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空手道》在之前公布的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2018年)提名名单当中,提名了:最佳女主角(提名) 邓丽欣;最佳男配角(提名) 仓田保昭;最佳摄影(提名) 谭运佳;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张蚊;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提名) 李端娴;新晋导演(提名) 杜汶泽。
平心而论,电影之外的话题比本身电影更显得热闹。
首先,豆瓣是无法搜索到“杜汶泽”的相关资料的。
(豆瓣搜索结果界面)毕竟,近两年的政治风波,让香港个别艺人站错边,导致出现了不河蟹的河蟹。
说回来,杜汶泽被大众知道,应该就是《无间道》的傻强这个角色吧?
同时凭着《无间道》这个角色获得了当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之后,监制的电影《伊莎贝拉》,让人眼前一亮。
在王晶执导的,主要针对内地的《澳门风云》当中也有出色的演出,再之后,就由于政治风波,被内地封杀了。
某一个时间,“杜汶泽”就是一个敏感词。
但是却凭着这部香港本土的《空手道》,入围了新晋导演提名。
在《空手道》里面,他拥有多重身份,出品人,导演,编剧,武术指导,演员等,这部电影,他就是绝对的掌控者。
另外要说的就是邓丽欣。
作为歌手,随着香港乐坛的没落,本身偶像派的她逐渐失去了歌唱机会,身边同时期的女歌手,要不北上增加曝光率,要不转型歌影视多元化发展。
谢安琪还是局限于香港本土,容祖儿早已凭着英皇娱乐的影响力还参加了内地的综艺节目。
其他几位要不隐退,要不放弃歌唱事业直接变成电视剧演员了。
而邓丽欣有很长一段时间是香港导演叶念琛的作品必备女主角,《独家试爱》、《十分爱》、《我的最爱》、《保持爱你》、《绝代双骄》,基本都是那种恋爱当中的“马丽苏”的角色为主。
让人看完对于她的印象就是“表情僵硬,对话让人出戏”。
随着香港本土的女演员的缺乏,大家发现近年的香港电影,熟悉的面孔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个,分为:TVB一派和TVB之外的一派,很难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女演员出现了。
所以,这次《空手道》让邓丽欣来出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考虑:找到好的女演员越来越难,作为早已固化的女演员,看看能不能挖掘她本身的演员的另外一个层面呢?
电影《空手道》里面的邓丽欣其实是有突破了,抛弃了过往那种令人尴尬的假笑,只是表情还是依然僵硬。
电影大部分的演绎其实都是静态的,或者是固定镜头的,这样对于邓丽欣来说,只要她发挥正常,收回自己以前那套任性的演绎方式,还是掌控到了这个角色的。
所以这次竟然提名了最佳女主角,不知道是香港电影的自我安慰,还是纯粹鼓励这青黄不接的女演员的缘故。
大家一致赞赏的男配角:哑狗,饰演者是欧锦棠。
熟悉香港电视节目的,一定知道他最出名的是香港亚视的节目《今日睇真D》担任男主持,正是由于这个节目,周星驰的电影《大内密探零零发》,还特意让他本人出演了那个解剖外星人的司仪的角色,那可是一个只有了解这个亚视节目的人才知道的梗。
还有陈静,2012年彭浩翔的《低俗喜剧》让大家认识了她。
由于外形的缘故,之后的几部电影都是以露肉为主,使她本身的戏路越来越窄,有一段时间抑郁症暂停了所有工作,本来以为休息后会转变戏路,结果还是由于太深入民心,不过,在《空手道》这部电影当中,她这个配角还是不过不失,达到了缓和剧情尴尬的作用。
说回电影本身吧。
《空手道》其实就是一个迷你版的励志故事,之所以说是迷你版,是因为电影整体的故事并不完善,甚至说是虎头蛇尾,差不多90分钟的电影,一开始的脉络还是很清晰很日式的,但是在“杜汶泽”这个角色出现之后走偏了。
加入了大量的留白和静态镜头,既有日式的风格,又忽而香港本土爱情电影的感觉,混搭的各种基调让电影的质量不稳定。
很多人看到了王家卫电影的影子,但是同时又有简陋的擂台戏,显得励志变得过于单薄,不足以支撑那些“说教”,接着苦苦支撑到80分钟后,好像故事已经说完,徐徐落幕。
电影《空手道》由于入围了香港金像奖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假如没有入围,可能就变成了大部分香港本土的电影,影响力也就只能留在香港本土了。
在目前大部分香港电影工作者北上神州,追逐内地的那些电影神话的时候,留守香港本土的,是继续坚守自己的那份看不到未来的电影梦,还是低下头,向内地靠近呢?
这是一份给香港电影人的选择题。
看电影,就应该好好看电影。
本来,我并没有留意这部电影。
直到在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提名名单上,发现在新晋导演的候选人里,出现「杜汶泽」这三个字……不难想像,这部电影在豆瓣上面的评分一定不高。
果不其然,811人评价,5.8分不及格,其中35%的评价打了不及格分数。
出现这个结果,和电影品质之间,已经没有太多的逻辑关系。
因为只要出现杜先生的名字,在网络上,一切与他相关的事物,几乎就注定了会招来恶评。
原因很简单,杜先生是个「辱骂大陆人的人渣」嘛……
特意截取了对电影的差评短评,果然都是神逻辑给一部电影打差评,不困难,但如果还没看过一部电影,因为某些个人原因,就直接给出差评,那当然就更不困难了。
我也没有少给电影打过一星差评,但如果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那我便绝不会对它作出这种确确凿凿的评价。
就好像我给《星球大战8》打了一星差评,其中虽然包含了对电影的个人感情和情绪,但我最起码会在文章里面一条一条地列出,我给电影打差评的原因。
而且最重要的,这些原因,判别的标准都是基于电影本身,而不是它的某位工作人员。
可是对于这部电影的差评,却几乎都是出于对杜先生个人的嫌恶。
这样的出发点,对于电影本身,很可惜;对于打分的人,很可怜。
时间过得很快,很容易就让人遗忘。
所以,我已经不记得,杜先生是怎么辱骂过大陆人。
我只是隐约记得,他在某一年,在网络上公开表达过自己的政治倾向,但对于他到底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政治倾向,我却已经记不住了。
对于电影,对于电影人,最能让我记住的,只有他们的作品。
评价他们的作品,我只会从作品本身出发。
否则,我就无法评价凯文·史派西的演技,罗曼·波兰斯基的作品,甚至《意志的胜利》这部电影了。
要知道,如果要让自己站在「政治正确」的立场上,那么任何对于他们的赞美,都是错误的。
可是,预设立场,难道就不是一个错误吗?
只看海报,其实就能大致猜到电影的下限。
所以,我怎么评价《空手道》这部电影——「一部制作认真、立意高尚的电影。
」在我看来,杜先生对于导演与剧本,其实并不具备太高的天赋。
所以在技术层面上,剧本是相对稚嫩和单薄的,电影展现的高度也有不足,但至少,故事讲清楚了,分镜处理也做到一板一眼。
也就是说,电影的底子打好了,品质的下限也立到了合格线上。
当然,《空手道》这部电影,与和它题材、立意都相似的《柔道龙虎榜》相比,品质不可同日而语。
可谁让《柔道龙虎榜》的导演是杜琪峰呢?
《柔》我打了五星,力荐,作为杜琪峰导演影史10佳,7.4分绝对是被低估了。
在故事的立意上,《空手道》用一项武术运动,一个回头的浪子,一个失意的女青年,向观众传递一份绝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在艰弥厉,战斗到底」这八个字,足以说明一切。
确实,这不是什么有新意的故事,多少竞技主题的电影,其实都是在讲这么一回事。
可这也说明了,这是一个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历久常新的故事。
诚恳认真地讲好这个故事,我们就应该给它一个客观的评价。
相反,多少拿了龙标,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却是那么的恶俗、反智、审丑,相比之下,那才真的应该直接打0分的东西。
所以,请不要为了政治正确,去恶意伤害这部电影。
同时,也祝愿杜先生的下一部作品,可以拍得更好,让我可以更有底气地——称赞你。
我的公众号,关注走一波?
虽然是杜汶泽的电影,但是客观的说作为实验性作品还是可圈可点的,从语法上看没什么太多亮点,但是确实在镜头和氛围营造上下足了功夫,白开水的故事加上一点点王家卫的味道,色调稍微调亮一点点,港式性冷淡,唯独随处可见的一兰拉面给我看饿了,两处广场舞大妈还不忘隐晦的表达了政治讽刺,耐得住性子的可以看看。
女主除了几句日语没半点像日本人,与她爸爸不像在同一个时空...直到陈强出现,三师徒形成相互架空的关系...空手道角色也令人难以信服,三个主演功架都不够,特别是张震都拿了八极拳冠军的今天!
作为动作片水份太大!
所以剧情上很取巧地定义为失败者的故事?
实在看不懂最后一个倒在擂台上的镜头有何意义?
作为青春励志它又不够燃!
大量的长镜头和留白让它看着像文艺片,当然其中也不乏好镜头,可惜又没有足够的故事去支持它的哀,导致整个结构散漫又不够动人!
“空手道”也只剩下“空”了...没戴有色眼镜,香港电影也就这样了...
开始看的时候还以为是马云爸爸的攻守道……后来发现只是讲空手道的故事。
女主的经历完美的展现出父母望子成龙,进而对子女施加压力的成长道路。
当然电影对此描述略有欠缺,可能是父亲的拔苗助长,也可能是女孩没有母亲陪伴的幼小心灵遭受失败的重创无法自愈。
可能父亲独自扶养内心敏感的女儿都会遇到的问题,只是片中的问题被放大在银幕。
杜汶泽的出场很突兀,没有前因,且没有结局。
可能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就只是为了激发女主的斗志,不需要过多赘述。
同样的体育带动人生,拳击格斗田径体操。
这些已经拍过无数的相同桥段,在于编剧和导演的功底,还在乎配乐和摄影的拿捏技术。
同样的电影,《空手道》呈现的也是主角的颓废通过再学习空手道找回自己,活出自己的故事。
更加精彩的是在颓废的因素里找的合适的理由,《百元之恋》就是这类。
一点点的切掉腐肉,上药包扎,过程疼痛无比。
到伤口愈合还会感受到受伤时的疼痛,时间会忘记但还是回忆。
体育即运动会让人没时间去回忆,这就是都排烂的题材依然受欢迎。
主角在受到当小三被男朋友无视输得彻底,坐车哭泣配乐动作表情没有用心感受根本演不了这段。
哑狗开篇的无声撕吼被人当沙包被人当凯子到结尾的无声还以空手道,从另一个角度阐述学习的理由。
杜汶泽穿插的当弱者需要帮助出手的那一段,演技模仿故事也模仿。
唯一加分的是后来的小女孩上课,这一点可以挽回一点编剧和演技的尴尬。
另外的广场舞,有黑的成分。
但黑得恰到好处,如同韩国电影!
整体看来三星半,那些打着愤青幌子打一星不知道是抬高自己,还是标榜什么。
这样的人和水军没有区别,让别人失去多观赏一部好电影的机会。
至于什么圈圈圈,这类电影都能上映也是背景强大。
打满分不为什么,就是没想到豆瓣也这么多逗逼,替这部深怀人文主义的优秀电影和电影工作者打打不平...逗逼你打零分,老子偏要打满分。
很多人说结尾太平乏了,不够立意,至少要励志啊!
偏不,生活哪里有那么多完美,那么多励志逆袭啊电影的大部分的情节最终告诉你,每个人都会回归自己的普通,生活没有什么戏剧性,你也会是普通的一个。
但这有什么关系,你找到自己的归属就行了,每个人都是这样过。
今年港片让我较为惊喜的作品,然而导演是杜汶泽,更意想不到,摄影、美术、音乐提升了整个剧本。
杜汶泽表达很纯粹、很地道香港,相信他也在作品中抒发了自己的理念。
虽然武打镜头的剪辑和设计较为逊色,但是名曰《空手道》,却重在人物和生活事,空手道自然变成了剧中人物生活的精神支柱。
画面不喧闹,十分冷静、克制,风格很突出。
加上部分对白还保持着杜汶泽独有的幽默,增添了观影趣味。
歌曲《炸炸炸》和陈静的对白:“我打飞机咁好,点解唔继续?
”都让我印象深刻,看似荒谬,但是有态度、有味道。
从来没有怀疑过杜先生本身的演技问题,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好演员。
空手道这个电影估计是他自己希望证明自己并不仅仅在搞笑。
显然,如果出于这个目的,嗯,的确,他不仅仅是搞笑。
如果《逐梦XX圈》是一星,那么这个电影也值2星。
我应该给了3星,多的一星作为鼓励邓丽欣表现不错,还有是音乐的确挺有深意的。
但是整体的剧本和影片的节奏上,完败。
抱歉,这个锅,就只能给身兼导演编剧和演员的杜先生来背了。
现在单凭一个电影,就下定论杜先生在处理这些有文化有深度表现人性的题材上没有天赋。
这样是不公平的。
但是至少,在这一刻,他要证明自己能往这方面走,还有很长的路。
(劇透)杜汶澤一向予人的印象都是充滿挑釁性的,雖然他執導的《空手道》顯出比較沉著和文藝的一面,但他那種不服輸的心態依然可見,正好與戲中的信息形成有趣的張力。
《空手道》是一個關於「如何失敗」而非「怎樣取勝」的故事。
雖然戲中藉著空手道師父(倉田保昭 飾)之口表達「空手道的精神是見義勇為,而不是自我證明」,這齣戲終歸是有關「面對自我」的,而那和跟俠義精神其實可以並行不悖。
《空手道》劇情其實頗為單薄。
杜汶澤飾演的陳強很年輕時便取得黑帶,幫忙訓練師父的女兒平川真理(鄧麗欣 飾),後來卻因為常常打架生事而被逐出師門。
後來他坐過牢,又當上「有勢力人士」的保鑣,卻遇上了一次「見義勇為」的機會,倒戈而戰。
當陳強再次出獄時,得悉師父已離逝,卻把道館的大部份業權留給他,其實是再次讓他代為訓練女兒。
遺傳著一身空手道細胞的真理,小時候曾天天嚷著要練習,卻在一次比賽失敗之後斷然放棄,並歸究父親迫她習武。
當她得知父親把道館的大部份業權交給陳強後,深深不岔卻也無可奈何。
陳強要她重新鍛鍊,並打一場擂台戰,以此為換取道館業權的條件。
這題材的電影通常是拍成熱血勵志的風格,但《空手道》大部份篇幅都是慢版的抒情節奏,視覺風格尋求簡約、優美。
影像重於敍事的程度,使某些段落猶如攝影機廣告。
杜汶澤聰明地運用了大量慢鏡頭,既有充撐時間之效,亦在配上古典音樂之後營造出詩情畫意之感,與他為觀眾所熟悉的低俗鬧劇形象形成極大對比。
雖然他說這齣是「技擊片」,但動作場面不多,亦不算悅目,毋寧說其實這是一齣以武術為題材的文藝片。
說這是言志之作,便須了解一下創作背景。
杜汶澤近年因為常常公開議論時政,招致市場及同行杯葛冷待,失去了很多演出機會,便在空手道上抒發其鬱結。
所以《空手道》有半自傳的色彩,可見他把自身的挫敗、修練的武藝、熱愛的攝影和真實世界的空手道師父都放進戲裡。
透過平川真理的成長經歷,他要在一個追求勝利的競爭社會講一個「如何成為失敗者」的故事。
真理的盲點是「輸唔起」,失敗的心理壓力使她扭曲了回憶,騙自已從來都不喜歡空手道,把責任卸到父親身上。
陳強傳授予她的其實不只是空手道,還有面對失敗的心態。
「面對失敗」有兩種:一是以成功為目標奮鬥,但事實上必然會遭受挫折,人要學習怎樣克服挫折而繼續前進;第二種,是明知有些事情必然會招致挫敗,卻選擇一頭栽進去,頭破血流也是求仁得仁。
電影結局有一場想像的拳賽,真理被狠狠打敗,倒在血泊中,卻露出滿意的笑容,而擂台邊的陳強也滿足地淡出了,因為她已「學滿師」,終於懂得接納失敗,而非逃避。
然而更能體現出第二種「面對失敗」的其實是陳強。
他要為「有勢力人士」當保鑣,因為他已坐過牢,很難找到體面的工作。
後來到他決定要與老闆為敵,並與其他保鑣搏鬥之時,便等如選擇成為一個更徹底的失敗者,因為他將會再次坐牢並且連「撈偏門」的機會也失去了。
這是杜汶澤本人的自況,他知道公開批評政府會影響其演藝事業,卻堅執如此,因為他認為那是「見義勇為」。
陳強知道背叛老闆的下場,卻為了保護弱者而戰鬥,只因為記起了師父的教誨:「空手道精神是見義勇為而不是證明自己」。
只可惜這角色戲份不多,描寫不夠深刻。
其實《空手道》講的是回憶:勿忘初衷,然而有些事情比勝利更重要。
從自欺欺人到忠於自我,是成長的一步;為了比自我更重要的東西而自我犧牲,則是更進一步的理想了。
原載於《時代論壇》2017年11月26日
一般般的水平吧,讲故事水平有待提高,里面人做事情都有点点莫名其妙。日本的百元之恋更好。
百万美元宝贝 + 百元之恋?还是有一点点好睡的,关于人生的部分也太跳脱和浅薄了。喜欢邓丽欣的发型…
剧本不过关,不过摄影配乐节奏表演各方面都完成的很不错,越看越想再温一次柔道龙虎榜,杜汶泽选的片尾曲炸裂哦!
7分,加多一分,电影优点缺点都很明显,但仍然值得一看。
导演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尤其在部分画面处理上...闷闷地讲了大半集百圆YEN丧女人生后,突兀地参加一场拳击比赛,无厘头地发扬光大空手道,不知传达了何为空手道精神...Stephy离开叶念琛和方力申实在是戏路有限...不像Dada,可以在任意片种随意植入,毫无违和感...
要赢人,先要赢自己。简单的道理,浅显的故事,好多慢镜头,感觉硬把时间拖到90分钟。
搞不懂这到底在做什么想做什么。
说杜汶泽没片拍要饿死的,是不是啪啪打脸了
「你咁勁!你唔鍾意邊有人迫到你啫,痴痴哋!」
5分。他實際丟不掉他的猥瑣。當然,因為他誠懇,所以猥瑣非貶義,只是怪怪的。前半部分做得有模有樣,浸淫片場20年,有領悟。開篇該說拍出了最能留名影史的倉田保昭,這黑白極簡中的凌厲和氣骨,倉田大師一身風範讓人敬佩。後面風格混搭黃精甫+杜琪峯+一點點john wick,於我很enjoy,敘事也簡潔,都還玩得轉。芝士撈丁和湯拉麵分出角色處境,是一處妙筆。故事挺俗,風格不錯。結果到最後20分鐘,突然的,你就不知道他是要幹嘛,全是廢戲,一塌糊塗。私貨部分,典型港產憤青綜合症,什麼都想說,什麼都只說一點。再說隱喻是自討沒趣,講到盡只是種種玩味,也不高級。“偶遇”談愛情的男主播之前,要強調一句“守護香港的聲音”;精氣神十足的日本老頭,坐在長椅望這群臃腫醜態的中國大媽跳廣場舞……好吧。但那首歌,挺洗腦的。
全片欧锦棠演得最好
如果是别的新导演这样玩镜头,你们会说是风格;但阿泽就只能被吐槽装逼…剧本其实很简单,但胜在有火。邓丽欣担不起“脱胎换骨”,但绝对拥有“无限可能”。
仓田保昭终于不再拍烂片了,两场独自练功的戏码和后面独自吃饭,独坐公园的两场戏一对比,浓浓的英雄迟暮感油然而生。而欧锦棠饰演的哑狗虽然没有台词,但更能抓人眼球,邓丽欣说要关闭饭馆后他哭的那场戏,还有当邓丽欣努力练习到可以和他对打时,他发自内心提她高兴的那一笑,都很容易让观众感受到他的情绪。邓丽欣不再是叶念琛的阿宝,尝试着突破自己,开始演绎各种不同的角色,让自己更丰富。第一次做导演的杜汶泽,我认为他相当用心,想拍好一部电影,不容易,撇开其他因素,我要给他点个赞,期待他的下部作品。
平川真理不是因为失恋、丧父而一蹶不振,它的根源在小时候的那场比赛,那次的阴影伴随她成长也未散去。主线讲的是女主角如何从缠绕心底已久的挫折中走出,再次站上擂台,再次敢于去练空手道。自己最擅长的东西输了,真的是个很难跨过去的坎,从而影响了后来的价值观,造成种种不良行为,只是为了逃避。
真的很烂
不谈其他 片子真的是好片子
音效真棒,古典和演武镜头也很棒,其他真的不咋样,那么简单一故事拉长到90分钟,一直在吃东西,拳击和床戏冗长,主题半死不活,高雅中穿插着波霸女小姐妹这种恶俗的符号
玄乎与玄学,精神病与精神区别。先学会讲好故事,再图讲好的故事。
四星半比邓丽欣。
画面很美,稳熟的片子,只要别和大陆掺和,拍香港自己的电影,还是会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