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the truth lies」 这是《广告狂人》的主题标语,它一语双关,既表示具有欺骗性的真相,也表示真相所在。
我认为,这句话同时也是《婚外情事》的精髓所在:婚姻、欲望、真相。
一. 婚姻与欲望The Affair这部剧的切入点非常小,它通过一段婚外情展开整个故事。
但它不仅仅停留在一段情缘上,而是以这段感情为标本,剖析婚姻的本质、两性关系的本质,以及延伸到了一个更宽阔的命题:人的欲望。
第二季有一幕,Alison意外读到Noah以她为原型的小说初稿,书中,Noah把她称作欲望的象征。
这或许是Alison首次彻底的看清两人关系的本质,这也是编剧借Noah之笔,写下了这段婚外情的象征意义:人与欲望间的博弈。
第三季第五集中Alison与Noah的围炉对谈是非常精彩的一幕。
在经历了失控情迷、终成眷属、激情褪去、各自陌路后,两人又坐到了一起,一同审视这段感情。
这段对话比以往任何一次交流都坦诚、彻底、通透。
Alison认为两人是彼此逃避生活中苦闷的避难所,她是为了治愈丧子之痛,而Noah是为了摆脱家庭。
尽管Noah确认两人之间存在着真爱,但也表示,这爱来源于两人心底共同的深渊:曾经目睹挚爱的逝去。
痛苦让两人亲近,深渊让人相惜。
让人不寒而栗的是,所谓的爱或者婚姻,似乎总是在外界自我投射,寻找自我。
而最终总是会发现,外界如同黑洞,终究无法给予人实质的响应,要么一个人往下坠落,要么抓着另一个人更快速地坠落。
第二季时,在树林中,老爷爷曾对Alison说“人活着,从本质上来说,就注定是孤单的。
” 我想,这就是编剧对于婚姻下的注解,细腻、犀利、残酷。
生命的本质是孤独,而人总想通过爱情、通过婚姻来自我拯救。
实质上,孤独是无解的。
婚姻也好,欲望也好,都只是幻像,让人感知自我存在的幻像,它让人哭让人笑让人野心勃勃让人撕心裂肺,却不能不让人孤独。
二.「 警惕所想 它真的会到来」安迪曾说:“警惕你所想要得到的,它们真的会到来。
” The Affair正是呈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人们以为自己了解自己,竭尽全力满足自己的欲望,最终发现所愿似海市蜃楼,你接近的那一刻,就破灭了。
当Noah和Alison排除困难,顶住舆论的压力,最终在一起后,却发现这段情感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
最终消磨了这段感情的不是外界的压力,而是彼此间的磨合。
如果千千万万情感悲剧的归路一样,当激情不再,爱情的光环在柴米油盐的消磨下渐渐淡去。
两人最终发现,这段感情与各自上一段破碎的婚姻其实殊途同归。
警惕所求,这句话看似荒谬,但人真的往往不了解自己所欲。
三. 真相的双面性The Affair能把一个平凡的婚外情故事做成一个如此有文学作品质感的剧集,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该剧的叙事角度和对于细节的刻画。
同样一个故事,从不同人的眼中看来,都有着不一样的发生过程和关注点。
我们可以看到剧中几个人对于同一件事选取的切入点是不同的,对于其中细节的记忆也是不同的。
然而在不同的视角中,可以发现,人们似乎总是把自己当作较为弱势的一方,而对方在主导着故事。
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第一季中,Alison和Noah的故事中,两人都似乎认为对方在向自己传递着偷食禁果的引诱信号。
这部剧一直也在引导着人思考,所谓客观真相是存在的吗?
难道我们接收到的不都是主观性的事实吗?
人的欲望具有欺骗性,人眼中的事实具有欺骗性。
那么「Where the truth lies」
从第一季开始就觉得很好看,当然,现在到了第三季发现越来越好看,想了想,这部剧的精髓就在于多视角叙事,且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这是和其它美剧的pov视角最大的不同点。
重合的视角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这才是这部剧最让人着迷的原因。
因为普通人就是这么过生活的。
想象一下双职工家庭工作日普通的一天吧,丈夫和妻子早安告别后,分别踏入各自单位上班,假如说,丈夫每天都要和人打交道,唧唧呱呱说个不停,妻子每天都是和电脑打交道,难得说个一句话。
这段时间俩人的视角是完全不重合的,各自都有各自的故事。
下班回家之后,俩人的视角开始重合,这时,丈夫说了一天的话想要休息一下,妻子憋了一天的话想要和人聊个天,这时同样的事情在俩人的视角里就完全不同了,丈夫眼里的妻子成了咄咄逼人的话痨,妻子眼里的丈夫成了冷若冰霜的木头人,俩人都觉得自己是正常的,对方是不正常的,这时争执就不可避免了。
其实回想一下,所有的争吵都可以归结为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思维不同,而这些不同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每个人单独过的时候经历的事情不同,等到双方重合的时候,都是从自己的阅历形成的视角看问题,自己都觉得精疲力竭,哪有功夫理解对方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觉得这才是这部剧想要反思的问题。
20161216, s03e03, romantic French...
原文见公众号:The Affair:爱的“一般现在时”我对成年人的世界向来不感兴趣,很久以前我就开始讨厌大人。
我讨厌他们把人生活成道理,讨厌他们教育式的口吻,讨厌他们不懂沉默又或者太过沉默,讨厌他们抗拒观察还总是歇斯底里。
我选择用顺从的方式处理同他们的关系,这是我的叛逆。
我一开始关注到《情事》,只是因为这是一部 Showtime 出品的电视剧。
当成年世界的庸常在我眼前缓缓铺陈继而被一寸寸解剖开来的时候,我明白我无法抗拒被它吸引,恰似我无法不变成他们中的一个,以任何一种形式。
或许只有这样,我隐秘的叛逆才得以生长。
故事从一起刑事案件的调查开始。
倒叙的手法给情节蒙上了一层诡秘阴森的氛围,因尚未提及受害者的名字,成功引发观众对各个角色行为的质询与猜测。
诺亚是个普通的教师,同时也是一个不太成功的作家。
为了维系自己与妻子海伦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给四个孩子提供出众的教育条件,诺亚不得不对一直以来提供经济资助的岳父忍气吞声,另一方面,他的家庭背景有意识地被隐瞒。
艾莉森是蒙托克小镇一家餐厅的服务员,与继承家族农场的丈夫科尔一起经营着早已支离破碎的生活。
唯一的儿子因遭遇二次溺水憾然离世,艾莉森一直在强烈的自责中惶惶不可终日,生活平静如水又杀机四伏。
两个困顿且深受压抑生活折磨的中年人自第一眼便相互吸引。
这种危险且致命的吸引究竟是命运还是因绝望产生一无反顾的逃离。
自故事开始,镜头就选择由双视角阐释,将亮点饶有趣味但并非翻来覆去地呈现,直接又玩味。
在两人那里,均是对方率先勾引自己,细节的不尽相同使观众开始思考有关两性的终极议题,甚而引发对两人完全不同的喜好及预设。
人对自己的意志,似乎总有一种原始信赖的本能。
透过镜头,每个人物都似乎妄图用短短二十分钟的只言片语说服观众自己是个好人,又通过安慰剧情里的对方来说服自己。
婚外情向来饱受诟病,因逾越道德界线的行径常常招致评头论足与外人的义愤填膺。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原配怒打小三,丈夫现场捉奸的视频长居流量前列、高居不下。
是偷窥私欲的彰显,还是人性正直的坚守,抑或是对正在道德边缘试探的自己的警醒。
人因私密,选择站在现象背后,躲在阴影里,看不清表情。
在第一季的末尾,艾莉森与诺亚选择私奔,隐秘的情愫与遮遮掩掩的不轨已使两人厌倦,对科尔和海伦的坦白无疑招致暴风骤雨。
科尔即将面对妻离子散的现世绝境,海伦对完美生活的一去不返几经流连。
两对曾经的爱侣似乎并不能彻底决裂,此间的藕断丝连是伏笔更是谜题。
于是在第二季,剧情又引入科尔与海伦的视角,丰富之余更加错杂,悬而未决的问题不断累积。
之后,诺亚将自己的故事编撰成书出版,受到评论界一致好评,书也因此大卖特卖。
艾莉森第一次直面诺亚眼中的自己,极尽妩媚风骚,似乎不遗余力只为勾引对方出轨、破坏彼此家庭。
在书里,诺亚将艾莉森刻画成一个对诱惑之计深谙于心的少妇 ,这对艾莉森而言无疑是一次打击。
在返回蒙托克处理房产事宜时,艾莉森与诺亚之间的罅隙使她对科尔的感情故态复萌。
另一边,海伦在极力挽回诺亚的同时,还得对付孩子们对家变的各种反应。
游走在生活、工作与家庭中,海伦在试图寻求平静,却又无力招架平静底下的暗流翻涌。
她甚至能够原谅诺亚的背叛,原谅他不是一个好丈夫,但至少还在努力做一个好父亲。
中产生活的润泽使海伦即使年近半百依然保有风韵,各方的追求虽不至令她晕头转向,但俗世本身的错综复杂却使她身陷囹圄。
四人之间的对峙,因轰动产生的高潮逐渐归于沉寂,艾莉森与诺亚选择重组家庭,海伦与科尔似乎也心有别属。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艾莉森怀孕了,孩子的父亲是谁,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刑事质询到这里似乎走向终结,受害者的真相也缓缓揭开。
四人的纠葛因矛盾变得简单,剧情在这里戛然而止。
对于该剧有无必要继续拍下去,观众们各执一词。
从评论来看,大家对海伦的经历颇为同情。
父母的掌上明珠、婚变的受害者、努力维系家庭的母亲,每一个身份都完美得无懈可击。
而作为插足者的艾莉森,在生活发生天翻地覆后尝试着继续学业,她本身的悲剧色彩与经年累月的隐忍,使婚变之于她更像是救赎,因此网友对艾莉森的看法相对来说比较客观。
科尔的视角中更浓重的笔墨放在了对案件本身的梳理上,一个乡下硬汉在婚变面前的无力与放弃挽回,尽显委屈。
以致之后与艾莉森合作生意上的成功,在观众这里,似乎更合情合理。
但几乎没有人支持诺亚,在大多数人眼中,他狂妄自大,有着近乎极致的偏执。
富裕生活使他带着一些商场上的油腻,在原生家庭中他又有着诸多的不耐与委曲求全。
实际上,诺亚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打破了阶级的壁垒,但他看上去对这一切毫不感激,使得他在行使堕落权利的同时,不得不接受观众对他的审视与无情的行刑。
也许是身为作家的本能,诺亚没有一刻放过自己,他对自我的剖析充满着决绝与冷静,有时他一言不发,有时他谈笑风生,在众人面前,他似乎总在用游刃有余地掩饰对自己的厌恶,他的真诚在于他甚至能与这些厌恶共处。
大多数时候这会被他人看作是为欲望所操纵,但凡两者阶级相差悬殊,就不可能存在更近的谅解。
这部剧从狭隘的角度看,实在是太世俗了。
关系破裂,家庭重组,似乎仅仅只是为了故事延续而不得不往下写去。
在对出轨这个行为的容忍度上,不关乎社会的开放,民众一面倾向于一棒子打死,一面庆幸好在这样的事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
契约的缔结,誓言的形成,似乎在这里神圣过了一切。
就出轨这件事本身,一旦被人为的放大,仿佛所有行为都需要一个解释,每个人都自认为自己有权利评判,似乎法律没有规范,任何人便可做法官。
转眼到第三季的开端,已时隔三年。
随着剧情的注入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注入了一些惊悚元素。
对诺亚的惩罚似乎大快人心,这种惩罚更像是诺亚与自己之间的对峙。
好在独特的视角对事件的原委有了更完整的解释,观众随着诺亚的心境逐渐归于平静,也不得不承认对这个角色的又爱又恨,从始至终,诺亚的视角都被选为主视角用以阐释剧情,也许能够起到帮助观众理解自己的目的。
新角色朱莉叶加入得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但仍旧是不可或缺的注脚。
她与学生及诺亚的对话,由表及里地诠释了诸多爱与性的议题,并在季中另一方面,对做一个好父亲不可抑制的渴望,使诺亚在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常如履薄冰,在第三季更是达到一个极度冰点。
在亲情问题的探讨与延续上,本剧大有可为,通常都点到为止,这类隔靴搔痒往往却又恰到好处。
为了避免剧透,我想就写到这里。
对我来说,《情事》的难能可贵在于,通过提供多重视角,让观众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旁观者,不过也是一种“视角”的代表罢了,是没有资格可言的,但“这种”视角,又是独一无二的。
我想每个观众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是它的精妙之处,也是一次绝无仅有的体验。
情事正在发生着,也将接续不断地发生下去,有时痛苦也是一种深刻的信仰。
艾莉森的脆弱,诺亚的真挚,海伦的痴狂,科尔的坚韧,两个家庭,四个角色之间的交逢与对垒,更揭示了永恒的爱的主题,只有自我的感受是凌驾于一切之上。
人无法拯救他人,却可以完成自我的救赎。
欲望会变冷,期待会衰减,而只有爱是不会熄灭的。
我们可以去责备人,但我们或许没有办法责备任何形式的一种爱,这也许是为什么这部电视剧到今天,仍旧不断吸引着我的原因。
1 不知道是因為鋪墊的原因還是真的第三季有點江郎才盡的感覺 才會整個第一集有點跟著男主角noah在神遊 發發呆回來還是能跟上劇情的神遊 2看完第二集helen那一part才發現第一集沒有part two?!
btw helen這一part真的好好看 怎麼說呢 很少能把一個看起來已經乏味無趣的中年女人的情感拍的那麼細膩 有點像「一個女人的二十四小時」 而且好喜歡暖男vic啊啊啊啊 看到他堅持買了張陰部的照片和helen一起坐在的士上 沒忍住笑了出來 嗯 他好暖 在helen發脾氣說不想要這樣 他走開了 一聲不響地走開了 卻一分鐘不到回來了 帶著他的衣服 和他的仙人掌回到了這個房間 把衣服放進櫃子裡 把仙人掌放在旁邊 說了sweet home 道了晚安 一氣呵成地在這個房間宣示了自己的存在 不明白為什麼Helen 一次次被noah傷害還要去接觸他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愛得卑微到塵埃裡」?
/ 從Alison那一part來看 無論她的敘事還是她的精神狀態都是十分令人堪憂的 cole肯定對她有餘情未了??
不然不會和現在的妻子luisa暗渡陳倉地對著幹?
居然最後帶著Jonniane來見她?
3法國教授那番對性愛的不確定性才會有更多樂趣的理論 不可否認地性感 而且她那句「每個人只會活在自己想要看到的真相裡」簡直就是這部劇分局和表現形式藝術的啟蒙句好嗎!
/為什麼警衛會想要殺死noah?
單純因為嫉妒?
從高中開始的嫉妒?
helen太低微了越看她越發覺得可憐 4一開篇就是cole對alison的春夢 真的對於男人而言 張愛玲那句 得到的是白飯粒 得不到的是白玫瑰(咦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不知怎的 alison申請到一個禮拜能見Joanie一次 但是要有一個監督員在場 cole真的被自己的春夢弄得更心癢癢吧 找盡了一切機會有意無意地接觸alison 就連最後去alison家發飆說為什麼不告訴他noah出獄了警察來問話了都是個藉口吧 就是想要見到她啊 我就知道最後會強吻她會激情四射地搞在一起 /啊啊 我之所以那麼愛這部劇 肯定是因為這部劇不同的角色會從自己習慣喜歡記得扭造的方式去敘事 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喜歡看這種接地氣 可能就存在於你我身邊的昇華版的鬧劇 這種方式太有趣了 就像joanie的生日 從馬上摔下來 和cole去alison家裡找她都是一樣的事 兩個人記得的細節和每一句話根本就不一樣 這樣就能看得出兩個人對同一件事的側重和想法 嗯 很喜歡 5關於alison這一part 她想和noah離婚然後最後答應noah提出的條件就是陪他去block island一天 回來他就簽字 哈哈私闖民宅泡人家熱水池被抓到這一小段插曲好像看到了他們第一季的感覺 過夜兩個人躺床上這麼聊天法這麼動情 ,真的最後沒有fuck???
太不像alison和noah的風格了?!
noah這一part證明了我的猜想嘛 果然還是fuck了 雖然從noah描述故事看來 noah真的好自戀 也可憐 明明在alison的那一part裡alison明顯地沒再喜歡他了對他有的只是同情 但是在noah的眼裡 她卻是很喜歡他的甚至還獻身 還是簽了離婚協議書嘛 最後有神秘車輛撞他的車 是獄警?!
6關於Helen這一part 我的耶穌基督 她也特麼失態了吧 從一開始到她這一part的結尾 每一秒都在失態.....愛一個人真的會讓一個人連理智都沒有嗎....nina罵她的那一番話簡直恰當到極點!
好討厭這樣的女人 憑什麼她取消她媽媽重新接受回她爸爸忘掉他之前出軌的事 滑稽到了極點 她自己不也是無論noah對她多賤她都還要死命貼過去嗎 關於noah這一part好像能理解他為什麼要娶helen 一個來自小鎮的窮小子的少奮鬥二十年歷程(真還有點鳳凰男)他和martin的這一段真是異常矯情 我真他媽沒體會到他哪裡很愛他的小孩咯 他還要配上那句經典家長心裡話「你不能體會我有多愛你 直到你有了你的」我真的沒體會到咯 看起來孩子們都是對他而言可有可無的嘛 吃太多藥然後有了幻覺?
7真他媽同一件事Helen和Noah的概念裡差那麼遠....人們的腦迴路簡直太引人入勝了!!
Helen好賤啊 原諒我那麼直接 Vic真是平白無故受這樣的氣了 畢竟那麼好的一個人 越早離開Helen這種人簡直就是越早離開苦海 whitney那句「我原以為有病的是爸爸 沒想到是你」太!
妥當!
地形容Helen了!
看完這一集除了更深切地覺得Helen有病之外 就是......我實在不能接受那個獄警只是為了嫉妒來殺Noah這樣的「自戀傾向」的劇情安排 可能是因為配合Noah吃了藥有幻想症??
8關於Alison這一part 居然!
Luisa在庭上忽然向著Alison 然後Alison拿到了共同撫養權??
這情節一如Alison印象中的Cole所說的那樣 發展的太快了 Cole為什麼不開心她見了Noah?
他沒權管她吧?
除非他還喜歡她?
最後在酒吧裡 Alison遇到了Helen 這裡的Helen終於是正常的了 比較能正常地對話了 跟不同的人在一起 會有完全不同的樣子吧 Helen在這裡說出了這整部劇的主旨「I think people see what they want to see in other people 」關於Cole這一part 沒想到cole急切想要建好房子是為了向大家證明他已經不愛alison 他已經走出來了 可是明眼人 連oscar都看出來 他沒有 但是他的責任心實在太強了 才會這麼掙扎 而且才會一直要讓自己繼續和Luisa在一起吧 很吃驚居然在監獄裡他赤裸裸地和Alison說出「我為了證明我不愛你了我不要你了我不想你了 才建的房子啊 但是事實卻是相反的 我愛你我想你我要你」 alison回應的那句「我愛你 不過這是妳的選擇」也太和她第一句進來就說的「我們真的是認識了大半輩子呢」的感覺 所以在這樣的流露真情有回應的情況下 cole才會越發煎熬?
才會有事後睡不著去敲alison門 讓她陪他在港口坐一會吧 alison的那句坦然「如果你離開Luisa 會成為一個和我一樣的混球 但或許你會是一個快樂的混球 而不是一個悲慘的英雄」 但是 欸 cole真是太好心了 最後對著Luisa(Luisa真的也忒可憐了一點 陷入這種女兒不是自己的 是老公和前妻的 自己生不出孩子 男人的心又是前妻的 自己已經盡力去做了一切最大的妥協和努力)還是說了this is our home if you'll still have me Luisa當然感動到像什麼都沒發生過啦 9 關於helen這一part 看到這裡我有點傻眼了???
是我真的記錯了??
還是Helen嘗試讓所有人都認為她並不是愛noah 只是想要贖罪因為她覺得人是她撞的?!
明明就即使在她自己的印象裡 她也是坐在副駕駛座上安慰著撞了人的noah說那是一頭鹿啊啊?!
這女的是瘋了吧??
果然在她印象裡alison好婊子 我不知道vik是撞了什麼邪 真的literally 只要helen過來找他他就take her back.... 關於noah這一part 是noah在監獄裡就開始過量服藥嗎 還是後來出來之後過量服藥結合起監獄受過的獄警的折磨更放大誇張化他獄中所受到的苦?
不過不管怎樣 這一 part看完 簡直神解 不僅解釋了這一季裡為什麼他要頂替helen坐牢(原來helen沒瘋 真的是Helen撞人了) 還解釋了這三季以來為什麼他會甘願受到helen爸媽歧視還要娶helen 為什麼會有外遇 (因為他覺得他可以拯救看起來已經completely lost的alison)這倒和前面一 part helen的印象裡和alison在酒吧裡碰到 alison說的那一番話有意外高的回應度 「沒有人是永遠不變的 沒有人能拯救對方 我們只能自己拯救自己」 10這一集的noah好不像第二季之後很混蛋的noah 很溫柔體貼的情人 變得理解女兒在聖誕前夜隔著一個大洲只要女兒說要回家就帶她回家的爸爸 在河邊和女兒講的那番關於愛的定義的話 想必也是這麼多年以來深有體會吧 「愛不是痛苦 愛本應該讓你感覺很棒 真正的愛確實是這樣的 真正的男人會讓人感到安全 受重視」雖然如果沒有結合劇情單純看這兩句話的話 會覺得很雞湯 但是結合noah的經歷再來揣測他說這幾句話的心情 想必是多一個字不可少一個字不好的對愛這樣懸的東西 推心置腹的感受吧把女兒送到家門口 沒有進去 隔著窗戶看到vik在 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 就說自己進去不太好 martin出來說明天會帶弟弟妹妹去中央公園滑雪問他要不要一起去 他抬頭很憨厚地說好啊 好像回到了什麼事都沒發生過還是一家六口人的那時候的好男人感覺 欸 的士司機那句「所以我們接下來去哪裡」noah坐在的士裡想了很久 從表情看出來短短五秒他腦海裡飛出無數的選擇可是每一個都是不可行的之後的悲涼感 ps我很想知道上一集noah還是神智不清嗑藥嗑多了 為什麼這一集去了巴黎還變回正常人了 pps所以noah和juliett是分手了??
终于看到The Affair第三季的最后一集。
说实话,感觉第三季的剧情整体不如前两季,虽然还是多人视角,但主线是Noah的精神分裂和内心斗争。
男主角背负着太多的过去,对母亲的愧疚,对前妻的亏欠,让他选择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这很符合西方的原罪思想。
然而三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令男主精神上得到救赎,出狱后他饱受精神分裂的痛楚和折磨。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在半清醒半幻觉的状态下他将刀刺进了自己的脖子。
他终于慢慢意识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出了问题,开始重新审视自我,能够直面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也只有获得这样的勇气才能与自己达成和解。
人的一生也许就是不断和自己斗争,不断与自己的和解的过程。
所以,不管何种斗争,其实都是和自己的斗争。
正如Noah一直在和自己心里分裂出的狱警斗争一样。
最后一集的场景设在巴黎,虽然剧情有点跳跃,但总算有了一丝温馨,然而温馨中又似乎透着点凄凉。
在巴黎重遇了女教授,印象最深的是两人相约共进晚餐的那一幕。
在女教授的记忆里,Noah安静地坐在餐厅里看书等她,而她自己则刚被上司苛责了一番。
而在男主的记忆里,则是女教授平静地坐在餐厅里等他,而他自己也是刚被女儿无视。
两个人的下午都过得很糟糕,但见面问候时都选择了说自己过得很不错。
也许在误以为对方过得不错的时候,也不想承认自己的糟糕吧。
最后一幕,回到纽约,正是圣诞前夜,女儿回了家,儿子邀他明天去公园,前妻向他挥手致意。
他似乎得到了家人的谅解,但当他坐上taxi,司机问他要去哪里时,他竟回答不出。。。
期待第四季,第三季有点像男主一个人的独角大戏,希望能在下一季里更多挖掘其他几位主演的内心挣扎。
这个剧叙事方式太独特,让人过目难忘,哪怕第一季是在2015年看的,情节也都全记得。
看的过程感到压抑和昏暗,但就停不下来,也许还是那个特别的叙事方式起作用,听完第一个人讲述的,会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第二个人的视角。
同一场景不同视角,差异之大令人回味。
这一季角色继续增加,多了一个很有魅力的法国女教授和一个臆想中的狱警。
每一个人看着都像有心理问题,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生活中的卢瑟。
尽管压抑但很深刻、真实。
男主Noah在第三季里的“磕药”、“堕落”像极了另一个版本的“梅尔罗斯”。
20170201, s03e10, related divorce
这部剧真是看得我直憋屈,很郁闷。
黑暗的剧越真实越让人觉得活着真没劲,这部剧偏偏拍得特好,演员各个都很棒,就让人更加无力,无奈,无望。
郁闷也要接着看,因为,代入了大奶的角色,天下大奶,情同此心。
看剧的时候,很容易迁怒于旁边的那位边滑手机边打瞌睡的无辜的家伙:大奶得知出轨之后太过平静,后来又大发狂,他说,“这里没一个靠谱的,大奶也不靠谱”,我白他一眼:她能怎样呢?
果然,失去爱的女人,连呼吸都是错;大奶崩溃吸大麻开车接孩子放学,他说,“当妈当成这样,当然不能给custody!
”,我瞪他一眼:那孩子也不能跟了那个正在和小三滚床单的所谓爸爸;小三受了委屈,我恶狠狠一句“坏人!
活该”,他居然为她开脱:“她不能算坏吧?
”我说,这男人口口声声爱孩子眼睁睁怎么可以做出这种事情?
他居然轻飘飘来一句:“那有什么办法?
爱上了嘛!
” 恨不得一脚踹过去。
还好剧里面还是有人替我骂渣男,比如姐姐骂出轨的弟弟:So what you really love her? I love Brad Pitt, you don't see me leaving my kids! 好飒!
爱情,很了不起吗?
当时看廊桥遗梦的时候,才上大学,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小说那么红,现在应该是明白了,她看着他的车打着左转灯的那一刻的忍住,才叫爱情吧,这部剧里的一对,只不过是随时发情的男女动物而已。
此剧,第一季专注描述一地鸡毛的日子里一段意乱情迷的情色;第二季的中心思想是:上了位的小三日子也不好过啊!
背景是谋杀案揭开真相;正在播出的第三季,男男女女继续各种情爱纠葛,又加进了闲杂人等加入睡来睡去组合,感觉失去了前两季的文学性和细腻性,有些落入俗套了。
看前两季的时候,我担心这部剧都把一切烂摊子娓娓道来,一上来就把男主弄监狱里了,接下来可怎么演?
担心这部剧能出几季?
看了第三季以后,我完全不用顾虑,感觉The Affair能出个十季八季的,单只看第一集,我就知道,这季将会是Noah彻底的转变。
Noah开始由内心纠结的好人,开始转向无底洞的人性暗面。
这三季,每一集他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第一季他开始转变,从一个"好"男人,转向出了轨的"正常"男人。
第二季他开始变得纠结于"好人"与"渣男"之间,这一季在他的心里开始把这种正常男人都有的欲望加以利用,并用自传体小说成功转型变为畅销书的作者。
他利用了他的欲望和人性话。
然而他并没有彻底变坏,他勇敢出轨了,也勇敢爱了Alison,并勇敢的成立的新的家庭。
难道除了爱上小三让原配们感到渣以外,他做错了什么?
而第三季就不一样了,Noah他开始变的"不正常"起来。
他会时不时的转移注意力,并觉得有一个人在无时不刻的跟踪他。
他对待女性的态度在这第一集就用了辩证的角度去描写。
这是否将是他转向真正的"坏"男人的一个铺垫呢?
即便是他真的变邪恶了,相信也有很多人理解他,毕竟,人性这么复杂,每个人都填补不了内心深处的欲望,我们又怎么能单纯的凭个人己见,说一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好与坏之间无明显的界限。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这一集中,Noah的西服外套皱皱巴巴的,在他选择住处,选择酒的时候,能感受得到出狱后的Noah是窘迫的。
然而在他眼里,几乎所有的女性都看着是那么的性感撩人。
女学生穿着吊带裙,外套随意披在身上小露香肩,加上漫不经心的抽烟动作。
女教授穿着插肩的吊脖连衣裙,手里拿着酒杯,摇曳着身姿上楼梯…这一切都曾经是撩拨Noah,让他turn on的节点。
但是明显看出,N压抑了内心的欲望,这将会是让他的人性中隐藏面后续爆发的一个铺垫。
不知道压抑了那么久的欲望,当他再一次遇见Alison时,会如何爆发?
我想,Noah一定会亲手杀了Alison。
Noah在第一集里是不是有被害妄想症了呢?
最后他洗盘子时手里拿着刚冲洗的小刀,而最后一幕是他干净的白T恤被抹上鲜血。
是谁给了Noah脖子上一刀?
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他从这个节点开始,量变转为了质变,他彻底被内心的恐惧沦陷,冷汗顺着鼻子滴下来,这种恐惧的被害妄想及假想敌心理让他自己给自己脖子上扎了一刀。
如果真是如此,接下来他沦为复仇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他在监狱里,墙上只挂着Alison的照片,天天看着一个人,很容易神圣化这个人。
他会把全部的理智与希望寄托在她身上。
如果Noah出狱,Alison的爱变心了,将会很容易让Noah因强烈的爱生出强烈的恨。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真的有人跟踪Noah,并对他行凶。
那么,这个人会是谁?
或许是Alison, A为了隐藏这么多秘密,为了让Lockheart家族不受诅咒的命运,为了让Cole的孩子顺利长大,杀了Noah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编剧这么编,也会让剧情显得特别高级,两个相爱的人最后反目成仇,这该是婚外情事里多大的讽刺?
以上是我看完第三季第一集的脑洞,坐等接下来剧情的发展。
我还是持我的观点,N一定会杀了A。
整季的风格更黑暗化了,在感情叙事上不如前两季,一直用惊悚元素来套住观众,使最后一集又格格不入,至少还在基本水准之上.
I quit
how to get happiness n satisfaction from the 2nd marriage...
长于短线表达
继alison和noah之后,helen也成为厌恶对象之一。juliette是个什么鬼角色
温暖的结局,每个绝望的人都选择了自我认可的归宿和救赎。To be a miserable hero or happy asshole, 是人生和婚姻的大命题。
太过于真切的东西并不能用简单的对或错划分/男女视角的记忆错差值得回味/在爱情里没有互相拯救这一说 有的是相互欣赏和理解
没什么必要拍第四季了,就此收尾挺好。
Alision简直就是等待被拯救者的一生了。糟糕的童年,糟糕的婚姻,糟糕的再婚,试图拯救她的人,也都会被她反噬。Noah是内心一团糟,但是他花了很大的努力武装地像个正常人。他见到Alision应该是震惊而羡慕的,怎么可以有人这么理直气壮地一团糟下去,于是忍不住跟着她往下陷,自己也搞成一团糟了。
真的是熟悉的模式和熟悉的人 那么我有一种熟悉的牵引力 让我努力靠近但我可以不选择这样 我感觉冲突本身就是对我一种否定 因为我没法肯定自己但是不怕事 来事不要怕先冷静两天宝贝 然后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朱起朱收,漸入佳境。(朱是兩生花啊!(十分想看Descent了
这一季的逆转相当出乎意料。
an asshole is still an asshole no matter what kind of tragic backstory you give him
网上资源不太全,依旧是跳了诺亚、ali只看helen部分。(169)
弃了,喜欢几个主角,但实在看够了翻来覆去。多人视角也因为不再刻画人物心理那么出彩,导致重复叙述,拖累剧情影响观感。
Noah的部分真的太糟心太压抑了,affair可以把一个人/几个人搞到多messy,I get it ok? 从第一季的阳光明媚到这一季的无尽黑暗,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了。可还是会接着看。
还是保持了水准 不过精神病的剧情没什么展开 有点隔靴搔痒 另外女教授那条线好像是在讲述作者的爱情观 有些说教意味
我感觉这部剧的意图已经借狱警的口说出来了,“我们承认已发生的事,但我们对这行为的意义存在分歧”,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回忆也受自己的立场和情绪,以及对对方的看法所影响。已过去的生活就是这样靠不同视角的回忆碎片拼凑起来的。
Memories can be very faulty.
Noah精神状态线倒胃口,比第二季水准下滑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