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是1月8日与老班一起从杭州至重庆的飞机上看的。
“很应景。
”老班说,他曾经也算是半个体制内的人(大学生村官),“你怎么看?
”“确实很巧。
”作为目前还留在体制内、曾经是公检法部门一员、又刚好经历了职场小挫折的我来说,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冥冥之中或许真有安排。
好吧,回归到电影本身,讲几点自己的看法:1.叙事手法上,大家都看得出来是以时间为轴,近三十年韩国历任总统选举就职为背景。
类似这么玩的,还玩成经典的,我脑子里好像就一部《阿甘正传》。
当然,《阿甘正传》浓缩的历史更长,也更加有正能量。
2.政商勾结,甚至是黑白勾结的内容,在屏幕上并不少见。
国内也有写实手法的这类电影,稍微前面的有陈奕迅参演的《黑金帝国》,以及前不久刚获得一片好评的《追龙》等。
但得益于宽松的环境和成熟的审查制度,韩国的这类电影比我们更深刻,不单单只是回顾历史,还会直面最核心的症结,并不动声色地引领人们去思考这一切是为什么。
泰修在天台被韩部长扇耳光以及接下来几分钟的桥段,自然是本片的“文眼”所在。
韩部长不像《魔鬼代言人》里慷慨激昂地抨击美国司法制度,他只是冷冰冰地告诉泰修韩国政权交替背后金钱与权势的本质,然后让泰修做出选择:愿意做任劳任怨而终生默默无闻的99%,还是那掌握核心权力的1%?
随后我们所见证的一切就跟泰修做出选择一样顺其自然:选择站队、操纵舆论焦点、利益输送……不知道泰修会不会生产自己类似《华尔街之狼》的错觉,我想他应该是不会的,毕竟韩部长给自己戴过一个伟光正的光环,叫做顺应历史(话说,片中选举押对宝后大家在办公桌上的狂欢还真像华尔街之狼)。
只可惜,韩部长只是把他当作一条狗,甚至让他把好兄弟日斗也当作一条狗。
(我也不知道为啥韩国的犯罪电影里总是用狗做凶器,比如说《美玉》)。
这就是政治。
当然也可以说这就是人生,1%的抉择决定99%的余生。
3.所以我可以原谅片尾20分钟,泰修以自污或者说污点证人的方式来对抗整个大环境,毕竟《魔鬼代言人》是魔幻片可以时光倒流,这种犯罪题材而想大团圆结局的,《局内人》早已提供了一个模板。
本片从个人的视角略带黑色幽默的展示韩国政坛的起伏,尤其是几任总统的更迭,更是用一种局内人的角度痛快的进行了刻画。
几点感想:1.外部政冶势力的刻画很少,始终围绕在韩国内部的选举博弈上,但在韩美军基地等现实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导演和剧本回避了什么。
2.韩国媒体在片中更多是主角团伙指挥棒下因势而动的工具,但其足以达到政治目的的影响力可以让和片中群众一起吃瓜嗨着时,不禁觉得导演深入挖掘韩国政坛时回避了什么。
3.也许并不准确,但韩国政坛在片中的反映虽然精彩但数次回味,总让我觉得似乎缺少几几块重要且一直在那里也应在那里的拼图。
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竭。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精彩的影片。
但也因精彩反而到想写几句时却只想起了这几个不完整的感觉。
追求完整性的渴望,恰如主角的渴望。
话说,最后猪脚参加选举,感觉狂热煽动又空洞,感觉又缺了什么。
2022.5.511:23
实际上,小孩子看了心潮澎湃,萌生许多不切实际的冲动,有点阅历的人看了,如同鸡肋,只不过是浮夸的下乘之作。
开就辣白菜考虑考虑咯莫非萝莉控莫得得得得可口可乐了看看考虑考虑了看见了咯可饿节日快乐太可怜了得得涂抹的提笔8口奥林匹克我怕的555555878468556767677643434353535
【影】《王者》“做坏事的人会遭天谴下地狱。
”“案件也需要像泡菜一样,需要时间来熟成。
”“自尊心只是一时的,谁不是首尔大学毕业的,谁没通过司法考试,你要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你加入这个阵营,就可以少奋斗十年。
”“先摆一段时间再爆出来,这个很重要”“跟着历史的经验走,站在权力旁边,要抛下自尊心,抓紧权力,放开权力与他抗争的人,没有一个成功”“进入他的阵营,就有机会成为1%的检察官,熬夜解决再多的案件,别人也不会多看你两眼。
“这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活在这种时代,危险与机会共存。
”“每个人都祈求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当选,因为随着不同的当选结果,有的人会往上爬,有的人会喝西北风。
”“所谓的政客,一定会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这是非常复杂的政治运作哲学。
如果你不报复的话,组织一定会瓦解”“狗就是狗,不会养久了就变成人”“我所有的东西都没了,青春,家人,,还有,,,朋友”“太感情用事的投资,一定会失败”
魔幻现实主义商业政治片,比我想象得更幽默更商业,也更华丽花哨。
如果停留在朴泰秀的失败,也许会成为现实的政治片;他参加总统大选,成为了成功的商业片;开放式结局,让它像是民主化运动和民主选举的宣传片。
——中二混混少年的drama人生起伏史,怀着成为人上人的心态成为检察官,顺应了时代邪恶的大潮却没能玩转,在成功又失败后才开始理解人上人世界的运作方式,才明白自己怎么去玩这套游戏——历史海浪里起伏的小鱼,以为那是凭借自己的力量才获得成功,实则在失败后才刚刚开始游出自己的路线。
(但还是有些机械降神,早知道你可以啃岳父啃到总统候选人,为什么之前要沦落成这个鬼样…)在舞厅学习走歪门邪道的痞子,最后发现还是痞子之道最好用。
但说实话,大部分时候的朴泰秀既不彻底邪恶,也没有多善良,就显得又些卑劣而软弱。
始终带着小弟心态,只有过上花天酒地生活,有掌控权力的欲望,却没有掌控任何一个实际的人的能力和狠心。
虽然最后回归了伟光正,念出自己的忏悔录,但实在是让人对他没什么信心啊。
赵寅成蛮帅的,但是朴泰秀衰衰的,很瘦长的一条,挺拔但不强壮,很符合这个状态。
——斗日这个角色蛮感人的,这里唯一的烂人真心,但说实话动机从一开始就有些缺乏说服力,无条件的支持和原谅一个多年未见的中学同学,除非是他当初就暗恋朴泰秀。
只能说柳俊烈的演技确实还行,但脸实在是和这个郑雨盛的帮派格格不入。
——韩强殖,Dom中的dom,dom中的统治者, dom之主,dom的终结者,压倒性的dom。
“개는개야”;“无用的自尊心、正义,那些老土的想法都丢掉吧”;“我就是历史,我就是这个国家”。
谁听了这种话不觉得他是真正的老板?
说实话,如果不是郑雨盛的脸,不敢想象他会是多么爹多么讨厌的角色。
但是他该死的好帅啊(还在dom中偶尔露出来一些笨笨狗气,可能是本人跑出来了)。
他把韩强殖这么一个跋扈、自我、张狂的角色演得非常优雅克制,避免了过分油腻的宣泄。
坏透又帅透的角色,看他打人也觉得很痛快的程度。
虽然斗日看起来是朴泰秀的真爱,虽然韩强殖给的一切都是有代价的,但如果我是朴泰秀,我看到雨里打着伞从车上下来冲我笑的韩强殖,我也会毫不犹豫上车嫁给他(并没有这个环节)。
——整个故事的文本写得很好,结构也套得合适,表现形式很华丽,所以看起来是很舒适的。
把虚构放在了现实历史里,利弊分明,既显得相当有考据感和现实指摄,又显得太魔幻以至虚浮——虽然如果了解那几任总统和他们任期的政治起伏,人人都知道现实只会更糟。
前百分之一的娱乐方式,也非常无聊;前百分之一选边站的方式,也非常荒诞。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幼稚的同态复仇,混乱的国度,儿戏的政治,愚昧的媒体,盲目的民意,至少这一点表现得非常到位。
在这样绝对运行的体系面前,顺应它是那么容易,所以我说朴泰秀就是天生但未完全的坏种,他的正义只坚持了五分钟,这更显得他最后打鸡血似的崛起比较可笑。
真正玩弄政治的人,像韩强殖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而真正试图坚守的人,像泰秀的走马灯一样,有一种“于事无补的无奈”,如果当时把体育老师抓起来,事情并不会变得更好,可能他的检察官生涯早就结束了。
那两位因为坚持自我而落魄又成功的检察官,事实上真的能迎来他们的新生吗?
——还有一些非常逗的法学生汗流浃背梗:“你吃那么多苦,是为了做服务业?
”“自尊心只是一时的,谁不是首尔大学毕业,谁不是通过了司法考试?
”哇,真是特别有说服力,让人丝毫不想往下干呢。
——所以电影花了两个小时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是都照着逻辑运行的”/“不像话的事一大堆”,亦或者说这个世界的逻辑不是我们的逻辑,人生就像河回面具,被大麻麻痹般虚假地微笑着;又花了二十分钟告诉我们,你能在触底后找回自我改变世界,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那之后的一切都只是朴泰秀车祸后的一场梦。
王者,看完了。
大叔你长得实在不像学生…草,好戏谑好喜剧。
我一直把这片子的另一个译名金权性内幕记成钱权性交易…从喝的酒就能看出来身份,刚开始主角喝的是尊尼获加黑牌,融入后喝的就是蓝牌,而韩喝的则是路易十三。
(虽然道具不用心一眼假…)喝的香槟也不是普通的巴黎之花,而是年份版,价格更贵瓶子更好看。
这个故事其实不是完全的意淫,因为它不输出什么群体性什么民族主义的价值观,它也没有代入感,他就是一个人的故事,这世界上有可能有这样一个人。
意淫式的电影,一定是需要满足某一群体甚至是大群体的代入与狂欢,例如战狼和鸣梁海战,这个显然不是。
但是确实是有意淫成分的,例如凭空冒出来个发小弄了那个强奸犯,才给主角后面光明正大的加入提供道德保险。
不如意后立马抓跳大神的这很有意思,挣这种钱,要付出代价的。
你说他是政治惊悚,那肯定一点也不惊悚,所以这玩意应该算是个政治爽文,尤其最后还讨好了一下观众,咦…你说他折射历史吧,这都是最简单最耳熟的韩国历史了,我需要你折射么…3.5分。
又看了一出关于韩国政坛、财阀以及黑道之间的过家家游戏。
自从韩国财阀势力日益庞大,庞大到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政府和有关民生的决策和法律,早就埋下了种种罪恶的种子,以至于后来的一切都在那个种子及其周围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大概是真的是因为明知现实不可能改变,所以才这么敢拍吧,毕竟影视艺术并不能在政坛掀起什么实质性的浪花。
娱乐圈的瓜有多大,政坛的事就有多丑陋。
这已经心照不宣的事实。
这出现实版的韩国政坛连续剧,也快落下帷幕了。
文先生的任期到2022年5月。
整个国家被财阀左右,连总统都保护不好,又能期待什么呢。
就当看一场过家家吧,只是还是有点心疼那个从悬崖上跳下来的前任检察官。
一部有挑战性的黑色幽默电影,居然是两年前就写好的剧本,却在现实社会一个个都被验证。
大胆的导演挑战性的角色,让这部电影那么的与众不同,喜欢与不喜欢两极分化严重,所有的一切都是韩导预期的,他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500万人次,果真如此,530万,超额完成任务。
虽然我们不是身处韩国的现实生活中,但是,通过韩导的这部电影,还是给我很大的触动,我们每个人都隐藏着类似泰洙一样的懦弱,欲望。
就像文章中记者所说的,我们敢想tk一样,用手指向自己吗?
这部电影比起其他讽刺社会的电影来的都要正直。
7名总统中,朴槿惠的出现最为特别——2004年卢武铉弹劾案通过时,有一个笑意满满女人镜头,就是朴妈。
2004年是卢武铉就任韩国16任总统的第二年,韩国国会以非法竞选资金、政治外交关系不力等事由,发起了对他的弹劾。
韩国民众发起了规模浩大的反弹劾集会,《王者》呈现出的镜头是市民们拉起「弹劾无效」的横幅、口罩上写着「国会疯了」。
很显然,民意不认同国会搞掉卢武铉。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来看,这次弹劾案都是场政治闹剧。
朴槿惠和这次弹劾什么关系?
事实有些哔狗:在闹剧中,主导者之一,就是当时身为国会议员、在野党「大国家党」党首的朴槿惠。
而当年的国会,大国家党议员占据了多数席位。
所以尽管民意沸腾,弹劾案最终还是被国会通过了(不通过才怪)。
明白为什么《王者》拿了一个笑意满脸的真实新闻镜头了吧。
颠倒讽刺的是:12年后,韩国民众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集会,这次集会不是为了保护总统,而是要求现任总统朴槿惠下台。
韩国黑色幽默电影《王者》其讽刺社会的政治性和真实性,会导致观众太多的联想韩国电影反映现实,针砭时弊,揭露韩国政坛频出的丑闻,撕破执法等公职人员所谓正直廉洁却道貌岸然的面具,对政府、精英和上流社会进行辛辣嘲讽,用言论和批判自由反映社会黑暗腐朽的一面。
看这部电影会产生极强的代入感,不少情节和场面似乎都似曾相识。
影片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用事件覆盖事件”,说的是当一件有可能引爆社会的被媒体报道出来后,为了转移视线和矛盾,总会有利益或权力集团使用障眼法,抛出另一件具有引爆点的事件(特别是娱乐圈明星人物),用带节奏的方式引导大众转向下一个热点事件,最后大众分不清哪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国际通用。
男主最后直抒胸臆的话也堪称经典:“我既是个骗子,又是个混混,我是条为了权力而效忠的狗,大众就这样被欺瞒,好吃好喝,好好地生活着。
当然,大部分的人都是老实善良的,在生活中忠实于自己的本分,所以这个世界才会运转。
”
不是想看韓國近代簡史,是想看王子復仇記,但怎麼就這樣簡簡單單、輕輕鬆鬆幾十分鐘帶過啊
又一部典型的低级韩国政治片
浪子回頭的套路
披着针砭时事的政治皮,拍得却是大长腿们的偶像剧,间中许多巨抓马的慢镜和光影,居然有一点幽默感,但更多的是美男军团齐装逼的强力,一句话:这个逼装得99分
以韩国政坛历史更迭作为时间轴,瞄准检察官这个特殊的权力群体,起高楼与轰塌的过程,明快流畅,讽刺意味明显。
内容很丰富,但戏没飙起来,new的片子的确大手笔,企图心超过对故事的驾驭能力,人物还是单薄
仍然打造成类型片有点可惜,不过可以拍政治题材已经很精彩了。
真敢说,这种事,又要看临国的电影来意淫。
与其说政治是要人命的东西,不如说整个人类江湖就是要人命的存在。何以了此一生啊。
我也是不太懂把这么无耻的事儿讲的这么嗨翻天是要干嘛……
太流水账了
男主角掀翻检察长跟玩儿一样,儿戏,前面编年史回顾韩国历史,结果就靠这种鸡血反转收场,感觉浪费时间,旁白也太多太密。看在郑雨盛全程耍帅,还跳了男团舞的份上就3星吧
韩国烂片 啧啧什么破玩意儿 没故事 没内容 没高潮全片都在靠旁白没完没了的进行解释说明 一看就是内容断片 用旁白弥补 这还要导演作甚 赫呃 呸 破片儿
好假
韩国爱拍爽片,这部也一样,借韩国政治的黑历史来发泄民众情绪,从最后一个安排,让男主角说出挑战观众的台词,本身就是一种噱头策略。比起电影,它更像是一种政治演讲。
荒诞如是,篇幅关系一切进程太快,戏剧化的社会现实,只是现实的反转,往往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导演能力大过想法,但是对照我国时局可作某种参考。
阴谋论
一直旁白感觉有点出戏……
这类使用疯狗情节的片子,狠到了极致,也蠢到了极致。让人既不相信正义,也不相信舆论,本质上是对政治腐败的商业化。观众越觉得政治丑陋,那就越让你们看到毫无底线的丑陋。这是极其聪明的市场行为,而非严肃的政治反思电影。到最后都是反派操纵舆论,还硬扯什么“由你(公民)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