片,基本会弱化故事,把重点放在更爆更强更充满肾上腺素的动作戏份上。
我们基本一路跟随男主的视角,延绵着带出整个韩国境内被丧尸腐蚀后的末日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丧尸更多的特征,比如丧尸在不进攻时,处于深度休眠状态或低能量消耗,这设定类似于《我是传奇》中的丧尸。
当男主踏上韩国境内时,码头地板有写着“上帝已经抛弃了我们”,接着影片为我们呈现出了被丧尸推倒无法重建,世人已经遗忘的地狱般的死城。
影片巧妙利用前作没有提及的夜晚,让《釜山行2》夜戏成为了主打,也让观众能看到更多丧尸在夜晚的习性,加大了前作设计的丧尸对光和声音的特性。
而且要知道夜戏的特效制作难度,会比白天难度要大很多,在光影运用和细节还原上,都要把持到位,不然很有可能会被吐槽太黑看不到,但影片巧妙运用了闪光弹和照明元素结合,让夜戏有了更多玩法。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本片的主打动作戏份,前作没有一枪一炮实锤丧尸,这次是有用不完的子弹闪光弹泛滥,还有几个运镜非常过瘾的长镜头动作戏,都算让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后面的追车戏,导演毫不吝啬展现了对《疯狂的麦克斯4》的热爱。
《釜山行2》不管是在剧情结构上,还是角色设定,场景设计,枪战飙车动作戏份等,都几乎完全按照好莱坞美式的打法来,这也让影片在角色设定的目标上,是背负着任务性的目标。
所谓任务性目标,通俗来说就是影片主要是以事件驱动剧情,而非角色驱动,这在商业大片中很常见,尤其是冒险类型题材,角色更多被沦为工具人,而真正影片要展现给大家的,是事件本身的吸引力,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釜山行2》动作戏份。
不过呢(我要转折了)虽然《釜山行2》制作更大,格局更大,动作戏份更多更爽,但既然影片标题是《釜山行2》,那就不得不拿来和更为惊喜的大黑马前作来比较。
同样的,还是先说结论好了,《釜山行2》在角色塑造和剧情的编织上,是比不上前作《釜山行》的。
当年《釜山行》作为黑马存在,在当时的热度和赞誉已经到达如此一个高度的情况下,续集想要超越几乎不可能。
毕竟两部作品的编剧都是延尚昊自己,他不可能不知道两者之间的差别和观众预期心理。
而且如果《釜山行2》按照前作的套路再来一遍,是否又会被评为吃老本不思进取呢。
当然,《釜山行2》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首先影片太过于西化了,这不光体现在剧情上,还在于角色塑造上。
前作《釜山行》让人惊喜的点之一,就是在于丧尸植入到了韩国和亚洲人情世故的关系上,这些在前作的细节中都得到很好体现。
比如前作小女孩礼让老人,大叔手机韩式铃声的幽默,甚至包括韩式捆绑手臂打丧尸的细节等等,这些都在无时无刻体现着这是一部韩国电影。
但到了《釜山行2》,且不说半岛末日景象已经模糊掉了韩国特色,这样的末日场景放在哪个国家其实都合适。
而在把活人放在类似斗兽场和丧尸对决的戏份,则更脱离了本土韩国或亚洲文化的人设,甚至...显得有些老套。
斗兽概念设定在西方影视作品屡见不鲜了,经典的就有《角斗士》,还有《权力的游戏》,《星球大战》等等都出现过,但如果这个设定放在《釜山行2》的韩国境内,丧尸虐活人充当娱乐节目,就显得有些违和。
毕竟斗兽概念是古罗马和西方的传统娱乐方式,比如你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亚洲人玩起斗牛,看到一群白人打起麻将吃火锅喝着二锅头谈如何抢银行,就...怪怪的。
再来就是角色的动机太弱了,虽说这是一部商业爽片,如果把配角当成工具人也可以,但男主也沦为全片带动事件的工具驱动力,未免就太平淡了。
这句话怎么理解,男主在影片开头被要求回韩国拿钱即可享受荣华富贵,但男主一开始是拒绝的,就是因为这一开始的拒绝,影片就把男主的转变弧光给磨平了。
在前作中,孔侑的角色弧光是怎么处理的,孔侑开始是唯利是图,只想着自己的人,但在经历一次次事件之后,决定牺牲自己拯救他人。
而《釜山行2》的男主,哪怕一开始的动机,就是为了自己混得好一些,就是要为了自己利益去韩国境内拿钱,也让后面男主救人的转变来得自然,或者说触动人一些。
但影片呈现的一直是男主正直,热血的硬汉形象,当然我知道在最前面有让男主有了一丝救赎的设定在,为了不剧透就不展开了,但这远远不够呀。
而且最后让男主决定前往韩国拿钱的动机,更没有放在利益上,而是...尊严上。
这就更有问题了,影片设计了一场戏,是男主和姐夫在香港备受当地人歧视,说他们是病毒携带者,疫情当下是不是很应景,所以男主为了挽回尊严不要被歧视,决定回韩国拿钱改变自己身价。
这...我打个比方吧,疫情期间大家应该也听说了,很多华人在西方国家有着很体面的生活,但依然上街可能会遭唾骂,甚至家门口被涂鸦羞辱。
说这些,我就是想表达,你被歧视和被尊严践踏,很大程度和你财富价值并不挂钩,所以在影片中这处情节的设计,或许不是让男主回韩国拿钱最好的动机,换句话说,难道你变有钱,别人就不歧视你了吗。
而且再说了,我没记错的话是250万美金,EMMMMM,在这我要为香港朋友抱不平一下,在房价这么高的香港,250万美金真的...不算很有钱吧,既然要用金钱来驱动角色,那还不如让他们去偷个钻石或者稀有无价珍品之类的,岂不是更让角色有冒着生命危险前往的动力吗,也能让观众更相信角色的动机不是吗。
所以哪怕这时给男主一个不得不去的理由,都会比现在的要好很多。
说到这估计有人会说,啊大聪你那么会说,那你来拍,你行你上,emmm...随便吧,对于这种要求资深吃货必须要做出米其林美食的言论,习惯了。
综上所述,《釜山行2》对比于前作,前作无时无刻把角色逼到要做出艰难的选择,这些选择真正驱动角色做出让观众相信的决定,比如为了活着,众角色都做出了自己内心更利己的决定,关死车门不让他人进入,或牺牲自己救下他人。
正因为这些把角色逼向绝路的选择,才让前作《釜山行》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
而《釜山行2》角色在选择上,则显得更为薄弱,甚至是任务性质的,这也造成了后面唯一还剩下的韩国元素,就是韩式煽情。
不过对于我来说是有效果的,毕竟疫情影响隔了小半年才去电影院,我确实带着很多情绪去看了这部电影(最后有泪目到),而且延尚昊也不忘对自己致敬了一下。
总之呢,作为《釜山行》的续作,成功吗,看你用什么角度去评价了,目前虽然受疫情影响,但《釜山行2》的票房一路高歌。
如果继续还有《釜山行3》,我依然会抱有相当的期待度,虽说《釜山行2》的格局更为开阔不再是一趟去往釜山的列车,但在大格局下,其实剧情本身还是放在一次有着明确目的的一小撮人的任务上,至于整个半岛还有多少故事,都还是可以继续挖掘的,比如《釜山行》结尾那孕妇和小女孩,她们的故事是什么。
第一个点是难民线。
故事开篇,男主和姐姐一家坐船逃亡的原定地点是日本,后来改道香港。
是日本放弃接受难民中国选择接受吗?
如果是的话不难看出日韩近两年越来越差的关系,从《永远的君主》到《釜山行2》,韩国的近期的影视作品对日本的讽刺意味很重。
同时也离不开对美国的讨好,从救援到护送难民都是美国。
男主逃到香港后,港民对待难民的态度很差,说他们逃走是放弃了国家,像不像大家之前热议叙难民的点?
或许站在韩国的立场,会觉得中国人冷漠无情,但是站在中国的立场,我们又会怎么看这些难民?
第二个点是病毒免疫线。
香港4人小队回到半岛后,在卡车运送途中遭到黄队长的伏击,死的死,逃的逃,抓的抓,其中胖胖小哥被多名丧尸咬伤,但是没有变异,是否说明有免疫丧尸病毒的人群存在,这些人究竟有什么特征,是否会影响病毒的破解,是今后剧情的重要走向。
我真的丧尸片狂粉《生化危机》系列、《行尸走肉》系列、《活死人黎明》等等等等,几乎所有的丧尸片我都看过。
当初看《釜山行1》是没有抱期待看的,但是看到大叔死的时候真的哭得稀里哗啦的。
《釜山行2》其实我也没有抱很大希望,因为我不是韩剧迷,所以听说过男主角的名字,但对他的演技如何没有了解。
《釜山行2》一开篇就是煽情片段,当然也是为了拉剧情,解释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渊源。
但作为观众只会觉得很突兀,虽然和后面的情节有照相呼应的作用在,但是整体渲染的氛围太杂乱,主角也没有配角出彩。
我个人觉得631部队的队长以及那个反派军长演得挺出彩的。
分派物资的小哥——虽然只是配角中的配角,角色属性的好坏也不是表达得很分明,但他正好象征了平凡人——混乱世界里那个努力维持秩序、遵守新的规则、想要活下去的平凡人形象(总之我个人蛮喜欢他的)。
之前是出租车司机的那个配角大妈也演得很好,就是那种社会感和阅历感拽嘻嘻的样子演得很有意思。
至于爷爷,其实是演《我叫金三顺》里三顺大姐的男朋友的演员演的,居然现在都开始演爷爷啦。
但是看起来根本没有违和感,演技真的很不错。
我有点迟钝,直到结局才反应过来其实他根本不是姐妹俩的爷爷,因为女主角叫了他佣兵长,所以其实一开篇的男主角没有理女主角求救,但其实爷爷也就是佣兵长留了下来救了女主角和她女儿,并且之后几年一直以爷爷的身份陪在她们身边,一直努力和一个叫Jane的人联系,希望能派兵接他们离开韩国。
本来我看到还剩二十分钟结束那个样子都觉得没劲透了,想打个2分。
但是结局部分真的不错。
631的队长抢了车,并且说去了香港他会好好做一个公民,而且谁也不会知道他做过什么。
但是把车开进船里就被杀死。
其实毋庸置疑,肯定会被杀的,他还在说Nice to meet you.只是等不来新的人生了。
朝阳在海平线升起的画面也特别漂亮,也是一个加分点。
另外就是爷爷为了救妹妹挡枪死掉了(这个剧情比较老套,但对于这片来说我还是很吃这一套的!
),爷爷从救了她们开始,就一直努力和外界联系,有点痴迷的状态(一直说Jane啊,在派直升机来了啊之类的)。
然后最后姜栋元突破心魔(弟弟说他为了保全自己为了所谓的逻辑性和大局不救人,最后却心有愧疚),所以冲进去救准备自杀的女主角。
这个地方也不错。
还有特别触动我的一点是女主角作为一个母亲,最后瘸着腿用枪击杀着僵尸给抱着妹妹、带着姐姐奔跑去直升机在的地方的男主角开路。
母爱就是我的软肋!
最后上飞机的时候,Jane给姐姐说可以去一个新的很好的地方了。
姐姐回答她待的地方的人也不赖。
因为除了僵尸,她身边的人是爷爷,妈妈和妹妹吧。
个人理解。
虽然结局亮眼(也不算很亮眼,但相对此片其他部分已经算是点睛之处了),但是全片的节奏比较混乱,有《行尸走肉》五六季那味儿了,一直讲人性的打打杀杀,抢地盘之类的。
而且韩国的僵尸,我个人觉得变异的节奏太快了,一咬没多久就能跑得飞快、上蹿下跳的。
我个人比较喜欢欧美那边的“慢节奏”僵尸风格,因为按照僵尸的设定。
是没有脑子没有思考的行尸走肉,行动能力太强真的很奇怪。
这一点和《活死人黎明》的僵尸一样,我记得《活死人黎明》的僵尸也是很喜欢烟花之类的东西,但我觉得过于无厘头,所以总体只能打三星了。
也还好孔刘没有演这一部,有一个说法叫爱惜羽毛,没看这部片之前我为他没有参演感到可惜,看完之后我觉得反而庆幸。
且不说香港会不会接收难民,你部队也混进来了算什么回事?
你这是侵略吗?
韩国难民被中国人道主义收留,原韩国部队被编入人民解放军外籍兵团,在中央带领下反攻韩国丧尸,解放韩国,为中韩友谊书写历史最浓重的一笔。
这样拍是不是合理一些?
要不这样拍,中国无偿捐赠资助朝鲜推土机十万余台,朝鲜人民军不畏困难不惧艰苦南下一路把丧尸推下海,韩国难民回到半岛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园。
这样不是很合理吗?
推土机一路碾压也比结尾撞丧尸刺激多了好伐?
可以说半岛这部跟上一部完全没有关系!
完全可以当做一个新的电影来看,感觉就是借着第一部的人气来蹭热度!
但是来当个单独的丧尸电影来看的话,也算是个还不错的骗子,个人觉得比今年的〈活着〉更有意思一些!
里面描写人性居多,在那样一个渴望自由的城市里,对于一个可以出去的机会,每个人内心的变化,黑暗的一面也都暴露出来了!
但是对于最后女主从众多丧尸群中,逃脱出来,有些光环效应了,尤其是在腿受伤的情况下总之,无聊排遣时还是可以看看的!
核动力汽车
补标
好家伙,活人坑活人,这不是行尸走肉的套路吗。车什么牌子的,挺抗造。换上中文配音可以当成罗志祥白百何张子枫看。
都不用和第一部比,连普通的丧尸片都比不上好吧,美国人新闻对话、飙车的速度与激情、主演死人耍酷脸,哦对还有大女儿最后拿枪对着救他们的人...除了说一句烧钱无Fuck可说。
因为僵尸题材影视剧的一窝蜂泛滥,在峰值过后就很难有超越就是常理。因为对僵尸题材的熟悉,影视剧里的僵尸进化得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得多,更高更快更强这种奥运口号在僵尸群体里也很受用。暂时还没想出什么太好的点子在发掘末世僵尸剧的新看点上,所以来来去去也就是人性考验,舍己为人,以身犯险,道德升华,人间值得…这些路数,多放几个未来花朵可能会让人更思考人类的未来,这可能是另一个方向,未来会有青少年儿童僵尸题材片出现吗?全世界僵尸沦陷,一两个哥哥姐姐去幼儿园救一群小朋友脱离险境?听起来就很过瘾。还可以开发僵尸版地道战地雷战,少林十八铜人战僵尸,僵尸战狼…可以挖掘的方向太多了啊~
狗尾续貂。设定硬伤过多,甚至让人无语。中间情节过于拖沓,人物脸谱化处理,结尾强行团圆,唉
无语
dbq,都2020了能不能別再拍毫無新意的僵尸片,愛僵尸人士表示強烈譴責。
我实在不明白最后直升飞机是怎么来的。
韩国丧尸版速度与激情?还行吧,最后徐疯子那里其实有点意思的,李贞贤那就太刻意了
跟釜山行没啥关系了,感觉营造的末世感还是挺强的,对人性的不同状态也有展现,可看
韩国电影树立的口碑,离不开电影近几年关注的人性和现实意义,一旦与此脱节,影片便会落入虚无,变成一部仅仅是能够令人在观影时短暂兴奋的一剂椿药而已。《半岛》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它似乎想聊很多,却没有一个人物线条能够震撼人心,包括最后一位老者为了救一个小女孩儿挡住子弹失去生命,由于剧本设定显得预料之内而无足轻重。影片又想借助男神女神抬高影片质感,可男神女神演技再好,如果剧本本身空洞乏味,不是姜栋元忧郁的眼神能够救得了的,就像刘亚仁的大丰唇也救不了《活着》。一部电影若想让获得观众认可,在故事完整之余,影片必须化作一把利刃,给现实捅出一个伤口,让里面的脓血喷射而出,让观众看到这无法愈合的伤口而尽显苍白和无助,然后在伤口上贴一个无济于事,又极尽真诚的创可贴,照一丝希望的微光。
还不如《#活着》呢!
1⃣️姜栋元太帅啦!!啊啊啊啊 上映第一天来看果然太值得了!! 2⃣️人类斗兽场真的太可怕了 到了末日人比僵尸更可怕!电影节奏太紧凑了 让我把自己手抠出了血泡 3⃣️子役们的演技赞的说不出话 最感动的一句台词就是 被救援之后 Jane对孩子们说“崭新的世界马上就向你们展开了”大女儿说 “我们原本生活的世界也不太坏的”ㅠㅠ(今天才首映第一天 大家就不要给我发私信要资源了吧 我在首尔看的)
画面很不错,剧情有些经不起推敲,整体还行,但比不上第一部。应该叫釜山行之速度与激情
42 爽片,开头结尾联合国、疫情歧视有延申外延意义。
人家是来看丧尸的,导演却想让我看人类…虽然桥段让我想起行尸走肉,也还是蛮精彩的,只不过比起1,这部更聚焦在末日人性中探讨,而最后男主也做出了新选择。但整体故事和丧尸表演真的没有第一部惊艳。
是不是得逃到平壤去了!演尽了人性的恶,但是比第一部差太多了,抛弃了前作成功的要素,改成美式丧尸➕速度激情,加上五毛的特效,很失败~思密达都亡国了,中国人还这么坏,救人的还是美军,哎!
釜山行2:逮虾户
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