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曾赠
主演:陈晓轩,方嘉怡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益阳方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4
简介:丧父的12岁小女孩明月,在暑假里由于怀疑和嫉妒,将妈妈的情人推入水中疑似死亡后,迎来了人生的初潮。但是这一切,在她云淡风轻的应试化暑假日记作业,灿烂童年式的描述中结束了。影片表达的是一个小女孩成长的孤独和羞耻,同时也刻画了人在面对体制时的自我分裂和粉饰太平。 《明月的暑期日记》有一种独特的诗意。 大量隐喻符号和主..详细 >
江西。
这就是电影片段集锦啊,不过故事完整度比好多毕联高多了是真
看到中间以为接下来的发展是女主参加了新概念比赛后成功在上海买房最后在生日会上用红酒泼了朋友的头之类的(?)。虽然超现实部分和最后两本日记的对比都挺好的,但总体细碎的镜头设计和女主有些乏善可陈的苦大仇深真的好老气。2.5归2。
两本作文内容的朗读对比点得精彩,但文本诉求的现实主义相当脸谱化。
少女心事和金鱼
今年拿奖拿到手软的片儿啊。完成度很高,梦境控制得太棒了,完全是个长片的底子。不过走残酷青春破碎家庭一路真的是北电导演系风格吗?两本日记对应着方言和普通话这个梗也太棒了。但是值得商榷的是视点问题,真的需要一个阅读日记的叙事人吗?
3.5如果真的是自己的经历的话那还挺蒂的!
喜欢超现实的设计
北影教师年会,大家都喝大了。曹保平对章明嚷嚷:老章,我能拍狗13你能拍吗?章明也嚷嚷:我学生都能用我的风格拍出来!
全程揪心,梦境与惊悚的段落相当惊艳!
2016-07-16
可以get到意象,就导演想要表现的那种情绪。但是设定太假,妈妈是舞女的部分流于表面,当然也是时间太短造成的。 两种日记,不同心情,极为讽刺。
气氛可以,水鬼上来吓到我了。小女孩长大是不是都这样拧巴挣扎
和同学相比,我居然连不足都看不出来,如今陷入了很久以前观影的瓶颈了,只能看的出好,看不出差,这可能是我依旧没跳脱出学生思维吧
象征运用非常成功,诗意而残酷。明月的梦境结尾太过于令人伤感,她的个人命运的悲剧在电影造型中以"夏日秘密"的方式偷偷被揭示了:闪亮的眼影,廉价的腮红与红裙——在那一刻,她长大成人,也终将成长为像她母亲一样的人——身份卑微,命运多舛,渺小得似乎不曾也不需存在。
很金基德“冬去春来又一春”,父亲去世后的一个暑假,母亲在夜店工作,找了新的男人们,女孩从母亲的阴道里脱离出来分泌出一条金鱼,一个暑假中她变成了“女人”。
BFA的毕业联展里很赞的一个。夏日湖南益阳的暑期记事,隐匿着诸多成长阴郁记忆的共通可能。结局部分比照张作骥的《暑假日记》颇有小趣味,同前年陈卓的《杨梅洲》有着接近的气韵,女主也似另一个尹雅宁。
梦境中“金鱼”涌出、母亲“附体”的那一刻真赞!两本日记,一本方言、一本普通话也是十分用心的设置。剧本就文学性而言完成度很高,集中地塑造了少女长大成人的敏感、多疑和孤独,可惜符号堆砌得太满,同时不喜欢通篇念日记的处理,显得有些违和,它打破了文本营造的静气和韵味,还有些故作天真的刻意
有几个镜头很棒很惊艳很诗意,但是,无内容基础的“诗意”只能是廉价的唬人的东西。看了几个短片,发现可能是时长限制,短片真的很难拍出什么好东西来。 @2019-01-29 18:32:54
无意义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江西。
这就是电影片段集锦啊,不过故事完整度比好多毕联高多了是真
看到中间以为接下来的发展是女主参加了新概念比赛后成功在上海买房最后在生日会上用红酒泼了朋友的头之类的(?)。虽然超现实部分和最后两本日记的对比都挺好的,但总体细碎的镜头设计和女主有些乏善可陈的苦大仇深真的好老气。2.5归2。
两本作文内容的朗读对比点得精彩,但文本诉求的现实主义相当脸谱化。
少女心事和金鱼
今年拿奖拿到手软的片儿啊。完成度很高,梦境控制得太棒了,完全是个长片的底子。不过走残酷青春破碎家庭一路真的是北电导演系风格吗?两本日记对应着方言和普通话这个梗也太棒了。但是值得商榷的是视点问题,真的需要一个阅读日记的叙事人吗?
3.5如果真的是自己的经历的话那还挺蒂的!
喜欢超现实的设计
北影教师年会,大家都喝大了。曹保平对章明嚷嚷:老章,我能拍狗13你能拍吗?章明也嚷嚷:我学生都能用我的风格拍出来!
全程揪心,梦境与惊悚的段落相当惊艳!
2016-07-16
可以get到意象,就导演想要表现的那种情绪。但是设定太假,妈妈是舞女的部分流于表面,当然也是时间太短造成的。 两种日记,不同心情,极为讽刺。
气氛可以,水鬼上来吓到我了。小女孩长大是不是都这样拧巴挣扎
和同学相比,我居然连不足都看不出来,如今陷入了很久以前观影的瓶颈了,只能看的出好,看不出差,这可能是我依旧没跳脱出学生思维吧
象征运用非常成功,诗意而残酷。明月的梦境结尾太过于令人伤感,她的个人命运的悲剧在电影造型中以"夏日秘密"的方式偷偷被揭示了:闪亮的眼影,廉价的腮红与红裙——在那一刻,她长大成人,也终将成长为像她母亲一样的人——身份卑微,命运多舛,渺小得似乎不曾也不需存在。
很金基德“冬去春来又一春”,父亲去世后的一个暑假,母亲在夜店工作,找了新的男人们,女孩从母亲的阴道里脱离出来分泌出一条金鱼,一个暑假中她变成了“女人”。
BFA的毕业联展里很赞的一个。夏日湖南益阳的暑期记事,隐匿着诸多成长阴郁记忆的共通可能。结局部分比照张作骥的《暑假日记》颇有小趣味,同前年陈卓的《杨梅洲》有着接近的气韵,女主也似另一个尹雅宁。
梦境中“金鱼”涌出、母亲“附体”的那一刻真赞!两本日记,一本方言、一本普通话也是十分用心的设置。剧本就文学性而言完成度很高,集中地塑造了少女长大成人的敏感、多疑和孤独,可惜符号堆砌得太满,同时不喜欢通篇念日记的处理,显得有些违和,它打破了文本营造的静气和韵味,还有些故作天真的刻意
有几个镜头很棒很惊艳很诗意,但是,无内容基础的“诗意”只能是廉价的唬人的东西。看了几个短片,发现可能是时长限制,短片真的很难拍出什么好东西来。 @2019-01-29 18:32:54
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