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篇影评。
今天《五月天追梦3DNA》上映,已经等了很久,因此一早就赶到电影院去买了第一场的票。
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五迷”,没有买过相关T恤、海报等周边,mp3里也没有几首他们的歌,只是去听过一次演唱会,买过一张五月天演唱会创纪录音的CD。
可我却听过他们从《第一张创作专辑》到《后青春的诗》的每一首歌,甚至都熟悉得可以唱出来;我却知道他们何时出道,何时走红,谁已结婚育有子女,谁有长达十年稳定的女友,谁与梁静茹有过一段感情,还认得出几首歌的吉他谱……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你。
如今事情已过去两年多,你在我的黑名单里也静静地躺了两年多。
任何一个稀疏平淡的日子我都不会再想起你,只是仍然小心翼翼地避着与你有关的一切消息,从不轻易开口向外谈起你或是那段往事。
然而我也知道你的确存在于我某一段时期的生活里,哪能那么轻易地抹去。
“经过了谁和谁相遇又谁和谁的分离,最后把自己交给了命运,命运像失控的马戏小丑开始哭泣,大象猴子跑进城里,因为有你因为有你变换整个场景,那忧郁好像可有可无的道具”——五月天《乱世浮生》2007年11月,班里去三亚社会实践,临走的那天清晨,我、你、镱瑾和邝去海边看日出,在大东海花了40块钱请画素描的师傅替我们四个画了一张速写。
这张速写至今仍挂在我房间的墙上。
也许从那时起,就已经悄悄留意了你。
2007年12月31日,你的17岁生日,我们在外边吃晚饭,准备各自回家跨年。
当时父母不在,家里只剩我一个,可一贯粗心的我竟将钥匙落在房间里没带出门。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在新旧交替之夜孤苦伶仃露宿街头,我又气又急,就哭着给你打了电话。
你没说什么就又骑着自行车从家里出来,在学校操场里找到了躲在角落簌簌发抖的我。
后来你陪我打车去汽车站取备用钥匙,又送我回家,接近零点才又骑车回去。
那晚,当你握住我冰凉的手安慰我,那一刻我便知,你就是那个人。
也就是这一天,我们的故事正式开始了。
2008年2月,寒假来临,我们约好一起去乐东尖峰岭玩。
安抚好父母,我们差点错过班车,最终在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乐东县城。
那三天里,我们一起吃过两块钱一碗的海虾小米粉,逛过莺歌海盐场,攀爬过少人神秘的尖峰岭热带原始森林。
夜里,你只是轻轻地抱着我入眠。
2008年4月,开春了,阳光明媚得让人心醉。
一个周末,我与你每人骑一辆自行车,漫无目的地逛海口。
最后我们闯进了市郊的农村,停下车,手牵手,我们踩在松软的草皮上,路过一个又一个刚刚揠青的农田。
“啦...爱玩才会赢,啦...谁人倘跟我拼,啦...你问我叫啥米名,啦...叫我第一名”——五月天《叫我第一名》2008年10月,学校十大歌手选拔赛,一芾照例报了名。
复赛的时候,你为他吉他伴奏,弹的是五月天的《拥抱》。
我在台下看着你们,一芾拿着话筒,意气风发用心良良地唱着歌,你坐在一旁,虽也兴奋但仍压抑住自己,闭眼享受地用力弹着你最爱的那把吉他。
台下,我的旁边有凯翔,镱瑾,邝,一起为你们加油。
我那样深深地看着你们,一时间竟有些出神。
我是该有多受上天眷顾,才有你,也有他们。
2008年12月31日,你的18岁生日,也是我们的周年纪念日。
第二天我要去参加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那天你便很体贴地没有安排什么活动。
只是我与你,还有一芾凯翔,四个人一起参加了学校的游园会,逛了逛便各自回了家。
睡前,你照例给我打电话,给我弹了几首吉他曲,又宽慰我不要紧张,好好考试。
“输赢没有结果像人生难以捉摸,也许我这一杆又没办法进球,就像我的生活一直在出差错,也许我这一生始终在追逐那颗九号球,却忘了是谁在爱我”——五月天《九号球》2009年1月9日,自主招生考试结果出来,我居然TM考上了。
你很高兴,我们去了高三时最爱去的西餐厅吃晚饭,我眉飞色舞地向你描绘着半年后我和你,还有几位密友在北京相聚的美好生活,那时的我天不怕地不怕,年少轻狂,以为命运就在自己手中。
而一向冷静的你则只是笑着看我,帮我吃光我剩下的肉。
也许从那时起我们的分歧就开始慢慢浮现,竟成了日后矛盾积累不断加深的伏笔。
只是,只是,只是那时的我并未看清这一点。
2009年4月6日,我的18岁生日。
你尽职尽责,买了一个跟我人差不多高的玩偶,和一束玫瑰,放在我的书桌椅上送给我,令同班女生羡慕不已。
我怪你不低调,你却说“就是要让她们羡慕”。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收到玫瑰花。
回家后妈妈问玫瑰花束的来源,我只答:凯翔一芾他们几个一起送的。
后来妈妈把玫瑰养在家里的花瓶里,那娇艳竟维持了近2个月,直至高考结束。
“好后悔好伤心想重来行不行,再一次我就不会走向这样的结局,好后悔好伤心谁把我放回去,我愿意付出所有来换一个时光机,对不起独自回荡在空气没人听,最后又是孤单到天明”——五月天《时光机》2009年6月,我们在不断的争吵、猜疑、疏远中终于结束了高考。
各自心怀鬼胎,假装心平气和地和凯翔、一芾、邝一起去一早就约好了的毕业旅行。
在丽江那晚,我们在酒吧玩,我喝多了,回到客栈开始不停地哭,你帮我把发夹、耳环摘下,隐约中,我听到你说:“对不起。
”“能不能暂时把你的梦想给我,在勇气快消失的时候,总有一天要人们叫我披头,最后没成功也作过最美的梦”——五月天《约翰蓝侬》2009年7月,也许是惩罚我的轻狂,也许是发挥失常,也许是命中注定,我终究没有实践与你,与他们一起相聚北京的诺言。
而我们也在往复不断的哭泣、不舍、分歧、矛盾、积怨中,终于,最后一点留恋被打磨殆尽。
你开始冷眼看我,不再心疼我的眼泪,不再伸手替我拭泪。
在反复几次的分手-复合游戏中,我们终于累了,决定不再玩了。
31日,我离家,到北京去散心。
临走前,我给你最后一条短信是“嘿,我要走了。
”这一别,便彻底断了联络。
我决绝地删除了你所有联络方式,拉入黑名单,从此不再见,不再念,不再想,你于我,只是人海中一个背影。
2009年10月,五月天南京演唱会。
我鬼使神差地买了票,一个人去看演唱会。
我激动地给你打电话,让你听现场,你只是客气地说“我在外面有点事,谢谢你。
”后来阿信唱起《温柔》,他说:“打给你喜欢的人,打给你想念的人,打给你在乎的人,让他们知道你在五月天演唱会上,想念TA”,我哭了,但终究没有再打过去。
“想了你一整夜,再也想不起你的脸,你是一种感觉,写在夏夜晚风里面,青春是挽不回的水,转眼消失在指尖,用力的浪费,再用力的后悔”——五月天《疯狂世界》2010年3月,在南京,我无意中得知了你有新女友的消息。
那一刹那我泪雨滂沱,我以为自己早已没有感觉,谁知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积聚许久的情绪再度爆发。
那段日子,我每天早出晚归,晚上下自习后一个人压抑着,一圈一圈又一圈地跑操场,跑到喘不过气脑袋发热无法再想你;夜里为了不让舍友发现,自己躲在被窝里悄悄地哭,恨得紧紧咬牙。
就这样过了近半个月。
自己其实也知道,这一天终究会到来,这一切都是必经的,所以难过的时候我只是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伤心的都忘记了,只记得这首笑忘歌,那一年天空很高风很清澈,从头到脚趾都快乐”——五月天《笑忘歌》现今的我,在面对电脑打出这一切的时候,昨日一切虽仍历历在目,但我已是全然地心平气和,不再流泪。
只是我无法否认,你爱的东西,你教给我的,你告诉我的,你送我的,你曾为我做的那些,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再最后,它们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成了我自己的东西。
你为我写过的那些歌词,夹在我某一本复习题库里;还有几乎每夜睡前你在电话里给我弹唱的那些原创吉他曲;某一天刷题到疲惫的下午,看见家门口静静地躺着一个可爱的鸡仔玩偶;细心地记得我的生理周期,给我买我最爱吃的绿豆饼;在人潮汹涌的闹市街头,你弯起左臂示意我挽上去;学校停电的那夜,跟阿姨镱瑾一起出去逛街买衣服归来,在黑暗的楼梯里你轻轻捏住我的手,说“以后都像今夜这样多好”;KTV厅里你突然起身,面对着我认真地唱了一首五月天的《Happy Birthday》,昏黄暧昧的灯光迷离了你我的眼,一时间我只是默然;教学楼阳台上,你冷峻而决绝地对我说:“谈恋爱,只有两个结果——要么结婚,要么分手,你觉得我们是哪个?
”;咖啡屋里我哭着求你,再给彼此一个机会,你淡漠而冰冷的眼神深深刺伤了我;…………我没有忘记,也没办法忘记。
“经过了漫长的等候,梦想是梦想,我还是一个我。
那时间忘记挽留,最美时候,不经意匆匆的放过。
曾经想拥抱的彩虹,盛开的花朵,那纯真的笑容,突然有风吹过,那一转眼只剩我。
”——五月天《一颗苹果》我相信,你和我在一起,是真心的;我也相信,你要离开,也是真心的。
祝你幸福,祝你幸福。
致我们最疯狂的年华,再见,再见,再也不见。
终于可以安安静静的坐下来,写这样一篇所谓的影评。
情绪没到绝不动笔是我的原则,何况是面对这样一部意义非凡的“电影”。
记得当时朋友说,看两场太少了吧?
怎么不得看个三五场的时候,我说,有了“五”这个数字,谁还会选择三场啊!
到现在,我们一起做到了,加上今天的安可,一共六场。
关于电影本身已经有了千千万万的评述,甚至有人给每一首歌每一个场景都配上了文字,所以我就不赘述了。
我想记录下来的,不过是我每一次和不同的人走进电影院时独一无二的内心感受,很神奇的,它们真的每次都不一样。
【第一场】20110915 21:50@香港尖沙咀The One百老汇那天,拿着四瓶“气味图书馆”香水和一支睫毛底膏换来的请帖,带着在闷热粘腻中站立七小时的疲惫走进影厅。
少了怪兽的四月天站在离我们好远的屏幕下,周围昏暗的光线和不间断的闪光灯让最后突如其来的大合照像是一个虚幻的梦境。
他们走后,影片开始,从第一次对外宣称五月天要请大家看3D电影了到这天,转眼十七个月。
那一刻,内心的紧张兴奋让我手脚冰冷,忍不住微微发抖,期待和等待交织成最错综复杂的情绪,在第一个音符响起之后慢慢释放。
片头真的很赞。
我没有想到会有这么用心的开场。
机械运作的主题和演唱会的第二主角大黄蜂完美契合,最后升起的细胞核自然的把观众带回DNA演唱会的现场。
说真的,首映是我看过最多歌迷的一场,所以DNA前奏一起,主唱身影一出,全场立刻尖叫。
前两首快歌炒热气氛很成功。
贝斯低沉的声音带出《最重要的小事》的前奏,看到白衣少年的时候,我握紧身边朋友的手,但泪水始终没有流。
其实,第一场反而是看的最客观的一场。
从戏院出来,一直在和朋友讨论剧情上的漏洞和荒谬,甚至觉得剧情和曲目的衔接不够好……后来才发现,那只是太过期待和紧张之后的小小敏感罢了。
【第二场】20110918 19:50@香港时代广场UA会买和首映这么近的场次纯粹是为了换书签,所以真的要谢谢二话不说陪我一起捧场的室友和姐妹。
谢谢她们对3D效果竖起的大拇指;谢谢她们喜欢奶茶的那段剧情;谢谢她们在恋爱ing主唱和怪兽互动的时候笑的很大声(喂这是怎样……谢谢她们很认真的看完整场然后很认真的讨论说最后那边奶茶不是应该还有一张票吗可以给那个小女孩啊……【第三场】20110922 20:10@香港尖沙咀The One百老汇当初一直不理解,为什么香港街头和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基督教的传教人员,我总觉得,随便拉人入教不会害怕自己的信仰被玷污吗?
结果现在我跟身边的人说起五月天,就跟个邪教的传教士没两样。
两个同事从开头high到结尾--虽然除了《知足》之类的神曲其他的几乎每首都要问我歌名是什么。
我记得她们说这才叫真的3D电影啊,那些只有字幕3D的真坑人;也记得她们看到主唱的时候一直在压低声音尖叫说好帅好帅;还记得她们看到雨夜拦的士那一幕之后从此叫主唱萌货;更记得她们一边看一边说明年的演唱会要买VIP。
然后,其中一个跟我说她今天去电影院看了第二次。
那是我看的最满足的一场追梦,不仅仅因为坐在效果极佳的第一排,更因为自己喜欢的团得到客观的认可,虽然很多时候嘴上说自己懂就好,但,我想你们都明白那种骄傲。
【第四场】20110915 15:20@深圳保利国际影城终于还是成功的带爸妈来看了。
虽然过程有点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虽然身边还临时多了一个人。
我的爸爸妈妈,已经远不是那种可以陪着女儿在演唱会上一起疯一起跳的年纪了,所以进电影院前我一直跟他们说,可能会有点吵。
没有太多的评价,我只是想谢谢他们,愿意为了了解他们的女儿为什么喜欢五月天而走进电影院;谢谢他们,在每个预设的笑点笑的开心,甚至那句“写个……屁啦”也笑的开怀;谢谢他们,问我为什么都是他一个人在唱然后我解释过后那句拖得长长的表示明白了的“哦”,谢谢他们,在最后字幕出来的时候问我,“唱歌的那个是叫……阿信?
”然后……我想说,坐在我身边的,也谢谢你。
谢谢你陪我坐到最后,影厅已经清洁完毕,连最后一个穿SR的都走了,你还是陪我等到大屏幕出现熟悉的“5”字。
我想,会在听《突然好想你》的时候流眼泪的人,至少一定是重感情的人。
我记得走出电影院说那句“你多大了,成熟点儿行不?
”时你的微笑,是柔软的。
那么,如果有如果,我一定会感恩,我们一起看的第一部电影,叫做《五月天追梦3DNA》。
【第五场】20111001 11:50@香港尖沙咀The One尖沙咀看到上映场次越来越少,抱着5场一定要达成的愿望,生平第一次为了一部电影在周末起了个大早。
观众却是出奇的多,虽然真的有很多人迟到,包括我身边的那个(嫌弃的笑)。
开始就觉得声音好像很小,本想将就,但一想到有可能是最后一场,就忍不住跟工作人员说了。
要谢谢那个男生,一直忙着带迟到的观众找座位,就在我以为他已经忘记的时候,音量突然变大了。
虽然不清楚有没有达到他们说的7.5bpi,但这么小小的一个动作也已经足够美好。
【第六场】20111005 20:50@香港机场4D超巨幕影馆本来,这应该是我的第一场追梦所在地,结果因为首映和南都思想汇的关系,终究没达成。
看到FB那么多关于在这里包场的分享,还是决定趁放假的今天完成最后的一场追梦。
机场真的有点远。
进场后看到六层楼高的屏幕真的有点吓到,但开场之后发现原来放映画面并没有把屏幕撑满。
有点失望……直到……天使的羽毛飞出屏幕的时候,看到晶晶亮亮的泡泡也跟着一起跑了出来;直到……温柔的雪花布满屏幕的时候脸颊突然有凉凉的触感,才发现眼前的并非3D的纸片而是真的雪花……以这样的方式做结尾,很圆满了。
一部电影看了六场,不是歌迷里面最多的,但也已经有够疯狂。
说真的,我也觉得第一个故事里的小女孩拿妈妈去世的事情来跟爸爸谈条件有点过分;我也觉得需要存钱买演唱会票的小哥家里明明应该很拮据但妹妹房里竟然有两套大富翁这件事有点扯;我也觉得OAOA弄的像运动会主题曲有点好笑……但是,你知道吗?
我喜欢小女孩看到门票之后叫着扑进老爸怀里两人幸福的笑,提前响起的恋爱ing从来没让我那么真心的嘴角上扬;我喜欢哥哥把妹妹照片藏进胸口时背景音乐是《突然好想你》,去买门票时是吉他版的《小事》;而墙上妹妹的笑颜和他想象她拿着门票在台阶上跟他招手的样子每次都让我泪流不止;我喜欢雨中的台北计程车喇叭里播放出音色特别的原版温柔,眼前是灯光流转,心里是往事如烟;我喜欢那些在现场站在台下时看不到的每个小细节--主唱在唱完《温柔》时深深的呼气,《知足》时背对观众却也跟大家一起唱着《小星星》,《天使》时一边唱一边看着台下露出笑容仿佛大家真的就是他的天使;我喜欢最后的《倔强》配上十一年的回忆,青涩的少年在雨中的笑颜和泪水,主唱扔掉伞挤进佑伯伞下的时候,被石爸往脖子里灌水边唱边逃跑的时候,看着屏幕上的求婚画面摸了下鼻子的时候;佑伯求婚的话还没出口就泣不成声的时候;2007年唱《憨人》时主唱和石爸拉空气小提琴的画面一下子跳转到2010年的时候;五个浑身都是汗水的少年手臂搭手臂抱在一起转眼就到了今天的时候;眼泪就这么流了六次。
曾几何时我也纠结于2003这个年份,纠结于在那之前和之后的五月天,变了多少;纠结于从2008第七张专辑才开始爱他们的我,错过了多少重要时刻。
然而细细想来,谁说当下不是五月天最好的时光呢?
随着演唱会版图的不断扩大,歌迷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世界有更多人听到了他们的声音,那些曾经以为太过疯狂的梦想,竟然一个一个的实现了。
或许对于所谓的资深来讲,现在的绚烂灯光和“芭乐”曲目是最拿不出手的俗套,但,却是我最珍贵的一段记忆。
所以我会六次走进电影院看追梦,是为了把以后再也不会有的DNA世界巡回演唱会刻在脑海里;为了把电影里我和你共同拥有的,每一段回忆深深的刻在脑海里--20090520在红馆,穿着正装满心抱怨的冲进场,一边啃汉堡一边诧异的听着全场用台语大喊“叫我第一名”的我和你。
20091017在佛山,跳了一晚上叫了一晚上浑身酸痛拿东西手都会发抖但倍感满足的我和你。
20100424在厦门,完场后的寒风里,不长的几分钟却聊了许多然后一夜无眠的我和你。
20100502在北京,看白衣少年站在坐满武警的跑道围绕的舞台中央深深鞠躬然后哭得彻底的我和你。
20100528-31在红馆,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漫长轮回,在“相信”的啦啦声中紧紧相拥的我和你。
20100724在台中,虽然有些陌生但仍旧在笑忘歌的旋律中自然而然牵起手然后见证天空放晴的我和你。
九场演唱会,四次旅行。
一样的服装,一样的舞台效果,差不多的曲目……然而即便是这样,我们仍不顾一切的一次次从远方赶来,赴一个个一面之约。
刚喜欢五月天的时候曾经跟朋友说,“他们一直教我追求梦想,到头来他们变成了我的梦想。
”然后两年后的今天,有了这部电影。
很多人批评剧情,说,追梦,不是应该讲五月天怎么教歌迷追梦吗?
为什么到头来变成歌迷怎么追着五月天跑?
其实,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太美的梦。
说真的,这部电影,剧情没什么了不起,3D效果更没什么了不起,但我们都知道这几个走运的小子十二年来唱过的那些歌说过的那些话,带给我们多了不起的一片微微星光。
那些从歌词中得到的力量,被旋律感动过的泪水,记忆中最珍贵的部分,又岂是区区五颗星可以评述的?!
我会一直感激,我们彼此有了交集的时刻,是对方生命里最好的时光。
--咳咳,最后还是来个感谢名单好了,毕竟这种荒唐又疯狂的事情如果没有人陪伴就不会这么美好:阿璃(我们居然一起看了四场QDQ)TR(还记得首映那苦逼的六小时,不是你的烂笑话,我可能早就中暑休克了)子夜(因为要陪妈妈没有跟我一起追梦的娃你要趁这周还有场次再去看嘛)Olive(姐妹)Shirley(室友)Katherine(同事)Cherry(同事)
进影厅的时候,我藏了一个雀巢美禄在包里,左手捏着勺子,没手拿3D眼镜。
宁小声说,看看旁边人的年龄段,我们低头走进去乖乖坐下。
连字幕也看完,片尾曲是“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我直到听见这句话才想起来这首歌的名字。
片头三首歌都不熟所以忘记了,只有“离开地球表面”恰好中午刚听过。
第一个故事最好,第二个故事就哭得稀里哗啦眼圈都黑掉,第三个故事里面的房子真好。
最后总结了一下,“温柔”“知足”“倔强”这三首直直戳了泪点,“OAOA”不情不愿被改过的词让人发笑。
周唯说很生气,除了温柔一首老歌都没有,居然只用倔强来点题。
初中的时候我在小书店里面晃来晃去,路过很多CD卡带,当时看新概念,颜歌在文章里面提到“人生海海”,他们第一张同名专辑还拿起来看过又放下,好吧我承认当时是嫌他们小清新了,虽然那会儿还没有小清新的概念,不过那会儿我可是在听魔岩三杰和无聊军队的初中女生。
后来看漫友,有一期,一个短篇,忘记了作者,当时还蛮喜欢TA的,属于那一阵画得相当不错的人。
一些干净的画面,伤心的感情故事,一个人走了,而一个人在想念他,旁白是拥抱的歌词,很美,记下了词而还是没有听过歌,一直在想这两个人是都是男的吧,都是男的吧。
然后就是高中,和周唯趴桌一人一只耳机。
高三跑医务室去开病假条去排他们第五张专辑的签售,噢我还那么近见过他们,还握过阿信的手,周唯说上台阶时候绊了一跤,正在石头面前,她说“哎呀”,石头也说“哎呀”。
陶克就是排队时候画了出来。
后来我们去看演唱会,现跑去ONLY一人买了一件红外套,那时候我比周唯小一个号,她说,我妈怎么就找不着这么好看的ONLY,后来一直留着那天的荧光棒,蓝色的荧光棒,现在是白色的了。
是的,全是新歌。
一般我在K里面会唱的歌都是诸如“雌雄同体”“爱情万岁”“拥抱”“疯狂世界”“嘿我要走了”这些,我还喜欢“能不能不要说”,阿信说十八岁的第一口啤酒,火箭发射轰隆隆隆。
《神的孩子都跳舞》已经很圆熟,何况《知足》,《后青春期的诗》让人觉得为赋新词强说愁,几个月前我混进围观3DNA电影新闻发布会的人群,臊眉搭眼不敢抬头,身边的孩子们一个个背着书包甚至还有穿校服,而我因为悄悄翘班而不停跑进跑出接电话。
大家一起尖叫,我在人群中只笑,8分钟的温柔前奏一起就止不住掉泪,胸都要震碎了。
十八岁离我很遥远了,孩子们也是。
今天对新歌们产生了感情,突然就懂了。
如果是我大概也只会唱新歌,他们不掩饰自己的成熟也不掩饰自己的青涩,不否定从前也不否定现在,不过是什么时候唱什么歌。
STAY REAL,This is why I love you。
现在喜欢他们的孩子,也是从“好想好想飞,逃离这个疯狂世界”开始的吗?
还是“爱得那么用力好像一场闹剧”?
从前我们用“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来鼓励自己,现在已经不需要一再强化信念了,潮也落过,潮也起过,现在只是很简单的“生存以上生活以下”。
疯狂世界逃不掉,对恋爱ing的期待也日渐微小,后青春期的诗埋在心底深处,即便唱出来也真的无人应和。
“温柔”、“知足”和“倔强”,已经足够。
DNA一场都没去看,有大机器人,他们都穿着SR的TEE,玛莎那件不二良的熊很好看,也想要一件。
现在唱着“人生太短暂,去爱去疯去浪费,别想别怕别后退”的他们,也真的好让人喜欢,反正你们就一直在前面。
不一定你们80岁还来拄拐杖唱“轧车”,等到那个时候也说不定可以一起唱一首安静的歌。
我们误解过,背弃过,绕过弯,直到有一天再次合拍,就这样和五月天一起成长了。
“然后呢,一起走吧。
”
其实莎爷说得对,这部电影上映后,没有人评论导演怎么样,编剧怎么样。
所有的批评与表扬好像都是五月天来概括承受,不仅仅是因为五月天在片名里面,好歹《E.T.》里的ET也不会被说爲了赚钱而赚钱这些有的没的吧。
他们要是只想赚钱多开两场演唱会就好了,干嘛还费劲来折腾着十七个月,还连轴转得九天跑了N个地方RPG大战各方媒体做宣传。
他们认真的来做电影,我来认真的写一点影评。
然后是的,我是粉丝,这年头当个粉丝也不容易,你看你打个五星人家都以为你是披马甲刷分的。
迄今为止,电影一共看了三遍,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时间跨度为两周,有一定的沉淀,但仍然在第三次看的时候在电影院的第一排泪流满面。
似乎各种评论里都说了太多的五月天,所以我抛开所谓的青春与梦想,尽量客观的来说一下电影。
仅仅从3D效果观感的必要性上来说,注意是必要性上,阿凡达这种奇幻世界观的展现如果排第一,演唱会的拍摄我就排第二。
我永远记得我在北京看完八分钟的完整版温柔被震得说不出话来,和那些坑爹的《加勒比海盗4》后制的3D完全不一样好嘛。。。
关于技术方面我来复述主唱大人的话,3D拍摄讲的是空间,而单靠后期制作的3D影片只有正景深,没有负景深,而真实的拿3D的镜头来拍的话才有宽广的空间感,用两个镜头做到光圈快门焦距都要一模一样才OK,说起来也许很简单,但在一次性的现场籁赋里要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
有些镜头难免失焦,这一点从台中场的离开地球表面体现的比较明显,因为那天下雨了,好多镜头都不能用,演唱会散场之后他们又专门补拍了一次。
所以那些以为只是用简单的后期技术而做成3D的人,不如去电影院里感受一下吧,这次戴上3D眼镜,不会让你失望的。
关于演唱会的剪辑,主唱大人有去监修哎,专业性上来说无可置疑的满分。
对我来说唯一的遗憾是为了情节设置的需要吧温柔原本长达八分钟只留下了剩下三分之一,然而亮点也在温柔上,漫天雪花配上3D效果简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阵容。
故事的剪辑方面其实说实话比起演唱会是有落差的,导演毕竟是拍摄广告出身,从分镜到叙事角度上感觉应该在电影上再修炼一些,尤其是第一段结尾有些松散了。
个人最喜欢的是第二段的,在节奏上有张有驰。
关于配乐,充满咖喱味道的离开地球表面,甜腻的恋爱ING,空灵的知足,还有没收录到OST里的木吉他版崩坏,充满速度感的春呐还有叫我第一名,还要赞一下家家的翻唱。
如果碰到音效好的影院会加分百分之五十(提醒大家一定要挑好影院,第二次看的拷贝就不如首映的好,然后音量整个过大有点儿失真啊)。
从整体编剧的角度来说,这大概是最令人引起争议的一项了。
听说五个人自己想了许多科幻动作类的剧情,之前导演也想过从五月天的成长角度来拍摄。
然而抛弃这两种模式,导演从普通人看演唱会的角度着手展开了三段故事。
出发点很好,但是我之前总是有一个疑惑,这部片名叫追梦,可是剧本里的梦想就等于是去看五月天的演唱会,这个设定是不是有所局限。
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重点不是这个梦想是什么,而是有那么一个人,会愿意为你去实现这个梦想,这份心情是任何其他也无法取代的。
顿时我又深深地觉得自惭形秽了,就像之前不相信某团长没来香港的原因是因为忙于影院的调音一样(我有罪。
如果要提意见的话,绝对是OAOA的出现,从倔强感人泪下的谢幕到异世界外太空运动员破水而出还有最后的桃花哦不樱花树,好跳痛啊,樱花树底下埋着尸体啊有没有。。。
什么。。
风太大我听不清。。。
最后我来说一下感情的部分,片尾听着崩坏,当看到自己被放到感谢名单里面时的感觉还是很微妙的,脑子里闪过五二时的崩溃然后泪水就又忍不住了。
泪点这个东西见仁见智,我有一个不是歌迷的同学落下眼泪,是因为她从每首歌看到了她自己人生的成长。
还有因为我从上次HP7的报道中发现现在的记者小哥们习惯性“借鉴”一下豆瓣儿各位的影评,别的片子我不好说,这部片子您还是进到影院里感受一下3D效果再评论才好。
(压轴感谢下五月天,因为你们,所以我是这样的人。
)
本来不想说什么的,但是看见这个烂片居然有这么高的分,心里真的不舒服呀,看过的电影也不少了,第一次没看完就出来了。
其实我不讨厌五月天觉得他们也不错,但是不错仅限于唱歌,你说要是想给自己的唱片或者专辑好好的包装一下 或者做个广告片也行,一定要弄成电影么?
还3D,我就纳了个闷了,国产电影这是都肿么了?
一股脑的跟风,本来去看电影是很期待的,但是刚开始就是演唱会,后来一想 这可能是前奏,没想到Y的一唱就是十几分钟啊,有木有!
唱完了总算盼来了正题,觉得开头还蛮有意思,不成想这故事也就十分钟就又开始唱歌了,耐着性子看了一会儿,才看第二个故事,老实说这剧情设计太一般了,没有什么起伏和闪光点就像个超长的MV!
本来想进入正题就ok了,哎没想到又开始唱了!!
拜托,我们又不是听演唱会,我们只是想静静的看完一个故事而已,这点儿不能满足?!
终于忍不住走了,任你唱的有多好,有什么用?
就是打个幌子圈钱!
真无语!!!!
“五月天为全国粉丝做了一件大好事!
”葛炮教育我们,在豆瓣想要吸引眼球,最好打一分,最好打满分。
所以我认为取其中值必然更上一层楼。
言归正传,我不是五月天的粉丝,他们的歌也没听过许多,但片中音乐还是不错的,虽然我不爱摇滚——虽然很多讨厌的人肯定要说他们是伪摇,但我还是觉得挺不错的。
先说电影,三分即是总体感觉,也是有点可圈。
影片开头第一场演唱会的画面,是我看过所有真人3D电影中最有3D效果的,真人电影之于3D是有极大先天不足的,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三维空间,所以对于真人来说,要是不通过拿根棍子戳你眼睛之类的炫技,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在看3D电影,但是第一段演唱会的3D效果非常好,临场感很强,坐前几排估计真能有现场演唱会的感觉。
反之后面几段的3D效果则相对较弱,而且每个片段中那些浮着的石头,飘着的羽毛,散落的星星,实在是太违和了,只是飘着飘着,缺乏新意,而且3D效果的光照也做得很不好——演唱会的舞台灯光瞬息万变,如果这些后加3D效果也能随灯光产生光影变化,就不会有那种违和感了。
第二颗星不是给剧情——作为电影来说,剧情实在是很弱,不过比起许多挑战观众智商的烂片来说,还是功课做得比较细致的,虽然结局都能猜到,但是前期铺垫做得并不斧凿,使得整体三个故事和最后的汇流还比较完整——但是这颗星我是给刘若英和那个悲剧男的——那一段砸牌子的实在是太搞了。
最后一颗星是给这部电影能给人(或许只是给我吧)带来思考的,这个容后再表。
在那之前,我想吐槽一下电影的植入广告——五月天你们老早靠广告回收成本了吧啊喂!
从一开始的雪花啤酒巴拉巴拉到那么多的全家便利店再到最后的明目张胆的佳吉快运——甚至还另外特写了申通的车子!
两家快递公司这到底是要闹哪样!
要快递演唱会门票么?
一个送货员穿那种不好运动的紧身牛仔裤和NIKE卫衣我都不想吐槽了。。。
制作公司你们很缺钱吗?
最后说正经的。
有个帖子里有位豆友说了一句话“五月天在豆瓣从来都不需要刷分”。
这话确实是实话——正如凤凰传奇在普罗大众从来都不需要刷分——豆瓣的品味,无论你是否赞同,就是如此。
但是更重要的是,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那些别人的粉丝来刷,你们就骂的不可开交,自己刷就不能说不能问的人反思一下,你们有何立场来骂那些《无极限》《大武生》……的粉丝?
然后有人会说:五月天这电影是真的好!
我们凭着良心打分,没有刷!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怎么知道那些韩庚的、吴尊的、XXX的粉丝们不是真心的觉得那些电影好呢?
这部电影的高分是可以预见的,如果苏打绿、陈绮贞之类的出了个电影,估计分数也不会低——但是目前来看他们尚达不到五月天的高度——五月天的主要粉丝团体大多是八零后九零初,正是消费的主力军,而今也正是卖情怀的好时机,所以他们才那么有把握的出了这部电影。
但同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推己及人,试着对其他粉丝宽容一些,对其他我们不喜欢的东西更为包容一些?
在那些用着山寨机大声播放凤凰传奇的人的生活中,这就是他们的快乐,他们的潮流;那些疯狂的迷恋着帅哥美女才子佳人的所谓九零后,身上也有你们当初追逐着五月天时的那种狂热和梦想;为什么一定要走到互相攻击恶语相向这一步,然后发誓以后见一个骂一个?
他们也只是希望推高电影的评分,好让更多人去看到他们的偶像,只不过他们不是豆瓣的活跃用户而已。
《CARS》里面轮胎店的老板,那辆黄色的LUIGI在见到它“车生”中的第一辆舒马赫法拉利的时候说: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梦想没有大小,快乐不分贵贱。
遗人玫瑰手有余香,与人为善尔心舒畅。
之前一直纠结要不要去看这部电影,毕竟我曾经花了198刀买了也许是这辈子唯一一张演唱会VIP的票,应该也够得上NC粉了可是让我自己花90块钱人民币去看一场他们的电影,我却又舍不得了...特此向掏钱请我看这部电影的小姨致以深深的敬意,外加歉意...2:10开始的电影,虽然我们迟到了10分钟,幸好这不是一部真的电影,只是三段情节有点长的MV外加穿插演唱会片段,所以没有所谓影响剧情的事情发生。
MV之咖喱鱼蛋篇我只看到了一个非常不懂事的小姑娘,用死去的娘亲威胁每天养她的老爸,非要去上海看五月天的演唱会。
而咖喱鱼蛋制作的秘密,也就值300+的一张五月天演唱会门票。
所以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用恋爱ing这首歌...MV之台北失恋篇我只看到了两个被劈腿的伤心人四处偷取公共广告牌,然后跑到顶楼无人停车场又肆意毁坏广告牌,骂的不给力也就罢了,还非得剩下一个广告牌来个拥抱。
最后那些垃圾不知道他们管不管收拾...唯一的笑点大概就是“小乃”和“小齐”了吧刘同学演这种被劈腿姑娘真是专业户一般的神似。
我深深地觉得,为了和《温柔》这首歌扯上边才搞一个拥抱广告牌...MV之上海快递篇满足去世妹妹的心愿攒钱去看演唱会什么的,尽管从那两句“哥回来咯”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我确实没什么可吐槽的(但我还是阴暗地以为闭门不出的妹妹其实是严重烧伤患者来着...)。
可是这哥哥都已经住到工厂里了,每天只赚几十块钱,还要从里面掏出五块五块的攒演唱会的钱,而且一买还买300+的门票而不是100+的门票,我就觉得这妹妹太任性,都死了,还不让你哥好好用这三百多块钱买张床...歌配《倔强》,真是生生让这歌变了味道。
然后到了演唱会那一天,三个MV的主演在上海“汇集”。
令我惊讶的是,鱼蛋小哥居然带了三个小姑娘来看演唱会——深深为三个小姑娘的家长默哀...咖喱鱼蛋的不懂事小姑娘还把门票弄丢了,快递哥哥与小齐配合抓到了小偷,而快递哥哥追完小偷还完包不立即存车去看演唱会,而是累得花了眼,不小心把鱼蛋姑娘看成自己的妹妹,一动情,把自己攒了那么久的票送给那倒霉孩子,钱也不要,就走了...那孩子也真大方,就一句谢谢,就高高兴兴的走了。
然后,电影就结束了。
上海演唱会场面一点没有,小奶也没露面。
追梦追在哪儿,我实在没看出来。
只看到自己还没赚钱的小姑娘,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都剥削着身边的大人,只为看一场五月天的演唱会...3D效果远不及阿凡达,穿插的演唱会效果远不及看现场,三个MV故事内容和催泪效果远不及青年文摘和读者文摘,唯一一首新歌还搞得总让我想起“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的旋律。
这就不是一部电影,根本就是五月天骗NC迷妹的一部四不像!
我估计还得再吃好多好多包NC片,才能打5星。
包子陈以及其他四位,咱能踏踏实实先写新歌做音乐么即使这么说,他们下一场演唱会,我还是很想攒钱去,只是下一次,打死也不买VIP门票就是了
关于梦想你想到了什么?
关于摇滚,你记忆里浮现了什么?
关于五月天的那些旋律,每个转场是不是会让你看到一个又一个青春里的回望!
晚上翻出的吉他落满了灰尘,有点像梦想在被埋葬…看了期待已久五月天的3D电影《追梦》 。
电影里穿插的几个故事和整个演唱会相互呼应,让我们知道关于音乐信仰带来的力量。
音乐想起,旋律重现。
阿信的词带着感动更带着一种莫名的力量,似乎在每个真心感受的人心中种下的一粒关于勇气的种子。
这个世界有的时候太复杂,有的时候需要一些无形的力量来驱使我们前进。
有时候似乎每个字都是在唱自己,深深被刺痛,而后开始学会懂得坚强。
电影院里有荧光棒,有同样为之疯狂的歌迷,让这放映厅有些现场版不插电的氛围。
虽然音效不能媲美现场,但是当纸片在空中散落,3D效果浮现得触手可及,还是多着感动。
那么就让我们写下那些你记忆里最重的关于MD的词句,来共勉关于未来。
在每个人内心尚未崩坏的地方,去追寻一个梦想。
你是否能够听到,关于一个转身的距离…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最怕朋友突然的关心最怕回忆突然翻滚绞痛著不平息最怕突然听到你的消息想念如果会有声音 不愿那是悲伤的哭泣事到如今 终于让自已属于 我自已只剩眼泪 还骗不过自己——突然好想你我们 那么甜 那么美 那么相信那么疯 那么热烈的曾经为何我们 还是要奔向各自的幸福和遗憾中老去——突然好想你像孩子依赖著肩膀 像眼泪依赖著脸庞你就像天使一样 给我依赖给我力量像诗人依赖著月亮 像海豚依赖海洋你是天使你是天使 你是我最初和最后的天堂——天使终於我们不再为了生命狂欢 为爱情狂乱然而青春彼岸 盛夏正要一天一天一天的灿烂谁说不能让我 此生唯一自传 如同诗一般无论多远未来 读来依然一字一句一篇都灿烂——后青春期的诗你的眼中藏着什么 我从来都不懂没有关系 你的世界就让你拥有不打扰 是我的温柔。
——温柔逆风的方向 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 只怕自己投降——倔强真的痛 总是来得很轻盈 没声音从背后慢慢缓缓抱著我 就像你——时光机 如果我爱上你的笑容 要怎么收藏要怎么拥有如果你快乐再不是为我 会不会放手其实才是拥有——知足
寫影評是需要時間和空間的,不是任務,不是作業,不是工作,是自己給自己的一個小假日,將那些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東西,傾吐出來。
即便這個假日只有幾十分鐘,甚至更短。
我常常不願意寫自己太喜歡與鍾情的東西,就像是實習時候,無法用文字描述對楊絳的崇敬,無法用語句寫下對奶茶新書的介紹,無法用短短的五百字描述五月天的一個通告,無法用段落勾勒梁文道的那些經典。
反而,對於那些無感的對象,有連篇累贅的話語,調侃的抑或起伏的,因為那些東西是沒有溫度的。
很多人都說,這樣的電影,乾脆不要情節,乾脆不要那些故事,僅僅是演唱會的3D,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當我走出電影院的時候,哼哼歪歪那些片段,我也不禁這麼感慨。
因為,那些溫柔而熟悉的歌曲,被當年還未成年的我,塞進256MB的MP3里開始,聽了幾百遍,都依然能夠觸及到最自我的一個小世界,那個世界里,有過去,有現在,也有莫名其妙的未來。
它是支離破碎的,它是完好無損的。
如果你能將這兩個成語看做是一個整體,我想,你也明白這種感覺。
就好像,誰知道輕快的亂世浮生里,寫下的是大段的無奈呢?
追夢,3DNA。
或許,在看電影的那一刻,這種感覺特別強烈,因為是我剛剛為自己勇敢了一次的那個決定,或許因為是,太多平淡現實的生活狀態中,可以在一個半小時里,徹底沉浸,當然,沉浸的時間因後遺癥的延續而定。
五月天,太夢幻了。
每一首歌出現后,間隙的片刻安靜,都好害怕電影院燈光突然亮起,全劇終,帶著這種害怕的心情,在聽到下一首歌曲的前奏鼓點,會突然松一口氣的感覺。
呼,還沒有結束。
這些心情,和演唱會的熱烈,和聽CD時候的循環播放,是一樣的。
而一個個故事,你說不必要,是這樣嗎?
這是我們在經歷的現實,現實能不必要嗎?
拿著那些有限的生活費,省吃儉用,卻大手筆地買一張夠你吃一個月進口水果的錢的演唱會門票,買下那些夠你在食堂吃半個月的一件短袖Tshirt還不給包郵,買下一張夠你在北京坐50趟地鐵的一張CD,可笑的是,還把ipod放在一邊,翻出那個破舊的CD機,窩在床上聽一整個晚上。
那些都是爸爸媽媽不知道的小秘密,我們一輩子都不要告訴他們,不是他們不能理解,因為他們的那段時光已經成為他們過去的記憶,不要埋怨他們,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他們如我們這般年紀,幹過什麽更加瘋狂的事情,那些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也都不知道的事情。
所以,如此棒的青春,都是我們去過的瘋狂世界。
而那些關於戀愛的故事,大多數的深刻,或許是因為,它們已經成為了回憶,就像奶茶坐在出租車里的哭泣,最後一把抱住的不捨得,給你自由的放手心情。
不知道爲什麽,溫柔和知足,是我能感受到最強烈的,關於戀愛,或說是愛戀的歌曲,如果我愛上你的笑容,要怎麼收藏要怎麼擁有,如果你快樂不是為我,會不會放手,其實才是擁有,天邊風光身邊的我都不在你眼中,你的眼中藏著什麽我從來都不懂,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那些心情,或許不能告訴誰,但都唱到心裡去了,就像是和閨蜜聊天,笑著說“就是……”然後流下眼淚,即使只有兩個字,對方都已經明白了。
天下還有什麽比這個更為知足和溫柔的瞬間呢。
誰的笑,誰的溫暖的手心,我著迷,傷痕好像都變成了,曾經。
五月天的歌,好像寫出了,屬於每個人不同的,又有點類似的,時光機。
昨天看到九把刀的微博,說應該讓阿信拿一個最佳作詞人,我想說,他早就是最佳作詞人的終身成就獎了。
阿信一直在玩文字遊戲,就好像是這次3D·NA的感覺,三百六十五月天,這樣妙不可言的串聯,讓文字變得活躍起來。
那些寫進回憶的歌,又會在某個時期,變成了我們的當下,甚至奔向了某個期待的未來。
這種感覺很奇妙。
那種壯烈和微妙穿插的感覺。
就是那麼一瞬間,一個句子,一個詞,就會讓人愛上這首歌,並且百聽不厭,關鍵在於,每次隨機跳到這首歌,如果沒有合適的心情和時空,立馬會切換,因為不想輕易把淚點暴露出來。
“那麼甜那麼美那麼相信 那麼瘋那麼熱烈的曾經”“不打擾,是我的溫柔”“至少在我的心中,自己為自己鼓掌”“這一次為自己瘋狂”mayday。
它是瘋狂的,它讓你陷入美好的回憶,又把你拉回現實,告訴你那些都已經過去了,都已經成為了無法挽回的水,讓你流下眼淚,又悄悄地張開雙手,給你一個力度剛好的擁抱,溫柔地對你說,有回憶就很美好了,那些美好的地方都是屬於你的,它們不會走遠的,未來還有更多可能,需要握緊雙手用力去追逐。
過去了的,都去過了。
過不去的,等著你過去。
“一萬種不確定的感覺,抵擋不了一個渺小的執念。
”給她的回信里,我寫下這句話。
這是我聽到倔強時,掉下眼淚的原因。
這也是我,好不容易,喜歡上現在的自己的,一個可能。
幸好,我決定了。
因為過去了的,都會過去。
沒去過的地方,都要勇敢走下去。
謝謝五月天。
這句話是每個你都想說的,對吧?
因為,喜歡上你們,讓我更勇敢地,去喜歡我自己。
不算影評的影評,好不容易寫下的話語。
早安,那麼遠那麼近的你們。
PS:3DDDDD讓人一把想抱住啊!!!
看了电影又是见面会,一下子还有点精神恍惚,缓不过气儿来。
虽然说是很后知后觉,很晚才开始追五月天,可是这三年算下来,又很多很多回忆涌上心头。
从当初听歌看演唱会,看各种综艺娱乐新闻八卦,摇滚本事那部纪录片也不知道反反复复看了多少遍,台湾歌迷通宵搭帐篷排队买演唱会门票那种狂热,到现如今我也会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搭地铁赶去大光明排队买票,摊开收集的各种CD、书、纪念品、T恤,已经摆得满满一床,虽然和那些追了10年的五迷没法比,却也拥有了自己一片小小的梦想园地。
回归正题。
电影的预告很早就开始一拨一拨放出来,对于追过好几场DNA LIVE,又反复欣赏过DVD的五迷来说,对这部电影应该没什么特别的期盼,好在五月天不厌其烦的各种宣传,我们也就不厌其烦地去捧场呗。
”不是邪教徒可以不用看啦呵呵呵电影好烂呢呵呵呵。。。。。
“”太给力了 一个演唱会 赚两次钱 精明 模范啊“哈哈哈哈!
真心很赞这些评论啊!
就像每次盼着他们的演唱会,来了又开始怨念他们A钱,但是还是会奋不顾身去追,买车票订酒店不亦乐乎。
看到电影歌单又开始吐槽,连拱廊都木有啊,还素五月天演唱会么?!
但听到倔强以后,还不是一样感动得一塌糊涂。
再说三段剧情,这里会有些剧透。
第一段是香港鱼丸店老板(林雪饰)与女儿的亲情。
看预告片我以为是家境不好的小孩要追星,其实也不是太好的榜样,但是看到小姑娘从小在家里的餐馆做帮工,已经是这个年龄小朋友中很不容易的了,对她又心生怜爱,林雪演得贼好,忒可爱。
第二段是众所周知的刘若英(小乃)×任贤齐(小齐)。
两人都遭受恋人劈腿,失意时正好碰在一起,加上又都喜欢五月天,于是一拍即合,同约去看演唱会。
不过无语的是,作为五迷的的哥小齐,看到阿信怪兽都不载是神马道理啊。。
BTW,这段简直就是全家的加长版广告。
第三段是快递给妹妹攒钱买演唱会票的故事,看到这段哭得稀里哗啦,就不剧透了。
我觉得主要是剧本编的不错,最后三个故事由一个小插曲串联起来,有煽情,有搞笑,又有恰到好处的配乐,不管你爱不爱看,反正我的感情是被骗到了。
演唱会的部分和剧情是穿插在一起的,这部分的3D效果还是相当明显,但是没有DNA追车和JUMP追杀那种刺激,感觉不够过瘾。
作为一个自认为还比较痴迷的歌迷,每次演唱会都会格外关注歌单甚至编曲,毕竟有很多很少在演唱会上演唱的歌曲,偏偏又是独爱,而这次电影的歌曲,基本上是排行榜上的热门歌曲,为大众所熟知的,似乎毫无新颖可言,不过这不影响现场气氛,热门歌曲才是演唱会大合唱和煽情的点,要的就是这效果啊。
大大的VIP放映厅,蓝色的荧光棒,随着演唱会一样的频率和节奏摆动,突然好想你,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知足,恋爱ing,温柔,最重要的小事,天使,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
再说说邪教徒。
也不是第一次接触五迷了,见面会就整一个STAYREAL展览会啊,虽然有点审美疲劳,但是不穿件SR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五迷似的。
邪教徒的疯狂也令人无语,不管是演唱会还是见面会,都一定要站凳子上啊,在电影院不能站起来跳真是极其不爽,听到JUMP这种歌肿么可以不跳的呀亲!
邪教徒也是很有爱的,催婚的手牌有木有,”怪兽杏红结婚“是哪样?
各自结婚还是哪样啊你们懂的。。
最后说说见面会。
跟北京差不多,无非是主持人问了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歌迷问了几个不二不三的问题,不过好歹有一个亮点,一男生问新专辑里面是不是有新歌。。
嗯,对于一个老出全是旧歌的专辑(各种演唱会LIVE)的抢钱团来说,要出张全新专辑真心不容易。
然后要唱歌啊,没带乐器只能清唱,没有3D大字报,主唱果断忘词,而且他对忘词毫无愧疚羞涩只是莞尔一笑。。
然后又是拱冠佑跳舞,佑伯只好唱歌以答歌迷,然后甜甜又是乱起音调侃佑伯。。
唱了听到耳朵长茧的倔强。
整个电影很多广告植入,知道五月天也不容易。
乐团能红到今天,他们可能有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也不想说他们摇滚不摇滚,商业不商业,梦想不梦想,妥协不妥协那些很酸的话,因为我相信他们心中的天平,其实他们也没有多高尚,不把他们当偶像而更多的是朋友,代言做得尽职尽责,对媒体客客气气,没有绯闻八卦私生活很神秘但好像也真的很单纯,更重要的是,做所有的宣传,都不厌其烦,说真的很多我都看腻了,他们依旧毫无怨言地奔波两岸的各个城市,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听到他们的歌曲。
送给粉丝的~
歌很好聽,不過我以為會說五月天的故事,沒想到是另外編劇情啊
打死我也不肯认可五月天是摇滚!整部电影就是五月天演唱会DVD嘛!
我还想再听一次“让我享受这感觉\我是孤傲的蔷薇”和“向你要求的誓言\就算是你的谎言”,而不是将《知足》翻来覆去唱到无感。
又不是用的上海场,叫嚣个屁啊。两段团长solo还是灵爆了!由衷地说,主唱眨眼问题是近年才有的吧,要去看,不要一直戴接触镜。加星点是能在影院看演唱会,估计挺high。还有的震撼点在于,每首歌都会唱,这也太不容易了吧!
每一首歌都扣动回忆。
这也叫电影。。。
半夜三更上来,只为打分,我看电影也算多了,近年来懒得在豆瓣上评论了,老了,可是今晚看了这部所谓的电影,我必须打一星。不管多少五迷来攻击,我只是对于电影的角度来说,这部连电影都称不上的歌舞剧都不算的东西,一星,只因豆瓣最低就是一星,否则我还想再低。我只想说一句,这东西是电影吗?
哥真不是想看演唱会的,哥想看个电影,结果看了个2B剧本,和演唱会。
又一部来豆瓣刷分的粉丝电影
我是脑残粉,无条件支持五月天~~冠佑求婚那场演唱会,我在现场,哭的哟。。。今年鸟巢演唱会谁跟我去啊啊啊!
五颗星献给五月天的音乐,然后真人部分的不给力扣一星。
粉丝果然不进过大脑就..........
粉丝电影,其他不提。
2011.09.30 @ 科文我对8.2的高分表示一下震撼,虽然了解,会去看这个电影肯定是喜欢五月天至少曾经喜欢过的。电影很小白,但是如我昨天所说,满满的正能量。我看的5:45的场,一共6名观众。但是全部看到结尾。
第一个故事不错,还有第二个故事的开头那段,一个人开车在路上看人人的热闹,看到喜欢的女孩肆意的笑后离开。。。很有感觉的现场
剧情很弱,这五颗星完全是感情分。感谢五月天带我们回顾了一遍自己的青春,从第三首歌开始眼泪就一直在眼眶里打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段五月天,相信音乐,永远不老。
我想起八月初北京的米兰梦。
要是有阿姆斯壮我就给5星了
拜过五月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