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是一部跟X战警类似的电影,并且先入为主地认为是一部忍者们齐心协力地反抗织田家残暴讨伐的电影。
但忍者们原来也是一帮毫无人性,只为了金钱和利益卖命的群体,和雇佣兵一样。
全片的主线其实并不在两军交战,而是无门从无情到有情的蜕变。
全片的高潮也就出现在无门帮自己老婆当毒镖的那一段,怎奈何我石姐还是中镖,真是心疼,无门的呐喊和泪水也是他真正的转折点,正和平兵卫抱着死去的弟弟的场景相互呼应。
另一边,织田信雄和大膳也在改变,强国统帅和亡国大将的联手也是织田家胜利的奠基石。
最有点受不了的是公主白白的死去和全片几乎没有什么爱国情怀,这可能就是编剧想表明弱国注定灭亡、利欲熏心的忍者之国注定灭亡吧。
影片本身一般,全片贯彻的中心思想还挺有深意,其中石原里美的颜值和无门的忍术值一颗星。
关于日本的战国史我是一窍不通,因此在故事背景方面不作评价。
无厘头的玩法有点像《冲锋车》,但是不同的方向。
美中不足是讽刺剧搞得太明显了,如果特效再五毛点,手法再大胆点可能更好。
也许为了兼顾部分商业因素吧。
演员整体都不错,剧情像大部分日剧一样略有些慢和冗长。
还是挺赞的。
对日本历史不熟,搜了下小茄子也没搜到,不知道小茄子有没有什么梗?
有没有达人知道的?
6.5分,还是因为后半的决斗加了点分。
不知道是导演的问题,还是日本人拍电影的习惯,一场双方厮杀的场景被拍成了小学生打架,以至于一开始我以为双方是在演习,所以在打斗的时候都留了手。
等到大野智出场一刀捅死了对方后,我才发现原来双方是玩真的。
但也因此对比刚才的战斗,承托出了之前是何等的玩笑,尤其那一对多的动作戏,只能让我感觉到尬。
这方面经常能在日本电影里看到,就是打斗过假,可这片的最后决斗反而很好,就闹不明白到底是故意的还是没能力拍好。
到中间的时候整部影片的风格就开始有些转变了,少了那些比较恶搞中二的成分,也让整个片子的氛围渐渐严肃起来,一些人的死去更是衬托了悲伤的气氛。
最后大善说的那段虎狼之人,有点过于强行说教了,还联系到现代人的身上,有点在映射日本后来的侵略战争,虽然觉得突兀,但起码三观还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整个片子也不是都不好看,后半段的对决还有大野智的转变,可以说是这个片子最精彩的部分吧,也因此让我认识到饰演平兵卫的铃木亮平。
至于男主角大野智演的无门,只能说还算可以,算是将这个角色的性格表现出来,玩世不恭、强大、自私、无情又有些单纯,在面对敌人和爱人之间的两种面孔交替,也算是切换自如,算是完美完成任务。
另外女主角石原里美就是个工具人存在的花瓶了,也就起个推动情节的作用,作为让无门思想转变的工具存在,所以十元本人是没啥发挥的地方。
而且这个角色有点过于圣母了,或者说用的是现代人的思维去衡量乱世,不过也难怪,毕竟是大小姐嘛!
我真觉得这个影片中最出彩的演员不是玩世不恭的大野智,也不是有些花瓶的石原里美,而是铃木亮平,他演的那个平兵卫,从一开始对忍者存在的质疑,到下决心叛变结果是被利用,再到最后坚持自己理念的对决。
不管是表情的变化,还是动作的表演,都让人印象深刻,所以这片子我觉得表现最亮眼的就是他了。
日本的文化中,忍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符号闻名世界,但很多人看到的是忍者的神秘、酷炫和强大一面,却不知道它还有其残忍、冷酷和无情的一面。
由于影片是根据原作小说改编,原作肯定是着重描写在这点上,导演也是想将其表现出来,但不得不说,他做的不是很好。
关键还是那种非人的冷酷的渲染不够,以至于最后整个伊贺被灭掉,却没能让观众感受到大快人心。
导演在表现伊贺忍者的恶方面,有上层领导的贪婪,为了金钱可以出卖一些,甚至灭绝人性,从小孩子的培养可以看到,在训练中死去就如草芥一般,死了就死了,大不了再买一些新的孤儿回来就是,培养起来了卖给那些战争的大名们,就都赚回来了。
有底层小兵的唯利是图,并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利益就不愿意参与,没有尊严没有信念,遇到入侵没钱给就直接逃跑。
这都是导演原本想表达的,但他确实没表现好,导致那些小兵们反而显得有些可爱。
实际上伊贺这种拿钱办事的行为,其实就是雇佣军,有钱就是娘那种。
为了生存下去,出卖自己的能力,只不过他们出卖的是自己的忍术。
倒是上层的那十二家长老会,更突显出贪婪的一面,为了钱不择手段,不惜出卖自己家的子弟。
至于底层的那些下忍们,无非都是为了生存,说白了都是一群苦命的草芥罢了。
实际上,整个片子的演员其实没太大问题,就算大野智那段搞笑的打多人,也不是他的锅。
如果导演能够把整个质量再打磨的严谨一些,去掉那些过于尴尬的场景,能够让整个影片的内容升华不少。
一开始以为是笑片 结果发现是编不下去的烂尾片 围绕着小大的笑点和动作戏还有很多的忍者trick真的很带感 然而主旨本身是虎狼之众的无信无义本身就是个大bug 最后你们会发现铃木亮平一开始就悟出的道理 无门到最后那一句“你们不是人”砸出来显得多么打脸 另外到底是伊势谷友介 大膳在战国并无名声 此片却帅出天际 而小茄子莫非是北野茄子?
太阁立志里从千利休那买才300多贯啊…再说了 出云的阿国虽然是个传说 但真是这么随便给你们编的么?
1、影片是在批判利己主义。
2、利己主义有利有弊。
弊在于缺乏人情味;利在于自己小生活可以快乐滋润。
3、至于管理上,这样的群体抓住了他们的“关切点”,很容易凝聚和管理。
同样,敌人也很容易利用这个群体。
总之,这样没有信仰的群体,可以利用,却不可靠,是一把双刃剑。
4、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让自己小生活滋润美好,同时又不失民族凝聚力。
这样或许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其实我很少看日本电影了,最这几年影响深刻的要算《告白》加续集。
这部《忍者之国》笑中带泪,原以为只是一部真人漫画电影而已,可越看后面,却越发深思。
忍者只认钱,非人。
真的是这样吗?
那只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所造成,一但有所触及或失去所爱,就会激发出他们原本的人性。
在电影中,很多情节是永远不会出现在中国电影中的,因为电影处处可见武士道精神,中国则讲究中庸之道,不论对错,各取所需。
还有最后的忍者pk动作设计非常精妙,武功唯快不破呀 男主大野智从《死神》开始就觉得他很丑,不愿看他的大饼脸,这次我真被他的演技折服了,折服了,我错啦!
这部电影最出彩的不是信雄小屁孩,不是伪忠大膳,不是财迷十二评定,也不是生而无名的无门,而是生而为人,为人而死的平兵卫。
然后吐槽一下非人无门,杀人只为100文,得了人家小公主的小茄子,价值壹万贯,别人当着面抵命还愿,到最后都没给人实现承诺,是为无信。
忍者为钱而生为钱而死,搞笑而无情,身为最强忍者,既然做到了无信无义也不忠,居然没有直接干掉十二评定抢夺钱财一走了之,是为无脑。
本片所谓忍者之国,不过是一群无信无义无脑的乌合之众,从这群乌合之众中脱颖而出的平兵卫,和剧终后知后觉的无门,就是本片最大亮点
在网上下的资源看完片进了豆瓣才发现这居然是部粉丝电影。
作为一个看电影从不关注演员且永远记不住外国演员名字的普通观众,这五颗星给电影本身,不带任何个人对导演或演员的喜好因素。
个人觉得,这样一部集搞笑谋略热血伤感警世于一身的电影,内涵丰富而不杂乱,元素多样而不违和,剧情跌宕而不拥挤,给五颗星不为过。
总之,是部超出预期的好片。
全看完了,在札幌的时候没有办法看到忍国的应援上映真的残念,这部电影真的像利达说的那样,有笑点有泪点,在啊国中镖的那场戏哭的不行,喊着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死,求求你们一起走掉因为无门这么喜欢你啊。
首先BGM一出来就把这部电影和其他的划开了,用pop来配历史剧竟然这么适合!
惊喜!
还有一个戳我的点是平兵卫和无门的最后一场打戏,当他败局已定再没有力气时,他还是从背后抽出木制刀鞘打在了无门头上,无门只是一脸悲凉的看着他,没有反抗,而他接着拿出刀的时候无门飞快地躲开了,无门的没有躲,似乎是为了让平兵卫发泄他弟弟的死,这之后,平兵卫也松了最后一口气,也战斗到最后一口气。
之前没看过日本忍者电影,看了一部直接圈粉,跟动画真人版完全不一个概念。
以下含大量剧透,慎点。
刚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很出戏,一考场就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中二风,不管是人设,场景,配乐还是字幕。
男主就是戏谑版鹿丸,连经典台词都出现了。
此处鹿丸死忠粉花痴三秒😍男主设定很……男主,光环加玩世不恭脸,当时我就有点出戏,感觉这个人设太虚,立不住。
环境就更虚了,一堆人打打杀杀,打完一起搬死人再一起去开会。
对啊,就是一群要钱不要命的人呗,之前电影对于麻木啊欲望啊什么的刻画还少吗?
早习惯了。
这种心态让我渐渐有点倦意。
直到影片中一个很点睛的镜头出现,一群人熙熙攘攘抬尸体收拾武器,平兵卫站在人群中,愤怒失望陌生的看着他们。
这个镜头给我印象很深,到完全看完电影仔细回忆才有了一些猜想。
其实麻木和欲望这种主题太常见了,太多影片把人性最麻木的一面呈现出来,然后观众就理所应当的站在道德制高点抨击这种麻木的现象。
麻木说出来就不可怕了,就好像坏人脸上写了坏人两个字,其实就不足为惧了。
常见的是,习惯了麻木。
对啊,他们就是在唯利是图啊,拿钱杀人啊,就是他们的谋生之道啊,对啊,他们没有人性啊,是啊,就是一群这样的人啊。
习惯了,就是这样的人而已。
麻木和欲望,被习惯包裹之后才可怕,因为你看不出它们了,就算看出来,也习惯了。
麻木是一种氛围,一种熙熙攘攘,甚至是一种容易让人无聊得想睡觉的氛围。
嘛~导演赢了,不知不觉,被催眠的似的,中了幻术吗?
哈哈哈影片中第一个让我叹为观止的是影片的节奏。
丝毫不拖沓,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不管是情节还是每一句台词,让人完全跟得上节奏也完全睡不着,有的地方甚至有点快闪的节奏~简直大爱~~~电影中很多细节都中规中矩的给出来了,用到了很多处重复,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意义。
印象最深的是两次川斗,一个人成了“川”中一竖,一个人成了“人”,“川”也随之不复存在。
意义也与前者截然不同。
细节很符合观众预期,就是说,你觉得镜头该给到A了,镜头就给了A,这里不该出现什么,镜头里就真的没出现了。
虽然都很符合心理预期,但是不俗套,不过分,恰到好处,中规中矩。
电影特效都是旧手法了,但是很喜欢的一点是,导演把幽默用得恰到好处。
日本忍者电影总逃不开浓浓的中二分,大战在即,以一当十的经典大男主桥段即将出现,影片用幽默的特效成功中和了中二的腻感,观感很是清爽。
前半部分大量的使用了特效,在我即将给它贴上搞笑剧标签的时候,宿命之战用了0特效的实打实。
这种手法也很常见,大多数正邪之战都逃不掉正义暴打邪恶或者正义生的光荣死得伟大这种强行煽情结局。
好像打着正义之名的旗号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屠杀平阳落虎,然后在邪不压正的光环之下名正言顺的进行着暴力和屠杀,众望所归的赢得胜利,然后隐隐的露出一丝丝骄傲。
只是那一丝骄傲和得意,在正义得光环下也显得无比合理。
这种处理是我心中最不要脸的处理。
世间从没有非黑即白的论断,只是一群人为了宣泄心中压抑依旧的仇恨感用所谓正义把暴力合理化,在正义的光芒下,我们可以以大欺小,可以以多欺少,可以以神助欺众叛亲离。
毕竟,无产者只需要记住仇恨就好了。
万幸,这部影片的宿命之战没有这么狗血。
这得益于成功的人设,平兵卫这个角色很丰满立体,他痛恨这个被欲望充斥的伊贺,一瞬间我希望他赢。
所以他死的时候,我痛心。
但是他死了,活了一个无门。
主角的转折很温柔,很合理,没有突然灵光一闪就说我要有人性爱国爱党爱人民了。
无门的第一次转变是不忍于对大国的爱,那一次的转变是不彻底的,只是为了钱,为了不让大国失望。
第二次就是平兵卫的死,这才让他知道了,真的有东西比钱重要。
可以说这场川斗是平兵卫和无门的最后一次交谈,是平兵卫的临终托付。
我要死得像个人。
于是,无门的动作在一开始显得行云流水,毕竟杀人拿钱的他再熟悉不过的了。
平兵卫的每一刀与无门不分伯仲,却多了一份实感。
因为他有足以支撑其战斗到死的理由,就算技艺不精又如何。
最后,无门赢了。
他用肩膀接住了平兵卫,那一刻,他输了过去的那个自己,接住了一个人。
最后的一次转变是大国的死。
这让我很意外,我以为之后就会happy ending了,但是为人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无门的愤怒吞噬了所有曾经支撑他的东西。
他去找主事讨个公道。
但是这种以卵击石的下场必然是悲剧的,大国因他而死。
临终,大国没有说替我报仇这样的话,只是深深的悲伤,没有名字,好可怜啊。
如果说参战教给了他为国之战的荣誉感,平兵卫的死告诉他不轻于金钱的生命,那大国死则告诉了他远重于仇恨的爱与慈悲。
自此,男主转型,圆满结束。
不尴尬,不突然,合情合理,像一个人。
其中让我有点遗憾的一个人物,大膳。
由于有的人物关系我没有理顺,导致看完后对关于他的细节有点难回忆。
只记得,他的人设也相对丰满,理性,忠心,但正因为忠心,在朝代更替家臣易主的时候才显得摇摆不定。
他的不忍都在挥刀砍向旧主之后的低头颤抖中表达了出来。
也是他的不忍,构成了伊贺十二元老离间计得以实施的重要棋子。
影片的结尾,大膳的台词真的是有够直白😂😂😂更直白的是导演还专门把影射给拍出来了。。。
也是real耿直的boy😂😂最后借用大膳的台词做结好了:“虎狼一族的血液终将遍布天下。
”但是好在,平兵卫死了还有无门活着,也许,也会有你我。
愿大家都可以守护好属于自己的大国。
3.5+,俄罗斯大师片,痛苦与破败的想象。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里面的俄罗斯真的很典啊,简直一个人口老龄化,乡村劳动力流失纪录片。俄罗斯本身多民族国家,能看到中间有几个小男孩在山上说想去巴黎用的阿语,并且难得的在俄罗斯电影里看到了蒙高丽亚血统的人(而且确实基本都是干餐饮的😂),小van里面的萨满教经幡元素,一路上语言风景的不同展现他们走过的路有多遥远。全程没有演员的名字,只有各种身份,讲的也是各个身份下的成长。但是说实话这个片子只能是及格的好看,不恰当的配乐很影响质量,能感到导演想通过持续对焦某个景观,把人们代入女儿视角或父亲视角,恍惚也好,愤怒也好,甚至于无奈的沉思,只是利用画幅的放大和聚焦来做这点就会生硬,少了逻辑和细节镜头的铺垫。
视听语言很棒,但总觉得没能和故事形成特别有机的互动(虽然故事本来就比较弱)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很美的摄影。旁边的姐姐打呼噜了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BJIFF 240421 / 不懂,不喜欢,再也不看你们文艺逼深爱的电影了。
叙事一般,但画面质感很喜欢。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BJIFF2024 No.3柯达胶卷拍摄,好冷酷的影像,是否太过沉闷?风格想起《寒枝雀静》,后者都更富有生机些
画面很美,车在树林里穿梭的那段很想录下来反复观看了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北影节@党史馆,开头就猜到整个走向的电影,个人觉得慢镜头长镜头还挺好看,但影院至少一半人睡了,是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很难看下去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