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三个老枪手特别有感触,随着岁月的流逝,当身体机能慢慢下降,到底应该如何面对老年生活。
尤其是看到身边的爷爷常常住院出院,从原来可以一个人稳健得去老年活动室搓麻将,到现在需要奶奶照料日常起居,变成了小孩一般,庆幸现在他依然还能记得我们,也慢慢恢复了过来。
但现实告诉我们,人终将老去,没有人能敌得过岁月,在年老之时,依然能怡然自得,那该是多么大的一件幸事。
回到电影本身,冲着摩根·弗里曼看的这部电影,情节也很简单。
影片最重要的是要向我们展现老炮儿的那种精神。
就像那句话所说,老兵不死,只是会凋零。
84岁迈克尔·凯恩、79岁的摩根·弗里曼、83岁的艾伦·阿金,这三个加起来246岁的好莱坞超级老戏骨,最近玩了一部暖心的“老年硬汉团”《三个老枪手》,着实把胖哥看得热泪盈眶。
这三位老演员实在太脸熟,三人加起来一共获得4次奥斯卡金像奖,18次提名。
其中迈克尔·凯恩拥有两个小金人,摩根·弗里曼和艾伦·阿金各一座。
《三个老枪手》在纽约拍摄时,因为一大帮演员们实在太有名了,围观粉丝太多,最后造成了交通大阻塞。
该片是摩根·弗里曼和迈克尔·凯恩第六次共演,最被人熟知的当属诺兰《蝙蝠侠三部曲》还有《惊天魔盗团1、2》。
《三个老枪手》是幽默的,偏向喜剧,但同时也苍凉的,让人感叹现实。
导演扎克·布拉夫是善意的,童真的,孩子气的用电影的造梦能力抵御了真实的悲凉和无奈,给我们上演了一出有笑有泪的“老人也疯狂”,“飞跃银行”!
影片依然的中规中矩的老三幕结构,第一幕很及时的放下重磅炸弹,触发激励事件,引发主人公共鸣,为以后埋下逻辑的伏笔,情绪激荡的导火索。
迈克尔·凯恩饰演的 Joe,早早来的家乡的银行,不懂得要取票排队,不懂得如何应付这些现代化的机器和信奉商业法则的人。
那些看似人体工程学的椅子不是为joe这样的老人设计的,他坐下去后连站起来都觉得困难。
他被管理员忽悠,亏损了自己的存续,养老金拖欠导致他付不起房贷,银行已经发来了通知书。
就在这个时候,三位悍匪来到银行,秋风扫落叶般抢走了百万美元。
这个事件,如一颗投入其内心的炸弹一般,在joe的内心发出久久没有消逝的回响。
第二幕故事,利用交叉剪辑分别叙述了三位主人公窘迫的生活现状。
目的只有一个,逼迫他们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铤而走险。
joe的两位损友,摩根·弗里曼饰演 Willie和艾伦·阿金饰演 Albert同样遭受着生活的挤压。
首先是三人的工作过的企业破产重组,他们的养老金将面临无休止的拖欠,他们一下子失去了唯一的收入来源。
joe收到了银行催款,一个月后,将没收他的房子。
而他的离婚的女儿和正在读书的孙女都需要靠这间房子遮风避雨,蓄势待发应对未来。
Willie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透析已经对他没有作用,他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愿意捐献肝脏的人,他正在和死神赛跑,一边是牵挂着他的家人,一边是同时陷入低谷的朋友,他只能靠他自己。
Albert苟且了20多年,他逃避生活,逃避社交,他把自己困在那张逍遥椅子上,他觉得自己能活到100岁,其实他只是在等待死亡。
爱慕于他的Annie虽然频频暗送秋波,但他明白自己无力承担这份爱情,依然选择逃离。
故事不断下落,joe提出,“我们抢劫一次银行吧”!
只拿属于我们的养老金的部分,多余的钱捐献出去。
另外两人都觉得joe疯掉了,看着一屋子老年会所,痴呆的,行动缓慢的,吃着过期的食物,虽然一大屋子活着的人,但满屋子都是死亡的味道。
三人实践了一次,打劫一次超市,过程笑料百出,结局痛心疾首,失败中的失败。
故事跌落至最低谷。
joe开始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策划,Willie必须拿到一笔钱,为此自己的生命,同时照顾家人。
Albert真的爱上了Annie,他希望靠自己照顾她,负起责任。
三个老枪手,经过精心策划,终于提枪上马,完成了银行抢劫。
整个第三幕都是他们如何摆脱警察追捕,不断反转的嬉笑大剧。
三人精密的不在场证明。
三人仗着自己的的岁数倚老卖老。
全片最攻心的部分,由Willie送上。
抢劫是,因为关心安慰以为小女孩而意外露出了容貌,警察抓住这一点,让小女孩当证人。
一切太明显,Willie朋友送上的专属手表,肤色和胡须让其身份太容易识别,就在千钧一发之时,小女孩却说不是他。
在离开的走廊里,小女孩看见了Willie的孙女,露出了会心满意的笑容。
对,《三个老枪手》属于喜剧片类型,但该片升华主题,烘烤情绪的部分来自人物对于亲情和友情坚守。
认出Willie真实身份的小女孩隐瞒其身份就是在Willie对于孙女的感情打动了小女孩。
而joe在现实中为了让家庭恢复以往,也极力撮合离婚的女儿与前夫重修旧好,劝男方改过自新,帮助孙女实现梦想。
Albert虽然没有家人,但在Willie需要肝脏的时候,他果断捐献了自己的部分,对于Albert来说,Willie就是他的家人。
影片结局是温暖的,三人继续在人生的末尾享受着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滋润。
《三个老枪手》为了让三人打劫银行的行为看上去合理,符合道德前提,给出了多个剧情安排。
首先是银行似乎成为了社会的吸血鬼,夺走了他们的房屋和生活。
三人公司的倒闭,他们养老金的失去都与银行的贪恋有关。
其次,三人只拿走他们养老金的份额,多余的部分,他们捐给了老年会所,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仿佛成为了老年版的“侠盗罗宾汉”,上演了一出“盗亦有道”的侠客行。
最后,在亲情和友情的伟大庇护下,这出抢劫仿佛显得顺理成章,连最开始的强盗都因为一句“照顾老人,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而变得理直气壮,拥有了道德护盾。
导演用电影上演了一出童话,而现实大多是残酷的,现实不会有如此多的笑料百出,要么是冷漠,要么是死守,最后的结局大多可以用两个字总结:等死。
老人,无法依靠后代照顾,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去世,平时因为各种原因少有来往,接到电话,第一个念头是问“谁过世了?
”他们哪里敢奢求天伦之乐,哪里敢追求爱情,诗和远方。
大多数老年人在后辈心中,需要做到的是,不添麻烦,不惹乱子。
如何照顾老人,成为了每一个国家都需要不断扣心自问的庞大命题。
从国家意志,到社会组织,最后涉及家庭成员,都应该把老人生活问题看做一项不能被遗忘和妥协的责任。
因为,我们都会老去,因为我们的家人已经老去,我们的孩子也会老去。
他们无法像电影中三位老者那样在嬉闹间解决了所有问题。
难道每个老人最后非要通过抢劫银行来改变这个悲剧的命运吗?
那不是他们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悲剧吧!
最后说一个片场趣闻,导演扎克·布拉夫从小就仰慕现年已有76岁的女神安-玛格丽特,据说有她在场的时候,扎克会变得非常安静……最后送上女神安-玛格丽特昔日美照!
每一位老人都有风光的过往,对社会有过贡献,他们值得拥有安稳的老年生活
美国韦克斯勒钢材公司三个退休老头乔(迈克尔•凯恩饰)、艾尔(艾伦•阿金饰)、威利(摩根•弗里曼饰),突然发现养老金被冻结。
乔老头因无法还贷房子要被银行收回,与他同住的女儿和外孙女即将无家可归。
黑人老头威利靠透析活命,急需肾移植。
本来艰辛的生活,随着养老金的冻结,让三个老头的生活愈加困顿。
无奈之下乔老头想到了抢银行的点子。
对于三个老无可依又陷入困境的老头,抢劫银行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被捕入狱,就像他们剧中所言:“我们也没什么可失去的了 。
”进了监狱意味着有人管饭,还给治病,这成了他们敢于铤而走险的底气。
这部轻喜剧基调的电影,内核却透出淡淡地忧伤,荒诞不经的剧情令人忍俊不禁,却又笑中有泪。
三个老头发现养老金被挪作他用后,去经常光顾的餐馆就餐,餐后服务员问他们要不要吃经常点的苹果派,得到的回答是“今天不吃派了,我们破产了”看似调侃,实则辛酸。
为了庆祝黑人老头威利的生日,三人只能去一家廉价自助餐厅,吃了些过了期的食物。
威利得到的生日礼物是印有外孙女头像的电子手表,以解他对远在他乡的外孙女的相思之情。
为了检验一下“抢劫”的本领,三个老头决定先去超市大显身手。
结果保安人员通过监控发现了他们偷窃行为,经过短暂追逐后他们被全部“抓获”,保安经理非常同情他们的遭遇,最后释放了他们,临走时保安经理规劝道“你们要抢也别抢低价超市”。
后面的剧情设计超着皆大欢喜方向发展,但“老无所依”这个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全球化问题,却是绕不过去的主题。
与美国相比,未来中国养老问题更为突出。
据统计2019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创1952年以来历史新低。
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跌,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60岁以上老人已接近总人口数的十分之二了,新生儿人数却在下降。
人口红利已然无法透支,养儿防老的中华传统受到形势变化的冲击,未来社保能否支撑退休老人的日常生活支出,医保体系能否负担起老人的医疗费用,都是极具挑战的。
影片中,让三位80余岁的老枪手如愿以偿打劫了银行,还有惊无险地摆脱了警方追查。
然而这样皆大欢喜的结局也仅能在电影里出现,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克隆。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就算想干一番大事业,手无缚鸡之力的你,恐怕也只能“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
如何养老,如何防范养老风险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
毕马威报告预计,未来中国个人养老金市场潜力可达万亿元级别。
基于此各金融机构推出的养老基金、保险、理财产品层出不穷。
而新型养老院、养老公寓、以房养老、自助养老等模式亦趋之若鹜。
依照国人目前的习惯,居家养老还是未来主流趋势。
然而在年轻人稀缺的未来,这些空巢老人将面临困难可想而知。
老了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老有所依,一旦财务危机陷入困境,去抢银行是行不通的,既无助又无奈的老人还有哪些路可以走呢?
壮举(过激行为)。
人物关系(兄弟情)上来说明男主困境 退休金停了,被骗还不上贷款,正好遇到一次银行抢劫,受到刺激,然后主角群都登场,加重困境(三人有同样也有不同的),一个人提出主意,俩人反对,一番商量后一个人同意。
(阻力)阻力。
没经验没实力。
第一次超市做贼,简陋的做法hhh而且门口没有那个会响的机器,被抓住了。
所以需要专业人士,去找了个认识的混社会的人(抽大麻混日子的前女婿)简单交代信息。
困境加重,另一个人也同意,三人帮正式踏上旅途。
通过前女婿找到了专业人士。
开始抢银行前的准备。
摄像头,出入口,银行构造图,逃跑用车,健身锻炼,不在场证明,装备展示,学习手枪,掐好时间,一遍遍排练。
制造好了不在场证明,开始抢劫。
焦虑突然发作 经理乱开枪,有惊无险地成功,天真的小女孩近距离接触了,埋下伏笔。
警察确认他们是嫌疑人,来问罪,三人说了准备好的不在场证明,销毁了证据,但警察带他们去一个房间,把小女孩叫过来,但小女孩帮他们骗过了警方。
病发住院,朋友给换肾,结婚,结束。
不错的商业喜剧!
流畅丝滑。
很轻松、很有意思的喜剧片。
可虽然是喜剧片,细想想却有些心酸。
他们是老人,是曾经给工厂奉献了三十年的人。
可年老之后,退休金轻轻松松停了,贷款都被骗的上调了三倍。
年老,仿佛意味着无人问津,意味着被抛弃。
当退休金也被剥夺之后,他们选择了抢银行这个匪夷所思的非正义的行为。
可他们现在也只能采取非正义的行为来拿到本该属于自己的钱。
影片中给他们温暖,助他们脱险的手段也是非正义的。
劫匪手把手教他们抢劫,事后分文不收;小姑娘包庇了他们,没有检举。
这些行为,哪个是正义的呢?
仔细一想,也很心酸,在这个社会中,这几个老人只能用这样非正义的手段来获取自己的正当权益。
可“照顾老人,是一个社会的责任”看的时候,我很担心会是《热天午后》那样的结局,即便他们已经年老,也禁不起这样的折腾了,我也不忍心。
好在导演很温柔,放了这几个老年人一马。
只是这样的话,开头揭示的老人与社会这一矛盾,便没有办法再深入探讨,一切落得轻飘飘的。
这也是我认为这部影片比较大的缺陷。
但是作为喜剧的话,这样的结尾倒是可以。
多好啊。
不得不说这几个老头真的是太有戏了,一个比一个演的好。
将原本有些荒诞的喜剧,演得及其有意思。
真好啊,希望他们能永远这样幸福下去。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或许就能概括这部片子。
片子非常流畅,三位奥斯卡影帝老爷爷的演技也让人佩服,整体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爆米花片。
台词有梗,关键时刻有让人紧张的反转,是一部不会让人觉得失望的片子。
这部片子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三个老爷爷的友谊,是可以一起去干坏事,可以捐肾,可以直白诉说自己还有多少年的友谊。
这种友谊让我无比羡慕,如果我能够拥有这样的友谊,人生也可谓是没有什么遗憾了。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说回这句话。
虽然电影最后是美好的大结局,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当然银行、保险公司除外。
但影片所揭露的现实问题仍然是存在的,而且是难以解决的。
美国由企业负责的养老金制度,导致老年人无法“老有所依”,一辈子的辛苦奉献因为企业破产重组而消失;银行不负责任的销售人员通过花言巧语,用“extraordinary”和“possible”去诱惑老年人上档;“照顾老年人是社会的责任”竟然由抢劫银行的犯罪说出,无一不是讽刺。
老年人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不是老年人需要提起枪去银行抢劫来守卫的,而是这个社会应该去守卫的。
如果没有异想天开的抢劫银行策略,三位老年人的下场几乎是悲惨的,这也是影片哈哈大笑背后的悲剧。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优秀的喜剧片,有泪有笑,有情感有转折,有演技有故事,在周六晚上看是再好不过的了。
三位老爷爷演员们太萌了,于是整理了一点拍摄趣事。
三位爷爷为USA Today拍摄宣传照><其中一名角色原定邀请达斯汀·霍夫曼,后改为艾伦·阿金。
三名演员:迈克尔·凯恩(84)、摩根·弗里曼(79)、艾伦·阿金(83),加起来一共246岁。
主演们一共获得4次奥斯卡金像奖,18次提名。
迈克尔·凯恩拥有两个小金人。
这是摩根·弗里曼和迈克尔·凯恩第六次共演,最著名的当然是诺兰《蝙蝠侠三部曲》。
另外两部是《惊天魔盗团1、2》。
除了卢修斯和阿福,本剧还有另一名诺兰蝙蝠侠三部曲的演员。
乔伊·金在剧中饰演迈克尔·凯恩的孙女,她曾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饰演Talia al Ghul。
艾伦·阿金和安-玛格丽特是第二次合作,第一次是《The Santa Clause 3: The Escape Clause》。
他们一起合唱了一首原声《Hallelujah I Love Her So》。
超市蔬菜采购戏份,开拍前安-玛格丽特指着一样紫色的蔬菜问艾伦·阿金那是什么。
很显然,安-玛格丽特不知道茄子长什么样!
(真事!
)原因是,茄子煮之前和煮之后的样子是不同的(所以安不知道)。
安说自己一生中只去过超市两次,两次都是拍片需要。
她母亲厨艺很棒,所以她不需要自己下厨。
导演扎克·布拉夫从小就仰慕安-玛格丽特(76),有她在场的时候,扎克会变得非常安静……电影的原声都是导演亲自挑选,类型为爵士、70-80年代纽约代表音乐。
影片在纽约拍摄,因为演员们实在太有名了,围观群众很多,有时甚至造成了交通阻塞……有传闻一些群众看到摩根·弗里曼会哭泣……(因为他是上帝)摩根·弗里曼和导演扎克·布拉夫打赌电影什么时候杀青,杀青比他预计得要早,输了的摩根·弗里曼只好为扎克·布拉夫录制专属的voice mail。
三名演员对动作戏都要求亲自上阵,导演表示95%的动作戏都是他们本人。
剧组改装了购物车的篮子,以承受摩根·弗里曼的重量。
由于太舒服了,这场戏cut了摩根·弗里曼还坐在篮子里久久不愿下来……
追加一个油管的段子:
艾伦·阿金还是有不少代表作的哦,查查他的豆瓣列表吧。
因为影片结尾处假纹身哥的”It is culture’s duty to take care of its elderly.”以及他说的“让老眼昏花的人看到最难忘的图案”以为前面有伏笔:威利故意抢劫时戴的手表和平时戴的不是同一个表。
特地找到手表出现的三个地方:送表时21:19;抢劫时1:01:19;指认时1:20:48。
反复观看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自始至终就是同一个手表啊!!!
所以就是这是一个很善良的小女孩啊,一开始把自己随身带的娃娃给抢银行犯,后面交流中女孩问他的工作就是抢银行吗?
威利还说他只是想多见见家人,让女孩指认时又看到这是一位老爷爷了,所以同情威利没有揭发他吧。
小女孩说自己记性很好,我觉得她肯定是记得不会认错的。
不过我的喜好反倒是希望是抢劫时和平时专门戴了不一样的手表,比较喜欢埋了伏笔的。
所以最后小女孩朝威利笑了一下,和走出去的时候靠对手表上照片的印象认出威利的孙女并朝她也笑了一下,我觉得都是表达善意和友好的意思。
个人角度并不认为说是威利孙女和小女孩认识,毕竟全影片都没有交待啊。
更不认为是威利孙女和小女孩谈拢了,那么问题来了,威利孙女是怎么知道自己的爷爷抢劫了银行的呢?
不过这是我的想法,也许大家跟我想的不一样也很正常,毕竟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此外,抢银行情节确实看得我胆战心惊的,小声提醒一下:看电影的时候是不用屏住呼吸的。
乔·哈丁、威利、艾伯特是升特钢材工厂的退休工,不料工厂倒闭,取消了所有养老金基金。
哈丁因拖欠银行贷款而抵押的房子即将被银行收走,威利因肾病急需换肾,而他们的养老金被作为工厂偿还的账款而被银行没收。
于是,三个老人一拍即合——决定抢银行,夺回他们的养老金……但他们面临到一个关键问题,他们因年迈而动作不敏捷,同时不太会用枪……台词行云流水,演技精美超群无做作痕迹,影片从头至尾欢快、幽默又温馨……
Boring
把旧酒装进了更过时的老瓶(80年代录像带/电视电影heist片),变成纯喜剧后更是连原作的批判性都丢了,巨星阵容是这部为翻而翻的翻拍片仅有的遮羞布。
哈哈哈哈好刺激,阿兰阿金到现在依然很性感啊哈哈哈
不够搞笑。
3.5
“关爱老人是一个社会的责任”,问题是我还年轻我也缺钱,社会这个系统本身就是有问题啊。
和韩国的老太太版比差很多。小姑娘那场戏拍得很棒,看到了一点像电影的地方。
没有一点点意思,倚老卖老?
励志老年团
希望《飓风之家》的时候不会忘了里面的桥段
关爱老人是一个社会的责任
还能有几次机会看到morgan和michael同框飚戏,情节老套,细节和演技感人。
绝妙的主演阵容、但步履蹒跚行动迟缓的三位爷爷能够成功打劫银行还是过于魔幻啦。
老头儿抢银行总是好看的(?
很黑暗很黑暗的好好笑电影。看着几个工作了四十年却被吞掉退休金的人,想吃pie都吃不起,还说着nobody gonna being hurt..... come on,the world is fucking you and you still consider others.想哭,那些永远不会伤害的人,只会伤害自己
7.5/10
老爷要是知道了怎么想?
主要是老演员,节奏好,另类的抢劫片,的确养老是个问题
平淡如水的电影,对我来说几乎没有笑点,波折也缺乏吸引力,没有老家伙们的演出可能难以看到结尾……
好人抢银行系列之老头篇,把犯罪拍得这般优雅真的好吗?台湾译名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