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高剑
主演: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全片的结构是根据“轮回”的理念建立起来的四段式结构,四段故事的时间分别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地点分别是牧区、农村、县城、城市,主角分别是小孩、青年人、成年人、老年人。全片讲一年的故事,也是讲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辈子的故事。详细 >
画面很美。但是四个故事放在藏区之外好像也都成立,那么为什么要在藏区拍?似乎刻意避开藏区猎奇的一面,但又没有传递出藏区文化对人物和故事的影响。
片名《藏历一年》,观感“度日如年”。
蛮好的,以春夏秋冬轮回为主题,展现了从少年到老年的故事,整个影片节奏比较慢,故事情节性不高,空镜头很多,整体突出了藏区的特色。
定点拍摄让我总想起李子柒……
FIRST 2020/07/27 露天放映的惊喜 喜欢春和冬伪胶片固定镜头的四季轮回 像阿巴斯和侯孝贤式缓慢如流水般的讲述 导演坦诚得可爱 创作本不需太多的“为了什么”
几个故事没有太大联系,有点索然无味。好好学习下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
听说四季里最好看的春,我迷路错过了恰恰在夏才进场,很难不说这第一场是对我整个first经历的暗示。非藏区导演,是非藏区导演吧?这个故事既不藏区,也不四季,不是外来者的冷静记录,连刻奇都没有,乏善可陈。#2020first#
补档
又在飞行中 感觉这样的电影我也能拍
#47th FIRST# 2018年就拿到龙标了这会儿才世界首映……概念上当然是金基德[春夏秋冬又一春],四个故事结构还是挺严整,可惜四个故事没搭上联系不然会更好一点。导演包揽编导摄剪,几乎是一个人的电影了,相当厉害,相当不容易;限制性也被用成了视听语言风格(几乎只有正面和90°侧面两种机位)。概念先行或者汉族人都不是大问题,问题是概念有点过时了……
机位也太简单了。额,不看也罢。
其实尽可能简化文本而用纯粹的影像来叙事的方式也是一种观感不错的极简主义,但作为一部半藏地风光片这画质实在太拉跨,演员也没法撑起来,扣一星。
实现了一次对藏区的“祛魅”处理,摆脱非藏族导演对藏区文化符号及自然风光过度呈现,将其还原为一个纯粹的叙事空间,以四季的时间串联起一个家庭中的关系变化,不过这种创作仍然是略显概念化的,外部空间与叙事并未紧密结合,无论是主题的构建还是视听语言的使用都过于单薄。
西宁打卡。导演所说的“轮回”靠形式化的四季呈现?可是故事跟轮回没关系啊!局外人的硬操作。没什么意思的故事,套了藏区的外壳,不知道在表达什么,翻车之作。调色不错,可以当动态壁纸,抱歉,是jpg壁纸。
拍的特别好 能够感受到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
3.5。
用人生的四个阶段来做四季式分段结构,相当于四个短片,讨巧的方式,不太能显功力。故事倒是简单不单调——在善意中成长,在困境中感恩,在抉择中成熟,知天命中无私,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但每个阶段都是蜻蜓点水。作为非藏区导演,影像简约,但往往空有种语焉不详的信仰表述。
First青年影展看片补记一:到西宁只看了7部参赛电影。逐一补上看片感受。导演高剑十一年前入行,做了大量的影视剪辑工作,后又参与了编剧,今年奉献出导演处女作《藏历一年》。作品显示了创作者善于掌控剧作结构和选择富有视听表现力的生活动作,以及运用镜头组接的优点;缺点是创作有些过于理性,四个小故事缺少人物、人情的深入开掘,相互间也没有找到内涵联系。从事影视制作的人中创作欲望强的都把做导演当作目标,因为导演是“艺术创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那么在实现这个愿望前,如果能像本片导演那样多做些制作的其他行当,诸如编剧、表演、剪辑、摄影、美术、制片等,都会对未来做导演工作积累经验和夯实基础。 影视圈里是“条条道路通导演”。年纪轻轻时,不要一门心思只想、只会做导演,要什么都干,什么都学,梦想才可能成真。
其实节奏还不错,想表达的也表达到了的,比那些耍小聪明搞结构的电影还是真诚一些
国航A350娱乐系统真不错 但却浪费一个半小时看了这么一部电影…被名字骗进来的 先不说四个故事跟藏地有半分钱关系,其次全片固定镜头PPT,再说少青中老四个男性欺骗懒惰 自恋恋幼,女性忍辱体贴 单纯顺从,导演做什么直男大梦啊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画面很美。但是四个故事放在藏区之外好像也都成立,那么为什么要在藏区拍?似乎刻意避开藏区猎奇的一面,但又没有传递出藏区文化对人物和故事的影响。
片名《藏历一年》,观感“度日如年”。
蛮好的,以春夏秋冬轮回为主题,展现了从少年到老年的故事,整个影片节奏比较慢,故事情节性不高,空镜头很多,整体突出了藏区的特色。
定点拍摄让我总想起李子柒……
FIRST 2020/07/27 露天放映的惊喜 喜欢春和冬伪胶片固定镜头的四季轮回 像阿巴斯和侯孝贤式缓慢如流水般的讲述 导演坦诚得可爱 创作本不需太多的“为了什么”
几个故事没有太大联系,有点索然无味。好好学习下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
听说四季里最好看的春,我迷路错过了恰恰在夏才进场,很难不说这第一场是对我整个first经历的暗示。非藏区导演,是非藏区导演吧?这个故事既不藏区,也不四季,不是外来者的冷静记录,连刻奇都没有,乏善可陈。#2020first#
补档
又在飞行中 感觉这样的电影我也能拍
#47th FIRST# 2018年就拿到龙标了这会儿才世界首映……概念上当然是金基德[春夏秋冬又一春],四个故事结构还是挺严整,可惜四个故事没搭上联系不然会更好一点。导演包揽编导摄剪,几乎是一个人的电影了,相当厉害,相当不容易;限制性也被用成了视听语言风格(几乎只有正面和90°侧面两种机位)。概念先行或者汉族人都不是大问题,问题是概念有点过时了……
机位也太简单了。额,不看也罢。
其实尽可能简化文本而用纯粹的影像来叙事的方式也是一种观感不错的极简主义,但作为一部半藏地风光片这画质实在太拉跨,演员也没法撑起来,扣一星。
实现了一次对藏区的“祛魅”处理,摆脱非藏族导演对藏区文化符号及自然风光过度呈现,将其还原为一个纯粹的叙事空间,以四季的时间串联起一个家庭中的关系变化,不过这种创作仍然是略显概念化的,外部空间与叙事并未紧密结合,无论是主题的构建还是视听语言的使用都过于单薄。
西宁打卡。导演所说的“轮回”靠形式化的四季呈现?可是故事跟轮回没关系啊!局外人的硬操作。没什么意思的故事,套了藏区的外壳,不知道在表达什么,翻车之作。调色不错,可以当动态壁纸,抱歉,是jpg壁纸。
拍的特别好 能够感受到导演所要表达的东西
3.5。
用人生的四个阶段来做四季式分段结构,相当于四个短片,讨巧的方式,不太能显功力。故事倒是简单不单调——在善意中成长,在困境中感恩,在抉择中成熟,知天命中无私,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但每个阶段都是蜻蜓点水。作为非藏区导演,影像简约,但往往空有种语焉不详的信仰表述。
First青年影展看片补记一:到西宁只看了7部参赛电影。逐一补上看片感受。导演高剑十一年前入行,做了大量的影视剪辑工作,后又参与了编剧,今年奉献出导演处女作《藏历一年》。作品显示了创作者善于掌控剧作结构和选择富有视听表现力的生活动作,以及运用镜头组接的优点;缺点是创作有些过于理性,四个小故事缺少人物、人情的深入开掘,相互间也没有找到内涵联系。从事影视制作的人中创作欲望强的都把做导演当作目标,因为导演是“艺术创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那么在实现这个愿望前,如果能像本片导演那样多做些制作的其他行当,诸如编剧、表演、剪辑、摄影、美术、制片等,都会对未来做导演工作积累经验和夯实基础。 影视圈里是“条条道路通导演”。年纪轻轻时,不要一门心思只想、只会做导演,要什么都干,什么都学,梦想才可能成真。
其实节奏还不错,想表达的也表达到了的,比那些耍小聪明搞结构的电影还是真诚一些
国航A350娱乐系统真不错 但却浪费一个半小时看了这么一部电影…被名字骗进来的 先不说四个故事跟藏地有半分钱关系,其次全片固定镜头PPT,再说少青中老四个男性欺骗懒惰 自恋恋幼,女性忍辱体贴 单纯顺从,导演做什么直男大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