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袭击带给人们的伤痛,没有太多的歇斯底里也没有太多的政治元素,就想片中人物只是伦敦城里一个人普通人身份那样,普通平白地展示在电影里。
记得大学时候一个教授推荐过一本书,叫《文明的冲突》,从来很少看那方面接近自己所学专业,或者说描述论述跟政治等利益相关的著作,但是那本书相当好,一直到现在都记着。
记得那本书里就很好的论述过那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无法磨合的问题。
我不知道究竟哪种文化哪种主义才更人道,但我肯定恐怖主义是一种罪。
电影里的妈妈经受的失去丈夫孩子的痛,看得人心里一阵一阵的不忍和难过。
抛开她对婚姻对丈夫的某次身体出轨不忠,她只是个伟大的妈妈。
and '电影里她写给萨达姆的信还是要对萨达姆说的那些话,个人觉得很出彩。
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是啊,只要有爱,就有希望呢。
另外:曾经猜火车的 Ewan McGregor 在电影里饰演那个日报记者,猜火车到现在这么多年,他的身形胖了,脸蛋上肉更多了,貌似头也比以前大了,但还好,那种气质一点没变。
我依旧喜欢。
再另:最近跟猜火车相关的东西很多啊。
貌似这次奥斯卡捧走小金人的贫民百万富翁的电影导演,就是他导演了当时的猜火车吧:)
眼镜在医院走廊上对绝地武士说:知道为什么你不可能跟她在一起么?
因为每当她看到你的时候,眼前就会浮现出爆炸当天的情景...这个天杀的刷屏记者果然就把这句话给听进去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只好假装纯情的以为,记者当时真是害怕残酷的事实再度伤害到自己那已痛失爱子的情人。
才不是“为了获得所谓的恋爱自由,竞争交配权的平等”而一直伺机到情人跟眼镜有了铁一般的事实后,才递交了那份轻而易举就能被小报记者google到的入场者名单。
你不是说她照着我的脸就会对当日的情景浮想联翩么?
那当她知道了政府楚门百姓的内幕后,看看她是会跟你玩还是继续跟我玩导演当然是倾向帅哥滴单纯的讲,就是人有张能与日月抗衡的脸!
不单纯的......`然后...然后,然后女主角选的不错,有那么几分欠人待见的感觉``文明的说,性感四星、身材四星、气质五星、演技此片无突出三星(不是有几句台词垫底说破天就俩星)对,点题为亚裔少年挡枪子那段,像极了前几年在纯爱MTV中常能被看到的片段真不是一两个画面的切换,就能把观众的逻辑思维能力给糊弄过去!
此处明晃晃的彰显了导演的过气时代感及其不长脑子的白花花软组织。
后面情人的平台解绳,家中幻觉,胡言乱语十足是导演在用强力牌白雪修正液费劲儿乱抹··再后的灵儿转世,对不起大家,您要真强把自我修养往慈悲界面上赶还真就没折!
反正打她肚子隆起时,最耐人寻味的一问题即产生了,这孩子究竟有几个爹......
她接过兔宝宝的那接连几个动作,让人看着十分心痛她和兔宝宝说话,就好像它有生命一样她演的很好她的痛苦,她的西斯抵里看上去就像是真的当一个你爱的人离开你了,永远不会回来了他或者她的声音会一直在你耳边就像她听到她儿子声音一样吗?
会一直有幻觉吗?
这样似乎不那么悲伤我想那个记者是喜欢她的吧不然不会那么努力去找出凶手她很爱她儿子,谈的都是他她爱她丈夫吗?
那个戴眼镜的大叔有点可疑两个母亲的碰面有点喜剧化但是也挺好的她把她拉回现实了。。。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16289698.htmlIncendiary-燃烧弹-2008迷上了Michelle Williams,就开始找她的电影看,本片就是其中一部。
这是一部看似很小众的片子,下载了很久才搞定。
网上对于此片的评论也是不多,让我越来越觉得Michelle Williams选片的品味是那么与众不同。
影片的故事很散,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主线,由很多的小场景串联起来。
全片的故事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恐怖袭击后,一个女人的生活。
影片展现出女人的伤心、恐惧、迷茫、孤独,以及最后的频临崩溃,随着影片的结束女主角重新找到希望,坚强的继续生活下去。
这部影片只是将现实展示出来,并没有别的复杂情节,平淡的如水一样。
一部没有情节起伏,只是展示现实的电影,往往会拍的比较平庸,本片既是如此。
整个影片的观看过程中,让我昏昏欲睡,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充斥在画面中,看起来相当的无聊。
影片中人物的也如梦呓一般,说着让人似懂非懂的独白,使剧情更加乏味。
最主要的一点是,全片几乎没有高潮部分,我找不到那一段场景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现在回来起来,这部电影就如同没有看过一样。
全片唯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Ewan McGregor与Michelle Williams的激情床戏。
Michelle Williams让我喜欢她,除了她的美貌,还有一点是因为她敢于为电影献身,说白了就是敢脱敢露。
她与Michelle Williams的激情戏,两点尽露,完美身材尽收眼底,Ewan McGregor也以美臀出境而且还舌吻起来,有点近似于假戏真做了。
两位演员倒是非常敬业,不过在我来看,这样大尺度的场景完全没有必要。
这段激情戏与影片的主题没有太大关系,看来编导是想通过床戏使影片增加看点。
继续来说演员,我看本片主要是看Michelle Williams。
她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影片前半部分就美的无法形容,出场时的装扮美艳到极致。
即使影片后半段她变得憔悴、萎靡,但还是无法遮盖住她美丽的容颜与劲爆的身材。
通过本片以及其他由她主演的电影,可以感觉到她的演技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擅长把握这种内心比较复杂的女人,而且她也好似愿意接拍独立制作或者小成本电影,比那些喜欢接演视效大片的女演员强很多。
至于Ewan McGregor,他在本片的表现实在让我失望,没有任何出彩之处,就是一个傻乎乎的男人。
可能是剧本所限,让他没有发挥空间吧。
最后提一句本片的音乐,以舒缓的钢琴为主,配合影片悲伤的情绪,很好听。
不过,本片的音乐听得太多,会让人产生压抑的感觉,毕竟音乐这是为电影服务的。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比较平庸的电影,如果不是为看女主角Michelle Williams,不看也罢。
序列:0269[燃烧弹].Incendiary.LIMITED.720p.BluRay.x264-NGR2011-04-08
年轻女人的丈夫是拆弹专家,家庭生活寡淡,有无形的裂痕。
出于对这种夫妻状态的不满,女人在酒吧等待丈夫执行任务回来的时候,被报社记者布莱克搭讪成功,进而偷情。
时间无聊地过着。
在与丈夫儿子去看足球赛的路上,女人遇见了布莱克,并借故不去体育馆,而是和他回家厮混。
就在两人云雨的当口,他们看见电视上的直播:球场遭到炸弹袭击,变成人间地狱。
女人的丈夫和儿子当场殒命。
剩下的故事,就是女人治疗感情中羞愧所带来的创伤。
这就是《燃烧弹》的情节。
电影的绝大部分都用来展示女人的自责和懊恼,她不能原谅自己,陷入疯癫的状态。
通过对从前——主要是儿子——的回忆,以及现今处境的蒙太奇剪接,制造出女人生活的全面崩溃。
羞愧这种原始的力量,重重将她压在城市的所有角落中,使得她在仰望印着儿子和丈夫照片的巨大气球时,屡屡走在自裁的边缘。
但这一切因写信的举动逐渐改变。
写信是心理医生的建议,建议她给爆炸的幕后主脑本拉登写信,从而说出心里的想法、怨恨和希望。
这一写信的过程被处理成电影的旁白,像是以文字衬托的mv,配以女人沉沦的主要画面,并由此呈现人肉炸弹执行者的家庭生活,以及警方在爆炸前一个小时已知爆炸发生等事。
后一个线索通过女人丈夫的同僚来叙述,这个男人喜欢这个女人,以为这是一个机会。
自从女人以不忠的性爱,裸身目睹电视上的惨剧,剩下的电影内容就是她漂流在自我救赎的急流中。
她彻底疏远布莱克,原先的诱惑现在看起来像莫大的讽刺,但他成为他了解整个爆炸案的资源。
女人就此获悉人弹儿子的学校,接近这个亚裔男孩,并时时出现自己的儿子身影。
女人要复仇,可没有办法集中起应有的力量。
她同样在丈夫男同事的追求中沉浮不定。
女人无主的沉沦出现转机,这是在发现爆炸案的秘密,亦即英国政府明知有爆炸而不予制止,同样看球的丈夫男同事退场保住性命。
这种反差激起了女人第一重的仇恨,而且这仇恨光明正大,相当有合法性,政府(即丈夫男同事的形象指向)开始占据不忠羞愧的地位,这是女人的转折。
她从揭穿不轨追求者的虚伪之后,坚定了仇恨的第一种来源,她有了重生的可能。
而充任第二种仇恨的渊薮就是传说中的本拉登。
女人将他当作一个恶魔,不断强化这种恶魔的认知。
在替影片树立了反恐怖主义的主旨的同时,也将其塑造成女人宽恕杀手及其儿子的依据。
这是一个复杂的转换链条,帮助女人清除了不忠所制造的最大程度的障碍。
这时,她找到了恰当的仇恨,宽恕与自我宽恕就成为一种恩赐,她可以借此来释放自我的道德责难。
不忠的所有阴影并未全部祛除,女人要确信自己已经克服了布莱克的诱惑。
这种克服必须是直接的、彻底的、不带丝毫留恋。
这一关键的对耻感的驱逐手段,主要利用一种虚幻的精神失控来完成。
女人在这段自制力的空白阶段,与儿子(而不是丈夫)在幻象中“重逢”,女人温习作为母亲应有的一切德行。
当女人追赶着“儿子”,几乎要自杀却未遂。
女人将不纯洁的身体解救完毕。
儿子的死后“重生”,最大的收益是让女人还原了母亲的体验。
有了这个积累,她就可以冲刷掉布莱克带来的、对身体的放纵。
如此,再叠加上述两重仇恨,女人就可以回到起点,彷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更为离奇的是,女人具备了施舍宽恕的宗教标高,她脱胎换骨了,重生了。
在我看来,不觉得那次偷情必须要承受这种压力,所以我在电影的逻辑起点上怀疑电影的真诚。
不管怎样,女人借助对本拉登的仇恨,纾解了既不能陪儿子赴死,又愧对丈夫的双重内疚。
她有了布莱克的儿子(或者是丈夫的儿子,总之这不重要),在孩子呱呱降生的当口,女人的角色犹如彻底换过。
她带着无罪之身,又可以进入母子之爱的轮回。
儿子降临,女人新生,这两种过程合二为一。
女人的所有困惑和迷失都不复存在,一度自我毁灭的根上开出了花。
2009年9月3日星期四 1:26
Ewan McGregor and Michelle Williams work together for the second time as far as I can remember, since "Deception". But this time she is the main actress and speaks British accent. Well, the story is not very original, but it's a very serious drama and political oriented, and a little bit fictional, such kind of movies are hard to make.I have a question for those who saw it already.The last scene seems to me very confusing, maybe I was wrong about the color of that baby, but in my eyes, that new born baby is black.What's that all about? I didn't get the point. Anyway,it's not really a must-see, but if you like the actors and have some time, it might be worth for u watching it.
很强大很人性的主题和架构,一路铺陈下来却让人觉得力不从心叙事和表演都欠火候,用苍白的独白来平庸的推进和呈现主题更是忙中添乱,编导演和观众都无法按照预先的设定抓住悲伧和新生的力量反恐大幕下的人性探讨,这部比较失败,虽然算是UK出品的主旋律命题应景之作,既不煽情,更不冷静。
原以為是一部帶著些許懸疑,驚悚的劇情片呈現了一段至深的親情更描述了在得知實情之後所面臨的心靈上的煎熬值得一看
我觉得这部片相-当-好-看,有时候我也不知道评论是怎么了,明明电影拍挺好,就是喜欢不遗余力的打击人家...如果不是本人意志坚定说不定就pass掉了:p整部片除去因为改编的关系造成一些情节方面的转圜稍嫌生硬,其余的部分真的有拍出故事蕴涵的价值,先不说剧情,光是Michelle Williams的表演就值回票价了,没错,这个女的现在超会演的!当我看到女主角因为丧夫丧子的噩耗而欲哭无泪的失神状态,我真的能触摸到那种痛失至亲后茫然无助的心理冲击,其实影片和类型的后创伤电影一样,并没有直面灾难本身,而是借由极冷静淡然的客观描写来着重关注灾难之后的人(今年在柏林影展上映的「London River」亦属此类),并且在角色关系的设置上,也是颇费巧思的将各式人物的命运纠葛在一起,没有试图去控诉或揭露些什么,只是通过人物在各自紧密相连的悲剧中,找到依附并支持彼此的心灵力量。
当片头一对母子在临睡前玩着例行的亲子游戏,背景里响起了寂静却有饱含暖意的钢琴声,这是整部电影中最感人的片刻,紧接着在影片后半段又重现了这段场景,前后image的重叠真的相当催泪,现实总是如此告诉你,你永远不知道生活的下一刻,什么时候会突然从天堂掉到地狱,幸福,有时候就是这么近却也这么远…可能因为是女性导演的本能,Sharon Maguire的叙事手法尽管细腻却还是偏柔,剧情走到后半段的时候会觉得力度还是稍稍不够,一方面是剧本改编后对于角色的删剪,包括像Ewan那个角色的女友,本该是情节中的重要一环,另外女主角的丈夫,他拆弹专家的背景戏份也着墨不多,关于女主角出轨的支线也头重脚轻,片尾的处理甚至有些矫造,这是个并不太困难的故事,却也是个不太容易处理的题材,处理得当,自然深刻感人;稍有偏差,就容易流俗狗血。
总体来说,虽不能称之为高竿,但导演对影片内敛基调的控制力依然是可以给到及格以上的分数。
意料之中,虽然在「Incendiary」中看到Ewan和Michelle Williams对戏的感觉很是穿越,但比起超级绣花枕头的前作「Deception」确实甩开不知多少个身位这是英国女导演Sharon Maguire第二部长片,而她的上一部作品还得追溯到2001年的BJ单身日记,时隔多年再度出手的这部影片,改编自Chris Cleave于2005出版的同名小说,描述一次恐怖袭击给主角和周遭人群的生活带来无法估量的巨变。
值得一提这部作品是Chris Cleave的小说处女作,完成时间是在当年7/7伦敦地铁爆炸事件之前,但谁都未曾想到其中的虚构情节最终竟会成为血淋淋的残酷现实。
这部片最大迷人之处莫过于Michelle Williams的表演,其他一票角色,包括Ewan和Matthew Macfadyen,都成了炮灰,自从断臂山之后,Michelle在电影中的感觉有如打通涌泉穴般戏胞大开XD接连演的几部片水准也保持的不错(当然「Deception」可以忽略哈...),而且尺度变得很宽,相当敢演(虽然我实在看不出本片中那段sex scene存在的理由囧)在丈夫和孩子遇难后,她在医院病房的那场戏,演绝了,非常入戏,情绪也做的很足,我想身为人母的经历是让她蜕变的主因,渐渐的你能发现这个人的魅力所在,在褪去以前懵懂的婴儿肥的同时,眼神中更多了一份温柔的坚强,不管是戏内或是戏外(此片拍摄于Heath发生意外之前,其实这又是和电影情节意外重合的一幕...),也就是这股魅力,才会让这个母亲角色无比真实,令人唏嘘;她在此片和「Wendy and Lucy」(另外附加「Synecdoche, New York」的精彩插花)两片的演出,是我去年度颁奖季最佳女主角的遗珠之一!Ewan没什么过多评价,他和Matthew Macfadyen在本片就是OK performance,这俩角色本就无甚难度,发挥空间不大,换人演也一样,实在有些浪费卡司,当然较之毫不来电的「Deception」,这次Ewan和Michelle Williams的对手戏总算不是那么别扭了,其实我也知道,这早已不是他最近的作品,只是我实在很好奇Ewan这几年怎么总是演这种存在感稀薄的绿叶角色Orz...
其实我更愿意看到的是一部伊万同学和已婚少妇的纠缠情事,,开场开的不错,,,漫漫到后面就成给拉灯上课了,凄惨啊。。
一位不称职的妻子;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4岁的儿子(Sidney Johnston 饰)非常可爱!
以恐怖袭击为幌子,主打仁爱牌,与预期有很大落差。
2009-09-19 看过。拔高,矫情。
怎么感觉剧情这么诡异呢?!
米歇尔的身材完全打动了我。只是伊万老了。
2009.07.07感人的剧情,绝望至极后的涅槃重生;养眼的演员,男女老少都很好看。最后感叹一句:真是坚强的女人啊!
实在是莫明其妙。。。导演以为自己在拍MV?小米还不错
女主太厉害了
乱 装 骚
剧情一般,但米歇尔威廉姆斯那段挑逗床戏拍得非常撩人,算是范例之一
糟糕的生活曾经让你一筹莫展,然而,当糟糕的生活不复存在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糟糕的生活也是一种恩赐。
米歇尔威廉姆斯太美了
女性电影。。。演技秀
大爱音乐!小伊万又裸了一把o(╯□╰)o
也许能安抚77地铁爆炸案的亲友心灵。
汗,把伦敦警察拍得好SB = = 回忆过去的时光也显得怪怪的。
米歇尔去沙滩得知真相回到城市的那段一段,拍摄的非常好,那感觉,就像一个身处多年的城市的另一面,比如凌晨四五点,熟悉而又陌生。一种茫然把握不住却又知道什么在哪的虚空的感觉。一见到到米歇尔,我就想起万芳的那首——我记得你眼里的依恋
拍给本拉登看的一部电影
情欲部分的戏我给满分,但涉及到人性的就扯淡了,所以我就爱看前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