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们吧〃(印象1:看来又是一个没有智商的家长。
印象2:怎么说呢,你家里是动画片带孩子还是家庭教师带孩子,也或者是爷爷奶奶呢?
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任,到头来怪动画片,我也是笑了)真吓人,可笑至极,确实,l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熊出没也不例外,不过,你的眼睛是用来看坏的一面嘛?
好的一面从来不看?
眼睛不要可以捐给有需要的人嘛。
何必在这里当个小丑,你有什么资格评论,如果不能把好与坏讲出来,你的评论宛如一个**(脏话用星号代替)动物不是不能成精嘛?
(一星评论)。
我无语了,儿子,孙子(实在忍不住了),我怕你们都是没有看过到这里了来评论吧,这是动画片动画片动画片,你还在闭关锁国呢?
一个动画片被你当做那种影视片。
那么你怎么不去汽车总动员,疯狂动物城等这些动画片里评论说:哎呀,汽车成精了,怎么动物也成精了。
唉,你是想让人们承认你有多无知啊,身体器官不要可以捐给有需要的人啊。
我无法理解这是什么评论,黑这么有意思,要不要哪一天我黑一下你试试。
评论,要从好的角度上想,再加一点坏的角度,这样的评论才叫合格,那些喷子与黑的,我只能用几句话形容(喷子不包括全部(这里面,那些黑的就算了))没证据还说的“严正义词”,喷子请看清楚和了解情况再说抄袭与其他事情,不然,我不会同意你们的观点,甚至觉得有点可笑。
那些黑的:无脑跟风,愚蠢至极,智商下线,毫无道理,思想奇怪,视力需要去眼科检查,思想的去心理医生去帮你咨询一下。
该电影简介由豆瓣网专职人员撰写或者由影片官方提供,版权属于豆瓣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终年被白雪覆盖的白熊山,可爱调皮的熊大和熊二出生在这里。
伐木工整齐有力的号子响彻森林,当卡车满载原木离去的时候,熊大和熊二则与他们宿命中的敌人——少年光头强相遇。
三个小家伙互相追逐的时候,熊二不小心掉入树洞,随后来到一个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
在碧蓝剔透的湖中央,熊二见到了妈妈故事中的大白熊。
转眼时间来到了现代,对白熊念念不忘的熊二弄丢了朋友们过冬的口粮,为此遭到哥哥的痛骂。
而就在此时,光头强带着三个行踪诡异的外地人来到森林,他们却无意中吵醒正在雪中休息的大白熊。
混乱中,熊二和大白熊再度相逢,而一场意想不到的全新冒险也即将展开…
当时看了预告片就特想看,同学又很推荐,于是就一个人跑去电影院看了。
电影院里都是熊孩子吵吵闹闹,可以看出小孩子是很喜欢的。
看完以后觉得还挺棒,比预期的好太多了,这样的水准虽然和《冰雪奇缘》《超能陆战队》比还差一截,但和国外二档动画电影比已经不分仲伯了。
画面质量,动画表演,特效等等技术指标完全合格没的挑,可以说是高水准的了。
虽然雪的模拟没有像《冰雪奇缘》那样开发先进的插件,但是也用传统的粒子模拟的还不错,至少普通观众看不出什么来。
白熊的绑定做的尤其好,造型也很漂亮,几乎达到了《冰雪奇缘》这样一流动画电影的标准。
可惜的是毛发没有在成年的二熊身上应用。
我一个同学说,全片看完有一种《冰雪奇缘》+《龙猫》+《驯龙高手》……的感觉,我补充一个还有+《马达加斯加》。
确实是这样,片子里很多地方都借鉴了这些影片,注意我说的是借鉴而不是抄袭,因为熊出没拿来的是形式,但融入了自己的故事,(虽然故事本身有些问题这个后面再说)首先开场那段伐木工人砍树借鉴了《冰雪奇缘》开头工人锯冰块那段;熊二初次遇上白熊借鉴了《驯龙高手》里小嗝嗝遇上没牙仔;猴子开车借鉴了《马达加斯加》,其实猴子国王和小猴子的形象也基本模仿了《马达加斯加》里的猴子。
我之所以说是借鉴,是因为我看到了这片子在努力讲自己的故事,而拿来了人家的形式。
近几年引进的动画电影质量越来越高,国内的团队都还处于仰望他们的阶段,也在追赶,所以这样的拿来主义一方面是在学习,一方面也是创作者对原作的喜爱的体现。
尤其是我看到汽车广告,QQ星广告植入和熊大熊二穿着柯南的衣服的时候,我发觉这个团队在创作的时候是自信的,我觉得他们肯定在作出这样的设定的时候先把自己逗乐了,所以他们敢这么玩。
关于故事,本片确实是在努力讲自己的故事而不只是蹩脚的模仿,但用了功却没理清主要的戏剧矛盾,显得有些乱,感觉想表达的太多了而功力不够没hole住。
影片开场到发现白熊之前我感觉这是个好开头,似乎是一个环保与建设的故事,光头强是伐木工的孩子,身世清楚了,而且很有代入感,像我们这么大的同志父辈肯定有不少是当年开荒的伐木工人。
这一点我猜测应该是融入了某个主创自己家庭的经历。
但是发现白熊后,到后面的各种大闹,我觉得主创们可能自己都把自己绕进去了,于是乎光头强几乎是打酱油,熊二的梦太玄乎,白熊到底是真是梦也不清不楚,坏蛋三人组生死不明,总之最后在生硬的感动中结束了。
其实这片子是要讲一个环保的故事,但是装神弄鬼的环保就不好,砍树和建设是一对矛盾,但是山神发怒超自然力量啥的就太玄乎。
我觉得白熊的设定本身就存在合理性的问题,白熊是山神,人们破坏环境山神会发怒这样的逻辑没错,但是对应到现实世界中的元素到底是什么呢?
影片一开始伐木工的线索到中间断了,半路冒出个奸商,最后又用梦境这种老套路把之前所有全打翻,奸商又变成了动物保护者,最后我就有点蒙了,估计主创自己最后也蒙了。
(我猜测主创是先设计出了白熊这个漂亮的角色并以此为驱动来铺陈所有剧情的,只是猜测)其实看完电影之后我想起了阿城的一篇小说《树王》,于是我照着这个思路做了这样的设定:小光头是伐木工人的孩子,一心要成为和爸爸一样的伐木工,一天在外玩耍发现发现了熊大熊二,三个人玩的很开心,后来爸爸和工人们赶到了,以为熊大熊二要伤害小光头,把熊大熊二赶走了。
时隔多年,二熊和光头强都长大了,当年光头强爸爸伐木的地方建设起一个小镇,但是繁荣不再。
光头强继承了父辈的职业成了伐木工,但是时代变了,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许多金钱至上的商人,他们雇佣光头强伐木,他们计划在山上建一个伐木场。
光头强偶然一次又遇到了熊大熊二,虽然有小时候的友谊,但是为了生活,光头强在保护森林和保住工作两者之前徘徊。
熊大和熊二知道了伐木场的计划后千方百计想阻止光头强……最后是光头强知道了建伐木场的危险,但是奸商一意孤行,然后工地出事了,光头强联手熊大熊二一同保卫了小镇。
后来奸商被警察带着,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而且建起了滑雪场,小镇更加的繁荣了。
我的思路是,把核心戏剧矛盾设定为保护森林与建设家园之间的矛盾,上个世纪因为国家建设的需要,许多人到深山当伐木工,新的时代,因为伐木和开采而繁荣的小镇风采不再,面临产业升级的问题,于是开采和环保之间的矛盾就出现了,熊大熊二代表的是大自然的利益,也就是环保,而奸商则是反面,代表资本无视环境保护,光头强恰恰是解开矛盾的关键人物,因为一方面他是伐木工人的儿子,他知道建设的重要性,而二熊只知道保护森林而不知道人类的建设;另一方面他和二熊有幼年的情谊知道大自然的宝贵,而奸商没有。
最后建滑雪场则解决了环保和建设两方面的问题,不用继续伐木了,而且也给小镇带来了繁荣。
我觉得这样的设定更接地气,更有现实意义。
无暇看长评,就来看短评吧!
============================《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在制作上比上一部有进步,但创作上有退步。
所谓的“熊样”究竟是什么,影片一直没有正面的回答,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通过重量级发言的方式明确给出答案。
影片的音乐不错,很能烘托气氛。
片尾时有一段闪回的镜头组,配上一首抒情的歌曲,堪称影片最感动人心的时刻,也是影片最大的亮点。
熊二的人物弧线不清晰,它的变化在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没有讲清楚。
影片中无谓的追跑打闹太多,留给主人公情感线、任务线的时间体量太小,所以整体剧情太过简单,困难不多,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案也不多。
影片植入广告太赤裸,尤其是汽车那段,已经等同于念广告词了,效果不好。
============================《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在制作上较上一部“夺宝熊兵”有长足的进步,模型和大场面的质感都可谓进入了高水准区间,但在创作上却不进反退,呈现出以借用和讨巧为主要创意点的拼凑状态,撒上一点美轮美奂场景的味精,加一点追跑打闹的食盐,最后再来一下“暴走”性质的炝锅,这样炒出来的一盘菜作为动画或许可以,但作为原创动画来讲基本是不合格的。
且不说熊二跟白熊看着咋么那么像《驯龙高手》里的小隔隔和没牙仔,从相遇相识,到骑着飞行的状态完全如出一辙;也不说白熊从一开始在森林里神秘隐现的身姿,到最后巨型化暴走的设定,咋么那么像《幽灵公主》里的猪神;单说影片开头伐木工人的一段劳动号子,连作曲都快完全抄袭《冰雪奇缘》了。
也难怪,都是冰雪题材嘛,可是中国伐木工人在工作时会有这种唱歌的闲情雅致么?
影片的主人公其实只有熊二一个人,主要想讲它找到自身价值的一个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熊二的人物弧线变化不大。
只能说之前它有点胆小,依赖妈妈和熊大,没有熊样,到最后它勇敢献身了,不再依赖他人,有了熊样,但它对待亲人、朋友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而且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变化也不清楚。
变化不大,就意味着角色的成长不多,变化原因不明,就意味着给观众带来的情感收获不多。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影片结尾有一段非常有亮点的闪回镜头组,配上抒情的歌曲的确触发了泪点,但总感觉这种感动并没有那么真实的原因。
因为使你感动的是妈妈、童年、家庭这些词汇,而影片的重点却不在于此,因此产生了某种观感错位。
即,对次要的东西萌生了主要的情感,而对主要的东西只萌生了次要的情感。
熊大在影片中已经不是熊二的哥哥了,而是家长的角色,代替妈妈对熊二予以亲人的关爱。
所以才会有当熊二让一车水果掉落悬崖后,熊大终于按捺不住的发彪。
它的语气完全是家长式的、教条性的,给熊二带了很多顶大帽子,什么选择了逃避、什么为过去找借口之类的,仔细想想,这些话太过生硬,熊二究竟怎么逃避了、怎么为过去找借口了,至少我是一头雾水,它不过就是坚信有一只白熊存在而已。
影片为了推动熊二离家出走的剧情,而让熊大说这么沉重的话,有点牵强俯会之感。
所谓的“熊样”究竟是什么,影片一直没有正面的回答,只是一味地在重复,熊要有熊样。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通过重量级发言的方式明确给出答案,要么是敢于担当的精神,要么是为朋友献身的勇气,总之说出来会让人很感动,不说出来就会让人觉得差点味道。
在这部影片中,光头强的角色被淡化得太厉害了,他仅仅充当个帮助者的角色,没有融入围绕白熊进行的戏剧冲突主线。
如果不是非得有个光头强的话,完全取消这个角色影片也是依然成立的,这就说明影片实际没有挖掘这个人物存在的必要性。
可能为了在电影版中刻意营造出一种“猫和老鼠”的和谐,光头强总是不充当反面角色的,总是有新的反派出现,但这同时也丧失了熊出没原始的一些味道。
当然,相比“夺宝熊兵”来说,本片中反派的结局要好得多,虽然他是怎么转变的并没有讲透彻。
目前影片中无谓的追跑打闹太多,留给主人公情感线、任务线的时间体量太小,所以整体剧情太过简单,困难不多,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案也不多。
比如水果车掉落悬崖,追了几分钟,闹腾了半天,还是掉下去了,这个追只是为了博小朋友一笑,没有什么剩余价值了,其实让车直接掉下去也是可以的,这样就可以腾出时间来讲熊大和熊二的矛盾,讲熊二和白熊的矛盾等等。
影片也没有回答开篇提出的那个问题,一方是保卫家园不让砍树的熊,一方是砍树但却是为了建设自己家园的人,他们之间的矛盾究竟应该怎么解决。
2024年的春节档看了男生版的《飞驰人生2》大呼过瘾,但发现豆瓣很多1星差评,几乎都是对面打拳的女士。
没错,就是从《热辣滚蛋》过来的拳击手女性。
很烦!
于是想到了逃离是非之地,看一看儿童片《熊出没-逆转时空》不料!
被狠狠地震惊了。
于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重温《熊出没》大电影全部的系列,一共十部!
今天说的是2015年的也就是系列第三部。
这个名字啊应该是铁岭雄风!
根据前一部的谐音梗,创作团队还是很会玩的,相信我,往下看你会发现他们的无限玩梗。
故事的开场从熊大熊二小时开始,背景是我们熟悉的大开发时代!
和三体里叶文杰青年时候进入的那个东北生产队一个氛围。
熊大熊二和小光头强一开始就认识了,三个人打打闹闹通过一个灌木丛瞬间长大成人,这样的镜头叙事,完完全全的熟悉感。
迪士尼,皮克斯惯用的回忆杀。
光头强从三轮车变成越野皮卡,两只熊也长大了。
还给了强哥一个特写,明显是不打算继续黑强哥了,看起来眼袋小了,肤色干净了,一定是用了郝劭文推荐的男士系列。
然后就开始推进剧情,不断的玩梗
墙上的通缉令是第二部《夺宝熊兵》里的反派二人组。
👆
全国风靡的摇摇车“爸爸的爸爸叫什”光头强版!
👆
名侦探小学生,手里是QQ星,旁边是福尔摩斯熊。
就问你元素够不够👆
九品芝麻官高手高手高高手同款落地姿势vs漫威黑寡妇经典立不必多说👆
这场景想必许多现在的大朋友第一时间就可以反应出来,哈哈👆除了上面的玩梗,剧情方面可以说是相当的成熟了,并不是说他有多么的惊世骇俗,而是对比第一部和第二部,这一部熊出没大电影完完全的学到位了。
不搞完全的小学生原创,不搞看人倒霉的低级笑料,认真的借鉴,认真的效仿。
其实这可是2015年啊!
没准当时看的话,甚至是原创经典。
尤其是最后的结局部分。
熊二被山神带入梦幻领域,看到了所有人的童年往事,很好的解释了反派们的动机和可怜之处,也弥补了观众的好奇点和剧情的缺失
最最令人想不到的是,熊二竟然穿越了,仿佛一切都是他的一个梦。
但手里的石头证明,这一切都是山神为了感谢他,赐予的祝福。
傻愣愣的熊二也有高光时刻哦
好看,豆瓣8.3分!
名至实归!
下午老婆要带睿宝去看熊出没,从告诉他熊出没要出新电影那天起,睿宝每天都在扳手指:今天13号了,离16号还有三天了……我所知道的大多数孩子都爱看熊出没,原因何在呢?
只爱说电影是我的习惯,大抵是我一直有一个固执的个人看法:电影的艺术水准和导演功力是电视剧拍马都难及的,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需要设置起承转合,保持张力留出飞白才能让我沉醉。
所以我就来说说我陪睿宝看过不知多少回的夺宝熊兵和雪岭熊风。
首先人物设置鲜明,幼稚但不弱智。
熊大之精明强干,熊二之憨傻可爱,光头强之蔫蔫傻傻,这些形象都极为鲜明。
甚而包括反派,配角,也都是出场气势逼人,台词的画面感相对到位。
演给孩子的戏这一点极为重要,作为孩子们尚未成型或者正在建立的世界观来讲,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助于在观影的第一时间让他们生成爱憎心,紧接着开发出代入感,带动好动又容易分心的孩子们跟着故事人物去喜去乐去紧张去愤怒。
第二故事情节完全单线化,紧扣主题一以贯之,夺宝熊兵就是与反派之间对小女孩嘟嘟的争夺,雪岭熊风就是与反派之间对大白熊山神的保护与追捕。
这样的剧情对于孩童观影来说是一种很良好的体验,他们没那闲工夫去理睬复杂多线程的剧情,也完全不会屑于去试图理解导演的手法,编剧的意图,他们只需要一点:不要让我分心,不要让我中断兴趣,一根筋跟着主线就对了。
第三画面相对精美,剧情发展张驰有秩,说是电影就真拍电影而不是仅仅是加长剧情版的动画片。
夺宝熊兵里光头强和熊大熊二被反派喽啰飞行器追逐的那场戏,别提睿宝紧张得拳头都握紧,连我都看得挪不开眼,子弹时间的运用,多角度镜头的切换,剪辑精准华丽,颇有大片惊喜;而雪岭熊风里火车上的一场大场面,当火车脱轨向小镇街道上的老人冲去的时刻,睿宝每次都会惊叫“老奶奶快躲开!
”这就是抓住了孩子的心,让他们看的下去跟得上去,而不是如某些动画电影那样,仅仅是加长版动画片,空洞粗糙,不把孩子当有正常思维能力和审美水准的人来尊重。
第四主题都是鸡汤正能量,这点对孩童观影来说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这种鸡汤绝不能空洞苍白加腻味。
夺宝最终的结局,宝藏原来是童年珍藏的记忆,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光才是最宝贵的。
而雪岭熊风,则把坚守,牺牲,奉献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思考结合在一起,最终因为真爱而消弭了灾难。
这些鸡汤其实我们成年人都知道也都很腻味,然而孩子们确实需要这样的正能量,在他们尚未成型或正在成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中构筑一些净土,只要不是很生硬的,是潜移默化的,那就是成功了的。
等下开始的熊心归来是睿妈带睿宝去看,我想大致也该不脱离上述套路,我们成年人也许会嗤之以鼻,只要孩子喜欢就好,不是吗……
文/梦见乌鸦之前对这套动画真的不是很了解,也难怪,早已过了看动画片的年龄,这里的“动画片”尤其指的是国产动画,在很长一段时间,国产动画被定义为“18岁以上成年观众禁止入内”的类型,作为动画片,“低龄化”配置原本不应该是这个片种的问题,但面对好莱坞以及霓虹国越来越多以高调娱乐为本质的面向全年龄级的动画的冲击下,那就是称得上是“问题”。
因为,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低龄化对于成年观众来说是倍感煎熬,对于西方动画那种老少咸宜的调调,父母当然希望带孩子去看后者,因为好莱坞动画孩子看了也会开心,而且父母同样能感受到片中的娱乐效果。
以此为前提,从心态上国产动画就输了一截。
这就是“低龄化”与“全年龄级”动画对比起来的差距。
扯得有点远,这里没打算讨论国产动画的前景问题,主要说得是《熊出没之雪岭雄风》这部电影,之所以前面扯一大堆概念化的问题,是因为《熊出没之雪岭雄风》是国产动画中少见的“全年龄级”动画。
作为一套从动画剧集演变过来的大电影作品,《熊出没》与其竞争对手《喜羊羊》系列有着相同的属性:品牌化。
这是国产动画作品中一个比较标志性产物,从《喜羊羊》系列开始,国产动画大电影主要就是以小荧屏+周边商品,甚至游戏为根据地,对受众群产生辐射影响,以此来建立品牌效应,进而扩散至电影版。
《熊出没》系列也是一样,但这套电影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电影版与剧版之间的差异,之前瞟过两集剧版,水平一般,依旧低龄化。
但电影版的不同从去年《夺宝熊兵》中就能看出来,画面升级是所有动画品牌电影版的必须选项,该片也不例外。
但故事明显生动了许多,谈不上质变,但故事明显好玩了许多,最终该片2.4亿的票房也证明了《熊出没》在国产动画中的品质。
到了第二集《雪岭熊风》(这套电影很有意思,小标题都是改好莱坞大片的名字),又是一个大的量变。
动画电影是否吸引观众,主要在于两点,其一是画面,其二是故事。
因为画面代表着观影的直观感受,故事代表着观影的娱乐属性。
《雪岭熊风》比起第一集来说有一定幅度的升级,在被好莱坞动画高超的画质惯坏的中国观众眼里,该片的画面总的来说也就“那样”,毕竟国产动画工业水准与西方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但这里要夸赞的是画面的流畅度,3D角色建模,人物来自于动画版,Q型的角色形象很能吸引小观众,而成年观众所关注的更多还是画面的完成度。
该片最突出的地方在于背景和流畅,连绵的雪山、美轮美奂的森林仙境都非常吸引眼球,背景CG制作其实并不需要过于细致的动画处理,却能考验到电影的完成度,该片的场景变化很快,背景样本复杂,具有相应的纵深感,能从这一点上看出动画制作的繁琐程度,再配以大量运动场面,让电影整体流畅性极佳,画面算谈不上精致,但绝不会让观众感觉到LOW。
这都是电影繁琐的即时演算+动作捕捉生成的CG画面下,为该片带来的很不错的观赏性。
而且电影3D效果也很出众,无论是片头那飞舞的雪花,还是之后漂浮的蓝色鱼等,都具有很强的3D效果。
而且该片公映时也提供了2D与3D两种版本,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再来看电影的故事,电影的主题很清晰,也很熟悉,主线任务跟当年经典国产动画《九色鹿》很像,本片中的“九色鹿”是一只萌到没有朋友的大雪熊(我们称之为大团)。
反派是偷猎团队,场景是“桃花源”般的雪山,而主角则是向被哥哥熊大视为不靠谱的熊二。
主角在于大团建立友谊的同事,也凭借一己之力击败了偷猎团队,不但拯救了森林,也完成了自我成长。
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雪岭熊风》的主题仍然跟剧版类似,环保+保护动物。
但故事性却是一个飞跃。
用句俗话来说,这叫“好莱坞式叙事”。
什么叫做“好莱坞式叙事”,并不是说其跟美国大片一样多么曲折,而是如当年《忍者神龟》、《变形金刚》等美国动画那样,传统的除恶扬善故事,在战斗中获得真理,突出了勇气和正义感,这在国产动画过家家中是很少见的。
当然对于动画片来说,俗套,漏洞这些不能避免。
而该片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故事紧凑完整,情节有波澜,小有悬念,一个算是老套的故事,却很能吸引观众。
《雪岭熊风》叙事轻快,节奏鲜明,角色刻画娴熟到位,各种笑料和插科打诨恰到好处,抢救水果车、正邪双方上天入地的火车大战、熊二在小伙伴们的帮助下搏命救大团子等环环相扣的惊险情节的呈现,足以让人看得直呼过瘾。
且煽情也是不偏不倚,配角也是个性鲜明,其实这些角色在很多动画片中都能找到原型,比如大团子其实就是以龙猫为模板,但这些角色在电影中让人非常喜欢,这就是建立电影充满娱乐性的故事上的好处。
算是一部给成年观众准备的动画电影吗?
当然不是,很多成年向动画如《魁拔》、《秦时明月大电影》与电影的区别明显,本片依然是给孩子们准备的大餐。
成年人不见得会迷恋这样一部动画片,但电影的优点却做到了国产动画中少见的老少咸宜,这一点已经实属不易。
《熊出没2》并不像《魁拔》这样面向成年领域,电影是孩子们的大餐,但也是成年观众的菜。
说本片达到怎样怎样的高度、树立怎样怎样的标准还为时过早,《熊出没2》还算不上国产动画的质变,但却是一次非常大的量变,评述该片无需上纲上线,简单好看,孩子们喜欢,成年人不讨厌,父母有带孩子看国产动画的倾向,这就足够。
当《料理鼠王》《疯狂原始人》《马达加斯加》等国外动画电影好评连连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我们国产动画的哪部电影能和他们抗衡呢?
后来,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电影版面世了。
故事无外乎便是正义的一方打败了邪恶的一方。
当然这部羊打败狼的故事已经算是国产动画的佼佼者了。
之前我还看过一部动画片叫《神奇的饼干》,看完了肾疼了一个月。
直到这部电影的出现,国产动画的明天终于露出了一丝曙光。
把孩子当傻逼糊弄的时代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寓教于乐,把严肃的主题以更易于接受的形式递到孩子们面前。
导演做到了环保要从娃娃抓起,究竟是否有效需要时间去验证,但至少他去做了,这比为高富帅选后宫的《芭比娃娃》之类的动画要有意义得多。
而制作上更是比以前精良了很多,在团子的梦幻世界中,蓝色的小鱼和鲸鱼漫天飘飞的场景真是美到了极致。
只要用心制作,观众们就一定会认可。
故事的情感比起以前更加多元化。
平时和熊大熊二为敌的光头强在大是大非前没有含糊,果断站在了熊们的这一边。
而熊二和团子之间似有似无的那小暧昧贯穿全剧,直到末尾那深情一吻才得到了确定。
就算是小朋友,谁的岁月里没有那些小暧昧呢?
比起熊大,熊二是个更完整的人,有着常人的所有喜怒哀乐和感情。
不过末尾的那些未免费解了些,如果一切都是个梦,岂不是大家都被耍了?
电影里的广告太扎眼了点。
方特这下子肯定火了。
熊出没之雪岭熊风是一部一流的国产动画电影,是熊出没系列电影中的最佳作品。
该作品在票房上刷新了此前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保持的国产动画票房纪录。
我认为这是个被低估的作品,作品精致讲究,剧情流畅完美,如果说夺宝熊兵在好莱坞面前是个小个子,那么雪岭雄风已经可以与好莱坞一较高下了!
我个人认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熊出没之雪岭雄风、魁拔3:战神崛起和小门神是国产电影的一阵作品!
没想到是一部感动人心的好剧。
有很多梦幻的场景和瑰丽的想象。
整个画风和质感都很不错,绝对是国产动画片的良心之作。
在摧毁性的大爆炸后,熊二回到小时候,重新见到大家的童年。
里面的好人坏人都曾经有过最纯真的童年,那个执意捕捉山神大白熊的恶棍,原来是曾经被歌声别人欺负不能捉熊的小屁孩。
看着他可怜的童年,突然也觉得,这个做尽坏事的人也是可以原谅的。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真诚纯真的一面。
于是,在动情的歌声中,在熊二美好的童年回忆中,我被戳中了泪点,哭得泪水涟涟。
这部片子有很多地方明显模仿了宫崎骏的片子,包括龙猫和幽灵公主。
大白熊的出场,形态,都有龙猫的影子,还有天空飞行,让火车飞上天的桥段,都明显是龙猫式的魔法。
白熊的头上的鹿角,白熊圣湖的场景,白熊最后发怒等,分明是效仿了《幽灵公主》里面的山神白鹿。
说好听点,就是向宫崎骏致敬吧。
比想象中好点。。。
“团子,俺来救你了!”
陪女儿看把我哭了,我泪点低啊,可是网易云主题曲下评论一看,不止我一个,好吧,四星
讨厌熊大熊二,可是这部真的好
果然比喜洋洋好看太多啊!!梦幻的色彩感太棒了,怒赞!团子好可爱啊好可爱啊!果然对萌萌哒都无力抵抗
这部蛮不错
挺好看的
还是很良心的
6
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电影,虽然有很多瑕疵,但其质量、好看程度和诚意,已经甩开很多国产真人实拍片许多条街。6.5分。
就算没看 也只想打一分。。。中国动画能不能不要出这种毁三管的内容 当初宝莲灯 葫芦娃什么的不是挺正能量的吗
之前遭人诟病的暴力、粗口浑然不见,居然是一部重回童年的真诚之作。国产动画技术上已经悄然完成了原始积累,已然做好了腾飞前的充分准备。现在需要加把劲的,就是如何摆脱宫崎骏、皮克斯、梦工厂的阴影,做出和“小蝌蚪找妈妈”一样的真正的中国动画。
我陪孩子看了无数次,真的没看完整
原来疯狂融梗这事熊出没团队早就开始了
挺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大白熊好可爱
雪地追水果和火车抢手机这两场追逐戏很精彩,配乐随着节奏推进而且很有幽默感,其余的故事内容、人物设置、感情发展(你没看错!)、结局处理都是准二流。环保主题最后的突出太生硬,毫无说服力。倒是民众一如既往的跟风。
陪孩子看的,国产动画电影基本上都属于骗钱性型。
&呃,接受艰难,但是堂侄女和表侄女们觉得很好。
很用心地做视效,很多动画大片的影子,可惜剧本还是有些糙,低龄话,多次搞笑未遂,三星,还是值得鼓励的!
哭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