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本名《拉斯和真实的女孩》非常具体而且浪漫地一句话概括出了这个故事的精髓。
学会去包容,学会去理解,这样,生活才会充满希望与爱。
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不理解和不沟通,才造成了矛盾与隔阂。
就像这个故事中,拉斯的行为已经如此怪诞了,但是正是因为有了爱与包容,拉斯的行为反而显得温暖甜蜜,而那个塑料做成的充气娃娃,真的就像一个真实的女孩那样,为拉斯的生活注入了新的的气息和希望。
——有志女青年说到充气娃娃,作为一个成人,我无法不带有色眼光去看待。
充气娃娃,用于满足成人在性方面的需求,这是大家普遍都知道的作用。
作为一种自慰工具,充气娃娃也就区别于一般的人偶或是玩偶,而完全就是色情的代名词。
当然,影片的直译名称并不是《充气娃娃之恋》,而是《拉斯和真实的女孩》。
这个中文译名虽然直接了当,但的确多少有一些不坏好意,起到了一定的误导作用。
我不知道,有多少不怀好意的人为了这个译名去看了这部电影,却从中没有得到所希望的那种乐趣,而认为这部电影无聊。
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这样因为这个不怀好意的译名,而庆幸没有错过这部电影。
这的确是一个古怪的故事,一个孤独的男人爱上了一个充气娃娃,并且把她当作一个活生生的女人看待。
而这个故事,最古怪的地方,其实并不在于,那个男人为什么会爱上一个充气娃娃。
古怪的地方在于,这个故事给人的第一映像应该是一个闹剧,或是一个典型的充斥着粗口、色情和厕所文化的屎尿美式喜剧。
因为,这个题材完全具备了成为一个闹剧的基础。
大概,没有人会把充气娃娃想作纯洁美丽的芭比娃娃,当作倾诉的对象,而完全忽视她是一个成人性自慰的工具。
于是,这个故事古怪和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一个原先代表着色情的充气娃娃,成为了一个男人眼中的天使,成为了幸福的象征和梦想的载体。
于是,可以说,《充气娃娃之恋》是一个古怪却温情的故事。
一个孤独的男人,不善于言辞表达,不喜欢与人有肉体的接触,但是心地善良纯洁,他爱上了一个充气娃娃,为她念书,给她唱歌,关心关爱她,带她看病检查身体,不在乎众人的眼光,与她一起参加聚会和祷告……却从来没有想过用她发泄性的欲望。
这个性感、身材曼妙由一堆塑料做成的充气娃娃,一瞬间成为了纯洁的天使,一个善良的男人所爱的纯洁简单的女人。
在这个故事中,这个充气娃娃因为男人奇怪的关爱,仿佛成了一个真正的女孩。
而这个女孩,正是这个孤独的男人,内心最为信任的人,她是男人对过去童年生活阴影的安慰,是男人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是男人开始走进人群与人们开始交流的鼓励者。
大可不必去分析,男人是不是一个心理疾病患者,或者他为什么要对一个充气娃娃产生那样的感情。
我想,这大概也不是影片想要让我们去看到和思考的问题。
影片虽然讲述了一个古怪的故事,却有太多的感动,它们是如此甜蜜温暖,流淌在影片每一个人物的身上流淌在每一个细节中,感动于男人对充气娃娃纯洁简单的爱,更加感动于男人周围的人们,对他所做出的怪异举动的关心包容与理解。
这虽然是一个古怪的故事,但却处处流淌着真情。
在男人生活的那个小镇,人们像一家人那样相处。
虽然导演让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画面几乎是低调的冷色调,而冬天的雪花却给这个故事带来了童话般梦幻的感觉。
故事中的小镇就像来自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那般美好,人与人之间没有冷漠没有猜忌没有太多的隔阂,大家都用心去沟通去理解去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个小镇的温暖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间的冷漠以及人与人之间因沟通不畅而导致隔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这个美丽和谐的“白色小镇”才像来自童话世界般那样美妙。
最感动的莫过于,人们对拉斯的包容和帮助。
在一起开始,拉斯的哥哥无法接受弟弟居然会爱上一个充气娃娃,这个哥哥焦躁不安不知该怎么办,而贤惠的妻子,却把对丈夫的爱转化为对丈夫弟弟的关心和包容。
于是,他们像拉斯一样,把充气娃娃当作一个真正的女孩看待。
我看到夫妻二人为充气娃娃洗澡,虽然这样的情节真的很诡异,但是却异常感动。
我看到夫妻二人发动镇上的人,一起包容拉斯一起帮助拉斯,我看到那个喜欢拉斯的女孩默默的支持,我看到人们邀请充气娃娃去当社区义工,我看到整个社区的人们抛下世俗和偏见的眼光,完全地去接纳拉斯和拉斯的爱人,虽然这个爱人不过是一个假人,但是,每一个人为了拉斯能够快乐开心,都真心地和他一样爱上了一个充气娃娃。
最后,拉斯的充气娃娃死了,其实是拉斯想要面对新的生活,想要尝试正常的恋爱,于是,自己做出了选择。
当然,你或许会觉得最后一幕,镇上的人们为拉斯的充气娃娃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这个情节太过于荒谬。
那是,因为你还不能够去理解这些人们为拉斯所做出的关心和包容,是怎样的无私伟大和温暖。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现实中的我们不再相信美好的原因,不再相信有童话。
我要感谢这部电影,以一种古怪怪诞的方式,让我再次体会到那渐已迷失的美好和爱的力量。
文/有志女青年
同样,我不赞同者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充气娃娃之恋》,因为,那容易叫人产生不必要的联想。
但我又实在拿不出什么好的名字上得了台面,于是就将就用吧,毕竟看的是内容精神,而不是表皮。
说实话,影片开端不禁让人觉得有些许沉闷,抱歉,如果要不是看完了就写的这个我就不那么客气了,要是那样,肯定会大张旗鼓的宣扬本片多么多么的无聊以至泯灭人性。
但是,当你安下心来,别再为了这么个狗屁电影儿抓耳挠腮,,而是去品味任何不经意的小细节,你就会发现,影片想传达给我们的感情无数难以言表,想说明的社会现状无数难以名状,霎时间,整个人就会冷静,霎时间,强烈的感情交织不禁的让我欲哭,却无泪。
也许是因为过度重视情节的发展,影片仅在部分人物的谈话中介绍了各种历史细节。
无论你说他精神分裂也好,妄想症也好,那从未谋面的母亲,在悲伤中独自跟随父亲成长的童年,必然导致他阴郁,孤僻,不善言语的性格。
虽然他乐于助人,却无法本质上改变他的人生。
工作,帮助别人,下班后独自呆着,将是他生活的全部。
分娩时死掉的母亲让父亲感觉负罪慎重,沉闷阴郁的家庭氛围就像阴森的丛林,生性善良的Lars无法摄取任何温暖,即使有些许温暖袭来,也无法适应,就像长时间的缺失导致了生理上的退化,轻微的触碰也会导致他躯体的剧痛,因此他的性格封闭就像一座戒备森严的城堡,不允许任何人进出。
但是,可能是深知冰冷的可怕,他不吝惜施舍温暖,即使自己冷若冰霜,也要帮助别人,温暖他人。
但是,有些阳光,有些温暖是注定属于他的,也许是在这阴森的丛林里躲藏了太久,当一束刺眼的阳光照射进来,他无法睁不开眼睛,于是本能的捂住了双眼,再也不敢去正视,事实上,再怎么遮掩,他再也无法忘记那束久违的阳光给他内心带来的难以名状的温暖。
那束阳光名叫玛戈。
于是,接下来,他在众人面前堂而皇之的请出了所谓的那个所谓的充气娃娃女朋友-比安卡,并带着他到处晃荡,在这些愚蠢的行为之中他仿佛不断的用那双颤抖着眼皮的双眼偷偷的透过十指的缝隙端详着试探着那束难以忘怀珍贵异常的温暖的阳光。
是因为那到阳光的出现,他才决定了比安卡的出生。
他像疯子一样和比安卡谈心,带她做礼拜,带她参加party,带她去童年的树屋回忆,甚至带她去看医生。
在我看来,与其说是荒唐,这只不过是导演精彩的隐喻描写,任何一丝温暖看似温馨,对于这样一个已经在冰冷中沉浸太久冻僵了的Lars,很可能致命。
所以他要先摩擦自己僵硬的皮肤,在痛苦中过度,他无法回答玛戈,因为他太久没有经历过如此的温暖,却回家立即跟比安卡“沟通”起来。
他无法答应和玛戈一起去舞会,却想尽办法带比安卡去礼拜去party去接触家人。
他无法将玛戈和其他男人的打情骂俏放在眼里,却对比安卡没有时间陪自己加以埋怨。
最终他勇敢的“拯救”了玛戈的小熊,和她打保龄,这种两人感情的最终碰撞直接宣判了“女友”比安卡的死亡,影片也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不管看过之后对本部影片如何的褒贬不一,我不得不把本部影片称作一部奇片。
如果导演只是平铺直叙,那么可以说绝对算的上感人,是因为题材,是因为如此一个心酸艰难的感情故事。
可是,导演偏偏借用这样一种荒唐故事的讲述手法,安排了一个只需要少量成本的“替身演员”替主人公Lars安排了如此一场不寻常的恋爱,在本人看来,这场恋爱戏仅仅旨在侧面表现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但是精彩就在于此,导演假作真时真亦假,这样一场荒唐爱情戏不仅贯穿全片成,而且着重加以渲染,成为了一段不折不扣的感情,如此安排,更将Lars内心感情的真实放大了十倍,将他内心感情变化的细节丰富了许多,此时的镜头仿佛成为了手术刀,切割下主人公的善良,真情,诚恳,对感情的执着呈献给观众们细细品味,然而这一切,正是因为以这样的一个荒唐的手法绘出,观众感到为主人公的恋爱而感到高兴时却又难免些许酸楚,于是,便更加对这样一段来之不易的感情而感到珍惜。
说道这,本应该就此结束了,但是就像上一次提到的一样,任何的文学作品的任何题材无一不拥有着描写人性讲述人性的本质目的,或褒或贬,在这样一部讲述特殊人群情感故事为主题的电影中,导演不忘再借以周围环境展现一把。
在主人公的“女朋友”刚刚呈现在人群面前时,大家的动作无非是瞪大眼睛抑或是忙着在地上拣下巴,但是,接下来的表现更让人诧异,每个人都开始踊跃的和这位新镇民接触,甚至洗澡,理发,安排她参加社会活动。
究竟大家这是怎么了?
后来嫂子的一席话让这明朗了许多。
“我们帮她推轮椅,开车带她去上班,送她回家,帮她洗澡,给她穿衣,喊她起床,哄她睡觉,背她走,她不是小女孩,她是一个大姑娘,这里的事对我们每个人都不容易,但我们努力去做了,我们为你才做的,因为人们都爱你,我们为你才做的”爱可以化解一切,现在,我更加坚信这句话。
想起一句话:任何人处在无条件的爱里面,都会治愈。
Go along with it.摘录几句对话:有时候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我们所说的精神失常有时不一定是一种疾病,他也可能是一种绝境中的周旋方式,是患者在寻找一种出路。
什么时候会结束?
当他不再需要周旋的时候。
想起lars有点腼腆的笑容,哥哥、嫂嫂、村民、医生,所有的人都把他的妄想当成理所当然和本来如是的时候,这些人眼底的热忱与真诚。
当然还有那个最终和lars牵手收获爱情的女孩,有点傻傻的天真与执着。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难得这么多人一起演戏,就为了帮助lars,这是一群多么有爱的人们啊。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奇怪的情景,如果有一天lars对大家说,我其实就逗你们玩呢,我就知道这只是一个充气娃娃。
那会怎么样呢?
所有人都会被愚弄,所有人的行为都像是疯子。
当然这只是一个无关主题的猜想罢了,算是一个玩笑。
在我看来,lars是一个有些自闭,不善于与人交往但又心肠很好的人。
我不太认同他是电影中医生认为的妄想症,虽然也不可否认,lars的确妄想了,他设想了许多充气娃娃没说的话。
他一个人完成了两个人的对话。
这是他的交流方式。
也许他跟人交流有些别扭,但是与充气娃娃,他无须顾虑太多,她不会说话,她只会按照他想的“说”话。
他关心她,把她当做自己的女朋友,后来又让她死去。
我觉得,充气娃娃之死,其实也表明了他从那个世界里回来了,他感受到了现实世界的温暖,不再孤独。
电影中的其他人真的很了不起,他的哥哥嫂嫂,邻居们,医生还有同事,都假装活在他的世界里。
把充气娃娃当做真的人一样,带她去玩,带她做发型,还让她去工作,让她参加聚会。
这些人都在演一部戏,只是为了戏中的主角不再孤单。
还有一个暗恋lars的女同事,也帮了他不少。
他们都非常地了不起。
他们都是很好很好的人。
要是这世界的上的人们能像电影里的角色那样有爱,那这世界必然是美好的。
当你的肉体已经长到27岁,而你的内心却不为人知的保留在童年,你要如何面对这个成人的世界?
Lars的方式是选择一个充气娃娃来陪伴他。
这个娃娃从外貌到身世一手由他设计,他和她说话,亲吻,交谈,带她参加舞会,到教堂祷告,到小时候的游乐场唱歌,Lars和精神上创造出来的女孩谈恋爱,向她求婚,再被她伤害,而为她伤心。
这不是一个成人世界的故事,所以请在观赏电影时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Lars,你会理解他的一切所作所为,你会因为他内心的孤独和恐惧而流泪。
"要怎么样才知道自己是个男人,而非男孩?
"Lars问."……性吗?
""不!
"Lars的哥哥告诉他:“那仅仅是一个方面,而成为一个 男人,是在觉得这是对的时候坚持下去,哪怕受到伤害;是不背叛自己的女人;是承担家庭的责任。
”《Lars and the Real Girl》这样的故事,仅限于发生在有信仰的国度。
影片一开始,圣经就告诉我们,上帝让我们怎样避免孤独?
答案是:彼此相爱。
试想,当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Lars肯定早就被送到疯人院了。
在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又有谁,会像小镇上的人们一样,用善意的谎言,耐心的陪伴一个没有长大的大男孩,慢慢成长?
这个片子......well,有点不知如何表达。
Lars是个幸运的人,因为他所处的镇都是充满善心的人,还有深切爱着他的哥嫂。
然而Lars又是不幸的,生活的长期孤独使他害怕与人沟通,继而妄想着与一个充气娃娃恋爱。
也许对于他来说不是妄想,那是真是存在的事情。
anyway,学会理解,学会宽容,释怀自己,也爱着别人,才能体会幸福是什么滋味。
我有一头漂亮的头发,黑色的大眼睛,性感的微张嘴唇,健康的肤色,火辣的身材。
我的手感很好,我的柔韧性极佳,我能一直保持微笑,我不会在你烦的时候更烦你,不会唠叨不会抱怨,我是很好的倾听者也会是很好的性伙伴。
使用者,你好,我是充气娃娃。
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你是一束光,在打开装着我的箱子后,我知道我是属于你的。
你对着我说话,什么都说,音乐、电影、烦恼、高兴、甚至你上一次做爱的感受。
你带着我散步、吃饭、走遍很多地方,你带着我一块泡浴缸,然后安然入睡,我们好快乐。
可你始终是孤独的,你需要一个人陪,而任何人都只是陪你走一小段的路过人。
你开始狂躁不安,开始对我大发雷霆,可我还是保持微笑,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没有第二种表情。
该死的工人,他们在把我装箱的时候肯定忘记放上了使用说明,我是用来操的,不是用来爱的。
而你,想操就操呗,还要玩花样,玩花样就玩花样呗,还要动真格的,要动真格的就动真格的呗,还要后悔,后悔就后悔呗,还要找借口,找借口就找借口呗,还要全推我身上。
请问你知不知道要做一个充气娃娃又要倒模又要安装又要上色又要搬运,这有多辛苦么?
请问你有没有考虑过一个充气娃娃的感受啊?
最后,我消失了,你好了,还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么?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的心智还没发育完全时,我的身体已经长成一个大人的模样。
就这样,我被时间的脚步直接推到生活的前沿,我想我并没有苍惶无措,我坦然得很,只不过我深知我和这样的生活有一道刻痕的距离。
我有家(虽然那只是一个车库,但那是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有兄长有一位贤良的嫂子,看似美满实则我很孤独,躲在窗帘后躲在床底下躲在我眼睛后面的那种看不见摸不到的孤独。
我一直想像我的生活只是一个人,实际上那样的情景并没有发生,一直没有发生,我天天埋没在人群中,我天天游荡在生活的人群中,我脱离不了人类的生活,但那种距离感深扎在内心深处。
距离产生的具体原因,我已经回想不起来,或许是因为我脖子上的这块手织的围背,那是我妈妈的,她在生我时难产而死。
我的父亲,我总在回想我的性格是不是遗传自他,我的哥哥曾经问过这个问题,但我没有正面地思考过这个深层次的原因,毕竟生活中那些无数擦身而过的人们已经足够让我烦恼了。
我不是不喜欢他们,而是,似乎应该是畏惧他们。
我逐渐接受生活的动力来自碧安卡,一位有着黑色长发火辣身材的女孩,她来到我身边时很安静,安静的美丽最能吸引人,于是从一开始我就爱上了她,她也完全进入了我的生活。
高兴的是,我身边的人们,那些我曾经畏惧过的人们也接受了她,爱她,瞧啊,这多美好,他们不像我曾经想像的那样令人不安。
这是一个好兆头,碧安卡让我的生活充满了粉色的美好,那种令人温暖的、倍感心慰的暖色调在我看来是这一生碰见的最美丽的颜色,它也是我妈妈最喜欢的颜色,碧安卡就住在她的粉色房间里。
当我明白一个男人,一个成熟男人的必要条件或者说是必须承担而起的责任时,我明白开始发生了慢慢的转变,我想我的孤独已经堆积成烦燥,我恼怒于我自私的行为,我悲哀自我孤单的陷落,我在脱离人类生活的同时得不到一丝可喜的安慰,碧安卡也不理解,我自己都不理解,更何况他人。
我不怪任何人,双重性的人格有着魔鬼般的牵引力,我并不想去排斥生活远离生活,只是常常有种莫名的情绪将我和正常的人类生活隔离,将我孤绝在一个无人的角落,这也是我常常只敢用眼角的余光看人的真正原因。
生活,人类的生活,我总在犹豫不决中怯弱地收回迈出去的左脚。
想像也好真实也好,我知道我总归还将在最终的孤独中沉淀。
四周陷落的情绪将我埋藏起来,所有的人都不曾发觉,连你最亲最爱的人也没能察觉出来。
我的转变到底是来自哪里,人们相信爱情的美好,忽略它带来的伤害。
人们承诺一切,却不真正去读懂对方的内心。
总有一方在付出更多时感觉到了失衡的天平。
我和碧安卡的美妙止于何时呢?
她不答应我的求婚在我意料之中,那是我自私的预谋,我谋杀了她,是的,我杀了她。
在我感觉到自己处于失衡的状态时,她生命的完结成为一个童话。
我的悲伤多过喜悦吗?
我知道生活又开始了另外一段路程,人类生活就是这样,停滞不前的情节就像反复播放的录像带卡带一样,马赛克堆满屏幕,画像中的人物和情节纠结在一起,你想不起以前看不到以后,这时,关掉机子重新开始时,洗掉机子上的灰尘,轻轻擦拭录像带上缠绕的刮痕。
越过,是的越过。
生活‘哗’地一下就在不经意间被越过,那一段距离仍然存在,只不过像隐形了一样。
……
看到论坛里有朋友提问“他原来是不是喜欢他嫂嫂”。
大家一番热论。
我觉得一定是有的。
片头第一场戏,他透过门玻璃凝视着一大早光着腿穿着靴子跑来的嫂子。
从她跑出门,到她跑回去。
冷得抖抖索索,热心肠,有点小女孩的可爱调皮。
他多么渴望这种爱,可惜他从小就没学会爱与被爱。
哥哥拥有了完美的另一半。
生性巨人千里之外的他自然会产生充气娃娃这种delusion。
没什么奇怪,很多人应该或多或少都做过白日梦。
只是情节没这么严重吧。
办公室新来的女孩对他很主动,他躲躲闪闪。
同事说她,你毛病就出在太主动。
她和另一同事的短暂恋情,还以为她在故意让他吃醋,欲擒故纵呢。
看来我想多了。
真的有那么好的neighbourhood吗?
大概是成人童话吧,因为没有,所以珍贵。
像Gilmore Girls,Juno,那样的小镇。
善良幽默善解人意懂生活的大大小小女朋友,死党,阿姨。
温和热心的大妈大爷。
我们一样爱做梦,一个秘密的心灵花园。
对 Lars and the real girl 颇有微词的人可能忽视了一个事实,这是一个非常小,非常简单的故事。
世界上有很多成年以后依然像个羞涩的孩子一样不能和人交流的人, 我们生活当中充斥着这样的例子,但是我们忽视他们的存在,假装那不是我们的问题。
Lars 没有遭遇过什么特别戏剧性的创伤,也没有什么心理阴影,他像很多真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只是因为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机会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别人说话成为一个巨大的压力。
每一个人都一定感受过这种压力,- 担心别人对你的外表,服饰的看法,害怕自己表达不好想说的意思或者想法不够聪明被人嘲笑——想要和人交流,就要冒被人评价的风险——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厚得脸皮。
有一些人就变得和Lars一样和别人无法交流。
还好有Bjonka这样一个不会评价别人,嘲笑别人的代理人类,帮助Lars逐渐和生活中的人建立联系。
Bjonka的存在使Lars确认自己并不是一个没人理的可怜虫,还是有人无条件的喜欢他,欣赏他;让Lars能一步一步的能和除Bjonka 以外的别人开始说话,相互了解。
比如开始了解自己的哥哥,嫂子,开始了解同事,教友. 这并不容易,影片中也表现出这一点, 但是爱——哪怕是想象的,都能给人勇气。
所有人的成长经历中都有一个Bjonka帮助自己成为了一个自信的成年人——有的是数学,有的是英语,有的是体育,是音乐,因为你对某件事情的爱,使得你有勇气通过自己表达这种爱,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并塑造了你自己。
我在一群陌生人的注视下和Lars没有任何区别,但是谈起电影,我就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也通过电影认识了各式各样,活生生的人。
原以为这是部喜剧,其实,是悲剧啊混蛋!!配乐很不错啊!
douban一天到晚瞎推荐,看地我闷死了.就是一部对话片,之前看过的侯曼也比这个有情节
命题很精彩,但是过程实在是平淡。虽然沉得住气,但是怎么会有一个这样的结尾?
怪异的片
阿美丽卡小镇童话一则 成年人还有机会在这样的全景式沉浸童话世界里生活几个月吗//但是多少有点表达到成年人无法排解的寂寞 情绪的流露也需要练习//中文片名翻译过于意译了
丑
完美小镇和纯爱故事
可怜的男主角,他只是想得到内心的满足,只是想能有人和他分享。
大闷片
一个有趣的片子,温暖的小镇,感人的故事~现实版http://tieba.baidu.com/p/3510289395?pn=1
如果把猪脚换成八两金还会有这么高的评分吗?这个片子看得我有一种别扭不适的感觉。明明就是御宅的yy妄想,全村都配合他发病,而且还有个不离不弃的备胎女,夫复何求?相比之下我觉得日式电车男才更美好一些。这个片应该叫米国好小镇,或者米国好兄嫂这样的名字。
这部电影简直是个笑话
友情演出:angelina julie
极度脑残、伪善的一部电影。1/3过后就越来越不堪,几乎吐了。
不过是一个怪异的人发生了一串怪异的故事,在有的就是小镇的温暖,可贵!
挺感人的 想要和爱的人生活在这样一个小镇里面、
哥哥貌似是金陵十三钗里贝尔去街上找内俩女的的时候碰到的那个外国人??
that's how life does. everything at once.but it'll get better in time.
每个人都曾有一个阻碍生活的幻想
结尾有点点高于生活