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爱君如梦》的肯定会对吴君如和梅艳芳反串两父子的那段歌舞《两仔爷》记忆犹新,反正我是超级喜欢,还专门找来存在手机里当铃声,刚刚听歌听到一首叫never on sunday,总觉得曲调那么熟悉,等到整首听完才想起来就是同一首,呵呵,又是翻唱啊,还记得看张国荣和袁咏仪演的金枝玉叶时超喜欢的那首爱情的魔力,后来发现也是翻唱的英文歌,不过这两首歌都翻唱的很不露痕迹,挺有本土特色,我喜欢话说回来,其实香港和内地的影视作品不乏抄袭之作,特别是听黄子华栋笃笑的那句:“你不懂英文怎么做编剧啊?
我们都是翻译过来的啊”,但为啥香港的即便是抄的我也看起来津津有味呢?
我觉得抄袭也分态度好和不好,态度决定一切,像那天偶尔换台看到的大陆推理剧情完全抄袭几年前日本的某知名剧集,虽然主角的年龄性别都变了,但是招牌动作居然都是一样的,我当时都鄙视到要站在小日本一边,愤怒的看这个好似穿越的片子了就算是抄,好歹也加点再创造的成分啊,终于知道学语言的为什么好找工作了。
久仰的電影,之前看過無數的好評贊賞。
終于得見。
實實在在從頭觀賞到尾。
喜歡阿金和朋友之間簡單的快樂和情誼,好難得。
讓我羨慕不已。
喜歡阿金對待生活的態度,那么容易滿足,那么容易快樂。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肆無忌憚的嘲笑你,你就好像從來不曾受傷。
所以我不喜歡那樣的結局。
不像生活。
怎么會完美?
怎么會像童話一樣?
生活其實是殘酷。
我寧愿希望劉真的就跟tina在一起,人們對阿金的戲弄是一個善意的謊言,為了讓阿金忘記劉…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從劉的角度,選擇了自己的理想,為了歐洲的比賽為了跳舞,必須要放棄一些東西,必須要唯心的和tina在一起。
就是那句“有老板,有梦;无老板,无梦”。
把美好的東西撕裂給你看,這就是生活。
阿金必須接受。
痛過之后,還能笑著對待所有人。
這就是阿金。
忽然想,“愛君如夢”到底阿金是主角還是劉老師?
可以理解為愛“君如”(阿金),那么劉是主角。
電影告訴我們一個為了愛情而放棄自己理想的老套故事。
選擇和阿金在一起,然后呢?
你的歐洲之夢呢?
還要為了生計去騙人來參加這個舞蹈班?
如果是阿金的故事,愛君(劉老師),像夢一樣的童話故事。
夢想成真的故事。
这个世界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自己的梦想。
有的梦想容易实现,有的梦想却需要一生的努力。
在努力的过程中,有些人不堪重负,有些人逃脱不了现实的压力,于是向现实妥协,梦想真的变成了只可追忆酒茶饭后闲谈我当年怎样怎样的只是梦想。
也有些人坚持了下来,在坚持下来的人中,有人最终实现了梦想使梦想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也有的人穷尽一生也没能使梦想实现但在人生结束之时却也无怨。
不同的选择,成就不同的人生,于是有人辉煌,有人平庸,有人悲壮,有人平凡渡过一生。
我们是其中的一个,选择的最初决定着我们的结局,不管何种结局,我们都要走下去,于是"如梦"一个如字安慰了自己,平静了自己那颗不愿臣服的心,我们说人生如梦,其实我们给自己留下了梦想的希望。
也许阿金的执著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那么就让我们来学习阿金的豁达吧!笑对生活,有梦也不错!或許就是這樣解釋 ?
p.s.其實…好像看到自己,好像看到劉老師…
总觉得我们这一代有不少都对港片是有着或多或少的情节的初中时候看蛊惑仔,郑伊健那张大饼脸看到眼里竟也觉得帅气非凡还有一系列的赌王赌侠赌圣,看着他们不管不顾的快意恩仇自己也仿佛侠骨起来那会的邵氏,嘉禾好像已经成为青葱时代的符标还记得那会一放假就跑到楼下的小店里租碟片,那会子不喜外片,总觉得外国电影里金发碧眼的一堆认也认不清就爱看港片,什么林正英的僵尸系列啊,还有周润发叼着牙签扮酷啊云云再后来,又看了《玻璃之城》《甜蜜蜜》那会儿的港片总有股最痛快最草根的生命力无论是黑帮片也好,爱情片也好,鬼片也好兄弟之情总是两肋插刀赴汤蹈火,恋人之情总是甜蜜苦涩唯君似梦我还记得华仔有一个《天若有情》好象是一个系列有两部第一部里面是个小混混爱上个被有钱男养着的小情人,那会的刘德华自然年轻还留着当时极时兴的波浪长发,第二部是落难空军爱上乡间女,华仔穿军装的样子英气又俊朗,姑娘是吴倩莲演的,执拗又单纯,小小的脸薄薄的嘴,会穿着花花的棉袄在田间稻谷里挥舞着手仰着笑脸,这一部,我哭的特别伤心再后来,又有了王家卫的凤梨罐头,以及再后来一点我很喜欢的《老港正传》,《金鸡》,《每当变幻时》往往是熟悉的旋律一响起,眼泪就开始滴溜溜的打转如同《爱君如梦》的片名,总得给个梦让我们信有人说,相信美好,纯真,爱情,梦想这些字眼的人都是不成熟的我总想,这些事,就跟鬼神说一样,信便是信了,不信便是不信,信便是真有,不信便是没有我喜欢以前港片里带着的非黑即白的情感,其它的事物或者有灰色地带,可是人的感情没有,无论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它和梦想一样,是我们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它最应是干脆又明镜一般的我喜欢瘦身男女里郑秀文从美容院一路飞奔出来的神情,还有金鸡里吴君如最后守到了的那个电话号码,还有每当变幻时陈奕迅那个焦急的神情以及那条似乎闻得到鱼腥味的菜市街即使生活中的事往往没有美丽的结局,但是总不应该让这些抹掉信仰美丽的心,否则人生岂不太没意义?
爱君如梦 待君入梦
麻麻地。
1.刘德华实在不适合演爱情戏,收得太狠了,完全感受不到情绪,像个漂亮的木偶人,那时候的刘德华还蛮帅的。
吴君如又太放了,放到完全感受不到暗恋人的灰姑娘那种纠结惆怅的情绪。
这太收和太放的两个人在一起,完全感受不到火花,最后突然宣布是喜剧结局太突兀,起码应该放一下刘德华跟梅艳芳在大清早说了一番怎样决定选择的话啊?
2.其实觉得梅艳芳在里面比较迷人,谁说吴君如抢了她的戏?
完全没感受到呢。。。
3.其实觉得刘德华跟林家栋在里面比较有火花,从头火花到尾,简直是soul mate,人生导师、精神指引、困难时不离不弃、帮他完成梦想甘愿做条跟屁虫。
真想大喊一声:求你们了,在一起吧!
4.不懂舞蹈,但是好像里面刘德华从开头和那个女舞者,到中间和梅艳芳,到最后和吴君如,好像都是同一只,这片子的舞指难道就不能多设计几个招式么?
或者华叔,你多学几只不行咩?
5.整部片子最喜欢的,是中间群舞那一段,很烦印度的片子里动不动就来个歌舞,可是发现在华语片里突然来这么一段,简直是熠熠生辉呢,这片子没有中间那一段群舞,真的什么都不是了啊?
最后,老姑娘的灰姑娘,其实有没有可能有春天啊?
给点小小有说服力的提示吧,这喜剧的结局太没有说服力了呃。
七八年前给了四星,前几天重温了,又觉得不值那么多,故事是很简单,挺温馨的,但是最后的舞蹈没有那种哇好惊艳的感觉,捉弄阿金也莫名其妙,为转折而转折,也没看出老师多喜欢阿金,只是觉得“阿金几好啊”,还是说他放弃了富家女很伟大吗?
阿金暗恋到出晒面咯喔。
始终觉得那个排队唱歌最好玩,太子基是丑点但是特别有意思。
爱君如梦。
不知是否你也仔细听过这首粤语歌。
爱君如梦。
恍如梦境。
当人生入戏,戏如人生的时候,爱情这个千百年来让人纠结不清的话题,在这出戏里,成为了最梦幻的演绎。
它不童话。
虽然很多人都以为它演绎的是一出童话,可是,它是最现实的温情梦想。
就像吴君如说:我只想跟你跳一支舞。
当时她的眼神,语气,表情,声调,她的全副身心,都表达着她的梦,此生到那个时间为止最让她想要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的梦。
了解香港文化的人都知晓,香港是个随时随地都在倡导梦想成真的地方。
在这里,只要你肯拼搏,肯奋斗,出人头地并不是梦中的梦。
白手起家,进入上流社会,是多少努力的香港人的梦想,他们并不会计较所从事的工作的低贱或者所赚取的薪水的低廉,只要有拼搏的必要,有希望,便有力量,继续下去。
于是他们会为了达成自己最基本的需求,给自己找寻梦想。
吴君如很幸运,她找到了作为女人最美好的一个梦——爱情。
迷恋也罢,暗恋也好,即使只是那惊鸿一瞥,也是命中注定,也是千百回梦中惊醒,心中所盼所想所念。
想想,这么多人,这个世上,有多少人能够找到那样一个人,可以为之做一个梦,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至少很确定的是,自己这个梦,已经在自己身上做过了,再无遗憾。
或许会有人说这部戏的结局是两个人在一起了。
我却觉得不是。
是阿华帮阿金圆了那个追了很久的梦,也是阿金给阿华一个继续做他自己梦的理由和力量。
不一定非得归到终成眷属上。
那淡淡的余味,在阿金和阿华共舞的那一段,伴随着刘德华和吴君如合唱的那曲《爱君如梦》,红色的舞裙,合适的曲子,在高潮那一点时掉下的眼泪,谁能说,不就是幸福与满足的呢?
这,本就是一个该知足,容易知足的女人,也是一个,懂得取舍的女人。
这个故事,也并不是纯粹讲述爱情,讲述的,还有那许许多多隐藏在笑容之下的生存压力、男人的尊严,以及,对希望、对前方,梦境的追求。
所谓爱君如梦,也就是如此。
虽然吴君如似乎一直演些烂角色,却颇欣赏她,不懂她的演技如何,却是喜欢她这人的,对她现实中了解不多,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是从她演的这些角色喜欢她。
大概觉得让一个女人演些粗劣低俗角色会损形象,这除了敬业,也需要勇气,努力吧何况她并不丑!
“爱君如梦”里吴君如仍以低姿态出演当看到她最后着一身红衣舞裙与刘德华跳舞,为她的美艳感动!
爱君如梦,极赞的一部爱情电影。
爱。
阿金爱上南生,就像张爱玲的形容:俯向尘埃,从土里开出花来。
悲凉却喜悦。
爱他,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他,像小影迷般傻傻望他,甘心受骗不惜血本只为见他,全部梦想就是与他共舞一场;因他欢笑而欢笑,因他悲伤而悲伤。
不是不知道逢场作戏,但是假戏都会有一点点真情,相拥一刻也会有错觉发生。
爱君一场,就如黄梁一梦。
梦。
林夕的词写道:“不准我讲 请准我想像 梦到底比真实欢畅。
”既然现实苦涩,请准许我发梦一场。
小人物也有做梦的权利,梦想也许卑微,也许虚幻,但请别嘲笑,有梦,生活就闪闪发光。
梦里,“巴掌也都不痛 分手也都不痛 就算穿不起新衣都不冻”。
看到最后阿金穿上熠熠生辉的红舞裙,与南生跳起心爱的探戈,梦想终于实现时,再也忍不住泪下。
结局有太过美好之嫌,圣诞之夜,十二点钟声敲响,灰姑娘终会被打回原形。
不过,看电影的我们,也不过是发一场梦而已,何必执着于惨淡的现实?
君如。
吴君如是此片最大亮点,作为喜剧女演员,香港的“女周星驰”,能拍到这样一部笑中带泪的喜剧,也算是无憾了。
原来她打扮起来可以很漂亮,唱歌也很好听。
而且还幸福的令人嫉妒:觅得如意郎君陈可辛,还生有一女,生活美满,事业得意。
有一种喜欢叫暗恋,多多少少带着卑微的企盼,望向视线那头的他,一个人哭,一个人笑。
这些许卑微令那颗心轻的似乎没入尘埃,不需要对方的回应或是其他,只需要人群中偶尔偷来的惊鸿一瞥便已足够——哪怕对象并非自己,也足够自己继续笑着幻想,把梦做得更加圆满。
很难说,暗恋中的女孩子是怎么想的。
因着喜欢,本来就生计不易,也愿意为了接近自己喜欢的人,节衣缩食辛苦打工的钱投入舞蹈教学,一点一点蚀掉自己的老本也没什么所谓;因着喜欢,明明知道是揽生意的甜言,还是愿意假装着相信,俨然那俯下身来为她穿鞋系带的就是童话里走出的王子,甜蜜的表情让人误会她是多么幸福的公主;因着喜欢,邋遢如她,也终于明白“女为己悦者容”的道理,敷起面膜当起自己当初嘲笑的“沉默的羔羊”;因着喜欢,可以千辛万苦修好他的八音盒宛若它是世上最好珍品,在房内贴满刘老师的照片,是梦中也不停笑着幻想……不过渴求共舞一曲的可能。
为你做一些,再多做一些,不需要回应——这颗爱你的心似乎就可以饱满。
在阿金,爱着刘老师,就像爱着一个梦。
虽然是人都知道,梦醒了无痕。
阿金接近刘老师,与其说是为了圆梦,不如说是为了梦醒。
或许是让自己在他身边带着希冀而后彻底地无望过一次,才终于可以下定决心离开。
正如那一次,她站在提款机前对自己说——就让我最后做完这场梦。
年少时初遇吴君如,便是电影《霸王花》系列里涎着脸对胖猪猡娄南光紧追不舍,嘴里不依不饶叫嚣“烂茶花也比烂茶渣好”的胖小倩。
当时虽然觉得她的搞笑,但心里委实讨厌这样小丑似的不堪。
其时年少,不知道人世之中并非人人可以生而主角,揣着王子美梦自谓灰姑娘的某人出场许久可能才发现原来自己投身为灰姑娘恶毒继姐的命运。
王子不是自己的,幸福不是自己的,什么都好像是别人的。
因而有人生而阿金,有人生而天娜。
但那颗求爱的心、渴望被爱的心情,究竟有什么不同?
难道阿金不值得刘老师喜欢吗?
当所有人,包括刘老师自己都怀疑自己“狗”的时候,阿金却在那场初初相遇的舞会上的时候就看到——“跳舞的你是会发光的!”并且始终坚信不移。
“你知道吗?
你是最棒的。
”她一字一句认真地说出自肺腑,他一字一句认真地听伤痛平复。
千万人之中,不是只有阿金窥得刘老师心中美好,不为他外在的商人狡狯所影响——或许你会说阿金爱的盲目,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懂得?
天娜看到刘老师扮鬼脸的时候,除了看到刘老师的“狗”,没有看到他为了阿金可以喝到更多的香槟而故意饮过另一杯香槟的善良和体贴;没有看到众人玩笑“谁最狗”嘻哈过后他的一脸落寞和难堪;没有看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他的纠结和挣扎。
那一句嬉笑着说出的“其实,我也是个artist”,在我听来,其中的辛酸与无奈一点也不逊色于周星星的那一句“其实我是个演员”。
刘老师和阿金本质上是一样的人,卑微着梦想,只是也许阿金更纯粹看起来也更勇敢。
总有人为现实折腰,也总有人纠结着矗立。
骨子里,刘老师和天娜一样,都有一种贵族的骄傲。
因为“生而”的原因,天娜可以肆无忌惮地骄傲,刘老师只能苟且着存活。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骄傲了。
他可以“狗”,那是因为一切还没有触及他的底线——否则他不会在天娜送给他舞蹈教室的时候心里有种被包养的屈辱,也不会再发现自己那双破烂的“舞者灵魂鞋”被天娜调包以后大发雷霆。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的结尾很童话,是很童话,但不表示这个结果不会发生不具合理性。
有人问,刘老师不要理想了?
为什么没人问,没了阿金,刘老师会幸福吗?
理想,可以一步一步去接近到达;也许放弃阿金还有别的幸福,但阿金,只有这一个。
刘老师和天娜在一起会快乐吗?
两个都是那么骄傲的人,天娜没学会如何正确地去爱刘老师,刘老师的骄傲又怎么会容许自己像菟丝草一样依附他人的存在?
早知应作为圣诞节的仪式感放在当天片单,edc版圣诞老人多surprise。
“开心不过能做梦。
”这部影片实在很能满足我的某种情怀。
刘德华模仿张国荣唱《风继续吹》,梅艳芳在台下观看笑得开怀。
20岁的陈冠希演梅艳芳弟弟,顶着招牌微笑满满的小少爷气质。
隔着厚重的时光翻看那时的故事,品出一抹温柔的忧伤,唏嘘长叹。
《爱君如梦》,无论怎么断句都如诗如梦的片名。
爱君/如梦 爱/君如/梦吴君如的演绎太有代入感了,爱的感觉~梦的感觉~让人忍不住跟着内心小鹿乱撞,跟着欢天喜地转圈舞蹈。
在电视上看到刘老师和天娜跳舞而心动的阿金,用攒下的钱为自己实现一个梦。
喜欢和追逐都那么直白不加掩饰,开心和满足也很容易。
满心满眼是一个人的小心思剔透可爱,热情纯粹的奋不顾身总是动人的。
“你是最好的!
”你是会发光的!
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过的刘老师,最终用与阿金的一支舞成全这场梦。
“相恋要多英勇。
”一直很喜欢影视剧里的歌舞桥段,虽然我自己五音不全四肢不协调,但在音乐响起的时候,总有种冲动:去歌唱,去舞蹈,然后,看到自由。
——她们的快乐是有感染力的。
看之前没料到阿金和天娜不是从头至尾的陌生情敌关系,而是从陌生到朋友,相处得那样美好。
“相拥一刻,梦不梦想。
”伴着edc的“Marry Christmas”,就那样,做一场梦,只要开心就好。
哇 港片真的很细节,天娜没有问过阿华想法就扔了他在意的15年的舞鞋、给他准备了一双高富帅鞋子。而阿金却在垃圾堆翻到那双被抛弃的鞋子,飞奔着送去给阿华。像极了他们关系隐喻。阿华这个角色真的好像每一个为了梦想奋斗而跪舔甲方爸爸的乙方狗😭但他依旧渴望被人偏爱,被人当成闪光的人呀。好喜欢阿金,她卑微,但却也是让大家都开心的贫民窟闪光女孩呀!当你很穷的时候…性格就要更开朗了!那是自己可以决定的财富!
补,就是那种看片段时会觉得无比惊艳,看完正片后感觉上当了,但又不能说是烂片的电影。
短发的梅艳芳怎么这么美好啊
其实故事比我想得苦涩(不考虑强行HE的处理更苦涩)。主要还是来看点佢本人口中的黑历史。其实还好,无非是电视台那套的延续罢了。真要说电视味……戏份太少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和老板的互动挺微妙,楼梯飞吻hello???“有老板有梦,冇老板冇梦”这话说佢自己倒很合适。
我记得那双舞鞋~
莫名其妙的情节,奇怪又冗长的歌舞,2-3星之间吧
最后刘德华和吴君如的一舞,有点心酸
你是最好的,你知道吗?”“我知道。”
又名: Oi gwan yue mung / Dance of a Dream导演: 刘伟强 (Wai Keung Lau)主演: 刘德华 / 吴君如 / 梅艳芳上映年度: 2001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imdb链接: tt0306708
再看,已是物是人非,阿梅已不在人世,烧烤派对上刘德华扮演的哥哥唱着风继续吹也只是让我唏嘘。君如依然在演一些无厘头的“喜剧”片,却再看不到真诚用心的演技,自然也无法共鸣,采儿嫁给了小春。时间,真的是一个魔术师,刻骨铭心。
没意思,华仔舞跳的不错
那么没营养的片子居然觉得好感人阿 感人的不是最后她爱到了刘南生 而是她让自己变得自信又美丽!没有坏人 没有坏心眼 这刀枪直入的感人!
我一直觉得这部电影 很有嚼劲 痴心一梦 被人叫狗的委屈目光 半夜开车去远远的看梦想 现实很难 梦里至少更欢畅
原来我给这部片打了四星。片名里出现“君如”的名字,也想当然的认为阿金就是女一,一部因为探戈编制出来的阶级童话故事。这片给我的印象很深,在那个年代,这种算是闷片了,但因为刘德华的存在,又耐着性子看完,看完后觉得很舒畅,看到阿金遭遇戏弄的时候,也会跟着觉得难过,委屈。后来,我在当时很迷恋的一本影视杂志上看到,编辑把本片归为“烂片”的阵营。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本书本上的并非金科玉律,很多东西都要自己亲自尝一尝,才知道是什么,以及好不好吃。
脑瘫剧情。怎么会有富婆冤大头这种角色,又漂亮又多金,因为crush了个男人就砸钱给男人搞事业,还帮他追女人一步步自己打拼爬到top聪明能干事业批,怎么会恋爱脑到这种程度,看得我火大。在想倒扣分的基础上,两星给阿姐,刘德华我有多恨你,全给你拍烂片去了。
也是刘德华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庄文强的本子特别好,也能看出那时的港人心态还是鼓励野心和梦想,认为是件可爱单纯的事。各种被生活漩涡裹挟的普通人描摹的特别出色,小时候看不喜欢,觉得寡淡务实,不似以往90年代港片那么传奇浪漫,后来反复再看才觉出好来。同理还有当年的《孤男寡女》。
因为喜欢主演。起码要有4星吧。
看到他们在庆祝华仔生日趴上一起模仿一起反串唱两仔爷的时候好感动!里面的歌也真的狠好听好么。同时,“有老板,有梦;无老板,无梦”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2009.1.26 刘德华唱风继续吹的造型很雷
就是一般看看的香港片,老刘还是那一副端在那里的样子,小时候喜欢过,现在怎么都喜欢不起来了。不过还是有惊喜,少年偶像变身后来偶像唱歌那一场,还有大姐在下面看,我不禁泪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