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们的世界啊..............片子很深奥的样子,大概可以看出个所以然。
好喜欢Paltrow!
演得真是非常棒啊~很空灵很虚脱的感觉,失去父亲的痛苦和不被信任的绝望,还有自己唯一的依靠被抽走时的心碎....是很厉害的演员!
膜拜数学家们......看透世界的人们啊....深深地有这种感觉...安老爷子...他让我有一种想要疯狂大叫[我爱他]的感觉,难以形容的魅力和演员的激情,只是一部电影就被安老的气质迷住,他实在是一个太棒的演员了!
能切身体会出在意识到自己辛苦写出的证明其实只是一些无用之物后对生活对自己再没有希望的感觉,完完全全表现出来,一句[Im exhausted]就可以触到心里把人说哭得难受得不行。
之前所有的眼神闪回,低头和落寞都配合的太好。
然后来说说二货....可能真是太熟悉了,看到他跑步的姿势,温柔的眼神,说话争论的样子,柔柔的声音和床戏部分(这.......)都是认识的~看其他的演员们就只是单纯地看着电影,但看到他就好像天天见面的亲人,很踏实。
这部片子虽然风头比较被占[老爷子演技......实在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但是扮相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干干净净[快去剃胡子.........!
]。
这片子吧..我是真的不喜欢开心网的译名[我觉得取名字的没看过片子,取的名字像悬疑片一样.....而且我真心不喜欢证明我爱你这个译名,什么跟什么啊........]不是传统片子的套路,最喜欢的桥段是那首叫i的歌,沉默的时候心里想到很多,很有感觉的桥段~Paltrow好美。
嗯............姐姐这个角色虽然不讨人喜欢但是的确是有存在的必要啊~导演能够简要地叙述一个这么复杂[好吧...]的故事很棒啊~推荐推荐!
番茄们一定要去看~
凯瑟琳原是一名大学生,父亲罗伯特是数学教授,享誉数学界,不过自从五年前父亲患有精神病后,凯瑟琳就不得不照顾父亲,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就在一周前,凯瑟琳父亲去世。
凯瑟琳一度陷入悲痛之中,今天是凯瑟琳生日,父亲来给自己过生日了,礼物是一瓶红酒,凯瑟琳拿起来就喝,过了好一会,才意识到父亲根本就不在了,凯瑟琳担心自己是否也患有和父亲一样的精神疾病。
这时候,父亲的学生哈尔从楼上下来,他这两天都在父亲房间整理父亲的笔记,虽然凯瑟琳非常生气,还是让哈尔去了楼上。
哈尔是父亲很器重的学生,他说想要从父亲的笔记中找寻灵感,凯瑟琳怀疑哈尔会拿走父亲的笔记本,就检查他的包,没有,很抱歉。
就在拿哈尔衣服的时候,笔记本掉了下来,哈尔赶忙向凯瑟琳解释,有一段话很不一样,是父亲的笔记,而不是数学公式。
就这样,凯瑟琳还是答应了哈尔可以再进入父亲的办公室。
凯瑟琳个姐姐克莱尔在纽约工作。
凯莱尔和男朋友订婚了,想要把凯瑟琳接到纽约来,一来她想要卖掉父亲的老房子,二来担心凯瑟琳和父亲一样,也会疯掉,于是在纽约给凯瑟琳找了两间公寓。
明天是父亲的葬礼。
就在致辞上,凯瑟琳来到台上,讲述了父亲这五年来到底是什么样子,过着什么生活,语出惊人。
晚上克莱尔邀请朋友过来家里聚会,老友相聚,凯瑟琳和哈尔聊天,两人互有好感,还上床了,就这样,凯瑟琳和哈尔关系突飞猛进。
第二天,就在克莱尔要走之际,凯瑟琳把父亲书房柜子的钥匙给了哈尔,让哈尔看看父亲留下的笔记本,哈尔大喜若望,果然是绝世公式,没想到凯瑟琳告诉哈尔和克莱尔,这公式是她写的。
哈尔和克莱尔都不相信凯瑟琳可以写出这么高深的工作,凯瑟琳一开始还试图证明是自己写的,可越是到后来越不想考虑了,她精神时不时陷入恍惚,一度怀疑是自己窃取了父亲成果,一度又想起这是自己的作品。
哈尔拿着笔记本来到学校请老师和同学不断演算,竟然发现这是凯瑟琳的验证公式。
可是,此时凯瑟琳已经不在乎,跟着克莱尔来到机场,房子已经卖掉。
最后一刻,凯瑟琳记起父亲和自己当时的对话,笔记本果然是自己的。
于是凯瑟琳回来找到了哈尔,寻找证据之路重新开始了。
这部电影涉及到了亲情,信任,自我认同,以及亲情。
现在回头想想这电影,其实主线只有一个:女儿为了照顾父亲,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却又被父亲那股可气又可爱的执着所感动,帮助父亲作着他自认为“伟大”的“研究”,并最后自己完成了真正伟大的研究,但为什么她要把自己的成果藏在抽屉里呢?
Gwen的表演让我想起了林嘉欣,让人觉得舒服,像是那种你身边的平凡人,但又像是天使一样的,可爱的,却也又很多缺点的。
缺点一大堆,但就是那微小的,闪闪发亮的可爱之处让你努力忘掉她所有的缺点即使那有时是致命的。
她们对我而言就是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魔力,让你想跟她过后半辈子。
我不得不说编剧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以至于我在好几处地方都不由的惊叹一下。
虽然他所做的是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复杂化,悬念化。
通过它,又联想到《心灵捕手》和《美丽心灵》,让我们又对学院中的研究生活产生了某种向往。
顺便说一句,我并不觉得gwen的姐姐有多坏,只是觉得她并不属于妹妹和父亲的世界。
http://tygoonray.blogbus.com/index.html
证明你爱我影片结束,凯瑟琳奔回哈尔身边,放弃跟随姐姐克莱尔飞去纽约,有情人在校园的长凳上证明数学,证明爱情。
似曾相识的一对身影…… 回到影片开头,卡瑟琳窝在沙发中,如梦幻般行走在长廊里,不及防撞到另一个人,被父亲喝醒。
撞到的人,就是哈尔,原就是梦中人,只是虚幻中的想象,需要一些曲折费解的证明而已。
导演设置了双重梦境,才让男主角哈尔登场,惊醒凯瑟琳的父亲,也只是另一个梦中的影像,现实中伟大的数学家,经历数十年的癫狂折磨,在数天前去世。
在生命晚期,凯瑟琳放弃学业在父亲身边,长期陪伴癫狂,也开始怀疑自己的状态,自怨自艾。
怀疑哈尔对父亲成果的企图,在葬礼上责难亲友的疏离,面对姐姐的过度关心歇斯底里。
葬礼后爱情的突然降临,让凯瑟琳卸下盔甲,毫无保留地把最柔软的一面交给哈尔。
不仅仅是身体,儿时一把心房的钥匙,一本天才的笔记本,一段过去的岁月。
她蜷缩地坐在屋前的台阶上,义无反顾却忐忑不安。
对于姐姐克莱尔的建议,搬离老宅去纽约定居,凯瑟琳并不买账。
对于姐姐在父亲患病期间的逃离心怀不满,另一方面,理智的克莱尔提出,也许父亲只是需要专业的护理,凯瑟琳的陪伴无足轻重,甚者是好心办坏事;而妹妹的易怒不安的精神状态更是让她牵挂不下。
高潮在哈尔取到笔记本,但和姐姐一样,他们更愿意相信这是父亲的杰作,而非凯瑟琳的天才灵光一现。
凯瑟琳彻底奔溃,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如父亲一般陷入癫狂和臆想,穿插在现实和回忆里;冥冥之中,也许正是自己对笔记的解读,才导致了父亲的离世。
她决意听从姐姐的安排,离开伤心之地。
哈尔终于破解谜题,笔记确实出自凯瑟琳之手。
但正如影片开头的隐示,回念以往,凯瑟琳终于明白,除了姐姐选择的这条路,她还有另一种选择:回到爱人身边,过正常的生活。
可能会变成父亲那样,不过,也许更好呢?
不仅只是证明一道难题,也是在证明爱情。
“I can try to make it!”“better”
一個平常的傍晚看完了proof........很早就聽說了這部電影..........和很多人感覺一樣........以為是一部愛情片......漸漸髮現主題其實不是愛情..............而是一種人生的思攷.................很清淡的感覺............其中對角色對真理的的執著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Gwyneth Paltrow不是很熟悉.不過給人感覺不壞.....
看这部电影需要安静,还需要动一点点脑筋。
影片是以一种倒插叙的手法展开的。
女主角是一个天才数学家的女儿。
而她爸爸在最后5年里疯了,从而淡出人们的视线,继承了父亲天赋的女儿一直照顾父亲,在那种环境下,她的言谈举止在旁人眼里多少有些异常。
直到父亲过世后,姐姐和父亲的学生重新闯入她的生活……静静地看,细细地品味,你会感受到那一种不能用语言和画面表达出的浓浓的父女之间的爱,已悄悄地流入心田。
译名为证据,我认为很不恰当。
proof:证明——数学上有许多命题和论断需要证明;人们心灵深处也埋藏许多疑惑与设想等待求证。
不足之处是表现力度不够,不能从一开始就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看的时候很累,所以也没太多的感想。
也许它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吧,但我没有太多的经历来欣赏搞明白而已。
感觉这部影片对"爱"的探讨多于对数学的:父女情,姐妹情,爱情。。。
甚至有些过于多过于乱。
这部影片跟A BEAUTIFUL MIND一样同样讲疯掉的GENIUS数学家,讲天才与精神病之间的模糊界限,讨论应该如何对待有精神病的天才。
但在这写问题上,感觉它并没有给我提供什么新的INPUT。
偶就喜欢里面一句台词:凯瑟琳的那句反问——“so what?”Everyone is finding a certain proof. When finally he/she find it, so what?
大凡此类的片子情节铺设都稍有些曲折,倒也从不惊心动魄。
整部片子直到最后十分种都情绪都不会有剧烈起伏。
像是很传统的那种小说,故事在平缓的螺旋式上升后停留在一个让人感动的结尾。
不禁想到以前看红与黑的日子,在大断大断描写和于连整页整页的心理独白后,坚持到最后一页,哭的稀里花啦的,彷佛整部小说就在不停的酝酿以待一个漂亮的结尾。
所以说,不能因为到第六个大饼才吃饱,就后悔吃了前五个。
毕竟人家做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故事很简单,关于一个数学家的女儿。
是属于心灵捕手那种调调的片子。
典型的美国叙事风格。
这种片子总是很快就可以辨认出来。
但还是不错的。
除了有又漂亮又有气质的Gwyneth Paltrow,一项喜欢的实力派演员Anthony Hopkins。
还有断背山里的Jake Gyllenhaal。
和心灵捕手一样,拍的很自然真实。
有些画面很美。
寓意么,要细想才会觉得特别吧,这类的片子总让人看到科学家的另一面,似不太幸福的样子。
(不过结尾都很美好)也就这样才觉得真实吧。
花痴一小下,每次看这样的片子总是后悔当初没好好学数理化,似乎冰冰冷的学科总因拍摄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一个半小时,不会耗费太多时间和情感,若正好闲着,不妨看看。
饱满的人物性格, 细腻的情感 , 层次丰富喜欢这种安安静静地将人覆盖的电影,漫不经心就被它击中.
看了半小时,不喜欢
题材很不错,很喜欢这个proof这个title,一词兼具剧本里多个深意,设计的挺巧妙的,倒是有点像美丽心灵(碰瓷),霍普金斯的老爷爷形象依旧印象深刻,一切都是那么好只不过,第一,Jake和GP一点感觉没有,I mean,这种爱情线甚至不如狗血剧好看,我一点不感觉这俩,太无感了,鸡肋啊。第二个就是,姐姐的形象太像H.C这一眼看过去就是坏逼希婆真的败好感,(no offense,那个女演员其他时还挺好看的,但是片里真的太像),第三,那肯定是格温妮丝了,她演得还行,但是我觉得她本色出演了,除了是个好人外,她不配好吧
不好看
格温妮斯·帕特洛还是在演莎翁情史里那个疯疯癫癫的角色,这部还有点数学研究严谨性的电影更让我看清了豆瓣不是理科生混的地方
节奏过慢,姐姐那条线砍掉我都觉得没大问题。
啧啧,两位主角都是我最喜欢的~捧场捧场!也是关于学术天才的事~当时对Jack还不怎么来电呢!没想到,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啊,我越来越欣赏他了~
人类的感情好难琢磨,但又好迷人〜p.s.有些电影需要一个人安静的看〜
也许是帕尔特洛最好的表演,她真的是被低估的选手。
2007.05.17.2017.07.19
I don't get it, but it's too sad and beautiful to be given a 2 star rating... maybe need to watch the theatre version, or the film itself again...
【和数学有关的影视作品22】里面有个摇滚乐团表演一个名字叫《i》的节目,就是站那几分钟一动不动,因为i是虚数单位~ 呵呵。老数学家扮演者是霍普金斯,太喜欢这位老戏骨了!
电影频道;天才最后都要以自我为中心,成为别人眼中的疯子吗?最后的样稿,女主自己都搞不清是谁写的了,最终还原出来
强行证明智商和情亲
剧情很赞!尽管不喜欢Gwyneth Paltrow的观点会先入为主,看着看着也就为她叫好了。
所以是妹妹证明了数学难题?然后房子被姐姐卖掉了?
“proof”这个词可以看做是katherine为达成父亲所愿所做的数学证明,hal为katherine寻求其为真实作者的证明,更是父与女、男女主之间爱的证明。故事终究是个细腻温情的情感小品,所以这个中文译名其实不错。剧本其实还蛮赞的,细细品来,至少比这个6.9分要高不少。
如果未知数的倒数等于它的自身或相反数,即-x=1/x,那么x=i,无论用什么数代入这个公式,它最终都等于虚数,是无解的,也是无限的。从“i”的无限则揭示“证明”的矛盾认识,怀疑是有必要的,却也是无意义的,因为在求证完成之前谁都不知道答案是否有意义。
学数学的和搞研究的看了会很亲切。想当偏执狂吗?上数学系吧,哈哈!
罹患精神病的顶级数学家,和为他养老送终的二女儿的情感羁绊——大概是讲了这么个故事。编剧对故事所涉及的数学专业领域是有一定了解的,其实这一点就已经比很多根本不做功课的胡诌剧本强了。格温尼斯看上去像是全程素颜,她把研究者的专注、怀疑自己遗传了精神病的歇斯底里都传达的恰好(这类角色很容易招人烦)。开场那段父女之间的虚拟对话是好设计,用思想的流动组织事件,铺展开一个精神上的迷宫。书呆子摇滚乐队的三分钟静默曲目有趣。但是缺点更明显,吉伦哈尔和格温尼斯的对手戏最终只承担导向“证明的作者究竟是谁?”的功能,他们俩的感情线刚展开就没了下文,这就不完整。父亲笔记本上的公式究竟是谁写的很重要么?我看不出“证明”作者是谁和“证明”父女俩的情感关系有什么逻辑关联,角色的动机是无法落地的,格温尼斯那些纠结的台词有点多
3+数学家的设定倒是亮点,生活本就是一地鸡毛,还好,杰克吉伦哈尔演了不少这种生活化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