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看的,这是一部非常非主流的电影。
本来以为是关于父子的温情公路电影,结果看完的感受就和电影里澳大利亚的荒漠一样硌人。
在父亲犯罪后,父与子,一直在逃亡,睡过坟地,劫过汽车,一路风餐露宿,直到终点。
每一段扭曲的关系都有其必须被正视的错误。
父亲爱着儿子,也在伤害着儿子;父子保护儿子,也扭曲着儿子的人生。
直到父亲哭着和孩子告别后含枪自尽的那一刻,我才真正领会到人性是如此复杂。
电影里暴戾的父亲也有一个曾经抛弃他的爸爸,这个让人愤恨的父亲其实在每一次伤害儿子后都在试图修补已经千疮百孔的父子关系,只是有点亡羊补牢的感觉。
我能感到他对儿子笨拙的爱。
“你有多怨恨自己的父亲,他就有多爱你。
”看到chook给自己化妆我不认为他是娘娘腔,他太想有个妈妈了,我心里都为他发苦。
给自己化妆只是这种心理的在外投射而已。
“绵羊都不会抛弃自己的宝宝。
”可是他却被妈妈抛弃了。
不管是父亲的暴戾,还是母亲的缺席,痛苦果然可以算作遗产的一种,深深扎根于下一代的心中。
PS:电影片尾那首歌真好听。
感觉所有无处安放的情绪在身体里叫嚣着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想哭的感觉。
初次看这部电影,一大一小就两个乞讨者,邋遢的装扮,一路上的小偷小摸!
父亲对儿子拳脚相加,一点也不像一对父子。
直到最后才发现父亲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失手将猥亵自己儿子的马克思打死。
我相信主人公一定想起了自己父亲,对自己没有人任何照顾 ,仅仅是为了给一个教训把自己丢弃在没有人烟的荒漠,自己一直混迹于监狱,遍体鳞伤。
而自己对儿子没有照顾,致使儿子被人猥亵。
人们都说父爱不流于表面,我想片中的父亲就是这样。
在盐沼那一段就能体现出父亲的心软。
直到最后,父亲看到警察来了,却不想再回到监狱,让儿子去找他母亲,自己吞枪自尽。
其实片中还有很多发人深省的片段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个中缘由全凭观者自己体会了。
最初孩子是懦弱的,却有一个如野兽般的父亲保护他。
可是这种保护触犯了人类社会的规则,父亲如若自首,未来10年,在孩子成长最重要的10年,他将在狱中度过,而孩子依旧是那个懦弱的孩子。
所以他选择逃亡,他要争取每一秒钟教会儿子成为一个男人,可孩子是不懂的。
结局孩子报警,结束了他们的旅程,成长的旅程。
孩子是成长了,舍弃了心爱的大黄蜂汽车。
这个男人唯一能教会儿子的东西,他做到了。
炮也打了,儿子也教了。
他如此狼狈的人生已没有自己所能留恋的东西,所以他选择自杀。
父亲带着儿子开始流浪。
一路上,为了生活,他们偷车、偷吃的,睡公园。。。。。
他带儿子去前妻家蹭早餐,孩子多么依恋母亲,多么想留在母亲身边,孩子反反复复的说着,羊妈妈是不会丢下羊宝宝不理的。。。。。。
慢慢的,我们知道了真相,父亲的好朋友是个恋童癖者,他亲近儿子时被父亲发现了,父亲怒打了好友,然后带儿子离开,前妻不肯收留他们,于是他们开始了流浪人生。
孩子渐渐变得坚强,也越来越懂事,他学会了游泳,他学会了开枪,他慢慢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了。
或者他厌倦了流浪,他想过安定的生活,他把它们的藏身之地告诉了警察,他骗父亲扭伤了脚,他用枪把轮胎打爆。。。。。
父亲在知道是儿子报警之后,反而很平静,他对儿子说,你做的对,我爱你!
他紧紧拥抱着儿子,老泪纵横。
“你会照顾自己了,你会好好的”!
父亲放心了,在儿子转身离开之后,他选择了离开尘世,或许他也厌倦了流浪。。。。。。。
只是,这孩子真的很可怜,小小年纪就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他稚嫩的心灵要怎么承受这么大的痛苦?
父亲是解脱了,可是孩子呢,他一辈子都不会安心。
你会好好的!
你要好好的!
希望真的可以如此!
小时候,觉着父亲非常了不起,视他为偶像,想成为他……十几岁时,觉着父亲什么都管,想逃离他……二十几岁时,终于逃离了父亲,觉着他落伍了,闯不动了……三十几岁时,觉着他老了,要是当年的他有自己现在的识见,早成功了……四十几岁时,觉着老头子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于是有时候会听听他的想法……五十几岁时,终于认识到,原来老头子是对的……六十几岁时,突然意识到,父亲真得老了……最后,父亲不在了,终于发现,自己这一生的努力,只不过是想让他看到自己比他行,想打败他而已。
而且,父亲也一直在帮你打败他自己……呵呵,一生就这么过去了。
这段旅程,对父子俩来说,是千辛万苦的逃亡,对观者来说,是父子俩的自驾游。
故事平淡泛味,景色却美伦美唤。
Dad对自己开枪结束旅程,是怕再进去至少十五年的牢期?还是因为发现儿子比自己更冷酷的绝望? 早就听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可能是真的: 这部电影说,贼的儿子还是贼,杀人犯的儿子也会杀人,绝对是真的。
虽然节奏比较慢,不过也不属于平铺直叙的,穿插小孩的回忆,剧情还是不错的。
全程比较压抑,父亲由于自身的家庭经历,也想做一个好父亲,只是方式不对。
还是小孩比较可怜!
一开始觉得他们的旅途没来由,后来慢慢看才知道,对你好的人不一定爱你比如max,父亲由于自身的经历,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儿子,旅途中的每个地点,都是父亲好或者糟糕的记忆——被自己父亲遗弃,和妻子宿营,但不管怎么样,最后他学会了游泳,算是理解了父亲。
1:电影没有一味的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是通过父亲与儿子之间的交流的画面,来阐明了电影的主题,对亲情与犯罪的一次探索。
2:父亲在重伤马克思后,带着儿子一路逃亡。
其实他已经想好了自己的结局,他所能做的只有教会儿子他能教给他的一切(教会儿子游泳,射击,做饭)等。
3:可能父亲表达的方式太粗暴吧,但我是真的可以从父亲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发现他对孩子的爱,尽管很少流露出来。
4:父亲和儿子最后在盐湖的分别,俩人最后冰释前嫌,儿子接受了父亲,父亲也心满意足的放下了牵挂着的儿子,看到这一幕,我真的理解了作为父亲的伟大。
心情低落的时候几度地想要放弃,但还是坚持地看完了这部片子,因为我一直心存希望地想说是不是应该给小男孩不算很糟糕的结局呢?
最后怎样呢?
我出乎意料地没有内牛满面(反倒是现在回想剧情才有鼻子微酸的感觉)。
从影片一开始我就有期待这位带着孩子逃亡的父亲会用怎样的方式为自己的过失向孩子忏悔。
而总共说过三次“对不起”,一次在湖上行驶,父亲告知孩子MAX已死的真相,孩子怨恨地说MAX更像是自己的父亲时,这位父亲把孩子独自留在冰冻的湖面上步行几小时;第二次,在国家森林公园露宿,父亲发现男孩像姑娘一样涂满五光十色的脸,一怒之下狠狠地抽打了他(我想也许父亲在抽打男孩时想到的是MAX对男孩的所为,这也是MAX死亡的原因);最后一次,是在父亲开枪自尽的前一夜,崴脚的父亲爬行着希望男孩能在自己的身边,“对不起对不起,可是我是你的父亲啊!
”那一刻他终于释放了他一直不愿表露的恐惧。
三次对不起,当然远不够补偿他对孩子造成的心理悲剧,我在想究竟要在哪里改变一下人物剧情,事态就会大逆转呢?
当孩子的时候,往往要被动地承担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因果关系。
让人绝望的是:明明知道这样不对,但事已如此,该怎么办?
父亲选择的是逃避,母亲呢?
(我和小男孩一样是真的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妈妈不要他),而孩子是没有选择权的,只能一路跟随跌跌撞撞。
最后的画面,孩子惊惶失措地朝向警察奔跑,跳入水中,一阵扑通挣扎之后,仰面漂浮在水面上。
你能想像一下仰泳的感觉吗?
只见一片蓝天,周围的水声嗡嗡地进入耳朵,我宁愿相信那时候小男孩体会的不是恐惧,而是一段旅行结束之后能安定生活,长大成人的期待。
The tough love of fatherhood, taken to violent extremes here, seeks to transmit a strict idea of manhood while teaching hard lessons to fit a hard life. Though the film is bleak in its outlook, its conclusion provides an uplifting truth: that by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our actions, we can both learn from our fathers and disobey them when the time comes, thereby forging our own, independent identity.The father describes the pair as mongrels, and Last Ride, it can be argued, is indeed first and foremost about identity. The central question here is the clash between what is inherited and was is learned, between the values transmitted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and the experiences which can allow these values to be contradicted.At work in this deceptively simple film is perhaps a quest to define not just masculinity but Australian identity as a whole: the product of a criminal past and a violent upbringing, the rejection of age-old traditions coupled with a silent yearning for civilization, the constant struggle for social harmony in an inhospitable landhttp://www.infilm.com.au/?p=1004
因为那面天堂镜子湖所以多给可一星,HUGO表现的不错,那小男孩也不错,最后的结果有点小以外,不过这么看来对谁的归宿都合适!
一場逃亡的旅程,內裡是父與子內心角力之場所
Oh Daddy..
不知道里面的那个湖是什么地方,景色真美!!!
有点没办法共情,小男孩演技爆杀雨果。最后他也学会了游泳
最后被父亲深沉的爱和儿子纯真的爱感动了,结局却是悲凉。
被海报吸引了 喜欢这个感觉 超清哟 精灵男怎么被糙磨成这样 而且这么考验演技的片 表现一般啊 导演以前拍纪录片的吧 哈 熊孩子表现算中规中矩 竟然还有怪蜀黍 20131031小米
风景片儿。
一直等哭点,等啊等啊等啊,没等到,耐心没了。木有看完。
说你家的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呢.
sb x 2
杜琪峰的报应抄了不少这里面的镜像啊
导演有灵性,澳大利亚真美
简单却蛮耐人寻味的。
节奏比较慢,音乐超美超牛掰,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一半想起无影无踪,不过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无影无踪比较好看。PS,电影评分不可靠。电影张力很足。
催泪的父子情,美丽的冰湖
悲凉
想去澳大利亚,想去埃尔湖
恰巧是父亲节看到这部电影,心里莫大的感触
画面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