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它推荐是因为个人兴趣,大西洋战役是很有趣的,但是关注的人很少,非常少。
从军迷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问题还是蛮多的。
比如被炸成那样的潜艇不可能潜那么深,驱逐舰没那么容易受骗,潜艇随海流不会前进那么快,至于在那种大风雨中要发现不对劲、并在完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用鱼雷击中一艘潜艇更是不可能。
不过这是美国片……所以,不妨宽容。
情节一般,典型的美国动作片,英雄在几乎绝望的时候发现破绽,绝地反击,干掉坏蛋。
但看看两个人的决斗变成两艘船的决斗,这种新形式还是值得一看的。
该片是各类二战潜艇片中,拍摄时间较新的影片。
因此从拍摄手法和道具布景上都叫之前的影片更加细腻。
是难得的潜艇大片,但也存在着不足,主要是剧情的关键性反转,不是依赖严密的设计。
而是小概率事件。
比如:敌人靠近,身份被识破时,神炮手一炮命中敌人通讯塔。
极速下潜,深度刚好蹭过敌舰龙骨。
敌舰放出深水炸弹,几轮过去,潜艇除了晃晃,完好无损。
敌人再发起新一轮深水炸弹攻势,这次炸得水花四射,扭扭阀门就修好了。
另外,在德国人手里潜艇电不够,但盟军接手以后电就始终没断过。
如何做到的没有细节上的交待。
本片的故事有些粗糙,不可与从海底出击和拯救大兵相比。
情节节奏和故事细节都还有不足之处。
不过本片优良的制作使得电影场景耐看,即便描写不突出的镜头也有强大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一些故事细节的不足。
作为军迷,期待更多更好的潜艇片出现。
当年(2000年)是在影院看的这部片子。
但不影响我日后回看了40/50次的DVD和网络平台。
之所以喜欢是因为无可替代。
几乎无关于演员是谁,只在乎情境和情节。
潜艇部队电影拍得这么好的,堪称第一。
K19,红色十月,都不错。
但都不如此片。
丹泽尔华盛顿也拍过一部,差不多级别。
但情况两样。
好莱坞的意识形态就是美国最大,这是基础。
也确实,第一超级帝国,我们认可。
如果其被打击,就会遭到毁灭性的报复。
这个道理全世界都懂。
就如911后的伊拉克和阿富汗。
噤若寒蝉的世间人类跪地臣服。
回到影片的追杀宗旨是潜艇的密码机。
这是真实的历史。
可歌可泣的一群英雄夺得了密码机,剪短了战争的历程,减轻了人间的灾难。
付诸于影片,真实且壮观。
但是,无差别的换位一下,你是否觉得可怕?
正义与非正义颠倒过来呢?
毫无疑问,影片里出现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对我们华夏民族有过伤害,在我们没有任何敌意的时候。
种花家何等委屈的历史!
那种全球都满意的正义就是击沉敌舰,保全战友守护家人。
U571的猎杀不是阴谋吗?
穿敌军衣服还被认为是间谍呢。
好吧,战争期间化妆成敌舰这种事也可以做。
不是水面舰艇换个旗那么简单,潜艇竟然把徽标喷涂在舰岛上!
这是铁了心一去不回或者功成名就的赌博。
U571团队对待需要紧急救援落难水手的态度是机枪扫射。
理由是元首的命令。
这不奇怪,任何人都能理解法西斯的暴行。
但是,如果他们不是法西斯的舰艇呢?
会不会让遇难的小船得救?
军法是如何规定的?
把敌人整成野蛮人不是天朝抗日神剧的特质。
好莱坞也无痕应用了许久。
该喷就喷别留存量。
丹泽尔华盛顿系列/杰森斯坦森系列,哪部电影不像我们的手撕鬼子?
拍得引人入胜,观者正义感凛然。
在标榜法制立国的美利坚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故事无数次发生?
当然,大家也就图个乐呵。
犯了罪但为了正义的人还会有续集。
永生是大家的快乐!
一直都很喜欢德国人,他们刻板严谨的性格对上我的性子,简直是绝配(其实是比较喜欢德国帅哥的颜啦,羞)嗯 ,即使蛮喜欢,也没少看有关二战的书,我也是头回看战争片。
爱上了!
还记得,初二的时候,每天都要看军情解码,一心要干和军事有关的事儿,有段时间,还想报考国防大学,做个不参军的女战士!
后来,慢慢明白,我就不是那类人,也就不再白日做梦了。
不过,如果我再长高那么几厘米,也许,我就能找人当上国防兵,哈哈,头回那么开心自己是个小矮子。
扯回来,说说电影吧!
作为一个军事白痴,我看到潜艇里的一切都好激动,我去,鱼雷那么大威力的吗?
一颗就可以把驱逐舰炸成两半?
深水炸弹怎么是那样的声音,跟游戏配乐一样?
德军投那么多炸弹不费钱的吗?
深水炸弹投到水下150+米是极限吗?
既然知道潜艇能下潜200米,为啥不造威力更大的炸弹?
30+米的炸弹还可以把水面炸出来那么大的花吗?
而且,我头次知道原来潜艇也是会进水的,莫名喜感。
两个小时的观影,感觉自己就是个智障!!!
没见过世面!!!
以后要多看看战争片了,很多的好片子特效做的特别棒啊,而且很真实!
甩出现在的流量电影八百条街,哼哼,尤其是演二战时期的电影!
有空要补了!
过了看爱情片的年纪了,还是战争片和纪实录更符合我的性格!
大部分的人是没看过德国的DAS BOOT的,美国人真行 就这么赤裸裸的抄袭,简直就是DAS BOOT的阉割版……
超出我的期待。
导演对于节奏和氛围的把握特别好,高潮迭起,有静有动。
其中有几个段落看得我都紧张不已。
最后一船人在潜艇上都超小声说话有一点点夸张,但是也确实很好的营造了那种在深海的无助与恐惧之感。
剧本相当优秀,所有的线索都有呼应,没有废笔。
没有感情戏,干脆利落,也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至于符不符合史实,我个人认为既然这是一部电影,那就接受它的设定好了,在它的框架之下评价)。
不过确实也有好莱坞一贯的个人英雄主义的问题,过度美化美军而贬低德国人(事实上关键时刻还是德国人的潜艇管用)。
最后,马修实在是太帅了吧!!!
既保留着早期的鲜嫩,又在角色的加持下显得有后期的成熟之感。
这样的帅哥演技还好,能有谁不爱上他?!
他从来不是花瓶。
《猎杀U-571》是我继《猎杀红色十月》之后看的第二部潜艇海战电影。
连片名都翻译的类似,就不免将二者拿来比较了。
和后者yy出的美苏冲突情节不同,《猎杀U-571》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真实事件,这次行动中盟军夺取破译了德军密码机,为后来的战事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是和破坏挪威重水工厂齐名的行动。
这部主旋律电影显然会围绕这一点谱写可歌可泣的篇章。
虽然剧情无甚新意,但潜艇海战题材毕竟不多,《猎杀U-571》在潜艇战的技术细节上做到了至少外行看来的相当的专业,海战的紧张和扣人心弦程度也属上佳。
当然潜艇本身的密闭隔绝的结构与压抑气氛也增色不少,在被驱逐舰的深水炸弹攻击的时候真是显得无助和绝望。
这一点在本片尤为出色的声效的帮助下特别突出,声纳,水压,炸弹的声音富有层次感,此起彼伏。
另外以真实历史作为基础,本片虽无《猎杀红色十月》里的肖恩·康纳利那样的灵魂人物,但是有一批稚气未脱的半大孩子水兵与残酷的战争现实与牺牲的鲜明对比,也给本片增加了一分厚重感。
看trigger被舰长下令被迫去关气阀的那一刻,觉得他们真是可怜。
而舰长的立场正是本片在人性方面少有的升华展现:作为指挥官,你必须无所不能,你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果断决定是否让部下以生命换取胜利,或者换取更多人的生存;如果失败,你要承担所有责任。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1.德国驱逐舰不可能在大西洋出现,大部分的德国舰队不敢冒险巡航到那么西的海域,只有少数的例外,但是只是旗舰。
2.德国潜艇不可能近距离遭遇驱逐舰后还能生还,尽管影片中指出距离太近,导致舰炮打不到潜艇,但驱逐舰上的机关枪仍能将其击沉。
3.电影里驱逐舰至少向571号投了80颗深水炸弹,但实际上德国军舰从不携带超过30颗以上的深水炸弹。
4.U-571几乎没有可能击沉德国的补给潜艇,历史上潜艇击沉潜艇的情况只出现过一次,还是由英国潜艇在1945年创造的,当时击沉了德军的U-864,因为德军的声纳系统远没有英国的先进。
5.最大的纰漏是,德国补给潜艇根本没有鱼雷发射系统,怎么能击沉S33号呢?
6.影片中出现的德国海军巡查机型号,在二战时根本没有装备在德国驱逐舰上。
总之一句话,导演为了制造剧情紧张,吸引眼球,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论潜艇海战,顶级教科书级的电影要数1981年拍的《从海底出击》,5个多小时,即使是剪辑版的也长达3个半小时,不过仍然精彩,不觉拖沓;◎教科书级的要数汤姆.汉克斯今年拍的《灰猎犬号》;◎虽算不上教科书级的潜艇海战片,但这部《猎杀U-571》在故事情节及可看性方面却略胜一筹。
德国驱逐舰航程短,还紧缺,用来给主力舰护航尚且捉襟见肘,怎么会目的不明地跑到大西洋中间去?
反潜?
德国又没有远洋运输线,主力舰都难以进入大西洋,反什么潜?
而且没有编队,就它一艘?
除了速度快,要火力没火力要防护没防护的辅助舰只,它能干嘛?
它怎么进得去大西洋?
主力舰如俾斯麦如沙恩霍斯特姊妹舰尚且要在假情报掩护下选天气不好英国人难以出动侦察机的日子偷偷摸摸地溜进大西洋,一艘皮薄馅不大的驱逐舰,它怎么能突破英国的封锁进入大西洋?
它在哪里补给?
就算是当时比较先进的1936型,巡航速度下的航程也只有5000+海里,不在后面拖一串油桶它咋返程?
大概这艘倒霉的驱逐舰是被空投到大西洋的吧。
另外,潜艇凭借甲板炮一炮解决驱逐舰的天线不是不可能,但驱逐舰n炮打不中潜艇就太扯了,驱逐舰配有测距仪,舰炮射击精度大大高于潜艇的甲板炮。
后来潜艇拉近距离让驱逐舰舰炮无法射击,这一点也说不通,驱逐舰的干舷高度比大型舰艇低得多,副炮和速射炮就算不能调整到很大的俯角,对于近距离水面目标也是具有足够杀伤力的,而且还是速度这么慢的潜艇。
再退一万步说,就算潜艇运气足够好,没被击中,在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浮起来了,只要驱逐舰舰长脑子没有进水,是绝不会跟在后面追的,德国最快的潜艇水面速度也不超过20节,按照电影的设定还失去了一半的动力,1936型驱逐舰轻轻松松就能跑到35节以上,所以驱逐舰是绝对不会跟在有鱼雷发射管的潜艇屁股后面,而是会绕到侧面保持一定的距离攻击潜艇,驱逐舰的127mm主炮射程在17公里左右,5000米以内基本上很难失的,而这个距离上,只有一枚鱼雷基本上是无法产生有效杀伤的,以驱逐舰的机动性可以轻松避开。
而且!
驱逐舰也是有鱼雷发射管的!
罗里吧嗦写了一大堆,就是很怨念最后这个莫名其妙出现又莫名其妙被击沉的驱逐舰…
记忆中唯一一次一个人看的电影。屏气凝神什么的完全不骗人啊
真实事件改编改到妈都不认得
这么多军迷都让我有点羞愧看了这么一部“主旋律”,要不是内谁我真想一分。
潜艇电影技术门槛挺高,一遍完全没看懂,后面补了B站拉片才顺下来逻辑。说回到电影本身,造景小能理解,毕竟后半程拍摄场景限制在潜艇舱内,但是对潜艇知识的交代、潜艇构造的展示、战役逻辑的解释都不行,拍摄手法特别是镜头表现是非常古早的,不像千禧年作品,表演一律青涩得很没啥记忆点,分高因为题材少见吧,整体不算好看。本身是有原型故事的,希望以后有更好的翻拍
差。如果没看这片但看了《从海底出击》,千万别再看这部拙劣的模仿胡编之作;如果看了这片但没看《从海底出击》,一定一定要去看。不但抄袭《从海底出击》还要加入低级愚蠢的剧情设置,明摆着秀下限。感觉打三星以上的八成没看过《从海底出击》
didn't turned me on even a little...too much cliche...
片子很真实也很震撼,故事也很棒。但有两点不到位:执行任务前对主要任人物刻画不够到位;此类间谍任务最起码也应该派受过专业训练的士兵,而不是连德语都不会说的毛孩。(德国货真是好)据说《从海底出击》才是最好的潜艇片,找时间看!4.5(真实事件改编)
看到Harvey Keitel了。。。
非常精彩的故事,经典战争大片,制作很用心,细节还原很真实,人物塑造中规中矩。片中德军那潜艇太耐操了,当初热爱猎杀潜航的时候看这片应该更带感。不过,总的来说不再喜欢战争题材,满腔热血的人类间相互残杀,越是精良的武器,越是无畏的精神,越是令人厌恶。
剧情一般,除了男主的美貌外get不到别的;典型的美式二战欧战片;思想深度和细节表现上跟Das Boot差了一大截
封闭空间,紧张气氛不够,音效视觉方面不是很震撼。
类似于抗日神剧的电影 德国船长才是真的精英 不够爽 也没有思考 4分!
6 从海底出击完爆此类好莱坞浪漫军事题材作品
取景特效深受Cameron影响
其中一些死亡场面甚至比战场上枪林弹雨下的死亡更考验观影者;可惜角色塑造太生硬了,剧情真是扣人心弦;
姗姗来迟才看了这部经典的潜艇战争片,在同类题材中可以排名前三了。即便放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依旧是视听和节奏都一流的作品。彼时还略带青涩的马修·麦康纳,在本片中已经开始显示他荷尔蒙爆棚的抓人演技,已有他后期封神的几部电影角色的神韵,只不过这部更加外露。
最受不了的,是90度弦发射鱼雷命中驱逐舰,并且从头到尾整个炸掉的画面...完全没有军事常识啊,在同类影片<<从海底出击>>的光芒下更显此片的内气不足.不过作为潜艇战入门篇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跟俺老爸看的,老爸特别喜欢这种片子
男孩子都应该看看
这种海上的看的真的让人不太感冒 😷 感觉还不如棒子的鸣梁海战! 看看兵临城下 钢琴家 真的是小乌见大乌了!想到小马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让我支撑看完了 像一坨没有味道的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