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译名叫《先知》或者是《神秘代码》,主要是尼古拉斯凯奇。
故事的起因是他和他儿子发现了一个会预测人类重大灾难的神秘字码本。
地球毁灭这个题材,2011年前后最热的应该是《2012》,但此片更具宗教的意味,也许从实质上和诺亚方舟更像,不过这样的题材虽然因宗教的外衣而给人以神秘感,但是其整个故事发展还是略显沉闷了些。
进场前,看到“地球毁灭”,以为是灾难片。
等一开幕,看到诡异的小女孩脸部特写,以为是惊悚片。
半个小时后,看到阴森的小树林和阴森的鬼影,确定是恐怖片。
又半个小时后,看到空难、地铁事故场景,以为灾难片终于开始了。
快结束时,看到飞碟,发现是科幻片。
结束时,看到亚当夏娃大麦田,恍然大悟是宗教片。
现在我严肃的认为,其实这是一部很神经的无厘头片。
一直不喜欢凯奇,觉得他的片子神神叨叨的。
《天使之城》就是极好的一例。
他终于跟心爱的女人OOXX了,女人却出了车祸。
而且不喜欢他的阴郁的气质和缓慢的语速。
总之,在忤逆着自己对他的很多不满的同时,还是看了这部之前认为的跟《预见未来》是相同题材的电影。
没想到的是,我最后竟然为了这部电影哭了。
开头的Lucinda着实让我一骇、迅速意识到这是个关于隐喻的片子。
她最后的歇斯底里和冷漠绝望的眼神让我害怕。
五十年一晃即过,caleb像Lucinda一样,总是能听到奇怪的声音。
我想,you are chosen. you can never escape from that. 电影中间是John关于那张神秘代码的种种推测和印证。
烘托出了最后大灾难的必然。
这个过程紧张而刺激。
我时常忍不住惊呼。
直到影片的最后,我开始难以抑制的掉眼泪:Diana停止心跳时,是12点整,她还是未能逃脱Lucinda的预言。
John握着她的手说,说sorry时,我想,作为人类,也许我们真的只能接受冥冥之中已经安排好的事情,我们只有接受,nothing helps。
之前一直认为是灾难的实施者的神秘人给予两个孩子庇护时,之前认为冷漠的眼睛里变成了温存和对人类的怜悯,以及给予人类最后的希望;当Caleb必须离开John时,他们还在用永远的手语讲“我和你,永远在一起”。
亲情的纽带,让他们难舍难分。
就当我以为John会到Lucinda的小屋等待末日,然后像他猜测的那样躲过一劫、最后和Caleb团聚时,他回到了家,选择了和冷战已久的父母一起迎接即将到来的末日。
我看很多人在说这个片子有多滥、有多俗套,可我喜欢。
尤其是最后的那金灿灿的麦田和大树。
我想,终究还是有这样的伊甸园的。
这个伊甸园,是人类最后的希望。
但愿人们能守住。
但愿Abby和Caleb能为人类创造新的世界。
以科幻片开头,中间有点悬疑和血腥,然后出现一个说教的人物,最后神奇般地升华了。
这一切耶和华大人都在看着。
也难怪美国是深受基督教影响的国家,每年不拍点这样的片子,基督教徒们也不会答应的。
或许这样的片子,只有基督教徒会甘之如饴从电影本身来说,在成本不高的状况下,能走出这么好的CG特效,着实让中国电影特效师们汗颜。
另外,影片中飞机坠落那段长镜头也相当见功底。
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宗教人士,因为我那信基督的老姨又来向我妈描述信教的好处,照她的说法,你们听好,信教以前她是见风即倒,上趟楼梯都有生命危险,自从信教以后,嘿,血压也降了,腿脚也灵活了,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总之就是一个安逸。
尽管我老姨连什么是天主教什么是新教还分不清,但听了她的广告,我就心痒得要命,也想弄本《圣经》来瞧瞧,算盘打得很精明,信了又没什么损失,说信就信,保不准能治好我的啤酒肚也未可知。
我了解信教的人最重要虔诚二字,干一行爱一行,我这动机不纯的人必须抓紧深造,于是上床以前先来段祷告,每餐前不再夸媳妇的手艺好,而是感谢主给了我这食物,胸前挂上个桂林路淘来的二手十字架,走在路上常趁人不备撕心裂肺高呼哈利路亚,将身边路人纷纷吓散。
我以为照这样下去,总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货真价实的基督徒,天启哪天就会像上海居民楼一般铺天盖地砸在我头上,我就如同书里写的那些人一般,双眼发直,扑通跪下,继而扯着头发大哭,觉得过去的二十多年完全活在了楼下那条松狮身上,从此立场坚定再不动摇,打定主意跟耶稣哥混了。
可我日盼夜盼的天启终于没有来,终于有天,在我面对眼前朝思暮想的红烧肉时忘记了感谢主,甚至忘记了用筷子,在我抚摸自己日渐隆起的啤酒肚饱嗝连天时,我意识到以自己目前的情况没希望成为一名合格的宗教人士,至多算做一位宗教发烧友,宗教发烧友顾名思义,跟音响发烧友硬件发烧友没什么区别,听了一耳朵别人的好器材,神经被刺激了一把,就脑门发热血压上窜,终日脚下无根神情恍惚,一门心思从菜鸟往专家爬,今天烧根银线,明天搬块石头,兜里那点钱就遭了殃,待到把钱和身边人折腾得差不多了,专家不成,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烧也退了,病也好了,打开门人生扑面而来了,回头看看自己这段时间的成果,顿觉满目狼藉,纯粹吃饱了撑的。
于是下定决心,好好挣钱,时不我待,让那些乱七八糟的鬼话都见鬼去吧。
我这充其量只算轻烧,烧重了的更不得了,轻烧至多十天半月,一顿饱饭一声怒吼就能起到退烧的疗效,重烧几年甚至半辈子还要更长,发烧要是发邪乎了就有点缺心眼,谁都劝不了,容不得别人说一句反驳的话,他烧哪个领域那个领域就成为禁地,嘴角抽搐口水失禁,脑门滚烫上书四个金字——你懂个屁,逢人就抻脖颈子给人看,跟发了癔症似的。
我见过几个烧HIFI的朋友,家里一堆箱子和耳机,那点收入烧到老婆都跑了,别人要说我们这木头耳朵听不出来啊,他就高兴得两眼放光,一副顺风耳的派头,别人要说你烧这玩意有啥用,能管饭么,他就急了,把脑门递上来。
都说京师闹义和团那阵满街都晃些光膀子的胖老爷们,腆个肚子举把刀见人就喊刀枪不入,你要是上去说你这么搞不行啊,他就拉着你叫往他肚子上砍两下,你知道这真砍下来肠子管保流出来,只好哄着他玩,陪着一起喊刀枪不入。
要我说,就这么浑浑噩噩地烧了一辈子,烧到最后也没混成个人士领袖啥的,那才真叫个惨。
人士和发烧友的区别很简单,就拿宗教来说吧,人士靠这东西吃饭,而发烧友用挣来吃饭的钱去靠这东西,人士每天告诫发烧友,你去买这个,你去烧那个,于是发烧友的钱流进人士的腰包里,人士吃饱了,发烧友的心灵就得到满足了,要是人士哪天不高兴了,说谁谁是我们的敌人,你们去讨伐他,一帮发烧友就摩拳擦掌往上冲,十字军东征就是这么来的。
话说人士虽然霸道,但要想真正成为人士,不吃点苦是不行的,且不说肚皮上真得练出点能唬住人的真本事,且说为什么中世纪欧洲宗教那么盛行,为什么一到饥荒瘟疫满华夏的白莲义和团就揭竿而起,因为实在饿得慌,不真信点啥就没法活了,不信就得饿死。
而发烧友不一样,反正就我而言,若是没在电影里看过耶稣受难时风格那么硬朗,没看过杀人前朗诵段《圣经》到底有多酷,或者没我老姨在我家神神叨叨地絮叨去病大法,我自己是不会去招惹宗教的,我没到那岁数也真没那境遇,咱真诚点说,很难相信一位科学家整天用数据说事,会诚心实意地相信除了科学有别的神,除非有天他遇到了科学完全应付不了的倒霉事,一位高官成天审判别人,谁能相信他嘴里说的审判日面前人人平等。
这年头人都很现实,也许有一天,恶疾缠身真离挂掉不远了,或者实在饿到走不动路了,那么不用别人指点,我自己就醍醐灌顶泪雨滂沱了。
所以说到底什么叫天启,天启不是听一耳朵教诲就激动得浑身发抖,也不是走在路上一粒鸟屎吧唧掉在头上,而是总有那么一天,生活的压力实在叫你扛不住了,现实里别人教你惯用的那些招全部失灵了,想摆摊有城管,想传销有警察,想贪污丢了官,想在家呆着楼塌了,上哪工作哪倒闭,上哪应聘哪裁员,每步走来呼哧带喘,站起身来脊柱乱响,真到了走投无路那一天,那么你对生活说声我服了,你对宗教说声我信了,于是世界向你张开怀抱,弥撒曲在你头顶响起,你听见周围到处沉吟着同一个声音,纷纷扰扰,由远及近:师太你就从了老衲吧,师太你就从了老衲吧……你感到双膝一软,头皮发麻,一幕巨布缓缓开启,恭喜你,只到此时你终成了如假包换的宗教人士。
我说这个是想说,想成为正宗的宗教人士,是件相当漫长,相当讲究缘分的事情,不是读了本《圣经》,上了次教堂,就可以出来唬人了,精神上的事跟手艺不一样,学门手艺找个师傅学上三年就足够出徒了,宗教并非如此,讲究形神合一,纵使你熟读经典,口吐莲花,如果你趁人不备就往要饭花子身上吐痰,转过身就点一次布道赚了多少,那么你心里明镜似的,这人士是假的,自己充其量算位宗教发烧友,要是真有审判日那天,第一个就把这样的混子推到台上,别管你装得多像,祷告多少回,大家搁一堆审,围圈一坐,谁也跑不了。
所以谁也别装,都好好活,信就真心实意地信,不信也别勉强,咱不想转世轮回也别想原地复活,平日多行点善事,少打着宗教的旗号扮酷欺负人,耶稣也好,佛也好,真主也好,春哥也好,都是挺好玩的人,真见着他们那天,谁也别慌,大家一起打扑克玩。
顺便一提,扑克是一个人的名字,是谁我也不知道。
———————————夫当关的绿坝现身———————————为了不被转到日记中去,我必须为这篇四六不靠的所谓影评来点补充说明,天地良心,其实在写这篇东西之前,我确实是看了《先知》这部电影有感而发,结果写来写去就成了上面那个样子,其实刚开始我想说的很简单,烂片就是烂片,IMDB上评分6.6的烂片,我分成三次配上饭才勉强看完的烂片,别以为扯上点宗教末日什么的就成了好片,不就一现代版“诺亚方舟”的故事么,信教的国家人民都糊弄不了,来到我们不信教的国度就能唬住好多人了?
还有那些辛苦分析影片中哪个能指代表什么所指的哥哥姐姐们,有那么玄乎么?
就算尼古拉斯的每颗门牙都代表着《圣经》里某个术语,就能改变影片本身弱智的剧情和拖沓的节奏了?
就能打五星了?
我若是把郭敬明书里的每个人物都影射成《西游记》里的每个妖怪,是不是就说明,郭敬明的书是经典,你们不喜欢是因为没看过原版《西游记》呢?
拿影片里那黑石头说吧,你看过《圣经》说那代表耶稣,他看过《圣经》说那代表罪孽,可是我看过《2001太空漫游》,就觉得那是每当人类历史有重大事件发生前降临世界的黑石,还有学泌尿的,偏说那是他所见过的最大肾结石,咱们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并不说明仁者见仁,而是说明影片并没有赋予黑石头这个能指足够的暗示和引导,使得所指莫衷一是,跟整部影片的细节一样,莫名其妙而毫无说服力。
如果您非说我这看法是玷污了您的宗教信仰,偏说不喜欢这电影的都是不懂宗教的,那么当我啥也没说,您有时间再看遍我上面写的那篇吧。
(途加千字文俱乐部稿)
自以为洞悉「宇宙秘密」就认定是「救世主」才是人类最荒唐可笑的,主人公与拥有预言能力的女孩的痛苦根源在于知识与能力的反差,而唯有接受这种「无能为力」并且与家人和解,才是对抗世界末日的最强武器,因此本片最后还是回归到了宗教范畴中。
被外星人带走的小孩是幸运或者某种人类的希望,反而他们才是最痛苦的受难者。
宿命的另一种表达,《死神来了》升级版。
尊重先知。
39分钟,凯奇惊讶表情都没对上飞机方向,笑死我了哈哈哈都不知道惊讶什么……哈米吉多顿大战没有展示时刻透露出悲观。
(凯奇表情我爱了)飞机失事的段落,虽然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尼古拉斯·凯奇一个人竟然安然穿越火场,显然表现上有些失实.外星人的出现显然是个败笔,这样一个俗套的设定,连最后地球毁灭的戏码都失去了应有的震慑力.这是一部更像是X档案外传的电影.
前些天从朋友处拿到一个奇艺网的测试账号,终于遇到点闲暇时间,就第一次用它看了尼古拉斯·凯奇的电影Knowing(中文译为《神秘代码》、《先知》)。
不得不说,这个高清点播视频网站的效果的确很好,有了它,没必要劳什子去下载了。
而凯奇的这部电影,这让我十分的震撼和感动。
好像自从第一部《国家宝藏》开始,尼古拉斯·凯奇就和“神秘符号”的破解结下了不解之缘,接连拍了《国家宝藏》的续集,这个片子又是一个由神秘数字符号引起的故事。
不同的是,这部片子不再搞笑娱乐,而是走温情路线,里面融合了科学哲学、宗教信仰以及俗世亲情和爱情,看得过程中我不停地思考,彻底被它吸引了。
其实这个片子的核心——随即论和决定论——并不陌生,前些年有一期《科幻世界》的彩页中就曾专门介绍过。
面对黑暗得一无所知的宇宙,地球人和盲人并无区别。
人虽渺小,却也十分独特伟大。
想想看,这个宇宙有许多物理性质,用现有的物理学知识表示就是许许多多的物理常数:万有引力常数、电磁耦合常数、普朗克常数等等等。
这些常数如若稍有变化,这个宇宙就完全不会是这样。
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也是恰到好处,正好可以用来孕育生命。
如果地球离太阳稍微亲近一些,地球就会热得要死;稍微远点,则冷得要死。
总之,不在这个位置就不会有生命。
对于这个精妙的宇宙,许多科学家认为恰好就是如此,一切都是随机的,生命是根据环境进化而来的,这就是随即论。
但也有些人说,不,这一切都是有意识的安排好的,一切都是决定好的,这就是决定论。
决定论往往走向宗教信仰,把这个世界解释为神创世的结果。
正如《圣经·创世纪》所载明的:“上帝说,光,于是就有了光。
”这种理论解释了这个宇宙的巧合与神秘问题,但也因此同科学家所坚持的随机论产生激烈的直接冲突。
在影片中,MIT的物理学教授凯奇和他的神父父亲就是因为这一问题而父子反目,差点老死不相往来。
一封五十年前留下的神秘预言符号动摇了凯奇坚定的随机论信仰大厦,他的信仰随着对逝去妻子的思念和对孩子的爱而加速崩溃,他的人因此也因为这种信仰与现实的分裂而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
但最终,对孩子的爱,对家人的爱让他放弃一切,坦然面对死亡的到来。
影片中,凯奇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被这个宇宙的主宰者选中接走,并在新的星球安家——那块崭新的土地上有一棵树。
而原来的地球,则毁灭于爆发的太阳日冕之中。
该片有很强的基督教因素,影片的主要情节即源自于《圣经》,创世论、末世审判、升入天堂、以西结书、上帝、天使等信息和符号不断出现,影片的结尾也是物理学教授和上帝信仰完美融合、创世者选中的人子进入天堂或伊甸园。
当然,不同人对影片的结尾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新的星球的大地之上只有一棵树,有信仰的人多认为孩子们奔向的这棵大树是生命之树,意味着被选择的人子升入天堂,获得永生;而无信仰的人多认为这棵大树是智慧善恶之树,暗指生命重新轮回,获得重生的男孩和女孩要吃了那智慧善恶之树上的果子,重走亚当和夏娃的文明历程。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源自《圣经》中的宗教解释。
也正是因为此,这部片子在豆瓣上也恶评如潮,近一半的观众给了3星的差评,认为该片是披着科幻外衣贩卖宗教信仰的伪科幻。
另外也有人从情节上来批评其庸俗老套。
我个人认为这些评价有失偏颇。
就情节而言,我很赞同编剧芦苇的观点,同一类型的电影的情节经提炼后都差不多,都有固定的桥段,违背这种创作模式的作品多以失败告终,剩下成功的,那是天才作品。
有,但极少。
灾难片无非就是由一个意外发现开始,继而表现普通人在自然力量面前的弱小和无助,凸显人类的勇气、亲情和爱情。
Kowning这部片子相比2012这样的灾难片有明显的提升,因为它把引起灾难的科学问题设定在“决定论”和“随机论”的冲突之上,从智力上就明显提高了许多,这远不是很弱的2012所能相比的。
再说宗教信仰,我觉得对这个片子感到不适可能是许多人对没有宗教信仰,或这是对宗教信仰不理解所致,认为片中所表达的宗教信仰以及相关的逻辑与价值十分低级弱智。
我也没有宗教信仰,纯粹因为兴趣曾读过冯象先生翻译的部分《圣经》,在感叹文辞优美之余也为其中的信仰所触动。
宗教信仰有其自洽的价值体系,这个体系是排斥逻辑的。
用科学去否认信仰,和用信仰去否认科学史同样无用,同样可笑的举动。
这个世界有许多科学所无法解释的现象,而科学能够解释的现象对整个宇宙这个人类的认知对象又只是沧海一粟,人类凭什么能够说科学能够解释一切呢。
想想刘慈欣在《三体》中曾经提及的二维宇宙的虫子和定时喂食的火鸡的例子,就可以用科学世界自身现有的逻辑推导出人类智慧的渺小。
宗教的价值在于它对庞大的未知世界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并给使人之为人的“心灵”以慰藉和归宿,而这恰恰又是科学最无能为力的。
许多人不是没有宗教信仰,只是找不到自己的信仰罢了。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先知(Knowing),我只知道自己是“无知”的。
PS:该片画面和配乐也都很好,MIT的秋天让人陶醉。
恐怖还是搞笑到底
神秘代码 (2009)6.82009 / 美国 英国 澳大利亚 / 剧情 科幻 悬疑 惊悚 灾难 / 亚历克斯·普罗亚斯 / 尼古拉斯·凯奇 钱德勒·坎特布瑞😉😉😉😉😉😉😉😉😉😉😉😉😉😉😉😉😉😉😉😉😉😉😉😉😉😉😉😉😉😉😉😉😉😉😉😉😉😉😉😉😉😉😉😉😉😉😉😉😉😉😉😉😉😉😉😉😉😉😉😉😉😉😉😉😉😉😉😉😉😉😉😉😉😉😉😉😉😉😉😉😉😉😉😉😉😉😉😉😉😉😉😉😉😉😉😉😉😉😉😉😉😉😉😉😉😉😉😉😉😉😉😉😉😉😉😉😉😉😉😉😉😉😉😉😉😉😉😉😉😉😉😉😉😉😉😉😉😉😉😉😉😉😉😉😉😉😉😉😉😉😉😉😉😉😉😉😉😉😉😉😉😉😉😉😉😉😉😉
全片看到最后,发现“外星人”(姑且这么称呼)留下的种种信号,无非是预示着在末日时,他们要来带走两个孩子(当然还有好多其他孩子),以保证人类的延续。
那么问题来了:1. 你那么牛,要带人走,那就定好闹钟准时来带走就好啦。
你无端端的提前60年把女主他妈搞成神经病,这就不厚道了吧!
2. 你那么牛,要带人走,那就定好闹钟准时来带走就好啦。
你无端端的提前60年埋下那串数据,然后让人去破译,破译完了,对整个事件也没太大帮助啊!
3. 有人可能会说,埋这些伏笔,是为了让人类信任他们,好配和他们把小孩在规定的时间带到规定的地点。
可是从全片来看,这个设计并没有什么卵用,最终两个大人也没能达成一致,把孩子送去,而是“外星人”半途把孩子劫走的。
4. 你把线索搞得这么隐讳,万一别人不够聪明,破解不了(男主贵为大科学家,差点也没破解出来),前面你埋这么多伏笔不也毫无意义吗!
5. 综上,你们科技那么发达,带走两个小孩分分钟的事。
你前面搞这么多铺垫一点用没有啊,你到底是在闹哪样!
最后,大家都在说宗教的事。
我倒觉得这片子,其实与《普罗米修斯》一样,是在讲“远古外星人”理论。
没有所谓的神,神只不过是当时的人们不理解科技,把高科技外星人都当成了神而已。
除了《圣经》,还有各种版本的诺亚方舟米国人拍大片的幻想思维是不是终结了以美国纽约为核心的灾难集中地以美国总统为核心的领导代表以美国科学家为准则的观点证实老套加老套的戏路其实幻想力到了一定程度,再也无法超越的时候,只能比演技,比特效,比情节的紧凑。
凯奇的演技毋庸置疑。
整部戏的张力除了音乐之外,基本上都是依靠他自己的表演和情绪来表现的。
整部电影看下来,觉得只有凯奇一个人在活动,基本上就是单主角的戏路,已经全无配角可言,其他均为路人。
最销魂的还是凯奇在生死关头,终于了解事情真相,看到外星天神的降临,那老腿一哆嗦,根本是无法抗拒的本能般的下跪了。
不过这一跪,究竟是跪给了上帝那有关预言的冥冥安排,还是跪给了自己终其一生探求的宇宙奥秘呢?
个人觉得还是前者居多,人在这个关头,基本上所谓科学的理性和客观已经抛诸脑后了,最多的还是那种毫无保留的寄托和信仰占据了内心的全部。
凯奇震撼于终于见到了外星人,可是更让他震撼的,还是将这些人当成了所谓上帝的使者,也许圣经,也许天使,本就存在,只不过那时的人们并不把他们称为外星人。
本片的一大败笔,便是所谓男配角凯奇的儿子。
一个过于理性,过于有沉稳性格和广泛包容力的小学生。
对于末世预言,只有一次不冷静的噩梦清醒后的尖叫,此后,对于长期的【外星人悄悄话】,孩子都是一概接受,可这种接受,并不是孩童单纯、无害、没有分辨力的接受,而是有着一种超越成人的冷静和客观分析后的理智接受,虽然在台词中我们还是明白这些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承担着再次繁衍生命的使命,但是那坚定的眼神,稳健的步伐,和最后并不难舍难离的分离和亲情的放手,颇有美式英雄人物的STYLE。
和父亲凯奇的分别,我觉得这孩子已经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挤出了那么几滴眼泪,苦坏了孩子了,面对感情戏丰富的凯奇,这孩子的表演真就是一张白纸,又平又白。
真不是对孩子演技要求高,回想当年的《鬼眼》,威利斯和奥斯蒙这一老一小的黄金搭配,尤其是小小年纪的奥斯蒙,不管是《鬼眼》还是《人工智能》,演的这叫一个淋漓尽致,连裘德洛在他面前都觉得表演上逊之一筹。
回想当初,再看看这个小盆友,只能说是导演的眼力不佳,让老凯奇一个人气喘吁吁的撑起了这部电影。
还好之前看了《第九区》以及他的雏形版短片,对于美国科幻还是能够抱着小成本冲击大制作,给我科幻的新鲜感这样一种信心。
是不是只有穷日子,才能把才华逼出来呢?
至于《2012》呢,我翘首企盼。
那对小萝莉小正太好萌啊>.<!!
又是故弄玄虚的典型,最后还得让外星人带走几个
不是针对凯奇 但他和普罗亚斯实在不搭 您老还是回归本色吧 拜托! 世界末日还是留给艾莫里奇去折腾。。。
圣经电影版。。
现在看到末日一点都不觉得陌生
CCTV6让这片没那么烂 我喜欢外星人
91
2012.11.21 20:54
2012快要到了
很强的宗教色彩~且扔个四星吧
如果第二个荒诞假设不出现(风语者),此片可能更好,否则失去了卡夫卡式的解构荒诞和假设,结尾显得很傻,从科幻过渡到了神话,味道全没了~
对cage失望不止一次。不过两个小娃儿不错。
其实还不错的呀
感觉最后的镜头是亚当和夏娃
最后的群众演员难道是MIT的学生...><...
还是不错 一步一步接近真相 地球人死完 生命在其他星系延续 挺好的 不雷人. 而且跟以前看到过的一些考古研究的说法相同,让我有点爽.
非常不错的末日灾难科幻伦理亲情片。
原来世界末日是我生日那天!
灾难场景做得不错,凯奇不如剃个光头算了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