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血战摩苏尔

Mosul,IS杀录︰摩苏尔战线(港),摩苏尔

主演:瓦利德·埃尔加迪,Hayat Kamille,Thaer Al-Shayei,苏黑尔·达巴赫,亚当·贝萨,Mohimen Mahbuba,Is'haq Elias,本·阿凡,Qutaiba Abdelhaq,Abbas Abdulghani,Ahmed Adel,Mohamed Attougui,Mahdi C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阿拉伯语,英语年份:2019

《血战摩苏尔》剧照

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1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2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3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4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5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6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13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14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15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16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17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18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19血战摩苏尔 剧照 NO.20

《血战摩苏尔》长篇影评

 1 ) 又当婊子又立牌坊的美国人,拍了一部反映伊拉克人英勇抗击由美国人一手培养的ISIS的感人电影

一提起伊拉克战争,浮现在观众脑海中的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先进装备武装到牙齿的王爷师,没办法,谁叫始作俑者是嚼着口香糖、喝着可乐,满世界耍流氓的美国佬?

为了掩盖自己在伊拉克犯下的罪行,美国佬拍了一堆洗白自己的主旋律美国大片,最恶心的非《美国狙击手》莫属。

所以当本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一群由伊拉克当地人组成的尼尼微特警队来讲述发生在伊拉克战场的故事时,就显得格外突出。

单凭这一点,本片值得一看。

由于主角们装备简陋,所以没有宏达的战争场面, 但是片中展示出来短兵相接的巷战照样能把观众死死钉在屏幕前。

虽然战斗场面不够刺激,但战术细节拍得十分细致,可见剧组下足了功夫。

最终把巷战的短促猛烈、战争的真实残酷、战场的瞬息万变呈现在观众眼前,让人大呼过瘾。

至于剧情,直至片尾才点题。

这个从影片一开始就遮遮掩掩、神秘兮兮的的任务原来是营救队友的家人、孩子。

尼尼微特警队执行这个任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孩子。

孩子代表希望,更多的孩子代表伊拉克人能以更快的速度重建城市。

就伊拉克目前状况来看,希望太渺茫。

片中还出现罕见的伊拉克人讽刺美国佬的台词,听完心里十分舒服,时隔多年,伊拉克人总算看清了美国佬的真面目,不过是在付出巨大的代价后。

但别忘了本片是给伊拉克带来灾难的美国佬拍的电影,这本身就是对没有话语权的伊拉克的碾压式羞辱。

 2 ) 摩蘇爾

2014年至2017年,ISIS佔領了伊拉克的摩蘇爾市。

在那幾年中,唯一持續與占領者作戰的團體是尼尼微省的特警部隊,該部隊由當地人組成,這些人要么受傷,要么是家庭成員被ISIS殺害。

卡納罕的摩蘇爾(Mosul)向這些戰鬥機致敬,他們的激勵措施非常個人化。

卡瓦(亞當·貝薩(Adam Bessa))是一名21歲的警官,剛度過了一場交火。

煙消雲散後,他遇到了拯救生命的人,由賈森(Suhail Dabbach)領導的尼尼微特警隊。

卡瓦的叔叔最近被ISIS殺害。

他加入了小組,儘管他們已經減少到只有十幾個人,只有三個悍馬和多餘的香煙。

在與Nineveh SWAT的第一天結束之前,Kawa將目睹一個兒童的救助和數名同事的死亡,對背叛他的男人進行報仇,並參加ISIS堡壘的伏擊。

卡納漢(Carnahan)將我們放到城市戰爭的中心,但也允許我們...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3 ) 《血战摩苏尔》:拯救队员家庭

很多评论着眼于第一视角战斗,战争的真实与血腥,只浅浅提到结尾的温情。

其实,这样评论没有抓住重点。

影片结尾特警队员见到自己的女儿和妻子正是全片的主旨,前面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为这一幕铺垫,对无辜市民的拯救、与伊朗部队的接触,甚至端掉了一个ISIS的一个总部,这些都为结尾的一幕张本。

特警SWAT队长带着小队人马执行任务,新加入的年轻队员不断追问任务到底是什么,但队长一直不说。

这样的感情持续酝酿和压抑,直到最后一幕才骤然释放,任务居然是拯救队员的家庭,从ISIS分子手中营救被占有的妻女。

所以即便队长牺牲,一个队员的家庭已被拯救,新队员突然提出来要拯救另一队员的家庭,突出了家庭温情的力量。

私信+++qun:

 4 ) 关注西亚北非问题的人不可错过

观片打卡 2019年Mosul血战摩苏尔,反映伊拉克特种部队抵抗境内isis恐怖主义势力的电影,要素十分多。

比16年土鸡的山2要好出n部战狼2+红海- 美国导演拍的,毕竟isis突然崛起和观海为了履行竞选承诺强行推进撤军有关- 既然是美国导演拍的,主角肯定是Sunni,Shiah以及他们的哈里发被有的没的明里暗里狂黑:

- 但是美国人民只是想把萨达姆拉下来,并不想用爱发电给伊拉克做国际发展建设啊:

- 无论如何,伊朗在抵抗伊拉克境内isis恐怖组织这件事情上出过大贡献- 看伊拉克阿拉伯人和伊朗波斯人对喷国家历史真的是伤害值满分,此处土鸡想插嘴,但库尔德人说分明我们才是tmd最苦的那个:

- 伊拉克特种部队在自己国家用一沓子20英镑纸币贿赂国家联邦警察,应该给纸币上女王个镜头:

- 不知是网飞字幕翻译问题还是啥,伊朗特殊部队称作民兵招募组织。

但您这这么明显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的制服,谁不认识啊- 这片子成片的时候圣城旅的原指挥官还活着- 全程阿语,字幕凑合着看,但能听懂salam alikum和alikum salam:

- 本片执行制片人是王中军王中磊胡俊逸啊!

对华谊突然肃然起敬:

 5 ) 卫国源于保家,保家方能卫国

一开始以为是讴歌美国军队在摩苏尔的战斗和牺牲,没想到剧中人物全程阿拉伯语,实际上讲述了一群在摩苏尔战斗着的伊拉克“尼尼微”特警的故事。

在满是残垣断壁的摩苏尔,伊斯兰国即将溃败,这群特警在这个档口在执行一次极为特殊的任务。

影片开始,一名年轻的警察遭遇伊斯兰国恐怖分子的围攻,差点丧生,前述的特警们恰巧路过,将他从枪林弹雨中救出,于是这个年轻人加入他们的队伍。

在连续不断的突进中,特警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年轻人越来越好奇这个任务到底是什么,如此值得特警们浴血奋战,在所不惜。

当特警们冲进居民楼房间的大门后,妻子和孩子出现的时候,答案一下子揭晓。

不是为了抽象的国度,也不是为了泛化的人民,而是为了营救出自己的家人,简单而有力,合理又合情。

只有家人的安危,才能催生出如此巨大的动力和潜能,让这帮热血男儿不顾一切杀入险境,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和鲜血,直到任务的完成。

就像特警队长说的那样,家人才是一切,代表了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的未来,伊斯兰国已经被打败,等待他们的是家人的团聚和家园的重建,有了这些,历经多年战争的伊拉克才能恢复原来的模样,才有希望,才有明天。

 6 ) 战斗感觉不错,只是感觉被骗了

困兽斗、入队、叛徒、贿赂、埋伏、交易、巷战、哑弹、突击,拯救家人。

一个傻小子被困,被救后临时进入swat,过程中不断有队友突然死亡,一路没人没人告诉他任务是什么要怎么做。

一天中只有不断地战斗,队友误杀,中陷阱,被埋伏,队友继而不断牺牲。

影片一直说要突袭指挥部,快靠近了,什么的,我一直以为这伟大的任务就是要消灭敌方的指挥部,以为车场就已经是中心指挥部,完成了任务要重新杀出去时指挥官中雷了。

一轮辩驳后,继续任务(原来任务还没完),最后进楼放下长枪拔刀准备好攻门,却在门前最后掏钥匙,还是放在鞋底,要脱了才能拿(攻门前坐地上拖鞋聊天?

),我都以为是他们这小队靠本事拿到了对方指挥中心的大门的钥匙,不撞门是为了核实是否是这个地方(以免惊动了一栋楼的敌人),进屋后biubiu两枪毙了一个男人后,抱头大哭告诉大家——他是回家了。

原来所谓私下行动是为了拯救被敌人侵占的家人,攻进敌方防地救人,是能够解析他们违抗的命令私下行动的理由了。

老实说,看到最后发现他们原来是为了救人,我都快惊呼“不是吧,死了这么多人就救了一个队友的老婆和女儿,还都无怨无悔的”。

我作为一个人,绝对不认为这有任何问题,关键是影片一直故弄玄虚的,既不是通过新兵蛋的视觉了解有限信息,让观众了解作战安排和过程,还搞得特伟大似的。

特战队各种误杀队友、扔手雷炸队友,我都可以认为这是事实,是部队训练不足,是真实作战环境恶劣导致的,作为说是真实事件我都接受这些。

过程中这么多牺牲,一个个心肝情缘没有一丝异议,真实中应该只是大家都听从指挥官所以才能展开拯救行动吧,否则很多人应该还没轮到拯救自己家人就牺牲了,当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指挥官死了以后这副指挥这么伤心,可能是怕大家不愿意再跟随他救他的家人了吧。

这个事实可能真的只是伤心,但也无所谓了。

通篇下来,最关键的是我一点共情都没有,只觉得被坑了,特别是这个新兵蛋子被坑了(我都怀疑他最后会不会突然拔枪把全场都杀了),你们抗命做逃兵私自使用军方车辆武器回去拯救家人,上军事法庭是肯定的了,但是中途夹杂骗一个新兵蛋子(一个只是向往,以为要报仇,消灭敌人的新兵蛋子)冒着生命危险帮你们救人,这完全是欺骗啊。

简单来说如果真的一开始说出来,这新兵会跟着吗?

最后竟然还站起来说帮你们救下一个,算了吧,作为观众我真的只是觉得被骗了。

当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实当中他也不知道就跟着干了,如果是,那只能说明是我自私导致观影体验差。

如果不是,那就只能说是影片营造的氛围不对,错误引导观众,或者导演自己为是觉得这才是伟大。

本来2星,加1星只是因为有不少战斗细节还算过得去,卡单、扔雷,战区的危险感,看到两个小孩都以为要有IED什么的,整个战区的危险感,战斗都不错,细节也算有,但是就这变大,真的不能苟同。

 7 ) 血战摩苏尔

血战摩苏尔阿拉伯国家和部分西方国家称为“达伊沙”(DAESH)简称ISISISIS逃离 摩苏尔是伊拉克曾第二大城市 尼尼微特种部队杀死太多达伊沙战士 小警员和搭档抓毒贩被同伙包围 子弹用尽 特种部队前来杀死恐怖分子 特种部队只剩下一半队员 特种部队少校有名单发现二人不在叛国名单上 小警员刚入职没有证件 少校让小警员加入队伍给了特种部队的帽子和衣服 队伍在废墟房间休整 看科威特肥皂剧 队员携带苹果手机 水烟 小警员搭档被逼 is知道他再美国的家 搭档开警车扔烟雾弹发信号 is用RPG炸死特种部队一战士 部队三辆悍马前进 路上接了一个孩子 把孩子寄养给陌生人并给了一笔钱 少校买通联邦警察通关路上二楼有枪手打死悍马机枪手 枪手被打死人民动员部队喊使命必达 少校与对方一盒烟换一盒子弹 水烟换了火箭筒但只给一枚炮弹 少校发现被抓人质有警员搭档 少校要带走搭档 双方因为政权问题发生争执 小警员用斧子砍死搭档部队发现is基地 少校不赞成求援美国空中轰炸 途中遇到攻击 一队员战死 小警员脖子受伤 队员们战术包围基地 火箭炮是哑弹 一队员战死 基地被清理 少校有洁癖移动物品使被连接的炸弹炸死 小警员要求继续前进 只剩下六人队员们用消音器手枪冲入房间 最崇高的目标就是拯救仅剩的队员们的家人 拯救了卷毛的老婆和女儿 继续去拯救其他队员的家人

 8 ) 近十年最好看的巷战题材电影,伊拉克人视角摩苏尔战役

近十年最好看的巷战题材电影,伊拉克人视角摩苏尔战役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大家好!

今天鲤鱼给大家推荐一部巷战题材的战争片《血战摩苏尔》,《僵尸世界大战》、《黑水》编剧马修·迈克尔·卡纳汉导演处女作。

电影曾经在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参映,今年11月26日网络发行。

真人真事改编,以伊拉克人视角再现2017年摩苏尔战役末期,残垣断壁的废墟之上,残酷血腥的人间炼狱。

非常出色的一部,鲤鱼觉得这部是近十年最好看的一部巷战题材电影。

这一期鲤鱼只对剧情进行简单介绍,盘点电影的主要看点,不会涉及关键情节的剧透,强烈推荐喜欢战争片的朋友去看完整版。

2017年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已经被极端宗教组织伊斯兰国(ISIS)占领长达三年之久。

自2016年10月开始,伊拉克政府军在美国主导的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支援下,开始了长达九个月的“摩苏尔战役”。

战争进入到了末期,政府军已经控制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区。

极端宗教组织的残余势力,被分割包围在城市各个角落之中,激烈的战斗仍然时有发生。

数名伊拉克警察在遭遇极端宗教组织围攻,子弹打光束手待毙的危急时刻,大名鼎鼎的尼尼微特警队及时杀到。

击毙了极端宗教组织的武装分子,救出了两名幸存的警察。

尼尼微特警队的长官得知年轻警察的叔叔,在刚才的战斗中丧命后,决定将其收入自己的战斗小队。

年长的警察没有资格加入,原因是他与伊斯兰国之间没有刻骨铭心的血仇。

尼尼微特警队,是摩苏尔战役期间,一支战功卓著的伊拉克本土警察精英部队。

因为击毙极端宗教组织武装人员的人数众多,是伊斯兰国唯一不给“脱巴”机会的武装力量。

“脱巴”是伊斯兰国恩赐给伊拉克本土军事人员,被俘后忏悔倒戈的机会,尼尼微特警队的命运是,一旦被俘当场处决。

年仅二十一岁的年轻警察加入尼尼微特警队之后,开始跟随只有十几个人的特战小队,一起在危机四伏的摩苏尔城中穿行。

这位年轻人发现,小队不仅要与极端宗教组织作战,同时还要不时应付伊拉克官方哨卡的审查。

在一连串残酷激烈的战斗之后,小队成员不断有人倒下,小队此次行动的真正目标也渐渐浮出水面。

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以中东和北非动荡地区为背景的战争片拍过很多。

主要还是以美军视角为主。

土耳其和库尔德人视角的作品,鲤鱼也看过。

以伊拉克人视角作为切入点的,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

这座曾经的伊拉克第二大都市,在美军2011撤出之后迅速被伊斯兰国占领。

在长达三年多的极端宗教组织统治期间,我觉得除了生活在那里的伊拉克人,没有到过那里的人绝对无法理解这座城市究竟发生了什么。

看电影不行,看新闻也不行。

《血战摩苏尔》这部电影,虽然全片对白使用阿拉伯语,剧情也是跟随尼尼微特警队,一路在摩苏尔的废墟中穿行,但是说到底,还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风格战争片,毕竟导演是美国人。

不过反过来思考,我不知道其他影迷朋友,只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可以理解什么是伊朗电影的风格,我绝对不知道什么风格属于伊拉克人。

当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了文化上的话语权,等同于丧失了灵魂。

这部美国人拍摄的电影,美军没有像以往那样以救世主的高大上形象出现,压根就没有美军什么事。

并且通过尼尼微特警队一位指挥官之口,说出了近二十年美军全球步武的一个关键所在,美国人一直都只在摧毁自己认为的敌人,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摧毁之后的重建。

911之后美军开始全球打击自己认为的潜在敌人。

搞掉了萨达姆,卡扎菲,搞掉了一大半塔利班。

可是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的人民真的被美国解放以后,就过上了幸福生活吗?

好像并非如此。

摧毁暴政统治当然没有错,可是权力交替的真空期,各方势力呲着獠牙相互撕咬的时候,美国人无意建立新的秩序和安定,反倒为了避免伤亡抽身离开。

甚至我感觉美国人的思维,压根就认为这种骨子里的潜在敌人,内部互相咬的一嘴毛,对于美国的国家安全来说,反而更加有利。

在暴政的统治下,人民还可以苟且的活着,被美国人解放之后反而流离失所朝不保夕,那么这种“解放”还有什么意义?

最关键的是,美国人认准了要来解放,被解放的人民没有拒绝的权利。

电影中还有一个触目惊心的地方,就是数次出现,参战各方用一把锋利的小刀,将俘虏斩首的画面。

不是一把一米来长的大斩刀一挥而就,是二十来公分那种细长的小刀。

第一次看到极端宗教组织以此种方式处决人质时,惊得一身冷汗。

这部电影中,不止是ISIS采用这种方式,而是在摩苏尔战斗的各方都是如此。

如果要战胜野兽,必须用野兽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这个观点我完全赞同。

可是当一个人用野兽的方式思考以后,还是人吗?

《血战摩苏尔》这部在Netflix上线以后,口碑不错,豆瓣和IMDB分别拿到了7.9和7.3的高分。

鲤鱼个人评分8.0,一部让人略感沉重的战争片强烈推荐给大家。

微信搜索关注鲤鱼电影手册,B级神片(神经病的“神”)宝藏号,带给大家更爽、更酷、更刺激的观影感受。

 9 ) 里面的CQB室内近距离战斗战术拍得很精彩

整部电影虽然没有恢弘的战争场面,但是那种局部战斗拍得很仔细。

里面有非常专业的CQB战斗战术。

CQB,全称Close Quarter Battle,即室内近距离战斗。

这种特殊的作战战术是特种部队应用在大楼,居民区,小巷等室内狭窄环境中的。

与敌人搏斗时能够抢占先机。

1,电影里有一段特警队突袭ISIS总部的场景,非常非常精彩。

整场突袭符合CQB战术原则,强力攻击,出其不意,快速移动。

首先狙击手预先进入制高点,另一名AK射手进入顶楼攻击位置。

而其他队员埋伏在ISIS总部的大门口。

然后RPG抢先发射,但是没有爆炸。

在这样突然的情况下,所有人依然镇定地突破大门。

接着进攻节奏如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完全压制住了ISIS的火力,非常漂亮。

2,街道上反狙击的那一段也是可圈可点。

当时出现狙击手后一片混乱,根本判断不出狙击手的位置,都在等指挥官下命令。

指挥官看到车队左边的行人遭到射击,所以猜测敌人在左边。

后来有子弹击中指挥官右边位置,所以他命令机枪往右1点钟方向压制狙击手。

在战友牺牲的情况下,仍然凭借自己的意志指挥,心理素质棒棒哒。

 10 ) 懒惰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血战摩苏尔》

反正开场就是大片气场,这种感觉也许我已经适应了,就是很爽,很气势磅礴,很“知道”这片子不会差。

所以,更多的影片,是看了第一幕就知道,心就慌了,完蛋了大概率掉坑里了。

这种测试方法,屡试不爽。

又是讲恐怖和不恐怖之间的关系,成熟的心智已经不想去分辨谁对谁错,不是不想谈论政治,而是政治太容易说清楚。

F you and everything you stood for. 这什么鬼信仰,要靠杀害平民来捍卫?

毛泽东说,思想这块阵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

所以,这些人的思想,被错误占领。

所以人这动物,总要相信点什么,否则发动机没油,人的发动机油,就是信念,怪吧。

搞定发动机,还不如去搞定油。

油正确了,冤死的平民会巨幅减少。

题材类似拯救大兵瑞恩,电影这种东西,一旦一个类别的题材出了一个神作,后面的都会吃土。

结尾就这么草草结束。

你说它真实吧,确实在可以告诉大家,真正的战争就这么短暂而残酷,你说它不到位吧,拯救大兵为什么就能让人灵魂震撼一下。

同样是一群人牺牲为了一个人,被拯救对象的高度太低,拉低了整体水准。

花15分钟刻画一下,被拯救对象的内容,有这么难?

还是说懒惰对谁都是公平的。

《血战摩苏尔》短评

过于真实看不太懂,任务是回家看家人吗

3分钟前
  • 月宛一口
  • 较差

硬核伊拉克特种小分队演绎在伊拉克废墟中为家人、为孩子、为伊拉克未来的一丝希望而战斗的故事,真实感十足,战斗场面不大但无尿点。

5分钟前
  • Alpha
  • 推荐

中东战争题材中少有的没有出现美国人的片子。枪战戏还行,挺过瘾,但鲜有印象深刻的桥段。文戏有些单薄,虽然是真实事件改编,但对主角的行为动机还是交代的不够充分。所以结尾也没有给观众带来令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通透感。可能是剪辑的问题,片长有些短,动作戏有点多,冲淡了核心剧情。挺可惜的,卖相不错的电影,也有做深的潜质。但最后两方面都没做到。。。

10分钟前
  • 六条
  • 还行

失去政治支持的正义,只会演变成一种无秩序的不正义,受不了这种煽情狗血的战争片。

14分钟前
  • 海德女鹅
  • 较差

直率鮮活地呈現一段不為人知的部隊故事,或許敵我過於分明,電影缺乏對不同角色包括部隊成員角色的描繪,單純依靠熱血到死的故事線攻陷摩蘇爾,難以讓觀眾共情。印象最深是片初一幕,部隊詢問某個警察「點解叔叔死左你無喊」,警察回答「我都唔知」,大概他們習慣活於水深火熱之中,自從IS燃起戰火當日起,離別對於這群無辜受害的人已是家常便飯。

15分钟前
  • Patrick
  • 还行

乍一看开头有内涵,仔细一看内容就很虚伪,实际上呢?就是一战争爽片

19分钟前
  • 囍弗斯
  • 较差

硬朗,纯粹,意料之外地精彩,没有战争片常见的枯燥、拖沓、煽情、虚假的毛病,战斗和剧情的比例和节奏刚好,地点和文化比较陌生但也没有影响代入感,一个问题是男主的成长未免太快了,从技术到心理都突飞猛进,不到一天就碾压各种老兵

21分钟前
  • 轻如纸张
  • 推荐

最后的点落得好,回头看,很多情节都在帮助衬托这个结尾。全程阿拉伯语挺带感。

24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他们起先并未带着拯救国家的雄心壮志,只是为了复仇,断壁残垣之间,国家和未来被人无情嘲讽,死亡也是如此突然,唯有亲情和互相之间的信任才能支撑他们继续下去

26分钟前
  • ignitelalaland
  • 还行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几个战争场面表现得还不错,但整体节奏有问题,稍显散。

31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也不知道这一切是谁造成的?

33分钟前
  • 垃圾侠
  • 还行

还是一部美式电影,结尾意犹未尽。

3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菜鳥青年警員加入屢戰屢失的特勤隊頗帶有Fury的意味走向, 卡瓦最後戴著遮蓋面部傷口的懲罰者圍脖也是表明其轉變和成長. SWAT隊長和聖城軍上校的針鋒相對也是頗有玩味.

37分钟前
  • John Coey
  • 力荐

其实稍加琢磨就会发现,二战之后的世界格局从以美苏双霸,资社互相攻讦为主的经济形态斗争,经过几次局部战争,又逐步分化为带有“宗教”变异的极端民粹意识形态斗争。蓝色找红色的茬,红色高压绿色,绿色渗透蓝色balabala

41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没啥说的,简单、粗暴、没有太多高科技,就是实打实的要你命3千。就像《使命召唤》或《荣誉勋章》一样悲壮。

42分钟前
  • 麻子
  • 力荐

其实没咋看明白

44分钟前
  • 二口塘
  • 较差

风格很冷,很残酷,如果说开场那场战斗还有电影感,那么在后半段开始突袭据点时已经完全让人忘记这是一部电影,如同真的身处中东,感受战争的残酷

47分钟前
  • 少侠兄
  • 推荐

明明紧随时事,却注定受众窄小。

51分钟前
  • 纯Jun
  • 较差

超出预期甚至惊喜。故事非常简单,没高大上的政Z正确口号,甚至临结尾才抖出特警队脱离指挥,游走在战区的终极目的,就为了救出每个队员受困于战区的家人,从这点上也许看似自私。但作为一个非正规军小队,却发挥了歼灭伊斯兰国众多有生力量的巨大作用,以至于该小队成员一旦遭到伊斯兰国俘虏,是咬牙切齿地直接被斩立决而非享受战俘待遇。影片结尾滚动展示了该小队的战死队员名录,足可以体会到对他们的致敬。游走巷战的整个过程,并非简单地展示战斗场面,还注重到很多细节,从而对这个不听话的小队的心理描述做的很细腻。

52分钟前
  • 老珂
  • 推荐

别再提美国人了,我们已经过了向他们求助的阶段。

53分钟前
  • 颍原真吾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