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曾经的骨灰级淑芬和追剧人,过去我曾入坑过很多或有名或冷门的小说/影视剧;同时身为cp爱好者,也曾经于熬夜追更中花式上头各种男女cp、男男cp。
虽然不敢自诩多么精深,好歹也是见过了各种世面,见识到了各式各样由读者和观众赋予男性纸片人的魅力。
女性作者和女性观众,出于对感情的更高层次需求未能在现实中的异性身上得到满足,便寄托于男儿身女儿心的“纸片人”,创造出了数不尽的美好异性角色。
美强惨、战损破碎感、背负着沉重过去而踽踽独行、以不正经的表象掩藏起内心实质的痛苦,这都是一些相当常见的设定,引得无数粉丝为之心疼、着迷、怜惜。
这也是为什么,掌心这部剧甚至在刚上线的当下便为我带来了深深的意外之喜——它竟然敢于史无前例地 将这一切默认给予言情男主角和耽美主角的套路,赋予到女性角色身上。
叶平安(曾用名 顾清),一个用嬉笑怒骂的表象掩盖内心噩梦的女人,一个身在囹圄仍能操控棋局的棋手,一个不惧于以蝼蚁之躯尝试撼动大象的草根,一个在酷刑中反而找寻到内心平静的自毁者。
她有多么鲜活、多么复杂,就有多么令所有人爱恨交织。
很难用寥寥数语道尽她给予我的惊喜,这一切是一种激进的、跨越式的尝试,是巨大的冒险,其中的勇气无法不令我倾佩。
她身上凝聚了编剧、导演、演员本人最诚挚的祝愿,愿有朝一日,从作者到读者、从编剧到观众,都能自然而然地将这种创作的满足感着重投射到女角色本人(而不是女主的男人,更不是男男关系中的一方)。
她有知己,有劲敌,有忠犬,有引路人,有百折不挠的韧性,亦有让我们共情的真实的脆弱。
惟愿有朝一日,女频的“叶平安”不断涌现,想必那会是一个更加百花齐放的文艺环境。
我真心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叶平安是受害者,亦是帮凶。
她有罪,所以她连累父母被杀,所以她日日不得安眠。
她是复仇的疯子,是从阎罗殿爬出来的恶鬼。
没有人会想把她高歌成复仇英雄,因为如今她归来的每一步棋,都只是她赎罪的过程。
步步锥心泣血,这就是她的报应。
当她放下的最后一颗复仇棋子,也许指向的就是她自己。
我们不会洗白她的罪过,而是让大家能够接受在影视中出现这种“不完美”的角色。
以往影视剧的主角人设完美、道德高尚,而叶平安这种有原罪,不完美,有争议的主角,会让影视剧的主角对所有苦难从俯视变为平视,来审视整个故事。
我们不应该是只看到她的罪恶或者只褒赞她的高光,而更要看到一个角色知耻而后改,并为之付出努力的勇气。
我们不需要原谅她,因为她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
我们只是希望大家把更多的恨意投入案件元凶。
我们可以随着叶平安的角度,看她以身赎罪。
本来没打算写长评,结果在刚开播没两天上来一看,全是披皮黑,想着良心好剧不该被埋没,就从多个层面简单介绍一下观剧两天的看法。
1.演员选角层面:并非现在网络剧流行的流量演员,而是多位老戏+实力派演员的搭配。
85❀刘诗诗算是里面流量比较大的,但本身也处在转型期,这也是为什么黑子在开局就下场的原因。
2.演技层面:全剧都非常有代入感,不止是权谋剧中微表情心计的体现,也有各种角色之间互飙演技,看得很过瘾啊,不愧是八百个心眼子。
3.剧情层面:权谋剧中的仙品,逻辑性完整,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转真的出其不意,这种内容其实对受众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剧本底子够硬、角色演绎得都很不错,口碑绝对好。
4.服化道和布景层面:柏杉导演的拍摄有自己的一套风格,再现了大唐武周时期的风貌,不止是服化道,还有各种拍摄手法、场景布景真的一绝,很值得细品,单独拎出来都是教材了,各种转场也非常有巧思。
掌心口碑开局真的非常不错,更多自来水路人下场后应该能有更高的热度,也期待剧情接下来的走向。
《掌心》伊始,凭借一场扣人心弦的“梦境窥探”技巧,将众人拽入充满权谋算计的神秘漩涡。
叶平安(饰演者刘诗诗)那看似随意的“别去想火”,瞬间让屏风之后的帝王、侍卫以及屏幕前的观众,都陷入她思维掌控的牢笼。
这开场戏,既精准映射出全剧风貌,又深藏着核心寓意——在这个虚构王朝的争斗舞台,真正厉害的操盘者从不亲自摆弄棋子,而是把人心当作棋子,精心布局。
该剧果断抛弃传统古装偶像剧“先谈恋爱”的老套模式,开篇便祭出复仇、探案、权谋这三大利器。
叶平安以“心病医馆”为大本营,打着诊治心理疾病旗号,将一系列离奇案件串联起来。
每桩案件既是她收集关键证据的线索,也是她精心布置用来击垮仇敌的圈套。
从朝中大臣莫名丧命到宫廷隐藏秘密逐渐曝光,剧情反转凌厉如刀,却因“心理学”元素的融入,呈现出一种别样的优雅与残酷交织的氛围。
导演柏杉(曾执导《唐朝诡事录》)在镜头运用上堪称一绝。
他擅长用光影分割权力场域的明暗界限,借助俯拍视角,把人物在命运棋盘上挣扎的渺小感、宿命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叶平安施展“催眠术”的场景,通过虚实交错的蒙太奇手法,将观众拉入她一手打造的奇幻之境,让人难辨虚实之际,剧情的紧张感也被推向顶峰。
叶平安这个角色,无疑是近年来古装剧中极具颠覆性的女性典范。
她既是无辜的受害者,又在某种程度上是加害者——年少时因懵懂无知,成了惨案的“帮凶”,背负沉重罪孽的她,以复仇为旗号,试图完成自我救赎。
刘诗诗凭借克制的演技,将角色的隐忍与疯狂、温柔与狠辣完美融合。
不管是面对患者时流露的慈悲,还是在权谋对决中展现的冰冷算计,都让人既感到脊背发凉,又忍不住心生怜悯。
男主角元少城(窦骁饰)的设定也打破常规套路。
出身低微贱民区的他,阴鸷狡诈如毒蛇,对权力有着近乎疯狂的渴望。
他与叶平安从相互利用起步,慢慢滋生出微妙情愫,却始终在利益与真心之间苦苦挣扎。
窦骁精准拿捏了角色的复杂特质:一个极度渴望被认可的“底层老鼠”,在攀登权力高峰的途中,既是被人唾弃的野心家,也是被时代洪流碾压的悲剧代表。
一众配角同样表现出彩。
陈瑾饰演的女帝,威严之下藏着深宫的孤寂落寞;柏杉客串的幕后黑手,仅凭眼神就能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角色携手构建出一个“无人纯善”的世界,善恶界限在权力欲望的冲击下逐渐模糊,只留下人性的混沌迷茫。
《掌心》的追求远超单纯展现华丽复仇。
剧中不断抛出疑问:“用罪孽去清洗罪孽,真的能称得上正义吗?
”叶平安的复仇之旅,实则是自我折磨的过程。
她凭借催眠术操控他人,却渐渐陷入权力反噬的泥沼;她立志把恶人拖入地狱,却惊觉自己早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剧集通过“医者难自医”的设定,将个体命运与时代顽疾紧密相连。
叶平安诊治的每一个“心病”患者,都是权力机器造就的畸形产物——被家族无情献祭的贵族女子、为自保出卖同僚的朝廷官员……这些案件串联起来的,不仅是一张庞大的复仇网络,更是一幅封建王朝的“病态众生相”。
元少城与叶平安的感情线,则是全剧最犀利的讽刺。
两人的爱情始于阴谋算计,最终却成为彼此救赎的一线曙光。
这种“有毒爱情”的刻画,既是对传统“救赎式爱情”的反叛,也暗示着在权力的绞杀之下,纯粹情感已成稀缺奢侈品。
《掌心》注定是一部饱受争议的作品。
有人觉得它节奏太快,部分案件逻辑存在瑕疵;也有人对古装剧中融入“心理学”设定提出质疑。
但不可否认,它凭借一己之力打破了古偶剧的创作藩篱:当其他同类作品还在沉迷于“三生三世+师徒重生”的仙侠虐恋时,《掌心》已经大胆开启“不完美主角+硬核权谋”的成熟叙事模式。
更值得称赞的是其对女性角色的塑造。
叶平安的复仇并非“爽文式”的一路碾压,而是依靠智慧,以弱胜强的精彩博弈;女帝的统治不再依赖男性辅助,而是凭借铁腕手段与精妙谋略直面朝堂风云。
就连剧中的反派女性,也绝非简单脸谱化的“恶毒女配”,她们的堕落往往源于对生存的绝望挣扎。
《掌心》的英文名《Kill My Sins(杀死我的罪孽)》精准点出剧集内核。
在这场以人心为赌注的较量中,没有绝对的胜者,只有被时代浪潮裹挟的普通百姓。
当叶平安最终在火海中与仇敌同归于尽,镜头缓缓聚焦她掌心的疤痕——那是罪孽的印记,也是救赎的象征。
掌心无棋,人心为局。
或许,真正的“掌心”从未妄图掌控命运,而是在破碎之中,紧紧握住那丝尚未熄灭的人性微光。
评分:★★★★★(一部有野心且瑕不掩瑜、实现国产古装剧类型突破的作品)推荐人群:悬疑权谋剧爱好者、拒绝“恋爱脑”的观众、钟情于复杂人性刻画的深度剧迷“年少无知时,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
然而我的错,却无法弥补,不可饶恕。
我要清洗罪孽,寻找真相,将高高在上的恶人们拉下地狱”——叶平安
掌心 (2025)6.42025 / 中国大陆 / 剧情 悬疑 / 柏杉 / 刘诗诗 窦骁好看
《掌心》开篇提到的历史背景是新皇(女帝)登机,任用酷吏打压宗室和士族,右相傅升均因梦获罪,人人谈色变。
——这对应的应该是武周时期“傅游艺梦登湛露殿”事件:傅游艺(629年—691年),字元综,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
他起家于垣县县尉,后迁任合宫主簿,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左补阙、给事中等职。
在武则天夺政过程中,傅游艺上书称武则天合于符瑞,应当革李唐之姓而受天命。
武则天对此十分高兴,提拔他为给事中。
数月后,他又被加封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
傅游艺升迁速度极快,一年之内官服由青而绿及于朱紫,时人称之为“四时仕宦”。
他专门罗织诬陷,诛绝宗室,又请武则天发六道使,阅视诸道流放者有无反谋,致使大批流人遭屠戮。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九月,傅游艺梦登湛露殿,并将此事告诉了亲近的人。
湛露殿是唐朝宫殿之一,位于大明宫内,是皇帝接见大臣和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傅游艺的梦境被知情者告发,言其谋反。
于是他被收捕入狱,在狱中自杀。
傅游艺的迅速升迁和突然死亡,恰恰体现了武则天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分析文章来自 VB @两只阿懒 老师
在叶平安之前,没有任何一部剧的女主角人设能做到这么特别。
首先就是叶平安的高智设定。
作为团队中的最强大脑,她算无遗策,多智近妖。
仔细盘点一下就会发现,影视剧中是很少有高智女角色出现的。
作为比较,武力值强的女角色其实更多,也更易被接受。
因为在传统文化认知中,精神胜于肉体,智力优于体力,古今中外,莫外如是。
脑力领域往往被视作男性的专属领地,智力属性在主流影视文化中也几乎被男性角色垄断,而女性角色则难以获得同等的智力塑造。
要注意,我这里说的高智设定,并不等同于很多人理解中的“聪明伶俐”。
因为后者与其说是高智商,不如说是高情商。
会察言观色,懂人情世故,属于社会属性,是“向外”的;而真正的高智属性应是“向内”的。
从性别叙事角度来看,“向外”的聪明女性角色主要被塑造成“辅助者”,代表着一种“解语花”式的聪敏,她们的智谋必须是温和的、服务于男性的,才能在文化叙事中获得正当性。
这种文化规训根植于社会对第二性的附属功能的期待,反映到文化产品领域,便是绝大多数“聪明”的女性角色都具备某种程度的顺从性。
而叶平安的高智设定,则是“向内”的,是一种突出了主体化的智慧——她的谋略完全以自身目标为导向,而非辅助男性或维持群体内部和谐。
正是这种设定让她对传统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范畴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超越,真正进入了男性角色主导的智力竞技场。
再来谈谈叶平安的性格设定。
她表面吊儿郎当、插科打诨,还总是好酒贪杯,这种人设其实不算少见,但全是男的。
因为这类角色特质中隐含着一种无法把控的流动性,召唤的是对于失序的渴望。
男性角色是可以短暂展示失序感的,这并不会削弱角色的权威,反倒增添其魅力;而(正派)女性角色身上通常并不被允许出现任何关于失序的隐喻,她们的言行举止和情感表达都必须处于既定框架之内,才能被接受——否则就会堕落为反派。
要端庄,要懂事,要沉稳,要严肃。
即使符合我上一部分严格的筛选标准的少量真·高智女主,应该也逃不过这一遭。
高智但温柔,高智但清冷,高智但善解人意,高智但不苟言笑……嗯,这个可以有。
高智但欠登,高智但找揍,高智但油嘴滑舌,高智但嬉皮笑脸……对不起,这个真没有。
有关叶平安性格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邪性。
这种“邪性”不仅体现在她的行为模式,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她的思维方式上。
她拒绝接受任何既定框架的束缚,甚至在必要时愿意牺牲传统的道德边界来达成自己的目标。
这让她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边缘者”——被需要,也被警惕。
她的聪明不受规训,无法掌控,甚至极具攻击性,成为了有关失序感的有力注脚。
她是命名序列之外的存在。
因为没有相应的“女性角色范式”可以容纳她。
除此之外,叶平安这个角色还有另一个极为特殊的面向——她是戴罪之身。
在她成为复仇者之前,她曾是无知的共犯。
等她意识到真相,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她不是一个纯然无辜的受害者,而是一个不完美的受害者。
国产剧中,女主角通常不会拥有这样的道德瑕疵。
女性角色的悲剧往往是“纯粹的受害”,她们遭受苦难、被命运捉弄,却始终保持着道德上的洁白无瑕。
哪怕她们在复仇,复仇的正当性也必须毫无争议。
但叶平安不同,她的复仇不仅是为了替自己讨回公道,也是为了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愆。
她与当年那些女孩的关系,既是施害者与受害者的关系,又是同为命运牺牲品的关系。
她的悲剧性并不在于她被迫卷入一场仇杀,而在于她即便赢得了一切,也永远无法真正获得救赎。
这使得她的角色塑造在国产剧的女主设定里极具突破性。
如果叶平安这个角色存在于一个传统的男性叙事框架中,她的结局是可以被预测的。
她不会是主角,她的谋略会被视作危险,她的自由会被看作叛逆,她的高智最终会成为她被猎巫的证据,她的戴罪之身是她的原罪,无处申诉,无法辩解,最终成为又一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但在这一次,编剧周阿紫的笔下,叶平安成了叙事的中心。
通过编剧的精心塑造,叶平安的邪性与不完美不再象征着危险,而是能与男角色分庭抗礼的魅力,她没有被驱逐,她成了故事中的第一主角。
不过编剧并未彻底抹去历史对这类女性角色的污名,而是刻意保留了一个残留的标记。
那就是叶平安从姑母顾二娘身上继承到的巫医身份。
巫医,这个在传统社会中游走于生死、被需要却又被忌惮的群体,正是所有“命名之外的女性”的象征。
她们既是智慧的掌控者,又是权力体系无法彻底纳入的异类。
叶平安的巫医之名,不只是剧情设定,也是编剧对这类女性真实宿命的某种暗示:即便她是主角,她仍然在文化的边缘地带徘徊,仍然无法彻底进入被认可的秩序之中。
她仍然是异端。
只是这一次,异端颠覆性地成为了主角。
这说明编剧周阿紫是有意识地去塑造叶平安这个人设的,出现在她身上的所有特质都不是偶然,而是浸染着强烈的女性主义创作意味。
所以叶平安的整体角色设定,从外部逻辑来看,是完全立得住脚的。
其实从内部逻辑来讲,叶平安的主体性也依旧真实可信。
《掌心》这部剧的设定虽然明面上是架空,实际上就是武圣人统治时期的唐朝。
武皇作为登上最高权力巅峰的女性,她的统治无疑拓宽了当朝女性在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可能性,但这种开放性仍然存在限制。
按照一个唐朝平凡人家女子的成长路线,小顾清如果能平平安安地长大,大概率也躲不过结婚生子的命运,在小家庭中磋磨一生,不会留下任何存在过的痕迹。
御史案的种种是顾清需要背负一生的黑暗,但是她经受的痛苦和因此而做出的抉择,也让她脱离了寻常女性的既定命运。
来自社会的沉重规训再也不能渗透她、影响她,她因此阴差阳错地全然保有了自身的主体性,然后更名换姓,涅槃重生,成了游走在社会边缘的巫医叶平安。
其实不止叶平安,复仇小分队的其她几位女性成员,陆丹心、霓裳、采莲,也都经历了类似的成长过程。
观众在惊叹于她们各自的人格魅力之余,也完全不会觉得这些角色塑造有任何虚假之处。
这也是编剧周阿紫的高明之处。
她没有回避那些尖锐的议题,没有将女性角色包裹在美好却虚空的彩虹泡泡中,她如实地书写女性角色的苦难,却也赋予了她们茁壮的生命力和完整的主体性,为的是记录她们之后的浴血反击,构成一首女性群像的史诗。
在编剧、导演和演员们的共同演绎下,这些女性角色的苦难,并非被塑造成供人消费的猎奇景观,也不是单纯的悲情点缀,而是她们通往主体性的勋章。
她们在苦难中被碾碎,也在苦难中淬炼重生。
我始终认同,历史叙事本质上也只是一种文化建构。
历史从来不是绝对的,而是被选择、被书写的结果。
某些人物、某些故事会被记录下来,而另一些,则被遗忘、被忽略,甚至被有意抹去。
翻阅历史,我们不会找到叶平安的名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不可能存在。
她代表的是历史记录之外的女性,是那些未能进入主流话语的女性谋略者。
编剧周阿紫的塑造,正是在重构另一种可能性,为那些未被书写的女性角色们提供一个叙事的位置。
这正是叶平安这个人设最独特的地方。
她填补了一块空白,让观众看到了从未在女频女主角身上见过的特质。
这个角色值得被塑造,也值得被恰当的人诠释。
幸运的是,叶平安毫无疑问遇到了最适合的演绎者。
其实《掌心》真的是一部不太好定义的剧,播之前我一直以为是悬疑剧,男女主携手破案的那种,后来临近开播才知道主打复仇。
观看后不得不赞叹制作组的用心,无论是片头的风格还是镜头语言的表达,都能看出来是非常成熟、非常擅长这种风格的团队。
印象比较深的的镜头,第4集片头,男女主一黑一白穿梭于街道,慢慢又转变为棋盘上的棋子。
意喻两个人都是棋盘上的棋子,但下棋的又是女主,所以意为女主以身入局,自己既是棋盘上的棋子,又是执棋手。
而棋盘上黑白棋子盒都在同一边,所以两人不是黑白对立的,而是殊途同归。
第五集最后,揭露了女主的过去,从小女主逃跑时的泪眼一下子转场为大女主血红的眼睛,真的把人物内心的那种悔恨一下子体现出来了。
除了这两个,其他精彩镜头和视听语言也非常多。
B站也有更专业的UP主在拉片,我就不多加赘述。
另外这部剧非常惊喜的一点是每个角色的自主能动性,尤其女性角色。
这几年市面上有很多标签为大女主、双强的剧里都是女强男更强。
但掌心每一个女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没有为了给男角色添加魅力值就降低女角色的能力。
女主几次进出牢狱都是靠自己解围,和男主的智斗每次也都略胜一筹。
当然,男主也不差,非常符合“逆天改命”这个词。
另外一点就是《掌心》一直把镜头对准底层人民的苦难与善良,百姓虽艰虽苦,但底色善良。
不像某些古装剧让人代入权贵角色,觉得底层人民下贱品德败坏。
“穷人面目可憎,世族传家有道”是多少古装剧中不经意间透露的价值观,这几年更是“嫡嫡庶庶”的更要把阶级划分的更仔细更明白。
《掌心》男女主都是底层出生,而他们的对手却是上层手握实权的权贵。
借用某红书的总结:蚍蜉撼大树,女主赎罪录。
老鼠吞老虎,男主青云路。
蚂蚁噬大象,高官不无辜。
匹夫可一怒,生性不为奴!
现在的好剧都是先不谈恋爱,直接开局把人物剧情摆出来,而不是傻不拉叽,先谈,谁要看?
1.这部剧显然超越了偶像剧,是一个典型的群像剧,立意要比现在的偶像剧要高很多。
其他那些偶像剧怎么比?
2.复仇探案加上小人物逆袭,再加上宫廷权谋。
服化道也到位了!
3.群像剧前三集已经把很多演技派展现出来,剧情不乱,各个角色都比较到位。
暂时非常看好!
4.窦骁的演技我是非常认可的。
楚乔传中其实就是他最出彩!
可惜想去做赘婿,影响自己发展了,要和女明星一样支棱起来靠自己!加油啊!
5.其他刘诗诗 等主角配角,乃至女皇圣人叶文洁演员 我都认可,非常看好!!!
掌心 (2025)6.42025 / 中国大陆 / 剧情 悬疑 / 柏杉 / 刘诗诗 窦骁
《掌心》目前看到第八集,剧情进展到现在,无论你对叶平安的认知定位更偏向于受害者还是加害人,都不得不承认,她的人物底色是善良的。
首集开篇,叶平安计划“偶遇”左补阙郑元,意图以医心之术引起他的注意,郑的马车即将从她身边经过,她连脚都迈出去了,但是听到附近突然传来的骚乱声,看到一个明显处于底层身份的疯人被官吏刁难,恐遭杀身之祸,她还是想都没想就收回了脚,转而去给那个疯人解围。
然而她失败了。
面前的酷吏气焰嚣张地举起了他的刀,轻而易举地砍断了她的伞,也结果了那个疯子的性命。
你可以说,反正此举也能够吸引到郑元的注意,叶平安属于将计就计。
可是她也可以装作没看见的。
复仇大计在即,任何可能的变数都意味着未知的威胁。
她只是出于本能,想要为那个即将走向必死命运的可怜人,再争取一次。
在她的引导下,那个人在疯狂与迷惘中暂获清明,高声陈诉着自己的过去。
他曾是保家卫国的战士,他不是叛党余孽,亦非乱臣贼子。
她帮助他在死前的最后一刻找回了他自己,他是带着尊严死去的。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背负“巫医”骂名的叶平安最能理解。
后续的剧情中又有人被挑唆利用,躁狂发作,企图加害叶平安。
被磨得尖锐的木锥抵着她的脖子,稍有不慎,那利器便会瞬间刺入,要了她的命。
她努力保持冷静,出言引导,得知对方也是个可怜人。
十年寒窗苦,遍读圣贤书,考上了举子又如何?
出身贫贱,所投无门,最终只能当个卑微的脚夫,在不公的世道蹉跎此生,受尽欺压与凌辱。
这些沉重的痛苦能够当众说出来,他的愤怒其实便已减了八分。
而听到这些的叶平安,脸上没有危机即将解除的轻松,反而是难过与不忍。
她的眼眶红了,眼底也含着热泪。
她在共情对方的遭遇。
身负血海深仇,每日都在悔恨与自责之中度过,复仇成为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她理应无暇顾及其它的一切杂事了。
但她无法控制自己那颗敏感善良的心还在胸膛跳动。
这就是刘诗诗演绎下的,生动又鲜活的叶平安。
哦,对了,第一个情节中的可怜人叫胡生。
第二个叫郭义。
这些在其它剧中往往被当作剧情催化工具人的路人甲们,在这里都有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主创们对小人物的尊重与悲悯。
但这部剧在这方面的处理从来都是微妙的,而不是刻意的。
如果换到其它剧中,所有悲惨小人物的被救赎,都是为了衬托主角们的美好品德。
因此这些情节会被不加节制地大书特书。
按照常规套路,叶平安会金手指大开,救下没有名字的胡生,围观的百姓会一个个敬佩地看向叶平安,表示如果没有她,大家都不知道这个疯子原来也曾是个保卫国家的兵。
而第二段情节中,没有姓名的郭义将会磕磕巴巴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最终还是由叶平安仗义执言,在言语上还他以公道,事后,亲历现场的姑妈顾二娘还会借故询问她为何当时眼角发红,然后叶平安会动情地说,世道艰难,百姓不易。
这样或许太直给了,可是现在市面上充斥着这种表达的剧。
我们或许都被惯坏了。
一段情节的背后意义,不需要自己去思考琢磨,自有编剧控制笔下的角色对此进行发声、总结,将主旨掰开了揉碎了喂到观众嘴边。
而为了配合,导演会调用各种泛滥的镜头表达,演员则尽力贡献哪怕用力过猛也要足够煽情的表演。
如果将这些引导性的部分全部删掉,就会有人觉得怎么看不懂了。
所以《掌心》的处理就相对大胆,因为它是冒着没那么容易被理解的风险去做剧的。
它更偏向于所谓的零度叙事,无论编剧、导演还是演员,都将自我的存在感压到最低,只是尽量客观地呈现一段剧情,个中深意,全凭观众自己体会。
这其实也更贴近生活本来的面貌。
一个人在你眼前做了一件事,此时不会有任何画外音去告知你对方的目的。
人活着,本来就是要思考的。
正是这种贴近生活本真面貌的创作立场,赋予了作品多义性的结构,使其值得去反复推敲咂摸。
它也许一时没有激起最为热烈的反响,但长远来看,往往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在完结后依然引发讨论与思考,甚至多年后仍被重新审视与解读,成为具有长尾效应的经典。
我相信《掌心》就是这样的作品。
符合场景太多
小分队碰头所有女性都上桌,没有那些令人戾气满满的雌竞,没有口头花花的姐妹情深。
因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不太喜欢花木兰式女主,好像女性要出头就要对抗全世界。
可是男频剧男主可以有5个爹😡我们女主也要有个掌权的妈😡(bushi
①欣赏提拔她的掌权者②温和可亲的长辈③志同道合的好友男频剧男主有的,我们女主也要🈶😡再说说服化道。
利落优美,没有耳环,没有叮呤当啷限制步伐的配饰
很圣人
贵族又掌权所以配饰华贵但不累赘
眉姐姐
平安
陆丹心
简洁美丽又方便行动很好很好想穿😃掌心给我呈现了一个女男平等的世界,不用担心平安会被男皇帝看上,女帝和女高官会欣赏她重用她提拔她没有人会从性别角度轻视她很好的世界,跟当初看武林外传一样,掌权者/大家长是女性,让我无比安心我要永远当莫小贝😭
叶平安有勇有谋还有美貌和帅气,爱了爱了!!
我感觉还不错啊。古装悬疑的味儿有了,剧情可以,反转也有,为什么播的不好呢?我之前认为质量不错的剧播的不好就是演员不扛剧,但刘诗诗也不是不扛剧的呀。优酷不吃古装悬疑吗?还是因为以前的这种类型都是男主剧,这部是女主剧?
2025还能看到如此尴尬的开头,还有刘诗诗不许自己配音。
唐诡团队的质感保持,前四集的剧情中规中矩,虽然比较简单但还是丝滑且努力制造出起承转合,人物反差,人物关系的冲突对立以及剧情反转的伏笔,目前愿意追更。女主人设可不就是古代心理师,催眠,绘画治疗,伪装窥梦的观察力读心术。
终于看完了//终于看到了 20 集,真不容易啊//又开始看了,女主说话好奇怪,很不自然,演的痕迹很重,拿腔拿调的,一种我最聪明我最厉害的感觉,而且挖了那么大那么深的坑埋了女主,居然那么快能挖出来,并且还活着,真是神奇;后面直接去找女帝说御史案女帝没见她那段更是神奇,要是这样就可以的话,早找早说不就行了//看到 13 集,感觉食之无味,可看可不看
装着与端着···· 简称端装
剧本和故事都不错,但编导和拍摄很一般,节奏和观感大打折扣。前面剧情可以,后面就很拉胯,流水账。台词和对白很俗,配音也出戏,大家的演技都很拉低分,以刘诗诗为代表。
还行,本来只是想看一部架空古装剧,就随便找了这部。当然主要也是因为小时候看过《仙剑3》和胡歌版《射雕英雄传》,所以对刘诗诗有好感。电视剧讲的是被侮辱的女性团结起来向权贵复仇的故事,还挺有意思的。第一个部分还不错,开了个好头,不过第二部分打礼宗旭就变拖沓了。整体质量还行,不禁感慨现在国产古装剧剧终于回归正常演戏了,没有演员浮夸跳脱的演技,每个角色讲话都变沉稳,服化道也终于不再是五颜六色辣眼睛。想想当年各种雷剧真的太难受了。不过这部剧唯一不足的就是刘诗诗和窦骁两个人真的是看起来不配。看到剧一半的时候,元少城突然问叶平安自己对她来说算什么的时候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两个人这就算有爱情了???虽然编剧想方设法在两个人台词里面塞糖,但我就是感觉不到两个角色有爱情,最多也就是战友情。
刘诗诗的脸怪怪的……
看了两集,别碰瓷唐诡了。剧情权谋靠嘴说,女主演技感觉比一念关山差了不少,状态也不行台词好差。这个演技撑不起这种剧
从郑元杜梁军饷案牵出御史案再引申私盐案,自下而上,层层递进,架构挺好的剧本,但是感觉整个故事讲得稀碎,想知道结果到底如何又没有什么想看下去的欲望。值得注意到的一点是,叶平安陆丹心伍显儿几个女性角色都很独立,和男性合作谋事而不是依附。掌心,可以是叶平安解释的自己掌握自己的本心,或许也可以理解为一切都在圣上股掌之中。总体来说及格吧。
看得出来所有人都想演出这个故事的复杂与黑暗、每个角色都有八百个心眼子,但整体的紧张感就是起不来,连带着让人看下去的欲望也慢慢磨没了
尚可。不是男女主爱情文( 虽然女主还是很金手指式反转
反转过多,节奏过快,人物反而单薄了。再加上男女主演技都不咋好。弃。加多一星因为它在谈阶级。
三星半吧,前期挺精彩每天看女主斗各種老deng。在海老deng死了之後就開始無聊了,和男主毫無cp感。
真心里掺杂一丝假意:马尿;假意里掺杂一丝真心,国窖。
掌心真的认真磨每一场戏,不论角色大小,都认真对待
难得的男强女更强!啊啊啊啊好喜欢叶平安的人设。元少城在第五层,叶平安在大气层!
女主脖子永远像加了一根钢筋一样,双眼无神,台词很差
可追,复仇剧,玩的是多反转,貌似全员恶人的设定,肯定最后至少男女主都是好人,好像确实第一次听到刘诗诗的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